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6000000030

第30章 区域合作与中日关系(4)

也许无人曾预料,最初的东亚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会发展成今天这样一年一度的正式会议。“10+3”框架从功能性合作很快便进入制度化建设时期。在1999年11月第三次“10+3”峰会上,东亚各国就东亚区域合作的原则、方向、重点领域达成了共识,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会议还接受了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的成立“东亚合作展望小组”的倡议,以便对东亚合作的进程与目标进行规划。这是“10+3”合作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之后,领导人会议由非正式改为正式,并形成了从决策到执行的一整套机制,它包括三个层次(1)领导人会议(已由非正式改为正式),包括“10+3”会议、三个“10+1”会议(中、日、韩分别与东盟举行的双边会晤)和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2)部长级会议,目前已有财长、外长和经济部长会议以及财政、央行副部长级会议;(3)高官(司局级官员)会议。

“10+3”框架不仅有执行机制,而且有长远目标,这就是先由“东亚展望小组”提议(2001年),后由“10+3”领导人会议(2002年)原则上通过的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东亚共同体”不仅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包括安全和社会文化方面。

以“10+3”合作框架为标志的东亚区域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东亚区域合作以功能性合作开头,但却不像东北亚次区域合作那样一直停留在功能性合作形态上,而是很快便转向制度化合作形态,大大提高了合作的质量与成效。究其原因,从外部看,主要是世界区域合作潮流的蓬勃开展,特别是欧洲与北美的区域化发展给东亚带来了压力,东亚必须尽早补上这一课。从内部看,东亚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激发了东亚各国合作的动力,而日益增强的区域经济联系则产生了合作的需求;另外,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也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的横向联系,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10+3”合作的主要内容是经济领域,且正在从“10+3”框架下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向“东亚自由贸易区”目标发展。从长期看,包括经济、安全、社会文化诸多领域在内的“东亚共同体”才是“10+3”合作的主要目标。东亚合作虽有不少有利条件,但其难度也相当大,“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无疑需要东亚各国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

一、区域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进行文化大革命,中国失去了宝贵的10多年发展时间,中国与世界周边地区的经济关系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对外贸易在极低的水平上徘徊。这种孤立于世界和地区之外的封闭式经济,即“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几乎使中国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幸而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层果断拨乱反正,自1978年起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自此,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20多年的实践表明,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利用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中国认识并逐渐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过程是自“复关”、“入世”开始的。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认识到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并从1986年起,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创始成员国地位。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15年时间的艰难的“复关”、“入世”历程,直到2001年底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复关”、“入世”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却给中国补上了经济全球化这重要一课。中国的经济体制,特别是对外经济体制逐渐与世界接轨。而在寻求“复关”、“入世”的同时,中国没有忽略正在出现的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并不失时机地参与了进去。

1989年,APEC成立,中国对此十分关注。经过不懈的努力,1991年,中国便与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同时成为APEC成员。它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组织,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的第一步。在中国成为WTO成员之前的10年时间中,APEC-直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和亚太区域经济的“学校”。正是在APEC中,中国学到了贸易自由化的规则与经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特别是亲身体验到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在成为WTO正式成员后,中国不但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同时也积极参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参与区域合作方面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这是因为中国对世界经济区域化潮流及其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将使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当今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迅猛发展形势下,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通常为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一方面使参与区域协定的国家获得更多贸易利益;另一方面却使被排斥在区域协定之外的国家减少贸易利益,因为任何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都会对非成员构成一定程度的歧视。同时,实践也证明,一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效果显着。例如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其对美出口大幅增长,对经济发展起了有力的带动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贸大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必须积极投入到区域经济合作中去。

第二,将使中国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的周边市场依托。区域合作通常在地理上邻近的国家中开展。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相当于开辟了一个稳定的区域市场。区域市场较之世界市场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贸易伙伴比较固定,贸易条件相对优惠。中国与周边地区国家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经贸关系。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于中国今后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发展非常有利,这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周边市场依托。

第三,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参加多边贸易体制(WTO)还是参与区域贸易协定,都是对外开放的标志,它们都能对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在当前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选择区域贸易协定道路,可以使中国的对外开放继续深入发展下去。另外,区域贸易协定的自由化程度通常比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更高,这就要求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同时,加入区域贸易协定意味着向外部世界传达出一个明晰而可靠的信号,即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制度化和长期化,因为它将受到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约束。这个信号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有利于资本和技术引进,推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取得综合经济效益。现代区域经济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还涉及到投资、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参加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引进合作伙伴的资本与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同时,也可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合作伙伴国去投资生产或共同开发资源,取得综合性的经济效益。

此外,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还能为中国带来许多经济以外的利益。最主要的是有利于在中国周边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治和安全环境。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像区域贸易协定这种区域一体化组织,把成员国的经济逐渐融为一体,增加了各成员在政治、安全、外交等领域的共同利益,形成一种区域利益,各成员在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打击跨国犯罪等“区域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会加强合作,这对建立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和谐的区域环境十分有利。中国近几年积极倡导“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使中国的经济建设无后顾之忧。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和战略布局

鉴于中国充分认识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上述重要意义,中国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各类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在东亚“10+3”合作框架形成之前,中国就积极参与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北亚图们江流域开发合作,东南亚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及“环黄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合作”等次区域、小区域合作及各种各样的双边、多边合作项目。尽管其中一些次区域合作至今仍未成形,但中国一直在积极研究、支持和推动这些区域合作尝试。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和投资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意识也日益增强。而自从1997年底东亚“10+3”框架出现以来,中国便明确地把区域合作重点放到东亚,成为推动“10+3”进程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区域合作;并且,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为突破口,开始了推动与亚太地区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新阶段。可以说,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和力度,积极投入到区域合作的历史大潮中去,开创了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的新时代。

(一)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

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的时间并不长,事先并没有一套清晰的、完整的区域合作政策。但通过近几年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已显端倪,其基本内容和特点可大致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把东亚区域合作作为中国区域合作的重点

中国是一个亚洲大国,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与北亚各区域都相接壤或邻近。但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的实践是从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开始的,东亚是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的重点地区。这自有其客观原因。

首先,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重心在东亚地区。东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区,2004年,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日、韩、东盟,以及中国港、台)的贸易额已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48%,其中日本、东盟、韩国分别是中国第三、第五和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从投资方面来看,2004年,东亚各国和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61.5%显然,东亚是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地区,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次,东亚是亚洲经济的重心,在亚洲现有各种区域合作中,东亚区域合作是最活跃和最有前途的。东亚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持续了数十年。至今,这一地区仍然是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的经济重心也在东亚,这里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最大、发展最快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以及亚洲“四小龙”和富有潜力的东盟国家。因此,东亚将引领亚洲的复兴。虽然东亚区域合作开始较晚,但它的进展速度很快。自1997年“10+3”框架形成以来,已开辟了17个合作领域,建立了48个合作机制,其中部长级14个,各类合作项目已超过100个。而从合作类型特点来看,东亚的区域合作是“南北型”合作,其效果必将远远超过亚洲的其他区域合作。例如,南亚区域合作虽然早于东亚合作,但其作为典型的“南南型”合作,其效果不理想,进程也很缓慢h此外,东亚区域内各国在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上的互补性非常突出,区域内贸易极其活跃,目前区域内贸易已占东亚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东亚区域内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国际生产网络,从而使东亚地区产品能充分利用区内各国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这些特点也是亚洲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显然,东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其前途非常光明。中国目前已成为东亚地区的制造业中心。把区域合作的重点放在东亚,既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

2.把推动区域合作作为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参与和推动区域合作,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近年来,中国在长期实行的睦邻外交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目标,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使中国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经济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继续加强与各邻国的双边友好关系外,还应当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分享地区发展利益,实现共赢。

中国的这一政策考虑,在与东盟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全名为《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中国首个与外国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第一个成果。中国之所以选择东盟作为首个自由贸易伙伴,与其说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不如说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外交方面的考虑。从当时的背景来看,中国主动提出,与东盟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是为了化解东盟对中国即将“入世”所表示的担忧。在2000年的“10+3”领导人会议上,东盟方面提出应当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予以关注,并建议与中国共同研究这一问题。当时与会的中国领导人朱镕基总理除了向东盟解释中国“入世”不会对其产生威胁外,还主动提出了与东盟共同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之后,经过反复权衡和内部协调后,东盟对中国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近1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虽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双边贸易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都不高。如果从纯粹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所获得的好处有限。但从政治外交方面来看,其影响是深远的,因为东盟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实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夕卜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的主要对象。与东盟关系的稳固发展,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周边环境。此外,中国在东亚、亚太和联合国进行的许多事务中,东盟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在与东盟谈判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也尽可能照顾到东盟中、小国家的要求,甚至主动让利。如在消除关税的最后期限上,就考虑到东盟国家不同的发展水平,予以区别对待;作为第一步推出的以农产品降税为内容的“早期收获计划”,也是为了让东盟国家“先摘桃”,先得到经济上的实惠,中国农产品生产已过剩,出口又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再向东盟开放农产品市场,中国肯定要吃亏;中国还承诺,如果对东盟的出口增长快于东盟对中国出口的增长,

同类推荐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本书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诱发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等。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为探讨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解析现阶段俄罗斯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美国何时衰落

    美国何时衰落

    今天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实力和地位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无人能取而代之,因此,认为美国将长盛不衰者不乏其人。中国和印度实力的上升和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困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众多关于美国是否衰落的争论。我们要从三方面考察美国将会如何衰落:大历史的纵向发展、文明的横向比较和美国本身的国家基因,而最终还要归纳出国家强盛衰落的基本原因——知识和财富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决定性作用。庞大帝国辉煌的魅力之所在,也正是帝国衰亡的诡谲之处,即衰落的原因有时就是崛起原因的反证……
  •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原点;第二章论述了批判思维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法;第三章从非执政党建设角度提供了一个思想僵化、亡党失政的反面例证;第四章仅以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线索,对包含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科学体系作了一个纲要式说明。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用三国

    古今中外,还没有人像毛泽东那样善于运用三国故事,赋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以时代的涵义,传播他那深邃的哲理思想。毛泽东曾说过,读《三国演义》这类书,让让人对社会了解多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强分析能力。三国故事汇集了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智慧,写了各种善恶观,也写了各路人马的众生相,和以他们为载体的文化道德观。《毛泽东用三国》(作者孙宝义、刘春增)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以史为鉴,《毛泽东用三国》运用“三国”的智谋,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实践问题。
热门推荐
  • 校园幻想日记

    校园幻想日记

    萧逸尘在职高的两年,本应该是人生的一段普普通通的经历,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可歌可泣的爱情,同生共死的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高兴,悲伤,淡漠。他能否堪破命运,突破世俗的枷锁,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
  • 禁域之巅

    禁域之巅

    一枚古怪的戒指,一次孤单的旅行,一场奇异的穿越;是意外还是注定?又将牵出怎样的惊天内幕?是炎黄子孙还是龙的传人?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恩怨纠葛?请跟我走进一个你意想不到的世界。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美女同学惹不起续

    美女同学惹不起续

    本书为美女同学惹不起续集,自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弒天灵帝

    弒天灵帝

    神秘之子载梦而归,重修上古天道!誓要踏破九天封禁,弑天帝如屠狗!
  • 妃临天下:废材四姑娘

    妃临天下:废材四姑娘

    水清冷已经完全的失去了理智,怒吼着:“为什么不让我替你挽救一点!”“若是这样,那你根本挽救不了,因为本王一天就会杀十个人,百个人,你拿什么挽救。”轩辕影殇冷笑。“你杀十个!我救十个!你杀百个,我救百个人!你下地狱我要陪你一起下!”“水清冷,这是你说的,如果有违背,休怪本王亲手解决了你。”他深深的凝视着她,一句誓言注定纠缠一生
  • 造化葫芦

    造化葫芦

    古奇偶得一个造化葫芦穿越到异界修真的历程,他凭着这个造化葫芦和自己的打拼逐步提高......
  • 我的校园生活.A

    我的校园生活.A

    校园?穿越?言情?青春?玄幻?复仇?虐恋?校花?都市?...............===我的校园生活?没错,是的,你没有看错,抛弃古老的守则,创造新生的规律。这里没有嘴上的天长地久,却有行动上的终身陪伴。集多种类型于一身的小说《我的校园生活》由新生代作家--龙之雨心创作,双生对立的相反,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小说世界,据说肉麻的起鸡皮疙瘩。男主的经历其实就是作者的经历,想要了解作者么?想要看看一本不一样的小说么?那就快来点击《我的校园生活吧》
  • 回忆向左,未来向右

    回忆向左,未来向右

    他们本是生命的一对,到错过了几次,使终受不了上帝安排的分分合合,终于,他开口了:“我快要结婚了”:“是吗,那祝你幸福……”
  • 所谓伊人.A

    所谓伊人.A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总觉得这个意境很美,所以借用了。——这是一个故事:身负国恨家仇的公主,惊才绝艳的丞相,矢志守护的伴读......强国纷争,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