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3000000002

第2章 重返印度:它还在(2)

1552年他前往日本和中国传教,最终病逝于广东省台山县的上川岛。两年后尸体运回果阿,容颜宛然若新,震惊了全世界,被视为神迹,安放在巨大的银棺之中。每隔十年,教堂就会开棺展示,上一次开棺是2004年,教皇保罗二世也亲临现场。

旧果阿是作为温柔与美好而存在的。整个下午,我坐在白色的圣弗朗西斯教堂前的广场长椅上,心生恍惚,对自己身在印度产生了不真实感。绿草如茵,凤凰木绚烂如火,空气里流淌着清新的轻愁,弥漫着昨天暴雨后残余的湿润感。

经常有人说,印度多么地脏乱差--说这种话的人只是不曾见过印度真正的样子。仿佛脏乱差对他们来说,就是猎奇,并以此产生“印度真落后”的优越感。瓦拉纳西又成为了脏乱差的显著代表,听到那些人得意扬扬地展示“恒河浮尸”的照片,我都会觉得难过。这是一个文明对于另一个文明何其偏颇的认知。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里对于恒河的简单粗暴的论断,更是有失尊重,令人失望。

中国游客去印度旅行通常都走北部常规路线,瓦拉纳西,德里,阿格拉,斋浦尔。如果时间再多一些,就加上阿姆利则和加尔各答。这些城市都在印度北部,很多人看了这些地方就觉得印度就是这个样子了。

其实印度南部有很多地方是优雅秀美、风情万种的:曾经的荷属殖民地科钦,法属殖民地本地治里,葡属殖民地果阿……在此先不谈殖民者给印度带来的伤害多么大的话题,作为一个背包客,我看得更多的则是欧洲各国在印度留下的优美建筑。印度是一个有容乃大的国家,胸襟宽广,也懂得宽恕之道。我几乎没有见过对英国殖民者咬牙切齿的印度人,相反地,印度和英国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微妙的融洽,这要归功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英国人骨子里存有的绅士风度则是镜子的另一面。

我绝对不是为万恶的殖民者说话,他们不顾死活地远渡重洋,跑到远东掠夺财富当然无疑是卑鄙无耻的强盗行径。我所惊讶的只是印度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蕴涵的柔韧:在漫长的殖民期里,都不曾为此消坠了自己的志气,逆来顺受,拈花微笑,无论怎样的沧桑,都不曾改变风骨。当今世界,如果说有一个“价值观输出大国”,那么就是印度。

简要地说,人类只有两大宗教:犹太教和印度教,起源分别是以色列和印度。伊斯兰教、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分支。佛教、耆那、锡克则是印度教的分支。磨房的资深驴友“杭州的Shirley”说:“纵然地球毁灭,以色列和印度都会依然存在。”

我赞同她的观点。

傍晚时分,和Starco旅馆的老板夫妇聊天,他们劝我不要去亨比,说那里比果阿还要炎热。我意已决。其实对于气温相差两三摄氏度,我并没有非常敏感,再热,也不至于中暑而死。我对于季节向来不加选择,这也是我会在6月烈夏出现在印度的原因之一。我总是认为,旅行不必问季节的好坏,因为季节本身没有好坏,盛开时欣赏绽放,衰败便欣赏凋谢。他人觉得适宜的季节,对我来说反而会更生踌躇,因为不愿意和别人去争抢资源。我最喜欢,人走茶凉筵席散,一轮残月当空垂。在尽可能的寂寥里,摒除了不相关人事的喧嚣,方与自然更为接近。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说,就是旅行旺季一应消费会翻倍,旅馆也更抢手。而淡季时,连旅馆老板也放松心态,亲切温柔。

早上七点半,跳上班车去马普萨,再转帕纳吉,坐上了八点一刻开往霍斯比特的班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最适宜看风景。虽然副驾是死亡率最高的位置,但在印度旅行时,我从来不担心。总觉得自己有神灵护体,不会这么快地客死他乡--上帝会护佑我走到更远的地方去。如果不用这么神神叨叨的语气说话,那就是在印度坐车很安全,印度人基本上都不饮酒。各种宗教教义都是反对酒精的,他们认为酒精会打开罪恶之门。

我可以充分信任司机在清醒意识下的驾驶技能。

为什么亨比有这么多的石头?

抵达霍斯比特时已经天黑,亨比还在13公里之外。再坐半小时的班车,终于来到亨比。才下车我就喜欢上了亨比,夜深,一条短短的街,尽头是高耸入云的维鲁帕克萨寺庙。

亨比停电,村庄静静地笼在夜色之中。我随意跟随一名印度男子入住家庭旅馆,只要150卢比。房间比想象中的还要好,大床、风扇、冷水淋浴,还有几只满墙乱窜的壁虎做伴。房费砍到120卢比后,我满意地去村口吃饭了。在餐馆里有人搭话,是个帅哥,很小心地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不是,他是。聊得很开心,他叫佐佐木,他住的旅馆才100卢比,大悦,决定明天就搬过去。

停电,用手机时不时照一下路,免得踩到牛粪或者人。亨比是个温柔纯朴的小村庄,有不少人为了消暑,晚上直接躺在路上睡。回旅馆突然发现佐佐木就住在隔壁,气愤,原来我砍价的手法还是太嫩了。

和佐佐木坐在门口台阶上秉烛夜谈,游历印度,我手持一本日本人写的《走遍印度》,佐佐木也是。我们都翻到印度地图的那一页,用手指画出自己走过的路。佐佐木说班加罗尔太贵了,他曾经在那里找了6小时,都没有找到300卢比以下的旅馆,不得不连夜跑到迈索尔去。对于佐佐木的意志力我深感佩服,我大概至多坚持找3小时就会妥协。

佐佐木之前挺有钱的,曾经花了8万元人民币在意大利学了半年绘画艺术,又在菲律宾待了4个月,每月掷资800美金学英语。如今花完了大部分积蓄,跑到印度变成了穷苦嬉皮。反正我一路认识的背包客要么是没钱的,要么是“祖上也阔过,现在没钱了”。要不怎么物以类聚呢。

佐佐木在亨比已经逗留了5天,亨比是维查耶那加尔帝国的首都遗址,初建于14世纪,1565年被穆斯林攻占,洗劫一空,变成废墟。

5月我在马来西亚槟城,上铺的德国老妇人对我说:“亨比真是太好了,去吧。”所有前辈的经验都值得聆听,于是6月,我义无反顾地前来。次日在街上找了辆TUTU车,环游亨比遗址。应该怎么陈述亨比带给我的震撼呢,在我看过的所有的帝国废墟里,亨比是唯一一个可以与吴哥窟并驾齐驱的。亨比甚至有着吴哥窟所没有的魅力,那就是印度人对于其伟大文化的漫不经心。吴哥窟已经被各国游客占据得密不透风,亨比却依然沉浸在中世纪的缓慢优雅中,村民们也还没有富裕起来、势利起来,似乎甘愿生活在数百年前那一场华丽的皇朝幻梦里。维查耶那加尔帝国毁灭了,其子民的余魂仍然生生不息着,固守着已经远去的帝国背影。

比起那些寺庙、集市、皇家浴场甚至皇宫的遗址来说,最让我震动的是亨比的天然巨石,一路上我不停地发出同样的疑问--为什么亨比有这么多的石头?上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满山遍野都是数米高的巨石胡乱堆砌着,好像外星人在这里做过殊死搏斗似的。苦思之下,我的结论是正因为这里有如此繁多的巨石,才会有帝国诞生于此。就近取材,便于打造胜利之城。

亨比虽然1986年就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却也只收费5美金。而且幅员辽阔,大多数遗迹是免费开放的,检票的地方统共也只有两座重要的庙宇:维拉达神庙和莲花寺。

在印度旅行成本很低,首先火车票是白菜价,其次旅游景点的门票也都便宜,世界文化遗产这种档次的,都是5美金的标准。而且5美金还只是针对外国人,印度人的话,就是10卢比。10卢比是什么概念?人民币1.2元。外国游客享受了印度人的慷慨后,就把情绪转向了唯一的例外--泰姬陵。泰姬陵名气太大了,不在5美金的范围里,门票是750卢比的(15美金)。

印度人则是30卢比。怎么好意思埋怨?要有良心呀,750卢比这张全印度最贵的门票,其实仔细一想也不贵,因为它是一张全城景点通票,能够游览阿格拉堡等多个景点。当年莫卧儿王朝为了建造泰姬陵倾尽全国之力,你不掏这点钱,都对不起满地大理石,何况还是在骚扰人家皇后的陵墓。

另外,印度人并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模式,旅游景点边上的餐馆、火车站、火车上的餐饮,也都是心平气和的正常价。并无“老子现在垄断经营了哦”的架式,更不会有那种“此生只宰你一次,此时不宰,更待何时”的恶形恶状。

差劲导游死命劝购的事情,我也不曾见过。旅游景点自然会有那种想要靠英文解说赚小费的人,你说不需要,也就微笑着走开了。

亨比:一场关于巨石的长梦

维拉达神庙有56根音乐石,据说轻轻敲打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有规定禁止游客去敲打音乐石。庭院里还安放着一辆几乎未被损坏的石制战车,在穆斯林教徒长达6个月的洗劫里能完整保存下来真是个奇迹。莲花寺造型很优美独特,糅合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两种不同风格。

盛夏时分在亨比晃荡很是享受,因为暴晒之下,游客很少。有些寺庙空无一人,在寂寥之中好像能够隐约触摸到数百年来的幽暗光阴。当时刻下这些精美石雕的匠人,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当年的帝王将相们也曾经像我这样站在这里仔细凝望吧。人为的毁灭,岁月的侵蚀,又都是哪方神灵的旨意?世上的成住坏空,繁华如过眼云烟,终究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样的缘故,致使我在今时今日独自站在这里凭吊历史?当年,他们看着这么多以不规则姿态胡乱堆积的匪夷所思的巨石,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也像我这么想--必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摆弄着这一切?

16世纪时,曾有人这样描述过亨比的前身:“比罗马还要大,宫殿金碧辉煌,百姓生活富裕……”听着这样的记录,再看看如今只余一座小小村落的亨比,果然白云苍狗。很多在摧毁中幸存下来的古老建筑,被印度人修修补补,变成了自己的家园。这些维查耶那加尔帝国的子孙们,和祖辈霸业之间的隔阂,悄然模糊,浑然一体。

夜归,又遇到佐佐木,他肩上搭一条擦汗的毛巾,刚刚爬了马堂加山回来。我们坐在旅馆天台上,望着落日,无所不谈。佐佐木是个完美的听众,纵容着我的唠叨。饭毕,我们前往门票只要2卢比的维鲁帕克萨寺。我觉得整个亨比,最美的就是维鲁帕克萨寺了,供奉着湿婆神,香火至今长盛不衰。正对着亨比村的主街,白色塔门高达50米,时有猴子在上面欢快地腾跃。

月明星稀,风沙四起。几十个印度人随意地躺在地上睡了,影影绰绰地。我和佐佐木也平躺在寺庙的石板上,闭着眼,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说着。

我说:“佐佐木,教你一个省钱的法子,明天退了旅馆的房间,100卢比也不用出了,就睡到这里来。”

“洗澡怎么办呢?”“通巴德拉河还不够你洗的啊?”佐佐木轻声地笑。

又一日,我坐车离开,想着还未与佐佐木说声再见。也好,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可是转念间,佐佐木突然不知从哪儿跳上了车,塞给我一张明信片,让我写下地址,说要寄亨比的明信片给我。车子渐渐驰离了亨比。亨比就像一场关于巨石的长梦。

突如其来的晕眩之美

我坐二等硬座转车去贡德尔,在火车上遇到一群花枝招展的“海吉拉斯”,也称为“神的新娘”。说白了,就是双性人。她们头戴鲜花,身穿纱丽,涂脂抹粉着。印度的海吉拉斯和泰国人妖不太一样,海吉拉斯们的阉割手术不够彻底,因此没有人妖那么娇美,从外形也看得出粗犷的男相。

关于海吉拉斯的来历可以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答案。传说王子罗摩放弃王位,在林中苦苦修炼并得到神力。仆人们都离开了罗摩,只有一个被阉割的仆人等了14年,一直等到主人归来。这个仆人就是海吉拉斯的始祖。海吉拉斯得到了罗摩的祝福,因此,印度传统上认为海吉拉斯具有法力,是吉祥的人,能为人带来好运、驱除厄运,遭到其诅咒的人就会失去性能力。

关于“神的新娘”的另外一个传说则来自于《摩诃婆罗多》,人们想要在战前用人体祭神,只有两个男人符合严苛的要求,一个是克里希纳,另一个是阿拉万。阿拉万自愿充当祭品,并提出一个条件,想要与一位美女结婚,死前享受一夜风流,没有女人愿意。于是克里希纳自愿变为女形,同阿拉万举行了婚礼。阿拉万的奉献精神使女神杜尔迦为之动容,她让阿拉万的头部复活了。从此,阿拉万以半人半神的形态受到海吉拉斯的顶礼膜拜。

“海吉拉斯”不自己组建家庭,往往成立公社,共同生活。公社不与外人来往,相对封闭。威廉·达尔林普在《精灵之城》里详细地对海吉拉斯这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进行了研究。海吉拉斯总是出现在婚丧嫁娶这些热闹场景中,为人们唱歌跳舞祈祷祝福,以这种乞讨方式维生。也有一部分海吉拉斯从事色情行业。

索菲亚是这群海吉拉斯中最美丽的一个,才20岁,会讲英文。索菲亚喜欢我的帽子,于是我立刻摘下来送给她。索菲亚说她有一个情人。她微笑的样子,让我觉得一切都很好--如果成为海吉拉斯是索菲亚自由意志的选择,那么一切都很好。

印度是一个很宽容的社会,它提供了各种方式让再穷的人也能够挣扎着活下去。人们并不歧视乞讨,甚至乞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火车上自由行乞的除了海吉拉斯,还有穷人、残疾者、卖唱者……印度火车就是社会的浓缩。只要你懂得了印度火车的肌理纹路,就对印度不会太陌生。如果你爱上了印度的火车,就一定爱上了印度。

在贡德尔下车时,索菲亚戴着我送给她的黑色遮阳帽,俯身轻吻了一下我的脸颊。我立刻呆掉了,被一种突如其来的晕眩之美晃得站不住脚。天啊,《精灵之城》字里行间的“神的新娘”突然真实地亲我了!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谁亲我了,男的?女的?神的新娘?不管索菲亚的性别,这无疑是一种友善的祝福。

以前在马来西亚,一对可爱的穆斯林小男生在他们妈妈的示意下,对我行了个吻手礼,我也被震撼得不知道怎么回应才好,好像觉得自己配不起这么纯真的尊敬似的。

在亨比认识的佐佐木改变了我的旅行路线,因为他说班加罗尔的旅馆很贵,于是我放弃了去班加罗尔的打算,直接回到孟买,想从那里北上。背包旅行存有这种随意之美,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就会把你带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或者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使地图上的某一点被轻轻越过。

再次回到孟买,我不得不谴责自己将“随意旅行”的风格发挥得太过肆意了,竟然完全没有考虑到今天是星期天。在印度,星期天下午是不卖火车票的。只得再去DelightGuestHouse凑合了一宿。

同类推荐
  • 稀薄的秋凉

    稀薄的秋凉

    作者倾情于人的生存,大地的处境。身边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而旷野却日渐凌乱。那些蔓延的青草与树木,淤泥的田园与农耕都被覆盖,人与事俱不能怀旧。精神或物质处在双重夹缝中,境况窘迫。不可尽言。分为经过北坡、月夜无眠、稀薄的秋凉、折断布谷、李白那只酒瓶、蝉声满树、春雾迷离、水与泥、随手九辑,收录了《谛听早晨》、《春天已经走远》、《阳光灼伤这个盛夏》等60多篇散文。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由张惠琳著,是游记散文。作者以女性独到的细腻目光,真挚入微的情怀,严谨周详的描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而浪漫的西部人文风情画卷。《西风漫卷》文字精练,视野宽阔,内容平实之中又见深度。
  • 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本书最大特点就是凸现人文历史,围绕“到上海就要体验上海”的宗旨,在对景点介绍时贯穿“人文历史”这一脉络。本书中,力求实用、新颖、可读、趣味,便于游客方便查阅选择景点,除了全面介绍上海风貌、经典景观外,又分门别类的介绍了上海的时尚购物、经典食店、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度假胜地、经济型住店及旅游交通资讯等实用信息。
  • 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本书介绍和宣传了甘肃旅游资源,包括:“陇原风物篇”、“文物古迹篇”、“石窟碑刻”、“寺庙塔墓”、“长城关隘”等。
热门推荐
  • 别的你不懂

    别的你不懂

    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的女孩,被爸爸逼去韩国留学,留学的同时,遇见了十二大校草,他们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傻丫头撞上冰山校草

    傻丫头撞上冰山校草

    他,平日里冷漠得像一座冰山,直到遇到她,他才改变。“她回来了,我也该走了”花雪柒忍着心撕裂而带来的痛冷羽晨惊慌的看着花雪柒,他不相信她会这么狠心
  • 落仙之子

    落仙之子

    世界广袤,我之渺小,如何?乘风而起,腾龙九天。妖魔鬼怪、天地隐秘,探寻背后的秘密。
  • 怪奇凶杀事件簿

    怪奇凶杀事件簿

    茫茫雨夜,《猎奇》杂志的记者诗文文针对一起怪奇凶杀案件拜访了精神科医师莫有闲教授,但万万想不到的是,这次深夜长谈的话题却涉及了一起又一起怪奇凶杀事件,而在清晨到来的时候,这家医院好像也在隐藏着什么...本书是悬疑推理小说,不走寻常路.另外,随着故事的发展,口味会很重,还有一些看起来像灵异的现象.但那些只是假象,这个故事灵异的表现背后,都会有合理的解释.我不会用灵异来解释任何一起事件,甚至包括我自己.
  • 多留一点爱

    多留一点爱

    在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村子里,存在着这样一个大家庭,这是什么样的家庭呢?在这个家庭里,有老人,也有小孩,他们和睦相处,互帮互爱。偶尔也会吵架,但事情过后就会和好如初,就跟从没有发生过一样。不管家庭中的哪个人出远门,也许一个月,大半年,甚至过年也在异乡漂泊,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都会想着对方,默默地祝福着对方平安,好运。之所以作此一书,因为现实家庭中都不止一个孩子,两个甚至三个,目的主要是不管你在何处工作,都应该回家看看,父母在不远行,应该多待在父母身边时间多一些,陪父母说说话,多孝敬一下他们,父母对你的付出实在太多了,陪他们说上几句话的工夫还是有的吧。
  • 半壁江山半壁人

    半壁江山半壁人

    一场风花雪月,一段倾国往事。两生花开,乾坤更替。海兰珠,原名方青鸢,江南一隅小闺秀,彼年及笄,良人已定,时缝满汉交兵,江山未倾,却倾了她的一生,开始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皇太极,枭雄志在君天下,不慕红妆,不慕红妆,只肯半壁换霓裳。没有一场爱,比这更宿命,没有一场爱,比这更报应。袁二郎,青梅竹马,较她年长,曾是一生所托,最终无缘比邻,为她葬一世韶光。多尔衮,冷酷少年,城府极深,一念之间缘起亦缘灭,为她徒增半世哀伤。
  • 徽州女人

    徽州女人

    原来情同手足的姑嫂两个,在商战中积怨颇深,历经磨难,终于明白,家和万事兴。
  • 游春曲

    游春曲

    [花雨授权]为什么她会那么倒霉,明明仰慕他那么久,他却要耍她,还要为了兄弟情谊把她的救命宝贝,拿来救他兄弟的夫人。喂!她也中毒了啊,怎么办?于是三十六策选上计,看来只好继续逃婚——
  • 老妈,有人说他喜欢你

    老妈,有人说他喜欢你

    “话说老妈,你有让你气到吐血的人吗?”“怎么可能,你老妈我才是那个把别人气到吐血的坏蛋~”“那为什么你每次见到千幕叔叔溜得比兔子还快?”“咳咳,我不想见到讨厌的人~”嗯,他表示他老妈有时候的确是死鸭子嘴硬过头了,但真是没问题么?总感觉老妈会被折腾的很惨...
  • 天地游戏录

    天地游戏录

    意外之下,新手古飞带着属于轮回空间的游戏契约穿越到了武道通天的天地大陆!强者如林?天赋差劲?被人欺凌?没关系,勤能补拙,游戏世界带你成神!单人游戏,组队游戏,还可将一切具现!这里有热血的恐龙快打和拳皇,高科技的魂斗罗和高达,还有宏伟的三国志和魔兽争霸,神奇的怪物猎人和数码暴龙……不够吗?面对着那些号称通天彻地的大能和妖魔!古飞微微一笑,默默翻开了仙剑奇侠传和封神榜……喂喂!奥特曼你蹦出来干嘛?【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