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7200000028

第28章 朱重八的家庭经济学(2)

然而,朱元璋吃亏了吗?

以朱元璋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做赔本生意的。朱元璋正是利用了这个“格雷琴法则”在纷纷乱世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辖区以外的人要想得到这种货币,就必须来他的地盘上交易,也就必须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资——粮食、布匹,等等。张士诚控制着江浙,江浙一带的商人却纷纷来朱元璋地盘上做生意!朱元璋也很好客,商税是真便宜,开始“二十而税一”,后来改为“三十而税一”,几追当年的文景之治!

朱元璋可能确实没有很多物资,为了获得大中通宝,不知有多少人给他送来物资。

当然,这种离谱的大中通宝没有流行几年,1364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败了陈友谅,立刻下令各地改铸折五、折十钱,大中通宝小平钱的铜材已经降到三克左右,这是一个正常值。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国号“大明”。朱元璋想告诉天下臣民:乱世之后的新皇朝是一个光明世界,他也将成为“诸佛光明之王”。是年,朱元璋免徐、宿、派、泗、寿、郑、海安、襄阳、安陆等郡县田租三年,并向天下宣示: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天下初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

天道悠悠,唯有德者可居天下,这位流民出身的皇帝真的能做到吗?

一张纸币引发的血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中国历史上杀戮开国功臣的事情所见不鲜,朱元璋是其中的极品:胡惟庸案杀一万人、蓝玉案杀三万人、空印案杀三万人、郭桓案六部侍郎以下皆尽……洪武一朝三十一年,大小官吏“善终者十二三耳”。

这给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坏名声,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价朱元璋:一人犯法、殃及全宗(请注意,不是全家,是全宗)。犯一人、杀一片,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劣的记录。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朱元璋为何要杀这么多人?

答:因为他不懂金融,更不懂货币!这些刀下亡魂都是大明宝钞的受害者。

大家提着脑袋跟着朱元璋去造反,现在终于混出来,从理想状态来说,那以后天天都是好日子!

我猜测,开始的时候,朱元璋也是这么想的。

自洪武三年起,朱元璋先后赐予功臣大量土地,李善长等国公六人六百五十顷田地、中山侯汤和等十三人各赏赐土地一万亩,蓝玉、徐达等人之女俱为皇妃,李善长、傅友德等人之子俱为驸马……

一定要让功臣之后世世相踵,让那些为我拼过命的兄弟们死而无悔!

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昔日那些一起扛过枪的兄弟也是一群毫无廉耻的地痞无赖。他们对财富的渴望比前朝无耻的蒙元贵族丝毫不逊,当然不会满足于这些赏赐的财富。颍国公傅友德家有良田数千顷,但仍不满足,他向朱元璋伸手要怀远一千亩良田,搞得朱元璋非常不爽,当面斥责傅友德:你的俸禄、田地不少了,为何要再“侵民利”?

既然皇帝不能再给咱钱,咱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太祖皇帝颁发过铁券丹书,许诺咱们及子孙“除谋大逆,一切死刑皆免”!据《明史》记载,开国之后,这些功臣欺凌平民、武断乡曲、杀戮无辜、恃功骄恣,“得罪者渐众”,直接激化了朝廷同黎庶之间的矛盾。

可能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针对这些元勋贵戚专门颁布了一道法令——《铁榜文》。在此,我们摘录其中三条:公侯之家抢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芦荡及金银铜场,三犯即抵消一次免死!公侯之家的佃户、家丁、门房、烧火的及其亲属,胆敢仗势凌人、劫夺民户田产,杀无赦!公侯之家如果庇护,同样折免死一次!公侯之家夺人田产房屋牲畜者,四犯与庶人同罪!

从上述内容来看,这些人所犯之罪已令人发指了:不但本人侵占山场、房屋、土地,就连他们的奴仆也敢这么干,还能被主人包庇、还有数次免死!

看到这里,还能说朱元璋对待功臣薄情吗?莫非只有元勋贵戚们才是人,被他们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就活该倒霉?

朱元璋的心肠还是太软了,《铁榜文》并没起多大作用,这些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仍旧没有对他们动手,而是耐心地谆谆教导:大家不要亲自动手劫掠财富,从今往后,由皇帝为大家来发钱!

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饕餮之欲,朱元璋于洪武八年(1375年)下令发行大明宝钞,一定要让这帮兄弟有钱花!大明宝钞以桑皮做钞料,自然是比赭树差得远了,至于尺寸,为了显示我大明富强,大明宝钞长一尺、宽六寸——这只是一百文面值的大明宝钞,面值更大的面积也更大。

这样的钞票,到底是钱,还是一张画?

答:大明宝钞是朝廷的货币,却还不如一张画。

大明宝钞是一种毫无准备的纸钞,连阿合马当年的诈骗手段都懒得用。朱元璋想要多少,宝钞提举司照着印就是了,反正这些钞票最大的用途就是赏赐功臣。有人估算朱元璋的年均赏赐额在六千万至九千五百万贯之间,而当时大明朝一年的岁入不过也就是两千万贯!

众所周知,当纸钞流通数量超过准备金数量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这种毫无准备的大明宝钞当然不会出现例外。要知道,这些功臣贵戚拿到大明宝钞,是一定要把纸币换成真实财富的——购买土地。

洪武九年,大明宝钞流通不足一年,一贯大明宝钞应兑换一千文洪武通宝,实际上已经连三百文都兑换不到了。

皇帝发下来的钱不值钱,怎么办?

答:咱们就自己去抢,我用大明宝钞买土地,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这次可是合法的,我给了钱的!

大明宝钞发行后的一两年内,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就面临一场危机:洪武年间,一共爆发了一百五十多次农民起义,其中一百多次就发生在洪武九年、十年。

眼见着中原大地烽烟再起,朱元璋终于对功臣宿将亮出了屠刀!

先说第一个倒下的胡惟庸。

我们先来看看他干了什么吧:此人任宰相八年,对朝臣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明史·胡惟庸传》记载,他一旦见到不合意的奏折就一定会扣住不发,最后,天下无耻之徒争相攀附,有人送金银、有人送锦帛、有人送名马、有人送古玩……

——作为宰相,此公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胡惟庸——不是去救灾,而是去兼并土地。为了获得土地,甚至动用军队将当地百姓作为盗匪扑杀——这样会造就很多无主土地。

——徐达向朱元璋告发他违法乱纪,他就雇凶刺杀徐达(未成功);刘基向朱元璋揭发他的劣行,结果被他下毒害死(一说是胡惟庸受命于朱元璋才下毒手,鉴于有刺杀徐达的先例,在此未予采信)。

——至于“私役官军”、“影敝差役”,“伐木修建城楼,私营居室”,纵容子侄、庄奴杀人夺田、接受投献,凌暴乡曲,就更是不胜枚举。

这样的人不该杀吗?于是,三万人跟着胡惟庸成了刀下之鬼!

再说蓝玉。

此人是常遇春的内弟,击溃北元的首功之臣,封凉国公。北伐结束后,他又干了些什么事情呢?

——蓝玉在东昌侵占了民户一批土地,有御史把这事上奏给朱元璋。结果,这位御史被蓝玉派人抓了去当街暴打一顿!为此,方孝孺疾呼:此人性格暴戾、专横异常,按照此人的威风,上可以蔑视公侯的权威,被他看中的小民之财(土地)必将荡然无存矣!

——击溃北元后,蓝玉回来的路上途经喜峰口,已经是深夜,守关者听到大军叫关便立刻去开门;这时,蓝玉却做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情——他派人把喜峰口的城墙给拆了,事后还为此洋洋自得!

——北伐回朝之后,朱元璋封了他一品官职。对着一品封位的煌煌圣谕,蓝玉居然非常不满,当场大呼:我不堪为太师耶!蓝玉毕竟是一个官员,要求进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么做就不是要求进步了,而是找死了!

长此以往,有你蓝玉,可还有大明?洪武二十六年,一万五千人跟蓝玉一起做了刀下之鬼。

有人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诛杀蓝玉是为了剥夺将领军权。抛开这些诛心之论,让我们看看《明史》盖棺定论的说法:明太祖与功臣有河山之誓、白马之盟,后人论及此事每每都感慨鸟尽弓藏,但是,人主也断不能废法而曲全,剪除这些功臣实在是因为他们做得太过分了,出于不得已,非为私计也!

大家以为,这段评论有道理吗?

读书你千万莫做官

有一出京剧叫《秦香莲》,剧中有句唱词:这里有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教子南窗把书念,读书你千万莫做官。

做官不好吗?

答:在朱元璋手下做官不好,是杀头的买卖。说明一下,是当官的被杀。

除了元勋宿将,朱元璋还杀了数不尽的官员,因为他们贪污受贿!甚至有剥皮实草的传说,贪污六十两以上者,除枭首示众外,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装上草,放在后任官员旁边,以示儆醒!

自清《廿二史札记》开始,人们对朱元璋对贪官剥皮实草的行为大加赞赏,我查阅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研究朱元璋惩贪的文献,自民国年间起就是叫好声一片,只有极个别人曾对此提出质疑。

我们没学过解剖学,只想提醒一下,完整剥下一张能填充稻草的人皮,需要多高的解剖技术?至于第二道工序“实草”就更是技术活,一张人皮放在那里历经寒暑,还得终年不能腐烂,当时有这种广为普及的防腐技术吗?

大概是人们对贪官污吏实在痛恨之极,后来经过种种演绎,人们把这种幻想安在了朱元璋头上!

众生无明,只有好恶、没有对错!

如果现在您已经对“剥皮实草”产生了怀疑,恭喜您,您已经走向了理性分析历史的道路。现在,让我们沿着这种道路继续分析当时的情况。

明初惩罚贪官的方法确实很多:墨面文身、捶足、刖足、挑筋、去指、腐刑、肢解、碎肉、枭首、凌迟、族诛等。在如此强大的威慑之下,为什么这些当官的人要去贪污呢?

为了钱?为了钱这么多人就可以不要命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贪污可能会被皇帝抓到,有可能被杀头;不贪污,可能眼前马上就混不下去了。

朱元璋是穷人出身,在他眼里,除了他自己,天下人都应该过苦日子,尤其是那些封建官僚,就是这些人害得他全家死光光!登基之后朱元璋规定:大明朝正一品官员月俸米八十七石、正二品六十一石……递减下来,到了正七品就只有七石半了。有人争辩:按七石半计算,每月就是九百斤大米,放在当时的年代,这个数字不少了!

所以,这些贪污腐化分子该杀!

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各级政府都有很多公务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资。当时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为了节省开支,明朝一个县衙只有三个有编制的公务员,即“品官”。这三位“品官”分别是知县、县丞、主簿,他们可以拿到朝廷俸禄;其他人都是“胥吏”,也就是说,那些平时影视剧里威风八面的差役都是临时工,所有收入全靠县太爷那七石半粮食打赏赐!

一般来说,一个县里大概要有五十至一百个胥吏,用九百斤大米养活百十来口人,咱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还不是最悲惨的,洪武八年开始朝廷发行大明宝钞。为了节省粮食,朱元璋就把部分官员的俸禄一律改为大明宝钞——那玩意不值钱,根本花不出去!

于是,官员们想到了一个极好的致富方法:倒卖钞票。

宋代交子定期换发,称之为“界”,每到了一定的时候大家可以以旧换新。明朝不同,大明宝钞没有界限,用桑树皮做出来的钞票质量自然不能恭维,用不了多少时间钞票就字迹模糊了。当然,崭新的钞票还是比较值钱的,昏钞与新钞的兑换比例一般在5:3左右。于是,官衙收税只收新钞,拿到新钞后这些官员会留住这些新钞,再到市场上去兑换昏钞,最后用昏钞上缴税收。

这样一来,官员们算是得到了一些额外收入。不过,一个知县靠倒卖钞票是养活不了手下这百十来条枪的,更不可能发家致富。

所以,官员们还有很多不合法的收入,于是我们看到了明史中那些著名的案例: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在平定陈友谅时起过决定性作用,因贪残不法被赐死;公主的驸马欧阳伦,这位公主还是马皇后亲生,因倒卖茶叶被赐死;永嘉侯朱亮祖,在平张士诚时立下卓越战功,因包庇地方恶霸被朱元璋亲手鞭死……

人们再次拍手称快!好一位太祖皇帝朱元璋,把所有官员吓得噤若寒蝉,早晨上朝时都要与妻子洒泪诀别,如果晚上还能回来就全家一起庆贺——终于多活了一天!

理性分析历史是不能这么快意恩仇的。朱元璋确实杀了很多官、很多人,他真的是为了惩贪吗?

在这里,我们用两个故事进行比较,这个问题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第一个故事主角的官职比较小,是广东阳春县主簿徐均。主簿虽然只有九品,却是一个很有实权的位置:掌管全县的土地登记和税收征管,如果他给谁少报几亩土地,谁就可以少缴税款。

阳春县有个为祸一方的土豪叫莫老大,徐均上任后莫老大口出狂言:如果徐均不去主动拜见他,他就让徐均好看。

后来,徐均听说了这件事,跟前来通风报信的胥吏说:“难道这人不是皇帝的臣民吗?他如果敢再为非作歹,我杀了他。”说完,还拔出自己的宝剑擦了擦。此后,徐均真的查到了莫老大的违法证据,于是,就把莫老大抓了起来。

莫老大很乖,他断定这是徐均敲诈勒索,于是,他给徐均送来了几颗石榴——塞满了黄金珠宝的石榴!表面看来,徐均只是收了几颗石榴,就算在刑罚严峻的洪武朝,也远远不足六十两白银的罪名。

莫老大满心以为自己将被释放,结果徐均把那些石榴直接扔出家门,然后把莫老大捆绑送到知府治罪。

下面的事情却让徐均大吃一惊:知府早已被莫老大买通。于是,莫老大很快就被放了回来。

被放回来的莫老大依然很乖,开始给徐均送西瓜,西瓜当然比石榴大很多——里面可以装更多的黄金和珠宝。

上次一定送少了,所以徐大人很不满意!

就在徐均打算再把莫老大抓起来的时候,有人把徐均调到临县阳江去了——有人大概收了更多的瓜果和石榴吧!从史卷记载的资料来看,这个莫老大后来没受到什么惩罚,徐均的上司也平安无事。

这个故事并不是稗官野史,而是载于《明史》卷一百四十。但凡能上正史的资料,一定都有相关证据(我们姑且认为这些证据是真的),但是,这个案件中所有人都这样平安无事地活了下来。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富人积累财富的能力这么强?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秘密的法宝?这本书集合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六本致富圣经。全方位为您揭秘获得财富的秘密。
  •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从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李嘉诚、霍英东、曾宪梓、郑裕彤、邵逸夫......以及他们创造商业帝国的历程背后,解密他们商业基因,揭示他们的经商之道、做人之道,为与香港有密切商业联系的经营者提供更直观的商业逻辑。
  • 旅游市场营销管理

    旅游市场营销管理

    本书包括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的概念体系与职能、旅游市场营销信息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等内容。
  • 拯救全球金融

    拯救全球金融

    《拯救全球金融》中诸位世界顶级专家透视金融危机,预测未来趋势,对危机提出了重要论断和真知灼见,为我们把握危机本质、预判未来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参考,并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建议。美国次贷危机一再升级,从金融危机逐步发展为经济危机。一场百年难遇的全球衰退正在展开。危机的波及范围有多广?牵涉其中的各种利益集团将如一何博弈?危机的发展趋势会怎样?中国在这场危机中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第一财经日报》在危机发展的各个阶段,专访了金融领域的顶级专家。如索罗斯、恩道尔、余永定、王建等,从各个角度剖析这次危机的根源、脉络、前景、方向和教训。
  • 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为什么中国房价这么贵?为什么30年前的“万元户”现在连“浮云”都不是?人民币升值对老百姓有影响吗?中国股市为何赚钱如此之难……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王俊凯溺宠小娇妻

    霸道总裁王俊凯溺宠小娇妻

    一天,她去参加高中的同学聚会,一场意外让她嫁给了重庆市最有钱同时也是最神秘的高冷总裁。婚后更是爱她,包容她,给她无限的宠爱。
  • 鸡涌欧巴,我爱你

    鸡涌欧巴,我爱你

    他是权志龙,他是音乐届的天王他是受人追捧的GD,他是韩国最火偶像天团BigBang的队长他是韩国唯一拥有黑卡的艺人他有着上亿的粉丝,他是韩国的骄傲,他的脸上永远都挂着笑容,他从来不会流露出悲伤的表情,只因为粉丝说不希望看到他伤心的表情,所以他从来不会流露出悲伤,他处处为粉丝,然而还有很多人讨厌他,他也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他、讨厌他、黑他、甚至侮辱他,可是他从来不在乎,他明白一件事,无愧于心就不会有后悔她是辰昊言,她从出生就不被家人所认可,她被家人称为灾星,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她经历了童年的黑暗,她虽然有着最聪明哒大脑,可是她更希望有家人的关爱,可是她不再需要了,那所谓的家人的温暖?
  • 命途之旅

    命途之旅

    一个只想好好活下去的少年,可是,天不容他,地不纳他。他,会怎么办?只待大喊一声“贼老天,有本事就收了我!我要谋天,踏天,你不可挡我!”就这样,一个追命的少年出现了。
  • 用笑宣泄悲伤

    用笑宣泄悲伤

    一见钟情,一厢情愿,这是男主对女主的看法,讨厌至极,恨之入骨,如同扫把星,这是女主对男主的看法。她冷酷无情,她可爱至极,他冷酷到底,说变就变,偏心。两人可谓“欢喜冤家”一场善意的戏码,两人从此化作陌生人,用笑,宣泄悲伤。
  • 纯涩

    纯涩

    苏旭在得到巨额赔偿金后,过起了声色犬马的日子。大量的美女犹如走马观灯一样,在他的生活里昙花一现,直到单纯的莎莎出现,可就在他们规划好婚后生活并打算领证时,苏旭却放弃了,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个挥之不去的人,那个人就像全身泛着光芒的天使一样点亮了苏旭那颗渐渐暗淡的心。在送莎莎回上海的路上,苏旭追忆并讲述了那段从踏入大学到走向社会的岁月,还有和那个人的故事。。。。。。这是一部唾弃21世纪初物欲横流的悲情之作,着重描写了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精神上的匮乏和刚刚接触社会的学生面对大量诱惑时的抉择。本作下流与纯真并存,老辣与青涩共生,颓废与激情兼顾,死亡与重生同路。
  • 咸土部落轶事之没有绿色的日子

    咸土部落轶事之没有绿色的日子

    一名盐场的文学青年为了追求梦寐以求的情人,勇敢地迈入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成功之路,但功成名就的他却只能品尝孤寂的痛苦。
  • 史上第一纨绔

    史上第一纨绔

    被逼婚而逃来的大少爷罗扬,身怀绝顶武功却客串店主,住店看脸,美女免费,男士止步!
  • 暗黑城市

    暗黑城市

    马克是典型的悲剧男,因为游戏测试,莫名其妙的困在了游戏世界里,当想和老爸关系和好的时候,老爸又莫名其妙的死了,当自己即将结婚,享受性福的二人世界时,我靠,老婆竟然背叛了。还有什么被他更惨了。唉,别说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还得过,未来还得继续。看马克如何逆天改命!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传说!
  • 薄暮三点星

    薄暮三点星

    十年前,他,毛头小儿,浪迹江湖。十年后,他,一手遮天,武林盟主。十年前,他,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十年后,他,星光神子,纵横江湖。十年前,他,家破人亡,四处逃窜。十年后,他,执棒天下,谁人敢当。封魔峰上,魔主重现。彩虹宫中,修罗刀现。星光绝顶,七星宝剑。荒山古庙,天廻神棍。少林寺中,坐禅神僧,地底墓穴,神剑鬼王。种种奇遇,让他们人生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在乱世中成为三颗闪亮的明星。敬请关注小说【薄暮三点星】看三个少年如何在困难中成长,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 无限统领

    无限统领

    好奇害死猫,高战目睹一场仇杀以为是拍动作片,结果被杀人灭口吸纳入异度空间,从此开始了彪悍的进化复仇之路。三国、水浒、隋唐、寻秦、鹿鼎,到底是电视版本还是历史版本?什么还有生化、异形和特血战士?你让我们冷兵器怎么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上美女的男人不是真男人。高战是既想当将军又想上美女的铁血将军汉子。你要战,便来战。我是高战,我为自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