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3300000043

第43章 欧帕兹之谜

所谓欧帕兹(OOPARTS),就是outofplaceAr-tifacts的简称,也就是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土的加工品之意。此名称是由一位专门研究奇怪现象的美国动物学家桑达逊(1911~1973年)在他1967年著的《一位未受邀请的访问者——幽浮》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由古老地层中所掘出(掘出:把埋在地下的东西挖出来。)的,如动植物化石般的人造物品。

1844年,以发现有关反射偏光“布鲁斯达法则”而闻名的布鲁斯达(1781~1868年),在英国的学术协会公报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是有关在石头中发现铁钉的事件。

在发现此石块的金格地采石场中,其石块皆由坚硬的岩层形成,是一种被称为硬黏土(黏土(niántǔ):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养份较丰富,能保水、保肥,但通气透水性差,耕种时需要改良。)的物质。此岩层分布在地下6英寸的地方,厚约180米。发现铁钉时间并不是在采石场采石时,而是在采石回来之后,正要削石时才发现的。

铁钉插入石块约三分之一深度的地方,头部约有一英寸,沿着石块表面倾倒,另外半英寸则是埋在坚硬的黏土中。此铁钉已完全生锈,但形状仍完整。

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于1851年12月24日,曾转载了美国一地方报所记载的事。

在美国东北部的某一村庄中,一位最近刚由加州搬来的居民,拥有一块如拳头般大小,而且含有金子的石英岩石。在感恩节的当天,他拿出来给朋友看,结果一不小心掉在地上裂了开来。

石英岩石裂开以后,在中央附近发现有一根已腐蚀了的铁钉,长约5厘米。

这根铁钉呈笔直状,到底是谁装上铁钉的?又在何时把铁钉钉入已结晶化的石英中?

美国一科学杂志在1852年6月5日出版的那一期中,曾记载了有关从岩石中出现金属容器的事情。其记载如下:

数天前,位在美国东北部某州的一礼拜堂南边数百公尺处,正进行着爆破岩石的工作。此工作是将巨大的岩石炸开,变成数吨的岩石碎片,其中发现了被损坏了的2个金属容器,若将此二部分合在一起,刚好成为吊钟型的容器。这个容器高约29厘米,底部宽约42厘米,头部约16厘米,厚度约3厘米。容器本身的颜色与金属中的锌类似。容器侧面有6朵花的型状,是用纯银镶上去的。底部周围也是用银做成草及花圈。从这些浮雕来看,可明白制作此容器需要相当的技巧。

而此不知来历的容器,从地下约4.6米的坚硬岩石中被炸出来,现在落入一位叫詹森的人手中。

J.V.C史密斯博士(博士:学位的最高一级。),最近到东方旅行,并对数百件稀有的家用品进行调查,但没有一样与上述的容器相同。博士为了向科学界提出报告,而测出了该容器正确的尺寸。这件稀有的容器确实是从岩石中蹦出来的,此事虽然没有任何疑问,但由于许多科学家对此容器的出处都抱持着怀疑的态度,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尚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的调查。

而根据另一种说法,蹦出此容器的岩石,是数百万年前的东西,而且容器原留有一张照片,但现在却不知落入谁的手中了。

英国的《苏格兰古物研究学报》第1号121页中,曾记载着在苏格兰某地挖掘出的煤矿中,发现类似煤炭钻孔器的铁器。此件令人产生兴趣的遗物,是在地面下2米的煤炭中发现的,由于此铁器类似挖煤的钻孔器,所以该报也指出有人认为此铁器是现代的东西,是工人不小心所留下的,但问题是,此煤块表面却没有留下任何类似钻孔器的遗迹。

而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此煤块是产于2000年前石炭纪的岩层。

1891年6月9日,当美国伊利诺州中部的卡尔夫人和平常一样将煤块装入筒中时,发现了一把锁。同年的6月11日,该地的地方报,便刊登(刊登:刊载。)了以下的报导。

起初,卡尔夫人以为是谁不小心把锁掉入煤块中,但当她捡起锁时,发现并非最近才掉下去的,因为锁的两边紧贴着煤块,而将锁拿出来后,煤块也可吻合,此问题最后被地质学家发现,而成为研究的材料。

欧帕兹中最有名的是萨尔兹堡立方体。

据一般传说,此物是1885年在奥地利中北部的欧巴耶思塔州的一家名叫桑兹的铁工厂中发现的。当工人把由矿山运到的煤矿打破时,发现了这个物品。此立方体大小纵横约67厘米,高47厘米,准确地说应算是一个立方体。

此物体的边缘呈直线状,很尖锐,四面则很平坦,彼此相对,剩下的两面则呈凸面状,且在立方体高度的中央部位,刻有很深的沟绕着立方体。此立方体重约785克,比重为7.75克/厘米3。

对此物体提出报告的哥尔特博士认为,包着此物体的煤,是属于7000万年前的褐炭。当此物被工厂送给萨尔兹堡的奥格司铁姆博物馆收藏时,根据化学分析的结果证实其成份是钢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此物体的组成成份虽然类似碳钢,但却是天然的磺铁矿,只是硫磺的成份较少。而据哥尔特博士的说法,此物品是一种被称为“河罗西铁来特”的陨铁(陨铁(yǔntiě):含铁质较多或全部是铁质的陨星。),物体表面的深沟,是陨石落下时,与大气摩擦所产生的。

对此事件,英国的科学杂志《奈查》于1886年11月号,以及法国科学杂志《拉斯特》1887年号都有详细的报导。

在1960年,苏俄著名的记者欧斯托罗毛夫,曾拜访放置此物体的博物馆,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博物馆内根本无此物保存,也无有关此物的记载,因此,欧斯托罗毛夫就发表了萨尔兹堡立方体根本不存在的报告。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之后了解到,在1958年之前,此物体确实在博物馆内。而此物体曾制造过许多复制品,而其实际的物品,曾一度被送回原来发现的工厂老板手中,而于1958年又再度被转送到福克来堡地方的博物馆,由前贺伦高等教育委员之一的培伦汉特保管到1973年,其间并允许科学家的检验分析及拍照。

再者,从1966年到1967年,在维也纳的自然史博物馆,利用最新式的电子光束,对此物进行微量分析,结果完全没有分析出镍、铬、钴等成份,因此确认此物体不是陨石(陨(yǔn)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而且此物体含有微量的锰,因此自然史博物馆的博士们最后认为,此物体是铸铁,并且相信此铁器是古代采用的采矿机器的平稳器。

由此可知,此物体实际上既非钢铁也非立方体,更不是陨石。

最先发现此物体的工厂主人布朗,并不否认此物不是包在煤炭中,而只是混在石炭堆里的可能性。

因此,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的马尔达那博士,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认为此物是铸铁工厂熔化的铁,在偶然(偶然:突然。)情况下掉落的可能性很大,但其真相如何则不得而知。

最新的欧帕兹是1961年2月1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奥兰卡的科索山地发现的,发现者是雷因、迈克西尔、马克西等3人。这3人当时在奥兰卡共同经营一家工艺品店,专卖一些宝石及礼品,因此偶尔会上山采集石头。

有一天他们挖到一块石头,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晶洞石,也就是中间是空的结晶石头。

但第二天在店里的工作室中,迈克西尔把此石头放在与其同长,约10厘米的钻石锯台上,将其切成二半,发现内部并不是结晶,而是好像现代点火器般的机器零件。那零件有直径约2厘米的金属轴,此轴被包在已呈化石化的六角型筒中。此直径约19厘米,是一个非常坚固的筒状物,外侧似乎由小石头、泥土、贝壳及无磁化的金属物所形成的。

金属轴虽不带磁性,但靠近磁石还是会起反应,而且经过5年之后,此金属轴仍未生锈。

而且据3位发现者所言,在筒与化石之间,似乎还有一个铜筒。有人认为此物体可能是100年前掉入泥土中的机器,经过长时间的太阳照射而形成的,但根据某地质学家的调查,此物至少是50万年前的东西。

“科索加工品”于1963年在南加州博物馆展示了约3个月的时间,而后由INFO会长威里斯及委员卡里斯等人进行调查,用X光拍摄,在该会会报第1卷第4号(1969年春季号)中,提出了有关的报告。

但此物在1969年,以25000美金卖出,现在持有者是怀俄明州的凯斯帕。当有人要研究此物时,他都会收取费用,因此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仍无著名的科学家进行调查。

同类推荐
  • 婴幼儿0-1岁智商潜能激发

    婴幼儿0-1岁智商潜能激发

    本书介绍了0~1岁婴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婴儿智能开发、胎教影响胎儿智能、充足的营养培育婴儿智能、婴儿智力潜能开发游戏等。
  •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废宝公司

    废宝公司

    皮皮有两件高兴的事:一是春节后有了一笔压岁钱,二是爸爸答应压岁钱可以让皮皮自己掌管和支配。“我的money我做主”,这可是皮皮苦苦等了好几年才得到的权力啊。但有时候好事往往也会变成坏事,皮皮为此失去了“朋友”,得罪了父母,打碎了心爱的玩具……
  • 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蓝色童话经典

    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蓝色童话经典

    童话用最温柔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现一切美好的感情和事物,让我们的孩子享受最温馨的精神滋润。该书收录了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童话故事,图文并茂。
  • 别惹女生

    别惹女生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热门推荐
  • 病由心生

    病由心生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然而对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只有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会感受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有人说事业最重要,也有人说金钱更宝贵,于是便开始盲目地追求事业、金钱、成就和荣誉,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所谓的快乐和幸福。然而一旦失去了健康,所有的这些必将变成“零”。
  • 易物人

    易物人

    她是这世间唯一的易物人,人们以故事向她换取所需之物与事。而事实上,一切是否又如表面上一样,只是易物如此简单?扑朔迷离的身世,隐藏的阴谋,她又能否找到一切的真相?
  • 暴力史

    暴力史

    手指是80后的年轻作家,但是他从不曾把视角局限在青春的风花雪月和愤世嫉俗中。他以老练、平实、不动声色的精准笔力描摹着年轻人的挣扎与彷徨,甜蜜与哀伤,沉着而不失尖锐,简洁而意味深长。《暴力史》为青年作家手指的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手指发表在《人民文学》《收获》《大家》等刊物上的小说17篇,包括在文学圈与青年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寻找建新》《我们为什么没有老婆》《齐声大喝》《我们干点什么》《马福是个傻子》等等。作为书名的《暴力史》则借用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模式,想象了古典与现代混搭的武林传奇。
  • 杀手狂少

    杀手狂少

    废柴楚飞,本是一平凡大学生,由于一夜奇遇走上了王者的不归路,跟着全校第一校花,脚踏各种纨绔少爷,变身最强王者,各种神奇尽在《杀手狂少》!!!兴趣读者亲们可加群:287148024
  • 每次遇见,都是初见

    每次遇见,都是初见

    我的一路青春,在我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已经悄然开始,总有一个人来了也会走,总有一个人,你说不出他哪里好,但誰也代替不了,当我准备好所有的一切,想和你浪迹天涯时,唯独放手变成最好的结局,愿……我们生命中的那个人,每次遇见,都是初见
  • 兔窝惨案2

    兔窝惨案2

    根据发生在1999年大连梁斌、赵书林、尹世全、都本俊、孟东抢夺空军哨兵枪支,这件当年共和国刑侦一号案件的相关报导,本小师斟酌再三,演义成册,拈来供读者一笑:记住历史点滴经验,或解开心中某个疑团,于社会、于民主善莫大焉!於戏,为避免“涉案犯罪推理侦破”类小说跟风剽窃非原创之嫌,特此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半虚构,如有雷同,绝不怪我。脱稿后业内专家、业外学者纷纷雅正,直击要害:你这不像长篇小说!——那么鄙人(不是卑鄙的人)改称长篇小放如何?——向新闻界披露作者前世今生猛料:我大宋赐紫金鱼袋,我大清赏双眼花翎;领国际养老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曾获文盲部和中国武联德艺双馨人类肉体高级工程师职称云云。
  • 刁蛮小妞要出宫

    刁蛮小妞要出宫

    她,一个收养的公主;他,货真价实的王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让他们从此变成了孤儿…在那复杂的深宫之中,是青梅竹马,也是相依为命的两个人…那年他为她撑起一片天,那年,他和她都不再是孩子,她逃,他追,以为不爱…当彼此心意相通之后,又是什么~~成为他们爱情路上的阻碍…
  • 冰城女人

    冰城女人

    黑龙江—黑土地—五彩缤纷的北国冰城....与所有繁华都市一样,人们生活在富有与贫困、追求与幻想、欲望与现实之间,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不同的人走向不同的生活轨迹,演绎着不同的生活内容。有人在逆境、磨难中选择了坚强,有人在繁华都市中迷失了方向,有人在生活重压下自暴自弃,有人在悲剧发生后方知悔悟。正是这种对生活充满欲望和追求的现实人们,谱写了黑土地上最感人最真实的人生画面.....这是一部激情与欲望共存凡人生活乐章;是一部哀婉、凄美的爱情绝唱;是一部黑土地上女人和男人的爱恨交错;一部最值得反复阅读的顶峰之作.....
  • 我们一起长大的时光

    我们一起长大的时光

    “子熙,我们一直在一起,一直做兄弟好吗?”“那我一定死的早……”“子熙~你不要这么说嘛!”“乖啦,这里不是内容简介需要么?”
  • 宠婚,首席的野蛮妻

    宠婚,首席的野蛮妻

    都说一入豪门深四海,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婚后生活多姿多彩,上有英勇好婆婆,又有封家大将好公公!初见,她拍他,再见又拍她,再再见她踢他,再再再见不止泼他还扇他,至此以后的每次见面都火花四射!“姓封的,难道你不知道么?遇到你之前我的世界是黑白的!”“嗯,知道,那遇见我之后呢?”“我靠,全黑了!”“蓝清溪:自从嫁给他,QQ也不闪了,电话也不来了,微信也不响了,信息也只有10086了,日子也清净了,负担也重了,挣了两个亿,失忆和回忆!封爵:自从娶了她,吃的饱睡的爽,爽,爽,爽!可又是谁说:“我可以惯着你,也可以换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