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1100000009

第9章 悲催宋时代,时势定谁胜(8)

当时,南宋已经没什么可用的戍国之才了——岳飞早死了,其他的中兴四将也都退役了,没有能用的大将。最后只找着一个文官刘琦。这刘琦是被逼着上战场的,他实在不是将帅之才——身体孱弱,是个病秧子,天天发烧生病,去了前线以后,10天有8天卧床不起,眼看着没等打仗就要命丧前线了。宋高宗看形势不对,只得从朝内又派了一个从没打过仗的文官过去。

此人叫叶义问。要说当官,他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可惜就是打仗不灵光。一上前线,他就想了个高招儿——在江边搞防御,等金人来了能挡着点儿。而他的防御也非常有叶家特色:他令军队在江边挖沟,然后栽上树苗儿。但江边基本都是沙地,再加上种的都是树苗,长成大树得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最后等金军快打过来的时候,坑也平了,树也倒了,叶义问也跑了,一万多士兵自然成了没人管的孤儿,而且,因为连日逃命,这些军士仗还没开始打,就已经累得不行了。就在这危急时刻,虞允文闪亮登场了。

虞允文到前线以后,发现宋兵早已溃不成军,仨一堆儿俩一伙儿的,不仅帽子歪了,连鞋子都丢了不少。为了了解局势,他找了一堆人,询问具体的情况,而这些被询问的士兵也非常惊诧——此人是谁?到前线干什么来了?出言一问,这些人大惊——这一文弱书生竟然是朝廷派来的新督军!

不过话说回来,虞允文真的是督军吗?当然不是——他当时是中书舍人,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办公厅的秘书,仅是一个文官而已。宋高宗派他来前线,给这一万多人送点儿慰问品,眼瞅着是送死的架势,当然要激励激励。结果,这虞允文到前线以后,竟然涉足起军事来了。

随后,溃不成军的宋军被最大限度地聚拢起来——他们要听听这朝廷到底是怎么说的——留这10000多人,真是让送死来了吗?但虞允文一番话,却让他们燃起了新希望:我是来督军的,后面有好几十万援军正在路上!同志们,只要你们挡住这一拨,后面一切都好说!让我们共同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金兵吧!

虞允文的阵前动员能力不是盖的,毕竟他在朝中多年,耍的就是嘴皮子。这宋兵一听立刻来劲了——有援军就代表朝廷没放弃我们,我们死不了了!但虞允文心中知道,自己只是在空打气,不过到前线以后,他还真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子。

金军想要攻打南宋,就必须渡江到江这边打。渡江就必须要坐船,而当时都是木头的船,这个时候,宋军展开了阻挠战——金军正扬帆起航,眼看着对方“嗖”一声,一个黑了吧唧的东西就过来了,过来之后立刻就爆炸冒火星子,还喷出来一堆粉末,直眯众人眼睛。而且很快,金军的战船就都着火了。

这是什么东西,威力怎么这么大?这个玩意儿就跟我们童年时玩的二踢脚一般,用火一点就能蹿出去,里面还填满了生石灰,一爆炸,石灰粉喷得哪儿都是,那金人都是旱鸭子不会游泳,船一着火,不是烧死就是淹死。

就凭借这件秘密武器,宋军很快就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遗憾的是,这种二踢脚在当时叫二级火箭,属于高科技产品,数量有限,等二踢脚用完了,剩下的金军还是顺利过河了。不过,这些人在数量上跟宋军已是旗鼓相当了。只是,宋军当时属于本来就不太会打仗的军队,而这些年在前线也被金人打怕了,士气比较低落。

关键时刻,虞允文还真有一手,他一点儿也不怕死,竟然亲自上前线鼓舞士气去了——他在战场上抓着时俊,时俊当时是宋军中级别比较高的小头领,便开始了阵前动员——这仗我们一定要赢!想想啊,我们个人之生死不足惜矣,但一家老小都在后方,若这金军过了江,想想我们的家人要遭多大的罪?小儿被杀,女子被侮,而挽救他们,皆要靠你我尽力而行!这时俊一听,激动得不得了,立即红着眼睛就冲上去了,跟金军玩儿上命了。底下的人一看,我们头儿这么猛,都不怕死,咱们怕什么?!热血一冲,全上去了。这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儿”,反过来也是这个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那边金军打着打着一看,刚才还是没精打采的兔子呢,怎么这会儿全变成红眼狼了?本来大家来打仗都不情不愿的,一想,再搭上命就更不值当了。所以,金兵竟然全员崩溃后撤了。

“痞子大使”王伦

文官和文官也不一样,像虞允文这样的,家里几代为官,书香门第,是实打实坐上官位的;但有些文官只是凑巧才当了官的,比如王伦。王伦和宇文虚中一样,也是个宋使。

这位王伦,虽然于抗击大金并无甚大贡献,但他却与金宋之间的交聘大有关系——实话说,只要谈到南宋初年的交聘史,“王伦”二字就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如果仅仅是一个外交人才的话,我们倒也犯不着费这么大劲来讲述他。但是,王伦真的不太一样。

王伦,字正道,莘县人,大宋名臣,文正公王旦的弟弟,王勖的玄孙——拐了这么大一个弯儿,祖上又隔得实在太远,他沾不到什么光也确实比较正常。实际上,他不仅“家贫”,而且还“无行,为任侠”,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市井出身的流氓无产者。就像作为例证一般,他“往来京、洛间,数犯法,幸免”,可见,也确实不是个省油的良民灯。

但历史多次告诉我们,以上那些不被“正人君子”待见的特点,一点儿不妨碍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发光发亮。说话间,第一次考验就来了——汴京外围被金军攻破了!皇帝宋钦宗,亲自到宣德门了!

可即便皇帝来了,大家还是吵嚷个不停!在极度混乱中,王伦挤来挤去,竟然成功地挤到了宋钦宗的身边——禁军和贴身警卫都没能阻挡得住王伦,可见当时乱成了什么样子。这位身无一官半职的前罪犯,不知道是被什么给激励了,主动对大宋的最高统治者说:“臣能弹压之!”

宋钦宗估计也是没办法了,来不及多问,当即就解下自己的夏国宝剑赐给了他。可是手里有了尚方宝剑的王伦,并没有立刻转身开始咋呼,而是得寸进尺地说:“臣未有官,岂能弹压?”

在这没办法的当下,宋钦宗不得已将王伦任命为兵部侍郎。而这王伦,竟然“挟恶少数人,传旨抚定,都人乃息”,成功地将场面控制下来。

但事过以后,宋钦宗想想还是不光彩,于是过河拆桥,将其连降十级,从兵部侍郎一口气降到了修职郎(文官散阶,从八品)的身份。

即便如此,修职郎王伦也没有如许多当时的大宋官员一般,抬脚迈向大金去寻找自己的荣华富贵。很快,宋钦宗被俘,南宋取代北宋,急需能够出使大金的人才。可这样的人才,哪儿有那么好找?

此时,王伦毅然再次站了出来——他被安上了个“刑部侍郎”的假名头,怀着壮士之心,彻底走向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仕途。毫无疑问,他成了人质。继他之后,“宇文虚中、魏行可、洪皓、崔纵、张邵相继入使,皆拘之”——在那个时间段的宋使,简直就像兔子一样,接二连三撞晕在大金的使节柱下……

在被留置的时期,有人偷偷告诉王伦,被俘的徽、钦二帝都被关在黄龙府。于是,王伦与其他人一起以黄金买通陈忠,要求他去黄龙府通告二帝:“我会来救你们!”随后,王伦也的确实践着自己的承诺。一次,完颜宗翰派手下的乌陵思谋去驿馆探望王伦,此时王伦提出要求:“当年签订海上之盟,两国约为兄弟,万世无变……为什么不考虑长远之策,还给我们二帝、太后,恢复宋的疆土,也可以使南北的百姓不至于涂炭,以慰先大圣在天之灵呢?”

此事,方显王伦英雄本色。他当时身无所凭,已遭羁押,只是名落魄宋使。听完此话,乌陵思谋呆住了,良久后方言:“君言是也,归当尽达之。”很快,完颜宗翰就亲自来探望王伦。他不相信,在降将如潮的当下,竟然还有人愿为大宋说话。

这完颜宗翰终归为王伦之气概所服——此时,距他被扣已5年之久。随后,王伦被允许回大宋。第一个将谈和消息送到大金的,是王伦;第一个回到南宋通报大金同意谈和的,依然是王伦。只身回宋,已经有了点儿苏武味道的他,被宋高宗嘉奖,晋官为右文殿修撰(似为正六品),主管万寿观。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也因此被封官。

此后,王伦便像“金宋专列”上的列车员一般,来回奔波,不仅为大宋争取到了所有可能的最优待遇,同时也使大金占尽了大宋的便宜——这是必然的,使臣再厉害,也不能改变时势。王伦能做的,只是为大宋尽可能地争取有可能的利益。而这一使臣之职给他带来的,更多的是耻辱而非荣誉——大宋国内从上至下、从高官至子民,都将其认定为卖国贼。国内一片骂声,而王伦能做的,就是充耳不闻。一旦国家有令下来,他依然再次担起“卖国”之名,为平息金之贪婪、为暂求宋之安稳而奔波往返。

到王伦最后一次出使大金时,他终于见到了金熙宗——当时,金国爆发政变,强硬主战派已占据上风。此行,王伦起身前已知凶多吉少。随后,王伦被扣大金,成为人质。几年后,大金终于决定起用这位颇有才干的宋使了,给出的职位也不低——平滦三路都转运使(位列正三品)。这个职位到底有多高或多低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果说过去王伦想投奔金人却没有做,是因为“张不开嘴”的话,那么现在,金人已经把台阶垫得足足的,而且主动推送到他的脚下了!

而王伦此时的回答只有七个字:“奉命而来,非降也!”

我是奉命而来的,不是来投降的。

眼见王伦如此不识抬举,金人越发地“胁以威”,甚至派使者来催;而王伦“拒益力”,也就是拒绝得越发坚决。这当然令金人极为难堪。那位被派去做工作的使者因为策反失败,甚至挨了板子。而王伦,也因为这个不辱“使”命的坚定选择,最终被金人用绳子勒死。

值得多说几句的是,就在绳子即将绞紧之前,王伦突然对执行的人进行了“厚赂”。我猜,那个行刑的人一定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啊,原来他也怕死啊,哈哈,这个所谓不卖国、不求荣的宋使,终于也开始怕死了吗?也开始回心转意,愿意当我们大金的官儿了吗?早干吗去了!

可他肯定想不到,王伦厚赂的目的不是“请你放我一条生路”,而是“请你稍等一下”。尔后,王伦整理衣服,“冠带向南”,遥遥看着那个曾经过河拆桥地羞辱过他、曾经任由他先后两次被拘押达11年而从未设法营救过他、曾经将各种卖国骂名全归于他的那个意念中的祖国,“再拜”之后痛哭失声:“先臣文正公(就是他的那位非直系祖上王旦)以直道辅相两朝,天下所知。臣今将命被留,欲污以伪职,臣敢爱一死以辱命!”

言毕,王伦从容就死,“年六十一”。随后的“河间地震,雨雹三日不止”。消息传至大宋,“人皆哀之”。

老梁论成败

乱世之中,帝王最想要的是能行军能带兵打仗的武将——国之安危,全系于马背之上。此时的文臣是尴尬的存在——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杀敌之力。这一特点在两宋时期表现得极为明显。后人记住的,是岳飞,是韩世忠,是张俊,是刘光世。但在这些战功赫赫的武将背后,我们却遗忘了那些为国献力甚至献命的文臣。

宇文虚中、虞允文、王伦,他们是宋时文人的代表,更是大汉文人的脊梁——生为乱世人,死为大宋鬼,他们以自己的奇异举动,为大宋争取了残喘时机,同时也完成了儒家“忠君爱国”之大仁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理当拥有与武将一样的荣耀。

同类推荐
  • 明夜有贼

    明夜有贼

    时逢黑暗笼罩大明王朝,贼子频繁出没。有鸡鸣狗盗的小贼…有偷香窃玉的淫贼…有杀人劫物的恶贼有拉帮结寨的匪贼…有卖主求荣的国贼…有祸国殃民的奸贼有泼墨弄字的雅贼…有口蜜腹剑的言贼…有投机取巧的蠢贼千里之外斩贼于朝堂或市井之中,能杀贼之人必先胜过贼…此为大忠贼宦官当权的害处…化身正义的臣子…土木堡之难背后的故事…皇位相争兄弟反目的源头…京师保卫战成功的根本…真正摧毁也先野心的人…金刀惨案的笑话…夺门之变的荒唐…曹石叛乱的起因…等等,明朝最具戏剧性的一段,全都集中在此时。用不同的角度回望过去,寻找导致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江南第一才子江城子科场暴毙身亡,后世平庸小辈江城子医院不治身亡。由来俗雅相依,雅中才见俗,俗中才显雅…若见俗处,请勿闭眼。
  • 汉末风云之群雄逐鹿

    汉末风云之群雄逐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三国梦。我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用自己的想法去勾勒出自己心中的三国,也可以像我一样默默的敲打键盘,用自己文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三国。陆骏:家里呆大学历史系大一新生,因一场离奇的春梦,穿越到乱世;并悲惨的穿越成为一个奄奄一息的乞丐,后被刘备救起;此时正值董卓乱政,十八路诸侯讨董…………伐董卓;入青州;占徐州;讨袁术;定江东…………陆骏的到来能否助刘备成就霸业,一统江山…………貂蝉;蔡文姬;甄氏;大乔;小乔………………陆骏又能否名色双收,享齐人之福…………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本书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无雷同,实属正常…………
  • 活得真累

    活得真累

    贼老天,你个瘪犊子玩意儿!上辈子你就让老子活得是王八进灶坑——憋气又窝火。今生老子只想求一逍遥快活,可种种迹象表明,哥的这个愿望想实现实在是有点困难。贼老天,咱打个商量,能否换个人来坑啊?你总不能可一个人使劲儿霍霍啊!什么?不行!那好吧,你这该死的贼老天,你丫过来吧!要么让哥暴了你,要么让你暴了哥!哥还就不信了呢!
  • 盛唐悲歌

    盛唐悲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当中,盛世大唐一直是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这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也是文学大家井喷的黄金时期。多少后来人都怀揣梦回大唐的憧憬,想去感受一下盛世大唐的绚丽多彩。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代历史上地位和影响力,唯一能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的一代英主。他不仅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繁荣,而且他与杨贵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至今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开元年间的繁荣,歌舞升平的盛世的景象让唐玄宗有些目眩神迷。耳边歌功颂德的声音也让唐玄宗彻底迷失了自己。改国号为天宝以后一些列昏庸的举措,更是直接导致了盛唐的由繁盛到衰落。盛世大唐从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达到顶峰,又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衰败萧条。
  • 不一样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不一样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还具有俩大特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一言而蔽之就是分清阶级站好队!在中国的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也是必修课,考研的时候这门课里的知识也占分,因此中国的大学生也都算受过至少三遍的近代史教育。但是课虽然上过,自己最终能学到多少与自己是怎样来学的却是个大问题。划书期末背下考试过了就完了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当然为了考试笔者也这么做过。且不去评价这种做法的对与错,单说错过了一个了解这段极为有趣历史的机会就让人感到可惜!其实平心而论,中国近代史还是蛮有趣的一段历史,如此丰富有趣的一段历史当然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正是出于这种目的,我才写了这样一本别具特色的中国近代史。
热门推荐
  • 野外生存实用宝典

    野外生存实用宝典

    本书预想了五种绝境,分别提供了相应的生存方案和求生对策。书中内容分9部分,包括:野外求生基本常识、野外求生必备技巧、基本的急救素质、最富有生机的绝地——森林等。
  • 都市沧浪

    都市沧浪

    他出身贫苦,与妹妹在都市中相依为命。而命运的不公却降临在她的身上,他却无能为力,妹妹的离去,让他下定决心,他要变强,因为只有变强,他才能更好的去照顾他想要照顾的人。
  • 大明禁宫

    大明禁宫

    万历年,大明乱,争国本,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层出不穷。看现在美女穿回到大明,如何成就明光宗朱常洛一代传奇。看朱常洛、朱常洵,如何钩心斗角,花样尽使。看一个美女引发的血案。
  • 神仙感遇传

    神仙感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契约“小姐”别乱来

    契约“小姐”别乱来

    原本自由自在快快活活地想要参加美食大会,结果因为一个可恶的小贼不甚误入虎穴,差点丧命还不算,居然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被迫跟所谓的天下第一美女签订了主仆契约。某丫环:什么啊,冷暮秋,他其实根本就是男的!冷暮秋:背叛契约者,死!于是乎,她可怜悲催的丫环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 天罡大日不灭神功

    天罡大日不灭神功

    二十年前的一次劫难造成了欧阳宇满门被灭,二十年后的神功大成改变了欧阳宇的命运,烈火雷英剑终有所属,天罡大日不灭功重回江湖。现实中的身世之谜阻挡不了他的脚步,欧阳宇告诉你,二十年后他会拿着他的剑,在这个江湖上,逆天而行,杀……杀……杀……杀尽所有该杀之人。
  • 红鞋子

    红鞋子

    红色的皮鞋最初从工厂流传而下,顺着每一个人的故事最终来到了每一个人的身边。它被改造了无数次。穿上它的人每个人都逃不过自己的命运。
  • 寂光豁禅师语录

    寂光豁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斩天暴君

    斩天暴君

    白骨堆积权势,鲜血灌筑尊严!当善良只是施舍;当亲情只是奢望!当友情满怀猜疑;当爱情只是交易!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我该如何生存?一个人妄图改变一个世界运行的轨迹,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傻瓜!
  •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