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5000000005

第5章 俄美关系:不情愿的伙伴关系(3)

1995年议会选举的结果再一次对叶利钦的对美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俄罗斯共产党和极端民族主义政党咄咄逼人的气势,尤其是即将面临1996年的总统大选,叶利钦有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无论是俄罗斯共产党还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俄罗斯自民党,都在议会选举中利用了俄罗斯选民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的这种不信任和敌意。事实上,对美国的这种不信任和敌意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克林顿自己都认识到,如果美国在这次选举中公开支持叶利钦,那将是一个适得其反的导致毁灭性后果的——“死神之吻”(akissofdeath)。只有在美国表现出似乎是将叶利钦勾销掉了或者“骑墙”态度,才能够真正“帮助”叶利钦再次当选;而叶利钦也认识到,除非他在外交上做出实实在在的调整,才有可能将选票从对手那里吸引过来。

(二)从“好孩子”部长到“友善的毒蛇”

1996年初,作为“亲美派”代表人物的科济列夫的去职,以及被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为“萨达姆·侯赛因的朋友”的普里马科夫的上台,表明叶利钦决心对外交政策做出更大幅度的调整。美国舆论评论说:“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作为俄罗斯外交部长的突然出现使整个西方打了个寒颤。鲍里斯·叶利钦选择这条曾统领他的谍报机关的友善的毒蛇表明,俄罗斯外交中‘好孩子’部长的时代结束了。”

普里马科夫是科济列夫对外政策的严厉批评者,他反对科济列夫以西方为焦点的外交政策。在他看来,俄罗斯不可能回避它与美欧社会在利益和价值观上的巨大不同,正因为俄具有明显的与美国的利益不相容的特殊利益,因此通过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体系对美国的权力加以限制是俄罗斯巨大利益之所在。“俄罗斯……仍然是一个大国,因此国家的对外政策必须与这种身份相称”。普里马科夫担任外长之后,俄罗斯的对美政策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如在同美国打交道时强调两国的平等关系和俄的强国地位。针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霸王作风,俄积极倡导建立以多极世界为原则的国际关系体系。

由此,俄美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对立:北约东扩、独联体外交、削减战略武器的谈判、伊拉克和科索沃等热点问题、与伊朗的原子能合作,等等。

在北约东扩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提出要加入北约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1993年夏天,叶利钦访问波兰、捷克时,提到了东、中欧国家加入北约这一问题。叶利钦甚至还表示,波兰可以自己就是否加入北约问题做出选择,“加入北约的问题是波兰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俄罗斯的问题”

国这些:为解理被度的态钦利叶。家加入北约与俄罗斯的利益没有矛盾。但很快,俄罗斯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俄总统在西方领导人面前否认了这一说法。1993年底至1994年初,俄立场就明显趋于强硬。1994年1月,叶利钦明确表示俄罗斯反对波兰等东欧国家加入北约,认为它将导致欧洲政治与军事的不稳定。随着北约东扩的不断推进,俄罗斯无论是政界、军界还是学界都强烈反对北约东扩。1996年和1997年之交,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北约扩张》的宣言,强调北约扩张计划对俄罗斯及世界安全的危险性。一些俄罗斯议会下院的议员成立了“反北约”

的党团联合会,强调把议员团体团结在反对北约的思想周围,加紧确立保护俄罗斯利益和安全的一切必需法律,促进独联体国家包括军事在内的一体化进程。来自俄军总参谋部的“可靠消息来源”称,“俄罗斯现在无力阻止……(北约)扩大到波兰”,但是,如果北约决定接纳波罗的海国家为成员,那么俄罗斯武装力量将立即被派往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在对独联体的政策方面,苏联解体前后,在许多俄罗斯人的眼里,其他加盟共和国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文化上、精神上和政治上也与俄罗斯格格不入,他们希望俄罗斯彻底甩掉这个负担,全面转向西方寻求俄罗斯的复兴之路。

随着俄罗斯对西方政策从幻想走向务实,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把对独联体的政策从以俄罗斯为中心转向推动后苏联空间的地缘政治多元化,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大力援助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立国家,是我们阻止俄罗斯的帝国野心的唯一出路。”西方国家一方面企图在俄乌关系中打进楔子,通过对乌克兰大量投入以形成对俄罗斯的牵制;另一方面,加紧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施加影响,在牵制俄罗斯的同时,实现对里海油气资源和中亚地区其他稀有金属的控制。这样,从1994年开始,美国加强了对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支持独联体内的离心倾向,以达到阻止俄罗斯复兴“欧亚帝国”的目的。而俄罗斯则从1993年起就开始调整其对独联体的政策,逐渐把独联体问题置于其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1995年9月14日,叶利钦正式批准了标志着俄罗斯对独联体总体战略构想的《俄罗斯联邦对独联体国家战略方针》。该文件的出台表明,俄罗斯已经认识到,对俄罗斯而言,独联体地区已不仅仅具有周边安全和地区稳定的意义,而是作为俄罗斯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最主要的地缘政治依托。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在中东的地位及其影响明显下降,美国则利用海湾战争扩大了其在中东的影响,确立了在中东格局及中东问题解决上的主导地位。这样,在中东问题上俄一度消极应付,完全追随西方,听任美国大包大揽,自己成为一名配角和助手。因此,就对伊拉克的政策而言,俄罗斯从苏联那里继承的是一项在国内颇遭非议的对伊政策,尤其是由于在最初的两年里继续执行倾向于西方的政策,对伊拉克的政策招致了更多的批评。俄国内舆论紧紧抓住对伊制裁给俄造成的财政损失做文章;政府的反对派则以此为把柄,攻击执政者罔顾国家利益,执行向西方磕头的政策。这样,随着追求俄自身利益在俄对外政策构想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伊拉克因素在俄对外战略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俄罗斯力图尽快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将伊拉克从国际“贱民”的地位上解脱出来。因此,对于美国时不时以各种理由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俄罗斯采取了反对和谴责的态度。

90年代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并且造成了三次大的冲突和战争。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俄罗斯最初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尽一切可能向国际社会表明其与苏联的不同;其二,奉行全面倒向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国1995年8月1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科济列夫上施加自己的影响,基本上是跟随西方立场。这样,欧共体在1992年1月15日正式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俄罗斯很快也正式承认了它们的独立。随后,俄罗斯也继欧共体和美国承认了波黑的独立。波黑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甚至还追随西方对南联盟实行经济制裁。

但是,从1994年开始,俄罗斯在南斯拉夫波黑问题上的政策也趋于强硬。

在整个波黑危机过程中,俄罗斯作为国际联络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危机的调解,而且针对西方在南斯拉夫危机问题上不公正的、甚至是偏向反塞尔维亚一方的做法,俄罗斯公开地站在波黑塞族一边,反对北约和西方国家偏袒克族和穆族。科索沃危机爆发后,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对南空袭,当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北约的行为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不仅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而且违反了俄罗斯和北约关于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的基本文件,开创了重新采用武力强制政策的危险先例,整个当代国际秩序受到威胁”;提出“联合国安理会应当讨论目前局势”;要求北约立即停止武力行动。正在赴美国途中的普里马科夫总理在大西洋上空下令专机做“U”型返转,取消了对美国的访问。俄罗斯政府还立即召回俄罗斯驻北约首席军事代表,暂停与北约的一切合作。3月26日,俄罗斯还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谴责北约侵略行径的议案。3月底4月初,俄罗斯举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演习,并派黑海舰队的舰只前往地中海,以显示强硬姿态。

俄军装甲车几度逼近科索沃,一支俄罗斯部队甚至还“偶然地”(俄外长伊万诺夫的解释)先于北约部队进入科索沃,俄伞兵更是突降普里什蒂纳机场。

三、普京时代的俄美关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俄美关系在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矛盾和斗争,到90年代末,俄美关系陷入低谷,两国关系的僵冷状态一直延续到普京执政后的一年多时间。2001年3月,美俄相互驱逐外交官,使得俄美关系几乎处于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成为俄美关系迅速升温的契机。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初的“伊拉克危机”,则使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2003年春,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美俄关系又一次陷入僵局。战争之后双方实施调整,双边关系逐渐有所缓和。但是,2003年底至今,随着俄国内政治出现向本土化和权威主义倾向进一步回归的趋势,俄罗斯“民主政治”问题成为影响俄美关系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在普京执政后最初一年多的时间里,俄美在一系列问题上分歧依旧:从导弹防御计划到对巴尔干的政策,从俄罗斯与伊朗的军事合作到俄罗斯内政问题。刚刚涉足外交领域的普京也还不可能对俄外交走向形成独到的见解,而即将进行的美国总统换届选举也使他觉得最好是采取观望态度,俟大选尘埃落定,再决定如何同美国打交道。但小布什政府上台之初,其对俄政策却一度表现得十分强硬,如警告俄“不要重新采取扩张主义”;以反间谍为名驱逐56名俄驻美外交官;宣布减少向俄削减和拆除核武器提供的援助;与俄争夺在乌克兰、摩尔多瓦等国的影响,等等。俄则针锋相对予以还击,使得两国关系跌入低谷。

(一)“不受欢迎的人”

2001年3月21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代表美国政府照会俄罗斯驻美大使尤里·乌沙科夫,宣布在上个月曝光的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人员汉森涉嫌充当苏联和俄罗斯间谍一案中,56名俄罗斯驻美外交人员因“充当了间谍行为的操纵者”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其中6名外交官必须立即离开美国,另外50名在限定的时间内离开美国。这是自1986年共和党里根政府时期大量削减俄外交人员以来美国官方最大的一次外交官驱逐行动。随即,作为报复,俄罗斯宣布驱逐50名美国驻俄罗斯外交官。

事情发生在2001年2月18日,星期天。一名50多岁的男子手提一个公文包,若无其事地走进离华盛顿不远的弗吉尼亚一座公园。他看四下无人,就把包放在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然后匆匆离去。这名男子晚上回到家里的时候,几名联邦调查局的便衣特工已在他家等着。他没有反抗,束手就擒。这名男子名罗伯特·菲利普·汉森,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名资深特工,同时为俄罗斯充当间谍。他去公园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他放下公文包后不久,就有一名俄罗斯人前来取走。这一切都被录了像。联邦调查局特工同时在另一地点查获俄国间谍机关按约定秘密付给汉森的报酬共50000美元现金,放在一个大信封里。20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弗里对新闻界证实,汉森确实已经被捕,并于当天在弗吉尼亚接受地区法院的传讯。联邦调查局发言人卡特说,汉森被控于1985年至今为苏联和俄罗斯充当间谍,窃取美国国防机密情报。

汉森当年56岁,已婚,是六个孩子的父亲。汉森1976即进入联邦调查局,在国家安全处担任特工已近27年。据美国助理检察官贝洛斯透露,汉森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反间谍领域工作,他常常监视在美国的俄罗斯间谍的行动。上司分配给汉森的任务是,监视俄罗斯在华盛顿的大使馆以及其他官方机构,包括纽约的总领事馆。他从1985年10月1日起,成为一名为苏联服务的“双重间谍”。从此以后,他涉嫌向苏联和俄罗斯多次提供美国机密情报,并出卖了三名为美国工作的克格勃“双重间谍”。其中,两人被莫斯科当局处决,另一人被监禁后获特赦。

联邦调查局前局长威廉·韦伯斯特已奉命组成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评估汉森出卖情报给美国造成的损失。联邦调查局多位资深官员均估计,汉森向苏俄出卖情报可能是继1994年“埃姆斯间谍案”败露之后,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间谍案之一,已经严重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联邦调查局透露,汉森的间谍行动是不久前才被注意的。调查局四个月来一直派人对汉森进行跟踪和盯梢。汉森是一个老练而又狡猾的间谍,他只用密码传递情报,采用特工地下活动技术、秘密约定接头和情报交接地点。俄方取情报的人员根本看不见他,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据美国情报机构分析,汉森为俄国人工作纯粹是为了钱,他得到的报酬估计达140万美元,其中60万美元是直接到手的现金,其余部分以转账方式汇入他在瑞士的银行户头;另外,还有几枚钻石。

据联邦调查局初步估计,汉森先后向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提供了美国电子侦察系统的国防机密,同时提供机密文件,向俄国人证实1994年以前为克格勃工作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特工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出卖的美国国防机密是否真实。检察官2月20日对汉森提出指控的证据中还包括:汉森1985年化名“罗姆内”,向苏联提供了两名为美国工作的克格勃间谍的名字;1989年,再次向莫斯科提供美国国防机密文件。据情报专家分析,如果这些指控属实,汉森可能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情报。间谍专家怀斯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任何处在汉森地位的人都能提供许多非常宝贵的情报,一个处在这种地位的人可以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因为他不仅掌握谍报获取方法和美国特工姓名,而且还能搞到最为机密的文件。例如,美国是如何窃听俄罗斯在纽约的领事馆的。”怀斯还说,汉森或许还能向俄罗斯证实,已经被定罪的前中央情报局为俄罗斯服务的间谍埃姆斯所提供的情报是否准确。

同类推荐
  • 后土烽火

    后土烽火

    在后土岭老百姓家中养伤的八路军战士宋雅琴和马成宝,伤逾后放弃寻找部队的愿望,毅然在后土大地高举义旗,燃起了抗日烽火。抗日纵队同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利用迷信发动群众,抗交征粮凝聚百姓,近身肉搏专打小股敌人,杖毙俘虏消除恐日心理,联合土匪壮大抗日力量,出其不意智取炮楼,设谋用计清除铁杆汉奸,用敌尸臀肉熬药治愈冻伤战士,攻城失利反向伏击给日寇以重创……队伍很快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作品着力塑造了宋雅琴等人为救亡图存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全书46万字,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故事生动曲折,情节跌宕起伏,真实的再现了后土大地波澜壮阔、英勇抗日的宏丽画卷,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艺术享受。
  • 大国尊严

    大国尊严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之际,谨以此书献给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将士……
  • 尖刀兵

    尖刀兵

    《尖刀兵》描写主人公的一段军队生活故事。讲述主人公如何从一名辍学青年成为所谓的“尖刀兵”,小说以主人公回忆军旅生活的片段为线索,讲述一支常年驻扎在艰苦地区执行特殊任务的战士们的执勤,训练,生活的故事,展示他们独有的人物个性和朴素无华,忠诚的报国情怀。敢为“尖刀”勇往直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创造着常人眼里的不可能,这就是“尖刀”
  • 公安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

    公安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

    这是中国首部全景记录公安特警狙击手训练、选拔、成长的小说。长期以来,大家所看到的狙击手基本都不是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而真正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狙击手,大家对他们又一无所知。即便是有,基本都是描写部队和武警的偏多,而公安特警狙击手完全是一个空白。我所写的这部题为《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的小说中,描写了我从部队退伍特招到公安特警野狼突击大队后,一步步从特警队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整个小说中,不仅有描述特警男儿威武的男子汉气概的故事,还有3朵女警花在一路训练中的衬托。整部小说大约40万字,通过朴实的文字充分展示了公安特警狙击手浑身是胆守护平安,神圣使命从不动摇;通过完成各项任务充分体现公安特警狙击手豪情壮志直冲云霄,短暂时光,一生一世的自豪;通过面对对每次考核淘汰充分证明了他们:时刻准备着,首战就用我,时刻准备着,需要我们从来不沉默。
  • 我在黑暗中守护光明

    我在黑暗中守护光明

    这是一个全方位展示我国隐蔽战线上的英雄的故事,有让人心痛的爱情,也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也许你再抱怨生活的不公,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考。作者希望感兴趣的懂行的一起来完成这个故事,仅以此书献给我心中的英雄。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你将会看的一份份动人的感情,一个个执着的信念。如果有兴趣可以一起来交流jiamochen1213在你打开这个故事之前,我能告俗你的只有这仅仅只是一个故事……
热门推荐
  • 两界缘由

    两界缘由

    天地之间有大隐秘:传闻上古之时,凡俗亦可撼天,三皇五帝,虽为蝼蚁,可以驱神,今朝世人,终归了了一生,不能惊天动地,前人之能,后辈坤龙,以三世之身,成无上之躯,追溯上古之谜,一界成,一界亡,两界之缘由,留待后人评说。群号:372765985
  • 一吻定情:独宠迷糊甜心

    一吻定情:独宠迷糊甜心

    第一次见面,他让她成了全校女生的公敌。第二次见面,他将她堵在墙角威胁,“你再叫信不信我吻你?”至于第三次见面,莫名成了某男未婚妻?还把她好闺蜜给赔了!等等,他压着我干嘛?“滚!”“滚?一起!”喂喂喂,我让你滚不是我滚更不是让你抱着我一起滚!【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强吻99次:老公轻轻爱

    强吻99次:老公轻轻爱

    第一次正大光明的见面,”小姐,你打算在我怀里呆多久?“叶小姐囧了。他是黑白通吃的南宫当家,她是普普通通的良民!却不想因为自家儿子的一场安排相遇,叶小姐彻底陷入了恶魔之手,”老公,你能轻点嘛?“叶小姐被某人拽到床上调教。”这和叶小姐你的叫声成反比。“叶小姐默了……
  • 他来自2016

    他来自2016

    “看!秋风拂过,阳光如幕一般洒在一个少年身上,他星目剑眉壮志如龙气如虹,他有着强健的体魄坚毅的品格,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咯!他就是我,我叫正夫!”他似乎只是对着她一个人说的这番话,可是他T恤衫上的金发少年却对着所有人咧着嘴开怀大笑。同学们都抬头注视着他,被他的文采所吸引。
  • 精灵梦叶罗丽之往尘的逆袭

    精灵梦叶罗丽之往尘的逆袭

    千年前的两位最强多属性叶罗丽战士归来,看最强叶罗丽战士往尘的逆袭
  • 弑神魔月

    弑神魔月

    神不过是人,我要将一切神都废了。我要创造出一个新的次序。一个完美的次序。我被人打败一次,那么那个人就准备被我打败N次。——凝月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

    这是一部专门写给女性的人生教科书,是奉献给女性缔造成熟之爱、获取人生幸福的经典之作,作者为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他以其独有的视角与智慧,志在指导和帮助广大女性营造更富活力、更高品质的生活,它对于开阔女性的视野,特别是对于克服封闭的人性弱点,将有宝贵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 恶魔校草的专属:独宠小甜心

    恶魔校草的专属:独宠小甜心

    甜昕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变成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女孩。“我要你当我的皇太子妃。”那个传说中最高贵,最冷漠,最对女人不屑一顾的恶魔校草皇甫澈,对全世界的人这样说。甜昕只觉得,被帝国太子看上简直就是大灾难。“你能别追着我吗?全国的女人都等着嫁给你。”甜昕恼羞成怒地说。“万千庸脂俗粉不及你一分。”“流氓,你能不要压着我说这么文艺的话吗?”“不喜欢我压着你,那么可以换你压着我,还是你打算试试别的姿势。”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本书分中国篇和外国篇两部分。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以及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
  • 海上尘天影

    海上尘天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