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2100000018

第18章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

我们常常是看到了几个字,就会想起一位古人。而且是大家都往一块儿想,不会有什么出入。例如看到了“万世师表”四个字,就会想到孔夫子;看到了“鞠躬尽瘁”四个字,就会想到诸葛亮;看到了“桃花源记”四个字,就会想到陶渊明;看到了“铁面无私”四个字,就会想到包拯;看到了“还我河山”四个字,就会想到岳飞。那么,看到了“难得糊涂”四个字会想到谁呢?答案当然是一致的,那就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难得糊涂”四个字原来并不走红。近年来突然得到一些人的青睐,火爆起来。既有书画作品,又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到处都写上、刻上这四个字,被人买来挂在自己的客厅,或者“书斋”里,用以表示自己有文化,有品位。请恕笔者直言,许多欣赏“难得糊涂”四个字的人,其实并不懂得这四个字说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单从字面上来解释,“难得糊涂”四个字只能解释为:

一、作者一生一世都很明白,从来没有糊涂过。而且认为“聪明容易糊涂难”。

二、劝人遇事不要认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里明白也得要装糊涂,这显然是一种愤世嫉俗的说法。

这四个字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有在大致了解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之后,才能作出一种相对正确的解释。

一位不折不扣的清官

郑 (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初扬州兴化人。他家境清寒,4岁丧母,天资聪颖,少年早熟,读书别有见地,不同凡俗。对于历代的兴衰成败之由,他了然于心,因为看不惯官场的腐败,虽努力读书而不愿应考,“二十年不肯由科甲”,只以诗词书画自娱。成年后寄居扬州,卖画为生。

以卖画维持生计,虽然潇洒,究竟困难不少,常有难以为继之势。他在40岁那年,接受朋友的劝告,参加乡试,中了举人;4年之后,进京会试,又中进士。也许是他不善钻营,不会活动,中了进士之后还在家干等4年,才被派往山东范县当了县令。

按照官场规矩,只要当了官,哪怕是芝麻绿豆官,都可以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但是见了上司,必须打躬作揖,阿谀逢迎。一向自由惯了的郑板桥,对于作威作福或者打躬作揖都不习惯,视之为苦刑。他在外出考察民情之时,一举废除了俗套,不坐轿,不打“回避”、“肃静”的牌子,也不许鸣锣喝道,只是便服草鞋,爱走哪里就走哪里,他认为这样才能看到真相。这种大胆“改革”触犯了一些同僚,捅了马蜂窝。大家群起攻击,认为他有失官体,说他“于州县一席,实不相宜”。

别人当地方官,眼睛总是朝上看的,时时注意上司什么时候会来,以便精心安排接待、送礼,讨得上司的欢心,为升官铺路。郑板桥当地方官,眼睛却朝下看,他经常跑到乡下去“陇上闲眠看耦耕”,与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亲密无间,认为这才是“为吏之乐”。上司到了县城,常常无人迎接,无人招待,自然很不高兴。郑板桥也就不免一再得罪了上司。

既得罪了同僚,又得罪了上司,郑板桥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但是他满不在乎,如果说升不了官,他本来就没有升官的想法。别人认为关心老百姓没有必要,升官要靠上司,不靠老百姓。他却认为与老百姓相处,自有乐趣。由于他的特殊情况,他在范县连署五年,不但没有受到什么打击,反而被调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潍县去当县令。他的特殊情况是:

一、他的诗词书画都很有名,各方面来求字求画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认为他是个书呆子,书呆子不懂人情世故情有可原,也就不大和他计较。

二、他到底是个难得的清官。在贪官如毛的时代,某个省能有一两个出名的清官,也能作为装饰品,给地方上挣点面子,所以某些聪明的封疆大吏对于清官采取了保护态度。

潍县濒临渤海,盛产海盐,县城商业繁荣,被称为山东的“小苏州”。可惜在郑板桥当地方官之后,这里连遭水旱蝗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一向疏懒的郑板桥这时重任在身,也只有振作精神,埋头苦干。他丝毫也不隐瞒灾情,及时如实上报,请求赈济,并决定以工代赈,号召远近灾民到工地就食,修城筑路。对于老弱妇孺,他带头捐出官俸,进行救济,并且刻了一枚印章,上面的文字是“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与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尽庇天下寒士皆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写信给当地大户,请他们将囤积的粮食按市价平粜给饥民。这些人原想囤积居奇,趁缺粮卖高价,但是看到郑板桥自己节衣缩食,带头救灾,而且救灾的决心很大,深知不便违抗,免得敬酒不吃吃罚酒,只好忍痛开仓,平价卖粮。

后来灾情越来越重,民间积粟已空,情况危急,郑板桥拍案而起,下令打开官仓放粮。他的下属劝他谨慎行事,等待报批手续下达。他奋然说:“现在许多灾民命如游丝,等到层层批文下达,他们也饿死得差不多了,还要我这个县令干什么!”于是毅然开仓,使灾民“活者无算”。这一次他把千斤重担一个人承担起来,究竟救活了多少人,说法不一。最保守的说法,是“活者万余人”。

当时别人做官,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郑板桥做官,始终关心民间疾苦,不为自己的乌纱着想,只求济世活人,创下了当县令十余年而不升官的记录。他的上司既想保他,又有些怕他,他擅开官仓放粮救人的事令人震惊。当时各地出现水旱蝗灾,灾民成千上万饿死的事时有所闻。如果以后再遇上灾情严重,上司怕他又做出出格的事情来。于是,在他快到60岁的时候,上司趁他自己因受到诬陷愤而辞职的机会,同意他辞官回籍。

他送给山东巡抚的一幅画(画的是竹子),在画上所题的诗,写出了他做官时的心情。诗曰: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好一个“一枝一叶总关情”,来自民间的郑板桥始终和贫苦的老百姓心连着心。

郑板桥辞官回家了,面对着一些敬佩他的正直士绅、一些诗友、书友、画友和曾经被他救活了的千千万万贫苦的老百姓,大家依依惜别。他满眶热泪,挥笔赠诗,写出了他辞官后的心情。诗曰: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支清瘦竹,

秋风江山作渔竿。

郑板桥骑着小毛驴踏上归途,没有带回十万雪花银,带回的不过是几捆书稿,一把阮弦(乐器)而已。他虽然只是个小县令,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清官。

“扬州八怪”怪在何处

在元、明、清三代,上海开埠以前,历代的政治中心在北京,而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却在扬州。当时的扬州是全国最大的消费性城市,盐商巨贾,云集于此,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乾隆一再下江南,竟然认为扬州盐商的衣、食、住、行,比在北京做皇帝还要舒服。由于他的一时失言,民间竟出现了乾隆本是汉人的传说。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不可轻信。但是乾隆的话足以说明这里的繁华富庶,冠于全国。其社会风气之奢侈腐化,自不待言。扬州在成为经济中心的同时,又形成了全国的文化中心。不愿为官的文人墨客逐渐聚集于此。像《全唐诗》、《全唐文》这些大部头书籍都是在扬州编纂出版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孜孜为利的凡夫俗子与少数超凡脱俗的文人墨客同城而居的现象。

在奢侈腐化已经形成社会风气之后,少数文人墨客的清高就会被视为很怪(绝不是坏),社会上的凡夫俗子当时还没有胆量敢于否定文人墨客的清高,只不过觉得自己难以企及而已。扬州八怪的“怪”,就在于他们的超凡脱俗,不肯随波逐流。他们是清初一批有成就的文人,有的是扬州人,有的不是扬州人(但都是南方人)而寄寓扬州。他们最大的共同之处是性格孤高,才情奔放,诗词书画无一不精,而书法、画法都是以意为之,但求神似,不求形似。当时的人们表面上求的是他们的书画,实际上崇敬的是他们的为人。他们的字,他们的画,不过是他们人格的载体而已。正如郑板桥所说:世间虽有万物,他作画时情之所钟者不过兰、竹、石而已。“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写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可见他画兰、画竹、画石,都是作为大君子高尚的人格的象征。如果看他的字,他的画,忽略了其精神所寄,只斤斤计较其写字、作画的技巧,那就真是个糊涂人,是个凡夫俗子,夏虫不足以语冰了。

扬州八怪究竟是哪八个人,后世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常见的说法是金农、罗聘、郑板桥、汪士慎、李方膺、高翔、黄慎与李 。各种说法虽有出入,但是任何一种说法都少不了郑板桥,足见郑板桥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郑板桥的“三绝”

郑板桥辞官之后,寄寓扬州卖画为生,无复他求。他的女儿出嫁,没有贵重的嫁奁相送,只好画兰以赠,聊表心意。他的《嫁奁诗》曰:

官罢囊空两袖寒,

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

赠尔春风几笔兰。

在他73岁病逝之前,他所交往的友好都是扬州的文人墨客。

尽管郑板桥是个不折不扣的清官,但他在历史上的定位是文人而不是清官。因为他绝不是做官的材料———从来就不愿意受官场规矩的羁绊。他能耐心地当了十几年的县令,做了许多好事,包括一次就救活了一万余灾民的好事,自己并没有因为开仓放粮而吃官司,这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作为文人,他对诗词、书、画无一不精。在一幅作品之中,诗是他作的,字是他写的,画也是他画的。三者精神一致,被人称为“三绝”。

他的诗不拘一格,脱离成规,信手拈来,皆成妙语,于不经意处见深情。例如在《板桥集》自序中有诗曰:

枫叶芦花并客舟,

烟波江上使人愁(前人成句)。

劝君更进一杯酒(前人成句),

昨日少年今白头。

他的词吊古书怀,真挚感人,尤胜于诗。兹录其“道情”十首的第一首如下: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涯,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

沙鸥点点轻波远,

荻港萧萧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

一霎时,波摇金影;

蓦抬头,月上东山!

他的诗词都是上品,可是他的书画自成一家,诗词之名反为书画所掩。

他的书法,正、草、隶、篆,皆所擅长。他不主张全学古人,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后来自创一体,称为六分半书,又称板桥体,圆润古秀。他写字的笔法有如画兰,所以有人说他:“板桥作字如写兰,被磔奇古形翩翩。”

他的画法,写意为主,形随神走,无一定之规。特别是画竹,全无师承,多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学来,因而形神皆备,惟妙惟肖。他的画兰,以书法入画,如写草书,撇兰画叶,意态飘逸。

总之,他画的不是物,而是人。他画竹,因为竹子“梗直”,有“节”(有气节、有骨气);他画兰,“空谷幽兰,孤芳自赏”,也是人的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他画石,因为只有万古不移之石才能比拟千秋不变之人。他所激赏的是一棵从岩缝中顽强地生长出来的小树,有“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性格与奋斗精神。试想:不略知郑板桥的经历与为人,不懂得他的作品的志趣所在,就能欣赏他的作品么?

“难得糊涂”的真意所在

郑板桥来自民间,他虽然中了进士,成了官员,但却自认为“千秋不变之人”,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他又绝顶聪明,饱读诗书,深知历代兴亡的来龙去脉与朝廷中、官场上的一切阴谋诡计。要他去同流合污,做官当老爷,残民以肥己,他既不甘心,又不忍心。但是要他去廓清天下,拯百姓于水火之中,他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这样就长期处于两难之中,在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遇到一事当前,那些浑浑噩噩的糊涂人因为无知,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压力;而他这位聪明人却能预知来日大难而觉得忧心忡忡,度日如年。他就难免感慨系之,觉得自己如果是个糊涂人,日子还要好过些,乃有“难得糊涂”之叹!这就是郑板桥当时写下“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的真正想法。

由一个糊涂人经过苦学而成为聪明人,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对于一位早已超凡脱俗的聪明人来说,要他糊涂一次甚至从此糊涂,那更千难万难,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难得糊涂”只不过是牢骚话,一种愤世嫉俗的愤激之言而已。如果一个人真正懂得了郑板桥写这四个字时的真实想法,他就不会再去自作多情地说自己“难得糊涂”了。

根据民间传说,有一次有个小偷半夜进了郑板桥的家,因为有了响动,被郑板桥发觉。小偷想跑,郑板桥喊住了他,向他说:“很对不起,我这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也是生活困难,否则不会干这种事。你就随便看看,有什么看得上的东西,你就拿去吧!”结果小偷被感动得热泪长流。一个人的胸怀坦荡至此,怎不令人衷心敬佩!真是:

板桥本是聪明人,

忧国忧民度一生;

难得糊涂牢骚语,

劝君对此莫当真!

同类推荐
  • 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生恰如三月花

    本书介绍了十三位姿态各异的民国女子,她们在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秉性,成就了一段段于平常处的惊鸿人生。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陇上翘楚:人物卷

    陇上翘楚:人物卷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西方文化交会的通衢大道、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汇之域、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苍茫中透出厚重,在古朴中显现灵动,联系着中华文明之根、氤氲着中华民族之魂。也许正因为如此,甘肃又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让世人渴望了解的地方。为了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甘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陈自仁编著的《陇上翘楚/人文甘肃》,《陇上翘楚/人文甘肃》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中,挑选了五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一生,分别做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游龙傲世

    游龙傲世

    玄玄大陆风起云涌,看身负师门大仇的林天心如何以痞子行径、无赖手段力挫群雄?游龙附体,神玄凝道!傲视苍生我自逍遥!!!
  •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人生随时可以重来》全面、准确、优美地介绍了摩西奶奶一生的传奇故事及其作品。精选摩西奶奶多幅经典画作,时间跨度从摩西奶奶58岁的第一幅画一直到101岁的最后一幅作品,这些画作大多属于私人收藏,首次在国内出版,每一幅画,都有详细的图说,包括原画的尺寸大小、创作时间及其背后生动感人的故事。文字与图画的结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重新回到了摩西奶奶画中那段温馨的旧时光,恬静,惬意,幸福,从容。是一部优秀的心灵疗愈之作。
  • 银恋

    银恋

    在这场戏中,谁先爱上对方谁就输了。只是在我心上插上木桩的人,你后悔了吗。我爱你,等来的是2000年的孤寂。。。。。。
  • 无极神魔

    无极神魔

    废材!什么是废材?难道废材就不肯能统领神魔两道了吗?废材,就不肯能成为神仙了吗?废材,不是绝对的!让你看看,穿越过来附着到,废材身上的方炎如何逆袭成神!
  • 诸王的裁决

    诸王的裁决

    苍陆之上,列王的纷争从未停息。倚仗着光明与黑暗的力量,他们的战争不时爆发成席卷苍陆的火海烈焰。在战争的混乱中,破军从底层崛起,他经历忠诚与背叛,死亡与重生,用钢铁之躯,铸成守护之墙。
  • 杀手之皇在校园

    杀手之皇在校园

    他是黑暗世界中的“暗灵”,她是黑暗世界中的“幽狐”,她夺走了他的初吻,他想尽一切办法对付她,却喜欢上了她……敬请期待!
  • 鬼女如烛

    鬼女如烛

    一个美丽女孩,竟然变成了鬼,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若隐若现,如蜡烛一般。
  • 咸土部落轶事之没有绿色的日子

    咸土部落轶事之没有绿色的日子

    一名盐场的文学青年为了追求梦寐以求的情人,勇敢地迈入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成功之路,但功成名就的他却只能品尝孤寂的痛苦。
  • 穿越之天降大任

    穿越之天降大任

    作者:请问本文女主,你对穿越到魔法世界有何感想?熊小静:惨。。。作者:只有一个字么?熊小静高呼:谁能比我惨~~作者:PAI飞!绝世单纯小美男都给你拉,还叫惨,你个不知好歹的,来呀!大家一起扁!!熊小静委屈的嚎:嗷嗷嗷~他是单蠢,不是单纯啊~~~先说好哦~~本文小白,荒唐到家,没啥依据,所以不管喜不喜欢都请用票票、收藏、点击~~砸偶吧~~~我会顶着水缸大D筐接~~灭哈哈哈哈哈~~~~
  • 网购来的阴夫

    网购来的阴夫

    用我的惨痛经验告诉你们,网购给了差评后再收到莫名其妙的包裹,千万不要打开!我因为给了个差评,店家蓄意报复,竟给我寄来一箱裹尸布,从此我就被他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