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9700000011

第11章 发迹台阶(2)

“昔强学之会,饮德高谈,坐以齿序。公呼吾为大哥,吾与公兄弟交也。”(参见《康南海自编年谱》)维新派虽说是书生造反,但是他们知道,变革要想成功还得抓住枪杆子。几经权衡,他们物色的是掌管新建陆军大权的袁世凯。

有个重要人物叫徐致靖,江苏宜兴人,其父徐家杰是李鸿章的同年至交。徐致靖虽说是进士,却颇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思想上赞同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二人就是通过他被引进到光绪皇帝身边的。徐致靖有二子,长子湖南学政徐仁铸,次子翰林编修徐仁静,都是维新派的中坚力量。还有个侄子徐仁录,是康有为的学生,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经过一番商量,决定派徐仁录前往小站,观察新军练兵情况,这其中少不了含有进一步试探袁世凯的意思。

昔日小站“讲武堂”今日变粮仓选择徐仁录前往小站,是因为其中另有一层特殊关系。徐仁录有个姐姐,嫁给了江南才子言謇博,此人是袁世凯重要幕僚言敦源的同胞哥哥,兄弟二人都是大学者吴汝纶的得意门生。有姻亲言敦源的介绍,徐仁录在小站行动更加自如。袁世凯对维新派派来的徐仁录亦另眼相看,专程请徐世昌来天津与徐仁录见面,“聚谈半日”,又安排大公子袁克定与徐仁录长谈,同时设盛宴款待。袁世凯亲自接待时,其高级幕僚徐世昌、阮忠枢、言敦源等全都在场陪坐,并请徐仁录阅兵,极尽宾主之欢。临回京之际,自然要厚赠程仪,这是袁世凯最拿手的一出戏,京城的那些维新派,该考虑的人员他全都考虑到了。

这是一桩对双方都还算公平的买卖。没过多久,袁世凯经徐致靖保举被光绪皇帝召见,其官衔也从三品按察使升到了二品候补侍郎。

据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中记载:“袁热衷赋性,岂能郁郁久居。

其至友某太史入京,转托某学士密保,冀可升阶,不意竟超擢以侍郎候补,举朝惊骇。某学士以承筐菲薄,至索巨款补酬,辇毂之下,传为笑话。”文中提到的某太史即徐世昌,某学士即徐致靖。

维新党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翁同龢。此人字声甫,江苏常熟人,时为光绪皇帝的老师,也是维新变革的主谋。为疏通与翁的关系,袁世凯真可谓煞费苦心。在记忆中搜索能与翁同龢牵上关系的花名册,唯有南通状元张謇最合适。翁师傅赏识张状元,是天下人尽知的事实,只要张謇能在翁同龢面前帮忙说几句话,不愁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可是自从在朝鲜与恩师张謇闹翻后,袁张二人多年不通音讯,靠张謇说话完全不可能。袁世凯不死心,继续在花名册中翻来覆去寻找,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言敦源,祖籍也在江苏常熟,与翁同龢是同乡。言敦源(1869~1932),人称仲远公,是孔子门生言子(言愝)的第八十一世孙。孔圣人门下七十二弟子中,七十一人皆为直鲁弟子,唯有言愝出自长江以南的江苏常熟,被称做“南方夫子”。如今江苏常熟尚存有言愝故居,称做“言子巷”,并有言子墓、洗砚池等历史遗址,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言敦源自幼聪慧,10岁即能诵“九经”,后以监生应顺天试录科第一,翁同龢见其文章精练得体,颇有桐城风范,特召见而嘉之,极为赏识。

袁世凯犹如搜罗到奇珍异宝一般,立马罗致入幕,将言敦源收入夹袋之中。这样一来,袁世凯与“常熟相国”之间有了一条便捷的秘密小径。言敦源果然不负厚望,诡秘行走于天津小站与京城翁府,从中穿针引线,亟欲促成袁世凯与维新派的“政治蜜月”。此后袁世凯与翁同龢往来逐渐密切,与言敦源不无关系。

袁世凯曾经上书翁同龢,洋洋万言,论及用人、理财、练兵诸事,蔚为大观。袁在上书中陈言:“中国如今情势,舍自强不足以图存,舍变法不足以自强。一国变可保一国,一省变可保一省。切要易行之端,应当及时力求振作。”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维新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袁世凯亲自进京面谒翁同龢,慷慨激昂地谈论时局,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局势,必须来场大变法才能保住中国。并且拿出刚刚出版的画报给翁同龢看,上面画着有被列强瓜分之忧的地图。

遗憾的是这条关系线刚搭建好不久,翁同龢就被贬官还乡。朱谕发下那天正是翁68岁生日,按中国人的习惯也就是70岁整生,已经备好的喜庆聚会变成了悲凉的送别场面。这位鞠躬尽瘁的老臣甚至连和光绪帝说句话的机会也没有。他跪在微雨中,目送皇帝渐渐远去的身影,真有“黄粱一梦”之感。

顺便再说说言敦源的结局。此人在北洋历任文案、总办、巡警道、盐运使直至代总长。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后,他在唐绍仪组织的第一届内阁中出任内务部次长、代总长。后因不满袁世凯称帝之举而辞官,由北京迁至天津寓居,协助其姻亲周学熙从事实业,成为一代儒商。着名教育家,袁世凯的老师严修提及言敦源时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北洋旧僚唯我和言敦源不爱官。”到了晚年,言敦源以吟诗作画自娱,经常与严修、李叔同、翁克斋等津门名士唱和往来,同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资助兴建南开女中。言敦源生前遗留的诗文集《南行纪事诗》《先先庄文存》《先先庄诗存》等,由其次子言雍陶、幼子言韦叔及挚友许克猷、郭风惠整理后已在台湾、香港出版。

在袁世凯的一把如意算盘上,类似言敦源这样的“算盘珠子”不计其数。什么时候该拨弄哪颗,他早已烂熟于心。比如杨士骧,就是袁世凯十分称心的一颗“算盘珠子”。

中国古代官场向来看重资格出身,曾国藩始创练兵,即有李鸿章、胡林翼等幕府襄佐,所以得成中兴大业。袁世凯小站练兵,进士翰林匮乏,仅罗致了徐世昌一人,难免让人轻看。于是擢升了一批科举正途出身的幕客,如杨士骧、陈昭常、朱家宝、梁士诒、荣庆等。

杨士骧兄弟8人,均有科举功名,高的是进士、翰林,低的也是秀才。最有名的是老四杨士骧和老五杨士琦,两人都是袁世凯手下的重要幕僚。杨氏兄弟在出道之前爱作艳游,日夜出入于花街柳巷,还常常使出混混伎俩,设置风流骗局让人钻。后来杨士骧迷途知返,用功读书,终于考取了进士。

李叔同(1880~1941)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

由于有过这些花天酒地的经历,杨士骧的最大特点是能“屠钱”。在一般人看来,花钱如流水断然难成优点。但是袁世凯却不这么认为,千金散尽始复来,在官场上敢于花银子、善于花银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特殊的气魄和本领。据说,当初北洋存有公款一千多万,仅仅一年间就被杨士骧挥霍一空,袁世凯知道这个事后,也只是一笑了之。不知是袁、杨之间有什么私人秘密呢,还是袁世凯格外宽宏大量?不管是相互欣赏也罢,臭味相投也罢,反正这两个人搅在一起互为援手,就能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一台大戏。

袁世凯从小站练兵起家,到后来做了直隶总督,他可以支配的钱财更多了。如何充分发挥“银弹攻势”的威力来开拓政治事业,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在解这种难题方面,袁世凯历来是个高手,现在老天爷又给他送来了杨士骧这个助手。

杨士骧进入官场走的是李鸿章和奕匡的门路。庚子年间,李鸿章入京与八国联军谈判议和,所带的侍从随员中少不了这个八面玲珑的杨士骧。议和过程中,外国人什么事都只同李鸿章交涉,把真正当家的庆亲王放在一边。外国人敢得罪奕匡,李鸿章可不敢,遇事必须与庆王商量着办。其中两边跑腿联络的人物就是杨士骧,久而久之,他与庆王府的关系便亲如一家了。

荣禄自“辛丑回銮”之后,一直体弱多病,时常请假,照病情推测,恐怕不久于人世。于是庆王将入军机领衔的消息不胫而走。最先探知这个情报的是袁世凯手下的杨士骧。袁世凯听杨士骧说了这个消息,心思大为所动,派杨士骧拿十万两银票去送给庆亲王。庆王见了一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起初怀疑眼睛看花了,仔细一看,可不是十万两吗?就对杨士骧说:“慰亭太费事了,我怎能收他的?”杨士骧回答得极其巧妙:“袁宫保知道王爷不久必入军机,在军机处办事的人,每天都得进宫伺候老佛爷,而老佛爷左右许多太监们,一定向王爷道喜讨赏,这一笔费用,也就可观。这些微微数目,不过作为王爷到任时的零用钱而已,以后还得特别报效。”奕匡本来是个贪欲极强的人,听了这番大拍马屁的话,很是受用,银票也照数全收,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甜。

杨士骧说的话决不含糊。奕匡入军机之后,袁世凯这边的银两源源不断地供应,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遇到庆亲王及福晋的生日,唱戏请客及一切费用都由袁世凯买单,甚至庆王的儿子成婚、格格出嫁、孙子弥月周岁,所需开支也全都由袁世凯预先布置,不费庆王府一文钱。

袁世凯投之以桃,庆亲王则报之以李。遇有重要事件,以及简放外省总督、巡抚、藩台等官职,奕匡必定先商与袁,表面上说请他保举人才,实际上就是银子在那里说话。不仅如此,庆王和袁世凯结成的政治联盟还经常左右晚清政局,演变成了一股无人能敌的政治力量,比如史称“丁末政潮”的那场风波,就是他们联手扳倒瞿鸿、岑春煊的一个例子。以至于在辛亥革命以后,满清权贵的后裔们认为袁世凯夺去了大清王朝的江山,是因为奕匡帮了大忙。

袁世凯与庆亲王搭上关系,杨士骧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后来杨士骧接替袁世凯,登上了直隶总督的宝座,可惜没干多久,宣统元年(1909)死于任所。

敢于用财而不敛财自肥,这足以使那些志向不高的小人物充分满足,并心甘情愿为其效命奔走,更何况袁世凯看起来似乎像汉高祖一样豁达大度。英雄不问出处,唯才是用。因此,前来投奔者不计其数,袁世凯的高级幕僚张一麐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各方人才奔走于其门者,如过江之鲫。”

戊戌政变中的尴尬处境

(一)维新派的保举以及光绪皇帝的两次召见

翁同龢被贬职还乡,并没有使光绪皇帝踌躇不前,相反,他加快了变革的步伐。为了推行新政,光绪下令革去阻挠上书言事的怀塔布、许应骙等人官职,又提拔维新派志士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在军机章京(官名)上行走,成为光绪身边的智囊人物。年轻皇帝的态度使维新派兴奋异常,误以为中国彻底变革的时机就在眼前。

这时候,徐仁录从天津小站考察回到京城,他带了两条情报:一是袁世凯对维新变法热心,极力称道康有为;二是袁世凯对荣禄有不满情绪,认为荣禄反对汉人掌握兵权,不肯增加小站编制。现在看来,这两条情报都含有水分,透露出太多的虚假信息。那些话或许袁世凯压根没说过,或许他说的仅仅只是为了搪塞徐仁录,可是维新党全然当了真,并为之情绪激昂:袁世凯的屁股总算坐在咱们这边来了!

维新派决定,要向光绪皇帝推荐袁世凯。这份保举的奏折以徐致靖的名义,由康有为执笔。

该折称赞袁世凯“年力正强,神勇兼备……惜可练之兵仅止七千,为数太少,为力过单,虽曾奉旨添练数营,徒以饷无所措,不敢冒昧招募。”折子中还说,“该臬司(袁世凯)尝言:

假令西兵倍我,与之战,可胜;再倍我,亦可胜;若使数十倍于我,惟有捐躯效命而已。言之慷慨泪下。”这种夸大其辞的话很像袁世凯的口吻,言大而夸,未必切合实际。然而光绪皇帝看到这里,却完全被其打动了。不久即颁布谕旨,要荣禄“传知袁世凯即行来京陛见”。

就是这个袁世凯,身为二品大臣的大学士兼直隶总督荣禄曾经予以保荐,但光绪皇帝并未召对,亦未破格提拔,只是将荣禄的奏折作“留中”处理。而现在经过礼部右侍郎徐致靖推举,光绪皇帝即匆匆召见,并颁谕称赞袁世凯“办事勤奋,校练认真,着开缺以侍郎候补,责成专办练兵事务,所有应办事宜,袁世凯惟当勉益加勉,切实讲求训练,俾成劲旅,用副朝廷整顿戎行之至意”。光绪皇帝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使守旧派感到震惊,使慈禧太后起了疑心,也为他后来被囚禁瀛台埋下了伏笔。

关于光绪皇帝两次召见的情况,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中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参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月十九日,袁世凯奉召由天津乘坐火车抵达北京,租寓法华寺。此时光绪住在颐和园,袁即托付友人代办请安折膳,定于八月朔请安。八月初一,袁世凯天未亮即起,四鼓时赴宫门伺候,光绪在毓兰堂召见,问了他军事方面的一些情况,袁均据实奏答。退下后回到住所,忽有苏拉(清廷内府中担任勤务的跑差)来报,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候补侍郎。得知消息的友人纷纷祝贺,袁世凯“自知非分,汗流浃背”,认为暴得大名则不祥,准备力辞,被友人劝阻,遂托友人代办谢恩折。次日再次面见皇帝,复陈无尺寸之功,受破格之赏,惶恐不安。光绪皇帝笑着对他说:“人人都说你练的兵好,办的学堂好,此后可与荣禄各办各事。”这就是在明确暗示袁世凯,以后不要受荣禄节制。

维新派的推举和光绪皇帝的破格重用,实际上是将袁世凯推到了漩涡中心,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要想逃避已无可能。

(二)后党的反扑·衣带诏·包围颐和园

早在荣禄赴天津出任北洋大臣时,后党势力就积极着手安排一场秋季大阅兵仪式,要恭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临检阅新建陆军。据说,检阅过程中有个政变暗号,慈禧走到荣禄的军营中,立即宣布废黜光绪皇帝。显然这是一个谣传,慈禧虽说已退居二线,却仍然是晚清大局的总舵手,要废黜光绪,根本用不着搞得那么复杂。但是光绪却听信了这个谣传,情绪激动地对庆亲王奕匡说:“朕誓死不往天津!”于是外间传闻又起,说天津阅兵之仪式取消,光绪的情绪这才稳定下来。不过到了七月底,遭到光绪皇帝革职的怀塔布等七位守旧派大臣联袂到天津去看荣禄。几天后,御史杨崇伊等人又到天津,这些守旧派大臣如此密集地穿梭于京津之间,究竟同荣禄商谈了些什么?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大为疑惑。之后不久,荣禄忽然调派聂士成军五千士兵驻扎天津,又命董福祥军移驻距离北京彰德门40里的长辛店,军事调遣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使光绪皇帝寝食不安。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为《书立方·人物传奇》系列丛书之一,由李丽编著。他是出身富贵温柔乡的公子哥儿,他是惊才绝艳的江南才子。一朝大厦倾,繁华转眼成空。穷困潦倒之际,于悼红轩中著成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举起这杯葡萄酒

    举起这杯葡萄酒

    书中的主人公鲁祥云,是目前中国葡萄酒界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他所建的酒堡——西夫拉姆酒堡,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酒堡之一。这个酒堡的建立,标志着西夫拉姆酒业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界的一匹黑马。《举起这杯葡萄酒》展现了主人公鲁祥云从一个平凡的农民,经过了生活苦难与创业艰难的双重洗礼,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奋斗历史。鲁祥云身上所特有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永不抱怨的态度,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闪烁着真正的人性光辉。平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在贫穷艰难无人喝彩的时候,能够不为环境所困,追逐梦想,一砂一石地累积,最终建成理想的大厦。而梦,则如彩云,从大厦的顶端铺向远方。
热门推荐
  • 草木传草木春秋药绘图

    草木传草木春秋药绘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求人办事技巧大全

    求人办事技巧大全

    人活着就不可能无事,大事、小事、喜事、愁事、烦心事……这些”事事非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解决。而想解决一些难办的事,你还必须学会求助于人。那么,如何求人办事呢?
  • 史诗与劫

    史诗与劫

    寒主首发《史诗与劫》。记叙千年之后人类科技达到顶峰,世界毁灭不断更迭,异人能力诞生,来自天都的命运尚神被逐出天都。。。这一切的一切是被安排好的命运,还是在不断更迭的史诗?我们走的路不一定是对的,但我们知道什么是不对的。我们进行着!
  • 赤星之恋

    赤星之恋

    二十五年前……欧洲人称为ThedeviIstar华人称之为赤贯妖星的星体撞击地球!全球百分之十的人群吸入星体中扩撒的气体改变了体内细胞组成!成为了…妖!起初很多受到感染的人分散到各处,对于突如其来的力量不能把控,开始了袭击人类,人类很快稳定住了局势,最终获得了胜利,人类将妖分级;D、C、B、A、S到SSS!直到最后一战中出现的M级!二十五年后的今日,妖和人类的矛盾虽然还是存在,但却能在一起正常生活,可以一起上学,一起做一些正常的活动,甚至有妖为了家人加入警队,来抓捕那些不守新法律的妖。
  • 大宋巨贾

    大宋巨贾

    在北宋建立一个超时代的商业帝国!不做官,也能指点江山!这就是杨立穿越后令宋真宗又忌又爱的人生!本书讨论群:108476903
  • 我和世界只差一个你

    我和世界只差一个你

    已朋友的名义爱着对方很多年,你爱她却不能给她一个家,你依赖他可不能拥有。
  • 神创天途

    神创天途

    光明255年,两世为人的卢克以生命与爱为媒介,锻造出史上第一把神器,抵挡了阿修罗族的入侵。而他的灵魂则在神圣大陆上一名被称之为“废物”的天才的身上得到新生。弥补了前两世身体的不足与性格的缺陷,掌握了魔法的真正奥妙,拥有着前两世顶级匠师与传说锻造师的经验,创造神迹的神创师诞生。当灭世之灾降临,战争的碎片将齐聚,被毁灭的一切都将被重新创造。走在神创的踏天之途,追寻巅峰,永无极限……
  • 家有校草:隔壁男神有点冷

    家有校草:隔壁男神有点冷

    当善于伪装的神秘少女遇到冷漠校草帅弟,他们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注定精彩。从开始的互不相容,到后来的彼此吸引……同时,他们就读的极品高中里,有邪气而优雅的少爷、空降而来的贵族殿下,黑暗系美女转校生、狂傲的篮球王子以及舞后校花……这一群极品少年,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如何多姿多彩?群号:50872581敲门砖是任何一个角色名
  • 战火

    战火

    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他们因为梦想而奋不顾身。篮球,是很多人的梦想,在这里面,也许你会找到毕生想到得到的东西。升空的篮球有太多人的梦,正义的,邪恶的,天真的。这场战役,是没有流血就不会结束的战争。在上官翔、云川、尊三人手中,篮球划过的弧线似乎萦绕着火光,炫丽的火光揭开了新的篇章战火燃起,为梦想祭奠,战斗即将开始。
  • 玄神幻路

    玄神幻路

    凌霄大陆,全面提高武道,法力与玄力。一代强人唐晨,修魔剑道,得惊天传承,踏凌霄,逆天地,撼苍穹。一壶浊酒,走遍天下。一世张狂,战遍天下。英雄仗剑行天下,豪情踏血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