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6000000019

第19章 21世纪初中日关系的起点(11)

其五,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日“政冷经热”转向“政冷经凉”的趋势尚不严重。2005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184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2.7%,这一增幅确实比2004年29.0%的增幅大为降低。2005年,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华投资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却比上一年增长19.8%,达到65.3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2.消极隐患依然存在

进入2006年以来,小泉首相继续为其参拜靖国神社进行狡辩。在4月21-23日起举行的靖国神社春季祭祀期间,包括小泉在内的现任阁僚都没有去参拜。据分析,其原因在于小泽一郎当选民主党党首造成的竞争压力以及打赢4月23日千叶县第七选区议员补选的需要。

2006年头几个月,日本传来了种种危害中日关系的消息:日本自卫队于年初派员赴美国参加以钓鱼岛冲突为假想背景的军事演习;日美军事一体化紧锣密鼓地得到推进;自民党加快修改“和平宪法”的进程;麻生外相声称“中国正在成为威胁”;日本领导层一再阻挠欧盟解禁对华军售;日本防卫厅炒作日本军机“紧急拦截”中国军机的消息;2006年5月1日,日美外长、防长“2+2”会谈再次鼓吹了“中国威胁论”。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既受到日本“历史翻案风”的干扰,也受到日本政府“经济政治化”方针的影响。日本政府公然号召本国企业慎重对待对华投资而向印度和越南等国“分散投资风险”。然而,日本外务省又于2006年4月1日成立了新的专门机构——“日中经济事务组”。可见,日本政府内显然存在着“重视中国市场”和“担心中国强大”两派意见的激烈交锋。

2006年8月15日,小泉首相撕破了一切面纱,孤注一掷,在这个敏感日子里对靖国神社进行了其任内第六次参拜,把中日政治关系推入最“寒冷”的低谷。

(二)9月:峰回路转迎来“暖春”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物极必反的道理,再次在中日关系中应验。小泉的最后一拜,是在国内挨批、国外遭谴的萧瑟中完成的。经过五年多的“剧场政治”,“改革疲劳”和“参拜疲劳”症状早已在日本社会显现。安倍晋三出任新首相时,面对的是对内人心思安,对外人心思变,让其察觉到坚持小泉外交只能是“此路不通”。

2006年9月20日,安倍晋三当选自民党第21任总裁,并于9月26日当选第90任日本首相。日本告别“小泉政治”时代而迎来“安倍新政”时期。当天,温家宝总理发去贺电指出“在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我愿与阁下一道,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安倍出任首相前,其上台后将首先出访哪一国成为日本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东渡还是西行,美国还是中国?这一出访承载了日本外交的太多困惑。二战后,在“日美基轴”的外交框架下,日本首相通常都要尽早到美国“亮相”,以美国的赞许来巩固其国内地位。吉田茂以后的22名首相中,从池田勇人到大平正芳6名首相均把美国作为首访对象。后来,竹下登、海部俊树和桥本龙太郎3名首相也步其后尘。森喜朗和小泉纯一郎则选择了接连访问西方七国和美英法三国的“外交亮相”方式。安倍之前,选择亚洲国家作为首访对象的首相只有6名。

2005年5月以来,竞选“后小泉”首相地位的3名候选人麻生太郎、谷垣祯一和安倍晋三都已先后访问美国,完成了“外交探底”。随着选举日期临近,三人的表态都倾向于选择亚洲邻国为首访对象。究其原因,一是修补“跛脚外交”已成紧迫课题;二是三人碰巧都有前辈做榜样,即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谷垣的政治恩师宫泽喜一、麻生的岳父铃木善幸都是选择亚洲国家为首访对象。

2006年9月5日,东京大学教授田中明彦在《日本经济新闻》上提议“新首相最好是壮起胆来,先到中国去走一趟。”这一建议,可以说反映了日本稳健精英层中的代表性见解。无独有偶,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也指出“当(日本)新首相上台时,我认为他应当选择去一个亚洲国家,去传达一个友好讯息。”

安倍探讨首访邻国,并非要“脱美入亚”,而是欲“亲美入亚”。这一政策微调是美国的赞许与日本自身利益考虑微妙结合的产物。就其本意而言,美国不愿看到任何日本首相显露“脱美入亚”倾向。然而,日本与邻国关系因小泉“参拜”而过于恶化,也有悖于美国的初衷。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于2006年9月13日通过决议,对小泉“参拜”进行严厉批评,提出日本应积极改善与邻国关系。

在上述背景下,安倍当选首相伊始,就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提出了访问要求。安倍急于访华,是出于内政、外交上的多种考虑:(1)小泉的“改革”口号已失去光环,改善对华关系成为其建树政绩之捷径;小泉的“从美轻亚”使日本周边环境恶化、“入常”计划受挫,安倍急欲扭转这种被动外交局面;(3)安倍为了率领自民党逐一打赢年内的两名众议员补选、两个县知事改选以及2007年4月的统一地方选举和7月的参议院选举,急欲以外交业绩来聚拢民心;(4)小泉“六拜”靖国神社恶化了日本在华经营环境,安倍欲通过访华来扭转这种局面。

为了实现访华,安倍做了一系列“示好”举动。在侵略历史问题上,安倍收敛了鹰派姿态。2006年10月3日,安倍在众议院答辩时表示,现任政府继承1993年8月4日河野洋平官房长官关于承认日军曾强制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谈话。10月4日,安倍对记者表示:1995年的“村山谈话”是内阁会议通过后发表的,本届内阁继承这一谈话。10月5日,安倍在回答有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责任的提问时说“开战的结果给亚洲人民留下了许多伤痕。包括我外祖父岸信介在内的(当时的)领导人对此负有重大责任。政治是以结果论责任的,因此当然可以说(当时领导人的)判断是错误的。”在“是否参拜”这一问题上,安倍放弃了以往的“首相一定要参拜”的强硬姿态而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模糊战术”。

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发生戏剧性变化,除了执政需要以外,执政风格也是一大原因。与小泉的独断专行、感情用事、固执己见相比,安倍似乎更是一个善于纳谏、理性处事、顺应大势的现实主义者。

在2006年9月23-26日举行的中日第六轮战略对话及其后续磋商中,双方就如何克服因小泉任首相时参拜靖国神社而造成的政治障碍、实现安倍新首相访华进行了磋商。中方要求日方消除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政治障碍”,日方就此向中方做出了相应的承诺,使安倍的访华得以成行。10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宣布“中日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鉴此,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将于10月8-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06年10月8日,安倍首相飞抵北京。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与安倍首相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安倍首相提出了日中共同建立“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以下简称“战略互惠关系”)的建议,中国领导人接受了这一建议。会谈后,中日两国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

通过安倍访华,中日关系在以下几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

第一,首脑互访和会谈得以恢复,打开了中日高层对话的大门。中日结束了因小泉“参拜”导致首脑互访中断五年、首脑会谈中断一年半的局面,并就今后两国首脑经常会面和会谈达成共识,从而打破了中日政治关系僵局。

第二,中日就克服“政治障碍”达成共识,使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有了保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都在会谈中明确指出:日本个别领导人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安倍先生就任首相后,中日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安倍首相在三次会谈中一再表示坚持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

第三,确认了中日关系的原则与内涵,为中日推进全面交流铺平了道路。通过三次首脑会谈和发表《联合新闻公报》,中日双方重申要恪守两国间三个政治文件,并就加强政治、经济、安全、民间、地区等领域全面合作达成了共识,使今后中日关系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本书收录了《关于生态移民社会治理的思考》、《论生态移民中的政府权威与民间话语体系》、《宁夏生态移民新村不同居住安置结构模式比较研究》、《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问题探析》等文章。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研究论丛之一,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主要内容包括现代高效社会要求政府低成本运行、政府制度成本探索、政府决策成本控制模式设计、政府运行成本控制模型设计、政府公信力成本探索及建立绩效预算制度、降低政府成本等。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热门推荐
  • 凤涅槃生:妖姬狠腹黑

    凤涅槃生:妖姬狠腹黑

    她是二十一世纪商业女王,杀伐果断。可新婚夜被爱人所害,抱终天之恨而亡。一朝身死,再次睁眼。昔日霸气四方的商业女王转眼化身为懦弱无闻青涩小妹!命中注定一切将由她惊艳改写!昔日的尔虞我诈本姑娘直接用实力轰死你!去你妈的女人必须依靠男人!滚你妈的女人有实力必须是J!且看一代女王在异世如何上演一场尔虞我诈生死一瞬间的好戏!【且看女主在逗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女主霸气侧漏男主腹黑无极限丫鬟毒舌加有颜】【男主未定】
  • 浴火.重华

    浴火.重华

    绝色女子初为复仇救亲而来,满腹心机,步步为营,历尽千辛终夙愿达成,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走入了黑暗漩涡,面对深爱自己之人几次舍命相救终离去,相爱之人历经千辛终相守最终沦为对立之强敌,在黑暗中轮回,在守护中重生,爱最终将归于何处…【飞雪漫幕落银苍,倾世绝恋盛名扬,相知相守一世望,情之一字心中藏】
  • 如果你的青春曾有我

    如果你的青春曾有我

    徐梦然暗恋了一个人十年。那时候,她以为这个人是她一生中的男主角,十年之后,再见他时,她有除了刚开始的难过之外,别无其他。在现实生活中兜兜转转,其实并没有小说中所说的,那个人不会在原地。
  • 在星空那头等你

    在星空那头等你

    从小就喜欢在星空等候流星雨,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直到那年,诺雪终于等到一个愿意守护着她的人,原以为这是一种幸福,然而,现实却告诉她,这是一个谎言,她该如何是好?
  • 冷酷君王俏皮妃

    冷酷君王俏皮妃

    他,因父母之命娶了她,却不想遗落了那颗心。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再美的江山都敌不上红颜一笑。百万雄师,挥师而下,只为夺红颜。迷惑君子一言,祸乱天下,迷的是哪位君王?乱的是谁的天下?
  • 楼兰笙歌:玖初莞挽千千岁

    楼兰笙歌:玖初莞挽千千岁

    分成两半的照片,散落出里面漫天的枯萎柳叶,流淌出你脸庞的晶莹,我会一直收藏。让微蓝的海水和枯萎的柳叶冲成一壶甜美的清茶,带到天堂,风雨无碍,送给你。我用爱情守护者的身份,为你泡上一壶我内心的眼泪,加上你脸庞的晶莹、秋末的柳叶,泡成一壶只属于我们的守护清泉,送到天堂,风雨同路,带给你。希望你在地狱过得很好。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 昔日烬今朝如故

    昔日烬今朝如故

    她,一见便迷了初心,从无心到无爱。他,毁了她的一生。往事皆烬空余几何依恋在何方?
  • 一览众仙小

    一览众仙小

    修仙路上刻吾名,轮回碑上踏歌行。一代天骄踏异世,回转红颜泪难停。会当仙绝顶,一览众仙小。————————————————他和她,结婚之日遭遇穿越,来到了一片奇幻的修仙世界,她和他穿越到异界却没有穿在一起,他又遇到了她,他将如何取舍?是继续找她和她在一起?还是放弃她和她在一起?他将以逆天之力,谱写了一段段佳话。本文贯通爱情,友情,亲情,热血,跋扈,爽文于一体。ps:前五万字可能有些平淡,说了猪脚的一些奇遇,希望大家可以坚持看下去,因为,后面将会热血起来,一爽到底,谢谢观看。ps: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
  • 重生农女要逆天

    重生农女要逆天

    莫言重生了。带着与神秘人的交换条件。有条件也不怕,再奇怪的条件也能变成自己的助力。不是简单的要改变结局,还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