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2000000011

第11章 陕.西(1)

品赏仿唐代饺子宴

有人说羊肉泡馍是西安的第一美食,陕西籍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就对羊肉泡馍很是赞美过一通。

其实西安的美食远不止羊肉泡馍。我们这次有幸品尝到的仿唐代百饺宴,那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饱口福,至今回味再三,口颊留香。

既然名称是仿唐代百饺宴,如此说来此饺子宴应该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不知当年是李世民喜欢吃的,还是李隆基与杨贵妃喜欢吃的。看来我等要过一回帝王瘾了,享一回宫廷口福了。

落坐后,我环顾四周,好家伙,金发碧眼高鼻子的外国游客占了一大半。根据我的判断其中不乏美国人。仅两三百年历史的美国人,来尝一尝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唐代宫廷饺子宴,不知他们会如何想?至少要感叹一声中国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吧。

我忽然想到,百饺宴如果上一百种饺子,我就是饿了三天三夜,也是吃不了的呀。一问,服务员说,通常每天上十八个品种。

第一道上来的是核桃饺,属袖珍饺,一口一个。哇,真正是味道好极了,又香又糯,很合我们江南人胃口,接下来一道接一道上,服务员应我们要求,上一笼报一次饺子名,听得我们食欲大振。如“孔雀展翅”、“珍珠鱼饺”、“金钩白菜”、“虾圆蒸饺”、“招财进宝”、“琥肉炸饺”、“火腿蒸饺”、“金玉满堂”、“满载而归”、“猴王入宫”、“酱香鱼翅”、“福寿猪仔”、“喜鹊登枝”、“银丝百合”、“芙蓉花莲”、“三鲜水饺”,味道各有千秋,但我们一桌人上一笼每人吃一个,已无法辨别这饺与那饺的味道差别了,只笼而统之觉得好吃而已。

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道叫“太后火锅饺”,据说与老佛爷有关,1860年,慈禧太后为躲英法联军进攻,避难到了西安,闹得她食欲全无,手下为哄太后开心,请来当地名厨,烧出了火锅水饺,因慈禧偏爱,后索性更名为“太后火锅饺”。这太后火锅饺其实几乎是一锅清汤,当然汤是靓汤,那所谓的饺,可说是袖珍中的袖珍,仅小拇指甲那般大小,故这饺子称粒不称只。一汤勺下去,散在锅里,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捞了,据说当年慈禧一粒也没捞着,这可坏事了,厨师急中生智说:此乃寓意无忧无虑。慈禧方转怒为喜。据服务员介绍,捞到捞不到都有说词。捞到一粒,谓“一帆风顺”;捞到两粒谓“双喜临门”或“好事成双”;捞到三、六、九粒,谓“三六九,往上走,步步高升不回头。”捞到四粒谓“四季发财”;捞到五粒谓“五福同寿”;捞到七粒谓“吉星高照,长命百寿”;捞到八粒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捞到十粒谓“十全十美”。

太后火锅饺上来后,大家用汤勺轮着捞了,有人没捞着,因与太后同福,自然释然,有几个都只捞着一粒,一粒的口彩不错,也个个笑逐颜开。我是最后一个捞,竟捞着了三粒。人往高处去,水往低处流,这口彩人人喜欢。在座的收获最大者捞到6粒,大家恭喜他六六大顺。反正宴席结束,一桌人都开开心心,既满足了食欲,又满足了心理。这大概就是中国人食文化的精义所在。

游碑林,忆毕沅

尽管我八十年代时去过碑林,但这次有机会再到西安,我放弃了重游兵马俑,却重游了碑林。我对碑林情有独钟,不仅仅出于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石刻艺术的爱好,还因为西安碑林与我的一位家乡前贤大有关系。这位对西安碑林有特殊贡献的人物就是清乾隆年间的状元、江苏太仓人毕沅。

我因撰写《江苏太仓旅游》一书,对毕沅的历史资料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去粗存精地整理后,我发现毕沅一生爱好广泛,成就多多,但最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他出任陕西巡抚时,对关中名胜古迹的保护、修复。其中碑林的修复,毕沅可说是功不可没。

经有据可查的资料,西安的碑林大约形成于北宋,距今近千年历史,到清乾隆年间,已盛景不再,日渐荒败。具体说,已墙倒梁倾,碑石弃于杂树荒草之中。如不重建、抢救,国宝将毁于一旦。毕沅毕竟是博古通今的大学者,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化人,他自然比之那些平庸的地方官僚要懂得碑林的价值,而由他出面修复碑林也确乎是最佳人选,一则他是学有成就的金石学家,二是他当时大权在握,于是他当仁不让地主持起了碑林的修复工作。

他募集资金,组织人力,寻觅旧碑,搜罗新刻,去伪存真,去粗存细,一一编号,妥贴安置。然后建亭建屋,逐碑保护。

如果仅仅是造几间房,建几个亭,把古碑旧刻竖起来立起来,那么只要有钱有权,任哪个地方官都能做到的。问题是碑林在形成的近千年中,不少劣碑伪碑,三流石刻或权贵们附庸风雅的刻碑也堂而皇之跻身其中,以致一般人良莠难分,高下莫辨。更难的是,既有本事到此占有一席之地,必是有头有脸有财有势之人,请神容易送神难,谁敢来一锤定音评判,这碑留下那石刻淘汰呢?这必得有一位权威掌眼,而这权威须得有三个条件:一、有鉴定家的眼力;二、有一人至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三、有不怕得罪人的胆气。而这些,毕沅恰恰都具备了。事实上也只有他出面说话才能服众。于是,毕沅把原有碑石、刻石分重点与非重点,以及淘汰类来归类,该清除的坚决清除,这样,也就保证了碑林的纯结性与高质量。这次整修后,毕沅还派专人看管,从某种意义上说,碑林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机构,应该自毕沅始。毕沅对碑林的特殊贡献也就不必再赘言了。

我在碑林见到有留言簿,上有不少海内外游客的留言,有些写得情真意切。我很想写“是否应该考虑在碑林中给毕沅立个像?”但怕同去说我多事,就作罢了。但出了碑林,我又颇懊悔,为什么不留言呢,反正一家之言嘛,为补救,我写在了这篇短文里,算是一个普通文化人、普通游客的一点小小的建议。

为西安碑林忧

说西安碑林是东方石质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宝库,一点不过誉。到西安碑林,自然是去观赏书法碑刻与石雕艺术的。这里陈列的最早的刻石是秦代的,还有多块汉代的、魏晋的,唐宋的就更多了,其中像晋王羲之、王献之的二王真迹石碑,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像唐代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的行书、正楷,唐代张旭、怀素的草书,都是中国书法史上曾经的一座座高峰,令人高山仰止啊。现能与之零距离接触,细赏细观,实在是一种福气。我见到一个团一个团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来客,他们那种虔诚、那种顶礼膜拜的神态,就像我们有些艺术家进了法国卢浮宫的那种心态和感觉。有的还拿着放大镜,连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一边看,一边啧啧赞叹,甚至导游要求他们走了,还恋恋不舍。

我在翻看游客留言簿时,发现不少赞美词和意见是海外游客留下的,尤以日本、韩国的赞美更发自心底,其中有多位游客提出了对某几块碑保护的个人意见,诸如应用玻璃罩罩起来,提高位置,不让抚摸等等。再看看我们有些游客对裸露的碑石随意摸之,甚至坐在、立在碑座上或赑屃头上,真让人为他们赧颜。

这也罢了,最让我吃惊不小的是在碑林最后一进,竟有人正在大张旗鼓地拓碑,还标榜这儿出售的碑帖都是真宗的拓本,自然,价钱不菲,但购买者还不少。我们一行中,就有两人分别买了几幅。

我特地留意了一下,正在拓的有清《关帝诗竹图》与清道光年间的一副《官箴》。而已拓好,有售的有清《孔子像》、清《魁星点斗图》;明《达摩面壁图》,明《达摩东渡图》,还有宋米芾的四条屏等,据说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怕游客自己拓把碑石损坏,特意请了专业人员来拓,似乎理由很充足。

但据我有限的知识,我知道碑刻是万万不能多拓印的,每拓印一次就是对原石刻的一次损伤。石刻虽是石头的,但也自有其寿命,再你专业拓印人员,如果拓印到一定数量,这石刻肯定漫漶不清,这是变相的破坏啊。

作为全国如此有名的碑林怎么能在所谓满足某些游客需求的幌子下,搞起了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来。我不知这种拓印自何年何月始,但估计不是一日两日,一月两月了。专业拓印人员动作娴熟,一天可对同一块碑拓印数份,乃至数十份,如此算来,一年要拓印多少啊,也许,作为碑林管理方获利不少,但对文物的损伤损害呢。我希望有关方面及时制止这种为了局部利益而肆意开的口子。即便是有所选择的拓印也不能如此批量生产啊,要知道,这些历史碑刻是不能再生的文化遗存啊,如果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毁了,有何颜面上对祖宗,下对子孙。

乾陵的石人石兽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正儿八经中国女皇中的天字第一号,她的陵墓像她生前的为人一样,气势慑人。

站在乾陵的神道司马大道上,向上眺望,向下观望,端的是气派,真正的帝王气派。武则天不愧是武则天。

乾陵神道的石刻被史学家考证为我国陵墓之最。所谓之最,一是指数量多,二是指个体大。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我国帝王陵墓的像生石设置的规制。例如明代的祖陵,孝陵、皇陵等都是仿唐宋陵墓格局的。

我仔细看了,这神道,上有蹲狮,下有翼马,中间有石人石马石虎华表石驼鸟等。我粗粗数了数,好像是20对。那石人通常称为翁仲,文官衣饰,却扶着剑,我打趣说:这叫孔夫子佩剑——能文能武嘛。当然,这是说笑话。翁仲其实是实有其人,相传为秦始皇手下的武将,姓阮名翁仲,此人相貌奇异,身高达一丈三尺。古语中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丈二已高得骇人了,丈三的汉子估计像穆铁柱那样。有人考证过合今2.399米,哇,够威武的。作为武将,光那身架子就镇得住人,所谓身大力不亏,在古代近身战斗中,阮翁仲这样的将军,无疑是有一定威慑力的,且战功赫赫,威振夷狄。后来他在出征匈奴战争中马革裹尸。秦始皇为表彰他的功绩,特命手下,以他相貌浇铸铜像,并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既是对阮翁仲的一种纪念,又起到了威慑匈奴使臣的特殊作用。

这后,历代帝王仿而效之,延以为习。只是秦汉后,改用石头雕刻,称之为石翁仲。后人只知石翁仲,鲜有人知道他原姓阮。

在六十一番臣上方有一对石狮子,体量之大,雕刻之精,绝无仅有,被称之为亚洲第一狮。导游说此一对狮子头上有13宝,那是最高级别的。我没去细数,但相信这是真的。我转了一圈,发现是整块石头雕凿而成,高约三米以上,估计有好几十吨重,当年把它运到半山腰并安装到位,不知用的什么设备,令人由衷钦佩。

石狮下方是六十一番臣像,可惜个个成了无头石像。但从残存的服饰辨别,应该都非汉人,可能是西域胡人或少数民族的,到底是使臣,还是唐朝的官吏,或者是侨居的,听说有争论。不过这是专家们的事,普通游客似乎不必操这份心。但有一点可肯定,盛唐确实是我国历史上国力最盛,政策最开放的一个朝代,从这些蕃臣石像观之,不仅仅是五湖四海,简直就是五大洲四大洋嘛。

但不知为什么这些石像人头都不翼而飞了,有关旅游手册和介绍乾陵的书里也只字不提,不知是有意回避还是无从考证?我心有不甘,特地问了导游。导游对此胸有成竹,说这些石像因为是外族领袖的头像,后来被他们的子孙发现后,不甘心自己老子为武则天守墓,想搬走,但皆因目标太大,难以得手,后来有人为他们出了一个主意,他们花钱雇了人,化妆成蕃臣,到夜晚去收割周边地里的庄稼。当地农民知道后,以为这些蕃臣石像成精成怪了,又气又害怕,一怒之下,大家结伙持了工具,把石像的头统统砸掉了,以防后患。于是六十一番臣像从此身首异处。

听了导游的解释后,我觉得更像一个民间故事,可能与事实真相有点距离。

据我知道,一是乾陵名气很大,二是这些石刻人像很精美,加之,乾陵的位置又离通衢大道不远,因此为海内外文物收藏家或文物贩子觊觎之,那是必然的,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特别是政治动荡时,有关朝廷、有关当局谁还能顾及这些石像,被不法分子趁机盗割石像人头也就在所难免。只是不知这些石像人头如今流落在哪儿,如果能物归原主,身首合一,恢复原貌,那该有多好啊。

乾陵的石人石像,包括翼马、驼鸟等都是珍宝,如果让专家来细说,恐怕光一件石刻就能写上好几千字。我们非专业人员,难以说得头头是道,只知道这是国宝,有历史价值,要好好保护,希望我的子孙,我们的后代也能欣赏到这些国家级的宝贝。

永泰公主墓的谜团

八十年代时,我曾参观过永泰公主墓,但仅匆匆一瞥,未细看细想细记,因此未留下片言只语的文字记载。

这回是重游,我做了有心人。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的陪葬墓,也就是说永泰公主是为武则天来陪葬的。但照史书上记载:永泰公主是被武则天杀害的。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论辈份,应该是武则天的孙女,亲不亲总是自家人,武则天为何要杀害她的,何况她死时年仅17岁,放到现在,连法定结婚年龄还不到,只是个少女,她能碍着武则天什么事,为什么非置她于死地不可呢?

据新旧《唐书》那些正史记载:此事起因于永泰公主与其哥懿德太子,以及她丈夫武延基一起议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入宫事,张氏兄弟被认为是武则天的面首,所谓因男色而得宠。此事被张氏兄弟打小报告给武则天后,武则天一怒之下动了杀机,把懿德太子与武延基连同永泰公主都杀了。说起来武延基还是武则天的侄孙呢,武则天的辣手辣脚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史书的说法就一定是信史吗?这种传统说法在1960年时受到了挑战与质疑,质疑来自于1960年时挖掘到的《永泰公主墓志铭》。这块墓志铭现陈列于墓的墓道中间,那墓志铭斜放在墓道中间,用玻璃罩罩着,但石刻文字清晰可辨,我特地记了其中一段:“自蚊丧雄愕,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调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虎曲,重碧国而忽去。弄玉箫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此段文字出自唐代文学家徐彦伯之手笔,因用典较多,一般游客很难读懂全文,不知是导游的误导,还是“珠胎毁月”一句容易引起游人的某种联想,原碑上此四字锃光发亮,可以肯定在未罩玻璃罩前,必有不少自以为能释得此四字的游客,对此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我在抄录这段文字时,就听得有游客像有重大发现似地在说:“珠胎毁月”,说不定永泰公主跟哪个男人珠胎暗结,结果被发现了,怀孕不到一个月就被赐死了。——哇,石破天惊的高论。此说照字面释之,似乎很能自圆其说,乍听也蛮有几分道理,边上闻之者信其说的一定不在少数。不过,这只能是姑妄听之的游客议论,是拿不得到台面上的。

自从这块墓志铭出土后,有专家认为永泰公主并非死于武则天之手,其死应该与怀孕、生病有关。然,另有专家从唐代文字的释义,以及用典考证,得出结论,当时书写者徐彦伯用曲笔,极隐晦地写出了武则天杀害永泰的隐情。不管哪一说更接近史实,对普通游客来说无关紧要的。

同类推荐
  • 愿得一心人:绝色红颜的诗情与哀愁

    愿得一心人:绝色红颜的诗情与哀愁

    该书是一本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和解读中国古代优秀女诗人的文艺随笔。以一首诗、一段词为引,用细腻动人的笔触,赏诗吟词,敷演一段凄婉美丽的爱情故事,带我们邂逅那些绝世红颜纯洁的灵魂,领略她们灵性飞动的诗情与令人一唱三叹的爱情。全书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对人物的解读,对诗词的赏析都有独到见解,值得收藏。
  • 走遍日本

    走遍日本

    本书涉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各个方面,选取的都是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地点或事件,力图使读者跟随文字神游这个海中小岛,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散文集《山在那里》,是一个人的述说与回声。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那里的文字,就是他的拓展,凭借凡俗市井中失神的观察,顺着半虚半实的家藤攀爬,他让自己相对封锁的生命得到时空上的延展。这本书,是一座漂流于朝九晚五、无限循环的秩序生活中的、沿途观看一个人内省风景的文字岛屿。
  • 中国名关

    中国名关

    在中华建筑宝库中,有一种璀璨夺目的建筑奇葩——关隘。本书集其大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造型风貌,同时穿插大量十分珍贵、精美的照,让读者全方位、多侧面地对中国的关隘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地理、建筑艺术知识。
  • 江南话本

    江南话本

    这本书里的江南,是我回忆的江南、想象的江南、幻觉的江南……清水淡墨,它被描在暗黄的毛边纸上,一块云、一团烟、云而已、烟而已。
热门推荐
  • 励志羊皮卷

    励志羊皮卷

    羊皮卷以其古老的符号承载着不朽的精神圭臬。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它以其几分严肃的典雅。几分克制的从容透着人类文明的韧性和张力,从而给我们的生命以新的启迪和鼓舞。虽然人们早已不再用羊皮书写,但是,正因为有着清澈的文化之源,才有了今天流淌不息的文化江河。人们有理由用浸着自己祖先灵魂的羊皮卷,作为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来提升心灵的力量,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狱火屠龙

    狱火屠龙

    《狱火屠龙》一个纨绔子弟的逆袭奇遇记!异世的感应终究赐予自己力量扫除虐心的障碍!来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奇异历险的人生体验吧!
  • 冤家王爷请看招

    冤家王爷请看招

    鬼节出生的人真的那么倒霉吗?她一出门遇到满门抄斩,不小心吻了杀手师兄,就被一两银子卖进花楼。又蹦出个该死的七王爷奚落她不配做“姑娘”,听说这家伙还是害她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谋财害命的事她本不想做,从树上跳下来,却正砸到这位高高在上的七王殿下,真是冤家路窄!嘿嘿,既然上天给了她这个机会,她就让他鸡犬不宁。她道高一尺,他却魔高一丈,她恶整他的小妾,他将她打入后院做丫鬟;她害他喝凉水都能塞牙缝,他却半夜摸进她的房……
  • 猎鬼少女:我的黄泉冥夫

    猎鬼少女:我的黄泉冥夫

    傅喜天生鬼眼,八字极轻,自幼被鬼上身无数。午夜穿着开叉的大红旗袍,坐着大花轿嫁给了一只民国鬼?高校女学生惨遭碎尸,她在睡梦中大嚼特嚼吃着人肉小鲜包?一觉醒来身在精神病院,装疯卖傻差点被割肾?这都根本不是事儿!降生之日,绝世容姿的九尾妖狐缚住她的百鬼夜行之气,掠夺她的双生血亲。四年前的那天,孽镜台里的妖孽男子让月老斩了她的情丝,断了她的红尘。她的宿命萦绕在血色鬼物间,被剥皮的新娘,无故失联的少女,黑暗中隐藏的秘密恍若噩梦中的魇兽顷刻间将她吞噬……少绾读者群:325828051,欢迎亲们勾搭~
  • 金牌狂妃

    金牌狂妃

    她,东泷国丞相嫡出小姐,白风吟,整个大陆有名的废材。她,现代暗杀组织[千夜]的创始人,血瞳,被自己的属下背叛而死。这一抹孤魂降落在白风吟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欺我者,死。伤我者,死。骂我者,死。既然你那么喜欢说‘废材’这个词,那我就让你当一回儿废材。”前世的恩恩怨怨今世能否化解,且看今世金牌狂妃傲天下
  • 无价雇佣

    无价雇佣

    十年一剑,冰瀚者首发作品无价雇佣将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 《我爱的少年叫王俊凯》

    《我爱的少年叫王俊凯》

    慕筱筱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转到重庆和姑姑生活,而就在新学校里她见到了之前只能在梦里见到的少年王俊凯,并与其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本文虚构】
  • 这个姐姐有点壕

    这个姐姐有点壕

    一介元素女神因前期少不更事错认了一位人面兽心的师父,在她独自一人在摸爬滚打探索中默默升级成为万众仰慕的女神之后他再度出现的她的面前,“徒儿,跟为师回去。”“Oh,no!”她要与命运抗争,她不要过这种任人宰割的生活,于是[生存元素online]内每天都上演着某女神谋杀亲师的一幕。
  • 入眼是蓝

    入眼是蓝

    蓝色,入眼都是蓝色,蓝得已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地?她在这片蓝色中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标……她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这里又是什么地方?想知道却又什么也想不出,只能慢慢的、永远的沉溺于这片蓝色中……
  • 查理九世之潜伏的历险

    查理九世之潜伏的历险

    【本书已完结!番外更新...】一位失忆的少女,接到她哥哥的命令,来到了亚瑟家进行了潜伏任务。无意间,夺回了那段因为车祸而导致丢失的记忆,知道了身份的她,还是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