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7800000080

第80章

林念真的眼里掠过一抹悄然的感动:“您这样关心袁佳,她知道了也会非常感激的。童先生,请你们允许我解释一下——我的朋友袁佳她现在生活得非常幸福,在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之后,她对目前平静的生活状态很满意,并且希望能够一直这样生活下去……本来她对过去的事和人,都已经不愿再回顾,更不希望这些东西打扰到她今天来之不易的宁静。然而在她的心中,始终还有一桩疑虑,时时令她不安,她意识到,假如不能解开这个疑问,她这一生绝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安宁。而更重要的是……她需要为逝去的亲人求得一个解释。这就是她在得知我有机会来中国后,拜托我帮忙的原因。”

一阵清风吹来,林念真抬起左手轻轻拂去飘在面颊上的发丝。

“……过去的生活曾经带给过袁佳巨大的创伤,她花费了很大的代价、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重新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因此当旧事重提的时候,她在心理上仍旧有着很重的阴影和顾虑,担心重新被卷入情感和命运的旋涡。所以她一方面想要寻觅真相,一方面又刻意和过去的一切保持距离,这是她在生命重新展开后的微薄意愿……童先生,假如我的谨慎令你们感觉不快,实在是情非得已,希望你们能够谅解。”

童明海沉闷地回答:“林……女士,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完全理解。”

林念真在竹椅上向他轻轻躬身,以此致谢。

三人都静了一小会儿,童明海又问:“林女士,除了张华滨的下落之外,袁佳想要了解的另外一件事,是关于袁佳的祖父袁伯翰的真正死因,对吗?”

“是的。”

“嗯,不过要查清楚这件事,远比找到张乃驰困难得多。想必林女士也了解过,这桩案子当初我负责时就一波三折,最后始终留着疑问。说实话,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也和袁佳一样,对此始终耿耿于怀。去年年底在‘逸园’发生的日本人自杀事件,又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这栋房子上面。其实你来之前,我和童晓就重新开始中断了好多年的调查。而你又提供了张华滨这条线索,于是我们顺藤摸瓜有了不少新发现……”说到这里,童明海略一沉吟,便加重了语气,“林女士,我们认为张乃驰、李威连和袁佳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和‘逸园’这栋房子的关系,是解开袁伯翰之死的关键,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

在童晓父子的目光中,林念真喃喃自语:“李威连……他和张华滨在一起工作……他们都在‘逸园’……”

童晓忙说:“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张华滨1987年到香港后,先是靠打短工、在小酒店里当服务生混饭吃。直到1991年,他通过李威连安排进入了西岸化工公司工作。李威连本人当时在西岸化工已经工作了三年多,因为业绩出众非常受公司器重。后来李威连一路升迁,从西岸化工中国公司销售总经理,到中国公司总经理,最后是大中华区总裁,张乃驰始终跟随着他,事业也有不小的发展,做到了产品总监的高位。至于‘逸园’嘛,据查是在2002年的时候,李威连以大中华区总裁的身份做出决定,将总部办公室迁入‘逸园’的。从那以后,‘逸园’就成为他和张乃驰在上海的办公地点了。”

“原来是这样……”

童明海接过话题:“是这样的。不过林女士,在调查中使我们困惑的一点是,张华滨怎么会认识李威连的?至少从他们在上海的户籍和成长情况来看,两人似乎不应该有很深的交情。袁佳倒是从小就认识张华滨,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寄养在袁佳的外婆那里,但是袁佳又声称和李威连完全不熟悉,偏偏他们三人都曾在华海中学就读……”

林念真打断童明海的话:“那么童先生,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童明海示意儿子:“你来说吧。”

“好的。”早在心中预演过许多遍,童晓胸有成竹,“林女士,咱们还是长话短说吧。根据我们的调查,袁佳生于1963年,出生后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她由外婆赵阿珍抚养。1967年袁佳四岁的时候,才一岁多大的张华滨被其父张光荣带到赵阿珍那里寄养,直到1977年赵阿珍过世,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袁佳和张华滨始终在一起长大。1977年赵阿珍去世前,将袁佳托付给了祖父袁伯翰,张华滨则被张光荣领回,两个孩子才算分开。1978年袁佳随袁伯翰迁入‘逸园’居住,并且转学到了华海中学读高中,而张光荣恰好也在华海中学找到代课教师的工作,1978年开学时,张华滨作为教职员工子弟进入华海中学读初一。也就是说,其实仅仅过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袁佳和张华滨又以另外的方式聚在一起了。

“那么李威连呢,表面看上去他的背景和这两人毫无交叉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李威连和袁佳同岁,也是1963年生人。他的父母都出身于解放前上海的名门望族,1949年之前这两大家族均在上海拥有相当规模的产业。李威连母亲的家族和袁伯翰的家庭是世交,解放前两家人之间常来常往。我们知道,这种家庭里过去是仆佣成群的,解放后主人虽然撤出了中国,仆人们却留了下来,而我们的调查正是从这个角度找到了突破口。赵阿珍,这个名字赫然出现在佣人花名册里,原来她就是将李威连的母亲从小带大的保姆!后来人们对她的‘阿珍姆妈’的称呼,似乎也是因为当初主人家就是这么叫她的。

“我们继续追查后发现,1963年年初李威连尚未出生,父亲就被下放到甘肃。他的母亲独自在上海抚养两名子女,自己又即将生产,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她向老保姆赵阿珍求援。善良的赵阿珍二话不说赶去帮忙,李威连就降生在这位曾经哺育过他母亲的老保姆的怀抱中。赵阿珍在李威连的家里一待好几个月,直到她自己的女儿要生孩子,她才返回枫林桥。可怜的女儿难产死去,赵阿珍悲喜交加地迎来了外孙女——袁佳。”

童晓停下来,说的话并不算多,他却有些口干舌燥。端起紫砂杯、抿一口香片,童晓偷偷瞥了眼林念真。夜色渐浓,弄堂里的路灯光在小院的上空晕开,斜斜地落在她的面庞上,无声无息地掩去几许岁月的痕迹,令她看上去如此贞静。

“赵阿珍是李威连母亲家的保姆这一事实,也解释了为什么袁伯翰的儿子会爱上赵阿珍的女儿。这样两个本来社会阶层相差悬殊的人,由于家族的历史背景而结缘,又因为解放后中国的社会环境而相爱,才能有机会走到一起。

“……后来碰上忙不过来的时候,或者有什么特别安排的时候,李威连就会被母亲带到枫林桥赵阿珍那里,拜托阿珍姆妈照顾,在枫林桥一放就是好几天。当然他的情况属于临时代管,和张华滨那种长期寄养并不一样。李威连在徐汇区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不过‘文革’期间学校管理很不规范,李威连常常无课可上,这种时候母亲也会把他送到赵阿珍那里。看起来他的母亲似乎不怎么喜爱他,总是设法摆脱他。

“总之,把这些情况综合起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李威连和袁佳、张华滨从小相识,他们是共同在赵阿珍婆婆的关爱下长大的。1975年秋季,李威连率先进入华海中学读初中,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是不是还常常被送去枫林桥我们不得而知。三年之后的1978年秋季,袁佳和张华滨也相继进入华海中学,按理说因为从小认识的关系,他们三个在学校里应该比其他孩子更亲密许多。但奇怪的是,我们访问了不少华海中学那个年代的教师和学生,大家都说没有相关印象。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三个孩子之间的关联从未真正中断过,否则张乃驰和李威连不会在香港重逢并共事至今,李威连不会刻意选择‘逸园’做公司总部,袁佳更不会在二十多年之后还念念不忘地寻访张华滨的下落。

1981年袁伯翰在‘逸园’中猝死,李威连就牵涉在里面。当时袁佳曾经作证,说并不认识李威连,现在看来她分明是撒谎了。她为什么要撒谎?她和李威连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我们认为,必须把袁佳、李威连和张乃驰三者间的一切调查清楚,才能真正明确袁伯翰死亡的来龙去脉。”

童晓结束了他的长篇汇报。小院再度陷入寂静,夜更深了,弄堂里纳凉的人们都散了吧,偶尔还有窸窣的声音响起,大概是躲在某个门洞下相拥的恋人们的絮语。童明海问:“林女士,对童晓刚才说的这些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意见吗?袁佳……她有没有谈起过和张华滨、李威连之间的往事?”

林念真抬起眼睛,声调平缓而悠长:“童先生,这些事情我并没有听袁佳提起过。不过既然你们是通过缜密调查出来的结果,想必都是事实吧。假如像你们所说的,当年袁佳就说了谎,那么直到今日她依然不肯提起三人间的过往,一定是有充分的理由。我不建议向这个方向多追究。”

童明海皱起眉头:“不追究的话,可能袁伯翰之死就永远不能真相大白了,难道袁佳情愿如此?”

“是的,我想她情愿如此。”林念真的回答很轻柔,但字字入耳,好像带着特殊的力量。

童明海长叹一声:“好吧,那我们也许就爱莫能助了。”

林念真轻轻地点了点头:“无论如何,您帮忙找到了张华滨的下落,这就足够让袁佳欣慰了。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你们!”

她又一次抬起左手,拂去被晚风吹到额前的碎发。

“都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打搅到现在……我该走了。”

童明海阴沉着脸:“天晚了,让童晓送你出去吧。”

童晓和林念真并肩朝弄堂外走去。

“送到路口就行,我自己可以打车。”林念真说。

童晓突然说:“林女士,李威连出事了。你知道吗?”

她停下脚步:“出事?什么事?”

“他……他因为性丑闻从公司辞职了。”

“性丑闻?”

“是,是他和别人老婆上床的视频给曝光了,所以就……唔,这件事挺复杂的,也是疑团重重的,要是你……哦,我是说袁佳想知道的话,我们可以另约时间,我来详细说一说。”

林念真沉默片刻,才注视着前方说:“不必了。既然袁佳在好多年前就否认与李威连相识,我想她不会再要了解更多他的情况。”

童晓回到自家小院,童明海坐在桌前闷头抽烟。

“呵呵,一晚上没抽,憋坏了吧。”童晓在老爸身边坐下。

白色的烟雾后面,童明海的眼神很明亮:“唉!她还是这样……”

“她?”童晓笑了笑,“爸呀,有些事勉强不得,咱们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是?”

童明海哼了一声:“尊重?真不明白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两个人?不是三个嘛?”

童明海重重地吐出一口烟:“那个姓张的我不认得。袁佳和李威连两个,当初可都是把我给气得够戗的。嘿嘿,折腾到了今天居然还没完!”

童晓撇撇嘴:“我看您还挺爱被这两人折腾的。”

同类推荐
  • 弱水河畔

    弱水河畔

    轰隆隆,弱水河西边的天际传来声声响雷,哗、哗,又是几道闪电,天好似有倾盆大雨要泼下。在阴暗的角落,张发录与桑志琏多次密谋,继续做着天怒人怨的事情,企图挽回可悲的结局。为泄私愤王蓉与张发录凑在一起设下圈套,使曾任新安县建华建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的方启良被诬陷后锒铛入狱。其漂亮温柔的妻子陈娟为丈夫鸣不平,被建华建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发录诱骗后强行奸污,在艰难曲折的申冤之路上,陈娟身心交瘁,疲惫不堪,晕倒在河西市区的街道旁,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天使的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律师张志辉,将昏迷不醒的少妇送到医院。张志辉律师的见义勇为之举,赢得了陈娟的尊敬与信任,她委托张律师为丈夫辩护申冤。
  • 谎释

    谎释

    《谎释》收录的小说作品包括:谎释、夺命码头、都市谎言、那年的暑假、辉煌等。四周一下从喧嚣跌入寂静,万物像一下被罩进硕大的闷笼间,有着令人窒息般的恐怖。许久,涛声才隐约传来,仿佛是从遥远的天际悄然而至。涛声终于又在峡谷间回荡,周围恢复了原有的和谐,显得深沉而空旷。他望了望西沉的弦月,熄了最后一支火把。楼子船旋即披上了朦胧的色彩,消融在山峰投来的黑暗里。
  • 原乡

    原乡

    本书讲述了从两岸隔绝到台湾当局开放探亲那将近40年的特殊年代,两岸亲人之间日夜思念、隔海相望的感人故事,再现骨肉分离的撕心痛,揭秘骨肉团圆的万般难,演绎了民族史上深沉的乡愁,同时也通过展现老兵踏上漫漫归乡路的执著,以及故土亲人的企盼与守候来讲述海峡两岸割不断的亲情。重拾这段历史,使读者体会前人种树的艰辛,珍惜今天这种和平交流的局面,极具现实意义。
  • 权力野兽朱元璋3

    权力野兽朱元璋3

    《权力野兽朱元璋》:全面讲述朱元璋无权、谋权、夺权、掌权的权术人生!公元1345年,18岁的乞丐朱元璋,三天没要到一碗饭,躺在破庙门口快饿死了,还捧着《资治通鉴》在看!5岁时,朱元璋投靠起义军头目郭子兴,为一块烧饼,当起了哨兵;两年后,因功高震主,遭郭猜忌,他果断交出全部兵权,静观其变,伺机而动。一年后,郭病死,28岁的朱元璋乘机上位,独揽大权,制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用三年时间,就将众多实力曾远远强于自己的对手或劝降、或吞并、或击溃。41岁时,朱元璋称帝,此后独掌中国30年,数次血洗宫廷,杀功臣李善长、杀功臣蓝玉、杀功臣傅友德,将朝廷百官完全笼罩在自己不可挑战的威权之下。朱元璋对待权力,拥有野兽对待猎物一样的本能:强烈的欲望,可怕的耐心,漫长的潜伏,混乱中保持警醒,判断出真正的机会,露出獠牙,发出致命一击。这个嗜权如命的明朝开国皇帝,留给世人的却是一个太平盛世,史称“洪武之治”。
  • 神秘空城生死考验:天机

    神秘空城生死考验:天机

    一个十九人旅游团在泰国旅游时,误入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华人社会,一座城市应有的银行、邮局、商店、警局、医院一应俱全,然而,整座城市却空无一人!城市为何空无一人?主人公的命运将如何开始?旅行团为何会误入歧途?他们会发现什么遭遇什么?下一个牺牲者又将是谁?无数巨大的悬疑交织在一起,不到最后一刻无法解开。
热门推荐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创世莲花

    创世莲花

    吴晨于河边获得一朵发光的莲花,本以为是塑料饰品,却不曾想,万事万物的起源都是来自这朵莲花......
  •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无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后来的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描述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四种模式,都不能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因为就业被这些理论假定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教育服务是非同质的,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本身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本书作者放弃了这种假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就业能力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 瞳:再生勇士之异世魔武双修

    瞳:再生勇士之异世魔武双修

    迷雾重重的重生游戏,缠绵悱恻的纯爱之境!当生命不再为自私而存在,重生,是这个物质与非物质世界给人类最好的洗礼。越慕醒了过来,但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眼前一片漆黑,紧接着视力恢复正常,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和以前世界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一个异世界,自己坚强的活着,希望能再见到亲人。在这个和中国古代文化相似的异世界中,为自己能回到以前的世界的目标努力,破碎虚空,武学练到人生巅峰。
  • 背德

    背德

    一段段短小的恋爱故事,我是怀着两个女生的心情去写的,无论把她们当做一对恋人或者一对罪人来读,可能都不会有过多的感动和兴奋。
  • 一季烟凉一季繁华

    一季烟凉一季繁华

    他是b大的大三校草,她是b大的小小新生。他们在迎新会上初次见面,他的俊美容颜使她为之倾倒,她的大胆也使他感到好奇,从而对她多了几分关注。无数次分分合合,使这对浑然天成的眷侣惺惺相惜。他说:此生不渝。她说:愿与君成。
  • 村路像条河

    村路像条河

    记忆是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久留在心底的陈年旧事,在作家们看似漫不经心地回忆里,走进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欢或苦或乐或恨或爱地去感悟逝去的岁月,普通人的朴素情怀瞬间跃然纸上。本书《村路像条河》精选了作者近七十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精美小小说,篇篇构思精巧,视角独特,读来亲切可人,回味无穷。
  • 最强仙医

    最强仙医

    一代修真高手,遭遇天劫,穿越夺舍成为一名废材实习医生,从此逆天改命。能修真,会治病,符箓丹药所向无敌,脚踩纨绔,拳打恶少,仙家手段分外风骚。财富、名望、权柄,一样都不能少,且看小小医生如何成为都市王者,立于巅峰,铸造不朽传奇。
  • 成功只在一转念

    成功只在一转念

    本书内容包括:成功始于转念之间、为自己喝彩、如何填写人生的支票、有事业的地方就是家、一天能干些什么、观察一棵麦苗每天的成长、灵机一动的逆向思维、化坎坷为阶梯等。
  • 超级落榜生

    超级落榜生

    高考落榜不可怕,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抗,一个高考落榜生,赫然进城。带着点狡黠,当然更凭实力,能屈能伸,他一路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