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8800000025

第25章 自强不息,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5)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这样去做:不要等待你的机会出现,而要创造机会。一个只知道坐等着机会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结果自然始终与机会无缘。

都说机会时刻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只要你肯伸出手,就会抓住机会。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人只是等待机会的来临,却从不主动地抓住它。并且他们总是怨天尤人,慨叹着命运的不公,疑惑着机会到底在哪里。不过,那些自信并渴望成功的人却不这么想,既使没有机会,他们也要创造出机会,因为创造比等待更重要。

哈默就是一个善于创造机会的人。哈默是他们三兄弟中最不听话但又最富于创造精神的一个人。就在哈默16岁的那年,他看中了一辆正在拍卖的双座敞蓬旧车,但标价却高达185美元,这个数字对哈默来说是惊人的。尽管如此,他仍然紧抓住机会不放,向在药店售货的哥哥哈里借款,买下了这辆车,并用它为一家商店运送糖果。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拥有了一辆车。

通过这次事件,使哈默明白了机会的重要,只有行动,才会抓住它,在哈默今后的人生中,他一直牢牢记住这一点,并不断地付诸行动。他从不坐等机会的到来,而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机会。

哈默自从1956年接管了经营不善,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加里福尼亚的西方石油公司之后,开始热衷于石油开发事业。石油业的风险相当大,到哪里去才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呢?哈默的诀窍不同于常人,甚至有些怪僻,他专门在别人认为找不到油的地方去找油。

当时,有一家叫德士古的石油公司,曾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过天然气,钻头一直钻到5600英尺,仍然见不到天然气的踪影。这个公司的决策者认为耗资太多,如果再深钻下去很可能是徒劳无功,难以自拔,便匆匆鸣金收兵,并宣判了此处的“死刑”。哈默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即让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哈默以30%的风险系数、70%的成功概率,带着妻子和公司的董事们来到这里,在“死刑”的枯井上又架起了钻机。继续深探,结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钻进3000英尺,果然天然气喷薄而出。

后来,哈默又多次运用创造机会这一原理。他听说举世闻名的埃索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在非洲的利比亚由于探油未成功而扔下不少废井,便带领大队人马开往非洲,以“愿意从利润中抽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和在国王的家乡寻找水源”的投资条件,租借了两块别人抛弃的土地,很快又打出了九口自喷油井。

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业务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多种经营的跨国公司,哈默本人也成为享誉全球的企业巨子。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这样去做:不要等待你的机会出现,而要创造机会。就像那个牧羊的孩子弗格森用一串串的珠子来计算天上的星星一样为自己创造机会,就像乔治·史蒂芬森在肮脏的煤矿马车旁用粉笔来算数学定律一样去创造机会,就像拿破仑在近百种不可能的情况下为自己创造出了成功一样去创造机会。要像战争或和平时期所有的伟大领导者一样,去创造出非常的机遇,直至达到成功。

对懒惰者而言,即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毫无用处,而勤奋向上的人却能将最平凡的机会变为千载难逢的机遇。

敢于打破现状,获取新的人生

打破现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艰难,只要你敢于尝试,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决定,也许你的人生就有不一样的色彩。

可以这样说:几乎每一天,我们都生存在压力与繁琐之中,也许会平庸地度过一生。

生活往往很难都是多姿多彩的,大多数时候每天都一样,生命的疲惫有时候很让人绝望。但是,还是不要恐惧生命、厌恶生活,试试换一个方式来生活、来体味生命,也许你会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想法,你的人生也会五彩斑斓起来。

一个平凡的上班族麦克·英泰尔,37岁那年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他薪水优越的记者工作,把身上仅有的3万多美元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

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美丽的同居女友,有亲友和快乐,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他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也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他检讨自己,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打小时候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孤独,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似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这个懦弱的37岁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老奶奶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强暴。”但他成功了,4000多英里路,78顿餐,仰赖82个陌生人的仁慈。

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破碎家庭;碰到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16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被写为“CapeFear”。只是一个失误。

麦克·英泰尔终于明白:“这个名字的不当,就像我自己的恐惧一样。我现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错事,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到了一个和自己想像不同的地方,麦克·英泰尔得到了什么?

其实,得到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虽然苦,虽然绝不会想要再来一次,但在回忆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因为他战胜了恐惧更战胜了自己。

我们往往习惯了现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怨愤却又安于现状。

其实,打破现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艰难,只要你敢于尝试,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决定:今天就向老板请假,这个周末就去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旅行;找个空闲的时间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你的人生就有不一样的色彩。

一言以蔽之,勇于打破现状,勇于尝试,生活就会充满乐趣。

大胆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被一时一事所困,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一时间眼前一片暗淡,从此看不到希望和光明。

自我,往往就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并被这种习惯紧紧束缚着灵魂的故我。一个人如果不能突破这个故我,那么他就会在自设的“固执”的陷阱中不能自拔。一个人如果被故我完全封闭起来,那么,他就成了一头拉磨的驴子,被圈定在磨道不停地转圈子,再也不能成为一匹天地间呼啸向前的骏马了。

英国作家莱辛的故事,你可曾听说?

莱辛年轻的时候曾非常喜欢拉封丹的寓言,喜欢他寓言中那华丽的宣叙和铺陈,喜欢他寓言中那小巧的诗意的装饰,所以,拉封丹的作品模式无形中就成了他创作的囚笼。因此,他常常为自己不能写出像拉封丹那样美丽的寓言而心中充满烦恼。

有一次,他躺在一个瀑布旁边,努力给自己正在创作的一篇童话寓言加上像拉封丹那样华美的诗意装饰。可是,他冥思苦想,斟酌推敲,最终却毫无所获。

迷蒙之中,他突然看到寓言女神出现在他的面前,微笑着对他说道:“学生,干吗要这样吃力不讨好呢?真理需要寓言的优美,可寓言何必要这种和谐的优美呢?寓言只要是诗人的发现就够了。一位不矫揉造作的作家,他讲的故事应该和一位智者的思想一样才对。”说罢女神消失了。

原来,他做了一个短暂的梦。然而,寓言女神的话却深深地触动了他的灵魂,从此他突破了自我,于是他的寓言更注重故事的简练和智者的思想与发现。终于,他成了一个有个性和独创精神的伟大作家,成了一个努力地把自己的寓言写成“神圣幻象的神谕”的人。

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作家的写作,可拿它来套用我们的生活却很贴切。

其实,我们往往不能突破的就是从始至终遵循的某种生活模式。生活模式的突破也就是一种自我的突破。当你陷入一种苦境地时,在你的内心里,如果首先突破了自我,那么任何一种不幸和打击对你的伤害就不会那么深重了。由此可见,只有首先点亮自己心中这盏灯,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在苦难和困境中才能为自己另寻一条出路。

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不要因为一时的遭遇而永远陷自己于烦恼之中。要勇于突破自我,走出困境,才能真正寻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

其实,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他人的灯光里。

同类推荐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生来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工作是人生运转自如的转轴,影响着人的一生。”确实如此,从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甚至周六、周日及休息时间,我们也都在工作,就像一个陀螺一直转个不停。但是在“转”的同时,你想过没有,你在为谁“转”?你在为谁工作?
  • 美国军校的中国男孩

    美国军校的中国男孩

    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后人在美国军校的真实成长历程。本书主人公孔一诺,是一个在快乐单纯的北京男孩,却要独自面对在异国他乡生存与成长的挑战。更不可思议的是,他选择的是一所在美国也以严格奉行军事化管理著称的军校。
  • 我想,我能,我成功:心态积极成功不是梦

    我想,我能,我成功:心态积极成功不是梦

    现实中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生存之道,于是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活状态,有的人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技能,有的人依靠自己的学历和知识,还有一部分人则依靠自己的观念和勇气。那些只能出卖体力和技能的人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而那些一味地追求学历和知识的人永远也不能成就大的事业,唯有那些不断更新观念,大智大勇者能成为上层之人,做时代的强者。
  • 做人做事的学问

    做人做事的学问

    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能干,背景条件多么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将会是失败。会做人,做好人,才能行得正、走得远,充分体现自我人生价值;能做事,做好事,把难办的事尽可能办好,才能创造骄人的成绩。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个残缺的人;会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就容易犯错误,甚至四处碰壁。一位商界成功人士说过:“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做好了附带着就把事情做了。”
  • 硅谷禁书Ⅳ

    硅谷禁书Ⅳ

    本书是伟大的精神导师查尔斯·哈尼尔继《硅谷禁书》之后的一本奇书,该书曾经一度消失,后被人们再度发现。本书是一本十分独特的著作,它融合了很多学科的内容:天文学、占星学、物理学、炼金术以及其他很多学科。这本书可不容小视,它告诉我们:在浩瀚而未知的宇宙中,我们人类可能会被并正在被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源于栖息在我们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各种主体,与我们人类相互作用;但最终我们可以享受自由的意志。
热门推荐
  • 梵网经忏悔行法

    梵网经忏悔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迹

    墨迹

    曾子墨的自传《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一书,清晰地回溯了她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进入全球顶级企业并被认定:“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因为子墨,我们乐于接受中国女孩。”书中幽默地展现着一个中国女孩的智慧和努力,参与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操盘新浪上市。在金融事业的巅峰之时,曾子墨毅然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加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电视媒体行业,几年后,曾子墨在凤凰卫视独树一帜,她的感悟深刻而令人震撼。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傻夫

    傻夫

    她本是平淡之人,为了家中她嫁给了一个傻子。从怜惜到头,到心疼到头。她爱上了自己的夫君。殊不知有朝一日,傻夫君恢复神智,当她之面说要另娶美人,不仅要她亲扶入堂还要为那女人敬茶倒水,而当初那个满眼怜惜依赖于她的傻夫君,真的不复存在了么?
  • 无上魔神

    无上魔神

    一个心中藏怨,一个腹中匿恨,因为怨恨他们走到一起。一个是五运天人,扰动人间界的血雨腥风,一个是上古兵主,妖气震动天地二界。八十一柄神兵带起浩荡妖气。炎黄二帝携带众仙神绝地反击,三界将再次陷入为炼狱。神魔起,天地动。浩劫至,枭雄现。九天十地风起云涌……
  • 网游之秒杀

    网游之秒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百步杀一群,万里不留人。动我兄弟者,杀~动我美人者,杀~动我江山者,杀~我吹牛?呵呵~你敢试试吗?
  • 网游之血魂石

    网游之血魂石

    琼楼是全程参与“血魂石”内测的玩家,在这场跨时代网游公测之后,琼楼凭借着内测经验抢占一切先机,并且在机缘巧合之下,将内测时创建的满级角色找回!在这个由血魂石掀起腥风血雨的世界,看掌握两个角色的主角,怎样把它搅得天翻地覆!故事前期比较重要,所以新手村阶段篇幅略长。欢迎各位点击收藏!
  • 斩七决

    斩七决

    一生钟爱一人?一怒为红颜上得刀山下得火海!一斩断星河!二斩定乾坤!三斩破苍穹?看他如何征服高冷美女,征服大陆!
  • 鲸缘

    鲸缘

    她本是康氏集团的大小姐,豪门千金,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可她是不幸的,一出生不仅被亲生父母抛弃,而且父母还将全部资产留给堂兄,从此失踪。而她又是幸运的,由其堂兄堂嫂子抚养长大,并视为己出,疼爱有加。四岁那年,她随兄嫂乘游轮旅行,意外地救了一条抹香鲸幼仔。十五岁那年,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命运。车祸中,堂嫂为了救她变成了植物人,她在众人的指责和深深的自责中离家出走,却遭人追杀,追逐中她不幸坠崖落海。但她并没有死,因为十一年前她救过的抹香鲸救了她,不仅如此,她还得到了一颗神奇的“海洋珍珠”。十年之后,她重归故土,她的归来是为报恩还是为复仇?劫后余生的她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母亲的婚事

    母亲的婚事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故事!每个女人都将会成为母亲,各型各色的爱情,复杂的婚姻,没人看得透!徐赫尔为了母亲再婚,眼见着陈栩昆的家分崩离析,真爱的界限,婚姻的报复究竟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