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6100000021

第21章 心理怪癖好(2)

我们是一个矛盾的民族,一面憧憬天下大同,凡事讲求和合性,一面又相当在意等级分类。关于中国人的内心等级分类,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就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前面提到的,不是根据一个人的思维或者说思想来评价这个人,而是从这个人的位置来评价。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国人非常善于判断人,我们判断出的结果又很有趣。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所谓的成功者或者是当权者,总是下意识地认为那人理智权威,说的话有道理;而我们看到一个穷酸的人讲同样的道理的时候,思维就变了,我们会鄙视唾弃那人,心想,你说这些什么用啊?为了显示你知道的多?那你为什么没有混成成功者呢?还不是一副没出息的样子……就这样,我们把人们分好了类,然后区别对待。苏秦是我国著名的纵横家,曾挂六国相印。他也曾经有过凄惨的过去,没人肯接受他的思想,苏秦四处碰壁,不得重用。无奈之下,只能回家。家人看到他落魄的样子,都对他非常冷淡。他的妻子当时正在织布,看见丈夫回来了,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苏秦的父母和嫂子也一样,不但不给他做饭,甚至连话都不愿意跟他讲一句。

后来,苏秦经过努力,终于成功了,当他以宰相的身份再次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家人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父母清宫除道,郊迎三十里,妻子都不敢正眼看他,他的嫂子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

这个故事正是前面所说现象的最好注解。同一个苏秦,当他一无所成时,没有人理会他,一旦他成了达官贵人,所有人都对他礼遇有加。我们平时不也是一样吗?对待乞丐和富人的态度总是不一样,即使他们说了同样的话,我们也肯定是对乞丐嗤之以鼻,而对貌似成功的人心生敬佩。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无数个苏秦,有的是发迹之前的,有的是发迹之后的。我们分辨的方式就是靠他们的外在,打扮成成功人士模样的,我们自动认为他是发迹后的苏秦,而打扮成乞丐模样的我们则自动认为那是发迹之前的苏秦。

那些糊涂的中国人,很容易屈从于别人,而把自己放在低位。又特别爱"装",把自己搞得跟救世主一样,十分可笑。细细说来,就是因为我们看人先看他的"标签",如果别人的标签比我们的更牛,那么那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成功人士,我们就会对那人另眼相看了。

其实对方很可能不过是在某一方面比我们强罢了,但我们常常会认为他的每一个方面都比我们强,转而崇拜那人了。而一个标签不如我们的人,则正好相反。这种情况在对待陌生群体时尤甚,比如对偶像,很多人以歌手为偶像,而当他的偶像在不擅长的领域发表观点的时候,他们也会奉为圭臬,觉得不得了啊!完全失去了辨别能力。但是熟人之间,或者说同行之间,这种情况就有些不同了,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厉害。这里自然有想在群体里凸显自己的渴望和得到别人关注的强烈需求,但更多的是害怕被别人小看的心虚。

这就涉及我们文化中的另一个缺点了,那就是偶像崇拜情结特别严重。我们之所以会做出一个人在某一点上比我们强,就觉得那人整体都比我们强的原因,就是有强烈的偶像崇拜情结。有学者说,国人是情境化的,我们在希望来临之际会把期望值放大到无限,这时候,对圆满的追求就变成了对圆满的崇拜。事实上,我们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非常愿意放大一件小事,别人的一个错误,我们可以在内心放大到无限,然后跟那人绝交。别人的一个优点,正是我们想要而不得的,同样会被放大,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崇拜那人了。

崇拜是没有理性可言的,所以,这时候的我们就失去了理智,不论那人做什么我们都会支持,而且还认为他比我们更专业,甚至比所有人都专业,于是,一叶障目,看待那人的一切的时候都盲目了。但是,当有一天,那人突然做了一件违背我们赖以生存的信条的事情,我们就会崩溃了,觉得那人变了,不是原来的他了。其实呢,不过是我们只接触了那人的一面,然后就把这一面当做全部。在看到那人其他的方面时,就认为那人变了。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打击宦官势力,引西凉董卓进京,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董卓掌权之后竟然比宦官还要恶毒。于是,朝廷的人又想除掉董卓了,而这些人中,就有曹操。

曹操先是虚假逢迎,故意接近董卓,得到董卓的信任之后,便想要对董卓行刺,可没想到事情败露了,于是曹操只能开始逃亡。在曹操逃亡的过程中,被陈宫抓住了。陈宫感动于曹操的勇敢,决定抛弃自己的官位,跟随曹操一起做一番大事。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陈宫已然对曹操有了崇拜之心,是绝对没有理性的,如果不想陷害忠良,那么,放了他就可以了,没必要跟随他。可是,没多久,这份情感就变了。

在共同逃亡的过程中,两个人来到了吕伯奢的家里。吕伯奢安顿好二人之后就去买酒了,然后让家人磨刀杀猪款待两人,但曹操误以为磨刀是要杀死自己,于是拔剑杀了吕伯奢全家,又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因担心吕伯奢将告发自己,于是挥剑砍死吕伯奢。

陈宫因此责备曹操的不仁不义,之后,陈宫就和曹操分道扬镳了,并从此成为曹操的反对者。

我们不否认陈宫最后的做法,但在整个过程中,陈宫的思维转变绝对是符合上面的分析的。他自以为曹操勇敢,于是下意识地认为曹操是一个可以成大事、可以救国于水火的人才,才不惜抛弃官位跟着曹操。但很快,他就发现了曹操为人奸诈多疑,于是与之分道扬镳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陈宫是因为道德信仰才与曹操分开的,但我以为这个理由的说服力还是不够的。陈宫最后跟了吕布,单论道德的话,吕布是一个更不过关的人,但陈宫并没有因此而离开他,可见,陈宫对道德的接受限度还是很宽的。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曹操的另一面让陈宫的情感受到了伤害,他觉得自己被骗了。这个思维过程和那些崇拜偶像的小粉丝们是一样的。

有着这样思维的一群人绝对是糊涂了,他们认为你变了,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说你虚伪或者说你被世俗玷污了。这时候,他们会对你恨之入骨,觉得你骗了他们,就像陈宫对曹操。他们的心理基础就是,以一种完全崇拜的眼光看你,把你当做他们的神,你在他们的眼里永远都是完美的。当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你不够完美,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就觉得天塌了,什么都没有了。然后总结出了一个结论--你骗了他们。

这样不争气的国人,总是把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身上。他们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追求,而是把自己想要的生活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当他们看到有人过着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的时候,就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马上抓住,而且拼了命地保护。

也许有人会说,粉丝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啊,你为什么只说中国人?这是普遍现象。他们似乎永远都不明白一个道理,判断一个现象是否应该被批判不是看有多少人有这种情况,而是要看这种现象有没有道理,是否合理。人若能够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也就会慢慢成熟了。这里的成熟才是真正的精神上的成熟,而不是像某些国人追求的那样,以"会做人"为成熟。

4.我们的精神胜利法历久弥新

中国人很有意思,他们的思想总是游离于自己的生活之外,而且还乐此不疲,觉得这样很有成就感。在这一点上,最典型的思维就是弱者的强者思维。

中国的老百姓很苦,每天都为衣食住行不断地操心,他们也对自己的境遇很忧心,却很少表露,而总是装做自己很幸福的样子。这是做给别人看的。在他们的意识里,必须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幸福,而自己则不需要感受到幸福,他们完全是按照别人的想法活着,而且好像还活得有滋有味,奇怪。

有的人骨子里很懦弱,但他们的思维、言谈总是很强势。这也是他们最有意思的一点,越是弱者,越愿意用强者的角度来思考,而且,还常会表现出很专业的样子。而他身边的人不但不觉得奇怪,反而会认为他很有能力。简直匪夷所思!

春秋时期,有一个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叫做宋襄公。这个宋襄公很有趣,他的国家面积小,实力也不算强,他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自信。没有几个兵卒的他总是把自己当成是春秋的霸主,并且兢兢业业做着一些本该是由霸主来做的事情。

宋襄公做了几件值得称道的事情之后就开始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代霸主,于是开始谋划着举行诸侯大会,把自己霸主的地位定下来。可是,他召集的都是一些小国,唯一来参加的大国就是楚国了,其他的大国都不理他。楚国也不是看着他的面子来的,不过是想在中原立威而已,而且楚王还在大会上羞辱了宋襄公,更把他抓回了楚国,后来,在别人的求情之下,宋襄公才被放了回来。不过这并没有打消宋襄公的积极性,他还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主持诸侯大会了,还不能算是了不起吗?

此后,他想报仇,就对楚国发动了一场战争。当时,他与楚国之间隔着一条河,宋军已经摆好了阵势,而楚军正向河边进军,宋襄公的手下建议,可以趁着楚国军士过河到一半的时候攻击对方,宋襄公不同意,觉得自己乃大国,岂能做出如此宵小之人才会做的事,义正词严地严肃斥责了自己的手下,结果,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宋襄公的死亡。

宋襄公治军的笑话已经远去,但我们的思维还是没有变,跟宋襄公一样,总是一副天下第一的气势,其实呢,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我们的这种思维,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是最典型的。众所周知,中国的历史应该是全世界最悠久的,但中国的历史学不怎么样。因为我们几千年来总是在研究那些事情的真实性,很少有人研究那些事情到底说明了什么。中国人似乎就是这样,遇到一件自己没遇到过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就是找历史,看看古人怎么做,看看别人怎么做。如果没人做过这件事,他们就慌了神了,该怎么办啊?没人做过啊?

我们的历代正史有一个重大的缺点,那就是跟普通人没关系。史书上记载的事迹跟普通人没关系,描述的现象也跟普通人没关系,甚至根本就没有记录过普通人。一切都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事迹。这一点倒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些人的事迹更让人感兴趣。但如果都是这些人这些事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当然,更难以理解的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竟然也对此津津乐道。对于历史中没有普通人的身影、没有普通人的声音、没有普通人的感受竟然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中国人是如此神奇,完全找不到自己影子的史书竟然能让他们看得如痴如醉,还入戏颇深。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在历史中为何总是普通人受苦,在灾乱年代,他们受战争之苦,在和平年代他们受官吏凌辱之苦,却从不见反抗,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湮灭了。表现在精神追求上,就是他们从来不觉得没有百姓声音的历史有什么不对。

关于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个小笑话很能说明问题。说一个曹姓人出去买油,买好了之后回家,路上看见有先生在说书,就驻足观看。那先生讲的正是三国的故事,先生说当年曹操带领八十万大军南下,去讨伐刘备和孙权。这曹姓人一听不干了,对着先生破口大骂,你胡说什么啊?明明是八十三万大军,怎么是八十万呢?于是跟先生打了起来,油洒了一地。完事后,旁人问他,你这么做值得吗,自己的油都洒了?他却说当然值得了,这点油能跟祖上的三万精兵相比吗?笑话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估计那人的生活并没有结束,不知道他的油没了以后要怎么跟家里交代。不过他肯定是不在意这个的,在他的眼里,祖宗的三万精兵更重要。至于那八十三万的数字是否准确他是不去考虑的,事实上,他也考虑不明白。这就是国人,像是活在历史里,但是史书上并没有他们的地位。

中国人很现实,却从来都不懂从现实的角度去看问题,中国人又很爱幻想,在他们的幻想里,自己可以跟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样,拥有无限能量,从幻想中走出来,要继续自己那苦难的生活,就只得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一样,总有"战胜"别人的法宝。

精神上的胜利法自然有减缓痛苦的作用,但也使人丧失了感知现实的能力,导致人们精神上的极度软弱。精神胜利法流传了几千年,把我们熏染得爱幻想、爱从强者角度思考,深受其害却又难以自拔。

同类推荐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辅导员工作实务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有关主题。
  • 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概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概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目前针对我国的“三农”问题,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举措。回顾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总结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热门推荐
  • 二姐的恶男人

    二姐的恶男人

    [花雨授权]是故意整她吗?明知她天生胆小,却让她有这样恶模恶样的邻居?他身材壮硕魁梧就够教人害怕的了,竟然还蓄著落腮胡?若不是他身上穿著衣服,她真要以为他是只猩猩了!更可怕的是那双锐利如刃的精眸……
  • 朕的皇后真任性

    朕的皇后真任性

    一个原本可以享受父母的爱的女孩,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父母,被祖父收养,但是,她并没有得到幸福的生活,残酷的训练,无情的训练,让她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的人,成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一次任务,了解了父母死的真相,祖父的背叛,让她彻底的绝望,令她无法想象的,自己的祖父竟然举着刀,对着自己,眼中没有丝毫的留恋和慈爱。她绝望了,对这个世界绝望了,好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好想回到以前的那个充满幸福和欢笑的日子!
  • 修真之高手无敌

    修真之高手无敌

    他是一名小小的保安,却如同花粉一般招蜂引蝶,他表示压力很大啊!
  • 重生之如果一切重来

    重生之如果一切重来

    人生中很多的机遇,错过了才会后悔,当一切都重头再来的话,你会?把握机遇,发家致富?还是小富则安?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大龄女青年安素九,意外重回到小时候,努力的重头再活一回,努力的把自己嫁出去。
  • 都市仙剑传

    都市仙剑传

    哥真的被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砸中了。不过等等,这妞竟然是蜀山派弟子!哥一不小心被这妞忽悠进了蜀山派。进就进呗,不混出点名堂咱也对不起读者。于是乎咱没事调戏一下大师姐,调教一下小妖精,找个魔女切磋一下,偷个小仙女的手绢去给女神擦嘴巴。差点忘了,哥还得回大学修够学分,要不然那个胸器辅导员还不劈了咱。当然了,作为当今修仙界一等一的高手,她要想不用胸器就能修理咱,那就是扯淡!
  • 快穿之男配别想不开

    快穿之男配别想不开

    俗话说得好:每一对令人羡慕的男主女主后,都会有一个默默奉献的男配。男配各种爱女主,灭女配,最后都被甩了……而她的工作居然是:拯!救!男!配!?
  •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发现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教你跨越人生的障碍,重新定位你的生活,找到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一杯蓝山只为一人

    一杯蓝山只为一人

    在街角的相遇,只为等一人。是否我们的爱情只是活在回忆中,我不知道,我只想为你亲手递上我的温暖来抚慰你的伤口。
  • 守护甜心之落雨年华

    守护甜心之落雨年华

    那天,她饱尝人间冷暖。“边里唯世,你等着吧。”那天,她遇见了他。“芊墨,我爱你,嫁给我吧。”那天,满树樱花,她抱着他,哭的梨花带雨。“遇见你,芊墨,我愿足矣。”那天,他回来了,嘴角含笑。“瑾亦,我可是等了你五年呢。”是的,你等了我五年,我等了你十年呢。--by瑾亦
  • 仙侠剑侣之无极仙尊

    仙侠剑侣之无极仙尊

    一个天生习武天才,年纪轻轻就练成一代宗师,但他年少时母亲就被六大门派的人所杀害,致使其从小就怀着着一颗复仇的心,当到他成年时最为疼爱他的爷爷又被六大派的魔派中人暗害,使得其丧失了全身功力。让他不得不去寻找传说中的‘血玉观音’替爷爷解毒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