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6100000012

第12章 乌合之众(2)

《水浒》中武松的出场并不威武,当时他正在烤火,宋江不小心撞到了他,他就要挥拳相向,这时,站在一旁的柴进的家丁说话了,他告诉武松宋江是我家主人非常敬重的人。结果,武松更火了,他说我刚来的时候你家主人不也对我十分欣赏吗?这时,作者交代了一句,武松刚来的时候,柴进看他一表人才很是喜欢,可是武松的酒品不好,脾气很暴躁,经常喝醉后无故殴打家丁,这事传到柴进耳朵里,柴进自然就对武松慢慢疏远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俗套的情节,我们常在生活中看到,但是,这个故事能够折射出我们的很多国民性格。

我们先来看事情的经过,不管武松的武功多么高强,都断然没有理由随意打人,但我们能够从他的态度上看出来,他并不觉得这是错误的。自然,他也就认识不到柴进疏远他不是因为他随意打人了,而是自然地给柴进安上了一个标签,那就是这个人没长性,用到你的时候就对你好,用不到的时候就不理你了。而这种想法的直接结果就是武松很生气,所以他听说宋江是柴进的上宾的时候,才会更想打人,怒气冲冲地说那些话。

中国人很奇怪,他们经常做错事,但他们自己从来不认为自己做错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认错,或者说死不认错。这是一个不懂得认错的民族,同时,也就注定了这是个不懂得反思的民族。看到这里肯定又有人不同意了,我们怎么不懂得反思了,我们天天都在反思。是的,他们天天都在反思,但是,他们反思的从来都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关于这点本书已经讨论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从上面武松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我们做错了,却意识不到那是错的。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我们意识到了,不过依然嘴硬,总也不承认,还经常找一些借口为自己辩解,结果往往是越描越黑,越能证明自己确实是错了。可我们还是不承认,反而觉得自己说得有理,最后就开始抱怨,甚至一副破罐破摔的样子,更有甚者,还会指责他人,不就是一点错误吗?至于这样不依不饶吗?还有的人,辩解不清还摆出一副很委屈的架势,就好像别人欺负他了一样,真是让人无奈。当然,还有更极品的,简直就是无赖了,好像在说,我错了我知道,但我就是不承认,你能把我怎么样?这样的人是"生病"了,但显然,在我们的社会里,这样的病人不止一个,甚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病。上面列举的是中国人面对错误时候的态度,我们再看看他们的思维,看看这种思维是多么的无耻,简直世所罕见。但这就是我们,一群被传统污染了的群体。国人做错了事情之后的思维经常都会很无耻,不去想这件事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为什么自己会犯这样的错误,下次怎么避免犯错,这次造成的后果怎么弥补,而是首先想到自己犯错了,别人肯定会瞧不起自己,要是他们批评自己怎么办,特别是当众批评自己怎么办,那多没面子啊,自己以后可怎么见人啊(注意此处是担心以后怎么见人而不是怎么去做人)。然后就要想应对之法了,他们称为解决的办法。

思考怎么解决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的方式还是一样的奇怪:他们考虑的不是怎么去弥补损失,把自己犯下的错误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而是思考怎么样才能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这件事掩盖起来,不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时候他们的着眼点还是自己的面子。最终的解决方式也很奇怪,不是反思自己,而是反思别人,在心里复习别人的错误,找到那些和自己犯的错误同样性质的、同样后果的,一一记在心里。于是便如释重负了,既然别人也犯过同样的错误,那大家就都是一样的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我?至此圆满解决了自己的错误。

其他人的思维也是这般,果然因为自己也有过同样的过错,便觉得自己的确是没资格指责他了。真是奇怪的思维方式,难道不会下蛋就没资格评论蛋的好坏吗?

而且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在别人揭露自己犯错时的第一反应不是我这件事情做错了,而是在心里想"谁把这事说出去的呢?"更可笑的是,当人们找到那个泄露"秘密"的人时,大家都会嘲笑他,说他人品不好,是因为嫉妒别人才曝光别人的错误。这时,做错事的人反倒被忽略了,没有人去追问他要如何面对他犯下的错误,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指出错误的"小人"身上了。

关于这点,阿瑟·亨德森·史密斯就曾在他的《中国人的人性》中记载过类似的故事。史密斯在中国生活的时候,有好几个仆人,当然都是中国人,一次,他的一个仆人犯了错误,被他知道了,然后他就批评了那个仆人。可是那仆人不但不认错,反而百般狡辩,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不过那些借口都很没有说服力。但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仆人之后的做法:那个仆人前脚从他面前走来,后脚就开始调查是谁在他面前告了自己的密,丝毫不去反思自己的错误。

这个小故事反映出的就是我们的人性,这是一种没有自我意识的文化的必然产物,我们总是太看重自己的面子,而不敢去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仿佛承认错误就失了面子。当这错误被发现的时候,不想自己为什么错,下次怎样才能不犯错,而是下意识地以为肯定是有人告密才会让自己的错误曝光。且不说不一定每次都是别人告密才让我们的错误公之于众,即便如此,我们找到那人,证明了他就是在背后嚼舌根的人,我们的错误就不存在了吗?但是,我们还是会觉得犯了错的自己比那说出来的人更加高尚,如此改正错误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某些国人的状况,宁死不认错,还认为这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做有面子。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不能说可怕,应该说可耻才对。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表现得这么猥琐。一是因为在我们的趋同文化中,大多数人是没有自我的,我们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式就是和别人比较,如果比较之后自己赢了,就觉得自己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如果一旦输了,就开始自卑,觉得自己落了下风了。这种思维很有趣,直接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只有活得比别人好才算成功,而比别人好的标准就是物质、权力或者影响力。如果这些都比不过别人,但比别人快乐的人是不算成功的,充其量是心态好懂得自己找乐而已。所以,他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至于自己喜不喜欢,那是次要的。这时候,他们死不认错就不难理解了,认错岂不是说自己不如别人了吗?那怎么行?不行,坚决不能认错。他们永远想不明白,做了一件明显错误的事情而不认错的时候,形象反而更差了,因为这等于又犯了一个错误。但当事人是不这么认为的,他们只觉得,自己承认错误才是犯错了,自己不承认的就不能算,即使再多的人说也不能算。就像鸵鸟一样,把脑袋插进沙子里,任外头风吹雨打,我眼睛闭着呢,看不见。你能把我怎样?

二是因为这种没有自我意识的群体会特别依赖一个个小圈子,他们把圈子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圈子就有了生存的基本。这时候,他们最在意的就是圈子的稳定性,至于这稳定性是如何来的,是否牺牲了公平和理性他们是不会在意的。所以,人们才会鄙视那些所谓的"告密"的人,而不是犯错的人。原因很简单,这个人破坏了圈子的稳定,哪怕他是为了追求真相才破坏了这个圈子。

同类推荐
  •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本书反映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县委和公社领导顺应农民群众的生产要求,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率先搞包产到户的自觉尝试。
  •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本书以当代信息传播的发展为主线,在社会与媒介互动的背景下,探索网络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书中分析了网络传播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挖掘其思想渊源方面的脉络,多角度地探讨了新技术和新经济对社会、文化及心理的重大影响,展示了网络文化面向未来的深远意义。本书适合传播专业师生、对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热门推荐
  • 总裁老公从天降

    总裁老公从天降

    初见他时,她10岁,乖巧的叫他“姐夫”。林一一,孤独一生的名字,偏偏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将成为自己的姐夫的男人!十年苦恋,本以为这段感情会一直埋藏在心底,却因为一连串的突发事故,他失明了!为了替姐姐赎罪,她不惜冒名顶替嫁到他家,然,一切并不如她所愿。
  • 赤崁集

    赤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山阁主到异世

    冰山阁主到异世

    她是羽夏阁的阁主,她是璃冥楼的王牌杀手,她是世间唯一的神,但她依旧为情所困,多少次,多少年,她依旧爱着他,他却不为所动,这样的爱恋,终究会发生什么样呢……
  • 相知相许相忘

    相知相许相忘

    莫流离,叶安,等一干青春之人之间的故事,她本不认识她,只是一次座位的转化将他们绑定了,从此以后便深陷其中。就算分手,她也依旧和他成了朋友,可是她不知道原因,他也并不知道,五年后,等他们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是否还会重逢,重逢后的两个人是否可以和当初一样,到底是她变了,还是他变了,又或许两个人都未变,只是默契的选择了不打扰,让各自完成自己的梦想。
  • 不负君心

    不负君心

    她,活泼良善,高等学院的学生,却心系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他,寒冷如冰山,极其的冷冽。没有人知道他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只知道绝对的,是不可以得罪的人。在一次意外的相遇,她甜美的歌声,灿烂的笑容,如温暖的阳光,照进他冰封多年的心里。从此,他的心里有了一个念念不忘的人儿····
  • 百葬尸

    百葬尸

    没有大人陪伴的他们,会不会在这一次就丧了性命。充满诡异气息的人群,正在向他们走来……
  • 野王

    野王

    我认了一个干妈,干妈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于是我的生活开始了不一样的精彩。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野王,人们也叫我夜王。
  •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本书是一本作家论,探讨当代(主要是“文革”后)一批最为活跃的少儿文学作家的作品。作品是作家个人的想象,表现着作家个人对世界的感受、理解、命名、创造,无疑有着很强的个人性和主观性。但将创作看成一种话语,一种作者和读者的对话,它不仅受到读者而且受到语境,包括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作家的个性也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在实际讨论具体作家的创作之前,需要对当代,特别是“文革”后的少儿文学语境作个大致的扫描,看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主潮、审美氛围等为作家们提供了怎样的舞台,这一代作家站在什么地方想象世界和明天。
  • 黑执事之述

    黑执事之述

    这是一个怪物的自述,用平淡的语调,讲述着自己的故事。黑执事同人文,原创女主,不一定跟随动漫剧情。本文将叙述处于黑暗中的,赛巴斯背后的一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写文,所以有不足之处,还请见谅,另,两日一更,大概。
  • tfboys之绝情恋

    tfboys之绝情恋

    三位绝代佳人,拥有绝美的容颜,最强的武功,很大的权利,同时也拥有一颗冰封的心,她们原以为这辈子不会有情,但三小只突然闯进她们的生活,并爱上了她们,他们会用什么办法让这三位对他们不再冰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