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1300000027

第27章

朱砂也红得像血,在首辅严嵩案头的紫金钵盂里轻轻漾着,在次辅徐阶案头的紫金钵盂里轻轻漾着。两支"枢笔",各自伸进各自案头紫金钵盂里蘸了朱砂,两个人都将笔锋在砚台里慢慢探着,一双八十岁老人戴着眼镜的花眼,一双六十多岁老人戴着眼镜的花眼,望着面前用多种纤维掺着树叶捣碎了秘制的青纸,望着都已经写了一多半的鲜红的骈文,琢磨下面的词句。

青的纸,红的字,一流的馆阁体。任他天下大乱,两个宰相这时却在西苑内阁值房内为皇上写青词!

史书记载,嘉靖帝数十年炼道修玄,常命大学士严嵩徐阶等撰写青词,焚祭上苍。二人所撰青词"深惬圣意",时人呼二人"青词宰相"。殊不知,多少军国大事,几许君意臣心,都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青词中深埋着伏笔!

"老了。"严嵩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搁下笔,又取下眼镜,扶着案沿慢慢站了起来。徐阶却仍有两句没有写完,这时也不得不搁下了笔,随着站了起来,也取下了眼镜,隔案望着严嵩:"阁老写完了?"严嵩轻轻捶着后腰:"一百六十九字竟写了一个时辰,不服老不行啊。"徐阶:"阁老如此说,我就真应该告老了。也是一百六十九字,我还有两句没有想好呢。""少湖。"严嵩望着站在侧案后徐阶的身影,这一声叫得十分温情,"你是在等我啊。凭你的才情,凭你的精力,一个时辰不要说一百六十九字,一千六百九十个字也早就写好了。""阁老。"徐阶想解释。

"你厚道。"严嵩打断了他继续说道,"就像我伺候皇上,二十年了,熬到了八十,依然无法告老。一个人熬一天不累,熬十天就累了,小心一年不难,一辈子小心就难了。做我的副手,也好些年了,难为你处处让着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徐阶这句话说得甚是真诚,是否发自内心,在严嵩听来至少不都是虚言。

严嵩有些感动了,无论如何,昨夜想好的那些话现在都是该说的时候了。尽管眼花看不真站在侧边书案后的徐阶面上的表情,他还是望着徐阶的面部:"少湖,青词要下晌才呈交皇上,剩下几句你也是一挥而就间事,烦请将椅子搬过来,我有几句话跟你商谈。""是。"徐阶尽管也已六十出头,这时身子依然十分硬朗,那把黄花梨太师椅轻轻一端便端了起来,稳步走到严嵩案侧放了下来。

"坐,请坐下谈。"严嵩伸了下手自己先坐下了。徐阶礼数不废还是躬了躬腰才跟着坐了下来。"冒昧问一言,少湖你要真心回答我。"坐得近了,严嵩望着满脸谦恭的徐阶。徐阶:"阁老但问就是,属下不会有一句虚言。""好。"严嵩赞了一句,接着仍盯着他的脸问道,"你说这世上什么人最亲?"如此煞有介事竟问出这样一句话来,徐阶不敢贸然回答,想了想才答道:"当然是父子最亲。"

严嵩脸上浮出一丝苦涩,接着轻摇了摇头:"未必。"徐阶更小心了,轻问道:"阁老请赐教。"严嵩:"《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按理说,人生在世,难报之恩就是父母之恩。可有几个做儿子的作如是想?十个儿子有九个都想着父母对他好是应该的,于是恩养也就成了当然。少湖,你我都是儿孙满堂的人,你应该也有感受,父子之亲只有父对子亲,几曾见子对父亲?"这番话岂止推心置腹,简直脾肺酸楚,徐阶那股老人的同感蓦地随着涌上心头,但很快又抑住了。面前这个人毕竟是严嵩,是除了当今皇上掌枢二十年的权相,当此朝局暗涌湍急之际,也明知自己并非他的心腹,这时为什么说这个话?而这些话显然处处又都点在严世蕃身上,这里面有何玄机?

徐阶不敢接言,只是也望着他,静静地听他说。严嵩也正望着他,想他接着自己的话说个一句半句,无奈徐阶默如孩童般,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知道要转换话题了。"你不好答,我们就说另外一件事吧。"严嵩依然面目和煦,"你说今日皇上叫我们写的青词为什么要突出一个"贞"字?"徐阶:"天有四德,"亨利贞元",这也是题中之义。""少湖啊。"严嵩这一声带着叹息,"老夫如此推心置腹,你又何必还这般疑虑重重。你真就不知道皇上叫我们突出这个"贞"字的圣意?"徐阶岂有不知之理,此时仍然大智若愚:"贞者,节也。圣意应该是提醒你我要保持晚节。"

严嵩的脸没有了和煦,换之以凝重,紧盯着徐阶的眼:"如何保持晚节?"徐阶的脸色也凝重了:"请阁老赐教。"严嵩不再绕圈:"用好自己的人,撑住危局!"徐阶:"请阁老明示。"严嵩:"那我就明说了吧。胡宗宪是我的学生,他的字叫汝贞;赵贞吉是你的学生,他的名也有个贞字。皇上这是告诉你我,东南的大局要你我用好胡汝贞和赵贞吉!徐阁老以为然否?"徐阶这就不能不表态了:"皇上圣明,阁老睿智,应该有这一层意思在。"严嵩:"这就是我刚才问你这世上什么人最亲的缘故。有时候最亲的并不是父子,是师徒!儿子将父母之恩视为当然,弟子将师傅之恩视为报答。少湖,为了皇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这一次浙江的改稻为桑一定要推行,一定要推行好。严世蕃他们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我这边只有靠胡汝贞去维持,你那边要靠赵贞吉去维持。为了不把浙江的百姓逼反了,应天那边必须立刻借粮给浙江。你要跟赵贞吉说,火速将粮食借给胡宗宪!""阁老放心!"徐阶慷慨激昂地接道,"我今天回去就写信,命兵部六百里加急送给赵贞吉,叫他借粮!"严嵩扶着案沿又站起了。徐阶跟着站起了。

严嵩伸过手去,握着徐阶的手:"我都八十了,内阁首辅这个位子,不会传给严世蕃,只有你才能坐。"那边是北京内阁值房,这边是苏州应天官驿。"不要动。"胡宗宪靠坐在椅子上,手腕正被几根手指按住寸关尺,突见谭纶疾步走了进来,刚想坐起,便被那郎中喝住了,只好又慢慢靠了回去。

谭纶也便站在门口,不敢再动,更不敢说话,静静地望着那个诊脉的郎中。那郎中约四十出头,长髯垂胸,乌黑得显出亮来,两眼微睁着,显出两点睛光。他正是一代名医李时珍。这只手的脉切完了,李时珍:"那只手。"胡宗宪望着李时珍:"先生,可否让我先听他说几句话?"李时珍望了望胡宗宪,又望了望站在边上赔着笑的谭纶,轻叹了一声:"你的病好不了了。说吧。"

胡宗宪凝重地望向谭纶。

谭纶:"部堂在驿站跟高翰文说的话管用了。高翰文一到任便否了郑泌昌他们的议案。""这是意料中事。"胡宗宪脸上并没有显出欣慰,"赵贞吉到底愿不愿意借粮?"谭纶沉吟了片刻:"叫苦。面子上到处在张罗,两天了才给我们凑了不到十船粮。"胡宗宪的面容更凝重了:"再过几天没有粮,高翰文想扛也扛不住了……去找赵贞吉,就说,我也不要他的粮了。叫他立刻来见我。"谭纶:"我这就去。"说着走了出去。

胡宗宪长叹了一声,靠在椅背上,望着门外怔怔地出神。李时珍:"把我从那么远叫来,你的病还看不看了?"胡宗宪这才想起了,歉然苦笑了一下,又把手放到了面前的垫枕上:"失礼了。请先生接着诊脉。"李时珍望了望他那只手,又望着胡宗宪,却不诊脉。胡宗宪不解,也望着李时珍。

李时珍:"错了,是那只手。"像是故意不让李时珍诊完脉一样,刚搭上手,应天巡抚赵贞吉跟在谭纶身后走了进来,胡宗宪连忙欠身相迎。赵贞吉的目光里含着歉意,但从里面又透着圆滑。他笑了笑,对胡宗宪说道:"你不派子理去找我,我也应该来看你的。部堂,借粮的事我们再谈,病总得看吧?不是你,李太医也不会这么远赶来。让李太医先写了方子,我们再商量,好吗?"胡宗宪闭上了眼睛。

赵贞吉转对坐在案前的李时珍:"请李太医开方子吧。"李时珍却坐在那里不动:"我早就不是什么太医了。"赵贞吉愣了一下,赔着笑:"是我说错了。太医要一千个都有,李时珍在我大明朝却只有一个。"李时珍虽然仍板着脸,但对他这一捧却也欣然受了,语气便好了些:"真要我开方子?"赵贞吉:"看您说的,胡部堂可是我大明朝的栋梁,救了他,是大功德。"李时珍:"那我开了方子,你会照方子拣药?"赵贞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只要不是龙肝凤胆,我都派人去拣。"李时珍:"没有那么多名堂。我这药遍地都有。"赵贞吉:"那先生就快开吧,我立刻去拣。""这可是你答应的。"说完这句,李时珍在案桌上摊开了处方纸,拿起笔蘸饱了墨,在砚台上探了探,郑重地写了起来。就在这时,躺在椅子上的胡宗宪又咳起嗽来。

赵贞吉和一直站在旁边的谭纶几乎同时走了过去。谭纶端起了他身旁茶几上的水:"部堂,喝点水。"胡宗宪还在咳着,摇了摇手。"开完了,准备拣药吧。"李时珍在案前搁下了笔,拿起那张处方吹了吹。赵贞吉连忙走了过去。

李时珍:"不急。这处方让谭大人先看。"赵贞吉停在了那里,谭纶连忙走了过去。李时珍望着谭纶:"照方子,大声念一遍。"谭纶点了下头,从李时珍手里接过了处方,才看了一眼,目光便亮了。李时珍:"念吧。"赵贞吉望向了谭纶,胡宗宪已不再咳了,静静地躺在那里,显然也在等听着谭纶念处方。

谭纶轻咳了一声,念道:"病因:官居一品,职掌两省,上下掣肘,忧谗畏讥!"赵贞吉一怔。

胡宗宪也睁开了眼。

谭纶提高了声调,接着念道:"处方:稻谷一百船,即日运往浙江,外服!"胡宗宪的眼中有了亮光,望向李时珍,欣慰感激之忱立刻从脸上溢了出来。谭纶适时将那张处方递给了赵贞吉。赵贞吉接过处方却懵在那里,慢慢也望向了李时珍,苦笑道:"李先生,这个玩笑开大了。"李时珍十分严肃:"李某半生行医,在太医院也好,在市井乡野也好,对皇上,对百姓,都只知治病救人,从来不开玩笑。为的什么,为的救一个人就有一分功德,救十个人就有十分功德。赵大人,你一念之间便能救几十万生民,这份功德,如天之大,怎可视为玩笑?""扶我起来。"胡宗宪撑着躺椅的扶手坐了起来。谭纶连忙过去搀着他站了起来,胡宗宪对着李时珍一揖。李时珍这时连忙也站了起来,身子侧了一侧,以示谦不敢受。胡宗宪望向李时珍:"胡某有个不情之请。"李时珍:"胡部堂请说。"

胡宗宪:"淳安建德被水淹了以后,不只缺粮,恐怕还有瘟疫流行。教百姓采药避瘟也是件大事。先生可否屈驾一往?"李时珍立刻应道:"什么时候走?"胡宗宪:"能不能借到粮,我今天都得走了。"李时珍:"我随你去。"胡宗宪:"胡某先行谢过了。"说着又要行揖。"好了好了。"李时珍止住了他,又望向赵贞吉",赵中丞,你答应我的药还拣不拣了?"赵贞吉拿着那张处方对李时珍苦笑了一下,又望向了胡宗宪。胡宗宪这时却已不再看他。

赵贞吉:"部堂,我有些话想再跟部堂陈述。部堂可否移步,容我慢慢跟您谈?"胡宗宪这才又望向了他。

李时珍拿起了药箱:"还是我移步吧。"说着向门口走去。赵贞吉:"李太医……"李时珍:"我说了,不要再叫我太医。"说完这句已走了出去。胡宗宪连忙对谭纶:"子理,去陪陪李先生。"谭纶连忙跟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两个人。胡宗宪依然躺在椅子上,赵贞吉坐在他的身侧给他捏着手臂。"汝贞,我不瞒你,瞒你也瞒不住。"赵贞吉说道,"一百船,两百船粮应天都拿得出,却不能借给浙江。你心里也明白,不是我不借给你,朝局不容我借给你。还有,你好不容易躲了出来,这时候何必又要把自己陷进去。""连你也以为我是在躲?"胡宗宪坐直了身子,"给皇上上辞呈,不是我的本意。"赵贞吉:"知道。你在浙江那样做,任谁在内阁当家都会逼你辞职。"这便是诛心之论了。胡宗宪望着赵贞吉。

赵贞吉:"我没有丝毫揶你的意思。官场上历来无非进退二字。你我二十年的故交,豁出去我给你交了底。朝廷有人跟我打了招呼,叫我不要借粮给你。""谁?"胡宗宪眼中闪着光。赵贞吉:"这你就不要问了。"胡宗宪单刀直进:"是小阁老还是徐阁老他们?"赵贞吉沉吟了,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你是真不明白,还是愣要把我也拉下水去?"胡宗宪:"我不要你下水,只要你在岸上给我打个招呼。"赵贞吉:"那我就告诉你,两边的人都不希望我借粮给你。"胡宗宪沉默了,好久才顾自说道:"你不说我也能想到。你说了,我胡宗宪总算没有失去你这个知交。"

赵贞吉被他这话说得也有些动情了,十分恳切地说道:"既来之,则安之。你到应天来借粮,上边都知道,浙江那边也知道。粮没借到,你的心到了,这就行了。这不病了吗?就在应天待着。我给你上个疏,替你告病,在苏州留医。"胡宗宪:"那浙江呢?就让它乱下去?"赵贞吉有些急了:"事情已经洞若观火。浙江不死人,这件事便完不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逝者如斯,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你和我都挡不住。"胡宗宪的目光又锐利了,像两把刀审视着赵贞吉。赵贞吉有些不安了,更确切些说是后悔自己失言了,立刻说道:"汝贞,你要听不进去,就当我今天什么都没跟你说。是的,我今天可什么都没说。"胡宗宪:"我胡宗宪不是出卖朋友的人。我现在要跟你说的是粮。我还是浙直总督,以浙江的身份是向你借,以总督的身份是从你这里调。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胡部堂!"赵贞吉不再叫他的字,"你虽然管着两省,可没有内阁的廷寄,应天没有给浙江调粮的义务。"胡宗宪:"调军粮呢?"赵贞吉一怔:"要打仗?"胡宗宪:"我告诉你,浙江一乱,倭寇便会立刻举事!戚继光那儿已经有军报,倭寇的船正在浙江沿海一带聚集。你们总以为我在躲退,我躲得了改稻为桑,也躲得了抗倭的军国大事吗!"赵贞吉沉吟了:"要是军粮,我当然得调。可军粮也要不了这么多。"胡宗宪的声调有些激愤了":当年跟我谈阳明心学的那个赵贞吉哪儿去了!以调军粮的名义给我多调些粮食,救灾民也就是为了稳定后方,也没你的责任,你还怕什么?"赵贞吉又沉吟了:"好,我尽力去办。但有一条我还得说,改稻为桑的事你能不管就不要再去管。给自己留条退路。"胡宗宪的声调也低沉了下来:"只要我还在当浙直总督,就没有退路。"太阳落下去了,杭州漕运码头上,一张张白帆却升起来了,随着升起的白帆,桅杆上还升起了一盏盏灯笼。灯笼上通明地映出"织造局"几个醒目的大字。

一条条船上都装满了粮包。舳舻蔽江,桅灯映岸。

码头上阶梯的两边布满了执枪挎刀和提着火铳的官兵。两顶大轿边站着郑泌昌和何茂才。

"总是这样。到了要命的时候就不见人!"何茂才一开口就急,"船等着开了,你们沈老板到底还来不来?"沈一石作坊的那个管事赔着笑:"找去了,立刻就来。"何茂才:"真是!"郑泌昌也不耐烦了:"派人分头去找!"立刻有几个人应着,跑了开去。

郑泌昌转对何茂才:"不能在这里等了。我得立刻去知府衙门。"何茂才:"沈一石还不见人影,你去知府衙门干什么?"郑泌昌:"高翰文毕竟是小阁老派来的人,把他弄成这样,我们还得安抚。你也得立刻去给小阁老写信,告诉他出了倭情,我们不得已必须立刻买田。"何茂才想了想:"信还是你写合适吧?"郑泌昌:"你写个草稿,我回来照抄还不行?"何茂才:"好吧。"

月亮圆了,白白地照着沈一石这座幽静的别院。刚走近院门,管事便是一惊,愣在那里。院子里,沈一石披散着头发,正抱着一张古琴扔了下去。

同类推荐
  •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是马索克最主要的虐恋作品。这是一位贵族男子自愿成为一位女士的奴隶的故事。他愿意受她的驱使,受她的惩罚,使自己成为她对之握有生杀予夺权利的财产。在他们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女方始终比较勉强,最后她移情别恋,残忍地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 银河帝国9:钢穴

    银河帝国9:钢穴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枕上妻

    枕上妻

    秦悦歆被人骂的时候,是陆晨安牵着她的手帮她一字一句地反唇相讥;秦悦歆被人打的时候,是陆晨安按着轮椅出来将她护在身后;秦悦歆说疼的时候,陆晨安二话不说拿着一把牙签就往自己的手上扎说:“我陪你一起疼!”人人都说陆晨安爱秦悦歆爱到走火入魔,就连秦悦歆也觉得陆晨安爱她爱得没有底线。她只是没想到,没有底线,只是因为从来不在他的心上停过,所以才会纵容一切。秦悦歆以为自己爱上的是一头披着狼皮的羊,却没想到陆晨安是一头披着狼皮的豹。男欢女爱是套路,可是为什么,陆晨安你不把路修到最后。
  • 天网

    天网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紫诏天音

    紫诏天音

    她柔弱的双翼,已经无法承载起这样的瑰玮的梦想。这个宏大的江湖中,精灵一般的她,注定了只能隔着遥远的时空,仰望神祇一般出入风云的他。她薄如蝉翼的未来,已经无法负荷尘世的纷扰。江湖风云,孰是孰非,她在这场梦境中,如此寂寞,如此忧伤,挣扎着要醒来。上天应允她最后的愿望,让她回到自己的故乡,让她在山林中自由吟唱。不再仰望。不再为他,费思量。
热门推荐
  • 翌神

    翌神

    一个没有爸妈的孤儿在一次不幸的意外中险些成为植物人,后来他吃了一颗让他生不如死的药丸,奇迹发生了,从此打遍天下稳坐江山,身边美女如云,女友的花容月貌羡煞旁人……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天下神话的——傅明!
  • 话说中国——历代兵书

    话说中国——历代兵书

    中国古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国家,在长期的战争冲突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军事著作,卷帙浩繁,内容博大精深,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书以朝代更替为线,向读者介绍了历代军事思想发展概况和经典军事作品。
  • 一品风水师

    一品风水师

    魔王附体的王源,从小到大,拥有王家祖传的茅山术,在偶遇一个女鬼之后,王源就一连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悲痛的故事…
  • 张有名的好日子

    张有名的好日子

    少年丧失父母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农村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留守的农村妇女,演绎一段农村情感交织的新农村大戏。有名依靠打豆腐积累第一桶金,创造了豆腐系列产品、建立起脐橙深加工产业、弄起了旅游观光事业
  • 我和系统是好友

    我和系统是好友

    失去记忆的叶晨被人所救,加入了一间游戏工作室。作为一个失忆男加游戏菜鸟,他只能负责工作室的后勤工作。跑腿,送药,打杂,就是他的生活,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青年,他表示很不满意。不过有一天,当他给一个名叫“系统”的高人写了一封信后,一切都有了改变。任务攻略有没有?怪物大全有没有?副本秘籍有没有?隐藏职业就职指南有没有?有,有,通通有!由此,菜鸟开始进化,高手开始养成,工作室的妹纸们,一起来纵横天下吧。本书宗旨:娱乐是口号,欢乐是步调。
  • 剑丈天下

    剑丈天下

    只用阅卷而已,用作品说话!
  • 穿越之心柔

    穿越之心柔

    一觉醒来,她成了古代青楼被老鸨逼着接客的青楼妓女一名,不屈于命运的她再次逃跑,途中她以为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岂不知却是命运的玩笑,当他们的骨肉死于他手,她终于心死情灭,至此一切全是为了复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女的乱世之旅

    魔女的乱世之旅

    我究竟是谁?是妖似,还是跆拳道高手的田雨馨?错乱的灵魂,篡改的记忆,神秘的身份,残余的魔族,或是兴起的仙界?被众人讽刺的她,被闺蜜推下天台的她,被自己最喜欢的人害死的田雨馨,终于回到真正属于她的国度。是报仇,还是放下?是睥睨天下,飞升神界?还是是带领魔界崛起,直捣九重天,报雪恨之仇?还是……嚣张一世,将所有屈辱洗刷?
  • 盟主

    盟主

    传说中武功高强神秘莫测的唐非意唐公子,被人见到了自己最丢人最狼狈最凄惨的一幕。为了保住自己完美的形象,他决定撒一个小小的谎。“唐非意是谁我不认识,我是百晓生。”更憋屈的是这武林盟里面的人都是一群神奇的人,当然最神奇的要数江湖中第一位女武林盟主——云小辞。
  • 玉佛缘(残本)

    玉佛缘(残本)

    这是一部以反对宗教迷信为主旨的谴责小说。作品围绕对一尊玉佛的迷信故事,描写了江苏巡抚钱梦佛受骗上当的故事,写这个受害者由迷信到觉醒的过程,为世人留下一桩沉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