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6000000023

第23章 国际环境与中日关系(3)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东亚地区独特而复杂的环境,三种趋势在东亚都具备一些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也都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挑战,其中的任何一种目前都不可能占据完全支配的地位。三者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包容,构成了冷战后东亚政治、安全及经济格局的基本定势。这也是中国在东亚面临的国际环境,使得东亚的政治和安全结构与其他地区相比更突出地呈现出复合型的特征。

(第二节)东亚安全格局与中日关系

一、东亚安全困境与安全合作

预测地区安全环境的现状及演变路径,是考察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节里,笔者拟从判定对中国的安全环境有决定性影响的变量的现状及演变趋势入手,对21世纪初期中日关系将面临的安全环境进行总体分析和预测。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各大国间相互防范的安全困境,特别是中美、中日以及美日与中国之间的安全困境持续升级。

安全困境(securitydilemma)这一概念,最早由约翰-赫兹(JohnH.Herz)提出。其基本内涵是:“在一个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A国可能完全出于防卫和自保目的而增加其防务开支的水平,但是其他的国家视A国具有侵略企图,对此作最坏的打算也是合理的。它们也相应地增加自己的军备水平,导致A国感到不安全,并且打算进一步增加军事开支。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国最初试图增强安全的努力引起的过程使其感到更不安全。”

安全困境中的各国基本上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1)先发制人(preemptiveoptions)。采取这一政策势必加重一个国家的财政负担,并诱发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最终还可能引起军事冲突。(2)不作为。采取这种政策,一个国家有可能失去防卫能力,使其安全陷于危险的境地。(3)谋求合作安全(cooperativesecurity)。与对抗战略相比,这一政策选择更注重共同安全(commonsecurity),即一国的安全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安全之上的。在这三种选择中,前两种都有弊端,风险较大;第三种选择可以说是确保自身安全的较为理想的选择,通过地区合作来建立“安全共同体”是实现共同安全的有效途径。

然而,走向合作安全的基本前提是各国都同时放弃相互防范的心理和战略。从安全困境的原理和东亚安全局势的现状看,这一目标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实现,而将是一个长远的理想目标。

这里所说的安全,是一个动态概念:(1)安全不仅是军事学意义上的安全,而且还应是包含经济、技术、社会、政治上的安全在内的“综合安全(comprehensivesecurity)。(2)安全是在一个变化、开放、进步的过程中实现的,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东亚地区安全并非仅仅靠地区内国家的互动而得到实现。由于这一地区的战略性和敏感性,其安全涉及到多种非东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类:美国和俄罗斯等非东亚国家;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能源保障等跨地区因素。毋庸质疑,三者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因素,它是东亚秩序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

21世纪初期,影响东亚安全格局演变趋势的主要因素将包括以下两类:一是朝鲜核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能否和如何得到解决;二是美日同盟与区域安全合作的矛盾能否和如何得以消除。

(一)朝鲜半岛问题和东亚安全格局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中的两极格局崩溃,但新的安全体制并未得以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原有安全均势已被打破,在局部力量不对称的情况下,以朝核问题为热点的朝鲜半岛问题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问题。

“朝核危机”是朝鲜半岛残存的冷战结构的产物。美国是制造朝鲜半岛分裂的直接当事国之一。朝鲜半岛至今在法理上仍处于战争状态,朝美至今还处于敌对状态。二战后初期,朝鲜半岛曾形成苏中朝“北三角”和美日韩“南三角”的对峙格局;而今前者早已不复存在,后者却依然以遏制朝鲜为主要目标之一而存在。朝鲜在失去“北三角”战略支撑的情况下,试图通过获得“核威慑”手段来谋求自身安全。要消解朝鲜问题上的安全困境,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南三角”的对朝敌意,建立包括朝鲜在内的东北亚所有国家之间的安全互信。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对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纲举目张的效应,对朝鲜与美日韩的双边及多边关系的走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年北京“三方会谈”和“六方会谈”第一轮会议后,以多边会谈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方式走上了正轨。“六方会谈”参与各方的最大共同点是都不希望目前朝鲜半岛爆发战争。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是这一会谈的基本出发点。各国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积极协调相互立场,这无异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此前提下,各方的立场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朝核问题的背后不仅有历史的负面遗产,同时又涉及纷繁复杂的各方利益的协调,因而朝核问题的解决及东亚安全机制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既取决于南北双方的共同意志这一内因,也取决于美国这一主要外因,同时也受到其他各方的影响。

朝鲜强调“‘弃核”必须以美国提供安全保障和各方提供经济补偿为条件,并表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目前,朝美双方在“先弃核”还是“先保障及补偿”的问题上尖锐对立,美国并没有完全排除对朝鲜核计划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但总体上赞同用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核危机;韩国已米取了南北和解路线和推动美朝和解的政策冲国和俄罗斯的立场总体上与此相近;只有日本的立场总体上站在美国一边,但又时常动摇不定。近年来,中国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扮演了“劝和促谈”的重要角色。

迄今为止,“六方会谈”的主要障碍包括美朝立场的尖锐对立以及日本坚持将解决“日本人被绑架”问题列为谈判议题;同时,鉴于日本领导人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中日关系陷入复交以来的最困难时期,这也给“六方会谈”的氛围投下阴影。

从更深层次看,朝鲜半岛南北统一将是大势所趋。这一进程将是韩朝相互作用以及韩朝与中美日俄互动的艰难而长期的过程。因其地缘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朝鲜半岛历来成为大国必争之地。可以说,东北亚地区的未来安全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国关系的重构。朝鲜半岛双方如何寻求统一?各国对统一后朝鲜半岛的对外政策有何种预期?各大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主要是合作还是竞争?这些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东北亚的未来安全框架。

(二)非均势核威慑与日美同盟

早在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就已存在运用威慑手段制服和战胜敌人,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当各方都拥有有效的威慑手段时,就形成了基于均势之上的相互威慑。自核时代开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人类一直生活在核战争恐怖之中,但核战争却并没有爆发。对此,国际关系政治学者普遍认为,是美苏间“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均势抑制了核战争。

关于均势,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指出:“权力均衡和旨在维护权力均衡的政策不仅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也是使由主权国家构成的社会得以稳定的基本因素。”-罗伯特-吉尔平则认为敌对的核国家之间的相互威慑限制了暴力,继而保护了整个国际社会免受全面战争的侵害。”:

在全球性的美苏均势下,包括东亚在内的各地区却爆发了多次局部战争。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再也没有发生国家间军事冲突。在造成这一局面的多种影响因素中,非均势核威慑是其他要素的基础。“豸卩均势”指本地区各国实力对比格局的非均衡态势,即双方或多方的军事实力不在同一等级;“核威慑”则指两者以上力量具有有效威慑对方的战略核武器或核保护伞。“均势核威慑”不同于“不对称核威慑”,前者强调总体军事实力差距,后者强调各方战略核力量的差距。

同类推荐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为实现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要求,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创新运行机制体现功能特色,着力提高学员素质和行政能力,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训教材建设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印发的《2010年-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国务院颁布的……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1947至1950年是美国与中国外交关系最为关键的年代,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政局发展,一直是美国思索的外交主要议题之一。基于共同的反共理念,美国当然希望国民政府能稳定中国政情,以便对抗苏联在东亚的扩张。但事与愿违,国共在战后的对抗过程中,国民党虽然最初胜券在握,但最后却败退台湾。这种诡谲多端,甚至始料未及的中国政局,深深困扰着杜鲁门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探究这个时期杜鲁门政府是如何制定对华政策,以面对风云莫测的中国政局的,是一项颇具意义的课题。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存在着外交与军事上的考量,前者以国务院为主导,后者则以国防部与其所属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为咨询对象。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集中在探究美国军方,尤其是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究竟以何种角度协助杜鲁门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探究军事单位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和传统上以国务院的角度为切入点,是有所分别的。
  • 关注中国

    关注中国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注目。《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一书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参考教材。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也应该关注世界。《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汇集的海外经济学大师可谓星汉灿烂,盛况空前。但这本书最大价值是在于它告诉人们,我们的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纯粹的学术研究一样,应该格外重视形而上的研究。感谢卢卡斯、感谢赫克曼、感谢巴罗、也感谢本身的作者钟心为读者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形而上的事情!
热门推荐
  • 传神人生

    传神人生

    跟着向北一道,玩转都市,玩转更高一层次的空间!一起分享张向北的传神人生!向北不会太监,向北流浪也不是太监,哈哈!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的专业统计资料,每年定期出版。报告的核心内容大多经过各城市地铁公司或轨道办的审核,准确性较高。系统介绍了2011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对2011年年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线路和在建线路等数据做了全面统计,并给出了中国内地53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的城市轨道交通最新进展、规划、建设、运营、主要技术指标等基本情况,还提供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主要行业组织、主要企业、媒体、会议和2011年大事记等实用信息。集中盘点了2011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御剑仙缘

    御剑仙缘

    一世为人,一世为仙,散尽一身修为逆转时空只为红颜笑
  • 东风吹落花千树

    东风吹落花千树

    本书依旧以独立的故事为主,每一位主角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或喜或悲。
  •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脉斗星穹

    脉斗星穹

    好苍白的书名,就像它的简介一样。这本书纯属娱乐,还请各位看观不要太过纠结于内容,如果看着看着你笑了,这就够了写这本书,纯属练练文笔。
  • 异世之神武天才
  • 我的混混男友

    我的混混男友

    一头红色头发一张帅到人神共愤的脸混混金南川,到了单歆甜眼里却是一只红毛猴子。胖嘟嘟可爱的歆甜在金南川嘴里像大妈。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在一条平行线上相爱。
  • 心糖

    心糖

    人生如水流,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插肩而过的陌生人或熟人,都已经一一流逝在回忆的河流中,没有人会永远停留,最多时候只不过是一时的荒唐。。。。。。。。。。。。直到最后的最后才发现原来分离是如此难过。
  • 天谕之夏之大陆

    天谕之夏之大陆

    他是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的家伙,整天幻想着做着英雄梦,被村里的人所嗤之以鼻,但当危机降临时,因为每个情况激发了自己体内的觉醒,继而转身变为手持双剑,腰挂银白色的轮纹双枪,肩上扛着巨剑的人,与魔化人类——墨魔所战!他挺身而出,当击退敌人之后,生灵涂炭,荒流乘机攻破人类的防御,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人类正面临着危机,后才明白原来自己是鸿蒙所钦点的救世主,为了使人类生存,决定去寻找传说中的天辰之力,在路途中结交了五大圣帝的后人门派人,此次战友之间的故事便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