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2500000030

第30章 一家人缘何同堂受审

许安平 陈秀贵

2006年3月30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站在被告席上的被告人共有8人。第一被告人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名叫陈浩;第三被告人是一名女青年,名叫陈娱,是陈浩的姐姐;第四被告人是一名中年男子,名叫陈华峰,是陈浩的父亲;第五被告人是一名中年妇女,名叫姚秀芬,是陈浩的母亲;最后一名被告人是一名年约三十五六岁的男子,名叫孟德民,是陈浩的姨父。经过审理,8名被告人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是一起什么样的案件?为何一家人同堂受审?

父亲吸毒举家搬迁

陈浩的父母都是石嘴山市某县人,在家种着6亩薄地;姐姐陈娱比陈浩大两岁。初中毕业后,陈娱经人介绍到原石嘴山区一家商店当营业员,后来认识了从浙江到宁夏搞室内装修的小伙子王明志。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个人成了家,并将家安在了原石嘴山区。

陈浩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了一年,后来到县城的一家饭馆学习厨艺。小伙子从小就聪明机灵,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学到了一手好厨艺。那一年,他才17岁。

2003年初,陈浩来到另外一家餐厅应聘厨师。老板告诉他,要先试用半年,每月给800元工资。半年后如果他的手艺的确不错,他就可以留下来继续工作,并将工资涨到每月1200元。陈浩答应了老板的条件。

半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陈浩凭借自己的好厨艺留了下来。然而就在这时,他的父亲陈华峰决定举家迁往内蒙古,陈浩也不得不随父母搬迁。

原来,在女儿出嫁、儿子找到工作后,陈华峰的负担减轻了,他手中也有了一些闲钱。有钱后,陈华峰慢慢沾染上了毒品,后因吸毒被劳动教养1年6个月。

2003年7月中旬,陈华峰被解除了劳动教养。回到家的陈华峰感到自己无脸面对父老乡亲,便和妻子姚秀芬商量后决定离开宁夏,前往内蒙古,投奔自己的姐姐。

陈浩随父母来到内蒙古乌海市鄂托克旗某镇,在表哥的介绍下到某铁合金厂上班--当上了炉前工。

车费之祸杀死“的哥”

来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虽然远离了从小就疼爱自己的奶奶和儿时一起玩大的伙伴,但有了一份新的工作,陈浩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虽然炉前工比厨师辛苦,但陈浩还是很珍惜这份工作。因为陈浩肯努力,能吃苦,干工作认真负责,不久,他就当上了班长。

陈浩是个性格开朗、为人热情的小伙子。他喜欢结交朋友,李西来和董天阳就是他到内蒙古后交的新朋友。

李西来是内蒙古乌海市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初中毕业后,李西来一直闲待在家中。董天阳的家在河南,他以前学过电机修理,后来投亲靠友来到鄂旗,在镇上开了一家电机修理部。陈浩和李西来、董天阳认识后,3个人经常聚在一起玩耍,好得就像亲兄弟。

2005年5月中旬,陈浩所在的铁合金厂因污染严重,被责令停产整顿。整顿期间,工人全部放假。

利用放假的时间,陈浩准备回一趟宁夏,看看奶奶。李西来和董天阳听说陈浩要回宁夏,提出也想一同前往,陈浩答应了。

2005年6月19日早上,陈浩带着李西来和董天阳回到了家乡。本来,陈浩想从县城打辆出租车,先去乡下看望奶奶,但他又觉得回来一趟不容易,不如先见见以前的朋友,再带李西来和董天阳在县城逛逛。

带着李西来和董天阳,陈浩和朋友们吃完饭喝罢酒已是深夜。和朋友们分手后,陈浩带着李西来和董天阳从县城租乘出租车,准备到乡下看望自己的奶奶。

在途中,出租车司机向陈浩索要乘车费,陈浩只付给“的哥”部分费用,这引起了“的哥”的不满,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此后不久,“的哥”和陈浩发现公路上有石头挡住了去路。“的哥”停下车,陈浩招呼李西来和董天阳下车搬石头。在搬石头的过程中,仍在气头上的陈浩提出,把“的哥”弄死算了,免得看着生气,李西来和董天阳没有反对。

当出租车行驶到一个村子时,陈浩说到地方了并让车停下。车刚停稳,陈浩便从后座上伸出胳膊勒住“的哥”的脖子,“的哥”挣脱后下车逃跑。陈浩等人急忙下车追赶。很快,3人便追上“的哥”一顿拳打脚踢,20多岁的“的哥”奋力反抗。看用拳、脚对付不了“的哥”,陈浩便从附近捡来一根木棒,击打“的哥”的头部和腹部;李西来也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猛击“的哥”的头部,“的哥”拼命地呼喊救命并反抗,但无济于事。10多分钟后,“的哥”被活活打死。董天阳从“的哥”身上搜出现金300多元,同时搜出一部手机和一部小灵通。随后,3人将“的哥”抬到出租车后座上,由陈浩开车,从乡下返回县城,又向北逃去。次日,他们来到黄河边,见路上没有行人和车辆,陈浩便停下车,3人一起将“的哥”抛进黄河里。随后,他们又驾车向大武口区方向逃窜。逃到大武口区后,3人找了一家小旅社住了下来。

窝藏罪犯亲友受审

6月21日晚,陈浩和李西来、董天阳驾车从宁夏逃回内蒙古,躲藏在董天阳的机电修配部。随后,陈浩先后打电话将自己的父亲陈华峰、母亲姚秀芬和姐姐陈娱叫到修理部,将自己伙同他人杀人的犯罪事实告诉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自己想外逃。听说陈浩杀了人,陈华峰、姚秀芬和陈娱都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是好。此时的他们并没有想着让陈浩去自首。当陈浩向父母要钱时,陈华峰和姚秀芬给了他150元钱。

就在陈浩向家人求救的同时,董天阳也给自己的朋友董福国、董振荣打了电话,将自己杀人之事告诉了他们。听说董天阳要外逃,董福国分两次给了董天阳600元现金,董振荣则叮嘱董天阳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后来,公安机关找到董福国和董振荣了解情况时,两人不但隐瞒了实情,而且还向董天阳透露公安机关通缉他的情况。

6月22日晚,陈浩、李西来和董天阳驾驶被害人的出租车,从鄂旗向鄂尔多斯方向逃去。快到鄂尔多斯的时候,他们遇到一辆正在执行公务的警车,3人以为警方发现了他们,便仓皇弃车逃跑。

6月23日上午,陈浩、李西来和董天阳又逃回了鄂旗,找到陈华峰。当晚,陈华峰用摩托车将陈浩和李西来送到陈娱家,陈娱安排他们在自己的住处躲藏。董天阳看陈华峰将陈浩和李西来送走了,生怕自己再待在镇上被公安人员抓获,便也逃跑了。

6月24日中午,陈娱从惠农区赶到平罗县某乡,找到其姨父孟德民,向其说了陈浩杀人一事,并向其借钱。孟德民借给陈娱500元现金,并随陈娱来到惠农区与陈浩见面。后来,当公安机关找到孟德民调查案情时,他隐瞒了这些情况。

6月24日下午,陈华峰和姚秀芬再一次从内蒙古赶到宁夏。因怕引起警方的怀疑,他们没有直接去女儿的住处,而是到了陈娱在惠农区的一个朋友家,打电话让陈娱将陈浩和李西来带到那个朋友家,共同商量陈浩和李西来外逃之事。当晚,陈娱带领陈浩和李西来从惠农区赶到银川,乘火车逃往浙江。6月28日,陈娱和李西来在浙江临海市被警方抓获。两天后,陈浩在浙江椒江市被抓获。随后,陈娱、陈浩和李西来被押解回石嘴山市,关押在看守所。

6月28日,孟德民到公安机关自首。7月10日,董福国、董振荣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7月12日,陈华峰、姚秀芬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2006年4月17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陈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000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5000元,同时赔偿被害人的父母经济损失80605.65元。李西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3000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3000元,同时赔偿被害人的父母经济损失80605.65元。陈娱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陈华峰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董福国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董振荣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姚秀芬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宣告缓刑3年。孟德民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宣告缓刑2年。

接到判决书后,陈浩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两个月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同时下达对陈浩执行死刑的命令。2006年7月26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将陈浩押赴刑场,执行了枪决。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同类推荐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出版的品质

    出版的品质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位出版家的不凡的人生,内容包括:绥青“为书籍一生”、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出版传奇”、翁泽尔德“世纪出版家”、张元济“中国现代书业第一人”、陆费逵“以出版为终身事业”、张静庐“在文化与商务的平衡中不懈追求”、巴金“个人生命的开花结果”等。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止不住的那些人和事

    止不住的那些人和事

    有些人,来过了,即使不在了,不管多少年,依旧忘不掉。有些事,经历了,即使流逝了,不管多少年,依旧怀念着。
  • 流月城

    流月城

    游戏古剑奇谭二同人文游戏古剑奇谭二同人文
  • 吕碧城文选集

    吕碧城文选集

    本书收集了吕碧城生前撰写的文章,并附有时人记录的吕氏相关活动或评论。全书内容包括:教育与女权、旅行与文化、护生与蔬食、佛学与宗教等。
  • 我们算是朋友

    我们算是朋友

    第一次写作不喜勿喷0.0~~~~~~~~~~~
  • 听我指挥

    听我指挥

    他,年幼成名,任何脑力竞赛,只要稍给他些许思考时间,他便战无不胜,曾被誉为是网游界的传说。他,天赋奇才,自幼便罕逢敌手,未尝一败,行动总是快人一步,反应极快,听闻网游界有高手无敌于天下,便踏入网游圈,只求一战.两个在各自领域最强之人,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在一个已经运营了七年的网游中,相遇了。
  • 倾城泪

    倾城泪

    她大方可爱,却在青春里一次又一次流泪,他是有名的畅销书青年作家,为爱闯进西北大,她文雅可爱,却在青春的灯光里迷失方向,他是一个看似可以托付一生的人,却出卖着自己的女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相遇在了西北大,却上演了一段酸涩的青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古大魔

    万古大魔

    天荒大陆,人杰地灵,百家齐出、万族林立,各大异族纷纷出世,形成一片繁荣昌盛之景象。大势同驱造就黄金时代降临,各族年轻王者陆续踏上舞台,寻找开荒之路。一位人族少年身怀惊世大魔体,从大荒禁地中走出来,为天地万物所不容,从此他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与命争,踏上一条逆天之路。
  •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上海女孩,一朝身死,灵魂穿越。潇湘重生,自诊顽疾,玩转古代。北静王爷,一见钟情,唯爱黛玉。贾宝玉爱,薛宝钗嫉,邢岫烟痴。智退对手,惩治贪官,逮捕恶霸,其中又有史湘云,淮南王,妙玉,贾惜春,薛宝琴,薛蟠,贾雨村,边疆王等,各种爱恨情仇,一一上演!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神秘少女玩转贵族学院

    神秘少女玩转贵族学院

    还没回国之前就被老爸老妈给骗了,然而某人却没发现。等待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她并没有去算账,却被某只妖孽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