登陆注册
10541100000036

第36章 诗歌创作(一)(3)

徐志摩诗的第三大特色是规范而又相对灵活的诗形和多种诗体试验。在实践新格律体的创作过程中,闻一多诗过分表现出匀齐和对称,而徐志摩的诗讲究对称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匀称。如《海韵》,诗行有的长达十二字,有的只有四字,诗行的排列也呈犬牙交错状;又如《再别康桥》,诗行极为规整,每节一、三行排列相同,二、四行排列也一样,单数行与双数行错开一个字。这种特点其实也是贯穿徐志摩整个诗歌的一个特点。早期诗如《雪花的快乐》就表现出这些特点。因而他的诗既可称之为新格律体,又可誉之为“新自由体”。事实上,徐志摩曾分别试验过自由体、英诗格律体、新格律体的创作,在谙熟艺术短长的基础上,他进行的新诗探索是比较成功的。尤其可贵的是,他和闻一多还进行了“新诗戏剧化”试验,也就是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将戏剧对白和独自写入诗中,采取合乎人物性格的方言白话,创设“戏剧化处境”。徐志摩写有《大帅》《一条金色的光痕》《罪与罚(二)》等;闻一多也写有《罪过》《天安门》《飞毛腿》等。而且这种“戏剧化处境”的营造又与“客观抒情化”相融合。如《大帅》,全诗写的是一场对话,通过掩埋阵亡士兵尸体的士兵的对话,深刻揭露了军阀的凶残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人尽量不抒发主观情感,更多地通过客观描述将情绪间接化、客观化。闻一多、徐志摩对新诗艺术的积极探索,对新月派其他诗人如朱湘、陈梦家以及各路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

冯至李金发

冯至(1905一1993),本名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和1925年,他先后组织成立了浅草社和沉钟社,并成为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人。1930年至1935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40年代初冯至以现代派诗集《十四行集》享誉诗坛,是中国现代派诗歌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诗人。新中国成立后有诗集《西郊集》(1957)、《十年诗抄》(1959)等,但艺术较为粗糙,无法超越前期作品。

冯至20年代的诗歌创作主要收集在《昨日之歌》(1927)和《北游及其他》(1929)两部诗集中。冯至早期诗具有一种质朴自然、委婉动人的风格,正如何其芳所评价,“他的早期的诗并不大加修饰,然而感染力量却很强”,鲁迅也称誉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诗歌的抒情性特点使他一开始就显现出杰出的诗歌才华,尤其体现在感情的节制、意象的选择和情境的营造三个方面。

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以歌唱青春和爱情为主题,表现出青春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憧憬,有唯美倾向。这种情绪又出之以委婉隽永的笔调,体现出一种艺术的节制倾向。诗集中有冯至最早发表的诗《绿衣人》,曾发表于《创造季刊》上,以后冯至开始了新诗艺术探索的道路。不过,早期冯至受外国诗的影响并不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较为突出。他创作自由体一类诗,如《绿衣人》《问》等,间有韵脚,然而音乐性不强;他还汲取婉约派词人的艺术养分,创作了颇具古典气息的诗,如《初春之歌》《初春暮雨》等。1924年底冯至创作进入新的阶段。20年代诗人最优美的抒情诗,大都写于1925年、1926年间。《我是一条小河》和《蛇》便是这部诗集的代表作。前者委婉地抒写“我”(小河)对“你”(彩霞)的热烈追求。“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这里两次运用“无心”一词,表面上是在言说情感邂逅时的偶然与冷淡,实际却在渲染深为情爱纠缠的苦闷和相思的情绪。小河流过森林、花丛,最后流入“无情的大海”,瑰丽的爱情与情人的倩影终被无情的大海(现实)击碎。诗人最后忧郁地唱道:“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小河成为爱情的追求者的象征。这首诗抒情绵邈,意境悠远,传达出深刻的暗示:河水和彩霞都是流动变幻的意象,依靠一个更为虚幻的意象即“影儿”联系起来,传达出情爱不可重复和不可捕捉的特点,造出一种委婉而又感伤的情境。这里体现出诗人在选择意象方面的匠心。《蛇》更是如此,诗人用“一条长蛇”来形容“寂寞”,显得阴冷而又突兀。“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支绯红的花朵。”此诗不像前一首诗追求意象和所传达的意义之间的表层相似,而是追求二者的深层契合,极富象征意味。“蛇”和“寂寞”在外在形式特征上无法构成同一即相似性,但在“阴冷无声”、“游移不定”方面二者是极为一致的。在此基础上,诗人加入“月光”这一更为阴冷和飘忽的意象,将青春的寂寞渲染得无以复加。读者从“梦境”和“花朵”、“月光”与“蛇”、“寂寞”与“蛇”两类虚实相对的意象之间看见无法弥合的情感的裂痕。

冯至的抒情诗往往采用突兀而又深度契合的意象、独特的隐喻和象征,营造出一种幽婉的意境。诗人和其他浅草社和沉钟社作家一样,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法则,倾向唯美一路。这并不妨碍冯至诗艺的探索,相反,他获得了不断的突破和成就。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他创作了四首当时高水准的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1923)、《帷幔》(1924)、《蚕马》(1925)、《寺门之前》(1926)。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他从德国谣曲和海涅诗中汲取养料,采用具有浪漫色彩的爱情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将叙事与抒情结合,控诉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表现家族势力钳制下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的执著追求,显得热烈而悲怆,凄美而动人。

早期冯至对诗艺的探索和开拓,不仅体现在诗体和表现艺术方面,还体现在对诗歌现代性的探索方面。如果说在《昨日之歌》中冯至是倾心于艺术的唯美风格,那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则走出了唯美的象牙塔,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和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与沉思。《北游》是冯至诗风转变的标志。1928年初,当冯至从哈尔滨回到北京,向诗友朗诵新作《北游》片断时,大家都认为他的诗风与过去明显不同。《北游》展现出一幅现代都市文明荒芜和畸形的场景及相应的人生状态:怪兽般的汽车、犹太人的银行、希腊的酒馆、日本的浪人、白俄的妓院、游走的市侩。有论者甚至称《北游》是“中国的《荒原》”,正是基于这一转变,因为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正是现代派文学的共同起点和基本特征。《北游》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既加重了冯至诗歌“沉思”的成分,又加强了其早期诗作的现代性成分。诗中常有这类诗句:“我可曾真正地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到底要往哪里去?”“我只把自己关在房中,空对着/《死室回忆》作者的相片发闷。”这种由于现代文明荒芜、颓废而导致的对生命个体而不是群体的生命价值的探求,正是在宣告“上帝之死”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回荡不息的一个根本性命题,同时也是现代文明中现代人的根本性焦虑。从卡夫卡到贝鲁特,从鲁迅到冯至,对这一命题的探求始终未得出明确的终极性答案,因而焦虑本身就无法避免和不可终结。冯至早期就实际上开始了对生命和人生的终极意义的追寻,初步显示出一个智者的“沉思”的风格。40年代初的《十四行集》便是冯至沉思生命的结晶,也是他饮誉诗坛的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

40年代的冯至,与何其芳、卞之琳、闻一多一起被郑敏称为“四根支柱支撑着年轻的中国新诗的大厦”。其代表诗集《十四行集》(1942)又被论者称为“通向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新生代艺术创造的桥梁”。其意义之一,冯至的《十四行集》超越了战前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在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纯度上进行开掘、提炼。这种超越,是以一种不同于抗战时期现实主义诗歌又不同于战前现代派诗歌的创作心态和艺术视角来反映生活底蕴和时代主潮,因而没有脱离生活和时代。正是抗日战争的烽火,把诗人驱赶到西南联大所在的大后方——昆明,也正是战争才加剧了诗人在片刻宁静中对生命的焦虑与思考。他在该集序言中描述了当时兴会来临的创作状态和契机:“一人在山径上,田埂间,总不免要看,要想,看的好像比往日格外的多,想的也比往日想的格外丰富”。偶然问他信口说出一首诗,正好是一首十四行体。顷刻间诗人似乎洞悉人生、生命的诸般真谛。而《十四行集》意义之二在于它与卞之琳等诗人的现代派诗歌一起将新诗从“大众化”和“散文化”方向拉回到“纯诗”和“个性化”立场,使40年代的诗坛走向多元化。这正如朱自清的论述:一方面,战前象征诗派使新诗发展逐渐走上纯诗的道路,抗战后,新诗朝普及方向走,“诗作者也就从象牙塔里走上十字街头”;另一方面,“我国抗战以来的诗,似乎侧重‘群众的心’而忽略了‘个人的心’”。《十四行集》出现的意义即在此。

同类推荐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 中国式寂莫

    中国式寂莫

    “贾君鹏事件”引发专家热议,谁在窥探虚拟世界?犀利哥红遍全球,网络暴民从监督走向关怀!微博热引爆“140码信息风暴”,宅文化之下人与人形成微妙距离。当父母不了解孩子,专家不了解生活!蚁族的声音,谁有心倾听?!当寂寞成为全社会疾病,号脉断症,问题究竟是什么?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在不确定的尘世

    在不确定的尘世

    本书是王志成先生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比起第一本《后现代生活沉思录》(我社出版),作者的文笔更加成熟,思想也越发深邃轻灵,内容包括“圣人的顽固和思想的用场”、“真理的流淌和意志的力量”、“滋养的世界和简单的生活”、“神秘的自我和不确定的尘世”等。这些散文,不是晦涩的哲学思考,它们来源生活,将哲学世俗化,同时又带着一种沉浸于哲学者的天真,帮助读者净化思想,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
  •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华语界知性散文作家苏芩十年来最用心力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以大观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为引,尽述世间最浪漫蚀骨又痛彻心扉的情感。这是作者20年研读红楼的心得,饱含深情,柔肠百转,值得反复玩味吟诵,读来满口余香,心静如水。翻遍红楼,阅尽尘世。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缠绕了一世的光阴。情皆因缘,缘亦为劫。爱情最令人宽慰的,不是“相爱”,而是“值得”。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只有自己会陪自己走过一生,有些人,注定是为了分离才相遇。青春,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邂逅。
热门推荐
  • 万界龙帝

    万界龙帝

    一代神帝重生凡界,说他是废物?他有上古神术,修炼不死之身!他有坐拥万千手段,修炼一日千里!万界龙帝,纵然再活一世,必将执掌天命,睥睨天下,横扫万界!
  • 九霄战魂

    九霄战魂

    我心之所向,何物能惑?我长剑所指,谁人可挡?我心若磐石,千浪冲刷!我剑之锋芒,敢弑青天!一个热血的玄幻故事,一群神秘而强大的战魂武者。
  • 十方圣统

    十方圣统

    宁家先祖宁浩,重生于万代之后,一个家族没落弟子的身上。天不亡我,我便逆天。这一世,放手一战!
  • 重生宠妃万岁万岁

    重生宠妃万岁万岁

    一生有多少真爱?欧阳若水想道,“前世我斗不赢你们,这一世我便要你们十倍奉还!”前世,她犹如一张白纸那样单纯,这一世她便要向那些试图害她的人生不如死。前世皇上一眼都没看过她就死去,这一世她便要一起皇上注意,她要踩着别人的尸体往后位走去。……
  • 纨绔小蛮妻,帝王心上宠

    纨绔小蛮妻,帝王心上宠

    他是一位杀伐果断的邪肆君王,他的世界里在她还未出现之前都是一片灰白,待遇到她以后...好吧全部都变成了黑色。但是没办法谁让他一生肆意妄为却甘愿为她唯命是从呢?某大叔:老婆~某妹子:别乱叫,谁是你老婆了!某大叔:媳妇~某妹子:你个凑不要脸唔...的!某妹子欲哭无泪,这男人怎么到她面前跟发了情的禽兽一样啊!!!男人奸邪一笑,还不是因为媳妇滋味太好让为夫欲罢不能...??“季锦臣老娘去你皮皮狗的!”...
  • 只有一个华为

    只有一个华为

    20多年前,华为只专注于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如今,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更是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9年前,《华为真相》横空出世,一度成为全面揭示华为成功秘诀的唯一畅销书;如今,《只有一个华为》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揭示华为在云时代的征战历程。华为,只有一个,但是,华为的成功有规律可循。本书从华为的管理理念、组织系统、资本运作方式、企业文化、国际化管理、接班人等方面,讲述了华为从狼性霸主走向狮子王者、从中国通信老大到即将登顶世界第一、从未上市到将上市的发展历程,全面分析了华为独特的战略思维,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眷女小俏医

    眷女小俏医

    一位医术高超的帅哥医生,凭借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受睐于各种美女,又几经波折,一个个离人心弦,勾心斗角汇于彩面。
  • 天帝证圣

    天帝证圣

    “天之道损有余而盈不足……”“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道可道,非常道……”诸神失去了踪迹,修士的修行没有目标,凡人不再信仰神。圣人紧闭宫门,不闻世事,可是域外天魔蠢蠢欲动。少年天帝必须以自己的肩膀撑起天,守护这世界。成圣的路布满荆棘,可是成圣后真的不受人摆布吗?(本书主角得到的不止是功法,还有记忆,所以三界秘闻都是很清楚的)
  • 九重凤阁:皇后不愁嫁

    九重凤阁:皇后不愁嫁

    江家呆呆小姐进了宫做炮灰皇后,先占个皇后的好位置,等二年好被废顺利转给自家亲妹妹后位。皇上心狠手辣,要让她死得安安静静好让他的心上人上位,这小可怜啊忽然摇身一变,聪明又可爱,装傻扮鬼最厉害,惹得个个出色的男子为她着迷,被废又如何,她这个皇后不愁嫁,九重凤宫关不住红杏出墙来。
  • 顾瑾,我们要好好的

    顾瑾,我们要好好的

    都说初恋是每个人心底从不愿意提起的朱砂,因为只要提起,就会心如刀剐。南瑜,也是如此。自从五年前跟顾瑾分手之后,南瑜的心里就多了一颗叫‘顾瑾’的朱砂。对于这颗叫朱砂,南瑜同所有人一样,真的希望永远不要被提起,永远被封印。可偏偏,贼老天就爱折磨人,南瑜还是和她的‘朱砂’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