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8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王祥龙同志在安徽师大读书期间,就很热爱中国现代文学,他对郁达夫特别钟情,所以一有时间,就抱着郁达夫的作品和有关资料阅读。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他仍然抓住这个重点研究对象不放,广泛地搜集资料,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酝酿构思、精心营造,写成了《生怕情多累美人》(以下简称《历程》)。多年辛苦结硕果,郁达夫研究领域又添了一本新的传记,令人称道,可喜可贺!

新时期以来,郁达夫研究不断深入,论文佳着层出不穷。单研究他的传记专着,就出了不少,我接触阅读过的也不下十种。在这么多的传记中,像祥龙同志这样深入作家的“生活”与“情感”世界,细细开掘一些东西,还是不多见的。尤其作者对他的爱情生活所作的真实生动的描述,读了让人感慨、感动。闭上眼睛,就有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非常富有情感的郁达夫向你走来,他是文人、诗人、作家,他伟大,但他又和普通人一样,是人而不是神,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所以,这本传记首先是形象感人,不靠说理、说教硬把“思想”塞给读者,这一点就很难能可贵!

如何写传记,郁达夫就有一个说法:“新的传记,是在记述一个活泼泼的人的一生,记述他的思想与言行,记述他与时代的关系。他的美点,自然应当写出,但他的缺点与特点,因为要传述一个活泼而且整个的人,尤其不可不书。所以若要写新的有文学价值的传记,我们应当将他外面的起伏事实与内心的变革过程同时抒写出来,长处短处,公生活与私生活,一颦一笑,一死一生,择其要者,尽量来写,才可以见得真,说得像。”(《什么是传记文学》)《历程》突出郁达夫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爱情生活这一人生的重要侧面,做到了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不掩盖史实,也不夸大粉饰史实。以郁达夫与王映霞的一段起伏跌宕的婚姻经历为例,作者写得就比较真,“说得像”。他不作主观的偏袒,而善作客观的记述,让读者从他的笔底去领略郁、王那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各自的情感个性,作出恰如其分的审美判断。《历程》需要在记述中作议论或判断的,都很简明扼要,不把话说“死”,采取绘画上的“留白”法,让读者自己去填补,这恐怕要比作者去指点说破,更具有价值。

最后还要一提的是《历程》的章节安排,巧妙紧凑,有一环扣一环的特点。语言生动活泼,很能吸引读者。希望祥龙锲而不舍,坚守自己的研究阵地,继续开拓,不断有新的成果问世!

谢昭新(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第1章寂寞的童年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观无碍……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是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时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士吴均在其《与朱元思书》中,对钱塘江的支流——富春江沿岸山光水色、自然景观所作的生动、细腻的描绘。

自古以来,富春江这条奔腾不息、汩汩流淌于浙江省中部的河流,一直以它清澈、明丽的江水滋润着两岸肥沃、丰饶的土地,哺育着无数勤劳、朴实的人民,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杰出的丹青妙笔、墨客骚人。

位于富春江北岸、距杭州大约50公里的富阳城,东西北三面都被一些丘陵状的山峦所包围。1896年12月7日(即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十一月初三)的夜半,伴随着一阵尖厉、急促的啼哭声,一个男孩在这富阳城一户郁姓乡绅的家庭降生了。

郁家祖先素以教书兼行医为业。这个男孩的父亲郁企曾(字士贤)幼年丧父,由寡母戴氏抚养成人。早年他曾设塾授课附带行医,后来又在富阳县衙门户房当了一段时期的司事(即文书)。郁企曾娶妻陆氏,先后生有三男一女。长子郁华,幼名廉生,字曼陀,生于1884年;次子郁浩,幼名浩生,字养吾,生于1891年;女儿郁凤珍,幼名阿凤,生于1894年;幼子即这位刚刚降临人世的婴儿,取名文,幼名荫生,字达夫。

郁达夫生于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起着急剧变化的时代。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复杂。这样的政治历史背景也必然地经过时代的折射渗透到郁达夫幼小的心灵。他后来曾在自传之一《悲剧的出生》一文中写道:

光绪二十二年(西历一八九六)丙申,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缔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经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有点儿不容易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施设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

郁家原为书香世家,太平天国后逐渐衰落,到郁达夫出生时,仅剩有一座旧式三开间楼房和六亩薄田,家境日趋贫困。由于郁达夫是幼子,母亲的身体几乎亏损到了不堪再育的地步,奶水稀薄、不足,有时又不能按时喂乳,所以在他还不满一周岁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因营养不良、健康严重受损而显得极度虚弱,常常生病发热,乃至由发热而痉挛。

为了保住这个小生灵,全家上下耗尽了心血,倾注了全部的精力。谁知到了郁达夫出生后第三年的春夏之交,年仅38岁的父亲竟因此而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就像当年郁达夫的祖父一样溘然辞世了。从此,繁杂的家庭生活的担子沉重地压到了母亲陆氏一人身上,两代寡妇祖孙六口全靠出租祖上遗留下来的几亩薄田和母亲替人家缝缝洗洗糊口、度日。

郁达夫的童年是十分孤独而又寂寞的。

父亲去世后,母亲身兼父职,艰难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特别是每年入秋以后,无论是去乡下催收租谷,请人将收来的谷子加工成米,还是雇船连柴带米一道运回城里,都必须由她一人操劳,根本无暇顾及年幼体弱的郁达夫。

因为家境贫寒,郁达夫唯一的姐姐阿凤从小就送给环山村叶家当童养媳;两个哥哥,也因年龄与他相距较大,早就离家到很远的书塾去念书,不能和他做伴、游玩。于是,在这个破旧、寂静的三开间楼房和房前空阔的庭院里,常常只能听见守了数十年寡的老祖母那凄凉而单调的念佛念经的声音。

孤独、寂寞的生活使郁达夫对秀丽、迷人的大自然产生了无限亲切的眷恋之情,他常常到离家稍远的富春江江边去玩,因为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有浓绿的草场,有无边无际的树影和一望无垠的长空。置身这绿树浓荫之中,注目江面上的点点白帆,遥望隔江的青山烟云,他总会感到说不尽的新鲜与好奇。

在郁达夫童年时代的生活中,唯一能够时时陪伴着他的只有经常照顾他的生活的使婢翠花。翠花是一位比郁达夫大10岁左右的农家少女,她年纪很小就来到郁家,郁达夫的母亲整日在外奔波,家中的大小杂事,全靠着她的一双手去操作。

当翠花在家洗碗、搓衣或去江边淘米、洗菜的时候,面容清瘦、头上养了一圈罗汉发的小达夫,要么静静地躺在一张铺着被的藤榻上翻看几本刘永福镇台湾的石印小画3本,要么默默地端坐在水边大石条上,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望着江心那缓缓来往的点点帆樯出神、遐想:

“这世界真大呀!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下的船只,究竟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的呢?”

失去了男人的家庭,不免会时常遭受亲戚或邻居的欺侮,诸如家里的田产被盗卖、放在乡下的租谷遭偷窃、祖坟山上种的树木被砍伐等。凡此种种,母亲经交涉而毫无结果,最后只有在父亲的遗像前放声痛哭一场。母亲一哭,郁达夫也不由得随着一起哭起来。每逢这种情景,翠花就把他抱进怀里,一面用柔和的话语抚慰他,一面自己也禁不住泪流满面。

有一次,郁达夫独自一人在房前院子里玩,不小心一头跌进了装有水的大缸里,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一睁开眼,他就看见两眼哭得红肿的翠花陪伴在身边,脸贴在他的脸上。

“翠花!”他叫了一声。

“你看见我了吗?你看得见我了吗?要不要水喝?”她带着鼻音,轻轻地问。

一股悲哀而又感激的热泪禁不住从郁达夫的眼角潸然流下。

在郁达夫的童年时代,还有一个与他十分亲近,经常在一起玩耍的伙伴,这就是比他大一岁的邻居阿千。

阿千也是一个出生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一家人平日以砍柴卖菜为生,村子里有了婚丧嫁娶的事,他们也常常去帮帮忙跑跑腿。正是因为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阿千的生活过得朴素而又穷困。冬天,他穿的是破烂不堪、到处挂“花”的旧棉衣,夏天,则大半身都光光地裸露在外,因而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脸上也总是沾满灰尘,仿佛自出生落地以后从未洗过的样子。

阿千虽然仅仅比郁达夫大一岁,但却早已跟着他家的大人学会了砍柴、卖菜等等。遇到婚丧嫁娶之事,他也常常跟着家里的大人一道进出帮忙。而当一天的工作完了以后,他也俨然成人一般,与大人们一道,一边高声和大人们聊天一边走进村里的茶店酒馆,去享受一天劳累之后这一点点生活的馈赠与慰藉。

看着阿千小小年纪就能和大人们一同无忧无虑地劳作、谈天以及进出茶店酒馆,童年时代的郁达夫心里总是充满了向往与羡慕。每当阿千从门前走过时,他便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他一定又是上茶店酒馆去了,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同他一样的和大人们去夹在一道呢?”

有时阿千经过门前,看见他一人失神、孤寂地站在门口,也曾热情地邀约他一同前往,但他一则怕母亲要骂,二则胆子太小,总是微笑着摇摇头便跑进屋里去躲开了。尽管如此,阿千与大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他与大人们一道去茶店酒馆的情形,对于年幼的郁达夫来说,实在是一种令人神往的诱惑。

一个春光明媚、天气晴暖的早晨,母亲上父亲的坟头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早就去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去拜佛。翠花正在灶下收拾早餐的碗筷,郁达夫也像往常一样,一个人站立在门口,遥望着远处的青天白云。这时,阿千一边哼着戏曲中的小调,一边背着钩刀、扁担和绳索之类出现在他的面前。看见他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阿千立住脚说道:

“鹳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一种小黑果子)、彤管子(一种刺果)、刺莓等等,你跟了我去吧,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

阿千原本就是郁达夫所崇拜的英雄,今天又只有他一个人去砍柴。阿千的劝说,使他怦然心动,两只脚便不知不觉、十分轻松地随着阿千出发了。为了不使翠花发现出来阻拦,他们加快步伐,一路跑出了村庄。

出了村庄,沿着江岸,一口气跑出了县城之后,天地顿时显得宽阔起来。田里的麦苗已经长高了,麦田里的桑树,也都发出了绒样的叶芽。呼吸着野外带有淡淡的泥土气息的清新空气,沐浴着暖融融的春日的阳光,郁达夫原先那种对于这一次“冒险”的惊惧之心,立刻被大自然向他呈献的勃勃生机所压倒。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边走边谈。在郁达夫的眼里,比他仅仅大一岁的阿千简直就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词典,而到盘龙山山脚走去的这一段野路,便成了他最初学习自然科学的生动教材。从阿千的口中他渐渐地知道了,那在晴天里极其舒畅、快乐地一声飞鸣过去的,是老鹰在觅食;立在树枝头唧唧喳喳,似在吵架又像是在谈天的,大半是麻雀之类;远处的竹林丛里,既抑扬起伏又余韵悠远地在那里歌唱的,是深山的画眉;而那长满了绛黄色的绒毛,粗看起来仿佛是一只只毛虫似的野菜,则是炒起来吃味道倒还很好的薇蕨……走到盘龙山的半山腰,他们都感到浑身燥热,呼吸也急促起来。

“你坐在这儿休息,我砍柴采野果子去。”

阿千一面指着一块大石块,一面把穿在外面的一件破夹袄脱下丢在地上,只穿着一件小衫,哼着小曲走了。

这是郁达夫第一次离开家人,走了这么远的路。他一个人立在这半山的大石块上,近看山脚下的绿野桑田,远眺天水相连之处的似隐似现的淡淡的青山,耳听着阿千一路渐远渐幽的脚步和歌声,他的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莫可名状的渴望与愁思:

“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像在天边的远处去呢?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的家里的人呢?”

这样想着想着,他同时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与对乡井的离愁,眼角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涌出了热泪。

同类推荐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我歌吴斌

    我歌吴斌

    本书在第一时间,联合浙江省内诗人群体,推出赞美最美司机吴斌的诗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人间大爱真情。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建汉首功:萧何

    建汉首功:萧何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汉建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介绍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热门推荐
  • 都市本色警察

    都市本色警察

    现代化的都市中,生活着一位侦探警察王维,王维一件件的破获诸多破朔迷离的案件,一步步的走入一个神秘组织所设下的圈套,这位天才侦探能瓦解神秘组织的阴谋吗?
  • 龙魂天帝

    龙魂天帝

    拥有龙之传承的冷夜熙,战天下,逆神界。一灵在手,一琴在手,卷起阵阵雄风.....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女孩挥之不去......
  • 修真之仙路苍茫

    修真之仙路苍茫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修仙为了什么?有人说修仙为了长生,有人说修仙为了变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他修仙却是为了探索那未知的神秘,还有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执念。且看他如何执剑天涯,如何逆转命运的光轮,与天地争锋……
  • 大明传国玉玺

    大明传国玉玺

    大明洪熙皇帝身体太差,龙运不济,登基仅八个月,一疾不起,瘫哑于床,四个月后便呜呼哀哉了!就在洪熙皇帝由疾病至崩卒的这段非常时期,洪熙皇帝的亲弟弟,手握一国重兵的宁王朱高炀,则趁着帝位传承未果,皇权暂时空虚的机会,重袭其父朱棣的靖难故事,为了争夺传国之宝,霸篡皇位,而向奉旨继位的亲侄儿朱瞻堂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手持传国之宝,却无一兵一卒可以调用的新君朱瞻堂,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在大臣杨士奇、妻子岫婕的帮助下,借用民间正义力量,历尽凶险波折,终于平息了皇叔朱高炀的叛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殷红妖姬:杀手凤后很倾城

    殷红妖姬:杀手凤后很倾城

    她.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惨遭恋人背叛.心灰意冷跳下悬崖.然而命运谁知?顶级杀手冷兮颜重生到昭倾帝国丞相府傻子大小姐冷夕妍身上.她发誓.背叛与欺负她过的人.她会让他们一个一个死无葬身之地.造化弄人.她.入了宫.爱上了冰冷帝王.君墨寒.
  • 超级神农系统

    超级神农系统

    “我就是一个种田的农民,除了种田什么都不会。”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秦逸如是说道。采访刚一结束,秦逸就拉出了“超级神农系统”的界面,看着上面数不清的宝贝,喃喃自语:“收获了今年2亿亩田的庄稼,就能兑换这套【超时空引擎】,看来离我的计划不远了。”简单点说,这就是一个小农民得到了“超级神农系统”后的故事。种田能升级,还能获得积分。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谁敢不服?
  • 重生农门娇

    重生农门娇

    元梦死后重生到庄户人家,瞧瞧这家穷的,连饭都吃不饱。守着无比富饶的大海怎么会饿肚子呢,这不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吗?看元梦如何从大海里捞金。怎么瞅着这家人有点神秘呢?看女主如何拨开重重面纱,有仇的报仇,有恩的报恩,看看现代女孩是如何活出别样的人生来。
  • 伤寒辨要笺记

    伤寒辨要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运曲线

    命运曲线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列举了人生命运曲线绘制的八个关键时刻,与读者分享了珍贵的人生经验,致力于启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 时光让我爱上你

    时光让我爱上你

    我在你离开的第101天练习了很久的小情歌,只是希望在你回到我身边的时候唱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