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7200000029

第29章 孙吴的“校事”制

我曾指出曹魏的“校事”是一种特别政治侦探机关。此制创于曹操。孙权在江南也曾效行,后来废止了;到孙皓时代,又恢复“校事”制。《吴志》里有许多关于“校事”制的材料,我钞在这里。

《陆凯传》(《吴志》十六)有陆凯谏孙皓二十事,其第十八事云:

夫校事吏,民之仇也。先帝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今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十八也。

孙皓时代的“校事”制,《吴》书记载不详,仅有此条明说孙皓恢复孙权的校事制,又明说“校事吏,民之仇也”。故先列此条为孙吴“校事”制的总纲。此条说孙权时代的“校事”有吕壹钱钦两人。钱钦事似无可考。《吴志》记“校事”各条,都是吕壹的事。《顾雍传》又提及秦博,也无可考。

《孙权传》(《吴志》二)于赤乌元年(238年)记着:

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表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曰:

袁礼还,云与子瑜(瑾)子山(骘)义封(然)定公相见,并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陆逊)承明(潘浚)。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闻此怅然,深自刻怪。何者?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人之举厝,何能悉中?独当己有以伤拒众意,忽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自孤兴军五十年,所赋役,凡百皆出于民。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然劳百姓不得已耳。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发有二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孤亦望之。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荣福喜戚相与共之。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同船济水,将谁与易?齐桓,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尝不叹,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仍执嫌难。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

久不相见,因事当笑,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

此段文字可以使我们想像当日“吕壹事件”的严重。吕壹已死,孙权派袁礼去访问各大将,征求他们的意见,而各大将还不敢说话,都向兼掌民事的两位大臣(陆逊、潘浚)身上推托。孙权自己也感觉这情形的可虑,所以写这道恳切悔过的手诏给各大将。孙权肯这样自责,究竟不失为一个豪杰。

孙权手诏自责一件事,陆逊、潘浚、诸葛瑾三人传中都提及,也可见其重要性。今杂采各传所记“校事”吕壹的事迹,记在这里:

吕壹的本官是中书,“校事”是他的兼职。中书是君主的秘书。东汉自光武以后不设丞相,三公的地位虽高,而实权在尚书。曹操作丞相魏公魏王时,置秘书令丞,典尚书奏事,就把汉廷的尚书的实权拿过来,放在丞相之下了。曹丕做了皇帝,改秘书为中书,以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从此以后,中书遂成了要官。孙权虽有丞相,政权也在中书,这也是模仿魏制的一点。中书是君主的秘书省,当然对外面的将相有疑忌的态度。“校事”之制,是采取曹魏的“校事”官,而附属在中书。故《顾雍传》(《吴志》七)说:

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部文书。

《步骘传》(《志》七)也说:

中书吕壹典校文书,多所纠举。

《陆逊传》(《志》十三)也说:

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

《是仪传》(《志》十七)称

典校郎吕壹。

但“校事”本是钞袭魏国的旧制,故吴人也往往省称此官为“校事”。故《孙权传》与《陆凯传》都称“校事”,《潘浚传》(《志》十六)也称:

校事吕壹操弄权柄。

总合以上各传看来,这个官的全名大概叫做“中书典校郎”,或称“典校诸官府及州部文书事”。省称为“校事”。

《诸葛恪传》(《志》十九)说:

孙权死后(252年),太子亮即位,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

“校官”即是典校事的官。“视听”即是“校事”的工作,即是现代话的“侦探”。《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记此事,“罢视听,息校官”下,胡三省注云:

吴主权置校官,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专任以为耳目。今“息校官”,即所谓“罢视听”也。

胡注是不错的。

《顾雍传》说:

雍代孙邵为丞相……久之,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部文书。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诋,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

《潘浚传》(《志》十六)说:

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

朱据“尚公主”,是孙权的女婿。吕壹可以攀倒顾雍朱据,可见他的威风真是无比的了。

顾雍一案的下落,详见《潘浚传》:

黄门侍郎谢厷语次问壹:“顾公事何如?”壹答:“不能佳。”厷又问:“若此公免退,谁当代之?”壹未答厷,厷曰:“得无潘太常得之乎?”(吴制,丞相之下即为太常。顾雍亦是由太常为丞相。)壹良久曰:“君语近之也。”厷谓曰:“潘太常常切齿于君,但道远无因耳(浚驻武昌)。今日代顾公,恐明日便击君矣。”壹大惧,遂解散雍事。

顾雍是文官作丞相,所以吕壹不怕他。潘浚有兵权,所以吕壹不愿意他来作丞相。浚传又说:

浚求朝,诣建业,欲尽辞极谏,至,闻太子登已数言之,而不见从。浚乃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刃杀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壹密闻知,称疾不行。浚乃进见,无不陈壹之奸也。由此壹宠渐衰,后遂诛戮。权引咎责躬,因诮让大巨,语在权传。

《陆逊传》(《志》十三)说:

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逊与太常潘浚同心忧之,言至流涕。后权诛壹,深以自责,语在权传。

这两个握兵权的大将都无法对付吕壹,只能“言至流涕”!

《是仪传》(《志》十七)记刁嘉一案: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结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谤讪国政”正是特别政治侦探的主要目标。

《是仪传》又说:

吕壹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这可见“校事”的工作是报告将相大臣的罪过。

《步骘传》(《志》七)说:

中书吕壹典校文书,多所纠举。骘(时为骠骑将军,都督西陵)上疏曰:“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趋欲陷人,以成威福。无罪无辜,横受大刑。使民跼天蹐地,谁不战慄……”又曰:“天子父天母地,故宫室百官动法列宿。若施政令钦顺时节,官得其人,则阴阳和平,七曜循度。至于今曰,官寮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如此,天地焉得无变?故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又嘉禾五年(236年)五月十四日,赤乌二年(239年)正月一日及二十七日,地皆震动。地,阴类,臣之象。阴气盛,故动,臣下专政之故也。夫天地见异,所以警悟人主,可不深思其意哉?”

又曰:“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忧深责重,志在竭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长久之计……宜各委任,不使他官监其所司,责其成效,课其负殿。此二臣者,思虑不到则已,岂敢专擅威福欺负所天乎?”又曰:“县赏以显善,设刑以威奸,任贤而使能:审明于法术,则何功而不成?何事而不办?何听而不闻?何视而不睹哉?若今郡守百里皆各得其人,共相经纬,如是,庶政岂不康哉?窃闻诸县,并有备吏,吏多民烦,俗以之弊。但小人因缘衔命,不务奉公,而作威福,无益视听,更为民害。愚以为可一切罢去。”权亦觉悟,遂诛吕壹。

步骘的奏疏使我们知道“校事”之制起于不信任将相大臣,所以要派“他官监其所司,责其成效,课其负殿”,内则丞相顾雍,外则陆逊潘浚,都受这种监视。此疏又可使我们知道“校事”的专员分布在各郡县,故说“诸县并有备吏……无益视听,更为民害”。“视听”就是“包打听”。

《孙权传》记吕壹被诛杀及孙权的责己手诏,都在赤乌元年(238年),故《资治通鉴》(卷七十四)记此两事也系在此年(即魏景初二年)但步骘疏中提到赤乌二年正月的两次地震,可见吕壹之死决不在赤乌元年,至早要移在赤乌二年正月以后。孙权诏中有“自孤兴军五十年”的话,孙权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年)孙坚起兵讨董卓,那时孙权只九岁(190年)。孙策平定江东时,他十五岁(196年),作阳羡长;后来作奉义都尉,从孙策征刘勋,征黄祖,那时他十八岁(199年)。次年,孙策死了,他接他的事,那时他十九岁(200年)。就从他十五岁(196年)计算起,到赤乌二年(239年),也只有四十三年。(那时他五十八岁)。大概他从他父亲孙坚起兵时算起,才有“五十年”的约数。责己诏中提及潘浚,浚死在赤乌二年。故孙权杀吕壹,下诏自责,都在赤乌二年的下半。《孙权传》与《资治通鉴》都错了一年。

吕壹的倒败被杀,是由于朱据一案。《朱据传》(《志》十二)说:

黄龙元年(229年)权迁都建业,征据尚公主,拜左将军,封云阳侯……嘉禾中,始铸大钱,一当五百。后据部曲应受三万缗。工王遂诈而受之。典校吕壹疑据实取,考问主者,死于杖下。据哀其无辜,具棺敛之。壹又表据吏为据隐,故厚其殡。权数责问据,据无以自明,藉草待罪。数月,典军吏刘助觉言王遂所取。权大感寤,曰,“朱据(他的女婿)见枉,况吏民乎?”乃穷治壹罪。赏助百万。

《顾雍传》记吕壹的下场情形如下:

后壹奸罪发露,收系廷尉。雍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临出。又谓壹曰,“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

时尚书郎怀叙面詈辱壹。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顾雍死在赤乌六年十一月。)

《阚泽传》(《志》八)说:

初以吕壹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权以访泽,泽曰,“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权从之。

吕壹死在赤乌二年(239年)。此后十多年中,“校事”制还继续存在。直到孙权死后(252年),诸葛恪当政,才“罢视听,息校官”。废止十二年之后,孙皓即位(264年),又恢复“校事”制。

(原载于1947年2月12日《大公报·文史周刊》)

同类推荐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本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系列之一的《我愿小说气势如虹》,书中具体包括了:《文学研究的分野与批评的理想景象》、《信息时代看中篇小说的尴尬》、《都市文学絮语》等文章。《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老爸青春无歌

    老爸青春无歌

    垂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同龄鸟”人文情怀,为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提供优质“精神套餐”。伴着癸未羊年的春风,遥想青春校园的清新,“鹅毛信文库”的出版设想飘落在久久渴盼的心海。我们真的欣喜于这个有趣创意,大学教育者与出版人携手同心,关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新世纪新人的人文情怀,我们心里充盈着幸福。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这是一对年老多病的夫妇历尽艰辛收养教育三个弃婴的故事。由三个弃婴又引出另几个弃婴一系列感人肺腑的事迹:有以德报怨、有浪子回头、有抢救病人、有力破积案、有慷慨解囊……
热门推荐
  • 重生圆宝向前冲

    重生圆宝向前冲

    有些事,就是重生都无法改变,就比如他还是那么优秀,也比如她还是那么平庸。但是,看着眼前的小正太,汤圆默默握拳:姐一定要征服你!重生后,养成竹马君的日常。
  • 身份的转变

    身份的转变

    每个人都有他的身份,我们面对父母,我们是子女,我们面对上司,我们是下属,我们面对朋友,我们是朋友,但是在不为人知的面具后,你又有多少个身份?
  • 人类进化危机

    人类进化危机

    流浪在地球的外星人,引导人类快速的发展科技,他做到了人类做不到的事,被称之为“神”生命需要进化,基因需要改变。有着野心和欲望的人,知道了“神”可以让人做到永恒不灭,这是一种进化。神被欲望的人们抛弃,掠夺了他的研究成果。外星人、变种人、变异人、鬼魂,甚至是超人。世界的格局改变。这个世界的最后归属,到底属于哪一方呢?有着小秘密的陆川,深入阴谋,卷入纷争。英雄拯救世界,变身、复仇。…………
  • 原界笔记

    原界笔记

    如果说周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那我所接触到的又算什么?梦境一场?一场被操控的圆桌会议,究竟该如何取舍?面对完全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人类存在的真相为什么被隐藏?如果一切倒回到那一刻,我们是否有勇气承受一切虚妄
  • 华灯初上之婉娘

    华灯初上之婉娘

    重生,乱城大荆。二公子苏泽,实为现今江南名门苏家唯一旳公子。原大公子苏澈在十六岁时静默病毙,只是在他掌家之后府内一直被定下隐瞒大公子过世的消息。就这样大公子与二公子的身份都是他来扮演,哪怕是原与大公子从小指腹为婚的名门千金也由他来接管。人情世故,待人接物,这都是作为知趣的商人必备品阶,于是各路人员送来的美妾他都往来不拒,后院可谓美人三千、名声好不风流。却鲜少有人知晓,每当深夜月圆树梢,他都独身一人隐在属大公子府邸前的桂花树下。而那时也只有护卫千鹤远远跟在身后看着。原以为看似无情却是有情的他将一辈子这样独身下去时,却不料在一次出巡途中救下那一名女子...(简介无能,以男主之一写了此段!见谅!)
  • 冷王绝宠:王妃请当家

    冷王绝宠:王妃请当家

    王妃还小,要定趁早。雪漫第一次出现在夜阑国,夜陵就向世人宣告这个女人是他要的了。王爷腿残,口气狂妄。夜阑国无数人嘲笑夜陵自不量力,雪漫从不乐意嫁人到坚决拥护未来夫君的尊严!什么皇帝摄政王江湖高手,通通滚一边儿去!惹到她的男人,就准备好受她的折磨吧!
  • 异世之旅小正太

    异世之旅小正太

    求保护,ME只是一个呆萌无害的小正太,所有所有的坏事都不是我干的,人家真的很无辜啊,真的~~本意是希望写一个在异世很萌的小正太,要是写挫了请不要揍我
  • 无极御风传

    无极御风传

    命运多舛的少年,村落莫名被屠杀,一心想要复仇却被称为废物无法报仇。被人设计却也得到改善体质的机会。机缘巧合下少年集三部无上法决于一身,阴谋有条不紊的进行,少年也渐渐查到真凶。一切真相大白之日,德高望重的掌门竟是凶手,自己却要和深爱的女孩相同厮杀,爱情,仇恨,大义,该如何决择,一切尽在无极门。
  • 凌音,梦之魔法学院

    凌音,梦之魔法学院

    一场魔法大战,错过一世的两个人,当重生的他们再次遇见,是否还能记得樱花树下的前世约定。她,已不是从前的她,多了一份拯救世界的使命;他,一如既往地守在她身边,他说,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在她身边。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大剑侠

    大剑侠

    “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说,自己走过的路,就是道……不管侠道还是剑道都是如此……但……”“不管报恩还是报仇,都能牵涉出更多的恩仇。人在江湖,沾染恩仇,何来快意?”“大道理我不懂,但人生在世,总归还是要有一点坚持才好。既然持武凌人的事情我做不来,那只好用我所学,守住这里的一方宁静。”“讲真心话,像我这样自私又有气质的坏人,实在真不习惯为苍生牺牲自己这种事。所以如果我败亡了,请我为保密,不要闹得满城风雨,有损我的形象。”……一条江湖路,千般百样人。有过了为求利己,可屠万民的狂人。也有独善其身,不闻天下事的隐士。更有为护天下苍生,可轻抛生死的侠客。PS:大致上算是霹雳风格,但非同人,不喜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