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3900000028

第28章 时间遗落的骨骼

不知为什么,多少年后,我们选择春天来到了宴贺台,时间抛弃的荒凉,从土台上飘落。

2010年4月24日,我和几个文友沿着乡间公路,驱车来到宴贺台。几年前我所在的报社,在博兴县印刷报纸,每个星期都要去那里校版。路经小营镇时,同事指着天边一座模糊的土台子说:“那就是滨州八景之一的宴贺台。”2008年3月5日,我刊发了作家刘丽丽《紫气中的烟火》一文,就是写宴贺台的传说。她用“紫气”、“烟火”这两个符号,涵概一个久远的故事。她说:“七百多年过去了,朝代更替,几经风雨。宴贺台上已经找不到道观烽火的影子。像一个苍劲的北方汉子,它的脸上满是沧桑和沟壑。道教的清静无为,让它学会隐忍,它把自己隐入平民烟火之中。那东来的紫气,化入千家万户,保一方平安;那缭绕的尘烟幻化为农家小院里的土烟,自在自得。”据说宴贺台最早是烽火台,是为战争而建。明洪武五年,有一天,一个云游道人走很远的路,身体疲惫到极限,背着落满尘土的行囊来到此地,站在土台上,观察四面八方的道路。他凭多年的经验,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看到这儿的地理位置,不是一般的地方。水路、陆路交织通畅,北面的黄河奔腾如龙,所以当时的地名叫“九龙口”。道观历时两年建成,张道士把道观建在烽火台上,这不是心血来潮,经过三思而定。云游的日子里,他一定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他一生在寻找。“台上建有两院,东院为泰山行宫,西院为玉皇阁三楹大殿。飞檐斗拱,尤称壮观。享有盛名的‘宴贺台’,仅中央建筑部分,高出地面近60米,面积达2000平方米,远处看俨然是一座小山。”韩红艳在《宴贺台遗址考察侧记》一文中写道。一道厚重的门,高高的门槛,一开一合,分开尘世和神的两重世界。门里传递神的意志,门外的田野散发世俗的烟火味。有多少带着体温的手,触摸砖石,又有多少双脚,透露出人间的心事,额头叩在地上显得那么渺小。“我”在神的面前如同一草芥,所以红尘中的人与事,情与爱,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必须请求神的帮助和解决。在历史中作家看到的是“一个苍劲的北方汉子”,没有繁荣昌盛时的烟火和辉煌的建筑,一片成阴的柳树,敲响的晨钟暮鼓,在“消失”这个表示速度的词下面逃离。

当嘈闹的城市生活搅得难以安静,挖掘机推平老屋,扑来的风,吹散了淤积多年的气息。房子拆毁了,人远远地离去,撒欢的风尽情地玩耍。不久以后,将按照开发商的意愿,竖起一座座更高更大的建筑。快节奏生活的逼迫,不允许有过多的思考,我们走进大地,寻找历史的遗迹,用生命的对话抚慰心灵的疼痛。

在路北有一堆棒子垛,秸杆挤在一起,根茎割断被迫离开了大地,失去血脉的补养。几场狂风,一阵阵暴雨,一个冬季褪去鲜润的色泽。它们垛在地头,一天天地等待腐烂,重新归于泥土里。在这里生怕打破沉寂,我关闭手机,切断与城市和远方的联系,情感的接线员,渴望连接现实和历史。我试图用想象修复历史的碎片,恢复过去的真实。

我听到时间的心跳,血液的流动和深沉的呼吸声。

我站在宴贺台上,向远处眺望,思想走出了身体,回到七百多年前的日子里。冬日的寒风,在空旷的大地上恣肆,树枝掉光叶子,在寒冷的空气中瑟缩,天空灰朦朦的,鸟儿薄薄的羽翅被冻透了。道观落成的那一天,突然一群燕子,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围着台子盘绕,带来吉祥的祝福。因为“燕”同“宴”的字音相符,当地的人叫习惯了,又不好改口,从此人们称其为宴贺台。

翻开历史的档案,嗅着前尘往事的霉味,手指拈过一页,就是一段时间的流逝。我在《蒲台县志》读到,“在城南十五里,上筑泰山行宫,每岁三月望日,香火丛集,士女如云。明万历间增筑玉皇阁三楹,尤称壮丽。”这段记载,描述宴贺台庙会的烟火盛景,三月十五日庙会,是一年中人们期待的日子,远近的人都来朝拜,为家人为自己许下一个愿,“赶会交易的善男信女和商贾之人更是络绎不绝”,这个日子,加进更多的商业元素,在宗教中羼进世俗的东西,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在中国人的眼中,不管什么神和庙都要一拜,上一炷香,叩三个头,祈福平安、发财。神圣的地方变成热闹非凡的场地,神能孤独地注视芸芸众生相。当地的诗人是男还是女,名字都无法考证,但是写的诗却留下来。“笼头沙帕避风尘,士女焚香竞奉真。三月玉皇高阁外,万家烟火饯残春”。诗人选择了“万家烟火”,这四个字藏了太多的东西,《史记·律书》中的“鸣鸡吠狗,烟火万里”指的是百姓家的炊烟,多的是人间的烟火味。唐朝的李绅在《忆登栖霞寺峰》一诗中写道:“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说的是敬神、祭祖的香火。在这一刻,我发现“烟火”在时间中的重要性。

作家刘丽丽的老家,就是前面不远的和睦村,她是最好的解说员。当年的她,扎着小辫子,走在去姥姥家的路上,“隐隐畏惧”经过宴贺台。在她的记忆中,八十年代的宴贺台,四周是一片水泊,苇荡纵横,一条小河横在大地上,阻挡人们接近这里,平常很少有人来。民间的传说,涂满了神秘和仙气,宴贺台上的一些洞孔,渲染神灵之气。

宴贺台的北面,几乎垂直的陡峭,没有依赖攀爬的东西。西边有一条小路,不时借助新生的杂草和伸出的树枝,往上攀登。台顶平坦,一些刺槐零乱地生长。灌木和荒草散落其间,看不到一丝盛时的情景,也看不到一撮香炷的灰烬,七百多年后,这里完全是一座土堆了。如果缺少传说,还有一些民间文化爱好者的搜集,用文字还原当时的宴贺台,后人恐怕要忘记它了。作家在她的文章中,不无惋惜地说:“似乎比以往低矮许多,约两层楼高。远远望去,已经少了昔日的霸气和神秘。”时间的跨度漫长,我的几个文字修整不了破败的宴贺台。

黄河在宴贺台的北面,这条民族象征的河流,不仅是以它的宏大而著名。在它奔腾而过的地方,养育了两岸的人民和土地,留下了厚重的文化。

《滨州黄河大事记》中,有一条记录了1946年的一段文字:“7月15日,山东省河务局、渤海区修治黄河工程总指挥部联合发出指示:区治黄工程已进行50余日,经初步检验在工程尺度、夯实程度方面多有不合格,应抓紧整理;青城、高苑等县工段,因战事停工,应即速设法修起来。且前段对修险工程多未顾及,现黄水将至,应立即动员一批精壮民工赶修,石料缺乏可以砖代替,破庙、城墙、城楼均可拆用。”政府下达的文件中,有破庙、城墙都可以拆毁。宴贺台也不例外,它属于被拆的行列中,要用它的砖和木,为人民造福。韩红艳在《宴贺台遗址考察侧记》写了这一历史背景:“1946年左右,台上的道观被毁,神像砸碎了,石头及瓦后来被运到了黄河大坝上筑堤用。”张西庚是梁才乡梁才村人,他是最后一个道士,现在怕是连一张画像都找不到。他是事件的见证人和终结者。张道士瘦弱的身体,侍奉神的手,无法抵抗钢铁的力量。铁锨、铁镐的形状,经过人们在炉火中的锻制,它的锨尖就是一个梦。破坏是它的快乐,当手握住柄把的时候,杀伐的欲望强烈起来。在喘息声中,人们抡起铁镐在空中滑过,镐尖撞击在砖墙上,发出破坏的威力。在特殊情况下,人支配工具,工具也支配人,它们一同谋划一场灾难的到来。张道士一定目睹过出大力、流大汗的破坏者,记下他们的神情。曾经人流如潮的进香路,这时人欢马叫,往来的大车,来时空荡荡的,走时满载拆下的砖石和木料。原来的墙壁,挡住了多少朝拜人的目光,他们总是想发现里面的什么,渴望与神的直接对话。双手撑地跪在那里,头叩在神案前。进上的香炷,青烟向天空升起,解了心中压抑得愁绪。

毁灭的庙顶,暴露在天空之下,道观被拆毁后,张道士搭了一间草屋,仍未离开宴贺台。他拈香触卷的手,不得不摸起锄杆的时候,这时不是明洪武五年。一个人在地上耕种,自给自足,守护着残破的宴贺台。昔日的道观不在了,但却留在道士的心中。有形和无形都一样,心灵需要虔诚,而不是一种形式。一年年过去,荒草一层层地覆盖上去,张道士面对盛景后的苍凉,心态肯定变化,不变的是信仰和坚守。他抵抗着时间的无情,草屋中跳动的焰火,划出一片空亮,赶不走黑暗中的孤独和寂寞。诵经是一门功课,声音由青春化作苍老,融化天地之间。心里有了,什么就都存在了。人在守夜,灯在守人,纤细的光线,无法穿越黑暗。窗纸上晃动的人影,使这孤野荒地有了暖意。张道士伴着黑夜,在灯光阅读纸页脆弱,被拈黄了的经卷。长夜里听着呼啸的风,拍打着草屋顶上,纤弱的窗棂承受不住风的暴行。张道士在梦中看到了庙宇,一张张虔诚的脸,听到清晨的钟声,暮时击响的鼓声。1961年,道士张西庚是因为年老,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回到了老家。脱去道袍还原为俗民,融入人间的烟火,最后一个道士的消失,宣告宴贺台真正意义上的败落。张道士离开的那一天,是生命中重要的一天,他一定看了天相,选择良辰吉日,这种告别无疑是一场生与死的分离。张道士关闭了心灵的大门,让虔诚守护,尽管他的肉身融入于人间的烟火,只要心在就能筑起另一座佛门。“德言得者,谓于道果。”求得“清静无为”,道观的建筑毁掉,神圣的沉静让风吹走,宴贺台还是脱离红尘,很少有人光顾。因为它在大地的中间,远离城市的人群。尽管残败了,只要走进宴贺台,还是感受神性的余威。

2010年3月,我在民间艺术家张洪庆的书房,看到了出土的埙,上面斑斑的痕迹是时间的记忆。张先生的指尖压在指眼上,吹响古埙,声音苍凉、哀婉,穿越时空的浑朴撕扯人心。窗外的黄昏,被附近市场的嘈声吞没,漫不出苍凉感,高耸的楼群贴在天空,游荡在书房的古埙声,却携我到遥远的过去。

小营办事处文化站的韩红艳,是一名民间文化的工作者,在大地的深处,辛苦地奔波,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阅读她搜集出的资料,从内心由衷表示感谢。她在《宴贺台遗址考察侧记》中说:“2008年秋,滨城区文物所和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宴贺台调查,在村民家中还看到了好多完整的绿色琉璃瓦,还有一个在庙里供奉的小瓷人。”当匠人把一片绿瓦,覆在屋脊上的时候,阳光和风儿在天空下相融和谐,有了辉煌的神圣。时间的更迭,经历太多风雨的吹指,冰雪掩盖,它的色泽鲜润如初。这个小瓷人就是人们信奉的送子摩睺罗。《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俱舍论》卷八均有记载,元代释圆至注引《唐岁时纪事》说:“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睺罗。”张道一说:“摩睺罗是佛祖释迦穆尼出家前未生的儿子,父亲出家后方生,后成为其弟子,后演化为麒麟送子、大阿福等形态。”我未看到“小瓷人”的原件,只是读了它的照片。它保存得完整,只是有很少的破损,“小瓷人”身上的色彩,并未随着年代而减色,变得破旧不堪。当年的匠人,经过精心选择的陶土,烧制出这尊摩睺罗。它经受香炷的缠绕,朝拜者大礼的敬仰,祥和的目光,带给来者多少希望和等待。

张宠是宴贺台建造者,他的坟墓也不见了,南大门东南不远处的深井被淹埋掉。我在向阳的土坡上,发现一株长势旺盛的野枸杞,《本草纲目》记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宋代诗人苏轼在《小圃枸杞》中写道:“神药不自闭,罗生满山泽。日有牛羊忧,岁有烧火厄。”不仅苏轼写枸杞,唐代诗人杜甫、刘禹锡也有大作。一味中药,不但能治病救人,竟然有这么厚重的文化内涵。当地的人管枸杞叫“红谷娘子”,这个名字带有地方的色彩,寄寓美好的愿望。我在新枝上,发现一枚去年遗留的干枯的果子,把它放在掌中,仔细地观察,经过风雪的吹打,果子却没有腐烂,还是红红的。

大地铺满阳光,树枝上的叶子发出新绿,蒲公英、车前子、苦菜拱出了地面。只有宴贺台背离阳光的侧面,投下一片阴影,就有了一些旧时的气息。在宴贺台下的土台根前,文友捡起一块残瓦碎片,他说:“这是当年庙顶上的瓦,从形状和色泽一看,不是现在烧制的。”我把镜头对准了宴贺台,它是那么苍老,几年后这里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在宴贺台上望着大地,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却无法收集到更多的真实。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用想象描述曾经的繁华的盛景,勾勒出各种建筑的原貌。离宴贺台二三百米的地方,有一排移动的生活车,一架“磕头井”在不停地工作。西南处则有一栋栋养殖场的畜舍,圈养的鸭子和兔子销往城市,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面对一座土台,我们从土质的纹理中,找寻历史的气息。很多的建筑被岁月和战乱摧毁,青灯黄卷的文字丢失,但是一个人的名字和形象,被一代代人传说。由人变成传说,由传说变成人,人与传说融为一体。

2010年5月2日于抱书斋

同类推荐
  • 舍身崖

    舍身崖

    《舍身崖》是一部10部短篇小说的汇编集。小说题材广泛,既有作者对童年轶事的描写,也有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介绍;既有借古人轶事来达到教育今人的良好愿望,也有对现实社会好人好事的歌颂,文字虽朴实却另有新意。
  • 天心

    天心

    天心19岁那年被医生判了死刑,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了。那夜的意外提早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但是就在她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一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古代女孩出现在她面前。“你我命运血脉相连,我因你才能来到这个世界。”古装少女感觉到天心的身体内生机断绝,时间不多了。天心的嘴角上挂着一缕温暖的微笑。她望着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少女,“请你……代替我……活下去……”从那天起,前世的天心代替她生活在21世纪。天心灵魂穿越千年来到现世的目的是寻找自己已经转世的恋人——青。而当她见到青时,对方已经完全忘记了她。那份曾经深刻地情爱,此时已经是最锋利的刀,一寸一寸挖着天心的心。
  •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晚清狭邪小说,又名《青楼宝鉴》《海上春花记》。小说叙述乡间子弟赵朴斋来到繁华的上海,欲求其舅洪善卿为他寻找差事;结果差事无着落,却流连烟花丛中,先被妓女秀宝欺骗,后又与王阿二鬼混,以致身无分文,被迫拉洋车为生……
  • 惊奇物语

    惊奇物语

    南派三叔领衔开启奇妙世界,劲爆展现南派小说精华!超级反转、极具想象,带给你最不可思议的阅读体验.国内类型文学五年来创作成就最深入的总结与展示!知名作家雷米、老家阁楼、轩辕小胖、王雨辰、宝树……鼎力加盟,合力构建南派惊奇世界!一个畅销书作家经历着一件诡异到无法置信的事情,他总是做着一个看似重复实际却一直在推进的梦,最后的最后,他站在了一扇幽深恐怖的门前,内心的窒息感达到了顶点——结局会是怎样?一个死在七岁那年,灵魂滞留在河流之中的少年,会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注定的吗?身为一个没有供养的鬼魂,他和另一位少女有着什么样的故事?魔石真能使人复活吗?亦真亦幻中,狐仙和神仙摩迦到底谁降伏了谁?从来没有猫的村子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猫叫?
  • 空虚

    空虚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热门推荐
  • 大亨是这样炼成的

    大亨是这样炼成的

    新书上传,《血神传》书号3050038.期待大家的光临!
  • 以血洗道

    以血洗道

    “如果还有如果,明天是否还有明天?”多年以后,已成为九界第一神王的红夜想起往事,依旧无法忘怀一个令他刻骨铭心的女人,以及那份刻在心底深处中的绝望。
  • 独宠迷糊小丫头:误陷花心恶男

    独宠迷糊小丫头:误陷花心恶男

    杀手世家的独生女终于可以分派任务了,可是第一次任务就是要暗杀一家跨国集团的总裁,听说这个总裁在亚洲有很神秘的背景。不过没关系,她喜欢挑战最强的!第一次去任务就失败,她被他啃得满身都是吻痕。再次在故障的电梯里,他双臂将她挡在身前。然后,他像猎人一样守候着她的光临,识穿了她的身份,并要胁她做他的女人。结果,她任务完成不了,拍拍屁股想一走了之。他拦在她面前,露出邪魅的笑,“等等,谁说你可以走了?……”
  •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

    全书共收录来自多家高全国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2009年“中国(宝鸡)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高层学术论坛所提交的论文和有关文章。
  • 我是蚂蚁之帝国崛起

    我是蚂蚁之帝国崛起

    李春生因为发了一个毒誓而被变身成为一只普通的蚂蚁,在群体中,他凭借着自己人类的智慧而使一个弱小的蚂蚁种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教会了它们种植真菌,使用工具,学会商品交换……自己也一跃成为一个勇敢的统帅,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蚂蚁帝国。本书以拟人的写法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在蚂蚁巢中的生活经历,作品的视角比较独特。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推荐。
  • 涩食尽果

    涩食尽果

    辛蕾遇上施博文,她以为他只是个纨绔子弟,不曾想,他还是一个未婚妻死于非命的受害者。好友的死,未婚妻的死,‘死’将两人纠缠在一起。辛蕾爱上施博文,她害怕他是个玩弄感情于手掌间的人,不曾想,她于他,不是命,却跨越了生死。面对她,他愿用性命,去换取她一生安乐。前尘已逝,只愿此生会有一人,死生契阔,白头到老。
  • 青龙战纪

    青龙战纪

    盘古开天,四灵护天。四灵者,天龙、地凤、玄龟,黄麟!敖青,青龙也,龙祖之子,天龙之孙,身份高贵,却被放逐。东极之地,得以机缘,开辟神界,成为守护洪荒东方的神祖。他经历了不一样的天、地、人三大劫难,明白了洪荒的由来。他拜上界道尊为师,却为此引来杀身之祸,被打落异世宇宙,最终成为无上神祖。
  • 心理洞察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心理洞察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本书为心理学普及读物。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通俗地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洞察力是一种心灵的能力,凭借它,我们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观察形势,它是专属人类的望远镜。
  • 长大以后的我们

    长大以后的我们

    这是一个注定孤独的故事,在这里有我的青春。有我不想却必须忘记的回忆!
  • 快穿之绝对攻略

    快穿之绝对攻略

    被快穿系统选中,澄光表示很坦然,快穿嘛,攻略肯定是要攻略的,并且澄光小可爱表示:攻略就要绝对攻略!拆散一对是一对!要玩就要拆散一堆!FFF团必胜!然而他却栽到了她手上,“澄光~抱抱~”澄光浅笑中抱起:“越来越重了~”某女一个小拳头挥过去:“还不是你喂的!”【1V1,宠文,绝对攻略,FFF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