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0000000024

第24章 道德的困境(1)

日本人的人生观都是围绕着忠、孝、情义、人情等范畴,但是他们依照这些范畴产生的行为都是单向的,都是强调对天皇和主人的忠,对自己的父母的孝,对有恩者的情义。而且日本人很讲究在这些方面的自我修养,他们可以忽视健康和肉体的承受力,但是却要不断打磨道德的这把刀,保证它闪耀光芒而不能生锈。

在日本人的人生观中,忠诚、孝、情义、仁和人情都是重要信条和组成。日本人认为,“人的所有义务”就如同地图上的每个行政区域一样,被明确地划分为很多部分。用日本人自己的话来说,人生就是由“忠诚的世界”、“孝的世界”、“情义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等很多世界一起组成的,构成的每个“世界”都有其特有而详细的准则和要求。因此,如果一个人评价别人时,不应该看他是否有完整的人格,而应该以具体的事项,用“是不是孝”或“是不是有情义”来判断这个人。日本人不像美国人那样评价一个人“不正派”,而是更加明确地指出这个人在某一个方面做得好不好;日本人不说别人“自私”、“冷漠”,而是会明确指出他在某个方面违反了规则。他们所认为的正确行为,是符合规则并且被认可的行为。一个人尽孝所做的事是一种方式,而为了朋友的“情义”以及为“仁”所做的是一种方式,这在西方人看来完全是难以想象的。此外,当规章因为内部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时,日本人也被要求无条件地按照新的规则改变。在没有受到主君侮辱以前,家臣要对主君尽最大的忠诚以示“情义”;如果家臣受到侮辱,那么他起来谋反也是可以被接受的。1945年8月以前,“忠”这个规则一直要求日本国民坚持和敌人作战到最后的一兵一卒。但是,当天皇在广播上宣布投降,“忠”的要求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日本人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外来者表现出了合作的态度。

西方人对这些变化一直感到很困惑。根据西方人的经验,人应该随着自己的本性来行事。我们可以像区别“绵羊和山羊”那样,根据一个人是否忠诚、是否背信弃义、是否愿意合作来区分好人与坏人。我们根据人的表现把人加以分类,并且期望他们的行动能始终保持一致。不管他一个人是慷慨大方,还是小气吝啬;是愿意与人协作,还是生性多疑;是保守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我们都可以根据这些将其进行区别。我们希望每个人都信仰某种特定的政治观念,并且坚决反对与其不同的观念。根据我们在欧洲战场的经验,欧洲人中也有合作者和抵抗者,我们当时认为合作者不会在胜利后改变其立场,结果这种认为是正确的。在美国国内政治纷争中,我们也承认有新政派与旧政派之争,而且我们断定,即使出现了新情况,这两派仍然会根据自己的本性而行事。虽然也有某一个人改变立场的情况,比如由非教徒变成天主教徒,或者由“激进派”变成保守主义者等,但是这种转变应视为正常现象,因为他们建立起与此相适应的新人格。

西方人对这种品行一致的见解,并不是总能得到事例验证的,但这种绝对不是幻觉。抛开文明程度的差异,在大多数文化中,不论原始的还是先进的,人们都把自己描绘成为某一特定类型的人在行事。如果人们期望获得权力,就会以别人服从其意志的程度作为判断自己成败的标志;如果人们希望自己受人喜爱,他肯定知道在不参与社交的情况下是难以成功的。人们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严厉而正直的人,或者是具有“艺术家气质”,或者是优秀的家庭成员。他们的性格一般都具有表里一致的优点,因为这会使人的生活井然有序。

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行为时在精神上不会感到痛苦,这种能力是西方人难以获得的,也是让他们难以置信的。因为西方人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极端的可能性。但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这种在我们看来矛盾的东西已深深植根于他们的人生观中,就如同表里一致植根于我们西方人的人生观中一样。对于西方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是,日本人所划分的生活的“世界”不包括“恶的世界”。这并不是说日本人不承认存在恶的行为,而是他们把人生看成是善与恶相互斗争的舞台。他们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戏,而在这场戏中,对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一种过程与另一种过程进行衡量和比较。至于每个世界和每个过程,其本质都是好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其真正的本能而行事,那么每个人都是好人。如上所述,日本人认为中国的道德规范只适合于中国人的需要,这也证明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他们日本人完全不需要包含所有的伦理律条,因为这些是无用的。引用乔治·桑索姆爵士的话来说,日本人从来不愿意正面谈及恶的问题。按照他们的观点,恶的行为即使不从宇宙的高度讲,也足以很容易说明白。每个人的心灵都闪耀着道德的光辉,就像一把崭新的刀,但是如果不经常磨砺就会生锈。日本人说的这种“自身的锈”和刀上的锈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人必须像磨刀那样磨炼自己。即使自身生锈了,心仍在“锈”的下面闪亮,只要稍加打磨就能重新光芒万丈。

日本人的这种人生观也反映在了日本的民间传说、小说和戏剧中,这也让西方人很难理解。除非像我们常做的那样,按照我们的善恶观念和性格一致原则对其加以改写,否则还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日本人看这些情节却不是这样的想法。他们的评论则是围绕主人公陷入“情义与人情”、“忠与孝”、“情义与义务”的矛盾之中。主人公的失败是沉溺于人情,忽视“情义”的义务,或者是因为不够忠、不够孝,或者是迫于“情义”而忽视正义,或者迫于情义而牺牲家庭。这种形式描写下的矛盾,仍然具有约束力的两种义务间的矛盾表现。这两种义务都是“善”,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就如同一个债务人面对两笔债务时所面对选择一样,他必须选择先偿还某些债务而暂时忽略其他债务。

日本人对故事主人公的这种看法与西方人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西方人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好人,因为他选择了善的方面,并且与恶的一方作斗争。如同我们常说的“有道德的人最终会胜利”,所以故事会有一个圆满结局,善良的人得到应有的好报。日本人则更加欣赏让人难以两全的情节,即在人情与世故的双重债务面前内心矛盾,最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只好死了之,所以他们对《重大事件》怀有很大的兴趣。在其他许多文化中,这类故事可能会被认为是教人接受残酷的命运;而在日本,却刚好与之相反,这是成为启迪精神和坚定决心的绝好故事。主人公为了完成自己肩负的某种义务,必须竭尽全力,并且要忽略其他的义务,但最后他们还是要和所轻视的“世界”进行清算。

在日本算是一部真正的民族史诗的就只有《四十七士物语》,虽然它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却没有其他作品可以与之媲美。日本每个少年都知道这个故事的梗概,而且对一些细节也很熟悉。它不断被人诵读,翻印成书并被拍成现代电影。“四十七士”2的墓地也自古以来成为朝拜圣地,成千上万的人前往拜祭,并且留下拜帖,这使得墓地周围变得一片白色。

《四十七士物语》一书始终围绕着主君的“情义”这一中心。在日本人看来,这本书描写的是“情义”与“忠”的矛盾、“情义”与“正义”矛盾,当然最终是“情义”在矛盾冲突中取胜的。此外,这本书还描写了单一“情义”与无限“情义”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1703年,那时是日本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按照近代日本人的看法,那个时代的男子都是大丈夫,对“情义”一点都不含糊。四十七位士为了“情义”而牺牲了名誉、父亲、妻子、姐妹、正义等一切,最后壮烈自杀尽“忠”。

按照日本当时的规定,各地的大名要定期进宫觐见幕府将军。幕府将军任命了两位大名主持仪式,浅野侯是其中之一,他们两位都是地方上的大名,但是在宫里还不得不向在幕府中身份比较高的大名吉良侯请教。故事的主人公是浅野侯家最有才智的家臣大石,如果他当时在浅野侯身边的话,肯定会帮助他主人进行周密的安排。但是,很不巧,大石回老家去了。浅野侯不懂人情世故,所以没有向指导自己的吉良侯赠送厚礼。而另一位大名则在精于世故的家臣的指导下,借着向吉良侯请教的时机送去重金。于是,吉良侯就对浅野侯不满,故意让他穿上与仪式完全相悖的服装。浅野侯在仪式上按照吉良侯的指示穿戴着错误的服装。当浅野侯发现自己受辱时,他就分开众人拔刀砍伤了吉良侯的前额,后来被其他的大臣拉开。从“名”方面来讲,他因受辱而向吉良侯报复是一种好的德行;但在幕府将军面前动刀伤人违反了“忠”。浅野侯对“名”的规则作出了正当地反应,但是他要表现自己的“忠”就必须按照规定“剖腹”自杀。浅野侯推出宫殿之后,换好衣服,做好了剖腹的准备,只等那最聪明、忠诚的家臣大石回来。两人相见之后,相互对视了许久道别。浅野侯按照仪式要求坐好后,用刀剖腹自杀。浅野侯死后,因为不“忠”而备受谴责,他的亲属中也没有一位愿意继承他的家业。就这样,浅野侯的封地被没收了,他的家臣也成了浪人。

从“情义”的义务来讲,浅野侯的家臣有义务和主人一起剖腹自杀。但是,从对主君的“情义”方面来讲,要对得起君臣的“名分的情义”,他们就必须对吉良侯复仇。于是,大石认为剖腹尚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义,主君受辱后因为被其他人拉开而未能雪耻,他应当完成主君未完之事,他们应当杀死吉良侯为主君复仇。但是他们要是这样做了,又违背了对幕府将军的忠。按惯例,复仇的人必须事先确定行动,如果在商定好的期限前不能完成复仇,就必须放弃一切行动。吉良侯与幕府关系较好,但是幕府是绝不可能批准浪人们的复仇行动。大石知道这条道路行不通,于是他把那些浅野侯曾经的家臣召集起来,这些浪人总共有三百多人,他对他们却不说刺杀吉良侯的计划,这些人都比较一致地同意剖腹自杀。但大石明白,这些人并不是都有很深的“情义”,因而报复吉良侯这种大事不能对所有人讲。大石想出一个好办法,他通过询问大家应该怎样分配主君的财产,以此来区别哪些人只讲单纯“情义”,哪些人具有深厚“情义”。在日本人看来,这件事与他们的家属获得利益相联系,从中可以看出那些人是真的同意剖腹自杀。浪人们对财产分配标准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家老在家臣中是俸禄最高的人,和他一派的人都主张按原来的俸禄高低分配;和大石是一派的人则主张平均分配。大石通过这件事情,很快就弄清楚哪些人只是单纯“情义”。后来,他赞成家老的分配方案,并且让这些在意见中获胜的人离开了。家老带领那派人离开了,最终他们因此获得“武士败类”、“没有情义的人”、“无赖”等恶名声。只有四十七个人“情义”坚定地和大石站在一起,大石与他们立下盟约,为了达到目的要排除信义、爱情或“义务”等一切障碍。“情义”成为他们的最高行为准则,这四十七的人歃血为盟。

他们要达到目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能让吉良侯有所察觉,于是他们四散离去,装作没有一点名誉追求的样子。大石天天混迹于妓院,并且借着过放荡的生活为由,与妻子离婚。在当时的日本,准备违法的日本人常常采用这种手段,以此保证其妻子和家人在行动后不致受到牵连,这种方式也被认为是正当的。大石的妻子伤心地离开,他们的儿子却加入到浪人的行列。

当时江户(今东京)的人都猜测他们准备复仇,敬重浪人的人都坚信他们会刺杀吉良侯。可是,四十七士却全都否认有这样的打算。他们装作没有“情义”的人,他们的老丈人们对他们的可耻行为感到愤怒,有的将他们扫地出门,解除了婚约;他们的朋友也看不起他们。一天,大石的挚友看到喝得酩酊大醉的大石在和女人胡闹。大石对这位挚友也否认自己对主君的“情义”,并且说:“为什么复仇?这是胡说八道,人生苦短就应该及时行乐,还有什么事情比饮酒作乐更好。”挚友不相信大石的话,把他的刀从刀鞘抽出来,原以为刀刃一定很锋利闪着寒光,这样就可以验证他所说的都是假话。可是,大石的刀已经生锈了,挚友不得不相信大石说的都是真话。于是,他再在街上遇见大石时,就当众向他吐唾沫,并用脚踢他。

在这些浪人中,有个人为了筹集复仇的资金,把自己的妻子卖到妓院。这位妻子的哥哥也是浪人之一,知道妹妹也知晓了复仇的秘密,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并且让大石同意他参加复仇行动,竟准备用自己的刀杀了妹妹。一位浪人为了保守秘密,杀死了自己的岳父。还有一个浪人为了能打探到消息,把自己的妹妹送到吉良侯家当女仆兼小妾,这个女的在整个复仇计划完成之后,不得不自杀。因为,尽管她侍候吉良的目的是为了打探消息,但是留在他身边就是耻辱,她必须以死来雪耻。

十二月十四日的夜晚,大雪纷飞,吉良侯在家摆酒宴,卫士也都喝得大醉。浪人攻进了吉良侯府,杀死侍卫,径直冲进了吉良侯的卧室。但是,卧室里却没有吉良侯的影子,但被褥里还有一些余温。他们判断吉良侯就藏在府里的某个角落里。最终,在放木炭的小屋里他们发现有一个蹲着的人。一个浪人隔着小屋的板墙将长矛刺了进去,可是拔出来的矛尖上却没有血迹。事实上长矛刺中了吉良侯,但在长矛拔出时,吉良侯用衣袖擦去了血迹。吉良侯的这种小把戏没有挽救自己,浪人们把他揪出来。他说自己不是吉良侯,只是吉良侯的家老。这时,有人想起在幕府将军的殿堂上浅野侯曾砍伤了吉良侯的前额,前额上肯定有伤疤。浪人们根据这个伤疤,最终认定他就是吉良侯,并要求他剖腹自杀。吉良侯拒绝了剖腹,这也证明他是个卑劣的人。于是,浪人们用浅野侯剖腹时的刀砍下了吉良侯的首级,按照仪式把刀洗净。浪人完成了任务,他们带着两度染血的刀和吉良侯的头,走向浅野侯的坟墓。

江户的人都被浪人的行为所感染,他们十分地激动和高兴。那些曾经不理解他们的家属们争先恐后地前来和浪人们拥抱,向他们表示敬意;各藩的诸侯也在沿途热情招待他们。他们到达浅野侯的坟墓,把首级和刀献于墓前,并且还写了一篇奉告亡君的祷文。这篇祷文保存了下来,原文大意如下:

四十七士在主君御灵前拜祭……在主君想要报而没有能报的仇未完成以前,我们实在没有颜面来给主君扫墓。我们苦苦等待复仇成功之日的到来……我们今天现将吉良侯首级献于灵前。这把刀是主君以前所珍爱的,我们曾短暂地借用,今天也一并献上。希望主君能用此刀再次砍断仇敌头颅,以洗雪主君的遗恨。谨祷。

同类推荐
  •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巴人寻根

    巴人寻根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简明中国戏曲史

    简明中国戏曲史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元代杂剧、南戏、明代戏曲、清代戏曲、昆曲的消歇与京剧的诞生及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辑等。
热门推荐
  • 如果人类有尾巴

    如果人类有尾巴

    如果人类有尾巴,只要和你在一起,一定会止不住的摇起来。
  • 月蝉

    月蝉

    高中女生夏蝉因为一块玉蝉在时空间穿梭,遇到缺爱忠犬,夏蝉表示刚好我有很多爱你想要都拿去啊~月照: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放手了。
  • 明暗线

    明暗线

    一件往事,一次斗殴,一起奸杀案,这便是我大学生活的开端。一位美女,一群兄弟,一次无端的嫁祸,让我深陷泥潭。我游走在明与暗的交界线上,凶残的罪犯在学校里掀起腥风血雨,一次次将魔爪伸向我身边的人,封闭的学校里为什么找不到死者的尸体,凶手施了什么魔法,让尸体不见踪影?每一次找到的,只有死者的头颅。危险步步降临,只有我才是解开一切的关键所在。
  •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之一,收录汉语诗人宇向的近体诗72首,分九辑编排,包括:你只是到我这儿来;这个人就要消失了;我的心悬在半空,没有落下来;要一只鼻子永远指着前方;明天,他们仍然要与一些继续生活的人交错而过;现在我打算退休,成为平凡无害的人;我们身体的形状将贴在一起;一根为亡灵弹奏的断指;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 花陌无度

    花陌无度

    她说:“对不起,我是来做客的。麻烦请让一让,我要回去了。”她说:“既然重生再世,那么定不负这繁华人生。”她说:“大千世界,苍茫人世,岁月悠悠,却只有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望着那明月,带给清风一缕思念。”她说:“假以时日,我当主人间沉浮,让世人昂首三观,唯自己君临天下,名留万古青天。”
  • 娱乐篮坛

    娱乐篮坛

    这是一个华裔少年的青春成长史,从小学到高中再到NCAA,最后进入NBA的辉煌路程!他是洛杉矶的宠儿,也是这片星空下最闪耀的华裔球星!赵孽新书《钱路》!
  • 君若有情

    君若有情

    囚牢里走出来的一瞬间,温情脉脉的阳光似夹着锋利的刀割着她的每一寸肌肤。她、杜纤云,是被尘世遗弃的孤女,用最冷漠的心去面对人世间的爱恨嗔痴。无处可去的她被迫入了宫,宫中,杜纤云先后遇到冷酷的帝王白楚和温柔王爷白澈,漆黑的夜里救下了满腹心机的民间皇子卓溪,一场爱情故事拉开帷幕。她和他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命运的红绳却将他们紧紧系在了一起,男人间的争权夺利中,她又办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酣畅淋漓的爱情长歌中,她最终的选择又将如何?心痛如厮的悲泣中,她又将何去何从?
  • 成长的天空

    成长的天空

    风夹着冰凉的雨不停地打在头上,脸上此时的我,好像对这一切没有知觉一样,失魂落魄地走在灯光如豆的小街道上,我为什么怎么考也考不好呢?这是我望着这张几乎都打着“x”号的卷子,想出的一个问题。不知如何来得这般胆怯,双腿亦如灌了铅一般的沉重,想走路都困难,“不,我要走下去,迟早是要面对的。”我最终还是呜咽着走回了家。
  • 穿越之霸道小妞不好惹

    穿越之霸道小妞不好惹

    女主洛倾依在一次行动中被暗算,穿越到了古代
  • 王牌男神:傲娇萌妻跟我走

    王牌男神:傲娇萌妻跟我走

    他,是掌握着世界经济命脉的夜氏总裁,高富帅,做事果断利落,却极尽冷漠。她,是掌握着一个国家命运的高冷女王,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却十分霸道。“我喜欢你,做我男朋友吧!”某女一脸霸道。“我还不想答应你……”某男一脸坏笑。“呃……我不介意……只要你跟我在一起就行了”某女很爽快。某男在上面卖力地运动,某女则在下面打着手机,某男终于忍无可忍:“老婆,能不能先把那东西挂了?”“为什么?我还有话没说完呢”某女惊问。“因为它影响了咱们的性福……”某男一脸委屈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