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7100000005

第5章 如何安住在折腾中(1)

身口意三业显功夫

我们的修行是否有所成就?那就要看我们的所作所为了。或者说,要看我们是如何折腾的了。

我们的所作所为表现在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上,我们是不是能够所行皆是十善?我们是不是做到了三业(身、口、意)勤为佛事,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了?我们的胡作非为还有多少?是不是把胡作非为改成做礼敬诸佛、广修供养、请转(佛)法(之)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等佛事了?我们的胡说八道还有多少?是不是把胡说八道改成称赞如来、忏悔业障等等佛事了?我们的胡思乱想还有多少?是不是把胡思乱想改成随喜功德、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等等佛事了?换句话说就是净化我们的身、口、意,将他们由行恶净化为行善。去行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使自己的觉悟慢慢达到究竟,直至成佛。

要了生脱死实现觉悟,必须心空荡荡的,一切不住。知道一切变化都是我们自己佛性的功能所显现,无所追求,无所取着,潇洒自在的,才是大成就,大自在,大神通。假使有所追逐,有所祈求,心里还是烦恼依旧,纵然五通齐发也不是成就。所以我们学佛是学个潇洒自在,在这个社会上一切随缘,尽己之能,为群众服务,能上能下,无所追求,无所取着。真正潇洒自在了,才是大乘佛教的真义,才算是成就。我们生时如果能做到一切境都不粘着,毫无爱嗔取舍之心,等到腊月三十到来,也自然不着境,而逍遥自在地无生死可了了。

这时候再来看看《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说的:“初学坐禅时,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及贪嗔痴,若善若恶,若怨若亲,若凡若圣,及至一切诸法,应当观察: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即知自身从无量劫已来毕竟未曾生;从今已去,亦毕竟无人死。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若生信,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好惨!忙了半天哪有什么生死要了!一切不过是自己的贪、嗔、痴带动身、口、意造业然后自作自受。明白了佛菩萨祖师的教诲后我们就会自由自在地守戒、就会一心不乱地入定、就会用自己的智慧随心所欲地大做佛事,真正做到三业勤为佛事,四仪皆是道场。

通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当你对佛教有所了解,这时你再去看《永嘉大师证道歌》或其它的经典、文集等书籍的时候就会发现,佛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佛教里说的游戏神通自在了。

忏悔业障作功夫

忏悔业障是佛教所有修行法门的基础方式,不管是使用什么修行方式,都要先忏悔业障。只有把我们以前身心的业障消除了,我们才能够用某一法门用功,进行下一步的修行功夫。这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积累了太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开始要修行的时候就会跑出来阻碍我们的修行。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好比我们原来是黑社会的成员(我们习惯了做贪、嗔、痴的坏事)。现在我们想脱离黑社会(远离贪、嗔、痴),首先就要让大众对你有信心。如何能够让大众对你有信心呢?那就是向大众求忏悔!向大众发誓再不行恶法;向大众发誓改过修善;向大众发誓……

忏悔业障有理忏和事忏两种,这在我的早期日记《浅谈忏悔业障》里有很详细的解释,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找来看看。我们要进行禅修,首先也要忏悔业障,而且对于忏悔业障有更高的要求。因为禅修是佛教修行法门中最严酷或者说是最殊胜的方法。所以,对于用禅修这一种修行方式的人要求最高。

因为禅修是直接要你开悟成佛,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基础(业障少),要想进行禅修是很困难的,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禅宗寺院对于禅修人员要求都很严格,要有很深的佛教修行基础才让你进行禅修。当然,这里面包含了严格地忏悔业障。

这从古代一个出家人,从出家到进禅堂修行的过程就能看得出来。在古代,一般一个出家人要想出家,首先要在庄院里面做三五年事情。等到有了剃度的机会,然后再当三五年的沙弥,这才住进寺院。等到有机会受了大戒,再学三五年的戒律,一般同时做苦行(就是寺院最艰苦的工作),然后才进禅堂参禅用功。

通过这样长的时间,在广修供养的同时,忏悔自己的业障,慢慢清除自己的业障,积累自己的福德资粮。即使是在现代,我们出家人也是按照这个过程来做的。只是因为现在出家人比较少,佛事又比较多,所以,广修供养的时候会相对多些,而忏悔自己业障的时间就会相对少些。

在庄院里做事情的时候,大多数是以行者的身份出现。现在因为寺院没有这样的条件了,但是出家前,要先做将近一年的行者这个体制还是保持了下来。在当行者期间,师父一般会给他们授清净五戒。所谓的清净五戒和我们的一般的五戒要求差不多,只是更加严格一些。比如不杀生戒扩展到吃素;不邪淫戒扩展到断淫等等。

在这样比较严格的戒律要求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然就会把自己比较粗的业障一点一点清除。这样他就能慢慢学会在新的环境下生存,过着和出家人一样的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的生活。把自己的旧习惯慢慢地放弃掉,培养出与出家人类似的习惯。这样,旧的比较粗的业障一点一点消除,而新的业障则尽量少地产生,业障从而慢慢减少。

剃度成了沙弥之后,就要受沙弥十戒,要守沙弥律仪。这样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比较粗的旧业障自然会更快地消除,新的业障能够更多地得到抑制。同时,有了更多的机会亲近师父,开始慢慢参加一些佛事活动,学到一些消除旧的小业障的方法。

这样生活了几年,自然旧的业障会越来越多地被消除,显现出来的是业障越来越少。得到了受戒的机会以后,就开始学大戒、守大戒、发大心。这样,旧的业障基本消除(受比丘戒的戒堂也叫忏悔堂,受戒的过程就是作大忏悔),新的业障基本断除(严格按照毗尼日用生活)。

当然,要想一下子把业障完全清除是不可能,比丘从理论上认为是没有什么大业障的人了,要不然,他会在受戒登坛的时候出问题。但是一些小的业障还是会有的,一些自己感觉业障还很多的人开始行苦行,参与寺院里最艰苦的工作,进行强化的忏悔业障,绝大部分人参与到各种佛事供养和忏悔业障中去。

当然一切事情都有例外,这里只是说了绝大部分的人是如此。这样经过三五年的修行,日常生活中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业障表现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开始进堂,开始参禅打坐。现在我们出家人基本上也是这个过程,只是因为现在出家人少一些,这个过程在时间上缩短很多。

在这十几年的艰苦修行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做忏悔业障这件事情的。这在俗话里面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人在十几年的过程中,会慢慢养成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让进堂参禅打坐的人,慢慢放弃自己的坏习性,忏悔掉自己的业障。

即使是在古代,祖师们也是要经过这么严厉的修行之后,才能进入禅堂参禅打坐的。佛陀还说末法比丘病多。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比丘旧的业障没有得到好好消除,新的业障也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断除。在我们当代的比丘来说,我们的业障更重,自然生病的更多,业障频现,这都是与业障有关系的。

身体不好,业障频现,强行进堂参禅打坐,自然是事倍功半。再加上现代出家比丘太少,应付日常的佛事都有困难。他们进行忏悔自己旧业障的时间不足,而新的业障还在不断地涌现。所以,现在很多出家人没有进禅堂的机会,甚至见到禅堂就怕的也有。

即使是国内目前认为最好的寺院——云居山,禅堂里面也不是人满为患。在禅堂里面经历三冬四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都是我们现代人业障大,心地没有清除干净的原因。

我这几年虽然运气很好,一上来就遇到了好的师父。在广修供养的同时忏悔业障的力度也很大。尤其是自己还给自己加码,在参与大众的忏悔之余,积极进行拜忏(所以,自己擅长拜忏)以及供养(比如现在写日记,就是法供养)活动。即使是这样,自己业障一样很大,在禅修中吃尽苦头,也走了很多的弯路,做了很多的无用功。这些苦头从用功方式的错误,一直到各种业障现前比比皆是。

比如最初的搞错话头用功方式,让自己走了很多的弯路;比如禅修中因为体力的不足,出现很多对身体的损伤;比如“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的声响干扰;比如各种亲情、友情等等妄想的折磨真的是数不胜数。光是克服腿疼就耗尽了自己的精力。

在家的人没有这个机会,就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持戒、广修供养和忏悔业障了。这种说法在我以前的日记《学佛应当先学戒》、《参禅先要明因果》、《忏悔铺平禅修路》、《供养禅修利益大》等等中有很多的描述与比喻。我们出家人业障尚且如此之大,不能顺利参禅用功,在家人更是困难重重。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常常就能看见的。比如很多功夫不错的居士业障很重(自然在之前的参禅用功中吃尽了苦头),表现在做功夫的时候很难深入;稍微有点成绩被人议论是非……更不要说绝大部分人连进禅堂的机会都有限,不得不走在生活中修行这样一条极其艰苦的道路。

所以,功夫比较好的人很难找到同参道友,进行深入的禅修。功夫差点的人,往往找不到好的指导老师,而且常常被神通、鬼神等等现象迷惑。最最困难的是,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禅修。他们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需求上。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功夫难以深入。因为生活中的干扰太大,需求太多,根本无法安静下来禅修。所以,我总是建议他们知道了这个法门之后,学会禅修中专注的方式。然后在生活中努力形成专注的习惯,如果将来有机会就深入下去,即使没有机会,将来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时候也会容易一些。

因为在家人不管是在广修供养,还是忏悔业障上都显得资粮不足。所以,要深入下去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而且这些问题绝大部分是很严重的。与其这样不如随顺世缘,应用好基本的专注这一法门,有机会就多多训练自己的专注力。不要贪功激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后,就在不足之处好好做功夫。在广修供养上面多做功夫,在忏悔业障上多做功夫,期望以后的禅修之路可以好走一些。虽然今生的机会好像渺茫,但是为我们以后的日子积累福德资粮,同样是功不唐捐的事情。更不要因此而断掉我们的累劫以来辛苦所成。

因为今天能达到这样的成就,是我们累劫以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换来的。我们不能把这种辛苦付之一炬。只要我们努力下去,不断地广修供养与忏悔业障,我们总有一天能够成就,能够最终成佛做祖。所以,我们要不停止地广修供养与忏悔业障下去,所谓虚空有尽,我此供养与忏悔无有穷尽。

如何忏悔业障

一、忏悔的意义: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最初进入的时候,乃至任何一次修行活动的开始,首先都要忏悔业障。忏悔业障是一种很有效果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修行方法。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佛)法(之)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忏悔业障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四个,所以是修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忏悔业障就是把自己的习气去掉,重新做人。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修身。打个比方来说,好比我们在不懂事的时候一直穿一件发臭很脏的衣服,现在父母师长教导我们懂事了,知道什么是臭什么是脏了,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很臭很脏的衣服不能丢掉只好把很臭很脏的衣服洗干净。从今以后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的了,不再有很臭很脏的衣服了。

现实生活中的业障要比这个比喻来的复杂很多,我们常常说自己业障很重。我们先看看什么叫业?什么叫障?什么叫业障?这个东西搞清楚后,再搞清楚什么叫忏,什么叫悔,什么叫忏悔,把这六个问题解决了,这个法门我们就可以修了。祖师大德佛菩萨就是靠修这个法门得果的,我们也可以修。

二、什么是业障

什么叫“业”前面已做了详细介绍,现简而言之。

所谓的“业”就是造作,造作就是业,因此造作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了。我们身体一举一动,身在造作叫身业;我们嘴巴一天到晚爱说话,这个说话是口业;心里面还有妄想,要有念头,常有烦恼,一天到晚它都不断,这个叫做意业。我们造业再多,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身、口、意三业这三大类的造作。这三大类一动,它就造作,造作里面有善、有恶、有无记。我们想一桩好事情,什么是好事情,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叫好事,这叫善业。我们想一个坏事情,什么叫坏事情呢?念念为自己,为自己就是恶业,就不是善业了,也许大家听到就很不高兴,为自己有什么不好呢?这个世间俗话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自己这是天经地义,应该的,佛为什么说这是恶业呢?因为那就是存在我执和法执,认为我是对的,我需要的等等。

现在了解一下什么是“障”。学佛的目标是要超越三界,是要成佛做祖、成菩萨。我们起心动念如果有我执就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有“我”这个障,障碍了超越三界,障碍了明心见性,障碍了成佛、成菩萨。为什么会障碍,我们大概都看过《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我相就是着了相,念念都有我,你着我相,这就是我执。我执不破别说菩萨,阿罗汉果也得不到,佛法修学的成就,最低的果报阿罗汉,什么资格才证得阿罗汉呢?我执破了,法执破了,就证法身大士了,就明心见性证菩萨果位了,所以佛教给我们始终是破我执、法执这二种执著而已。四摄六度都也是在教我们怎么破我执和法执。我们起心动念都想自己,这是天天在增长我执,这怎么能出得了三界,所以你想想看这是善,还是恶呢?当然是恶,为什么说念念为众生是善呢?大家要知道,人起心动念都想别人,想一切大众,那个我啊,慢慢就忘掉,我执就破了,所以这是破我执最巧妙的方法,叫你一天到晚起心动念不想自己,起心动念想众生,把这个心量打开,所以念念想众生想别人,这是善。念念想自己那就是恶!这个恶业感招的恶果就叫业障,也叫做烦恼障,这个起心动念都是烦恼。

还有一种障叫所知障,就是我们认识事物本质有困难,做不到全面、客观地去认识事物而形成的障碍。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不知道这些问题——“礼仪之邦”其实是别的意思;朱元璋是怎么篡改教科书的;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妖;孟子要搞和平演变;自由主义在齐国;劳民伤财有助于社会稳定……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漯……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菩萨蛮

    菩萨蛮

    真是冤家路窄呵,一出门就碰到这只大“甲鱼”,那就别怪她对他不客气了,谁让他害自己的姐姐深宫寂寞呢?要她做书僮不难,不过从今往后他可别想过安生日子了,不把他的甲鱼王府闹个鸡飞狗跳,她的名字就倒过来写!威风凛凛的常胜将军又如何,到最后还不是得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风华女帝

    风华女帝

    片段一:云若风胸口上刺着把刀,血留了满地对高炎闭着决然说:“高炎……我后悔了……后悔爱上你了……现在我们解脱了,高炎再也不见……”片段二:云若风看着怀里的人儿,霸道的吻了上去说:“你是我的夫,怎么不能抱。”看女主的霸道气势,看女主的柔情蜜意,看女主的冷血无情……还等什么快收藏吧!本文微虐,甜宠文,男生子,一对一哦。
  • 楚天乱

    楚天乱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高级佣兵,却遭同伴背叛殒命,异世重生,再临危机,她不得不已以男装示人,以避锋芒。他,与她同生死,共患难,与她一起身死后重生异世,十六年寻找,只为与她再次相见,再次守在她身旁,给她,最宽阔的臂膀,依靠。他,是她初临异界的第一个伙伴,他为了她,默默无闻建立起庞大的组织,他为了她,青丝成雪亦不后悔。他,对她荣宠倍至,为她弑父伤兄,只为将她牢牢地放在身边,岁岁常相伴,白首不相离。他,是一国的神话,杀伐果断,不输于人,本是劲敌的他,却沦陷在她如海的眸中,江山拱手,为君一笑。这是楚天,这是乱世,人人渴望睥睨天下,万人之上,而她,只想与他,傲视天下,携手浮生。
  • 鬼妻不睡觉:老公,陪我玩

    鬼妻不睡觉:老公,陪我玩

    【全文完】“老公,陪我玩……”夜色深处,一缕幽魂冷飕飕飘进他的被窝里。她是一只贪看了别人车~震,而阵亡的女鬼。每到晚上便精力旺盛,不肯睡觉!“老公,你不陪我玩,我就玩你。”让他装死,掀他被子。男人睁开黑眸,悠悠地说:“要我脱了给你玩吗?”她羞窘:“我只想盖被子纯聊天。”死神来勾魂,被他救下,从此,她缠上他的身,也缠了他的心。【宠文】QQ群:384269897
  • 修仙合约:三千年特价版

    修仙合约:三千年特价版

    你想要什么?事业?友情?爱情?历险?解谜?热血?什么?!你全都想要?来来来~签下这份意义不明的合约,然后简简单单的穿个越你想要的统统都给你!( ̄︶ ̄)↗【合约】
  • 晋楚风云

    晋楚风云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其中晋、楚两个超级大国人才辈出,冲突不断。两国亦开始了八十多年的争霸之战,道德与诡诈;忠诚与背叛;真实与虚伪;善良与残忍;阳谋与阴谋,在这段历史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段尘封的历史背后则蕴含了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生存之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
  • 情伴琉璃殇

    情伴琉璃殇

    谁的情?谁的爱?我的爱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幸福?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下,我们究竟会有多么的坎坷?谁说爱情就一定受地位的阻拦!因为我爱你,所以不放弃!!!情伴琉璃殇-①群:377862178大家多多支持哈!
  • 英魂英魂英魂

    英魂英魂英魂

    一台电脑,走遍宇宙无敌手。一套技能,杀遍天下无人生。
  • 席方平传

    席方平传

    改编自《聊斋志异·席方平传》,盘古开天辟地,魔道两分,正邪誓不两立!涿鹿之战,天地喑,血泣中原,鸦鹊哀鸣,帝血剑挥处,人界始得安宁!千万年的等待,魔性依旧,中原重陷战火!席方平,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然父死魔侵之时,担起了扫魔重任,幸得七勇士相助,前途危恶,未知生死!然救世之途,却阴谋丛生,魔道之争,岂又是凡夫所知……七魂之殇,楼兰秦人,玄黄无极,中原大地,分久之合,合久之分,英雄备出之时,也造就了风卷云涌的英雄史诗!本书又名《魔道》《魔道三部曲》,兮群号:12613257
  • 绝品邪少

    绝品邪少

    曾被撸走的神秘少年,在消失十年之后重新归来,只想在繁华的都市与亲人平凡度过一生。不欲去争权夺利,但是最后却又是各种交集出现在他的生活。吴天迷茫了,既然如此,人生苦短,还是及时性感吧!一场激情与热血之旅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