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3900000021

第21章 黄河古渡口(1)

我记得当时的情景

前几天,整理书房时掉出一张照片,这是1983年全家来滨州的合影。我的眼睛中露出一缕乡愁,没有初到异乡的快乐。

在此之前,父亲在北京修改长篇小说,匆忙来过一次滨州,那时还叫北镇,他说:“过了道旭渡口就到北镇了。”我们一家人,在途中奔波了两天一夜,正月十六到达张店,在长途汽车站,等待开往北镇的车。候车室里光线不足,地上丢着果皮,污浊的空气被孩子的哭声扯破。我听不懂山东话,只是愣愣地听着,辨别对方的一字一句,情感发生细微的变化,书中读到的漂泊冲出来。父亲说的道旭渡口,失去了诱惑的意义,搭乘连节车厢的长途客车,坐在连接处晃晃悠悠,全无疲劳的睡意。我长了20多岁,从未见过这么平整的土地,不知道北镇是什么样子,它和道旭渡口构建的想象的殿堂,几个小时的工夫就被击毁。

车过了小营,父亲望着窗外,说一句快到家了。我的眼睛无法离开过窗子,车驶上了道旭渡口,公路边有几家破土屋,竖起的杆子上,挂着破自行车轮胎,一片泥屋子的村庄,一条土路伸向深处。我对父亲小说似的描述的老渡口,彻底地失望,有一种想回东北老家的念头。道旭渡口未留下好的印象,车子很快地开过去。

2011年,三月的鲁北平原,阳光已经很足,冬天和清空的记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影。我查阅大量的资料,询问与道旭渡口有过接触的老人,了解发生在渡口上的老事情,《滨州文史资料》中记载:

道旭,原名“道西”是明初韩氏立村时,根椐当时村东有一条官道而取名的。清末,道西黄河段被辟为河运码头,其地位日显重要。据说,有关当局聘请一位日本的测绘师绘黄河流域的地图,此人在标注地名时,竟依声将“西”注成了“旭”。“道旭”二字在地图上出现,成了官文。外地人称道旭,本地人也只好默认。从此,该村便易名为“道旭”。

百年来,道旭人的命运和黄河的历史变迁紧紧结在一起。

咸丰五年(1855),河南铜瓦厢黄河决口,咆哮的河水海啸般地涌进了大清河河床。窄窄的河床,怎容下那无常的黄河!几年工夫,河床便严重淤淀。至1883年,河水几次溢出河床。最后一次河水溢出河床时,滚滚向南流来,虽几经堤截,也难使它驯服回归。清政府无奈,从光绪九年(1883)始由官方主持两岸同筑堤防,这还是当时的户部侍郎游百川(滨州三游村人)奉命视察黄河时,为了护乡,上谕获准的。至1899年,大堤建成。巍巍黄河堤俨如万里长城,终于锁住了黄河这条千百年来任意横行的巨龙。道旭村正处于南岸在大堤外侧,遂被正式辟为河运码头。

文字记述了渡口名字的演变,我要知道的是发生过的故事,他们使渡口有了真实的历史。黄河水少了,老样子没有了,我后来无数次经过道旭渡口。1983年,春天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黄河边上,捡起一块石头向河水中投去,看到溅起的水花,就在那天晚上写道:

视野满是浊黄的河水……

这条河没有穷尽的时候,一年年流淌,告别冬天,走进春天。

河滩的柳林,毵毵的枝条结着新绿,阳光下的河水欢快地流淌,躲开闹市来到这里,岁月中许多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一个人久住城市,心生锈了,夜晚的灯光下,对着镜子与自己相视。我愈来愈少有激情,躲在水泥楼中,观望往来的车辆和漠然的面孔。我有很多的朋友,他们留在遥远的地方,那是我的故乡。在这异地他乡,我在你的身边,才能释除心间的愁思。

黄河,你知道吗?

你可曾寻问过我?为什么一次次流连驻足,久久凝视。

我和你相识是在北方的冬日,那时我是单纯的少年,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女老师齐耳的短发,她在黑板上写下你的名字,讲了你生命的源头、流经地、最终的归宿。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教室飘散一股烟味,炉子燃烧得热烈。学生们在听她讲述关于你历经的沧桑。我沉浸了,仿佛看见你奔腾、咆哮的形象,想对雪后的天空唤你的名字。我在琢磨你的血液为何浑黄,太阳汁染的一样,连梦中也在寻找。

日子一天天走过。多年后准备离开故乡,亢奋之中心境无法平静。

冬天的故乡多雪,城市处处积着雪堆。白天行人仍然不见少,夜晚终于安静了,行驶的车辆,在街道奔跑而过。

行期已定,接着的几天是匆忙的,奔走和亲友话别。我还不明白乡愁,脑子空空的只有一个想法,盼着行期到来,离开养育自己的土地。冬日白昼暂短,夜幕降临,清冷的月辉落在雪地。想起童年在母亲膝上学的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着今后远离从小熟悉的土地,落叶般地飘泊。

长途客车爬上大桥,越过脏污的玻璃眺望窗外,河水凝滞、瘦弱,孤伶伶地卧着。曾经幻想已久的你,迎接我这远方的来客竟是这般模样。当我面对现实,现实是残酷的,世界上骗人的东西太多了,连地理课本都在骗人的情感。脸贴着冰冷的玻璃,想起朋友送我时的话,命定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

黄河,我来到你身边与你沟通情感,孤独中在这度过。

春来到岸边,黄河恢复了方刚血气,水势泱泱,流向天际,向着入海口,那是它最终的归宿。河水泛着鱼鳞的纹络,我捡起石片逆水扔去,石片在水面跳跃,飞溅一朵朵的水花。让我想到逝去的岁月,少年端坐教室,听老师激动地讲述黄河。如何的气势,如何的咆哮,船夫喊的号子传给了一代代人。那少年早已长大,成为一条硬汉,离开故乡,生活在黄河边上。我在河滩慢慢地走,感受河水清新的气息,无意间在堰的石壁的缝隙中发现,生着小小的黄花。望着生命力极强的野菊花,引起我的乡思,这个季节故乡的山野盛开达紫香花。我真想回故乡了,属于多雪的土地,那是生命的源头。

我不能忘记。

多少年后,再读青春的文字,重拾起丢失的日子,找回当年的情感。稚嫩的抒情漫着乡愁的情绪,至今还在身体中生长。

上世纪90年代,我所在的《滨州广播电视报》去博兴印刷。每周都要往返两地,冬日的一天,天空飘起冷雨,回滨州的客车没有了,厂里安排“上海”轿车送我们。天黑得透了,雨冻在公路上,往来的车辆明显减少,接近道旭渡口看到桥上挂着的灯光。上桥时有一段慢坡,河面的风吹得玻璃作响,“上海”轿车几乎是滑到桥头。前面一辆毛驴车停在一边,赶车人捆绑松驰的绳子。车子随着惯性滑行,撞在柴车上,驴受到突然的冲击,蹄下又是滑溜的桥面,一下子跪倒。赶车人心疼得忙去扶驴,往来的汽车从身边驶过,我吓得出一身汗,不理解赶车人,不顾一切地救护驴,不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车上的一位同事,小时在家牵过驴,懂得驴的性情,一点点地牵着驴,其余的人则小心地推着柴车,穿过黄河大桥。这一段经历过去近20年了,我记得当时的情景。

一张老照片,一本文史资料,让我想到了很多过去的事情。

老人们口述历史

1964年,乍启典多次背画夹,徒步到道旭渡口写生,蹬上摆渡轮体验生活与船工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画了大量的草稿,积累了创作素材。冒烟的拖轮,拉着摆渡轮在急流中往对岸驶去。渡轮停的车辆上满载货物,一个船渡工站在船边,迎着吹来的风,岸边竖起吊车的长臂,装卸工目送远去的渡轮,水浪翻滚声,船工的号子声,冲撞起画家的心灵。一幅反映道旭渡口繁忙景象的画作《道旭渡口拖运忙》在他的画室中问世。乍启典的画真实,他深入到船上,在黄河边上作了写生才创作出画作,并参加了全国美展。

每次经过道旭渡口,跨越黄河都没有看过画中的情景,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一年黄河断流226天,引发“拯救母亲河”的行动。我每周去博兴印报纸,看到枯水的黄河的样子,阳光下龟裂的河滩,母亲的形象惨不忍睹。

2008年,我编辑报纸文史版,看到关于道旭渡口的资料,它让我回到记忆中,去寻找一些什么东西。

文友周福楼当兵换防,全副武装地越过黄河。2011年3月17日,参加单位同事的婚礼,我们坐在一个桌子上,趁机向他询问当年道旭渡口的情景,查问有没有熟悉的老人在那里工作过。周福楼是个热心人,几天后接到他的电话,他联系了家住高杜居委会的老人,其中有的人在渡口干过装卸工。按约定的时间,2011年3月27日,上午九时我来到高杜居委会,看到楼前等我的周福楼。

二楼会议室里,几位老人早已来到,围在茶几前喝茶拉呱,他们年老体弱,不是经常见面。我和他们面对面地坐,察看每一位老人,脸上的纹络里积淤着时间的痕迹。我们的交谈,推到过去的岁月中,坐在我身边的老人,他拄着手杖,很少见他说话,思绪一潮潮地卷涌。

78岁的高令华老人,年轻时是车把式,他赶着双骡铁皮木轮大车运货。14岁时跟父亲学会赶车,车是自己家的,运货车到了河边不能直接上船,而是要卸下骡子,五六个人沿着跳板把车推到船上。他是道旭渡口的常客,平均每五天走两趟渡口运货到周村。船随风浪摇摆,跳板摆不好,船的中间缝隙夹断骡蹄。有时会见到一个壮实的汉子,看到一匹好骡子瞬间废了,心疼得蹲在一边,大声地哭了起来。

解放前,北镇的商贩们,常到周村去运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道旭渡口的位置经常变换,黄河水小时靠前,水大时退后。天气不好时就不渡,河边有马车店,土院墙,土坯房,栅栏门,院墙一米多高,象征性地围起来。车马店里搭地铺,铺着稻草,窗户是挖出的窟窿,竖着几根手指粗的木棍,屋门口挂着谷草帘。

骡车出了大门,蹄声撞碎了清晨的安静,从高杜到道旭渡口约有八华里,赶车走一个小时,鸡叫时起身。听不到鸡叫,就看天上的星星,本地谚语说:“大猫出来二猫撵,三猫出来白瞪眼。”那时候没有表,只能用肉眼观看星星判断早晚。

84岁的高法晋,几十年前在道旭渡口扛脚行,由于身体瘦弱,体力不如同行的伙计们。所以他打酒请“把头”喝,可以干一些轻快活。在渡口各队之间为了生意,常有“抢行”的事发生。棉花包体积大,扛着它走跳板,非常危险是难干的活。同村的伙计搭手,货上身时,会手下留情,如果关系不好,稍一用力就下黑手。无活时他们就以打扑克,拾栏子,走五福等游戏作为消遣。

北镇是交通枢纽,1850年河南铜瓦厢决口,黄河夺大清河的河道。大堤上柳树居多,大多数的树枝子被砍了防汛,难以形成大树林。

1947年,国民党飞机轰炸,高法晋正坐在船上渡河,子弹在船边炸响,有人的胳膊被打中,同船的人看到血受惊吓,大声叫喊,高法晋弃船逃生,跳进浑浊的河水中,艰难地向岸边走去。

街上的嘈杂声,并未扰乱老人们的讲述,茶水的香气在游荡,我把镜头对准了老人,留下一个形象,也存下一段历史。

记忆和想象在拼凑碎裂的历史

上午采访快结束时,高书记说:“还有一个叫韩丕泉的老人,他在黄河边长大,家里可以造船。”这个信息使我兴奋起来,对道旭渡口的事情,他可能了解得更多一些。中午告别时,高书记送给我高杜居委会编的《高杜人说高杜事》一书。

回到家中,打开这本红皮书,有一篇杜经堂写的《上周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到清晨,听到鸡叫的声音,套好的骡车显得格外精神。休息一夜的马儿,咴咴地打着响鼻,叔叔的鞭子一甩,车轮开始滚动:

张肖堂是南来北往的人过黄河的重要渡口,特别是跑周村的马车非在此处过河不可。走上大坝,黄河就在我眼前,西不见头,东不见尾,土黄色的河水急流而过。河中有一条大舞台渡船,剩下的空位已经不多了,摆渡的人看见大坝上有过来的马车,就高声喊:“快点走!”虽然我和我叔着急赶渡船,但是我们是下坡,只能耐心地、小心翼翼地走。我牵着拉长套的骡子,不让它用力;我叔锁住驾辕的骡子,一步一步地下坡。我们赶上了这班渡船,按船上人说的把骡子卸了下来。船上下来六七个人,一个驾着辕子,两个抓住车轱辘两面,三个掀着车尾,还有两个用手推着车棚子。驾辕子的喊:“好了吗?”“好了!”大家一齐喊。有人领喊:“咳!”伙计们齐喊:“咳!再加把劲!咳!车脚动弹哩,咳!再来一套哇,咳!再加油哇,咳!这就好了,咳!再使劲,咳!使劲,咳!再来一下,咳!好——啦——”就这样车被拉上了船。我看见河水黄黄的,一个漩漩涡接一个漩涡,甚是可怕,我有点晕头转向。但是要上周村就必须上船,我只好牵着牲口小心翼翼地经过跳板上了摆渡船。

同类推荐
  •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是马索克最主要的虐恋作品。这是一位贵族男子自愿成为一位女士的奴隶的故事。他愿意受她的驱使,受她的惩罚,使自己成为她对之握有生杀予夺权利的财产。在他们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女方始终比较勉强,最后她移情别恋,残忍地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 大雷雨

    大雷雨

    冯半夜让人往灶膛里再添把火。一根木柴塞进去,啪的爆响一声,啪的又爆响一声,水就咕嘟咕嘟开了,顶得槐木锅盖噗噗直跳。冯半夜挽起袖子,学着杂技演员绕院子转上一周,大喊一声:“拿狗来!”没有人帮他拿,他自己使唤自己。他把拴在墙角槐树上的那条黄狗解开,拽着缰绳往锅边走。黄狗知道没什么好事,不愿意跟上,屁股拼命往后坐。冯半夜抄起一根棍子,不打,就比划,死拖乱拽就把狗弄到了锅边。冯半夜说:“你这畜生,不知好歹,让你喝汤呢。”他还向满院子的人嘿嘿笑了两声。
  • 欢喜冤家来逗阵

    欢喜冤家来逗阵

    失去记忆但依旧唯我独尊的大小姐,以及外表张狂但内在单纯的落魄男子之间,展开了一连串有趣的对决。
  • 玩钱

    玩钱

    本书是一部写民间融资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叙述了一位民间金融从业者在激烈的融资市场中角逐的故事。本书是一部写民间融资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叙述了一位民间金融从业者在激烈的融资市场中角逐的故事。
  • 死亡大奖

    死亡大奖

    十万元大奖不期而至,喜出望外的幸运者却一个个突然死亡。当公安局长惟一的侄女也收到一份“大奖”通知时,是幸运降临,还是死亡签证?他不能坐等答案……
热门推荐
  • 野蛮弃妇杠上你

    野蛮弃妇杠上你

    前世,她是特殊组织的一员,在执行任务时为了救心上人的心上人,被子弹击中,竟然魂穿到rt总裁不受待见的妻子身上,一个娇弱的受气包。她的总裁夫君在她面前与其他女子欢好不说,还留下那个女子对她颐指气使,一个接一个,终于是可忍孰不可忍,野蛮女不发威当她是病猫吗?
  • 问天神帝

    问天神帝

    我是谁?我是问天。此生我欲问天三事,一事为何我登凌绝顶,让人我的兄弟皆惧我?二事为何我爱之人叛我,不爱之人对我一往深情?三事为何我九世无父无母,今世有了却又离我而去?天若不答,我必逆天。少年问天觉醒九世记忆不甘被命运所空,踏入了天才会聚的强者世界,逆天而为不甘堕落。
  • 警花的极品房东

    警花的极品房东

    一代兵王沦为廉价保姆,兼职伴读书童。从此麻烦不断,各种恶少,各种二代,各种美女组团来袭。看承诺如何拳打恶少,脚踢二代,跟各种美女搞好关系的同时做一个终极护短男保姆。(新书《校园超品强少》已上传,求支持!)
  • 做人做事会用人

    做人做事会用人

    本书荟萃了古今中外的用人法则,将用人要诀用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具体包括:用人者做人的态度很重要;识人有方,用人得法;成为下属的知己;练就容人的本事;善于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别人;做事要活用众人的智慧等。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人安身立命不外乎两件事,即做人和做事,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能够影响一个人人生的走势和事业的成败,所以能够做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就可以不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既是做人的修养与品格,也是铸就事业辉煌的谋略和智慧。
  • 王俊凯之缘来

    王俊凯之缘来

    儿时的相遇,刚入青年不久的分离,在他们的18岁这年,他们再度相遇,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她,是青丘狐的后裔。为了你,我可以付出一切,你是我最大的底线。他,是光鲜亮丽的明星和集团继承人。我最不希望的,是看见你离开的背影。【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不后悔爱上你。】by寒and凯不喜勿喷,请勿上升真人
  • 金装武神

    金装武神

    华夏黄金部队叶永生被一场神秘矿动带至风云大陆,夺舍成为崇武世家同名子弟。在这个魂武争雄、神话降临的世界,看他如何凭借聚宝盆武魂,武攀神道、财控天下!生当人杰,死亦鬼雄!横跨生死,超然六道,成就金装武神!
  • 导演小人书

    导演小人书

    本书是首部全面记录导演林兆华戏剧与人生的图文散文随笔集。由林兆华亲自整理、编排,以图片的形式讲述戏剧人生里的生活感悟,并为每一张照片撰写配图小文,好像“小人书”一样,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图文并茂地再现他导演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结合他个人的排戏经历,逐一披露他与高行健、过士行、濮存昕、梁冠华、何冰、徐帆、宋丹丹、蒋雯丽、易立明、谭盾、高亚麟、小陶虹等豪华的主创团队背后的交往趣事。
  • 网游之横扫天下

    网游之横扫天下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拒绝了各大著名企业的邀请,为的竟然是老一代眼中碌碌无为的——网游。他如何迈出自己的一步?如何打破常规,站在人人之上!
  • 季家传

    季家传

    季家,一个神奇的家,女儿嫁入皇宫,亲姐妹要谋害,宫里也有敌人,究竟是完美结局,还是痛苦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