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2000000031

第31章 青.海(1)

妙谛永存的塔尔寺

青海的塔尔寺名气不小,乃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六大丛林这一,也是我国十大佛教寺庙之一。

名声在外,自然吸引许多善男信女前往烧香拜佛,也吸引海内海外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进寺观光采风。

那么到塔尔寺究竟看什么呢?

我想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信仰去看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我非佛家弟子,我去塔尔当然不是为了许愿还愿,烧香拜佛。据我对塔尔寺的了解,酥油花、壁画、堆绣为塔尔寺的三绝,这属于藏传佛教文化的奇葩,自然不能不看。

此外,塔尔寺的建筑也有个性,既有中原文化,传统佛教文化的影响,又有藏族建筑与藏传佛教文化的特色,是一种相融相合的文化渗透后的结晶,例如大金瓦殿与小金瓦殿上面都是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其斗拱,雀替、云山、梁柱,包括汉白玉的围栏等与北京或其他汉族佛教寺庙有相似之处,但细观之,又有诸多不同,如屋脊的饰物喷焰宝饰、金鹿等就明显是藏族印记。下部鞭麻墙又是中原所没有的。这儿的房子窗户都是装饰性的,无法开启,为了达到通风透气,就用鞭麻为墙,把截成一样短的鞭麻横放堆成墙壁,鞭麻是咖啡色,上面还镶嵌铜镜,既有固定鞭麻墙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最引人注目,或者说是过眼难忘的是塔尔寺一进门的善逝如来八塔,这塔的形状,其它地方也见过,但一字儿排开八座塔为一体,还是第一次见之。单独看还不甚起眼,排列一起为一组就雄伟壮观了,也就成了游人必摄影留念的经典景观。

塔尔寺可看的东西还不少,除了那艺术三绝外,印象较深的还有医明学院的藏医藏药,那里有近400部医典,都是文化遗产、医学瑰宝。还有大厨房的三口大生铜锅,那真是锅中之王,据说可煮一头牛和一斗米。由此可见这寺庙里吃饭的喇嘛有多众多。这几口大铜锅如今是文物了。既可证明塔尔寺的规模与辉煌,又可见证我国铸造工艺的先进。

写到这儿酥油花不能不写。

用酥油花创作出艺术品,已有近600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五展出,因天热后酥油花要化,所以无法保存,只能一年一次。但现在有了空调,就可以保存,一年四季都可观赏。酥油花可塑成人物、花草树木、亭台楼阁,还有历史故事,其特点是色泽艳丽,栩栩如生。

塔尔寺的壁画也精采绝伦,美轮美奂。内容以佛经故事、神话故事居多。色彩极为强烈,红是红,绿是绿,有一种视觉冲击力。

堆绣则属唐卡的一种,它与苏绣、汴绣不同之处,不仅仅光针绣图案,而是先用布料剪成图案,堆成画面,再用彩线绣边而成。堆绣比之一般的刺绣更具立体感、真实感。

塔尔寺还有多种法事活动,如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四大祈愿法会与燃灯节,表演法王舞、展献堆绣佛像、护法神环寺巡礼、顶礼佛宝仪式等,可惜不是随便哪天去就能看到的。

塔尔寺逗留虽只半天时间,也未逢法事活动,但已强烈地感受了藏传佛教的庄严、肃穆,感受到了藏传佛教的神奇力量。

从化隆到循化途中

到青海孟达天池是临时动意。

当我们乘车前往孟达天池时,才知我们的选择是多么英明。我们因此而欣赏了从化隆到循化的沿途美景。

从互助县出发后,不久就进入盘山公路,车子贴着沿山壁开凿出来的公路七旋八转地或上或下,而右侧则是山谷,山谷对面是绵延不断的山峰,到了这儿,平地成了稀罕景致,只有看不完的山,瞧不尽的峰。这儿的山景与江浙的青山绿水不同,大部分山峰都是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木,能有灌木或稀稀拉拉杂草生长的山峰已是难得了。总体印象是荒凉、贫瘠,但也自有其雄浑、苍茫的那种大气,让人感觉西部风光的独特魅力。

那大山,那峰峦,一路走一路变换着它的容貌,或高峻入云,或逶迤远去;或山峰如火烧云,或山石如铁板烧;或纵向的构勒,或横向的脉络。突然,浑然一色的山体中,十分醒目而不协调地出现了两个褚红色的城堡般的山头,就像人工镶上去的,有人说这是丹霞地貌,但似乎又不像,或者说不典型。不过这种奇特之景看一眼就忘不了。更有意思的一处山景是对面大片大片的山峰,远望之,就似数百个数千个菩萨肃立着。我实在不忍放弃这样的美景,连忙建议司机停车,大家一下车抢拍了不少镜头,只是很奇怪,车子只是稍稍朝前开了一段路,那山体的感觉就与车上看到的不大一样了,可能是角度、光线的关系吧。

在盘山公路上,我们还发现对面山坡上种着大片大片的油菜,因为山高与山低,向阳与不向阳,风口与非风口,有水与无水等多种因素,那油菜花或开得灿烂金黄,或刚吐嫩黄,或正开花结筴,已是黄中间绿,色泽浓淡不一。加之,山上的土地是不规则的,或大或小,或呈长方形,或呈四方形,或呈三角形,这样远远望去,就像油画家手中的调色板,把整个山谷点缀得美不胜收。这样的油菜花在江南也有,但这样的奇美奇物的景色,江南是看不到的。

在大家一致的要求下,车停后,一车人都举着相机拍了又拍。

相机的定格,使人在景中。不满足此的我们,又拍了好多张纯风景的照片,好像个个都是摄影家似的。看来,美景的诱惑力挡也挡不住。

消夏胜地青海湖

到青海,青海湖肯定是不能不去的,她等于是青海的标志性景点。

来青海湖前,我对青海湖的了解只两点:1、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2、青海湖里有个鸟岛。我看过资料,说每年春季至少有十万只候鸟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到那里繁衍生息。十万只呐,那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可惜我没这眼福。我是七月份去的,候鸟不候我去,早飞走了,空余寂寞鸟岛。扯远了,打住。

青海湖的面积是4.6万公顷,比之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都大,大还不算,关键是青海湖是高原湖泊,海拔3260米呢,是泰山高度的翻翻。青海湖湖水最深处为32米,这样的水深,十万吨的海轮也能原地掉头,可惜它只是个内陆湖。

青海湖的水并不是碧绿碧绿的,而是蓝湛湛的,水质比之太湖、鄱阳湖,洞庭湖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却比不上新疆的赛里木湖。

这可能与青海湖已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关。因为这儿的夏季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且昼夜温差较大,晚上仅6—10摄氏度,要盖厚被子。你想想,当沿海地区与全国大多数城市处于红色警报下35摄氏度高温的灼烤时,苦夏时人们怎么不受这里避暑消夏的诱惑呢。

如今,湖畔已建起了青海湖帐房宾馆,还是江泽民题写的呢。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上百名国外驻华大使都到青海湖来过。

往好的方面说,这里已形成吃、住、行、娱、游、购一条龙服务体系,乘船游湖啊、民族歌舞啊、篝火晚会啊,节目很多,形成了新的旅游产业链。往坏的方面说,游人一多,污染就不可避免增加了。我在乘快艇游湖时,心痛地看到清彻的湖面漂浮着雪碧瓶及其他杂物。

青海湖在五六十年代时,还人迹罕见,因此湖中至今还遗有中国鱼雷发射基地的房子,但我奇怪,这造在水中的房子怎么房基桩柱都露在外面好几米,一问才知,二十年来,这青海湖的水位已下降了3米。而二十世纪以来,湖水更是下降了13米。因为这儿雨水少、蒸发量又大,因而水面在逐渐萎缩,据说湖面已萎缩了720多平方公里,且每年仍以10厘米的速度在下降,真担心这青海湖会不会像新疆的罗布泊一样,最后也干涸成沙漠,这恐怕并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在近一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里,应该是不会的。眼下,迷人的青海湖仍以她的清彻、清凉,透明、神奇而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

避暑,青海湖绝对是好地方。

孟达天池景色秀

如果参加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你:我国有哪三大天池?

估计能答出的是新疆乌鲁木齐的天池和吉林延边的天池。因为新疆的天池就在乌鲁木齐郊外,到了乌鲁木齐去天池较方便。而吉林延边的天池因为有天池怪兽的传闻也名声大噪,开始广为人知。要说另一个天池,我估计十有八九猜不出。我算是走南闯北,号称跑遍整个中国的人,也是到了青海才知道在循化县有个孟达天池。

循化是撒拉族自治县,不算是重点旅游区,外地游人甚少,知名度最多局限于当地。

孟达天池比起青海湖或许逊色多了,但它也有它自己的特色。孟达天池位于黑大山下,海拔也有2500米,平均水深15米,湖水碧清碧清,我估计比有些地方的矿泉的水质还要甘美。

孟达天池最大的特点是树大林密,植被繁多。而且基本保持了原始森林的状态,难怪有人把它誉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

上孟达天池有两条路,一条是骡道,说白了就是骑骡子上去,15元钱。另一条是拾级而上。我问了当地人,哪条道的风景好?他们挺老实地说:“那自然自己爬上去的那路景色好”。

倒不是不舍得那15元钱,为了欣赏到美景,累点就累点吧。

上孟达天池的山路修筑得出奇地好,投资一定不小。照理,这么宽阔平整在石磴,拾级而上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这儿毕竟海拔在2500米左右,所以我们江南来的,才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只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好在沿途风景确实不错,那一棵接一棵的千年古树,或挺拔高大,粗壮伟岸,或树身中空,老态龙钟,或造型奇特,似虬似龙;或突现夫妻树,或发现公孙树,或树抱石,或石挤树,看得我眼花瞭乱,赞叹不绝。

登顶后,发现在群山环抱中,有一个湖泊犹如世外仙境,很适宜照相。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很为游人着想,特地在湖边坚了块大牌子,上书“孟达天池”四个字,游人也就在牌子下拍照留念。要不谁知这儿是孟达天池。这真是个方便游人、宣传自己的双赢的好点子。

只是我觉得撒拉族人还是太实在了点,广告意识有了,炒作意识还不强。我来给他支一招。可以由当地县政府或保护区出面,特邀香港著名喜剧影星吴孟达与上海著名滑稽演员毛猛达双双到孟达天池作一次演出,让中央电视台来拍一拍,来个吴孟达、毛猛达双双到孟达天池,或香港、上海两孟达戏说孟达天池,一定大有广告效果,说不定媒体还会跟风炒作呢。

这一炒,说不定就把孟达天池之名炒出去了。不妨试试吧。

骑骡下天池

上孟达天池时,由于我坚持要走上去,景是观了,可让其他几位同去的累坏了。下山时,他们说走不动了,要骑骡子下去。

我觉得骑骡是骑骡的味道,体验体验也不错,就四个人一起各骑一骡下山。

骡子是驴子与马杂交出来的,比驴大,比马小,但脚力不错。一头骡由一个撒拉族姑娘牵着。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难就难在骡向下走,人会朝前冲,闹不好会掉下骡背,那可就危险了。

上山时,骡子负重爬山,一步一步很艰难,但坐在骡背上的人感觉还算安全。下山就不同了,骡子虽还不如上山那样吃力,可人的感觉好似一不小心,随时会骡失前蹄,一起摔个大跟头似的。

那撒拉族姑娘教我们一手拉住骡鞍前的把手,一手攥住骡鞍后的把手,身体尽量向后仰些,这样就没有前冲欲跌的错觉了。

我因多次骑过马,一会儿就适应了,只是骡蹬子扣在脚背上挺痛的。

那些骡一天上山下山几次,那条骡道也驾轻就熟,步子还走得挺快的。倒是牵骡的姑娘有时有点跟不上,只好让骡子走慢点。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头骡子走到半道上突然不肯走了,啃起了树叶与青草。我正好借此机会互相拍了几张骑骡下山的照片。

那几个牵骡的姑娘看上去年纪都不大,我们问她们有对象了没有,结婚了没有?她们只是笑。后来我注意到她们头上蓝色的头巾,知道她们都已结婚了。据说没结过婚的姑娘是用红色头巾的。

下山每人只5元,她们不敢收,要交给她们的一个头。头要从中分成。我也不认识什么头不头,给了她们20元钱,或许是那头在什么地方瞪着呢,四个姑娘,一个都不敢拿,我只好放在她们面前的石头上。

我突然想起张果老倒骑毛驴的典故,如果倒过来骑,眼睛向上看,或许就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了,可惜,忘了试一下。

神奇的倒淌河

古人诗曰:“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谓涓涓细流归大海。细察我国的河流,几乎千遍一律都是由西向东流的,这由我国地形地貌有关,因为我国是典型的西部高,东部低,黄河、长江发源地都在青藏高原,一直由西奔向渤海、奔向东海。

但这次去青海,竟在青海湖边上见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河流,这条河流从东面的柔莫滩自东向西流去。当地人称之为“倒淌河”。

不知是否我们去时,恰逢枯水期还是原本水小,那倒淌河其实就像一条小溪流,水的流量有限,水倒是挺清的。

河边有一边天然巨石,石上用汉文与藏文镌刻着“倒淌河”三个字,并有人在石头上放置了一个牛头。经过此地的游人都会稍息片刻,去拍张照片留个纪念。

同去的一位作家刚站到倒淌河石碑前,马上有一藏族男孩偎到了他身边,我见挺有趣的,赶紧“咔嚓”一声定格。不想刚照好,那男孩就上前来讨钱,原来那也是一种生财之道。

我照时,索性叫了一位三四岁的藏族小女孩与一位六七岁的藏族小男孩与我一起拍,借他们做道具,那一身藏族服装的小女孩,头上还插满了头饰,她一见相机举起,就举起小手,做了个V的手势,可爱极了。那小男孩头戴藏帽,腰插藏刀,颇有几分藏民的彪悍之风。

论景色,倒淌河算不上多美,但它的奇特,也就以个性为特色取胜了。

高原反应

一到青海,即便在省会城市西宁、海拔也在2000多米以上,如果到青海湖、到日月山,则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这次,青海之行,最高的,我们到了海拔3800多米处,是在青海与甘南的交界处。因大部分同去的到了3500米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所以我们不敢再往纵深处走、再往更高处走了,这怎么说都有点遗憾。

据说主要是缺氧造成的。

有人头晕、有人头痛;有人胸闷、有人心跳加快;有人脚像踩棉花似地发飘;有人只想休息不想动,说是走不动了;有的食欲全无,甚至有的老觉得有要吐的感觉。

记得上孟达天池时,有几个喘着粗气,一大半是靠嘴巴在呼吸的。走几步停一停,爬一段,歇一阵,对谁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在高原,因空气稀薄,像我们江南人,很不适应,即便身体强健的,一旦动作幅度大了,也受不了。在倒淌河,有位摄影家下去拍照,回车时,发现一件外衣放在河边没拿,因车子要开了,他奔过去取衣,等回到车上,不仅仅是气喘吁吁,整个脸都变色了,惨白带紫色,好一阵才慢慢恢复过来。

我们在青海时,正好国际环湖自行车比赛在青海湖畔举行。各国运动员在要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竞技,对体能、毅力都是个极大的挑战,据说有些运动员骑到一半就因体力不支而淘汰,被收容车收容。那些坚持到最后,创记录的运动员真的是值得我们钦佩、学习。

青藏高原的油菜花

同类推荐
  •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学习本书内容,主要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讲述:我不信邪,带着血脉贲张的冲动,开始用脚去丈量这个地球!冒险,穷游,那些花花世界,还有很多我没去过的地方,当身未动的时候,带着那些美好的梦,灵魂已先行。年少时,我一直梦想着环游世界,可是在经历了懵懂的青春岁月和现实的磨砺后,却发现迷失了自己,丢失了欢乐,忘记了心底的那个蓝色梦想。觉醒后,自己其实已经不再年轻,工作就像一只糯米鸡,前途无量更像一句冷笑话。不能再迷茫了,好的人生,其实就在脚下,在路上,我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幸好,我已起步;你也来,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 世界我知道-欧洲——葡萄牙

    世界我知道-欧洲——葡萄牙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本书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临近景观等四部分,全方位地描述了长江风貌,赞美了长江的壮丽景色。
热门推荐
  • 引灵传奇

    引灵传奇

    一场偶然的灾难,赵亦明重生到了一个以修炼种子为生存手段的奇异星际时代,两世孤儿的他只想安静、悠闲的活过这一世,娶个妻子、生个孩子,奈何身边总会出现阴谋与反阴谋、追杀与反追杀这些狗血老套的情节,叛逆逃亡的公主象牛皮糖一样甩都甩不掉、父母的爱恨情仇也逐渐浮出水面,面对这一切他该何去何从?每隔百年一次的星兽潮来袭忽然提前,帝国与豪门世家的矛盾冲突逐渐升级,失去压制的军团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军阀,平静了数千年的星际大混战全面开打,种子修炼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一切将展现出怎样的风采……请拭目以待……
  • 夜深沉茶微凉

    夜深沉茶微凉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所以放弃黎明,同样也不想再待在黑暗当中。今生只想守护珍惜她的人,潇洒肆意过这一生,与朋友知己把酒言欢,笑傲这天下~~
  • 皇明本纪

    皇明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迷糊萌后太调皮

    迷糊萌后太调皮

    当冰冷的他遇上从天而降的她,会发生什么呢?“你是什么人?”“我是女人啊!”这样的智商…呃…冰山殿下,你还hold住吗?“圣皇殿下,臣妾知道错了。”“哪错了?”“我不该让你吃醋!”“……”“以后我说一,你不能说二。”“好”我说三便是了。“以后我说东,你不能说西”“好”我还有南北可以说呢,“以后除了我,你不能找其他男人”“好”,我这一生有你一个不就行了吗?冰山殿下,这么个活宝,你还不爱吗??
  • 复仇三公主之绝色蔷薇

    复仇三公主之绝色蔷薇

    三个绝色少女,冷漠如他,温柔如她,活泼如她,但是谁又能想到她们那段残酷的童年惨剧,为了复仇,她们成为了绝顶杀手,但,遇见了他们之后,她们又该如何呢……
  • 浮沉之大亨

    浮沉之大亨

    金钱的魅力在于看到她美丽的人都会爱上她,得不到她的人会万分痛苦。一个从小城走出的平凡人,既向往平静如水、小家幸福的日子,又胸怀纵横捭阖、睥睨天下的野心。一朝燃烧野心,他将如何一步步走向风云顶端?没有吊炸天的各种外挂,也没有羡煞人的家世背景,努力勤奋钻研再加上人生路上的一点点好运,让他抓住人生中每个关口的机遇。这是一个评点式的故事,这是一个不断求索的故事,亲情在贫困中伟大,爱情在虐恋中坚定,兄弟在前进中扶持。有喜有悲,有笑有泪,给你一个想不到的结局,给你一个圆满快乐的结局。欢迎先收藏,养肥再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极品二世

    极品二世

    他醒来的时候,天色血一样红。树影怪怪地映在墙上,象一张神秘的网。他分不清这是白天还是黑夜,他只听到窗外一只乌鸦在哀叫,叫声中充满苍凉。小木屋的陈设很简单,却收拾得一尘不染。被窝里尚有另一个人的余温,和一种他熟悉的芬芳。
  • 女校的终极教师

    女校的终极教师

    【2016年度最火爆新书】超级兵王回都市,入职女校当教师。奈何红尘都市,桃花运缠身。面对高冷的董事长老婆,青春活力的女教师,巨多的女同学,想要清闲的过日子,根本就是种奢侈!
  • 霜狼战争

    霜狼战争

    他会用他发达的绿色胸肌跳兽人战舞,他是银湖草原的兽人部落之子吐纳克·战吼。她的唇能散发出星辰蜂鸟酿制的香甜气息,她是影月森林中精灵女王的妹妹吉娜·维维亚·月之华。他有一对分居两地的父母,他有一个常常引诱自己的干妹妹,他有许多的朋友老师,他总是想去银湖草原看看兽人部落,他总是想去影月森林瞧瞧精灵城市。没错,这才是本书的主角,前面两位胡乱相爱搞出人命的精灵兽人之子,有着未知使命的混血少年,马洛·维维亚·战吼!(我建了个群,群号437042217,欢迎来聊天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