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9800000012

第12章 对百姓来说好县长比好皇帝更重要(1)

两浙路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公元1047年王安石在这里做县长。

经过三年闲职混日子,王安石走马上任,终于能干点儿实实在在的活儿了。鄞县的乡绅父老听说小有名气的王安石来了,扶老携幼去一睹王县长风采。然而王县长人没影了,一度失踪了十三天。

这十三天里,二十七岁的王县长跑遍全县十四个乡,对鄞县的地理、水利、风土人情、生活生产等进行了翔实的考察。当时正赶上鄞县大雨连绵,王安石起早贪黑地走访,露宿寺院,冷热饭胡乱对付一口,绝不扰民。这些工作记录在他那篇《鄞县经游记》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安石是个勤政的官员。

王县长对鄞县有了初步认识:这个地方比较特殊。

县地平坦,平均海拔5米左右,距离入海口不足30公里,中间横亘着约80公里长、海拔约200米左右的山脉。下雨时,水可以通过甬江等支流排入东海,剩下的部分储存在东钱湖。摆在王县长面前的问题出现了,“向之渠川,稍稍浅塞,山谷之水,转以入海而无所潴”,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用担心洪涝灾害的发生,但是没有储存的地方,除了东钱湖之外的土地如何进行灌溉?而且,这个地方最怕干旱,一旦旱情发生,必然颗粒无收。针对这种情况,王县长的方法很简单——疏浚渠道,兴修水利。他给两浙路转运使杜玘写了一封《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转运使,为一路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抓全面工作。965年,宋廷颁发诏令,凡诸州的正常经费开支之外的财产全部上缴中央。当时把全国划分为六个财政经济区,每一区称之为“路”,最高长官为转运使,又叫漕司。宋代地方实行路(省级行政区),州、府、监、军(地级行政区),县(县级行政区)三级建制,如“宋帝国行政区域结构及路级行政职能图”所示:

仁宗朝,全国共有18个“路”级行政区,下辖府、州、军、监320个,县1262个。路的最高长官其实是节度使和观察使,但不常设,基本上是给那些要退休的老家伙们的荣誉头衔。由转运使负责财政,此外还设有经略安抚使主管军政,提点刑狱使主管司法,提举常平使主管社会救济。四权分立,由转运使主管,直接向皇帝负责。

王县长给杜省长写信陈述利害,强调疏浚水利对鄞县的长远作用。

鄞县原属于五代吴越政权,当时实行营田制,官田的一种,募人耕种,收取一定比例的租子。当时国家有专门的部门修水利工程,组织营田。大宋吞并吴越后,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制度被废除了。原有的水利工程因堵塞严重,雨水大量流入东海,失去了灌溉之利。王县长上任这年,帝国北方干旱刚刚缓解就又来了,人民生活翻江倒海的。鄞县情况还不错,粮食大丰收,人心有余,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他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提出疏浚水利。

杜省长对王县长的提议表示赞同,于是王安石甩开膀子干了!

王县长组织民工兴修水利,鄞县水利疏浚灌溉工程就此展开。

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某日某时许,王安石县长在主簿、县尉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万灵乡、芦江、大梅山等水利工程。所到之处,人声鼎沸,处处热火朝天。王县长一边听取汇报,一边察看工程进度,并作出指示、提出要求。王县长对全县水利整修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强调我县水利建设工作要积极,抢抓各种机遇,这是关系我县民生,造福一方的大工程。王县长与群众亲切交谈,鼓励群众们要坚定信心,相信朝廷一定会带领广大群众夺取水利疏浚的最后胜利。王县长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施工群众,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县衙领导,他们有决心抓住这次整修机会,为鄞县粮食大丰收再创新高。

王安石风风火火地修筑堤堰,整治陂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但是,王安石没高兴多久,转过年来,新的问题又来了。

庆历八年(1048年),中国有三件大事可叙。

一直与大宋开战的西夏李元昊死了,年四十六岁。这个年纪就没了只能说英年早逝。英明了一辈子的李元昊,临秋末晚死在女人的怀里。他给儿子娶媳,看到儿媳妇长得如花似玉,于是色心大起强行霸占,并在天都山给儿媳修别墅。最后儿子发动政变,手刃这个禽兽不如的父亲。

公公霸占儿媳这事一点儿不新鲜,不远的大唐王朝玄宗李隆基就强娶了儿媳,也就是杨贵妃。两位帝王在这方面出手果断,最后一个被软禁,一个被杀,结局没差多少。

相对李元昊去世,另一件才叫大事,人类文明史上因为一个人而产生划时代变革。他是位普通的印刷铺工人,他发明了用胶泥活字印刷的技术,这项技术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他的活字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没错,他就是毕升,一位普普通通的布衣草民。后世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均由泥活字发展而来,比德国谷腾堡发明的铅活字早四百余年。

最后一件事是各种造反,与王安石间接有关。

仁宗朝大大小小的起义无数次,起义者有农民、有士兵、有盗贼。庆历年间先后起义的有贝州王则、深州庞旦、齐州马达和山东王伦等等。山东王伦即是《水浒传》“白衣秀士王伦”的历史原型,他没那么小心眼儿,挺血性的一个人物,折腾三个月最后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战败被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站在历史经验的制高点下的概括总结,说得很靠谱。古代中国是农耕定居社会,无论盛世还是乱世,农民一直生活在崩溃的边缘,历史文献中“大饥”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一旦有个自然灾害,帝国军事部门就高度紧张,老百姓没吃的必然揭竿而起。

农忙种地时候到了,要知道去年风调雨顺是个大丰年,可鄞县很大一部分老百姓种不起地,没钱、没种子、没耕具。这是事实,无法回避的事实,现在看来丰收也成了虚假繁荣。

我们不禁要问丰收的果实跑谁家炕头上去了?

王安石知道!

·11世纪中国农民现状及大宋物价·

你说谁是“农民”有骂人之嫌疑,然而中国几千年历史离不开农民,历史恰恰是由他们创造、发展、承传的。接下来的内容略有枯燥,但不适合快速翻阅。不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也就无法了解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农耕定居型社会,帝国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成的社会,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里,农民的社会地位仅次于知识分子,排在手工业者和商贩的前面,这说明了农民在农业帝国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农民真正成为职业是在宋代,在此之前都不是农民,叫农奴更合适。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战国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制度确立、封建依附关系发展阶段(可以理解为封建自然经济,我不进口你的东西,你也别过来采购,主要表现在某个区域内部自给自足);魏晋隋唐时期,庄园农奴制占支配地位阶段(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一出生脑门上盖着“从属某某地主”的戳,可以从地主手里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无偿劳动,并上缴劳动成果);宋元明清时期,封建租佃制占主导地位阶段(农民在这一刻终于小翻身了下,成为职业选手)。

宋代商业发达众所周知,商业税首次超过农业税成为帝国收入的第一经济支撑,但农民还是社会底层的中坚力量,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其实,“农民”在宋代是对一个社会群体的笼统叫法,农民兄弟们的内部情况十分复杂。正如不是所有挖坟的都是盗墓贼,而有可能是考古专家一样。

宋代的农民分为主户和客户两种。

主户顾名思义,是有当地户口的农村常驻居民。切记他们的身份都是农民,不是地主。主户又分为五等:一、二等户属于上户,三等属于中户,四、五等属于下户。户口本上的成分分别是富农、自耕农、半自耕农。

富农是准地主,相对地主来说有较小土地所有权。自己耕种不过来,把多余的土地租出去,不会多太多,日子还算过得去。自耕农自己租种一部分土地但不够养家糊口的,只好拓荒,以此增加生产资料,日子勉强过得去。半自耕农过日子紧张,租种他人土地,受到的剥削较为严重,闲时只好做杂工、摆地摊,补贴家用,日子在温饱水平线上下波动,有多大起伏那得看老天爷发什么脾气。

半自耕农的日子已经很惨了,偏偏还有更惨的,官方称之为客户,俗称佃农,指那些无户口、无土地、无房子的三无流动群体。《水浒传》中经常有庄园的出现,武松吃醉酒把孔明、孔亮一通海扁,最后被一帮庄客绑了,其中庄客即是佃农,给庄园地主打长工的,碰到好东家混个温饱,碰到周扒皮那样的主儿,只能感叹命运如此悲哀。佃农要生存下去只好租种地主的土地,遭受繁重剥削。佃农耕种地主的地到底要交多少租子?“予观今吾乡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谓之牛米。”地主收一半的租子,不管今年是水涝还是旱灾,交土地所产的一半粮食。如果使用地主的农具(耕牛)则收六成,减不减产跟人家没关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宋代粮食亩产是多少?

以水稻为例,计算单位是“石”。宋代水稻产量情况,南宋高于北宋,江南高于北方。普通农田亩产1石上下,最好的耕地在2石上下(后期出现亩产六七石),约合240市斤。

问题都是一连串的,顺便介绍下当时的物价。

真宗朝物价中平,每石米70~80文左右。四十年后的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已经上涨不啻四倍。虽然帝国经济发展较快,物价飞涨,但广大人民群众情绪稳定。

看下图表,可简单了解当时中国一百六十余年间的米价变化。

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宋代中期仁宗朝300文,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可以进行购买力的简单换算。

《梦溪笔谈》(宋·沈括著)载:“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说明宋代一石即92.5宋斤。一宋斤的重量不固定,初期1宋斤680克,中期1宋斤640克,南宋初期1宋斤625克。由此计算,北宋中期1石=92.5宋斤×640克=118.4市斤≈120市斤。现在一市斤米,好一点的米价格在3.00~5.00元左右(超市里虽有一元一斤的米,但没人敢吃)。由此得出:仁宗朝300文钱大概等于360—6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郎按:盖因物价时有波动,亦有通货膨胀、耕地面积、亩产数量等因素,是以所得数值并非完全绝对,仅供参考)。

如果一个人穿越到大宋仁宗朝汴梁开封,恰好手里有300文钱,不禁要自问这都能干什么?

首先,可到米行买一石米,但不一定会有剩余,弄不好还要自己再掏腰包,先解决吃饭问题。如果衣不遮体,300文足够买件衣服穿,但别指望绫罗绸缎的高档品牌,充其量是件天然麻布手工纺织的短褐(类似T恤衫加大裤衩)——至于方巾、幞头就别想了——作用与猿人身上的叶子差不多,仅能遮体。

如果想用手里的钱买件女装送给烟花巷的小妹,没等送出去估计就得被布庄老板揍死。庆历年间,御史中丞张方平雇佣一位女仆,“女仆随身衣装,自直百千”,仅给女仆置办全套衣服,就高达100贯。自己手里的300文连女装的袖子都不够。

正当你郁闷地走在大街上猛然发现,左面的酷似杀父仇人,右面的酷似夺妻情敌,虽然形同陌路彼此不熟,但可以用300文钱跑到状钞书铺写两份诉状,同时起诉这俩人,以泄心头之恨。强忍住这口鸟气,继续往前走,商店书铺,栉比鳞次,前面做买卖,后面生活区,与今日的门市没什么区别。兴冲冲来到书铺前,各种图书应有尽有,诸如《杜工部诗集》《说文解字》等,一打听最便宜的也要1贯钱。放眼观瞧,贩夫走卒犹抱籍缀辞,海内文治彬彬,大宋人民的文化水平似乎早已超过九年义务的扫盲教育。此时,要保持高度克制,千万别开口,你自以为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学得不错,在这里你的国学底子仅是人家的髫童启蒙水平。

同类推荐
  • 锡惠魂

    锡惠魂

    该剧是一部思想文化斗争的悲剧。该剧分为三部。第一部:越国灭吴以后,身为楚国特使的范蠡、文种、冯同、芈季爰,其境遇急转直下,面临被排斥,甚至被杀头的危险。范蠡凭借超人智慧,利用国际间的相互作用,使当面危机得到缓解,并重新获得越国君臣的赞誉。第二部:范蠡功成身退后,在封地锡山大力发展工商,兴修水利围湖造田,迅速成长为一代富豪。而越国则因穷兵黩武,不恤民力,国库空乏,朝政艰难。因此,国家出台一个新经济政策——将全国所有工商收归国有,实行官营。范蠡无奈之下,利用新经济政策在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分歧,在损失惨重后,终于化解了这次危机。第三部:范蠡得罪了越国朝廷。无奈之下,范蠡只好抛弃财产扬帆远去。
  • 大宋忽悠

    大宋忽悠

    副县长于艮(gen),开车穿越到了北宋末年的生女真,被各界群众当成了神。收兀术,收岳飞,三国都忽悠。收公主,收帝姬,玩转宋辽金。空口白牙打天下,从头到尾都是装。装是一种态度,忽悠靠的是智商和情商…………公元1113年,从西周共和元年起算,是共和1954年。……(作者是青岛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 极品皇帝

    极品皇帝

    皇帝微服出巡,与民同乐!皇帝带兵打仗,御驾亲征!皇帝带兵娱乐,日理万鸡!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却因一次意外的穿越而改变一生,且看他如何挫败奸臣,诛杀昏君,直至一统霸业!(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历史忒不靠谱儿Ⅲ:大汉雄风

    历史忒不靠谱儿Ⅲ:大汉雄风

    该书从汉景帝栗姬与王娡开始争宠争皇后之位和她们德儿子争太子之位写起,通过历代德后宫斗争,皇位的更替,揭示了皇位斗争德残酷性欲复杂性,通过一件件实事贯穿起来,揭示了整个西汉王朝从汉高祖至汉哀帝直至王莽篡权改制止的历史。作者试图以自己的见解,用一些典型的事例说明一些实事,以史为镜。
  • 伐元记

    伐元记

    宝佑三年,蒙古灭大理,征高丽,陈兵辽东,预伐日本,幽云十六州,白骨露於野。中文系宅男齐孟穿越千年,崛起白山黑水间,誓凭胸中血,战大元,定乾坤!
热门推荐
  • 元术无双

    元术无双

    凌驾众生之上的高贵职业灵魄师,古往今来最神秘莫测的飘渺天兽,邪恶势力酝酿千百年的惊天阴谋……这是一个充满神奇与未知的浩瀚世界,而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落魄少年一步步走上大陆巅峰的艰险旅程。本书等级划分:炼体九重筑丹境开元境启元境灵元三境涅元境轮元境生死元境天地至元境
  • 丹师路

    丹师路

    练功升级不够快?没关系,我有灵丹、命丹。打架灭怪不够爽?没关系,我有爆丹术,攻防结合,飞天遁地,易容隐形无所不能。还不爽?那就御丹术,把法宝、阵法炼成丹,无需耗费仙力,一出一大把!遇谁灭谁!灵兽异虫难驯养?上古神木带不走?天材地宝易消耗?没关系,把它们炼成第二丹,当做第二个丹田,既能修炼又能打架,一举两得!想逆天改命,以上丹药都没用?嘛,那都是假丹,我有真丹,要不?小小炼丹师转生,却意外拥有真火、神秘小葫芦,且看他如何用前世的炼丹经验,斩妖除魔,炼就真丹,踏入无上丹师大道。群号:28381342
  • 进击的活死人

    进击的活死人

    活死人吃活人,它们撕裂,它们进击,它们要把人类赶尽杀绝。我阳烈一生没做错任何事,为什么别人得到的能力是控制?是强化?是强悍的大爆破。而我却是要猥琐的吃丧尸TAT,我不服,我要变强,就是吃我也要让所有幸存者赞美,让所有丧尸被我踩在脚下!!!
  • 感谢时光肯让我们相遇

    感谢时光肯让我们相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岁月一点也不留情面的向前走去,徒留我一人在原地迷茫地想要回到过去寻回自己曾丢失的童真。但风告诉我:在岁月路上丢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找不回来了。可是,我的童真既不是人也不是物,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我。所以我走过原来的街道,吃遍儿时的零食,唯独少了儿时的风景,我要去哪儿寻找另一个我,我又一次的迷茫了……
  • 倾斜在掌心的城市

    倾斜在掌心的城市

    本书收选有“一线情缘”、“与陌生人打牌”、“昆蛋”等10部中篇小说,展示了中国年轻作家的作品,异常尖锐地呈现了当下中国写作的可能和困难。
  • 花美男圈心术

    花美男圈心术

    因为名字而爱上一个人,说这不是儿戏,谁信啊,但是倾尽全力的爱,真的需要理由吗?YS学院的YS传说再次开启谜一样的爱情传说,那个灰色左眼藏着秘密的‘妖怪’少年伊美散从胸口捧出的是真心,还是假意?难以抉择的承诺,左躲右闪的爱情,全部来自那个少女的禁忌之名。从名字开始的浪漫之旅,带着感动的泪水和心酸的真相,燃烧着的YS学院……
  •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撰写的一部人生随笔。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此次,《围炉夜话》被收入《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中。编者孙迅精选了六十五则名句,分为家教、修身、交友、处世、立志、治学等六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适合大众阅读。
  • 万能红包

    万能红包

    偶入神仙群,抢到红包后,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位面恒域——无解

    位面恒域——无解

    位面恒域系列其一。对世界失去自信和勇气,内心一片灰暗,早已没有了心理防线。当我想要结束一切的时候,命运却还未放弃我。同时也让我经历了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事物。而且我的心也在逐步变化。当我面临一些无解的问题,却并未感到困难和压力,甚至还感觉到有趣,奇妙。来吧,开启一段突破空间、时间和物种的科幻之旅吧!
  • 有一种策略叫妥协

    有一种策略叫妥协

    海阔天空时的云卷云舒;是人生的风雨冲刺后留下的鹅卵石:是岁月的河流在人生河床上沉淀出的金沙,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的良辰美景。妥协是互谅互慰;妥协是互补互惠。能妥协是一种美德,会妥协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