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9800000022

第22章 茶盐、裁军,和缓的改革小步伐(2)

宋仁宗的确是宋代少有的仁君,每次郊祀时都要大批量赦免囚徒。但是,为了表现皇帝的仁德却牺牲了受害人的利益,对他们太不公平。司马光洞烛了这一问题的利害,建议道:“今国家三年一郊,未尝无赦,每岁盛夏,皆有疏决,猾吏贪纵,大为奸利。悍民暴横,侵侮善良,百千之中,败无一二;幸而发露,率皆亡匿,不过三岁,必遇赦降,则晏然自出,复为平人。使愿悫之民愤悒惴恐,凶狡之群志满气扬,岂劝善沮恶之意哉!”

司马光说国家每三年一次郊祀祭天活动,大赦天下,形成了一个定制,那些暴徒已经掌握了这个规律,反正国家会有赦免,杀人放火抢劫随便干。只要不是造反或者十恶不赦,基本上都能漂白身份,出来继续作案。长此以往,皇帝的仁德变成了犯罪嫌疑人的保护伞。善良的老百姓那是没辙,公平何在?法制何在?这么下去,天下岂有不乱之理?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规避犯罪风险,让那些暴徒明白皇帝并非二百五。

司马光说得很对,仁宗甚悦,他的才能与态度进一步得到了皇帝肯定。宋仁宗的确是个好上司,他执政的三十余年里政治环境少有的宽松,能够采纳群臣意见,也能够接受官员撒泼,做到这点着实不容易。

有人捧,必然有人骂,这次出场的骂人专家是苏辙。

苏辙是个愤青,典型的,但他与欧阳修、包拯等老愤青还不一样。欧阳修、包拯愤是因为在乎,在乎帝国每一项政治举措,带着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理性地去愤。苏辙不同,他看不惯就骂,骂得极其刺耳、骂得有理有据、骂得空前绝后。

文官三年磨勘,新科进士从地方回到中央等待分配,成绩优秀的参加馆阁考试,有苏轼、苏辙、王介等。策论内容大致是针对目前帝国现状给出你的合理化意见。但凡这种主流命题作文,技巧是要引经据典地论述帝国现状,然后给出看似合理的意见。不能太假,又要符合组织上的思想价值观。文章基本废话连篇,因为不太具备可操作性。

苏辙一看朝廷给了名正言顺骂皇帝的机会,妥了,挥毫而成《御试制策》。

苏辙的文章交上去,司马光认为写得不错,翰林学士范镇、知制诰王安石表示反对。

老王看问题一针见血,说苏辙就会骂人,搞人身攻击。

一语道破天机,犀利洞察了苏辙的写作心态。

宋仁宗面对这篇骂他的文章,却表现得非常大度:“既然这次考试是为了求直言,现有直言又要放弃,天下人该怎么看朕?留京录用。”

谏官杨畋忙说:“苏辙是臣推荐的。官家赦其狂而收之,此盛德之事。”

宋仁宗甚悦。

司马光见皇帝最近表现不错,心情好极了,他敏锐地感觉到时机成熟,是该到摊牌的时候了。

司马光想摊牌的问题是老生常谈:原来是宋仁宗的心病,现在是满朝文武的心病,也就是立储。

几年前范镇首倡,为此曾争论过,司马光也参与了。宋仁宗当时表示各位大哥给点时间,看我到底能不能造出皇子。几年过去了,皇子没有!后宫一嫔妃倒是生了个女娃,可奈不起作用。司马光旧事重提,不知这次会是什么结果,他立在下面紧张而又耐心地等待皇帝回话。

宋仁宗沉默良久,忽然说:“非得立储吗?”

这还用问吗?

宋仁宗说出这话时他没犯病,是种无奈的表现。

司马光浑身一震,脑际飞快想着该如何接招。

宋仁宗叹口气说:“此忠臣之言,其他人不及你这么大胆。”

司马光道:“臣言此自谓必死,所以不求陛下开罪。”

“这有什么罪?很正常嘛!”宋仁宗尴尬地笑笑,“这样,把你的意思跟中枢宰执说一说。”

司马光眼珠子一转:不成,我说算什么事儿?万一皇帝寻思过味儿来反悔了,届时宰相韩琦一提立储,宋仁宗说没这事儿,不就傻眼了?

司马光忙道:“愿陛下以谕旨形式通知宰相。”

宋仁宗微微颔首,未答复。

司马光想来想去,这事最终还是得跟宰相韩琦通个气。万一有什么差池,大家也好有个准备预案,不至于抓瞎。已经摊了牌,静观其变吧!

没信,依旧没信!

宋仁宗老毛病犯了,与群臣玩起了蘑菇战术。既然你选择了敌进我退,司马光只能步步紧逼,这回公开奏请立储,看你老赵还有什么法子应付。老赵的法子简单实用,不知声、不点头、不答复。

司马光虽为皇帝身边第一红人,但在关键问题上哑火,这就需要元老重臣出马了。

·嘉祐七年,争了七八年的案子结了·

时韩琦与富弼同为宰相,富弼因母丧丁忧,韩琦一个人独居宰相之位。

司马光两次上疏未果,毕竟是年轻人政治经验欠佳。韩琦看出了宋仁宗为什么犹豫。一方面他不甘心,解不开心里那个疙瘩。就算立储,选谁接班也得琢磨琢磨。另一方面群臣反应平淡,试想立储乃政权交接方面的大事,关乎到国家命运,群臣毫无反应,换了谁都得深思熟虑。单靠司马光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红人怎么了,他一人说立储就立储?群臣表情冷淡,显得太没面子。

所以,韩琦的方法是——发动群众。

率先冲上去的是御史陈洙,为了上这个札子,陈洙斋戒沐浴,显得十分郑重。上班之前,他严肃地对家人说:“今天我上朝要说一件江山社稷之大事,有可能回来,也有可能回不来。你们做好心理准备。”然后他悲壮地去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去不返。很快家里接到了朝廷的信儿,你们家陈老爷子死了。

家人第一个反应是——斩首!

足可见这件事甚大。转念一想不可能吧,仁宗天子向来以宽和仁爱著称,怎么会这样?

家人赶到事故现场,才知道陈洙暴病身亡。陈洙札子奏上去了,还未等宋仁宗回信,先走了一步。这事弄的,一着急一上火,他先行一步。宋仁宗感慨万分,追赠御史中丞,择一子恩荫入仕,赏钱十万。

之后江州知州吕诲等纷纷上言建议立储。皇帝这么多年迟迟不立,他一直抱着生皇子的希望,现在破灭了,心里难免有个疙瘩。其实已经死心了,但程序还是要走的。不经过三番四次劝立过程,让人家怎么放下架子。司马光刚好切中仁宗心理,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情况下,再次奏请立储,希望能够一蹴而就:“官家寂无所闻,以我之见该是听信了小人谗言——陛下春秋鼎盛,不该考虑立储问题。窃以为他们是在拖延时间,搞‘定策国老、门生天子’的小团体,待到时机成熟后才向陛下摊牌。”

宋仁宗忙道:“通知中书。”

韩琦等宰执奏事垂拱殿,读过司马光、吕诲等人的建议立储奏章,宋仁宗说:“一直有这个意思,但还没有适合的人选。你们看宗室子弟哪个人可继承大统?”

韩琦等人面面相觑,关乎到站队的问题,谁也不肯轻易发言,弄不好很容易万劫不复。老谋深算的韩琦话锋一转说:此事非臣等所可议,领导您辛苦,自己做决定吧!

宋仁宗见大伙没什么意见,也就不客气了,立赵宗实为皇储。

此日的立储会议最后在愉悦的气氛中散会。次日,韩琦率领宰执来到垂拱殿再次启奏立储之事。

按照我们的办事原则,什么事都不能一闷棍打死。尤其立储这等关乎到帝国命运的大事,需要给最高领导考虑的时间。万一他今天说立赵宗实,韩琦等宰执开始走程序,睡一觉起来他后悔了,那说明这宰相当得不称职。所以,韩琦要再次奏请立储之事,确定无疑之后,方能走正规程序。

宋仁宗坚定地说:“决无疑矣。”

至此,最初从范镇奏请立储至今,争了七八年的事儿终于尘埃落定。

赵宗实,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年三十许,于嘉祐六年(1061年)十月被立为太子。很不巧的是,濮王赵允让于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去世,所以赵宗实还在守丧期。既然这样,只好给赵宗实一些较为闲散的职位,韩琦拟定为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防御使算是头衔了,差遣是知宗正寺,专门管理皇亲国戚资料的。

经过多年等待,赵宗实终于获得肯定,成为帝国合法继承人。中书的任命到达手里时,赵宗实恍然失措,幸福来得太过突然,打得他晕头转向。赵宗实立即辞免,以为皇帝犯病了逗他玩,坚持不受。经过长时间的推辞,嘉祐七年(1062年)由官方正式册立,赵宗实才接受了这一伟大而神圣的职责。

嘉祐七年,濮王赵允让子赵宗实被立为皇储。在这一年里,宋帝国还有两件事值得一说。

其一,六月份时辽国在宋境内砍伐木材,长达十余里,位置在今山西代县附近,此事严重侵犯了大宋主权。边境官员害怕引起两国军事冲突,对此视而不见。边境将领刘永年一看,来我地盘伐木等同于到我家后院偷菜,必须严肃处理。但慑于宋辽兄弟国关系,这事需要谨慎对待,既不能有损大宋面子又要让辽国不能占到便宜。

刘永年采取果断措施,来了个先斩后奏——放火。

在辽国砍伐的十余里木材堆里纵火,烧了个干净。你投入人力,我失去资源,大家谁也甭想占便宜。辽国“木材”被烧后,辽派遣使者前往代州对此强烈抗议,要求缉拿纵火犯。

刘永年淡淡地说:“纵火固然有罪,但在我大宋境内,与贵国无关。”

这句话噎得辽国使者哑口无言,无可奈何,只得两手空空回国,今后再也不过境伐木了。刘永年的果断措施,为大宋赢得了一次漂亮的外交胜利。事态平息后,刘永年将此事一五一十上报中央,宋仁宗大加赞赏:此举壮哉,为大宋挣足了面子。

其二,一生只干过三件事的包拯包青天逝世。

包拯先后历任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知扬州、权知开封府事、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宋帝国优秀官员、伟大的清官、杰出的政治家、帝国卓越的领导人,于嘉祐七年五月逝世,享年六十三岁。宋仁宗、韩琦等帝国高层表示沉痛哀悼,赠礼部尚书衔,谥孝肃。虽然在历史上他没有轰轰烈烈的政绩,但刚直不阿的美名流传后世。

开封府有块《开封府题名记碑》,镌刻大宋历任权知开封府事的名单(现存开封市博物馆)。北宋很多著名人物都干过开封府尹,诸如毕士安、寇准、吕夷简、范仲淹、贾昌朝、蔡襄、曾公亮、欧阳修、蔡京等,唯独看不到包拯。盖因包拯名头太响,谁到了都忍不住要找一下,然后在碑上摸一下,年长日久,以至于形成一条深深的指痕而抹去了名字。流沙河先生为此写过一篇《观开封府题名记碑有感》的随笔散文:“那一片指痕,光滑,坚硬,冰凉,凹陷在一块石碑上,凹陷在我的记忆里……”这就是廉政的力量,直击民心,洞穿千古。

转过年,还有一位大人物紧随包拯的脚步离世,他是宋真宗第六子,初名赵受益,立储时赐名赵祯,死后谥“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宋仁宗。

同类推荐
  • 妙手权心
  • 无双心士

    无双心士

    南楚,苍梧郡,一叶学府,书生陆子白,巨商徐鹏程,雌雄难辨的鬼医传人李小琪,神秘红衣女子“垚”,武痴任承允······他们的命运因为一场血案而卷入了韩、李、季、风、司马五大家族的权力之争。心士者,察言,观色,知行,辨心。带你走近一个特别的历史文书友群571835664刚建的哦
  • TFBOYS之古代之旅

    TFBOYS之古代之旅

    我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写一下这个历史故事,如果写的不好的话,请大家不要介意哈!
  • 曼陀罗的紫金花

    曼陀罗的紫金花

    曼陀罗国有一位点指神医研究出了一种紫金花籽,在皇上的帮助下,宰相李霸大人率先种出来了。小王爷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他想法设法想要置皇上于死地。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被皇上发现了。善良的皇上并不想处死小王爷,神医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小王爷和公主来了个种紫金花大赛。在种紫金花的过程中,小王爷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 《汉末火枪手》

    《汉末火枪手》

    我是一个喜欢三国而又对牛仔有特殊情怀的90后,每天总是想着穿越三国,但是我对汉末三国那段历史真的了解吗?好吧,我只读过几遍罗大大的《三国演义》,话说三国志我没看过嗳,后汉书也布吉岛吖。就这样穿越到另一个时间空间天地之间,为什么我的故事在所有书里面都没有写过
热门推荐
  • 忍之界

    忍之界

    火影忍者已经完结了,但是我们心中,火影仍在继续着。2045年,全球第一款FBNI(全方位身体神经感应)游戏宣布将于2045年10月正式上线,而这款游戏改编自日本著名漫画《火影忍者》,而我,期待这款游戏期待了整整10年!
  • 灵魔领域

    灵魔领域

    充满灵力与魔力的奇异世界,绝对多数的人都有着灵魔力。因腐朽而破败的强大宗族暮族,在神子的千万坎坷路中,逐渐回转形式。
  • 第七感LIFE

    第七感LIFE

    边缘从来就不能够走到,它跟主流不同,主流的目标就是要影响人,它是张扬的,迫人就范的,无所谓亮假,而边缘恰恰要的是真心认同。边缘之所以成为边缘,可能并不是出于选择,有时候仅仅是中彩,被选中是天意,没有根就诱导不出来。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终于走向了街头,夜晚迷醉的音乐还缠绕在我们心头,这是一个美藕的下午,清晨短暂的睡眠医治了情人离去的哀伤。这个城市到处催生的节日气氛让我感到不适应,那些浮躁无根、充满生活在别处的想像,随时厌烦和随时兴奋的心情仿佛浮云,它可以与工业音乐、快餐文化、奇装酷服、城市污染等等新概念相提并论,被传统的上海人侧目不齿,让年轻的新主流群体感到兴奋。
  • 雇佣兵少爷

    雇佣兵少爷

    本书信息量过大,未成年人禁止观看。此书内涵激情戏,还有基情戏,有穿越剧有科幻片,有武打戏有场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讲不到的,而且内容量绝对丰富,衔接紧密,作者脑洞太大,系统已经不受控制,就酱
  • 网游之次元佣兵

    网游之次元佣兵

    艳遇来了,城墙也挡不住,冷不悔因为一时没控制住,压在一个漂亮MM身上,‘啪!’“呜呜……流氓……你还不起来啊!”女孩满脸通红,带着哽咽骂道。可冷不悔却双手不规矩地按在高高耸起的山峰上,并趴在MM身上一动不动!那女孩更不干了,被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下算什么事嘛,姿势还那么不雅,这要是让人看到……!两个人的纠葛就此这里开始,未来的命运又会怎样……?一切都在《网游之次元佣兵当中,等待您的发掘!
  • 上仙宠妻呆萌公主要复仇

    上仙宠妻呆萌公主要复仇

    她,一个魔界公主,亲眼看见自己的家族在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从此,她的心里只有找出真凶,为家族报仇,于是苦练功力......可当她找到真凶,却犹豫了,上仙对她说;‘‘走,我带你浪迹天涯!’’
  • 我与妻子的十年生活

    我与妻子的十年生活

    反映当但草根阶级的生活状态,主人公从结婚的心酸到结婚后的大男人主义导致离婚,离婚后的重新认识自己而复婚的故事情节。根据现实生活改编,希望女主角可以出现告诉大结局怎么写
  • 鬼影迷案

    鬼影迷案

    一桩离奇的命案,引出一条条匪夷所思的线索。拨开迷雾,他将看到怎样的结局?阴谋?手段?内鬼?等待他的,还会有什么?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武装姬神

    武装姬神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有的人因兵器闻名,有的兵器以人闻名。所谓神器,是因为用过的人,才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能够操控神器之人,被称为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