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1300000041

第41章

明朝的水陆两驿都十分通达,但水有水路,陆有陆路。车马走的都是陆驿,舟船才走水驿。可锦衣卫那四骑马,却是沿着新安江岸边的河堤向这里驰来。六月中旬的下晌,往年正是骄阳晒穗的时候,马在流汗,人也在流汗。

恰好是一处江流的拐弯处,又有几株大树遮掩,从这里已经能望到远处的码头。锦衣卫的头勒住了马,另外三个锦衣卫也勒住了马。四顶尖顶斗笠下,四双鹰一样的眼立刻望向了码头的江面。

沈一石那几十船粮食留在这里已有几天了,这时依然一字排开在江面上,桅杆上"织造局"的灯笼和"赈灾"的招贴也还挂在那里。更奇怪的是一袋袋粮仍然满满地装在船上。护船的兵却没了,只有一些衙役和船工懒懒地守在那里。

四个人有些诧异,对望了一眼,又往岸上望去。原来站在沿岸一线省里派来护粮的兵也不见了,却摆了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前像是都竖着一块牌子,每张桌子后都坐着一个人,每人都是一手举着伞,一手挥着扇,蔫蔫的,忒没精神。

四个人又向岸边的田野望去。荒废的田野里几天之间搭起了无数的窝棚。到处是灾民,有些在窝棚里,有些在窝棚外,有些静静地坐着,有些静静地躺着。离窝棚不远,约十丈一处,还搭有十几座粥棚,每座粥棚里都有一只忒大的千人锅。一些孩童正拿着碗在那些粥棚间追跑。一些衙役挥着鞭子在那里吆喝着。

"不是说那个姓沈的把粮都赈了吗?怎么粮食都还在船上?"一个锦衣卫说道。"是有些怪。"另一个锦衣卫说道。

"难怪把万岁爷和老祖宗都搞昏了。看样子,浙江这鬼地方真有名堂。"又一个锦衣卫跟着说道。

正在这时码头那边响起了钟声,窝棚里的人都涌出来了,分别向那些粥棚跑去。锦衣卫那头:"你们几个在这里放马吃些水草。我先过去问问。记住,照商量好的,不要露了身份。"另外三个锦衣卫:"明白。"四个人都下了马。锦衣卫那头下了堤,从田野的水草间徒步向那些窝棚走去。灾民都拿着碗排队去领粥了,窝棚里都空着,只偶尔有些老病还躺在那里,大约是有家人帮他们去领粥。锦衣卫那头带着斗笠,穿的也是粗布衫子,脚下蹬的又是草鞋,凭借奔忙领粥的人群挡着,一路走到了窝棚间,也就没人在意。穿过一些窝棚,两只眼在斗笠下睃巡着,他看到一个老者坐在一处窝棚前正闭着眼在那里似笑非笑,便走了过去。

"老丈,放粥了你老还不去领?"锦衣卫那头挨着老丈蹲了下去。

那老丈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慢慢睁开了眼,却不望他,目光中满是警觉:"你是谁?你不是本地人?"锦衣卫那头一诧,仔细端详着那老丈,这才发现老人是个睁眼瞎,连忙赔着笑说道:"我是做丝绸的客商,从北边来,听说贵地遭了灾,生丝便宜,想来买些。"那老丈听他这一番介绍反而更加警觉,大声说道:"我不管你说从哪里来,你要是倭寇趁早赶快走了,这里可到处是官兵。"锦衣卫那头:"你老误会了。我不是倭寇。要是倭寇,这里离海那么远,又到处有兵,我跑来找死吗?"那老丈兀自不肯全信,翻着两眼,一副要叫人的样子。锦衣卫那头接着说道:"要不你老叫当兵的过来,让他们盘查我。"那老丈这才有些信了,脸色也好看了些:"你要不是倭寇也趁早走。前不久就有倭寇假扮客商到我们这里卖粮换丝绸,把我们好几十个人都拖累了,现在还关在牢里。这一向凡是有外乡人来买丝绸,见一个抓一个。""有这样的事?"锦衣卫那头露出诧异的样子,"那官府也要问清楚,总不成不分青红皂白冤枉了好人。"那老丈:"什么年头,还分青红皂白?我们被抓的那些人就都是老实巴交的桑户,也不问口供,也不过堂,省里一句话,第二天就要杀头。""你老刚才不是说关在牢里吗?"锦衣卫那头故意问道。那老丈听他这样一问立刻来了精神:"也是老天有眼,来了个海老爷到我们淳安新任知县。那天是他老第一天上任,省里就叫他来监斩。来的时候还穿着便衣,几百个兵跟着,也不说话,也不答理人,一来就在大堂上坐着。拖到午时三刻突然要看案卷口供。省里的人拿不出口供和案卷,海老爷发了威,拿着一本《大明律》,愣是不肯杀人,把这些人从鬼门关拖回来了。"锦衣卫那头:"一个知县敢这样和省里顶着干?"那老丈犹自兴奋:"你们外乡人不知道,这个海老爷是太子派来的人。""哦。"锦衣卫那头拖长了声音,装出一副赞赏的声调,"你老眼睛看不见,却什么事都知道。"

那老丈有些得色:"看不见还不会听?"锦衣卫那头:"这倒也是。看不见的人心里更明白些。江上这么多粮船又是怎么回事?"那老丈感慨起来:"皇上还是好的,太子爷也是好的。这才派了个海老爷来给我们做主。江南织造局一定是奉了皇上和太子的密旨,叫他们帮海老爷的忙,这才给我们送来了粮,借给我们度灾荒。"锦衣卫那头听他如此胡乱琢磨真忍不住笑了。那老丈:"你不相信?"锦衣卫那头立刻答道:"不是。我是说织造局既然把粮运来了,为什么还装在船里,不借给你们?"那老丈:"不是不借,是我们现在不愿借。"锦衣卫那头:"你们不是等着粮救命吗?怎么又不愿借了?"那老丈:"官府说了,借了粮以后要把田都改种桑苗,大家伙儿便不愿借。"锦衣卫那头:"听说种桑产丝比种粮卖的钱还多,为什么改种桑苗你们反倒不愿借?"那老丈:"都六月半了,现在种桑苗,今年也收不了多少丝。到时候官府叫我们还粮,还不起,把我们的田收了去怎么办?"锦衣卫那头:"这粮不是皇上借你们的吗?皇上不催你们还,谁敢催你们还?"那老丈:"说是皇上借的,其实是那个大老板沈一石和省里的人抵不过我们海老爷,这才打着织造局的牌子借的。皇上离得这么远,到时候海老爷要是升官调走了,谁给我们做主。"锦衣卫那头:"总不成你们跟官府就这样耗着?"那老丈:"只要官府不逼我们改种桑苗我们便借。借了粮赶插秧苗,到十月收了稻,还一半还有一半,这个灾年便过去了。几十船粮都在江上,一日两顿,到时候便有粥喝,总不成还有谁敢把皇上运来的粮又都运回去。""我明白了。"锦衣卫那头站了起来。转身走了。"你明白什么呀?"锦衣卫都走远了,那老丈还在兀自问着。

这几天最苦的要数田有禄了。一场惊吓刚刚过去,蒋千户徐千户走了,这么多灾民又来了。没有粮吃闹事,有了粮借给他们又不要。海知县偏叫自己在这里守着,一日两顿地施粥,下面什么结果也不知道。酷暑当头,忧急攻心,这时已然病了,一把大伞罩着,躺在竹椅上,眼是青的,脸是黑的。

那边正发着粥,一个衙头过来了,手里拿着一张赈粮的单子:"二老爷,这是今天下晌一顿粥的粮数,你老签个字吧。"田有禄:"一共吃了多少粮了?"那衙头:"几天下来,已经吃了一船半了。""总这样吃下去,哪是个头!"田有禄十分焦躁起来,"拿粮买他们的田闹事,借粮给他们种桑也闹事。哪有这样的刁民!他们天天这样吃粮,吃空了罪名还不是我来担?从今天下午开始,这个字我不批了。要批,你们找海老爷批去。"那衙头见他不肯签字,也不着急:"那我就拿给海老爷去批。他老问起来,我是不是说是你老要他批的?"田有禄又气又急":上面是恶官,下面是刁民,连你们这些当差的都来挤对我了!"那衙头:"二老爷,时运不好也不是你老一个人走背字。连你老都不担担子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当差?"

田有禄没话回了:"把单子拿来吧。"那衙头捧着单子垫在手掌上,伸了过去。田有禄从衣襟里掏出一枚人名章,也没有现成的印泥,便把那颗章面伸到嘴里哈了一口大气,在单子上盖了个浅浅的印。那衙头捧着单子看了看,兀自唠叨着:"这印可不太清楚……"田有禄两眼一瞪:"你愣要跟我过不去是不是!"那衙头:"我也没有说什么。"这才揣着单子慢慢走开了。衙头走了,一个衙役又提着一个食篮来了,走到了田有禄的伞下:"二老爷,夫人给你老炖了一只鸡,说叫你老赶紧吃了,补补身子。"田有禄叹了口气:"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当着这么多灾民叫我吃炖鸡?"那衙役:"要么你老到船舱里去吃?"田有禄不耐烦了:"吃不下。你拿回去给老太爷吃吧。对了,老太爷接到府里去了吗?"那衙役:"没有呢,夫人还是不愿意接老太爷过来住。"田有禄倏地坐了起来:"她是想叫我死还是怎么?海老爷都点着名骂我不孝了,先前那么多烂事还得过关,回去跟她说,再不把老太爷接过来,就叫她回娘家去!"那衙役:"二老爷,这个话小的怎么敢去说……""这个贱人哪!"田有禄一声长叹,"扶我起来,我去接老太爷。"那衙役却没有扶他,反而俯下了身子,低声说道:"你老现在最好不要到城里去。"田有禄:"怎么了?"那衙役低声地说道:"按察使何大人来了,带了好些兵,在牢里找不到那些人犯,这时正在衙门里跟海老爷打擂台呢。"田有禄一惊:"何大人来了!从哪条路来的?为什么不早告诉我?"那衙役:"见你老正烦着怕你老听了又要着急。何大人是中午来的,好像是从五狮山那边进的城。"田有禄急得汗又出来了:"又要出事了,又要出事了……"这时灾棚那边又起了喧闹声,又一个衙役跑过来了。那衙役抹着汗对田有禄说道:"二老爷,又有几个灾民发瘟了!"田有禄又躺到了竹椅上:"干脆,都死了算了……"那衙役:"海老爷打了招呼,不能饿死一个人,也不能病死一个人……"田有禄:"那还问我?抬到城里去呀!"有规制,县衙从照壁到大堂院坪也就几丈见方,这时都站满了省里的兵,由蒋千户和徐千户带着,全挎着刀,一直站到了大堂的台阶上,望着大堂里的何茂才和海瑞,一副随时都要进去抓人的架势。

"那倭寇和那些通倭的人犯都弄到哪里去了!"何茂才抓起公案上的惊堂木使劲一拍,"你说!"海瑞坐在侧旁的椅子上,既不接言,也不动气。何茂才更气了,惊堂木也不拍了,抓起公案上的签筒朝地上一摔!有规矩,各级公堂的公案上都有一个竹筒,筒里照例都装着十根竹签,堂官抽出竹签往大堂上一扔便是要打人。一根竹签打十杖,十根竹签便是一百杖。现在何茂才把整个竹筒都摔到了地上,十根竹签便撒了一地。那个签筒居然没摔破,一直朝大堂外滚去。

蒋千户徐千户立刻带着几个兵闯进来了,望着一地的竹签。蒋千户向那些兵大声喝道:"准备动刑!"那些兵便都望向了何茂才,何茂才自己反倒有些懵了。大明朝的规矩,只要是现任官,犯了再大的事,除非有诏命,上级才能动刑。何茂才是因为暴躁,摔了签筒,哪能真打海瑞?蒋千户徐千户等人本是恨海瑞入骨,这时便一门心思想借何茂才的气头来消心头之恨。蒋千户便大声撺掇道:"大人,通倭是不赦的罪。他现在私匿倭寇,杀也杀得,动几下刑错不到哪儿去!"徐千户也火上浇油:"大人是一省的刑名,签都撒下了,总不成还捡回去!"何茂才被他们逼住了,又知道不能打,便一口气憋在那里,狠狠地盯着海瑞。海瑞慢慢站起来了,对着蒋千户和徐千户:"这里是淳安县大堂,我是现任官。我没叫你们进来,谁叫你们进来的?出去!"蒋徐在海瑞身上已经受够了气,这时仗着何茂才撑腰,哪还买他的账,立刻横了起来。

蒋千户:"大人您老都看见了,这个姓海的何等猖狂!您老要不好发话,到后堂歇着去,我们来收拾他!"徐千户:"他私匿倭寇,我们治了他,到朝廷也有说法。"何茂才本是个官场里的黑棍子,事情逼到绝路,脑子便也有些发昏了,对着海瑞吼道:"你都听到了!再不交出倭犯,打死你,这个罪我还担得起!"海瑞却不理他,依然望着蒋徐二人:"我叫你们下去,你们听到没有?"蒋徐二人几乎暴跳起来,望着何茂才:"大人,我们动手吧!""来人!"海瑞一声大吼。

总督署四个亲兵挎着刀立刻从大堂的屏风后面奔了出来,一边两个,站在海瑞身边。

总督署的亲兵穿戴都是特制的弁服,一眼便能认出。见他们突然现身,首先是何茂才一怔,接着蒋徐二人也懵在那里。

海瑞:"给我将这两个人赶出堂去!"四个亲兵立刻逼近蒋千户和徐千户:"下去!"堂下一些蒋千户徐千户亲信的兵,这时见状都跑了进来。

四个亲兵倏地拔出了刀,两人对付一个,刀都架在脖子上,将蒋千户和徐千户逼在那里。

何茂才终于有些清醒了,大声喝道:"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一个总督署的亲兵答道:"我们奉胡部堂的命令听海知县的调遣。"何茂才气得脸都白了,向涌进大堂的兵们吼道:"下去!都给老子滚下去!"他的那些兵开始退了出去。

何茂才又对着总督衙门那四个兵:"好,好。胡部堂那里总得给我一个说法。还不把刀放下。"那四个亲兵慢慢把刀移开了,却依然紧盯着蒋徐二人。海瑞:"叫他们下去。"四个亲兵又都对向蒋千户和徐千户:"请吧。"蒋徐二人被四把刀对着恨恨地向堂外走去。四个亲兵一直跟到堂口,在那里站住了,挎刀而立。

堂上只剩下了何茂才和海瑞。刚才还剑拔弩张,这时一片沉寂。何茂才坐在大堂正中的椅子上喘了好一阵子气:"海……瑞,你这样做,到底要干什么?"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醒世恒言四

    三言二拍-醒世恒言四

    《醒世恒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唐、宋小说。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编撰者创作成分较多。内容修饰润色较精,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 此生只为你

    此生只为你

    《此生只为你》描绘的是:一个渺小的凡俗的女人,怎样披荆斩棘,在尘世中淌出一条通向梦想和理想的淋漓血路;于是,我们知道了,梦想比强大的生活坚韧,因为,它拥有使一个女人再生的秘密,绽放的秘密。在小说中,作者还借主人公宋梅影的情人高扬之口,宣示出了这一人生的理想。
  • 高平作家丛书:风雨山村

    高平作家丛书:风雨山村

    这是一部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期太行山上一个小山村因煤矿引发的种种矛盾的现实主义乡村小说。
  • 小青驴驮金子

    小青驴驮金子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变革

    变革

    "小说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回水坨为代表的我国农村社会,是如何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以及如何创办乡镇企业、走上致富的道路的。小说重点描写了以赵志清、赵志明、陈长生、杨永志等为代表的党的各级农村基层干部敢于开拓的精神,敢于发展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赞扬了他们冲破“左”的思想桎梏,率先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崭新农村的感人事迹。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药香如玉

    穿越之药香如玉

    苏如玉从战争年代穿越重生到现代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原本只想要过上平静富足的生活,但是却发现中医和各种药方都在那次动荡年代遗失,现代的中医的没落,国家腐败的滋生身在局中的苏如玉身不由己的重操苏家祖传技艺(针灸和制药),逐渐被各方人马看重,算计陷害,各种阴谋也接踵而来。而她的感情过程也颇为不顺,人心复杂,每次的感情中总参杂着利益,却唯有其中一人从始至终从未变过,可以这人却是...意外中发现原来连她的重生都是.....
  • 风还记得

    风还记得

    这是在我青春懵懂之际,在我年少张扬之时,曾遇到的一群人,是我爱着的抑或是爱着我的人,单纯的,无所顾忌的。也许结局是伤感,但无所谓结局,我只需记得那是曾带给我快乐和欢喜的人,那是我生命中的一笔浓彩;是不该怨谁,只是那是我们毕竟太年轻,以为一切皆可重来,只是如今,回首望去,我们已各自天涯,还好我们仍在彼此心里。也许有一天,我们老了,记不清了,但愿风还记得我们的往事。
  • 清风怎叹离人殇

    清风怎叹离人殇

    “如果爱你是错,我不愿对;如果对就是等于离开你,我情愿错一辈子。”“没有什么长相厮守,但我尽量伴你不走。”·····悬崖之上,黑夜如幕,映衬着一黑一白两道身影。白衣胜雪,容颜似仙,缥缈绝尘······黑衣如墨,容颜似妖,冷傲魔魅······她说:“你走吧,从此之后,我们两不相欠,再见面我定不会手下留情!”他说:“若如此,那你杀了我罢!”她说:“三十三天宫,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他说:“红尘乱,我挡;地狱开,我去;四海怒,我渡;苍生阻,我覆。”她说:“若这悬崖之下是终结,那便来世再续前缘。”他说:“若这悬崖之下是开始,那便陪我静待花开花落。”······字数有限,简介在作品相关中
  • 虏获校草心

    虏获校草心

    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让我们一同见证结局,一起走到最后,她冷漠,调皮捣,他冷酷,她是否可以化解他的冰山,最后走在一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 用爱换你一世天真

    用爱换你一世天真

    爱,不需要测试,需要测试的爱情不算爱情!爱,没有如果,有如果的爱情就不会有那么多擦身而过,也不会有那么多心如刀割,更不会有那么多刻骨铭心!
  • 樱花直饮香

    樱花直饮香

    【全本免费,放心入坑】她本是一个活泼伶俐的普通学生,却在一场大雨中尝到了背叛、讽刺与屈辱。没有人知道她从未体味过她应得的父爱与母爱,甚至被自己的父母用非常手段当做了复仇的工具。每次当她劳顿不堪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她“允空樱!不要忘记你背负的仇恨!”她不得不站起来,一步一步,杀人如麻。此间却也不乏不信任与背叛。又有谁知道,她多少次,闭上眼睛,幻想着自己可以在满天的樱花之中,永远的沉睡过去。沉睡忘流年,樱花直饮香。
  • 重生之贴身小保镖

    重生之贴身小保镖

    哗啦啦,土层出现了动静,一道身影从地底爬了起来。此人,那就是郑浩天了。他曾经是大将军,现在,那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陌生的小轿车,陌生的房屋,陌生的人文,陌生的一切。郑浩天蒙圈了,他闹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一切精彩,全部都在书中。大家还等什么呢?
  • 虫魔

    虫魔

    噬甲虫,奇虫榜排行第九十三,南荒大陆一阶魔虫之首。喜群居,善吞噬,身若金甲,无物不噬……
  • 笑面修罗

    笑面修罗

    他肩负着家族的秘密责任,只身离开多年之后突然归来,同时也搅乱了他身边那些人本来可能平凡的人生。他到底肩负着一个什么样的使命令他身陷虎穴龙潭?权谋,恩怨,斗争,在以着各种隐形般的手段渗透到他与敌手之间。为何会有人称他为笑面修罗?
  •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肥胖系指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尤其腰部和臀部的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而且还会伴发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古人在40岁以后以“轻身”为美,这“轻身”包含现代所说的“减肥”。古代学者对轻身的食物研究十分重视,发现了许多食物具有轻身作用。这些食物减肥,不同于节食减肥,也不同于用其他药物减肥,不但不伤耗身体,而且使身体更加健美,更加充满活力。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治宜化痰利湿、消脂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