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9500000007

第7章 市价不等于市值,提高购买力才能“致富”(1)

滞胀不同于通胀,其表现全在市场上。通胀是市价大涨了,而滞胀却是市价有涨有跌,随机性大增,投机行为也大增。市价扰乱了市值,市场的有效性大减,理性投资也大减了。国民真实财富的多少,不取决于其总收入的高低,而是纯收入的高低。

美元贬值是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用美元贬值已三次洗劫了世界。为什么说是洗劫呢?因为强盗打家劫舍很难做到挨家挨户,而美元贬值表现为手中美元购买力的减少,大笔国民财富自动蒸发。只要手里有美元的,就等于被美国财政部扣缴了铸币税。

--黄卫平

通胀的实质是钱被偷了,你变穷了加印纸币,制造通胀,就是偷钱,就是偷老百姓的钱!

--许小年

过去的老店铺,习惯用“童叟无欺”的广告表达其诚信。“无欺”,就是不欺诈任何人。这词套用到今天,就变成了“童叟皆欺”,就变成了欺诈每一个人。“童叟皆欺”,不但能形容通胀来了无远弗届,谁都逃不过票子毛了的财富缩水,还能揭示出通胀的实质。

通胀的实质就是纸币发行人对于所有持有人的背信弃义。说通胀的实质也涉嫌欺诈,不是指发行人用假币冒充真币,而是指他用劣币偷换了良币,用币值不足的劣币偷换了足值的良币。意思就是,他把成色不足的杂金,偷换成千足赤金卖给你了。

6年前温和通胀抬头,但6年来的温水煮青蛙,使得通胀在2010年已临界沸点。谁也逃不掉,就像大家全被盖在了锅里。都说气候变化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通货膨胀也是。因为它变相洗劫了大家的财富,还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凡手里握有人民币的,都免不了币值蒸发,财富缩水,也就等于不知不觉之间,被征缴了铸币税。

所谓铸币税,就是杂金与赤金之间的成色差额。准确地说,就是纸币的名义含金量与实际含金量的差额,也是足值的购买力与贬值的购买力之间的差额。一个更通俗的解释是:你的钱不经花了,不够花了,你得另外创收或动用积蓄来贴补花费。多增加的花费,就是你缴的铸币税。

“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总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数量的激增”(弗里德曼语)。但“货币激增,只是稀释了货币的购买力而已”(米塞斯语)。通货膨胀的特征,是你手里的钱被注水稀释了--货币超发导致了货币的泡沫化、劣质化,你手里的钱不经花了,不值钱了。而钱不值钱了,是因为钱被滥印、滥发了。

常看经济新闻的人,大概已经听惯了某地或某项目动辄“合同投资300亿,批准投资600亿,中长期投资900亿”一类大手笔的投资。这就像你经常怀疑,什么叫做“滚动投入90亿,分期贷款200亿,银行授信500亿”一样。总之,初听上去,财大气粗、“不差钱”已经成了国内市场的主旋律。但是,你还是免不了满腹狐疑:莫非各地都有了自己的印钞机?

其实,你不必怀疑,国内市场确实跌进了“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流动性偏好陷阱就是“利率低得不能再低,货币需求多得不能再多”。伴随着财大气粗、“不差钱”的主旋律,就是通胀的副旋律,与人为扩张、过高增长成了孪生兄弟的就是通胀。按购买力指数测算,33年来,人民币累积贬值已达6倍以上。今天10元人民币的币值,也就是购买力,已经远远低于30年前的1元钱了。

《广州日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1978年,汤婆婆往银行里存了400元钱。当年这笔钱能买400斤猪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华烟或50瓶茅台酒。2010年,汤婆婆取出这笔钱,连本带息835.82元,但现在它仅够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烟或1瓶茅台酒。说通胀的实质是钱被偷了,是指通胀往往被隐藏起来,不为人知。国内采样缺损、丢失样本的CPI指数(也即通胀率),涉嫌隐藏了通胀。中国社科院有学者独立计算后认为,无论是原有的CPI权重,还是过去5年来通过人为调整由官方发布的CPI,大约被系统地低估了7%。也就是说,当名义CPI是3%的时候,实际通胀率已是10%了。通胀严重,才会有提高通胀容忍度的说法。其实,市场早已隐忍了“消费是欧美水平,工资是非洲水平”。所谓提高通胀容忍度,不过是要淡化货币超发的事实,遮掩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罢了。

居民消费的最大负累,有“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三座大山”之说,却没有“吃不上饭”一说。

但在国家统计局的权重中,住房、医疗、教育三项合计占比才27.5%,比食品权重的33.6%还低6%。也就是说,居民倍感沉重的“三座大山”,加起来也抵不上食品一个单项。样本丢失这么多,权重占比这么失真,CPI被低估还奇怪吗?

食品所占CPI权重过高,是该调低了。住房所占权重又过低,也该调高了。但如果我偏偏在食品市价猛涨的时候,调低食品权重;又偏偏在畸高的房价开始下跌的时候,调高住房权重,结果会怎么样呢?这种避高就低的调整手法,仍旧是一头避开了食品的真实涨幅,另一头又避开了房价、房租的真实涨幅。避高就低,仍旧是在刻意隐藏高通胀。

2011年春节前,各地物价猛涨、食品价格昂贵,而经统计局这么一番权重调整,2011年1月的CPI就皆大欢喜了:只有4.9,破不了5。一边旁观的你是不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见识了统计数据在官员手里,怎么变成了策略游戏手段、心理游戏手段。

这一轮通胀不同以往的最大特点,是货币泡沫率先催生出资产泡沫。2004年之后,票子先在房子上毛了,高涨的房价成了通胀的先头部队。毛了是心虚了、发慌了、急眼了的意思。票子毛了是拟人说法,说的其实是人慌了,手里的钱不经花了,人会心虚、发慌。但CPI指数中不含房价,住房类消费的权重又低得极不合理,因此,不但翻番的房价没有计入CPI,就连连年攀高的居民住房消费也未计入CPI,通胀不就等于被隐藏了?不说房价的攀高和住房类的大宗消费,只说住房的日常流水花费近年来就连连攀高,人们不堪重负。为什么?因为这类消费是专权垄断、强迫交易的。国内水电油气暖、电话电视网络等市价几乎全球最贵,带起了住房类消费所占消费的比例全球最高。在外工作、过年回家的人都会有这个经验,你人走屋空了,但短期外出,你的房租、物业管理、电梯、维修基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用电公摊、停车、暖气、电话、电视、网络等等一叠单子,虽没有消费,也得缴费。

衣食住行构成了CPI指数的基本权重。除了流浪汉,谁都没有睡到大街上去。所以,住房消费是刚性需求,是基础消费。而且,食、住的“刚需”强度,远远超过了衣、行--穷人可以衣衫褴褛,但不能食不果腹;穷人可以足不出户,但不能居无定所。美国政府对于贫困家庭的援助,就是发放食品券和住房补贴。这就是说,食物与住房,足以构成CPI指数的最大权重。住房所占消费的一般比重大约是1/3。乡村略低于此,大城市则略高于此。美国CPI的最大权重42.69%是住房类消费。

美国CPI构成中,居住类占比最大。而住房中超过50%的最大份额是自有住房消费的虚拟租金。什么叫虚拟租金?就是自有住房要用假设租住同样住宅的租金来估算。这就是说,哪怕你和父母合住,或已有住房,没花房租,你的日常消费也必须计入房租。你没付房租怎么计入?虚拟租金,就是拿你没花钱的住房消费,当你花了钱来算。这个虚拟租金的含义就是,哪怕你真的睡到了大街上,你的日常消费也必须计入房租!

但房租在国内却计入很少,房价更没有计入。偏爱“买房自住”的国内消费者花尽毕生积蓄,再负债20年的住房消费,没有被计入CPI。也难怪,你感觉房价、房租、物价涨得钱都不经花了,不够花了,可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CPI指数,反倒是下降0.7%,弄得你晕头转向地找不着北!就像当下,你家的各项支出都超出去年20%了,统计局的CPI才5%!整得你一头雾水。这是为什么?因为失真的CPI隐藏了通胀,把有通胀变成了没通胀,把高通胀变成了低通胀。

谁打碎了你“有房有车即中产”的梦?

发展的目标意味着满足诸如充足的营养和安全用水,持续不断的就业,有保障而充分的生计,更多更好的教育,较好的医疗、住房,便宜的交通运输,以及不断提高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需要。

--查尔斯·K·威尔伯

失真的CPI不高,但高房价带起的消费却很高。买房子贵,供房子、养房子更贵。住房消费,开始成了陷阱消费。你知道房价高、房租高、交易税费高、中介收费高,也知道房子的后续消费、衍生消费更高,装修费用高、物业收费高、水电暖气收费高、停车费高、电话电视网络等各类缴费高,对不对?总之,买不起房的你叫苦,买了房的你更会叫苦连天。

高房价的社会危害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它的危害恰恰是大众返贫致穷,而不是炒房人追求的发财致富。这个悖反,就是发财动机与蚀财后果的悖反。所谓贫穷,是指人无力享受起码的生活必需品。而高房价改变了住宅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性质,也就剥夺了大众享受这个基本必需品的权利。试想,没有高房价,你手里省吃俭用出来的存款,就是一笔财富剩余。这笔余钱,用于改善住房、买车或操办婚事都绰绰有余。如果手里有二三十万,你已是个小富即安的小康人家了。可高房价驾到,打碎了你的富足。

假设它不是房价,只是车价,你可以不买,也可以捡便宜的买。假设它不是房价,而是娶媳妇的花费,你也有选择,可以少花钱来娶。可偏偏它是个房价,是个你每天“3饱2倒1澡”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这个必需品,还有个市场特性,就是市价一涨全涨,满城窝棚跟着涨,百年老屋跟着涨,残垣断壁也跟着涨。

于是,原本富足的你变成了穷人。为什么?因为你买不起这个生活必需品了!无论它是新是旧、是大是小,你都没了选择。除非你选择搬到低房价城市,搬到农村。眼下全国房价都涨,你硬要选择,只能选择搬离国外。国内房价的飙高,还真飙出了移民潮:卖掉房产、卷款搬离,不失为借泡沫转换身份、当个华侨的好机会。

这是说房子,再说车子。你想开车?你老婆鼎力支持你:买一辆不就得了么!但如果我问你:你开车的边际成本,仅仅是花费一辆车钱吗?你肯定不敢认定。为什么不敢认定?

因为你知道,学车、办证的花费会早于买车发生,而购置税、保险费、油费、停车费的花费,会与买车同时发生。至于没完没了的年审年检、违章罚款、事故索赔、维修保养的花费,会在买车后接连发生,并且伴随这辆车的整个生命历程。只要这辆车仍在你手中,其关联花费就会不断地发生。譬如,我开了18年的那辆车,边际花费早已超过了车价。我敢断定,这些关联花费早已超过18年天天打出租车的钱。但是,貌似不划算的比价,仍然无法撼动许多人的买车欲望。自驾车追求的自主性、舒适性、便利性与灵活性,令你咬牙承受了飙升的开车成本。

同样,一套房子的边际花费,仅仅是笔购房款吗?当然不是。你知道房子还没盖时,准备盖房子的土地都得开发到7通1平才够格呢,何况能够入住的房子?回到锁门已久的家中,或入住新房内,谁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系列的开通与重启,加起来至少也有7通:开通供电,开通供水,开通供气,北方还得供暖。然后,要有洁净的饮用水,要有洗浴的热水,要有保鲜的冰箱。然后,要有固定电话、宽带上网、有线电视、邮递信箱、停车位。再然后,要有人送报、送奶,有上门维修,有送货到门,有清扫保洁,有保安监控等等。

操持过装修的人,都会有很疲劳、很受伤,再也不愿重复的感受。其实,你的最大感受还不是精力、财力的付出,而是付出后的收获:收获了一件最大、最完整的私有财产--满屋里每个钉子、每根木条、每根电线,全是自己真金实银的付出,你会很心疼,很珍惜。然而,为了这件私有财产,你得应对超重的税费与强迫交易,你的私权利被公权力伤害得其实很深。也因此,你的很心疼、很珍惜,会变得很郁闷、很不忿。

汽车进入家庭,变为了生活必需品。但围绕汽车的政府税费与强迫交易,仍把汽车当成个奢侈品。把汽车当成块肥肉,造成消费者买车容易养车难,汽车成了消费陷阱。国内车价、油价全球最高不说,购置税高、保费高、养路费高、过桥过路费高、停车费高、修车费高、车船使用税高、交强险高、罚款高、年审年检费高,全都不合市场常态。前不久,我亲眼看见一位职员在缴费窗口前,为本公司的几辆车缴纳违章罚款。他手里捏着厚厚的一沓罚款单,我一问:超过了15000元--电子警察,的确无情。

同样,政府税费与强迫交易,把住房由福利消费变成了昂贵消费,变成了个人支出、企业成本中难以承受的高昂花费。春节过后,许多打工者不再返回大城市了。记者纳闷地问:每月工资2000多元,你们为什么不回去?得到的答案是:“除掉租房和吃饭,也剩不下什么,还回去干啥?”有房有车即中产,早已成为国内城市白领的共识。“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有房有车,对于众多白领来说,曾经是个跳起身来就能摘到手的桃子。然而,好景不再,今非昔比。垄断加剧,滞胀来临,击碎了一代人的梦。

白领们自嘲为“月光族、啃老族、透支族、蜗居族、蚁族、漂族”,自惭是“房奴、车奴、卡奴”。眼见着原本的“盼房一族、盼车一族、盼婚一族、盼生一族”,开始变成了“恐房一族、恐车一族,恐婚一族、恐生一族”。白领们离中产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这些失望、这些跌落,都是谁惹的祸?

老百姓的真实财富有几何?

虽然中国30年来CPI平均不过4.8%,表象上没有严重的通胀,但各口径货币供应量的极速增长,仍然使货币当局巧妙地、不知不觉地取走了居民财富的大部分,这种进程就是所谓的“极速货币化”。

--钟伟

常听新闻,你对“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泛滥”不再陌生,也能听出官员、学者们对这两个词异口同声,颇有共识。对国内市场的看法,一般很难达成一致,唯独对“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泛滥”,大家难得地能够一致承认。承认什么?其实,不就是承认货币过剩了,货币泛滥了么?

人民币从“不经花了”到“不值钱了”的贬值,是市场对于过剩货币的淘汰过程。市场像个熔炉,通缩是点石成金的币值升值过程,通胀则是化金为石的币值下跌过程。人们想对真金实银掺杂使假,市场会让它显出原形。就像市场炼金炉能分解出泡沫、渣滓一样,人民币的含金量,在过剩与泛滥的流动性里流失了。谁制造了人民币的贬值过程?不说你也知道,就是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流动性”。

既然通胀是指钱过剩了--流通中的货币泡沫般地膨胀了。你理解起通胀这个词的原义来,也就豁然贯通。原来,通胀这个词儿,翻译得真的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并不拗口哇。

同类推荐
  • 向高房价宣战

    向高房价宣战

    高房价绑架了无数中国人的幸福,谁是真正推手,谁攫取了高房价的暴利?既然开发商的作用仅仅是一个皮包商的角色,为什么不取消这一环节?凡是过于倚重房地产业拉动的经济体,几乎都经历过崩盘,我们何以成为唯一的幸存者?谁是高房价的真正推手?谁攫取了高房价的暴利?中国的房价未来两年的走向如何?从房地产市场看,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公众为何因为住房问题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本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时,如何处理竞争与自然垄断的矛盾?本书基于沉淀成本理论和补偿理论,提出必须先依据沉淀成本的规模与沉淀的程度,区分哪些环节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哪些环节自然垄断性已经弱化,并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制度。
  •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本书主要研究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本书包括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概述、寿险公司组织结构、寿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个人营销管理、信息管理等9章。
  • 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自治区党委、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本规划《纲要》是全区人民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热门推荐
  • 篮坛灌篮高手

    篮坛灌篮高手

    我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我要证明我才是chosen-one!勒布朗詹姆斯?他不过是一个小偷!他可以偷走我的状元,但他偷不走我的实力!统治篮坛的一代天才重伤之后,得到灌篮高手系统,看他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诸侯纪

    诸侯纪

    九天诸神,十地众魔,战乱乾坤,世界沦陷。九天崩,十地裂。神魔从此消失。诸侯争霸,风烟四起,天人交战,人命如草。谁人都想震慑寰宇,主宰世道,却不知从哪里开始传言,于无尽的幽冥里,神魔正待回归……
  • 穿越之废物女神崛起

    穿越之废物女神崛起

    你太好可爱,总是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想保护你~
  • EXO之不许说再见

    EXO之不许说再见

    好容易到了大学,我唐笑本想平静地找个男友…然而事情与我想得似乎不太一样,啊啊啊我为什么会是个外协!
  • 穹顶之战

    穹顶之战

    一个学生血脉觉醒成为武者,在武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论宇宙有多么的广大都要有我地球人的身影,无论高手有多么的稀缺,也要有我地球人的一席之地。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如果站在宇宙之巅。
  • 三世至尊

    三世至尊

    我有四个亲人,但我是个孤儿,我不信任任何人,却相信感觉,我从不说谎,却经常不说话。当童话书中的世界让我失去一切,我终于明白,只要是正义的即便在卑劣都会被原谅,既然无法改变,那就肆意搅动。
  • 战神联盟之记忆海洋

    战神联盟之记忆海洋

    散落的记忆碎片,神秘的人类女孩,神秘的黑暗组织,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
  • 健余先生抚豫条教

    健余先生抚豫条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校那些事儿

    学校那些事儿

    以一种书籍的名义来记录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很快乐,这本书是真实的。人的名字也是真实的,发生的所有琐碎小事,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此本书已弃坑,进来别后悔。)
  • 遇见心的守护天使

    遇见心的守护天使

    大雨过后总会遇见彩虹,只要你心中仍然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