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3900000023

第23章 触摸清河镇年画(1)

身体里跳动着灼人的热流

2011年2月26日,距第一次去清河镇,不过两个多月。我出家门的时间、走的路线和上次相同,但心境不一样了。这期间我读了大量关于年画的资料,对古老的民间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心里有一点底,行动就多了一份力量。

清寒的春风中,早起上班的人群匆忙地来往,汽车的鸣笛声,不时地撕扯思绪,从人们的脸上,无法揣摩出心思。在阴冷的空气中,渤海九路向前方延伸,两旁的店铺不时有人进出,迎来新的客人。

2007年,我编《滨州广播电视报》副刊时,刊发了师专学生写的《清河镇年画》,从那时开始,我记住清河镇有着300年历史的年画,还有年画传人王圣亮,有一次他到编辑部来,带着一叠年画,并送了我一幅门神,我很随意给了一位朋友。我从东北来到滨州,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对它的文化的理解才刚刚开始,清河镇年画拨开时间的浓雾,欲把人灌醉的浓烈的乡土气息,感染人的情绪。

2010年12月3日,第一次去清河镇在丁庄下车,王圣亮说穿过十字路口,向南走不是很远的路。我按照声音地图的指引,横穿十字路口,一直向路南走去。阴历二十八,正是丁家大集,走出不远就碰到理发的老手艺,白土布搭成的临时帐篷,理发师傅戴着布帽子,穿着蓝中山装,脚上是手工做的棉布鞋,他正在给顾客理发,地上丢弃的头发是刚剪落下来的。帐篷的边上,挂着长方形的红幌子,写“惠民理发”的字样。我很久未看到这样简朴的理发了,举起手中的相机,却被理发的老人扯着嗓子喊住,他不高兴地拒绝拍照。喊声反到让我来了情绪,卖马扎子的摊位,有靠背的高马扎、矮马扎摞在一起,电动三轮上装了一堆,让城市变得僵硬的眼睛,接受到清新的画面。

集市远了,公路两旁的庄稼地广阔了,白杨树直入天空,农家的院墙上喷涂着广告。我未想到从丁庄到清河镇的路这么长,近十华里的路,我走了一个多小时。接近清河镇,打电话联系王圣亮,远远地看到他招手。

寒暄结束,我的眼睛被色彩刺激一下,向身后看去,一面墙上刷满大红的色彩,却是“怡水龙城”的售房广告。我的心一下子沉了,满是灰色水泥房子的街道,没有一点年画的影子,被灰色挤得满满当当。

坐在王圣亮的工作室,我看到案子上,一摞半成品的孙武系列年画,快刻完工的版是“挑滑车”,刀锋走过的地方,梨木上留下流畅的线条。

虽然还是冬天,屋子里无取暖的设备,清寒的空气,使杯子中的茶很快凉了,我还是脱掉羽绒服,身体里跳动灼人的热流。院子里捕捉不到昔日的痕迹,翻修的水泥砖房,看不到泥土的影子,他在这里生活近六十年,年画一直陪伴,年画老了,他也一天天地老了,惟有对年画的热爱不变。

王圣亮的口音带着当地的土话,必须细细地听,稍不注意就会留下一片空白段。

1954年5月,王圣亮出生在这个院落里,泥土草屋的暖意,亲人的快乐,使一家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他是在爷爷的膝上长大,爷爷手中的活做的是年画,讲的故事也是年画。小时的王圣亮,最愿听他讲的“清河镇木版年画与李自成的传说”,他的祖先给闯王李自成画过像。在此之前,李自成请了几个画师画像,画作完成后,李自成看后都不满意,一气之下,画师一个个都被砍头。最后军师请来王画三,这位远近闻名的画师。李自成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只眼伤残,王画三仔细地端量,便让他张弓拉箭,一只眼睛怒瞪前方,紧闭伤残的眼睛掩盖缺陷,增加英武之气。李自成看到纸上的自己,十分高兴地问王画三:“你想要什么做报答?”王画三说:“我要的是家族人丁兴旺。”李自成在地图前沉思良久,大手在空中一划拉,就把黄河岸边的清河镇,这块风水宝地赐给了王画三,李自成说:“封你一代出一个画家。”从此王姓家族在黄河北岸落户,一代代地居住下来。

王画三的后代,有三位比较有影响的画家,一个是王成起,一个是王培莲,再就是画年画的王圣亮。

在爷爷的年画中,王圣亮长大了,1962年他跟着爷爷制作木版年画,稚嫩的小手拿起把子,在颜色盘中蘸色。鲜亮的色彩,方脸的胖娃娃,喜庆和兴奋的气氛,满满当当的画面,把一年积下的痛苦挤得远远的。他和爷爷从8岁学到10岁,学会年画的制作过程,但他爷爷不会做版。

爷爷的指纹中染着颜色,制作中达到高潮时唱起,贩卖年画的画商们,向顾客兜售自己的画时,“扛板子”(卖唱)的小曲:

进腊月,早办年,好面子,揭春联。

敬门神,贴春联,大红大绿置办全。

天井里摆香案,喜喜庆庆过大年。

这一年,王圣亮在清河镇完小上小学,美术课是他最愿上的,老师教的星星、月亮,满足不了好奇心,他开始画小人书。航运社书记叫王孝帅,有一个日记本,里面的插图是刘胡兰、黄继光、丘少云、欧阳海等革命英雄。他常去借来临摹,时间长了,王书记干脆撕下插图,送给喜爱画画的王圣亮。普通的农家院落,土坯墙围着五间草房,日子一天天在清贫中度过。父亲在生产队干一天活,挣一毛二分钱,而买一盒当地土话说的“马历色”(水彩),却要花去6毛。王圣亮疯狂地迷恋绘画,四处收寻纸张,父亲认为他不务正业,一气之下,撕碎他的画,让他和小伙伴们去打草。打一筐草卖五毛钱,还能补助家中的日常生活。

1966年,11岁的王圣亮,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一年他小学四年级,他开始画漫画,画校长和几个老师凑一起喝酒,贴在学校的土墙上,他画的是四开“粉连纸”。

中午放学回家后,王圣亮挨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大嘴巴,他被父亲打一顿。同学们跟他父亲说,他在学校画的漫画贴到墙上了:“圣亮画得老好了。大鱼大肉,四个盘子喝酒。”父亲一听炸了庙,气不打一处来地说:“你好大的胆呀!画这做啥?”从此以后,学校的大字报,很多都由这个未成年的孩子来写和画。

近六十岁的王圣亮,说到这段生活时,突然大哭了起来。泪水填满眼角的纹络,挂着沉重的回忆。院子里的狗一阵狂叫,打破对记忆的纠缠,我避开他脸上的泪水,向窗外望去。冬日的天空并不是高远,灰喜鹊飞过,听不到它们的叫声。王圣亮叙述的时间碎片,随着消失的五间草房远去了,只有年画可以触摸时空。作家、民俗学家冯骥才,一直奔波田野,为挽救濒临灭绝的年画,他深刻地指出:“我喜欢亲近乡土的那种感觉和感受。尤其是——每入乡土深处,才实实在在领悟到民间文化的意义。它直通远古而依然活着的根脉,它在百姓心中深刻的精神之所在,它不可思议的多样与斑斓,它醇正的、浓烈的、深厚而迷人的气息……只有此时此刻,才发现我们对民间其实很无知;而只有弄懂了民间文化,才真正懂得我们的百姓和民族。”

“醇正的、浓烈的、深厚而迷人的气息”,冯骥才搬出一连串纯真的词语,表述乡村大地,民间文化的正气和朴素。王圣亮的情绪平稳下来,我很想形象地看到他背着去打草的筐样子。他俯在茶几上,在一张白纸上,不一会儿的工夫,就画出样子可爱的小草筐。流畅的线条,筐中挤出的几棵草,一直存于王圣亮的心中。

年画只是传说中的了

清河镇一村杂乱的水泥房,残败的泥土草房,交织在这片土地上。过去的乡村温暖,我一点感受不到,记忆中年画不是越来越近,却是变得遥远。离开清河镇回到滨州,我不知如何面对年画,它和文坛上流行的“民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在王圣亮家看到收藏的年画,也有他创作的孙武系列,但这些还不能说明,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清河镇年画的真实面貌。

“文革”时,清河镇年画被列为“四旧”,铺天盖地的政治运动面前,有人怕引火烧身,招来致命的麻烦,于是销毁画版,对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失去了保存的勇气,画版当作柴生火做饭,刮去画面做菜板,或堵鸡窝。1969年稻改田,一些版被用来做闸板,挡渠道的水,古老的民间艺术被摧毁掉了。1980年,王圣亮开始抢救,花2800块钱,买下清河镇存下的全部版。后来日本一个专家团来清河镇寻年画,引起巨大的反响,人们重新知道年画的价值。日本人走了,买来的画版,惹来一串烦心事。在利益面前,人心发生变化,卖版的人都是乡邻,不是同学就是校友,他们不好意思来说,派妻子来王圣亮家索回卖给他的版,她们不退钱不说,还不讲理地说:“你还让我退钱,你靠我的版出了名,得了多少奖金,谁知道?”王圣亮珍爱的版,一块块地离开了,从这天开始,他决心自己做版。

我邮购冯骥才的《年画手记》,他记录田野调查的经过,也使我对年画的了解越加深入。他把“年画狂人阿列克谢耶夫”推出来,这是从沙皇到苏联时代的著名汉学家。他的《1907年中国纪行》是国际汉学界有巨大影响的作品。他还到过天津的杨柳青,收集过年画。这一线索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如果不写清河镇年画,不可能知道这个外国人的名字。现在这些年画在中国很少见到了,冯骥才去俄国之前,阎国栋教授送了他一本翻译的《1907年中国纪行》。冯骥才写道:

在我访俄之前,南开大学的俄语教授阎国栋先生送给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译作。我接过一看,竟是从沙俄到前苏联时代圣彼得堡著名的汉学家阿克列谢耶夫的《1907年中国纪行》。这可是国际汉学界一部名作。阿克列谢耶夫用了毕生精力研究民间文化,包括中国木版年画,还专门来到天津杨柳青收集年画呢。这本书就非常详细地记载了他那次杨柳青之行的全过程。我手头上早就有这部书的原版,但不通俄语,入书无门。幸好阎教授的译笔流畅又老到,涉及那些古老事物,都译得十分精准。这便使我如同进入时光隧道,与阿克列谢耶夫一同进入上世纪初北方中国以及古镇杨柳青。尽管近十多年来,我年年都要去杨柳青,但进入1907年的杨柳青还是第一次。

阿克列谢耶夫对中国年画的兴趣,源于一位俄国植物学家科马罗夫。这位科马罗夫于1896年和1897年两次到中国东北采集植物。由于他对中国百姓的生活风俗产生浓郁的兴趣,便喜爱上了充满了生活意趣的年画。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年画是最丰富地表现民间生活的。而清代末期又是中国木版年画的极盛时代。虽然科马罗夫两次来华并不在过年的时候,但是随便他走进哪一家杂货店都可以买到朴拙而美丽的民间版画。那时东北各地所销售的年画大都来自天津的杨柳青。科马罗夫所收集的三百幅中绝大部分是天津人的手笔。

一年以后,科马罗夫在圣彼得堡俄国地理学会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展出这些来自中国的神奇又诱人的民间艺术品。这次展览应是世界上第一次中国年画展。

在展览的参观者中,有一位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学生被迷住了。他就是阿克列谢耶夫。他决心破译中国年画深邃而神秘的文化内涵。在此后的留学进修中,他从欧洲转入中国。这年(1906年)秋季他到达北京,并且马上开始动手收集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转年,他就随同法国汉学家沙畹到北方各省进行实地考察去了。

沙畹也是一位国际著名的敦煌学者。他此行的目的是为研究司马迁而考察汉代的古迹。阿克列谢耶夫的目标则对准中国民间。除去广泛收集民歌、儿歌、唱本、寺庙掌故之外,主要是年画。第一去处自然就是天津杨柳青。

他们于1907年5月30日乘火车由北京抵天津。在老龙头车站下车,然后租一条船顺着大运河南下,第一站便是阿克列谢耶夫梦思夜想的古镇杨柳青。他们泊船下岸,开始了奇异的“年画之旅”。

我收到邮来的书,在楼前的阴影里,背对着寒风拆开邮包。2001年版的书在时间中漂流,辗转到我的手里了。书中的插图,有《天河配》《王羲之爱鹅》《剑锋山》,还有一些国内看不到的稀罕的年画。阿列克谢耶夫和他的中文老师张逸迁坐在凳子上,中间隔着方桌,右手撑在膝盖上,左胳膊靠在桌子上。他的老师正襟危坐,双手交叠放在小腹上,目光中流出自信。阿列克谢耶夫为我们民族保存了一批绝版的年画,使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真实的民间艺术。他的老师科马罗夫和沙畹,对他的影响是一生的,他俩也来到过中国。阿列克谢耶夫跟随沙畹,开始北方的旅行。

2011年的春节,我沉浸于旧时代中,在济南这座老城里行走,看不到喜庆的对联,年画只是传说中的了。我没有经过年画盛时的情景,目睹绝唱和消失的时代。这样的日子,清河镇的家家户户是否贴上对联?贴上年画呢?那一天阴历二十六,洪楼教堂的钟声隐隐传来,清寒中院子里的阳光,还是送来年的气息。王圣亮打来电话,提前祝新年快乐,时空相隔,我很想问清河镇的年画,今年销售如何,我试了试却未开口问。桌子上《1907年中国纪行》里的阿列克谢耶夫顶着酷热,坐着马车来到济南寻找年画。

我拉开窗子,寒冷的风窜进来,远处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年加快行走的脚步,送来祥和与快乐。

滨州作为吕剧的发源地,1901年2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时殿元率同乐班,化装演出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时殿元扮脚夫王小,手中执鞭,崔心悦饰演二姑娘,身着彩绘的驴形道具,装扮出骑驴状。我看过一幅朱仙镇《王二赶脚》的年画,大红大绿的民间色彩,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耕文明的财富迅速地消失,它在沉默中没有死得悲壮惨烈,只是化于尘土,瞬间埋葬。清河镇只有一个身材瘦弱的王圣亮,苦苦地支撑,守住年画的根脉。

第二次来到清河镇

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人们还未从年的热闹中走出来,不出正月就是年,我还是耐不住年画的召唤,第二次来到清河镇。

同类推荐
  •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禽海石

    禽海石

    作者主旨言情,批评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青年男女造成爱情悲剧的罪过。小说作者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以切肤之痛控诉其罪恶。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 CSI犯罪现场(第2季)

    CSI犯罪现场(第2季)

    《CSI犯罪现场(第2季)》堪称外国罪案小说中的精品,作者为美国著名畅销小说家,于两年中走访了多位美国及加拿大警局罪案专家,根据他们的口述,将他们职业生涯中主办或参与的八起轰动一时的案件破获过程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写成纪实小说,文中涉及的案件全部为真人真事。小说详细地向读者讲述犯罪现场调查人员如何利用大量前沿尖端科学。此书承接前作,内容更加精彩,罪案更加诡异和血腥,探案过程更加离奇和专业,无疑将会为读者再度奉上一次阅读盛宴。
  • 当代中国手机小说:洁白的手帕

    当代中国手机小说:洁白的手帕

    陈武编著的《洁白的手帕(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精选百余篇名家所创作的手机小说,精短丰富,阅读性与趣味性很强。《洁白的手帕(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共59篇作品,12万字,以都市题材为主,可见陈武已开始融入城市,融入主流社会,从作品看,有其独特的视角,有其个性的审美,内容有他在城市的奋斗,有他在城市的际遇,有他对城市的思考,有他对城市的爱憎,但令人欣喜的是陈武并没有忘记乡村,乡村依然有他祖辈的印记,童年的回忆……
  • 乱世红琰:蔡文姬

    乱世红琰:蔡文姬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描绘了汉末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声,从少年才子到婚配丧夫,之后父母双亡,悲惨中又被抢到匈奴被迫嫁给匈奴左贤王,最终被曹操赎回大汉,又不得不于儿子分别,最终嫁于幼时同学董祀方才转危为安,共度余生。
热门推荐
  • 超级智能

    超级智能

    这是讲述一个超级努力的平凡少年,在获得超级智能系统后,逆袭高富帅、成就无上学霸、练就超级神功、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一个传奇故事!剧情无虐主,开足BUFF光环,以轻松舒畅为主!
  • tfboys情根深种

    tfboys情根深种

    我知道我文笔渣渣,我知道我写的不好,但还是欢迎四叶草们来捧场哦!虽然我是一名四叶草,但我并不讨厌行星饭,希望大家和睦相处!希望大家看下去,虽然写的不好,也没有时间更文,请耐心等待。四叶草在未来唯美盛开!支持三小只吧!
  • 学院都市的御坂高达

    学院都市的御坂高达

    一个电系能力者穿越学园都市自带太阳炉的故事。
  • 女权:腹黑废柴大小姐

    女权:腹黑废柴大小姐

    她,22世纪的金牌杀手,在那个时候,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被无数人崇拜。最后,却被自己心爱的人陷害致死。浴火重生,她竟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完全不招人待见,所有人都看不起她。她心里暗暗下决定,会用实际行动让这些人真正拜服在她的脚下。
  • 周德东全新力作:第七感

    周德东全新力作:第七感

    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周德东力作!主人公碎花小鳄被迫来到一个古怪、诡异的学校——永远无声无息的209寝室、莫名其妙的同窗室友、不同寻常的冰镇可乐怎么喝都会中奖、只要出门就能看到的那辆出租车和那位表情猥琐的司机,所有的种种无不隐藏着惊世骇俗的秘密。是死神的诅咒,抑或是活人的阴谋?母女二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结局会是怎样?是什么堆积出难解的亲情仇恨?已经过世的父亲为什么会变身成为“电子父亲”?浪子的爱情究竟情归何处?“第七感”是个人的主观感觉,还是蕴藏在何种情感中的不为人知的情结?
  • 九天战戈

    九天战戈

    天地初生,天地迎来一场巨大浩劫,不得已将自身分为九块!但希望有一天可以变回一块完整大陆,一切的一切将从昊天开始。
  • 豪门婚宠契约新娘2

    豪门婚宠契约新娘2

    “你的昨天遗憾错过,今天的你注定与我同行。答应嫁给我,承诺一生相守不相离,我必用命守护你。“男人用严肃的声音宣誓着。邱天见夜如斯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暗骂他伪君子。明明是契约婚姻,干吗要弄得这么正式。四目交错后,自知拗不过他,附声道:“你若相守不相离,我必生死永相依。”
  • 蜀中言怀

    蜀中言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昊阳纪

    昊阳纪

    原本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却稀里糊涂的穿越重生到异界,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与新的文明碰撞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个个强大的修行者,一个个离奇的事情即将上演,在死亡与阴谋中寻求真与假,道与理。
  • 绝境之赎

    绝境之赎

    一入江湖催我辈,残垣断壁、兵临池下、满城烟沙,成也何,败亦何,一将功成万骨枯,峥嵘岁月泪蹉跎,笑问苍天,故人已去,谁去沉浮!吴国神龙山脉下夜风镇莫名其妙被一日屠戮,浮尸遍野,血流万里,仅剩夜殇一人独活,无人知晓,无人问津!然万年一次的异域大战又将开启,带着承诺与使命,夜殇走向了强者之路,齐暗魔,结兄弟,拥美女,强者之路不寂寞,且看茫茫大陆迷惘之际,众雄并起,孰能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