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9500000005

第5章 滞胀不同于通胀,理财不能豪赌(4)

前边说到,炒作链条上击鼓传花的人是“醉虾”、“傻子”,99%的人可能不同意。大家会说,精明的炒股、炒房者都赚钱了,怎么能说人家是醉虾、傻子呢?其实,我们所说的醉虾、傻子,不是指炒作是赚是亏,而是指市场已经盛极而衰,房价的急涨长跌不可避免。看不清通胀已变为滞胀的大趋势,难道不是醉虾和傻子?楼市的兴衰,不过是整体经济的浮标。只听到凯歌高奏,只听到鼓声催人。听不到增长减速、发动机换挡的声音,也看不到市场已陷入增长型衰退期。

“什么醉虾?什么傻子?难道你看不见钱越来不值钱了,房子越来越值钱了?”--这样的通胀预期,是大多数人排队买房的动机。其全部理由就是:房子能保值增值,资产能抵御通胀。

这个理由错了吗?当然没错。凡具有避险保值功能的真正的商品,都具有一般等价物的性质,也即准货币的性质,譬如黄金、石油、粮食、土地、房产等。它们之所以能避险保值,在于其真实价值厚重稳定,难以撼动,没有大涨大跌。因而,真正的商品总能充任各类市值的度量衡。也就是说,它们是铁秤砣,能压住虚浮的棉花。所谓房产能对冲通胀,指的就是这个“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功能。

在国内,住宅早已不是真正的商品了。那些通胀预期下的高价购房者,持有的不是真正的商品,因而也就无法保值增值了。谁能否认,金价、油价、地价、房价的领先暴涨,本身不是恶性通胀,本身已失去了保值功能。没错,在或住、或租、或卖的效用上,房产能够缓解通胀。但保值增值的功能,在高涨的房价上已丧失殆尽。因为房产现在不但不是秤砣,反而率先变成了棉花。它拖不住通胀的后腿,因为它自己已是通胀的先头部队和排头兵。用早已泡沫化的房产抵挡通胀,无异于用通胀来抵销通胀,拿泡沫去戳破泡沫,可行吗?

国内的房价一旦大跌,高价位购房者会亏本,按揭购房者会资不抵债。美国次贷危机后,房价下跌约30%,就有1800万套新房断供,最后产生了1200万负资产人。日本“失去的10年”里,房价下跌了约85%,产生的几百万负资产人至今还有人在还债。

林毅夫有一个表哥在东京,这是个标准的负资产人。当年他以5亿日元市价买下了一套房子,到了1990年代中期,这套房子只值1亿日元。什么叫负资产?负资产就是资不抵债,就是破产。所谓负资产,是指楼价跌得低于银行贷款时,你的负债大过了按揭资产。届时,即使你卖了这套房子,也还不上银行贷款。例如,你在房价最高时,以100万市价买房,银行提供7成按揭,你首付了30万,借贷银行本金70万,利息50万,按揭全款是120万。这样,你的购房全价也不再是100万了,而是加上50万利息的150万。一旦房价跌去50%,你的质押房产就只值50万了。届时,原来的如意算盘整个儿倒转了,你满盘皆输,背上了得不偿失的一大笔债--例如某个时段,你已首付了30万,又连本带息还掉了银行50万,但仍欠70万。也就是说,在这套只值50万的房子上,你累计已付了80万,还必须再付70万。

这样一来,整笔交易变得荒唐了起来:你花了150万,买到手的房子市价才50万。怎么办?你开始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怎么盘算怎么觉得不划算:为什么一套50万的房子,我买来却要花150万?你悔青了肠子,决定退房。你宁可断供、毁约,也不愿继续付那70万余款。为什么?因为你若继续支付70万,还不如花50万另买一套同样的房产。于是,你被银行起诉索偿,30万首付款打了水漂,其他的已付款也要首先赔偿银行的其他损失。你为什么要断供、退房、毁约?因为你已破产,成了个标准的负资产人。我曾是个负资产人。1993年,按照当时5000元/平方米的市价,我买下了海口一套110平方米的精装修房产。三个卫生间,全部进口卫浴三大件,三部进口空调,一部电话,卧室木地板、地毯,配送全部橱柜、灶具、抽油烟机。房价泡沫破裂后,2004年由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这套房子只值6.5万。拿去抵债,在严格的公开拍卖程序下,5家举牌竞买,最高价10万。拍卖师屡屡叫板,也没有人再举牌了。55万剩下了10万,81%的房款打了水漂。国内高密度、高互扰性的住宅楼,大多是以最低成本谋取最大空间的蜂巢式结构。也因此,你的天花板是邻居的地板,你的地板又是邻居的天花板。你的三面墙体,全是和邻居共用,但也按墙体中间线计算面积付款。省钱省力的雷同设计,令各楼层的住户全都蹲在邻居头上,或被邻居蹲在头上拉屎撒尿。甚至冲马桶的水声,你都能清晰可闻。

没有装修,你也得与邻居高跟鞋踩地板的声音、炒菜做饭的味道为邻。一旦邻居装修,你就得与噪声、粉尘、毒气为伴。这种品质的小公寓,市价却超过了美国的大别墅。人均收入是人家的1/8,房价却贵过人家一倍。这种“荒谬、妄为、极度违背常理”的房价和收入比率,怎么能够永久维持下去?

五子登科,是中国人的普遍价值观。这五子分别是:房子、车子、金子、妻子、孩子。其中,房子首当其冲。也就是说,我们把房子看得重而又重,是财富的首选。但其实,你花巨资买下的是并不具备独立建筑性质、也不含土地的共用结构中的一个空间,还得防备20年拆迁或40年濒危。为什么?因为国内的建筑物平均寿命是35年,而英国是132年,美国则是74年。国内建筑物寿命太短,除了规划多变、热衷拆迁的社会原因之外,建材与工艺品质太差也是原因。水泥、砖头甚至钢筋不耐老化,寿命太短。所以,国内住宅真实、自然的均衡市价,本不该高入云霄,全球夺冠。正如郎咸平所说的,现在卖8000元/平方米的,其中真正属于房价的也就2500元/平方米,其他5500元都是为错误与暴利埋了单。

为什么国内市场上,房地产会“一花怒放百花残”?为什么市场财富,会走火入魔地独独膨胀于盖房子、买房子?结论只能是一个:我们缺乏创造力,财富就只能寄托于房产。试想,一个农民一生的最大夙愿与最大能力是什么?盖房子。为什么人生价值仅仅浓缩在一套房子上?因为我们信奉“有土斯有财”,我们骨子里仍是个农民。但是,白领、蓝领们毕竟不是农民了。我身边不乏有白领,上海长宁区的房子租出去,人在浦东区另租房上班。为什么?因为受不了每天长途跋涉。身边也有熟人,北京的房子租出去,人被派往深圳租房上班。怎么办?总不能辞职在家,守着自己的房产吧?职业流动性越来越高了,“有土斯有财”的信仰,还能永久维系下去吗?

遭遇增长性衰退,需要两手应对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乔治·索罗斯

说房地产“一花怒放百花残”,是说增长与衰退并存的市场上,亢奋与疲态并存。一端是投资主角的国企过热,一端是非主角的民营企业偏冷;一端是虚拟经济的泡沫,一端是制造业的萎缩;一端是货币泛滥,一端是购买力不足;一端是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一端是它贬值的内部压力;一端是投资饥渴,一端是消费不振;一端是富人通缩,富人越富,一端是穷人通胀,穷人越穷;一端是奢侈品走高,一端是穷人消费走低,等等。“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复杂的局面”,就是指增长性衰退这个两难局面。

对于上述郎咸平的发现,我还可以再细分下去:实体经济偏冷,虚拟经济偏热;劳动密集型产业偏冷,资金密集型产业偏热;农业偏冷,工商业偏热;乡村偏冷,城市偏热;边远城市偏冷,一线城市偏热;没投资题材的地方偏冷,有奥运、世博、亚运、大运等大题材的地方偏热;农民偏冷,市民偏热;穷人偏冷,富人偏热;蓝领偏冷,白领偏热;工薪阶层偏冷,老板偏热;缺钱一族偏冷,余钱一族偏热。而且,形容这些冷热差别的极端,说有时冷起来冷得冰上卧,热起来热得蒸笼里坐,恐怕也不过分。

“争取软着陆,避免硬着陆”之类话语,你已听多不怪了。但软也罢,硬也罢,着陆的前提都是要下降。同样的道理,增长性衰退虽然不同于一般的衰退,但仍是衰退。飞机下降前,要系紧安全带,市场入冬前,要备足储备粮。高增长、高通胀时,你加入了泡沫party,出席了掘金的狂欢盛宴,那是你在冒险求财。增长性衰退之下,你的冒险求财,应当转变为审慎理财了。

一旦你看出市场开始了大规模调整,你的理财策略也得跟着大规模调整。但也不能像我当年那样,从一味冒险转变为一味谨慎,只求退守,不再出击。一手稳健,一手冒险,是永久通用的理财手段。冒险求财,是只知冒险,不知稳健,只会一手,不会两手。转变为审慎理财,则需要你一手稳健,一手冒险,学会脚踩两只船。

抗通胀得用紧缩手段,抗衰退又得用扩张手段,就像治肝炎的同时,还得治糖尿病一样,令人左右为难。肝炎需要营养,但糖尿病却忌讳营养,处方很难拿捏得恰当。“宽财政、紧货币”的反向两手,是政府应对增长性衰退的两手。紧缩消费,择机投资,则是你迎战增长性衰退的两手。

增长性衰退令政策陷入两难,也令你的消费、投资策略陷入两难。其实,你可以把增长与衰退拆解开来,分别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在增长性衰退中怎样备足两手,进退有据,分散风险。

先看增长。市场仍在增长,贪婪的风险开始变大。但贪婪的惯性形成为盲目的群体性信仰,只赚不赔的算计传染了大众。人人贪婪,个个出手,行情被持续追涨。市价大幅度偏离了合理市值,也就埋下了大幅度回调的隐患。只知出击的大众,忘记了及时退守,贪婪之下,也就忘记了恐惧。

再看衰退。市场一经转入衰退,恐惧的风险也会逐渐滋长。通胀预期一旦落空,心理转化往往会非常突然。在某个触发节点之下,涨价预期会突然逆转,迅速瓦解。届时,只赔不赚的算计会传染开来,人人恐惧,个个抛售。市价在争相逃离中大跌,泡沫被践踏、被踩裂,降价预期又成为大众的盲目信仰。2007-2008年的股灾就是只赚不赔的预期,突变为只赔不赚的预期的例子。

总之,泡沫繁荣阶段,抢第一桶金,是赚钱的铁律。大家过度自信,齐心合力地追涨,一门心思地狂赚。于是,价格飙升像众人打夯,大家同心同德地把石夯高高举起,先到的多赚了,后到的必然少赚。泡沫破裂阶段,抢先逃离,也是避险的铁律。大家过度悲观,争先恐后地撤退。所有人同时撒手,于是,高高落下的石夯砸住了恋战者的脚,先逃离者得以幸免。

前边提到,你能看穿衰退的趋势,算你“眼毒”;但你别学克鲁格曼的“舌毒”,说穿了衰退走向,被别人抢去“饮了头啖汤”。抢第一桶金,是投机炒作、先到先得的要诀。你去向炒股、炒房并屡屡得手的人打听,他们粗略的经验都是敢为天下先--先下手套利,后下手被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等等。但很少有人认为,敢为天下先也包括先走--“三十六计,先走为上”。

其实,作为个人理财的策略,也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所以说,抢第一桶金,无疑是赚钱的铁律;但放弃最后的贪婪,抢先离场,也是避免赔钱的铁律。

我既有恋战追涨、贪婪变为最后一桶石头的教训,也有过度恐惧、错失第一桶金的教训。炒风盛行的海南盛行“船将沉,鼠先逃;人将庾,虱先跑”。那些飞来飞去的炒家们,大多是枪声一响、拔脚就逃的惊弓之鸟:哄抬起市价来,炒一把就跑。1993年末的海南市场上,击鼓传花的炒作链条已经断裂。花落谁手,谁就得登台唱《无可奈何》那首歌了。而我却舍不得斩仓止损,恋恋不舍地继续往手里的征地项目里投钱。结果挖到手的最后一桶不是金,而是负债累累的石头。

泡沫破裂的衰退期,是投资退潮后,真实市值浮出水面的阶段。苏轼游金山寺时,观察枯水季节的长江,“闻到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水落石出,正好是寻找人弃我取、人退我进的投资机会--坐地升值的和田玉就是大浪淘沙后的水落石出。但2004年,到了海南处置不良资产的收尾阶段,我却不敢下手淘宝。

当时,已烂尾多年的市场上,到处是超高的空置率与超低价位处置拍卖的房产,烂尾楼大多市价在每平方米不足千元。由于一降再降的房价形成了降价预期,一套86平方米的高层电梯住宅,拍卖价仅10万元,我和朋友也不愿接手。最终,烫手山芋似的转给了别人。你以为这套住宅的位置偏远?不,它在市内环境尚好的小区。你以为这么便宜的房子,肯定破旧不堪?不,这是9年前的精装修房。

这套房子里,光是当年配送的三部进口松下空调,价值就超过了3万元。卫浴三大件,是进口的美标洁具。全屋木地板,厨房的橱柜和抽油烟机、灶具俱全,当年装部电话都得5000元。这么说吧,这套拍卖才拍出10万元的住宅,不算套内面积、套外公摊,不算地价,不算设计费,不算报建费,不算市政配套设施费,不算楼板墙体的建造价,不算电梯设备造价,也不算交易税费,统统都不算!仅室内装修连工带料,就值了10万!但在顽固的降价预期下,当时谁都没觉得它便宜,转了几手才有人要,可笑吧?

巴菲特要求你,“在大众贪婪时你要缩手,在大众恐惧时你要出手”,是要你备足两手。成功的房地产企业也备有“高涨时卖房,低迷时买地”的反周期两手。而我当年只会一手,就是“在大众贪婪时我也出手,在大众恐惧时我也缩手”。

同类推荐
  • 老板性格之谜

    老板性格之谜

    作者按星座区分了各种老板的性格,使读者可以一窥西方老板和雇员关系之一斑的同时,还可以把中西方社会的微观方面和人际关系进行异同比较。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小米的神话既看不懂,又跟不上,究其原因是不了解粉丝经济、品牌社群,更无从下手。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突破口,正是粉丝经济。
  • 桥隧模式:架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创新型贷款担保

    桥隧模式:架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创新型贷款担保

    《桥隧模式:架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创新型贷款担保运作模式》使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规范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这种新型的贷款担保运作模式进行全面地介绍,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新的解决方法。
热门推荐
  • 原来我是爱你的

    原来我是爱你的

    监狱探视,女子双眼猩红,看着那个她一直视若神明的男子被冰冷的手铐束缚住双手,再也忍不住厮打起来,声嘶力竭的冲他尖叫,“你这个混蛋,你把我的沈千楼毁了,你竟然把他毁了。”男子只是安静的坐着,看着警察拦住她,看着她柔和的五官变得扭曲,看着那素来镇定的双眼中似乎有什么寂灭,变得黯淡无光。大笑起来,原来她是爱他的。“我怀孕了,三个月多一个星期。”女子瘫软在地上幽幽的说。被压制住的俊雅男子身体一震,不断的挣扎又哭又笑,“方柒月,你骗的我好惨,骗得我好惨啊!”阿柒多年来一直都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回到了十五岁,没有因为社会舆论的谴责放开千楼的手,他们虽然被他人鄙弃却过得很幸福。
  • 冰霜:嗜血女王完美大复仇

    冰霜:嗜血女王完美大复仇

    她,是万人之上的公主,她还是杀人不眨眼的女王;她也有美好的青春,可自己最爱的朋友和闺蜜联起手来让自己家破人亡!当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当死神的步伐再一次接近,她,霸气回归了!“我曾经尝试过的痛,我要让你们现在十倍的奉还回来!我也要让你们尝试没有亲人的感觉!”她立誓。但,她在复仇的学校里,遇到了他…他如同她一样冰冷,温柔只对她。当她慢慢的陷进去,又突然发现她的目的是复仇…但她的感情又何去何从呢?
  • 率仙成神

    率仙成神

    昏暗天空一道乌黑裂缝,昭示着和平时代的终结!时空洪流逆转而回,曾经璀璨绚丽的文明,热血冷酷的世界,封印的......自灾厄强势崛起,破开虚妄,看清掩埋在岁月下那一段段华丽而刺激,澎湃而性情的传说......
  • 郭靖的迷幻青春

    郭靖的迷幻青春

    如果你在书里读到了荒诞,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如此。如果你在书里读到了苍凉,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如此。情色背后是苍凉,幽默背后是无奈。郭靖的青春无可挽留地逝去了,你我的青春呢?本书是对金庸作品的重新解构与阐释。金庸作品的电影版演绎中,著名导演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和著名导演刘镇伟的《东成西就》分别将金氏原作推向了两个极致:前者是一部缠绵忧伤的情史,后者则是娱乐至上的无厘头之作,让人看后不禁捧腹。
  • 腊书

    腊书

    泠泠腊寒袭草堂,一段沉吟一段香。玉尘三千飞花傲,不抵寒梅一寸芳。人生是美丽的,也是精彩的,但总会有寒冬飞雪,所以就像腊梅,正是那一层严寒使得那一寸芬芳更迷人...
  • 小白闯江湖

    小白闯江湖

    她曾说战斗力渣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渣,却没想他却成为她口中的“人渣”,整天以她取乐,如此恶趣味让她欲哭不得,却莫名的任由他欺负。他本是打架帮会的主力,却为了她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却没想依然逃不出杀戮所设下的梦魇,几大打架势力纷纷卷进一个看不见的漩涡,他心爱的她是否会因此受到伤害?帮派纷争,仇人,情敌,虚拟的网络,他们是否能冲破层层阻力,携手看落雁涯的夕阳,做到相忘于江湖呢?且看白小白和小花花的欢乐江湖时光。
  • 红楼梦黛玉之有凤来仪

    红楼梦黛玉之有凤来仪

    林黛玉来历不凡,承天之命,却受尽磨难,孤苦无依,最终凤鸣于九皋,声闻天下。薛宝钗出身富贵,有青云之志,到头是梦是幻?贾宝玉衔玉而生,有补天之才,能否助灵女安邦?水溶为国为民,能否保住水氏江山?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终是可惜可叹。
  • 仙道至圣

    仙道至圣

    万界诸天,强者林立,群仙并起,挥手使星辰破碎,弹指让日月成灰。这是一个万仙争锋的时代,一个少年背负着太古蛮荒的传承,踏天而来,在他的身后,堆积着无尽的尸山血海……
  • 葬海念天

    葬海念天

    有这样一片海,无数纪年来,进入后无人可出。便以它为起点吧!
  • 妖孽横生之热血都市

    妖孽横生之热血都市

    他是11的大哥?还是大明朝的高手?亦或是大公司的董事长?还是特种部队的大队长?这一切的一切都从被那个女海盗打劫开始。他的一切都变了,变的不可思议,变的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