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5000000047

第47章 中东问题让美国深陷泥淖(7)

美国这样做可能还有三个迫切的理由,其一是借战争减缓或摆脱正在加深的经济危机,转移国内视线;其二是赶在石油生产峰值到来之前完成对中东的控制,以便今后制造、操纵石油危机,威胁欧洲和日本的生存命脉,使欧洲和日本不得不继续服从美国的控制;其三,美国总统布什出身石油财团,又与军工和金融综合体关系密切,代表着美国共和党内最保守、最有长远眼光、又最有实力的鹰派,是好战分子。

中东上空已经是阴云密布,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大雨。

伊朗,美国永远的痛

伊朗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因为国家的贫弱和技术的落后,最先从伊朗石油中受益的并不是伊朗人,而是外国人,特别是英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就涉入了伊朗的石油业,建立了“英波石油公司”,即后来的“英伊石油公司”的前身。在这个公司中,英国政府占有很大的股份,通过这个机构,英国把伊朗石油收益的绝大部分都据为己有。例如在1950年,英伊石油公司的纯利润接近2亿英镑,英国政府获得5000万英镑的税收,而伊朗政府仅从石油产地使用费和税款中获得1600万英镑。在公司高层中也没有伊朗人,而且伊朗要从公司购买石油的话,出价还要比英国高,也比从前苏联进口石油贵。当时伊朗的许多人都认为,只要把已经剥削伊朗多年的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伊朗所面临的经济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日益高涨起来。

在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日益高涨、国内局势愈加动荡之际,民族阵线领导人摩萨台于1951年4月29日被任命为首相。摩萨台是当时伊朗为数不多的深孚众望的领导人之一。因为在当时贪污盛行的伊朗政界,摩萨台是少有的一个廉洁的政治家,而且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坚决主张对伊朗石油国实施国有化。在他的推动下,国王签署了石油工业国有化法案,这就使得对英伊石油公司实施国有化有了法律依据。眼看自己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英国反应强烈,在与摩萨台等坚持石油国有化的势力商谈无效后,推翻摩萨台政府、让亲英分子取而代之就成为英国的一个目标。

与英国相反,杜鲁门政府对摩萨台出任首相公开表示欢迎,认为他能够阻止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伊朗人民党的发展,并能使动荡不安的伊朗局势稳定下来。事实上,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国有化也是持支持态度的,美国驻伊朗大使艾伦在1947年就宣布:“伊朗的资源属于伊朗美国人民完全支持(伊朗人)自己作出的选择”。石油国有化运动开始后,美国又把摩萨台作为伊朗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唯一合适领导人而给予支持。前苏联首次试验核武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美国惴惴不安,于是就制订了一个新的、更积极的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政策,即NSC—68。这个新战略强调美国必须要在冷战中掌握主动,要加大美国的军事建设,并要大幅度地增加美国对外军事和经济援助,像伊朗这样的位于前苏联势力范围(包括中国)周边的国家是援助的主要目标。美国的全球战略从“重点防御”转向了“周边防御”,伊朗对于它来说已是不可或缺的了。

摩萨台执政后,原先一致支持他的民族阵线发生了分裂,卡萨尼、巴凯、马卡等领导人因为不满摩萨台的一些做法而退出了民族阵线,这些人物都是有很大影响的。特别是宗教领袖卡萨尼,是当时唯一一位可以与摩萨台相提并论的伊朗领导人,因此他们的退出严重削弱了摩萨台的支持基础。此外,王室、传统上层势力也一直不满摩萨台。再加上英国的一贯努力,对伊朗石油实行了封锁,加剧了伊朗的经济困难,所以摩萨台面临的挑战接二连三,伊朗局势也因此越来越不安宁。不过虽然英国曾试图搞垮摩萨台,而且还有伊朗一些势力的协助,但是都没能成功,它采取武力行动占领伊朗产油区的计划也被杜鲁门政府劝阻。

事实上,自英伊石油争端发生后,杜鲁门政府一直努力促使双方进行直接谈判,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美国政府还为此提出了一个方案。但是英国并不为之所动,这既有英国政府的原因,也有英伊石油公司的原因。英伊争端的拖延使得伊朗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国内局势也愈加混乱。而这时,在伊朗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下,摩萨台的选择余地已经非常得小,所以在外国人看来,他的立场就相当地僵化,声望自然也就有所下降。

伊朗日益动荡的局势让美国政府忧心忡忡,面对这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美国也心有余悸,生怕会失去遏制前苏联的前哨——伊朗。于是推翻摩萨台的言论在美国也就不断出现,但是在杜鲁门时期,这个方案并没有被采纳。直到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通过政变推翻摩萨台、以实现伊朗稳定的计划才受到重视并得以实施。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宣誓就职,相比较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怀有更为强烈的反共产主义色彩。新政府为了有效地遏制前苏联,在外交政策上作了一些调整。美国新的全球战略要求在减少美国国防开支的同时增强遏苏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同前苏联周边的国家加强联系并增强它们的实力,在前苏联的周围建立一个防御链。因此,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政策中,伊朗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为了解决英伊间的石油争端,美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因为英伊双方的毫不妥协,结果美国的努力大都付之东流,美国对此很是不满。虽然美国官员不认为摩萨台是共产主义者,但是他们也越来越相信,只要伊朗处于摩萨台的领导之下就永无宁日,人民党就有上台执政的可能,这对美国的遏苏战略极为不利。再者,英国一直没有停止推翻摩萨台的努力,在自己独立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英国向美国发出了合作的信号。还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宣誓就职前,在新政府中将分别担任国务卿和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杜勒斯兄弟就会见了英国人并表示支持在伊朗的政变,所以艾森豪威尔上台后,政变事宜就很快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艾森豪威尔政府仅仅就职两周,美英高级官员就为伊朗政变事宜再次进行了磋商。经过一番反复论证,双方联合制订了推翻摩萨台政府、扶植亲英分子扎赫迪上台的计划。而且还明确指定这次行动由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儿子、时任CIA中东行动处处长的克米特·罗斯福负责。在随后的数月中,为了准备政变,克米特曾数次到伊朗,与扎赫迪等亲英分子和CIA驻德黑兰的工作人员会面。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克米特在1953年6月25日的国务院会议上,向杜勒斯兄弟和其他高级官员呈交了代号为“埃杰克斯行动”的政变计划。而且顺利获得通过,他被命令尽快实施政变方案。为了顺利地实施政变计划,CIA为这次行动专门拨款100万美元。

摩萨台对扎赫迪等人的行动并非一无所知,针对反对势力,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向扎赫迪下发了逮捕令。摩萨台还向国王和议会要求特别权利,以使他能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政策。但无奈反对势力太多,一些军队和部落也参与其中,先前的盟友对摩萨台要求特别权利也深为不满,而且还有英美两大国的暗中支持,所以德黑兰的混乱日甚一日。1953年4月,摩萨台的坚定支持者、他的警察总长被扎赫迪势力绑架并惨遭杀害,这时关于政变的传言已经布满全城。

国王对发动政变的支持与否事关重要。当年7月末8月初,政变组织者派了两名特使去见国王,以谋求国王的支持,但是没有得逞。之后克米特亲自拜见国王,并把政变计划和盘托出,国王看到英美两大国都参与其中,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只好勉强同意了政变行动。这为政变计划的实施扫除了最后一个障碍。

在得到国王的支持后,克米特加快了政变的准备步伐。8月13日,国王签署了解除摩萨台首相职务、责成扎赫迪组织新政府的命令。8月15日晚8点半,根据扎赫迪的指示,纳西里带人逮捕了摩萨台的心腹外交大臣和运输大臣,并且占领了中央电话局。这时摩萨台提高了警惕,立即招来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里亚希将军,他们进行了紧急磋商,并采取了一些准备措施。到深夜11点半,国王卫队长纳西里到摩萨台府邸传达国王诏书,并准备逮捕摩萨台。但摩萨台拒绝承认诏书的真实性,声称这是反对势力所为,因此他逮捕了国王卫队长,并下令全城搜捕扎赫迪,而且抓获了一些扎赫迪的同党。忠于摩萨台的部队和警察很快就设置了路障,一支装甲部队也开进德黑兰,政变遭遇挫折。在得知政变计划破产后,国王迅速离开伊朗,先到伊拉克,而后又去了意大利。这时扎赫迪也不得不躲进CIA的安全处。为了挽救颓败的局势,克米特不得不再做打算,重新制订计划。

针对摩萨台不承认国王诏书的真实性,克米特及其同伙在德黑兰街头大量散发诏书副本,指责摩萨台抗旨不遵,已经违反了宪法。政变者还鼓动其他地方的部队开进德黑兰以帮助对抗摩萨台力量。8月17日,克米特政变筹划组出资5万美元,收买一些伊朗人组织了一场大游行,在游行过程中还要求他们高呼人民党的口号、打着人民党的旗帜以蛊惑人心,并且还要求他们袭击礼萨王的陵墓和一些宗教设施。这次游行对市民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他们对人民党的深深恐惧。在这次游行队伍中,确实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民党党员,他们以为游行是人民党党部发起的,所以就盲目地加入其中。随后几天这样的游行接连不断,搞得人心惶惶,于是摩萨台就下令驱散游行队伍。可是这又引起那些不明真相的人民党党员的不满,因此人民党与摩萨台的隔阂进一步加深,对政变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此外美国的军事顾问团也向亲扎赫迪的部队提供了急需的军事装备。

8月18日晚,摩萨台掌握的警察向扎赫迪藏身处逼近,克米特积极寻求对策。因为这时在中下层伊朗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卡萨尼已经与摩萨台分道扬镳,所以克米特想利用卡萨尼来组织反对摩萨台的大游行。两名CIA官员与卡萨尼身边的阿哈迈德·阿拉迈斯会面并给了他1万美金,要他劝说卡萨尼组织反政府游行。克米特等人屡次运用贿赂的手段鼓动反摩萨台的游行示威。这时一些伊朗的亲英分子也在为推翻摩萨台而积极活动。

虽然对卡萨尼接受了美国的建议缺乏证明,但是8月19日上午在德黑兰大市场的确发生了人数众多的大游行,游行者袭击了政府办公大楼和支持摩萨台的报纸及政党总部。但即便如此,摩萨台仍拒绝使用安全部队驱散人群。与此同时,一支政变部队占领了电台并进行谴责摩萨台、支持扎赫迪的广播,一位空军将领则带兵赶到扎赫迪藏身处,使他从多日的隐居生活中解脱出来。伊朗军队总司令部也被政变者占领,之后政变者就向摩萨台的官邸开进,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火,造成300余人的死亡。摩萨台在慌乱中躲进邻居家,第二天向扎赫迪一方投降,政变取得最终的成功。几天后国王返回伊朗,亲自向克米特表示了感谢,他说:“我把我的王位归于真主、我的人民、我的军队——还有你。”

虽然英国和一些伊朗人以及摩萨台本人对他的倒台也要负责任,但是显而易见,要是没有美国的插手,摩萨台政府就会继续执政。英国和一些伊朗势力的确削弱了摩萨台的支持基础,但是并没有把他赶下台,只是在美国参与后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美国官员在英国情报部门的帮助下制订了政变计划,而且随后给予资助和指导。当政变初始遭遇挫折时,CIA官员又立即制订了新的计划和策略。虽然一些伊朗人在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都是在CIA政变小组的指挥下行事的。政变名义上的领导人扎赫迪在大部分时间内是躲在CIA的安全驻地。有关政变的决定、政变计划,甚至是被选作摩萨台的代替者等诸多事项上,国王事先并没有被咨询意见。国王只是不情愿地表示支持政变,而且在政变遭遇初始的挫折后,他就立即飞离伊朗。虽然一些伊朗军队支持政变,但更多的是忠于摩萨台。1954年,在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会上,美国国防部军事援助局局长在关于这次政变一事作证时说:“(在政变)几乎就要失败时,我们违反了我们的常规,采取了一些行动,其中之一就是立即向伊朗军队供应物资他们手中所持的枪械,他们所乘的卡车,他们驾驶着穿过街头的装甲车以及他们借以进行指挥的无线电通讯器材等,完全是以军事防御援助计划的方式供应给他们的如果没有这项援助计划,一个对美国不友好的政府可能现在还在掌权。”因此可以得出下述结论:没有美国的积极涉入,扎赫迪和其他伊朗势力难以取得这次政变的成功。这次政变是和平时期美国运用秘密行动推翻外国政府的第一例。

同类推荐
  • 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奔向辉煌——编辑前言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改朝换代的巨变,世界大战的烽烟,内忧外患的困扰,改革开放的雄风……使中华民族走过了百年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记住昨天,是为了明天。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回视中华民族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记住英勇悲壮,记住成败荣辱,记住发展与坎坷,记住辉煌与使命,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更加认清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以更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此,我们认真策划并努力组编了这套反映中华民族百年概貌的大型史典丛书《20世纪的中国》。《20世纪的中国》,按照大项领域,分为政坛……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

    本书由国防大学的资深专家编撰,全面介绍2012-2013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深人分析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北部诸方向一些国家的战略意图和军事防务情况,据此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未来发展变化做出预测。本书体现了当今我国安全防务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读者特別是关心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和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士提供了独到的参考,有利于提高读者战略思维层次,帮助读者对纷繁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热门推荐
  • 魔幻世界大冒险

    魔幻世界大冒险

    穿越了,张莫来到了神奇的雷泽大陆,不过显然,穿越了的张莫并不太高兴…………魔法师甲:“哎!这世上没什么事情不是一个小火球术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个!”魔法师乙:“对,水弹术也行!”魔法师丙:“嗯,冰锥术也不差!”……听着远处一群魔法师的兴奋谈论,张莫是默默的从自己怀中拿出一本降龙十八掌看了看,最后是气愤至极的摔在了地上,一脚踩上去大骂道。“靠,为神马别人穿越了就是高大上的魔法,小爷就是苦逼的武术,为神马?”“不过还好,幸好还有一本凌波微步,嘿嘿,你们打不中我,打不中我,打不中我,啦啦啦,就是打不中我!”“哇靠,神马,流沙术,尼妹,坑爹的吧,各位大爷,小弟错了,真的错了,别打脸行吗?”……
  • 绯红的记忆

    绯红的记忆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世界中,不断的寻找着你的踪迹,在末世中不停的寻找着那记忆的片段,在绯红中寻找着自己所失去的一切。人性的阴暗和善良在末世中毫无保留的显现了出来。。。失忆的痛苦,绯红的记忆,夹杂在多个世界,这里只属于我!只属于我的世界!
  • 女神棍的后宫

    女神棍的后宫

    一个感冒不但让刘怡重生回到十六岁那年,而且还开了天眼,能看见一个人的未来和过去,于是上学算命两不误,刘怡开始了悠闲的神棍生活,只是上辈子明明孤单一人的自己,这辈子为何桃花如此之多,而且个个不容自己退让,既然这样相公们就包邮过来吧~亲!
  • 名人的磨难

    名人的磨难

    全书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再现了名人与命运抗争的无限勇气和超越苦难的伟大精神。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组成了一阕激越昂扬的命运交响乐,让读者领略名人风采的同时,感受精神的陶冶与洗礼。
  • 法医俏王妃

    法医俏王妃

    大婚之日遭陷害又被退婚,纳兰云溪大概是史上最悲催的穿越女了,笑接退婚书,低调女法医拆穿阴谋为己正名,亮瞎你眼。能救活人,能剖死人,能和渣男渣女斗智斗勇,能不断的赚钱满足系统君的私欲,请叫她万能君!喂,病弱美貌国师大人,姐来帮你治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流年赠

    流年赠

    时光之沉淀,青春的我们。这段流年,遇到的缘分,经历的喜怒哀乐,都将被尘封于记忆深处……
  • 文摘小说精品-心灵卷

    文摘小说精品-心灵卷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葬极圣域

    葬极圣域

    七世轮回破苍穹墨神现世动乾坤位面圣战力觉醒圣世异化妖争颜
  • 萌萌乞丐:土豪我们结婚吧

    萌萌乞丐:土豪我们结婚吧

    柳茯熙觉得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很是相配,茯熙谐音“福喜”,就像个小太监的名字,又土又渣,但是名字是爸妈起的她又无法抗拒。可偏偏她就是个小乞丐,无父无母的,老天真是不公平!好不容易今天有位好心的阿姨给了她一些排骨,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大餐,一口都没吃上就被人带走。“等会儿,大哥,让我吃一口再走。”好好的排骨变成了莫名其妙的大少爷,她哭。“这位姐姐,我拿少爷换排骨好不好。”某少爷大怒。柳茯熙觉得自己也算值了,没吃到排骨,但可以吃到“肉肉”,她乐。别人说她丑,他揍;别人说她馋,他骂;别人说她笨,他笑。如果她不笨,哪里来的媳妇抱?别人说我是乞丐,那又怎样?我是乞丐我骄傲。
  • 王的桃花女幻师

    王的桃花女幻师

    她是21世纪的高材生,27岁没有男友的黄金剩女,一次相亲,却遇到黑道教父,没来由的暗杀引发旧疾,躺着也中枪的她,穿越到异世大陆柳氏家族的废物大小姐的身上,进了一个骷髅城,而且被一群骷髅人攻击?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