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4800000006

第6章 邓里兹(1)

1.“希特勒青年”

邓里兹1891年,卡尔·冯·邓里兹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名门望族。他从小就对技术教育感兴趣,而在当时,只有海军才能提供这种教育机会,所以他一心一意想参加海军。他在19岁时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4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是轻型巡洋舰“布雷斯劳”号上的一名尉官。

战争初期时,“哥本”号和“布雷斯劳”号两艘德舰逃过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围捕,到达了君士坦丁堡,然后名义上出售给土耳其。

此后两年,虽然这两艘军舰在名义上是属于土耳其,但邓里兹仍留在“布雷斯劳”号上服务,偶尔也参加在黑海中的突击行动。由于害怕苏联黑海舰队的追击,因此从此离开土耳其海的海域。尽管如此,这也使邓里兹学到了一些特殊的海战经验。

这是德国海军一段很不光彩的“小插曲”。这个插曲同时也使年轻的邓里兹对德国海军有了清醒的认识:德国海军并非无敌于天下,英国海军无论是在战术上还是技巧上,都远比它占优势。这使得邓里兹立志重振德国海军。

1916年,邓里兹返回德国并转入潜艇部队。这是他一生事业的真正起点。尽管邓里兹第一次接触潜艇,但经过初步训练,他被派到U39号上任守望官。

1918年,邓里兹升任UB68号的艇长。这是一艘在地中海内活动的潜艇,以奥地利在亚德里亚海上的波拉港为基地。当时,施泰因鲍尔——第一大战中德国最富冒险精神的潜艇指挥官之一——也在这里。邓里兹与他相识,并从他那学到了夜间水面攻击的理论,即利用黑暗的掩护,以求溜过敌方驱逐舰的警戒线发动攻击。

有一次,邓里兹与施泰因鲍尔为了验证他们的理论,二人约定在同盟国的一条护航线上会合,然后攻击驱逐舰保护下的商队。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施泰因鲍尔未能到达指定的会合点,邓里兹只好单独去试验这一新理论。

当时,恰好一支英国的护航船队到达附近海域。邓里兹毫不困难地通过驱逐舰的屏障,悄悄地溜到了商船附近,并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商船。但很不幸的是此后在潜航时,潜艇失去了控制,如果这样下去,潜艇会因潜入太深而被水压所摧毁。在这种情况,炸毁主压载水槽是唯一选择,邓里兹也正是这样做的。主压载水槽被炸毁后,UB68号遂在英国船队中浮出海面。邓里兹只好下令弃船。他被一艘英国驱逐舰救起,然后被关在约克夏的战俘营中。

邓里兹虽然不是一位海军历史学家,对于护航原则的光荣历史也未作过研究,但凭自身经验,他发现自从英国人在1917年采取护航的办法之后,德国潜艇开始功败垂成。传统的潜艇攻击在白天用潜航的潜艇来执行,这对船队中被护航的商船已经不能造成任何影响。于是,邓里兹决心研究一种新战术,来打败英国皇家海军传统的护船原则。

直到16年后,邓里兹才有机会试验有关潜艇战术的新理论。

1919年,即邓里兹被关押了10个月后,他从英国战俘营返回德国,并再度进入德国共和国海军。

由于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那实际上是一支没有潜艇的海军。不过魏玛共和国政府还是秘密地在外国订造潜艇,这就使邓里兹与潜艇的发展不至于完全脱节。实际上,他在海军中的服务还是以在驱逐舰和巡洋舰上为主。1935年,他晋升为上校,负责指挥“艾姆登号”巡洋舰。

1933年,德国纳粹分子夺得了政权。之后不久,希特勒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会晤,为了赢得雷德尔全体海军将士的拥护,表示在其未来的建军计划中,海军在公平的分配中一定占优先地位。

希特勒的目的达到了,同时也显示,德国海军开始重整旗鼓,其前途日益光明。

在雄心勃勃的“Z计划”中,预定在1944年,德国将拥有一支强大而稳定的海军舰队,到1948年,其实力足以向英国海军挑战。

可以公正地说,雷德尔是非常正直的人。虽然雷德尔对德国的效忠是毫无疑问的,但对纳粹党却是另一种态度。雷德尔讨厌且不信任戈林,对纳粹党的其他领袖的态度也是既冷淡又谨慎。他本人不曾入党,并且严格命令一切海军人员都不得参加政治活动。

邓里兹则恰好相反。虽然受到雷德尔的禁止,他不能正式加入纳粹党,但他对纳粹主义具有强烈的信仰,更狂热地拥护希特勒。最初,邓里兹还太年轻,资历浅,缺少表现的机会。但自从战争爆发以后,随着地位日益提高,他开始培养与党内领袖之间的友谊,尽管强烈反对建设海军,但由于是希特勒亲信中权力最大的一位,所以邓里兹千方百计与其建立“友谊”,甚至对戈林也曲意奉承。

1943年初,邓里兹接替雷德尔出任海军总司令,他立即解除了海军人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的禁令。雷德尔曾戏称他是“希特勒青年——邓里兹”。

2.实施“狼群战术”

毫无疑问,支配欧洲,建立欧洲新秩序,是希特勒奋斗的目标。他的基本计划是先解决欧洲大陆问题,然后再占领不列颠帝国。基于这种思想,希特勒先开始和英国展开有关海军协定的谈判。在谈判所提出的建议中把德国海军的吨位数定为英国海军的35%,而潜艇则可达到45%。这个数字在某种环境下还可以增到100%。他们认为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对于这种程度的海上优势应会感到满意,也就可能不再干涉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冒险。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遂在伦敦签字。

事实上,在《英德海军协定》签字以前,德国即早已开始建造潜艇。1934年9月,德国重新组建潜艇部队,邓里兹被希特勒任命为海军总部中的“首席潜艇官”。接着,雷德尔对邓里兹极为赏识,把有关潜艇的发展计划、战略战术、训练等所有事宜都交给他全权处理。

在这里,邓里兹开始将筹划多年的潜艇“狼群战术”投入训练。可以说,这使他有机会发展他的理论,并通过演习把这些理论付诸试验。邓里兹的潜艇思想以两项原则为基础。

第一项原则,潜艇的攻击目标就是商船。对他来说,这就包括了潜艇战的一切行动和其目的。击沉一艘敌方的军舰不过是一种额外的收获而已。对商船的攻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更不必考虑平民生命的损失。

根据《海牙公约》,在攻击商船时应先停船检查,而在击沉之前应对所有的乘员提供安全保障。邓里兹不仅不理会这种规定,而且还花了许多时间去寻找《公约》的漏洞,以便使潜艇可以合法地在无警告情况下击沉商船.他狡辩说一艘商船在战时发出求救的信号就意味着正在受到潜艇的攻击.这就构成海军的一种情报来源。根据这种理由,它也就不应受《海牙公约》的保护。

第二项原则,潜艇根本上只是一种能潜航的水面船只,应像一艘水面军舰一样投入战斗。对商船的攻击而言,这是一种超前的观念,完全改变了当时流行的看法,即认为潜艇在白天应潜伏在水中,当目标进入其射程以内时才在水下用鱼雷加以攻击。

邓里兹认为夜间的水面攻击最为有利。因为潜艇的指挥塔体型很小,在夜间几乎看不见,而潜艇的水面航速又几乎超过商船。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也就使潜艇可以到达最有利的火力发射位置。

在训练人员时,邓里兹非常注意细节。他要求全体官兵对德国潜艇的设计充满信心,同时也要掌握在一切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操作能力。他用德国舰队来扮演敌方的护航兵力,试验其潜艇的夜间攻击技术。结果它们很轻松地穿过一道驱逐舰的屏障,一到达距目标600码以内的位置而未被发现。毫无疑问,邓里兹所采取的措施实完全正确。

其实,夜间水面攻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狼群”战术——集结成群,以群打群。邓里兹在敌方船队可能的航线上横向展开一队潜艇,假使有一艘潜艇发现了踪迹,就立即跟着它走,同时通知其他的潜艇集合在一起并驶往前方等候,这样就可以在夜间对其发动有效攻击。

“狼群”战术无疑很有作用,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指挥权的归属,是由海上的潜艇指挥官,还是由岸上的司令部统一下令作战呢?邓里兹曾试验过这两种方法,最后发现在装备有精密通信网的岸上司令部中,他可以作较好的控制。

不过,邓里兹又迅速认识到这种控制体系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大量的讯号从海上潜艇中发出,将使敌方的方向寻觅系统易于发现我方潜艇的位置。他准备进行这种冒险,因为他认为从岸上进行有效的控制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他也相信英国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高频率定向系统。

“狼群”攻击的组织工作相当复杂,必须由邓里兹在岸上的司令部作严密的控制。根据正常的情报部门的资料,邓里兹很容易地了解到对方的护航船队何时离开加拿大前往英国,以及所包括的船只数量。

他把个别潜艇散布在一条与敌方的预计航线成直角的直线上,根据能见度的差异,彼此间隔25海里到30海里,等待发现敌船。

当其中一艘潜艇发现敌船之后,就立即用高频率的潜艇无线电波向邓里兹报告,同时继续监视敌人的船队。它此时浮出海面但与敌船保持最大的能见距离,这样就不易被对方发觉。在监视的同时,这艘潜艇也就继续向邓里兹报告敌方船队在航向或速度上的改变,以及天气情况和其他有关资料。

当潜艇司令部收到发现敌情的报告之后,就立即用同样的高频率电波通知参加“狼群”行动的其他潜艇,命令它们向那一艘潜艇靠拢,甚至连它们应该怎样走都由司令部决定。当它们即将接近敌方船队时,原先的那艘潜艇就会用中波无线电来和它们取得联系。

所有潜艇都奉有严格的命令,必须等待全部舰只到达后才开始攻击。它们驶往前方的某一位置,那是预计敌方船队在天黑之后能到达的地点,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一整夜发动攻击。

1942年,德国潜艇返回瑟堡基地。攻击的方法是依赖它们几乎完全不被敌人发现的特性,通过护航舰只的屏障线,一直溜到商船的中间,直到射程大约600码时才发射鱼雷。在这样的距离内几乎百发百中。当天快要亮时,潜艇立即开始停止攻击,以最高速度在水面上沿着船队的同一航向向前行驶,依赖其高速度进入下一个有利位置,等到夜幕再度垂下时再作第二次攻击,这样一夜复一夜,直到所有的潜艇把鱼雷都用完为止。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邓里兹都对部队保持着严密的控制,从他的司令部中发出一连串的无线电报,指挥每一艘潜艇在每一分钟的行动,只在夜间攻击时例外。在夜间,各位舰长要用自己的技巧和主动性去达到适当的射程并尽可能击沉大量的商船。但何时开始攻击和何时停止则都由司令部决定。

对于这种形式的攻击,英国人基本上毫无防御能力。在最初阶段,大西洋之战是完全靠肉眼来打的,决定胜负的问题就是要看谁先发现对方。潜艇显然占了优势。当时虽已有雷达,但受到巡逻飞机航程的限制,即最远只可以到达距机场200海里的地区而护航舰只则还没有装雷达。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的回忆录中仍心有余悸地写道:“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邓里兹曾凭着高度的技巧和坚定的决心来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情况。部队执行命令时事无巨细都根据他的指示和决定来办。当然他也有失算的地方,譬如说有些鱼雷设计不佳,有向深水处潜入而从目标船底下通过的情况发生。邓里兹不仅立即加以矫正,而且还把负责人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另一方面他也有特别好的运气。最重要的是英国海军的密码几乎全被德国海军情报机构译出。所以,邓里兹对敌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他指挥的潜艇也就能击中敌人而不被敌人击中。

在1936年到1939年这3年中,邓里兹根据他的理论建立起德国潜艇兵种。除了经常演习以求将“狼群”战术发展到最高效率以外,他还集中精力为这一目标设计了一种性能最佳的潜艇。对于这样的战争,其理想的潜艇是舰体要尽可能小,因为愈小则愈不易为敌人所发现;而从燃料储量来说,则希望它具有最大的续航力。因为任何与英国人之间的战争,德国潜艇都必须到达离基地很远的地方去作战。

德国的潜艇工程专家发现,只要把排水量500吨的标准潜艇再增加17吨以加装油槽,即可以使其航程由6200海里增加到8850海里。这就是以后大量生产的VⅡC型。为了适应航程较远的战斗,他们还设计了740吨的潜艇,其航程为1.3万余海里,这就是ⅠⅩ型,它与VⅡC型的生产比例为1:3。最后,为了真正的远程作战,例如在非洲的南部海域和印度洋的战斗,又设计了一种大型水底油轮,可以在海上为作战用的潜艇加油。这就是ⅩⅠⅤ型潜艇,其水面排水量为1688吨.那些潜艇艇长们称XIV型潜艇为“奶牛”。不过直到1940年底和1941年初,这种潜艇才开始按一定数量生产。

从1935年到1939年这短短的四年时间,邓里兹对于德国潜艇兵种的发展,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是总负其责,他专心一意地投入潜艇部的建设,亲自选拔和训练人员,并把他自己的新战术思想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从而涌现出一批凶狠狡诈的海上杀手。

同类推荐
  • 兵将列传

    兵将列传

    卷二每周11:00~13:00一更!前言:本来,这本书早已定名为《兵将》,奈何书名可能太简单,重复了,只好另加二字为《兵将列传》。自隆其皇帝大平天下,建吕朝,立万历年,天下本该就此昌平。但正可谓天下分分合合不定,各朝皆似如此,吕皇朝亦不例外。万历十年三月,隆其皇帝野心犹存,欲越过西北疆界,攻外大陆。遂于该年五月起发兵,三年内,除十一年十一月因气候惨遭兵败,皆一举得胜,灭周边小蕃数国。十三年三月,隆其皇帝第四次举兵攻外,两月内,连连攻城拔寨,大胜。直至五月,吕国军军势突然急转直下,三军接连惨败。继而,外族趁此胜势,反攻吕朝。吕朝措手不及,好在有十将军来援,与外族大军对峙于疆境。自此,天下乱起。天下之乱,于我何干。纵使江山崩塌,年朝更替,我,亦独活于无你之朝夕,何叹?何惜?我,只需——不怨,不悔——夏文己。
  • 随梦贞观

    随梦贞观

    当腥风血雨席卷整个长安城,李世民却在遥远的蒙古躲命;当陈飞的大军北上,李治又在何处?李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罢了,不足为奇。群雄的杀伐,就此展开!陈飞,就是那个叛贼……(PS:求收藏,求评论!^_^)
  • 忽悠北宋

    忽悠北宋

    哈哈,大宋,爷来了!赵佶,给爷捶捶腿,赵恒,给也揉揉肩,你说你们俩是咋混的啊?GDP这么高也能亡国,把爷伺候好,看爷咋给你忽悠回来;单挑?吾乃完颜阿骨打是也,完颜宗弼快快前来受死,啥?没听清?我是你爹,明白了没!卧槽!这娃疯了,快跑!群殴?能跑多快跑多快!就不信老子一身布衣,拖不垮你们那一身的铁皮。岳飞,会不会说话啊你,不会说话赶紧闭嘴,爷把话撂在着,再砍不够人头,你那岳家军就喝西北风去吧!秦桧,好同志啊!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穿上龙袍,引开追兵,陛下和百姓会记住你的!赵构?都让人吓的生不出儿子来了,还当个屁皇帝啊!啥!你们有德,让让让,爷告诉你啥叫报应!
  • 重回三国之朕为刘备

    重回三国之朕为刘备

    公元2200年,星汉集团发现上古遗迹,并探测出特殊能量星R,董事长萧轩在剪彩时,能量波动,凭空消失.........再睁眼时,满身草鞋.......一代商业传奇,由此开始,一个战争帝国,由此建立........
  • 三国求生之路

    三国求生之路

    一次大爆炸,韩鹏穿越了,他回到了东汉末年,成为了长沙太守韩玄之子。激动欣喜之后,却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很尴尬。内有继母领着二弟时不时会陷害自己,外有舅舅带着诸将处处和自己做对,而那个懦弱的父亲,根本就不管事,自己一个不小心,便会有性命之忧。。。此时正值赤壁之战前夕,距离刘备收取荆南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而有心提早做准备的他,却无权无将,又该如何收拾这混乱如麻的局面呢?文韬武略样样不行,唯一能依仗的,便是那些甚至都记不太清的三国知识,他能否突破重重险困,带领着长沙诸将逃脱历史的宿命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且看当代小屌丝在三国时代的求生之路。什么???还有美丽的洋妞!!!来,来,让我看看,洋妞到底有多猛?
热门推荐
  • 腹黑缩小版在此:总裁请认输

    腹黑缩小版在此:总裁请认输

    为了帮助自己的闺蜜,自己却毁坏了名声。作为补偿,闺蜜答应代替自己挡下婚姻,她,因家中无儿而继承家业,雅智集团被发扬光大。他却因冲动夺走了她最重要的东西,就一次,她怀孕了,她去找他,他却差点失手将她打死。坚强的她怕了。逃离了这里。五年后,她带缩小版回来,他发现竟叫人追杀。无奈青出于蓝胜于蓝,他看着自己的父亲,冷傲开口:“爹地,认输吧。”
  • 感人肺腑的回忆

    感人肺腑的回忆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那些古代现代大智若愚的故事。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新月集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新月集

    新月集(TheCrescent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
  • 梦魇启示录

    梦魇启示录

    从一场梦魇惊醒的她却发现回到现实更是另一个梦魇的开端,她不断地逃亡,在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打击之后,世界的混沌竟使她觉醒...
  • 秀女要逃宫

    秀女要逃宫

    方然,二十一世纪的白领丽人,穿越到一个陌生时空,虾米?皇宫的侯选秀女?难不成跑《金枝欲孽》里了?什么屁宫规!她方然偏不信命,呵呵!选秀大会是吧?好,既是不论谁选上谁,她都只能是做人小的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看她怎样大闹选秀大会,再携财外逃,做皇宫几百年来第一个外逃的秀女……
  • 青春日记:我的高中生活

    青春日记:我的高中生活

    花朵,落叶,雨滴,清风。爱情,奢靡,纠缠,郁闷。总是逃不开一些东西,青春就这样冗长地往复在生命中最最纯粹的年纪。
  • 逃不开的爱恋:老婆,马上站住!

    逃不开的爱恋:老婆,马上站住!

    好好的婚礼,被他一手破坏,说什么她有了他的孩子,这家伙胡说八道什么呢?也就那些傻瓜才会听他糊弄,竟然全都站出来指责她…搞什么?不结就不结呗,只是为嘛他却阴魂不散,什么事情都跟他扯上了关系,实在让她抓狂,而刚跟他接触婚约的人马上又要结婚,且要她当伴娘…这些人脑子有病吗?见她好欺负是不是!
  • 复仇之路,慢慢走

    复仇之路,慢慢走

    “当初,你是推我下悬崖的,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啊?”“记住,他不属于你,他只属于我,既然你知道了我的真面目,那就得死了……”“姐姐……为什么?”“你害怕黑暗吗……”“我害怕你的恶毒!”
  • 王源:听说

    王源:听说

    “你知道吗,听说王源喜欢简夏”“可我听到是简夏喜欢王源啊......“那么多的听说,却未曾有一个听说是王源和简夏在一起的。
  • 石剑传说

    石剑传说

    待得昔年再回头,几许心酸几许愁。家破人亡,只因五百年的一个传说。四枚剑晶,得之可得天一,天下第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再加背叛,最终命悬一线,好在命不该绝,得高人指点,待吾出世之时,再叫尔等,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