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1300000117

第117章

从大兴回来后,海瑞突然病倒,竟至人事不省,在海母近五十年的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一婆一媳家无三尺应门之童,可怜两个妇人一老一孕半拖半抬将海瑞就近搬到了海母的床上,替他盖上了海母平时盖的那床薄被。海妻情急之下求告对面那户近邻,那近邻知这海老爷是位清官,当即受托派人去告知了王用汲。王用汲闻讯带着一个长随先去了裕王府,叫出了李时珍,赶到海宅,已经戌牌时分。

海瑞躺在床上依然未醒,双目紧闭,牙关紧咬。李时珍默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三指搭上他的手腕。

海妻这时也顾不得避嫌,站在一旁不停地淌泪,海母就坐在床边儿子的脚头,一手捏着儿子的手,一手不停地抹泪。

王用汲也是满脸忧急,紧盯着李时珍给海瑞诊脉。李时珍松开了手:"准备几样东西。""什么东西?"王用汲抢着问道。海母海妻都收了泪紧望着李时珍。

李时珍:"把家里的棉被都搬来给他盖上,再搬个火盆来,生一盆大火。""我去拿被!"海妻连忙走去。

王用汲立刻对站在门外的长随吩咐道:"去厨房,搬火盆搬柴!"那长随应着立刻朝客厅正门奔了出去。"他今年都五十了,从来就没有这样。"海母说着又淌泪望向李时珍,"怎么会突然病成这个样子?"

李时珍:"太夫人不要担心。刚峰兄原是个极阳之体,本身极能抗受风寒。可骤然到了极寒之地,由于几日几夜不食不睡,极阳尽而极阴生,风寒侵入了肌骨,因此这样。"海母立刻变了脸色:"要紧吗!"李时珍急忙接道:"有我在,不打紧。先发出一身大汗,再准备一碗热粥,喝下去我再慢慢给他调理。""厨房现就有粥,我去热。"海母立刻站了起来。王用汲一把扶住她:"太夫人,我去吧。"海母:"粥是我热的,我知道在哪里。拜托你帮我陪着李太医。""那太夫人走好了。"王用汲只好松开手让海母走了出去。说话间海妻已经搬来了一床被子,王用汲连忙接过,盖在海瑞身上。"不够。"李时珍说道,"有多少被褥都请拿来。"海妻低头站在那里,眼里又淌下了泪:"家里也就这床被了……"李时珍和王用汲碰了一下目光,二人心里都是一酸。王用汲当即将搁在椅子上自己那件披风和李时珍那件披风都抄了起来盖在海瑞的被上。

那个长随正搬着生燃了的一盆火进来了。"把火生大些!"王用汲一边对那长随说道,一边又去解身上的棉袍。那长随赶紧趴下身子吹火,那火熊熊燃了起来。王用汲已将身上的棉袍又盖在海瑞身上。自己只穿了一件内布长衫和一件厚布夹衫。

"再搬些柴来,再烧大些。"李时珍大声说道。那长随又奔了出去。李时珍这时也解下了身上的棉袍,盖在王用汲那件棉袍上。海妻眼泪刷刷地直淌,也去解身上的腰带。

"万万不可!"王用汲连忙阻住了海妻,"嫂夫人有身孕的人,可不能再感了风寒。也去厨房帮太夫人吧,这里有我。"海妻依然要解掉身上的粗布棉衫。"够了。"李时珍也出面阻止了,"嫂夫人要再病了,伤了胎儿,我也没有办法救你们了。听王大人的,去厨房帮太夫人吧。"海妻这才淌着泪,低头走了出去。王用汲的长随又进来了,怀里却只抱着几根劈柴。王用汲:"柴也没了?"那长随点了下头:"还剩了几根太夫人要热粥。"王用汲望向了李时珍,李时珍也望向了王用汲。忧眼相对,四目黯然。

"刚峰清寒如此,我这个朋友没有尽到心哪!"王用汲自责了一句,转对那长随说道,"赶车回去,油盐柴米还有被子多搬些来!""是。"那长随立刻又奔了出去。李时珍带着感动带着赏识望向王用汲。

"不会有大碍吧?"王用汲却避开了他这种目光,望向依然昏厥未醒的海瑞,低声问道。

李时珍:"难说。身病好医,心病难愈。刚才跟太夫人我只说了一半的病因,刚峰这个病更多是因心病而起。"王用汲:"此话怎讲?"

李时珍:"他醒来后,你问他就是。"又过了约两刻时辰,海瑞依然未醒,但额上已沁出密密的汗珠。海母坐在火盆边,双手捧着那碗粥伸在火边,海妻站在婆母身后双手扶着她的两腋,王用汲站在脚边的床头,三人看见躺在床上的海瑞额上见汗,不禁都眼睛亮了。王用汲从袖中掏出了一块手帕便要去给他揩汗。"莫动他。"李时珍说道。一边将手伸到被里,又拿住了海瑞的脉,少顷,睁开了眼,从医囊里拿出一卷艾灸,走到火盆边点燃了艾灸,回到床边,抽下海瑞发髻上的发簪,拨开他脑顶上的头发,看准了天灵穴,一灸灸了下去,接着收回了艾灸。

海母倒吸了一口气。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海瑞的脸。

海瑞的嘴慢慢张开了,像是从腹内极深处吐出了一口长气,那口长气还带着深深的一叹!接着,他的两眼慢慢睁开了,渐渐看清了站在身边的李时珍:"李先生。"大病醒来,他说话却中气依然不减。"不要这么大声。"李时珍微笑了一下,转对王用汲说道,"替他把汗揩了。"海瑞这才又看见了王用汲说道:"润莲兄也来了。"海妻已经扶着海母急忙走到了床边。"母亲!"海瑞看见了母亲挣扎着便要坐起,抬起了头,身子却怎么也起不来了。"躺着莫动!"海母急忙说道。海瑞只好把头又贴回枕上,见母亲脸有泪痕,满眼关切,便强从嘴角露出笑容:"儿子没事……阿母千万不要担心。"海母双手捧着那碗粥望向李时珍:"李太医,可以给他喝了吗?"李时珍让开了坐的那把凳子,又移到了床的中间:"太夫人请坐在这里,慢慢喂他。"海母在凳子上坐下了,舀起一勺粥,向海瑞嘴边送去。海瑞张嘴接了那勺粥,咽了下去,接着望向王用汲:"润莲兄,帮我一把。"王用汲连忙走到床头:"帮你什么?"海瑞:"烦请扶我坐起。"海母:"不许坐起。"说着又将第二勺粥送到他嘴边。

海瑞不再接那勺粥,强笑道:"儿子都五十的人了,母亲,让儿子坐起自己喝吧。"李时珍接言了:"太夫人,让他坐起自己喝。"海母这才不阻止了,让王用汲把海瑞抱扶着坐了起来。海瑞双手接过母亲手里的粥碗,捧碗时手还有些颤抖,王用汲连忙用一只手帮他托住了碗底。

海瑞将碗送到嘴边,张开嘴竟一口气将那碗粥喝了下去。几双目光都紧望着他。海瑞又伸过了一只手,海母连忙将手中的勺递给他,海瑞用勺将残留在碗底的粥刮到碗边,一口又吃了。接着将那只干干净净的空碗向母亲一递":阿母,儿子已经好了。"海母眼中盈着泪接过了碗:"好了就好,好了就好……"海瑞紧接着对王用汲说道:"润莲兄扶我下床吧。""躺下!"李时珍在一边喝道。海母紧接着:"快躺下!"李时珍这时望向又已泪流满面的海妻,温言对她说道:"嫂夫人,你过去,替他把被子捂紧点。"海妻这才轮到自己能照顾一下丈夫了,连忙揩了揩眼泪,走了过去,替丈夫把被子细心地周边捂紧。

趁妻子的身子挡住了母亲,这时海瑞目光深深地向她望了一眼,头也微微点了一下。

妻子飞快地对望了一眼丈夫,眼眶中又盈出泪来。"看好了车,东西一样一样搬!"这时院外门边隐约传来了声音,接着是好些人打招呼搬东西的声音,显然是王用汲那个长随领着人把东西搬来了。"老爷,东西都搬来了!"果然,北房正屋门口传来了长随的禀报声。"快搬进来!"王用汲大声说道。海母海妻不知就里,向屋门外望去。

王用汲原来的那个长随又带来了一个长随,一人捧着两床厚厚的棉被,一人提着一大捆劈柴走了进来。

"先把火添上!"王用汲大声吩咐。提柴的那个长随放下了劈柴,连忙往火盆里添柴。原来那个长随捧着两床厚被站到了床边。王用汲从海瑞的被子上先提起李时珍那件棉袍对那长随吩咐道:"替李先生把衣服穿上。"

捧被的那个长随,将两床被放在床脚,刚要接那件衣服。"不用,我自己来。"李时珍接过了衣服,自己穿了起来。王用汲只好又拿起了自己那件衣一边穿着一边说道":把斗篷拿开,把被子盖上。"那长随立刻拿开了李时珍和王用汲的斗篷搭在床边,抖开一床厚厚的棉被盖到了海瑞身上。

海瑞躺在床上默默地看着他们在忙着做这些事,这才知道自己昏睡后两个好友竟将自己的衣服都脱了盖在自己身上,一直装着笑脸的他眼睛再也止不住湿润了。平生读书,自以为精求甚解,这才知道什么叫做"解衣衣之,吐食食之"!

海母本是平生就不受人恩惠,这时被媳妇扶着又坐到了火盆边,也已经只是感动,一言不发。

海妻平时就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多走一步路,今日此情此景,见丈夫和婆母都一言不发,再忍不住咽着泪向丈夫的这两个好友深深一福:"李先生王大人待我一家如此厚恩,我们怎么报答……""嫂夫人切莫说这样见外的话。"王用汲答了一句,转对那两个长随吩咐道,"把这床被搬到海夫人房间去,其他东西都搬去厨房。"跟他的那个长随抱起了剩下的一床被递给另一个长随,那长随抱着被子走了出去,这个长随依然站在屋里望着王用汲。

王用汲立刻知道他有事要说:"还有什么事?"那长随:"回老爷,都察院来人了,通知老爷立刻去部院。"王用汲:"知道什么事吗?"那长随:"好像是说,除了出京当差的,凡是在京的官员都要连夜给皇上上贺表。"王用汲黯然摇了摇头,不禁望向海瑞,又望向李时珍。海瑞只回望着他,没有任何表示。

"你去吧。这里有我。"李时珍却叫他走。

王用汲轻叹了一声,又望了一眼海瑞:"户部大概还不知道你回了。"说着转对海母双手一拱:"太夫人,晚侄只好失陪了。"海母立刻站起了:"公事要紧,已经让你受累了。"王用汲又向海母拱手一揖,接着向李时珍一揖:"李先生受累了。"说着这才向门外走去,那长随紧跟着他走去,王用汲却边走边对那长随说道,"你们两个不用跟着我了,今天都留在这里陪着李先生照看海老爷。"海母和海妻都随着送了出去。

李时珍的话在海家已是言听必从,这天晚上,海母去了媳妇房间歇息,两个随从也被安排去了北面西屋,生着火在那里打盹听候差遣。

一盆火,一把椅子,一件斗篷大氅盖在身上,李时珍面对海瑞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拿着那把铁钳低着头不停地拨弄着火盆里的火,显然心情十分复杂又十分沉重。海瑞依然被子盖着,人却已经半坐着靠在床头,紧紧地望着李时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李时珍终于说话了,"你既决心上疏,舍身成仁,我挡不住你,谁也挡不住你。""那先生是赞成我上疏了!"海瑞紧接着问道。

"我可没说赞成。"李时珍将火钳一搁,抬头望向海瑞,"上奏疏如同开医方。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大明朝已然病入膏肓,你这道奏疏是想医病,想医人,还是想医国?"这是已经对上话了,海瑞两眼闪出了光:"国因人病!医病便是医人,医人才能医国。""有些对症了。"李时珍眼中露出了赞许,"病根是什么?"海瑞:"视国为家,一人独治,予取予夺,置百官如虚设,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就是病根!"李时珍不禁在膝上拍了一掌:"说得好!说下去。"海瑞:"一部华夏之史,夏朝商朝便是只有君王没有百姓的天下。当时《尚书》有云:"时日曷丧?吾与汝俱亡!"可见民不聊生,天下百姓都有了与夏桀同归于尽的心。商革夏命,前数百年还顾及天下苍生,到了纣王,简直视百姓如草芥,顷刻而亡。天生孔子,教仁者爱人。继生孟子,道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万古不变之至理。秦朝不尊孔孟,三世而亡。到了汉文帝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恭行俭约,君臣共治,以民为本,我华夏才第一次真正有了清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唐太宗效之,与贤臣共治天下,又有了贞观之治。之后,多少次改朝换代,凡是君臣共治以民为本便天下太平,凡一君独治,弃用贤臣,不顾民生,便衰世而亡。到了大明朝,我太祖高皇帝出身贫寒马上得天下,犹知百姓之苦,惩贪治恶,轻徭薄赋,有德惠于天下。但也就是从太祖高皇帝种下了恶果,当时居然将孟子牌位搬出孔庙,便是不认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至理。厉行一君独治,置内阁,视同仆人,设百官,视同仇寇,说打就打,要杀便杀。授权柄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视同朱姓一家之私产。传至今日已历一十一帝,尤以当今皇上为甚!二十余年不上朝,名为玄修,暗操独治。外用严党,内用宦奴,一意搜刮天下民财。多少科甲出身的官员,有良知的拼了命去争,都丢了命。无良知的官员干脆逢君之恶,顺谀皇上。皇室大贪,他们小贪,上下一心刮尽天下民财,可怜我大明百姓苦上加苦,有多少死于苛政,有多少死于饥寒!"说到这里海瑞的喉头哽住了。李时珍望着他也已然义愤之色激动于表。

海瑞咽了一口泪水:"这次去大兴,天子脚下,新年之时,饥寒而死的百姓倒满了大雪之中!地方官视若无睹,近在咫尺的京官也不闻不问,内阁和户部不得已拨去了一些军粮也是虚应故事,还一再嘱咐,千万不能让皇上知道,以免败了皇上乔迁的喜兴!皇城之下尤然如此,普天之下还不知有多少涂炭之生灵!在大兴这几天我所能做的也只是救一人算一人,当着那些没有心肝的人,哭都没得地方去哭。先生一生治病救人,我们这些吃朝廷俸禄的人却只能看着百姓在眼前一个个死去……"说到这里,一向硬如铁石的海瑞已经泪流满面,吞咽起来。

李时珍也是个硬如铁石的人,这时也已经热泪盈眶。两人相对伤感了一阵,各人又都揩去了眼泪。

李时珍:"上疏吧!就算不能为天下苍生普降甘霖,也要在我大明朝万马齐喑的朝野响他一记惊雷!"海瑞两眼闪出光来:"如何上疏,我正要听先生的见解!"李时珍:"见解你自己已经有了。刚峰兄,真要上这道疏,就要直指病根!如果像以往那些大臣,虽然上疏,却心存顾忌,只论事不论人,只骂臣不骂君,就不如不上。要痛斥便痛斥一人独治,要谏言就谏言君臣共治!千古文章,纵然不能让当今皇上翻然悔悟,也能让另一人翻然心惊,我大明朝如再以天下奉一人,便亡国有日,天下必反!刚峰兄,能做到这一点你便有大功德于天下。知道我说的是谁吗?"海瑞:"裕王!"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恐怖谷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恐怖谷

    《恐怖谷》为长篇小说,是系列第七部。叙述的是伯尔斯通庄园主人道格拉斯不幸惨遭杀害,尸体旁边留有卡片,上面潦草地写着用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样。道格拉斯临终前和妻子提起一个叫“恐怖谷”的地方,说自己身陷“恐怖谷”,无法逃避这场灾难。福尔摩斯解开了密码,却也卷入一场杀人案中,几经波折,福尔摩斯最终抓获了隐藏在黑暗中掌握众人命运的黑手。小说中所写的平克顿侦探卧底的斗争方法,后来很多惊险作品都有借鉴模仿,即所谓“打入敌人心脏”的战法。
  •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雪意幻天

    雪意幻天

    一部爱恨纠结、情仇跌宕的悲情武侠小说,封玉寒为报家仇,卧底天山;萧剑云在复仇的冲动中不顾一切,聂天情匿迹十二年,终于毁灭了仇人,也毁灭了爱人;容秋水在黑暗与光明中痛苦煎熬……杀与伐、爱与恨一一在雪意幻天中展开。
  • 人皮论语

    人皮论语

    中国文化第一历史悬案,历史的河道在秦汉陡然弯转,百家争鸣绝声,纵横游侠隐踪。儒家虽被汉武独尊,却也难逃被阉割的命运。挖掘两千年历史淤泥,钻探中国人精神古墓。逆推出一场控扼两千年命运的骇人阴谋。惊天秘密层层揭开,七十五次剧情急转,每三千字一道波澜。最勇敢的历史小说,最刺心的民族悲歌。
  • 吴越咒1:寻找古越女

    吴越咒1:寻找古越女

    "考古专业大学生蔡子安突然得到了一笔巨额遗产,原来被谋杀的蔡氏集团的董事长蔡建波正是他从未见过的父亲。而刺杀蔡建波的凶器竟然是一把青铜古剑!一把公元前5世纪的古剑怎么会出现在血案现场?刺客究竟是何方神圣?从一次被袭击开始,蔡子安踏上了解开父亲遇刺之谜的征程,然而这条路艰辛且漫长。蔡子安带着自己的朋友王琼等人,很快发现了一个接一个的线索,原来兴华党、莫干行会、日本魂组这些神秘组织与这件事有着莫大的关系。真相伴随着危险渐渐剥离出来,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蔡子安的妈妈静妃是兴华党的七大堂主之一!
热门推荐
  • 刀塔神域

    刀塔神域

    本人保证每天2更,保证写到完本,绝不烂尾。仅以此书,怀念那些一同打过DOTA的同学们,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乐趣,希望大家喜欢。穿越异界,天赋强大,寻找dota英雄的传承,争霸异界。
  • 超级囚徒

    超级囚徒

    白天他是医术高超的整形医生,夜晚却是无情的杀手之王。身陷黑鹰监狱,他霸道的绝地反击,打败狱霸,接受军方神秘任务,一双铁拳掀翻整个世界,一个囚徒傲视天下无双!
  • 冒险人生:迷之旅

    冒险人生:迷之旅

    他,带我进入了“冒险者”的世界....这是一个随时会丧命的世界....因为一个奇怪的胎记让我无法再走出“冒险者”的世界.....
  • 旧爱不成婚

    旧爱不成婚

    落魄女孩桑依依为了还债,签下一纸合约。却不仅被债主吃干抹净,最后还动了心。大总裁华哥不仅喜欢吃她做的菜,还喜欢吃她。不料,五年之后,华哥却决定与某门当户对的青梅联姻。依依揣着包子,黯然离开。她发誓,再也不要这个男人了。
  • 建汉首功:萧何(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建汉首功:萧何(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然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后又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涂图天下。他慧眼独具,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初三杰”归于刘邦一人手中,汉王朝初定,他治国安邦,建法立规,后世更有“萧曹随”之誉。
  • 白马印

    白马印

    黄沙大漠中的独臂少年被兄弟父亲暗算如何面对?多年以后门派之争立场不同的恩怨纠葛孰是孰非?你说你的名字也叫西凉,那我又是谁?背上的白马印记告诉人们,孤独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 穿越之异界

    穿越之异界

    二逼?屌丝?来到异界,立马风骚!风格?逼格?来到异界,要的就是这个味道!拳破九天十陆汉,也有柔情绕绕绕。且看王炎如何在异界逆袭!
  • 王俊凯等待你的十年之约的来到

    王俊凯等待你的十年之约的来到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关于王俊凯和女主的一个校园青春爱情故事
  •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

    该系列丛书包括创投家篇、创投机构篇、创投案例篇三《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60万字,案例生动、资料翔实,集中展现了各优秀创投家、创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风采。丛书将成为树立创业投资行业标杆,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文献。《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他们支持创新,扶持创业,引领中国创投行业发展方向,持续创新发展,坚持中早期投资,实力铸就知名名牌。受到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认可和尊重,是创投行业的标杆和榜样。
  • 大唐丝路

    大唐丝路

    一千三百年前,大唐、阿拉伯、东罗马三大帝国正值鼎盛,伟大的丝绸之路横贯东西。一个大唐少女,带领她的商队,踏上了这条丝路去远方追寻她的梦想……孤独的游侠,粗犷的刀客,美丽的胡姬,狡诈的商人,凶残的强盗,剽悍的士兵,漫漫黄沙,夕阳驼铃,再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