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36200000026

第26章 正营职中队长当了饲养员(4)

“可以当英雄。”

“他脑瓜有病--神经病!”

“是的,人家想向后转,苦于没有理由,他是个哈巴儿。”

楚大明听到这话,故意卖弄地说:“哎,你们这些医官和后勤兵,没有和红军交过手,硬是不晓得红军的厉害哟!听说有一次,一支国军杂牌部队正在公路上开进,突然从路边沟里冲出来一路共军,啥子也没讲,举起大刀就往国军头上砍来,整个部队给冲垮了,国军死伤几百人。”

这批乌合之众,听到楚大明的话,突然紧张起来。

“如果现在红军突然杀来,我们枪很少,又无作战经验,啷个办啥?”

“我们转到公路上去吧。”

“我们不如向后转,散伙好了。”

“不,有楚大哥呢,他打仗得行。”

“对,跟着他保证吃不了亏!”

楚大明大声说:“我们新五军是国军的嫡系部队,红军早被我们打得朝西边逃跑了,我们快追呀,追上的立功领奖!”

众士兵齐声说:“楚长官说得对,我们跟着他走!”

“格老子,肚儿饿了,哪位神仙带有吃的?”楚大明高声说。

“这里有,这里有……”国民党军的后勤兵纷纷递上饼干、水壶。楚大明边吃边喝,把肚子填饱后,顿时来了力气,领着这队兵快步向前走。

越往前走,枪炮声越来越近,这批缺乏实战经验的后勤兵,跟楚大明靠得越近越紧,根本不敢说话,谁也不敢掉队。

雾霭中,一批批国民党伤兵一瘸一拐地朝山下走来。有的伤兵一边走,一边喊疼,骂骂咧咧的不停。

医官和看护忙给他们包扎。

“前面打得恶吗?”医官问。

“恶得很哪!”伤兵答。

“红军还不投降?”

“硬得很哪!”

“你们是薛长官的部队?”

“是新五军的。”

“前面彩号多吗?”

“多极了,正愁缺少担门架呢!”

伤兵沿着小路岔上公路走去,楚大明领着救护队往山沟里钻。山头和山梁上,新五军主力部队的美造轻机枪发出沉重的迟钝的邦邦邦响,美式大炮震得地动山摇。红军部队丹麦式的花机关枪,响得清脆悦耳。子弹在空中飞来飞去,救护队兵吓得发抖。楚大明准确地判断出白军和红军的位置来,他把这伙人一股劲地往红军的前沿阵地上带。

敌人的警戒部队发现山沟里有一队人朝前走,就是看不很清楚,又弄不清他们的意图,忙喊“口令”,又打旗语,又喊话:“前边危险!是敌人阵地……”

楚大明一面回答口令,一面说我们执行特殊任务。在这紧急关头,他冷静果断,向队伍发出严厉的命令:“别说话,跟上,跑步前进。”阵地两边的火力展开了猛烈的对射,国军阻挡救护队的火力减弱了,他们乘机跑得更快了。

突然,一个连的红军将救护队包围,高喊:“缴枪不杀!”

楚大明钢盔往地上一掷,戴上了红军的八角帽,轻轻地说:

“弟兄们,到了。要想活命的举起手来,抵抗是死路一条。”

国民党军后勤人员愕然。

“我们上当了。”有人颓丧地说。

“举起手来!”楚大明命令着。

这群人当了俘虏。

楚大明摇身一变成了红军战士,不仅使国民党军后勤人员吃了一惊,连前线红军干部战士也不相信。于是,红军战士收缴了他的卡宾枪、弹袋和手榴弹,将他推进俘虏群中。

俘虏中出现一个红军,出现这个尴尬局面使人不知如何处理是好。指导员找楚大明谈话后,派了两个战士将他和材料一同押送到营部。营部问了情况后,连人带材料一并送到团部。

团部又将他转送师部。刚翻过山头向山下走时,迎面碰上了红十师师长王近山。这位虎将一眼就认出了楚大明。

“哎哈,这不是我二十八团二营副营长楚大明吗?”这位仅比楚大明大两岁的新任师长,不管任何时候都是那么乐观、自信。他问过情况又看过材料后,火了,批评道:“你们三十六团是怎么搞的?竟敢把我们的英雄楚大明当俘虏看待,这太不像话了。”他随手打了一个收据,交给三十六团的通信排长说:

“楚大明交给我,你们的任务完成了。”

楚大明要回了自己的武器,跟着师长一帮人走上了山头。

“我们十师二十八团、三十团、三十四团、三十六团在这一带担负防御任务。”师长用手在这一片山头上划了个弧形,“楚大明,别走了,回二十八团去当营长吧。”

“不行,我要回军教导队报到。”楚大明坚持说。

“教导大队昨晚已经为你们开了追悼会。你今天回去,人家不是见鬼了吗?一中队和三十五团一起,全完了。”硬汉子说这话时,呜咽声中带着气愤,同时掉下了眼泪。

楚大明同时流着泪。接着他说:“师长,我还是应该回军教导队去。”

师长叫供给处给楚大明送来一套新军服,让他换上再走。

二十七正营职中队长当了饲养员

百丈关决战红四方面军的失利,是张国焘南下路线失败的转折点。经过一过雪山两过草地,又被敌人打得筋疲力尽的红四方面军,不得不退据芦山、天全、丹巴、宝兴一线的大山沟里,打算在这里过冬。蒋介石却不给红军喘息机会。1936年元月,他命令薛岳率六个师十万人,并川军十余万人,对红四方面军再进行“围剿”。张国焘承认在此难与敌长期周旋,制定了《康(定)道(孚)炉(霍)战役计划》,继续向西逃跑。

楚大明回到红四军教导大队。正像十师师长所说的那样,人们惊奇地看着他,从目光中提出疑问:“站在大家面前的这个中队长,是人是鬼?”部队奉命从峡口撤退时,一中队只有三个伤员活着爬了回来。回来的人说,他们亲眼看到中队长在和敌人的拼杀中,一排炮弹飞来,中队长带领的人和敌人一起被炸得飞了起来,可是连尸首也找不到了。所以,教导大队已为他和一中队牺牲的同志开了追悼会。

楚大明被留在大队部帮助工作,还挂中队长头衔。因为一中队一直未补充学员,原有的三个学员都身上带伤(都是原来的连排长),叫他们一边养伤,自己管自己。大队分配楚大明担任临时教员,教学员射击理论课,因为他有一手好枪法,手榴弹也投得很远、很准。

此间,领导对楚大明的“被俘”问题,找他谈了六七次话,又叫他写经过材料,又分别找有关人员调查,前后搞了一个多月,最后,由红四军政治部保卫科长吴明亮和教导大队政委出面,请楚大明吃了一顿牦牛肉大米饭,还喝了青稞酒。最后,吴明亮说:“事情经过查清楚了,没事,你安心工作。”

其实,部队一直向西跑,也没有多少教学的任务,爬大雪山,走康定,过道孚,到达荒凉的甘孜地区。1936年5月中旬的一天,楚大明在甘孜碰到了许世友。原来,红四方面军为了适应机动作战和筹粮筹款的需要,于1936年4月在甘孜地区成立骑兵师,任命红四军军长许世友为司令员。

“骑兵师要我吗?”楚大明问。

“不要,你不会骑术,更没有指挥骑兵作战的经验。”许世友说。

楚大明蔫了下来。许世友见这话对他打击太重,接着安慰一下:“小家伙,你先学会喂马,我给你一匹病马。反正教导队也没收学员,闲着还不是闲着,我给你找点活干干。”

这给楚大明带来希望,他把又病又瘸的马从通信班牵回来。

红军兽医奇缺,他幼年学过医,入伍后当过卫生员,医马和医人是一个理,那有啥子奥妙?是女人就会生孩子,会放牛就会养马,会给人治病就不能给牲口治病?他想到这里,充满着信心。可他牵着一瘸一拐的“病号”刚回到教导大队驻地,有人就问他:

“中队长,这马是给我们改善生活的吧?”

“想吃肉了吗?”

“好消息,快拿刀来,中队长要杀马了。”

人们拿绳子的拿绳子,拿刀子的拿刀子,端盆子的端盆子,很快,围上来一大堆人。

“去去去,都给我一边去!”楚大明吼着说,“听着,从今天起,中队长要改行当饲养员了。”

人们快怏散去。

楚大明找来干草,铡得很短,用豌豆拌上青棵,马儿吃了几口就不吃了;他又喂了些水,把马牵出去。马卧在平地上,一个滚都没有打过去,就躺在地上不动了。他就到野地里、山坡上找了些消食化淤的草药,熬成汤药给马灌过几次,果然见效,马有胃口了,草料吃饱,水喝足,楚大明心里很高兴,便把马牵出去拴在树上,套上笼头嚼子,用铁齿梳子把马身上的毛细细梳理整齐,使马精神起来。人们常说:“马是通人性的。”它能极其敏感地知道人们对它的态度和感情。有一天,马吃饱喝足,在场上打滚,接连翻三四个,便躺下了,就是不想站起来,怎么拉也拉不动,更不愿意多走路。楚大明耐着好大的性子,拍拍马脖子,叫它卧下来,脱下自己的上衣把马头盖住,对马说:“乖乖,听话,我是你的朋友,又是个医生,由我给你医病。”他用手抚摸马的头、身子、四肢,接着俯下身子,用耳朵贴着马的身子,听它的头、身子、四肢,听完一遍、两遍,他还是不明白啥毛病。他看着马的眼睛,深情地说:“乖乖,你哪不好,跟我说,嗯?”马双眼望着主人,并不能说话,有时,打一两个喷嚏,有时还淌眼泪……

急能生智。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猛然想起了“老陈头一辈子都跟马打交道,马的脾气他清楚,马的什么毛病他没有遇到过?我何不去请教请教他?”于是,思想上豁然开朗,天空也突然变得明亮起来。楚大明立即跑回骑兵师部,一打听,许司令的马夫已经换了新人,老陈头升官到师兽医院当医助了。

他连忙赶到兽医院,一问说他下一营巡诊去了。他急忙撵到一营,见老陈头正在给一匹马医病,见楚大明来,只是招招手打个招呼,只管忙他的事。楚大明蹲在一边,见老陈头在助手的帮助下,将病马按倒,扎针、灌汤药,一直等他的工作告一段落,老陈头才走来,蹲在楚大明的旁边,一边卷着叶子烟,点着火,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从嘴里、鼻孔中吐出来,然后,才慢条斯理地问:“小家伙,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我,我以为你早把老叔忘了呢!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楚大明熟悉老陈头的脾气,话语中有埋怨也有关怀,便说:

“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啦。”

老陈头笑呵呵地说:“听说你当副营长、中队长了,不好好领兵打仗,找我这个老牵马的有什么用?”

“有用,有用。”楚大明说,“陈叔,你现在升官,当了什么长,什么助的,我们俩换了个个,我现在当饲养员,喂马啦!”

“别糊弄我。”老陈头抽着烟,吐着雾。

楚大明认真地说:“陈叔,是真的,我现在有匹马。”他把马的来历简单讲了遍,然后发愁地说:“它老是生病,我学了老叔的办法,医了这个病,医不了那个病。正在苦无法子时,忽然想起了老陈叔,我就赶忙跑来了。”

老陈头用手指着楚大明,笑呵呵地说:“小鬼头,我说,我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楚大明一把将老陈头拉起来,催促道:“陈叔,你无论如何得跟我跑一趟。”说着,便替他背上药箱,催他走。

老陈头把烟熄了火,把剩下的半截烟放进布口袋里,跟着楚大明上了路。

路上,老陈头询问了他近一年多的情况。

楚大明一提起近一年的情况,就满肚子怨气,平时自己大小是个领导,不敢在下面递二话,现在在老前辈面前,嘴上就没有了哨兵,滔滔不绝地说道:“这年吧我特别不顺,我们千辛万苦过了草地,又莫名其妙地从草地返回来,叫我们红四军吃了二遍苦,爬的雪山比别人的都大。百丈关一仗,三十五团打光了,教导一中队打没了,我呢,真是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爬回部队。现在,现在被国民党军队撵到这十分荒凉、人烟稀少的民族地区……”老陈头连忙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原来,一中队到了,有人过来,便说:“还是说说那匹马吧。”楚大明接着说:“许司令说给我一匹病马。它又病又瘦,我牵回来,反正也没有事,一心照料它,挖草药给它治病,铡草、选料,我还千方百计地搞点盐巴,人都舍不得吃,拿来喂它。渐渐地,它的病慢慢地好些了,吃草料也欢了,身体也渐渐地胖了起来,可就是走起路来,还是一瘸一拐的……”

说着,楚大明从厩里将马牵到场坝里来。老陈头一见,马的毛色油光水滑,肚儿吃得滚圆,臀部丰满,四肢修长,昂首挺胸,一看它就是匹战马,哪像有病的样子?老陈头叫楚大明牵着马在场坝头遛了几圈,又走了几圈。不仅走不快,而且一瘸一拐的。老陈头接过缰绳,亲自牵着马遛,边遛边看,终于发现前蹄有问题。他停下来,将缰绳拴在马桩上,接着取出小橡皮锤,在马的前腿上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地轻轻敲打,敲了这只敲那只,敲了右腿敲左腿,敲了上肢敲下肢,敲了右蹄敲左蹄,敲了蹄背敲蹄心。当橡皮锤敲击到左蹄掌心时,马猛地一惊,疼得连跳带踢,咴咴地叫了起来。楚大明连忙跑拢来,右手轻轻地拍它的背,嘴里连声叫咿咿咿,左手喂了一把它平时最爱的加盐的麦糠,并不停地拍打马的脖子。老陈头心中暗喜,痛点终于找到了。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老陈头的烟瘾过足了,他站起来,把马缰绳往桩上拴紧,洗过手,脱下上衣盖在马头上,又找了几个在旁边看热闹的学员过来帮忙,紧紧地按住马头、马背、马腿。马似乎觉察到要收拾它了,惊恐地挣扎起来,左右扭动,咴咴乱叫。楚大明抱着马的脖子,好像对孩子说话一样:“乖乖,别乱动,忍着点,给你治病嘛,一会就好了!”

老陈头先取下左蹄的马蹄铁,尔后用削刀把马掌中心削了一个洞,鲜血汩汩流出来,暴露出一个明晃晃的亮点。擦干血迹细看,原来是根钢针头。乖乖,这家伙插进蹄掌心里,四蹄连心啦,别说走路,疼也要疼死!真受罪!老陈头用钳子夹住钢针,使劲拧着松动一下,猛力往外一拔,钢针出来了。战马咴咴咴地叫着,全身大汗淋漓,马蹄深部的鲜血、脓汩汩地流淌出来。老陈头就势将脓、血污挤尽,将腐肉刮掉,用盐水把伤口洗净,洒上消炎粉,用纱布把马蹄包起来。然后叫大家松开手,解开马腿上的绳子,取下罩在马头上的衣服。马并没动,只是闭上眼睛,身子继续微微颤抖,四蹄连心,岂能不疼!

“中队长,马死了?”

“中队长,吃马肉吧!”

学员们七嘴八舌嚷嚷道。

老陈头胸有成竹,他提来一桶冷水,对着马头浇灌下去。

战马惊了一下,迅速站起,恐怕连它自己都感到吃惊咋会出现这样一个奇迹。

“这是假死,我知道。”老饲养员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沉着地说。

楚大明上去抱着战马的脖子,马抖了抖头上的水,打了个响鼻,涕液喷了他一脸。楚大明和老陈头把上衣脱下来,盖在马背上,以防止马感冒。楚大明取下马笼头和嘴嚼子,友好地往屁股上拍了一下说:“朋友,你自由了,去草场玩吧。”

“战友”一拐一瘸地向大草原走去。

人们紧张的或幸灾乐祸的心情一扫而光。

楚大明做一件事,就千方百计地想法把它做好,当饲养员也是这样,不用心、不出力是做不好的。他把马蹄用布包着,怕它感染化脓,外边又包一层油布。在新蹄未长好前,又套了一层草鞋,防止四蹄不平走路难。上、下午每天两趟,牵马出野外,一边遛马,一边放牧,晚上喂好草料。夜里,还加两顿精料。两个月不到,战马伤口痊愈。有一天,它自发地在草原上欢快地奔驰了一会儿。楚大明喜出望外,连忙请来老陈头给它装上新的马蹄铁。楚大明骑上它,在草原上奔跑了一阵,真是心旷神怡。

据了解,这匹马是甘孜战役缴获的战马,它是一匹羌塘优种马。它的主人原是国民党军的一位骑兵连长,他们一齐被俘了。基于反动立场的唆使,使他的战马不能为红军服务,他严格地执行上级的命令,残酷地将它的前蹄心打进了钢针,宣布战马报废。

战马恢复到能作战服役的状态时,楚大明骑上它来到骑兵师驻地,他打算把它送还给许世友。但作为北上抗日的先遣部队,骑兵师已经提前出发了。

同类推荐
  • 八十天环游地球(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八十天环游地球(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凡事精准的英国绅士福格先生拿出所有积蓄,赌自己能在80天之内环游地球。他不知道,自己已经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警探费克斯的猎物。横贯欧、亚、美洲的旅途中,意外、风暴、劫匪接踵而至,他,能如期到达么?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爱与讽刺(林语堂全集19)

    爱与讽刺(林语堂全集19)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是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被称为“华语文坛最幽默睿智的一支笔”。他的散文所涉领域极广,可谓宇宙诸事,无所不谈。他熟悉中西文化、常常在文章中海阔天空地谈开去,所选取的事例亦中亦西、或大或小,都极有趣味,文化含量很高。是20世纪40年代初林语堂用英文写作的,所辑录的文章都是作者对于日常生活、政治或社会上的各种事物的新鲜、锐利与确切的谈话。这些短而辛辣的文章背后,隐藏着作者一颗热爱生活、睿智旷达的心。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体会到作者“幽默、闲适、享受”的人生哲学。..."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分为藏书与读书、为自己的书写序、书评三部分,收录有《漫画古籍的保护与研究》、《议论文化游记》、《红楼何止半亩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我的贴身校草

    我的贴身校草

    有色狼怎么办?龙泽快打跑他,哦。有人追我怎么办?龙泽帮我挡一下,哦。没有男朋友怎么办?龙泽,你可以吗?哦。这是一个被开除的特种兵打工的故事,他叫龙泽,是我的贴身校草。
  • 春夏秋冬——一望无际的海洋

    春夏秋冬——一望无际的海洋

    这篇小说是我的真生活,它让我长大,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在这里你可以和百乐,百雪,雪见,雪萤,晓翼,兴远,后面还会有百奇跟你玩,这篇小说让众多的人成长。
  • 掌御

    掌御

    一个玩笑,命运轮回。一个阴谋,浮沉不定。一个契机,仕途坎坷。一个人生,璀璨星辉。一个枭雄,掌御苍穹。小墨新书,多多支持,一切精彩尽在《掌御》。
  • 农门医女:王爷,我们不约

    农门医女:王爷,我们不约

    婚前发现男友出轨,一气之下……再次睁眼却发现身处异世,从小是孤儿的九月还没享受几天父女亲情,爹就被拉走充军,遗留在家的弟弟,妹妹还要抚养,在空间里种田,在外面经商,培养势利,斗极品,养弟妹,寻父亲,九月拿着父亲留下的钱发家致富……“只是,这为仁兄我们不熟”……“不熟吗?‘煮煮’就熟了”……“怎么煮?”……“当然是……生米煮成熟饭……”,“滚!”
  • 璀璨人生之纸船时代

    璀璨人生之纸船时代

    ?他们都是90后的孩子,聪明,活泼,善良,而且个个有钱,家世显赫。四个美少女,和十几个妖孽贵公子,会发生哪些传奇故事?他们最后,是否能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属?
  • 绝宠白鹤魔后:夫人,放下白鹤!

    绝宠白鹤魔后:夫人,放下白鹤!

    她,爱白鹤到极点,不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身边白鹤照样一大群。魔王都看不下去了:“夫人,放下白鹤,看看你相公好不好。”我们的魔王卖萌着,然而对于某白鹤魔后完全无效,无视着魔王,继续哄白鹤睡觉。某魔王满脸黑线呐,发誓自己早晚有一天要把白鹤全部放走,绝对不会让夫人看到白鹤一根毛!(绝宠文)
  • 归魂墓

    归魂墓

    小时候一场瘟疫夺走了全村人的性命,只有爷爷和我们四个人活了下来。现在老白为了寻找女朋友死亡的真相,独自去探古墓,却身中尸毒。我为了救老白再次踏上盗墓的道路,九命猫尸、三眼婴尸、双瞳鬼尸、血寡妇……以及燕云十八骑的陵墓……建造墓穴的人到底在隐藏什么样的秘密?一千年前的诅咒为什么会影响到一千年后?当我知道真相时,才发现这座墓穴仅仅是宿命的开始……新书萌萌皇帝打江山已经发布,谢谢大家支持!
  • 追妻行动:高冷王爷腹黑王妃

    追妻行动:高冷王爷腹黑王妃

    一朝穿越摇身一变夏家七小姐受尽姐妹欺辱然而现在的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宰割的七小姐了又遇当朝王爷苏易好吧,后面的写不下去了,直接看剧情了
  • 尸情画意:冥王缠上身

    尸情画意:冥王缠上身

    她只是想安安静静当一个开宠物店的美女子,却总有不长眼的妖魔鬼怪找上她,还有个人形麻烦制造机缠着她,还能愉快的玩耍吗?可是,当她众叛亲离,背上灾祸骂名——“就算所有人都背叛你,我也会站在你身前保护你。”黄泉边,某人白衣染血,却坚定不移的为她抵挡一切。
  • 土地祸福记

    土地祸福记

    长篇小说《土地》以鄂南为背景,围绕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变迁展开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展示种田能手、长工徐土地,在历史进程中各个关键时段的多舛命运,及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主人公以极大的宽容对待历史的恩怨,历经磨难而顽强地生活着,展示他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及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反映了农民对土地自主权的渴盼和无奈。忠告人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善待土地,珍惜土地,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深刻道理。小说可谓解放以来60年鄂南农村的编年史、风俗画,充满乡情俚语。同时收录小说《乌云散去艳阳天》、《“顶包”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