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7200000033

第33章 至味摭拾

至味无须雕琢,自有天然之美。张季鹰思莼鲈,在一清二白中。

莼菜煮鲈鱼已是大美,何必再加粉饰?

荠为道,葵藿为儒,皆属清流,可以终身与订君子之交。

扬州干丝用普通物料,淡雅朴素,合食道,味隽永,蜀中熬锅肉则工笔重彩,滋味绵长,形色悦目。夫子不得其酱不食,此菜有酱;金圣叹恨海棠无香,则此菜飘香,一家秘制,邻里闻香而窃议……

至味其实常在,不须精心莳弄,不能移入盆景。

百菜中,葵、藿与荠,都堪称至味。江南荠菜,与蜀中豌豆苗(藿)冬寒菜(葵),同出中国本土。《诗》有“其甘如荠”之说,足证荠为国人佳蔬已久。

豆苗稚嫩,含苞未吐,冷香彻骨,食之疑为绿雪。清汤中漂几茎豆苗,令人忘国色天香。

葵则朴拙厚重,如国士之钝,似锤,似钟;其味浓,其性悠,特立独行,不与流俗为伍——听说过冬寒菜红烧肉没有?

荠,却多山野林泉气,至今不能驯化,不入栽培之列,漫生于野,其状柔弱,内藏刚劲,对立于主旋律而似天籁。与葵、藿,相较,荠为道,葵藿为儒,皆属清流,可以终身与订君子之交。

杭帮尤喜用荠,此外更常用雪菜、莼菜、竹笋、莲藕、荷叶、金华火腿,入于禽肉鱼虾中,菜品格调高雅。

杭厨知味,谙熟君臣配伍,敢叫板食界曰:“欲知我味,观料便知。”

然而,料摆在面前,很多人并不真知。更奇者,不仅不知,还强以为知,乃至著书立说,专门论味。宋人林洪即此。

林洪字龙发,号可山,生于南宋末,福建泉州人氏,自称林和靖之后,不可信。所著《山家清供》颇受后世关注,奉在食经之林。

细读林作,可发现著录多为耳食之言,以讹传讹者不在少数。例如“元修菜”条:

东坡有故人巢元修菜诗云。每读“豆荚圆而小,槐芽细而丰”之句,未尝不置搜畦陇间,必求其是。时询诸老圃,亦罕能道者。一日永嘉郑文干归自蜀,过梅边,有叩之,答曰:“蚕豆也,即弯豆也。蜀人谓之巢菜,苗叶嫩时可采,以为茄,择洗,用真麻油熟炒,乃下盐酱煮之。春尽苗叶老,则不可食。”坡所谓“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者,正庖法也。君子耻一物不知,必游历久远而后见闻博。读坡诗二十年。一日得之,喜可知矣!

蜀中有巢菜,俗呼苕菜,东坡喜食。有道士名巢元修者与东坡善,故东坡戏称巢菜为“元修菜”。据《毛诗品物图考》,巢,古称薇。伯夷、叔齐饿死之前采食过。

那个郑文干去了一趟蜀中,回来便对林洪胡说一气,说巢即“蚕豆也,即弯豆也”。蚕豆与弯(豌)豆是两种豆,均与巢菜无关。郑文干所说应为豌豆苗,但不能如他所说用盐酱煮食。林洪听了郑的胡诌,居然大发感慨说,读了二十年苏东坡诗,今日才长了见识,其蠢直令人喷饭!

《山家清供》“金煮玉”条:鲜嫩竹笋挂面糊入油锅,炸至枯黄,林洪说是“甘脆可口”; 笋切方片,和白米煮粥,林洪认为“佳甚”。

这是不知味。鲜笋炸脆了怎么吃?白笋煮白粥是何味?在另一条“玉带羹”中,林洪说他曾与赵璧、茅雍把酒论诗,至夜无所食,以莼、笋煮羹为菜,笋似玉,莼似带,故名玉带羹。

名起得雅,只是两者相配,清瘦见骨,活脱一剂汤药。可谓待笋无礼,对莼无情,假斯文穷措大之所为也!

《山家清供》有故作清高之嫌,实不知味。世间有大雅似俗者,亦有大俗似雅者。昔有赞蟹者引《易》辞“黄中通理,美在其中”为喻,林洪即有“蟹酿橙”条:黄橙削盖留汁,入蟹膏肉,置甑中,锅内酒、醋、水蒸之……

若黄中一定要附会为黄色,则蟹已有黄;若美指美味,则蟹味至美,何必将蟹装入黄橙中?橙汁入蟹,岂不是张飞喝断长坂坡时,背上还背着个甘夫人?此真穿凿附会,可笑之极!

知味者不必尽信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杭厨一定不读《山家清供》,油焖春笋却称佳味;鲁厨亦有酱爆冬笋,不闻白煮之法。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宋嫂以西湖鳜鱼烹入胡椒及醋,而成宋嫂鱼羹,众以为精味。后之西湖醋鱼,也好。这些都是知味的范例。

至味无须雕琢,自有天然之美。张季鹰思莼鲈,在一清二白中。莼菜煮鲈鱼已是大美,何必再加粉饰?

清嘉庆时盛行豆芽镂空,灌入鸡肉火腿末做菜,其法刁钻,其味平庸,殊不可取。

今日看菜走得更远,席面上见过食雕“辋川小景”,胡萝卜、黑芋头雕成的山水亭桥,若叫王维、宋之问见了会当场呕吐,哪还能去辋川山谷吟风弄月!又见过“黛玉葬花”,面塑加冬瓜、水果制成。黛玉倒是粉嫩,胖乎乎的,就像经过“三个月包肥”圈养喂饲……

这叫恶俗。论雕塑之功,你能比拼罗丹、米开朗琪罗?论造型构思,你听说过计成,或是知道多少园林格局?美馔已自有刀功、间色、菜形考究在,菜成又有装盘、美器相衬,不必再加粉饰,一饰便俗。

太湖三白(白虾、白鱼、银鱼)样样都是好东西,以之入菜,随形变化,往往赏心悦目,乐胃娱神。但如果过分穿凿反伤其美,如“银鱼钻腐”,容易予人“一塌糊涂”之感,再加制法传说,引人温水煮蛙的联想,就使美味降格了。

古人对至味尤其不加雕琢,祭祀之时,以“玄酒”“大羹”敬神。《礼记》云“玄酒以祭”;《仪礼》曰“祭祀共大羹”。上古无酒,以水为饮,后世称水为玄酒。大羹是指不加任何作料的肉汤,以之敬神,表达不敢欺神的意思。

由此可联想到当下,鸡汤是清水加鸡味素,肉汤是清水加“一滴香”,以之敬神,恐怕天怒人怨。炖汤不加作料,葆其本真之味,川人至今如此,炖鸡、炖猪蹄、炖牛肉,都不加味料。

至味其实常在,犹如删繁就简三秋之树,有时亦如领异标新二月之花,不需精心莳弄,不能移入盆景。

扬州干丝用普通物料,淡雅朴素,合食道,味隽永,可在家中自制,食材随手可得。但是白豆干一定要好,老嫩恰当,细切后筋道不断。宾料不宜多,更不必如乾隆时入“九丝”。半汤宜清鲜,忌肥。今之富春茶社大煮干丝,煮太烂,几成豆腐茸,其实只需小煮。

蜀中熬锅肉则工笔重彩,滋味绵长,形色悦目。夫子不得其酱不食,此菜有酱;金圣叹恨海棠无香,则此菜飘香,一家秘制,邻里闻香而窃议……唯一苛刻处在于,此菜君臣不可拆分:作料必须郫县豆瓣、四川甜面酱,亦可酌量投入几粒豆豉;宾料以青蒜苗为正宗。

熬锅肉之熬,是让肥肉在锅中慢爆出油。滋出小半的油之后,肥肉卷成“灯盏窝儿”,令肉酥香膏腴。现在熬锅肉已爆不成“灯盏窝儿”了:注水猪肉一下锅,便噼里啪啦热油乱溅,可把厨子脸上烫出水泡……

至味虽常在,但需有心人发现。成都有一尊“饮食菩萨”车辐老先生,至今健在,寿近百岁,一生事业在吃,宜配享在食神庙中。

年轻时车大爷在蜀中闯码头,船至新津,即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那个五津之地。船泊码头,落日余晖中,江风习习,车大爷岸上买半只卤鸡,干荷叶包着回来,摊在船甲板上,半斤油米子花生,半斤烧酒慢呷,有唱“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意兴……有一次对人说:“郫县陈酿的黑豆瓣,下米汤泡饭单吃都好吃!”

这才是真正的食家!说是饮食菩萨一点不冤枉。

有些美味今已难得再见了,比如“响堂肉片”。锅巴油炸至酥脆装盘上桌,泼以预制好的卤汁肉片,可像鞭炮满堂炸响,故名。如今无人再用铁锅焖饭,锅巴已逝,响堂便无从生发。有些菜则因为科学主张而备受冷落,像扬州三头中的扒烧整猪头。

扒烧整猪头制法:锅内放蒲垫,猪头去骨刮洗干净, 放置其上;绍酒、酱油,加冰糖,微火慢煨至烂熟,妙不可言。要诀是不能加一点水。

相传此为法海寺和尚私房菜,黄鼎铭《望江南》中有句:“江南好,法海寺闲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银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 可惜当时能留客,现在留不住了,客嫌肥。

同类推荐
  • 清润糖水

    清润糖水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美味四川菜600款

    美味四川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四川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一学就会做烧菜

    一学就会做烧菜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烧菜的做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是家庭主妇和“主男”的必读教材,同时也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自学自做家常菜,自品自尝美食坊!方法通俗易学,材料简单朴素,快速享受烧菜的香味。
  • 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从谈恋爱到结婚、怀孕、生孩子,今天才发现,自己已经做了近10年的家庭主妇。研究工作和家庭主妇的双重身份,自然让我对食品安全问题特别关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自己正在处理的、经历的各种饮食安全问题,让我很早就有了一种想法——用我所学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
  • 寻味

    寻味

    “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蔡澜对饮食向来只有好吃与不好吃之分,他致力食遍世界各地著名的菜式,但是,天下美食“再活三世,也不一定吃得完”,所以只能以舌记谱,以文烹菜,希望与读者分享他的舌尖经验,至少让读者了解那些精致、风味独具的各国料理的制作过程,懂得每样美食的独特门道,为实际品尝打下一定的基础。蔡澜豪迈、直白式的笔触,精采利落,大快人心!书里说不完的美食故事,道不尽的料理门道,必让追求品味享受的读者们“吃个满足”!
热门推荐
  • 道仙魔

    道仙魔

    他本是个热心肠,从小的接受的教育是温、俭、礼、让、恭,从八岁起就渴望着被别人爱,所以他应该是个老好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走在人生的长廊,长廊上的壁画大多冷漠或无力,因此他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下,变得正常一些,所以他不是坏人。
  •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冷艳杀手太妖娆

    冷艳杀手太妖娆

    她,是一个冷血的杀人机器,没有人知道她的内心,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没有感情。对,没错。她不需要感情她的出身注定她不能有感情这个东西,当她亲手杀死自己的继父继母时,她已经是个死人了。在她死儿复生,重回十五岁时,遇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本以为生活会好一点,却没想到会造人暗算!靠,他不发威真当她是软柿子,谁都可以捏?欠她的,让你十倍奉还。逆她者,让你生不如死。从此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大不了地毁人亡。
  • 青春都是这样

    青春都是这样

    自己的随意写的作品~作品也许不这么细腻,但出于自己的想法
  • 妖怪保护协会

    妖怪保护协会

    自古以来除妖师和妖怪就是一见面便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天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现在——钟艾挑眉,这一切,将从我开始改变!沈君稷笑笑,淡淡的吐出两个字,是吗?钟艾忙谄媚的端上一杯茶,不是不是,是从少主您老人家开始。沈君稷伸出胳膊将一脸讨好的小女人揽入怀里,心满意足的一边吃着豆腐一边大度的说道,没关系,从开始改变也行。反正,你,也是我的。
  • 九古魔神

    九古魔神

    人修成仙,魔修成神,大千世界,少年凌风,坎坷之路,命终破碎。觉醒之时,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剑问苍穹,谁尚敢与我一战否?而血染江山的画,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 人生若如初相逢

    人生若如初相逢

    他从来都是爱她的,只是因为年少时的一个错误,将彼此推到了各自的天涯海角。在她离开的时光里,他从风流少爷长成一名铁血铮铮的军人。可哪怕血战沙场千百回,哪怕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每想起她,他便不愿轻易舍了性命。从前的五年,他一心为了得到她;后来的五年,他一心为了找到她;找到她的从此以后,他一心只愿守护她,年年岁岁。可她对他,从一开始的反感到后来的怨恨,无边无尽的怨恨。他耗尽了半生心血,却仍换不回她冰冷的心。直到国破山河碎,他再也不见了踪影,她才蓦然发觉,原来,这么多年以来,他早已烙在她的生命里,再也无法抹去。
  • 龙武帝尊

    龙武帝尊

    异域世界,武道强者称霸天下,为帝,为尊,一念万骨枯,一剑沧海平,左右亿万生灵命运!地球上第一杀手龙御,死后重生到了以武为尊的异界,成为一个被驱逐出世家的废柴子弟。然而,龙的传人岂会平凡?当传承无上太古之秘的九幽龙印觉醒,昔日废物变身天才,战八荒,御苍穹,一步一步踏上武道巅峰!
  • 盗墓往事:新疆盗墓家族自传

    盗墓往事:新疆盗墓家族自传

    与其他盗墓小说、灵异小说完全不同,《盗墓往事》是记叙“我”亲身盗墓经历的故事,也是一本新疆盗墓家族的自传史。书中记录了20余次探墓盗宝的详细过程,出现了神秘的狗头金、古剑、肉石、干尸、太岁、五帝钱以及价值连城的玉杖、高僧金刚子等宝物,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在牟尼教(明教)墓室的无妄之眼中取得的一颗夜明珠。盗墓是一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儿,“我”中过水银毒,遭遇过暗格藏有箭矢的宝箱。最要命的一次,是在一间大墓室里遇到了十几口棺木,主棺居然是千年罕见的金丝楠木棺,墓室的掌灯童子手臂是触发古墓机关的导火索,却被不明情况的“我”一刀砍下……“我”该怎样脱险?大墓里究竟发现了什么样的惊天宝器?墓主人又会是谁?亲自去看看吧,领略一下中国不为人知的古老的墓葬文化。
  • 如梦似幻:梦幻

    如梦似幻:梦幻

    是梦!是幻!其实,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