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000000011

第11章 中篇 人之为人在于"仁" (2)

第一章 人之为人在于"仁" (2)

梁漱溟先生说:凡人没有不仁,即是加入后天也没有法子使他(它)绝灭。仁可以说是和人与生俱来的,那些后天的东西只是将它掩盖住没有机会让它展现。只要活着,仁必然存于人之心中。那些做坏事的人并不是没有仁,而是把那种倾向压抑在心中不愿碰触而已,宁愿让自己麻木,因为稍有碰触就会内疚——“仁心”实在太柔嫩了,阳光雨露皆能触动,初看来是易悲易喜,慢慢积淀才能成就温厚的仁者——而麻木的人总是自欺欺人,选择回避。至于狼孩之类远离了人类社会的人虽然看似近于禽兽,那只是不曾有人将“仁心”唤醒而已。若将狼孩带回社会,假以时日,定然也能看到仁的影像在他的身上显现。

但是,仁的存在只是说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仁者而已,是一种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的倾向。如同一粒种子埋于心之厚土,一直想要破土而出,然后经受风霜雨雪的考验,享受阳光雨露的滋养。但也有可能心中的污垢太重,压得它始终无法萌芽,或者虽然长出了小小的枝叶,很快被外面的诱惑或打击摧残得枝离叶散。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心中所向也许可以帮它一把,而很多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心中有这样一粒种子。当然无论怎样摧残,它依然有着生长的愿望,只是不知何时实现。只是站在生命当中的我们偶尔会感到“所有的风都向你吹”的迷茫,那颗原本有着自己目的的柔嫩的心不知会被风吹向何方。

顺着本有的善的倾向去生活,这才是合乎生命之理。生命合乎生命自己顶合适的理,是在生命顶不受妨害的时候,故能合乎生命之理,而直觉始能尽其用。不受妨害并不是说一帆风顺地走完一生,而指的是一种心境,喜怒哀乐均是过客,当喜则喜,当哭则哭,然后归于平静,这就是与心相契合的顶适合的生活,颜回所达到的就是这种境界。

每个人都能触摸到阳光,却难以接近那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梁漱溟先生说:顶合适的生活不远,可以作到的,就像孔子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现实地说,可以做到只是一个可能性而已,要真的实现却又难得很,因为顶合适就是要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梁先生解释说:稍微偏出了一丝一毫都算离了轨则,离了中,离开了合乎生命之理,此即所谓违仁也。可见得仁易,臻完美难也。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违仁是对仁这个标的有所偏离,还谈不上不仁,当然不仁就必定是违仁了。君子既然不可去仁,则须经常保持仁心,虽在一食之间,亦不能去仁。就算在仓促之间,其心亦必在仁。颠沛必于是,在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亦必在仁。此为君子须臾不可离仁之义。要求这般高,孔子独对颜回如此肯定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评价其他弟子“仁”的时候他便只说“不知”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里的“不知”可以有两种理解:孔子不知道他这三个弟子仁不仁,或者他们并不懂得仁。前一种理解也可以当作是后者的委婉说法。尽管如此,孔子的态度是明确的。子路如在千乘之国——在春秋战国时候,是一个大国——“可使治其赋也”,可以让他当统帅。随时大将之才,但这是他的才能,看不出仁;他说子路是大将之才,前后方都可由他统领。这是他的才能,但与仁无关,求和赤也各有才具,但皆与仁无关。求和赤也都可以成为朝廷的栋梁。但是依然不能看不出他们的仁。

不光对弟子的要求高,孔子也善于自省,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意思就是到了垂暮耄耋之时才能完全听从自己心中“仁”的指示,不必理会心中的杂音。这也算是达到庄子笔下神人的境界了,可以来去无待。

孔子尚且如此,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要修成成果岂非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上穷碧落下黄泉?仁既近在咫尺,又似远在天涯。好在无论走向哪里都可以摸摸胸口,确信它会一路相随,并给自己一些信心:我欲仁斯仁至矣!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弦外听儒音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指胸怀宽广;“毅”指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懂盈缩之道方得永年

“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长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一方面气息是有条理很平稳很随顺,另一面则杂乱无章。”

中国古代很多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朴素唯物主义者,除了用阴阳之道来形容世界之变,也喜欢用金木水火土来指代世界的本源,还特别钟情于用水来指代柔、指代生命。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言,人之向善,如水之就下。两派学说,在此异源合流。这种向善,正是仁之所在。

梁漱溟先生说:“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 生命从产生、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最后归于无,其中无时无刻不是在变化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正是一溪流动的水,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显示出生机。生命的维持并不是简单的生存,虽然不能肯定动植物在这一过程是否也有生离死别的思考与较量,但无疑人是有的。当人的心灵动起来时,才能用生命这个词来指代。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万念俱灰的时候,还有多少的能量能从他身上显现出来呢?一个人若是行尸走肉,其生存的价值又何在?心如止水或死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止水依然是流动的,只是波澜不惊地去迎接新的事物,死水却真的没了除垢纳新的能力。而心中有仁的人生命就如同有了一股喷泉,帮他洗涤走过的每段经历。

看那参天大树,尽可以高耸入云、开枝散叶,而他的生命却系于一根。虽然深埋于地下,却足以供养那舒展于碧空之中的万千枝叶。有了根,无论是阴霾笼罩、雾霭沉沉,或是狂风大作、暴雨如倾,亦或是骄阳高照、焦土欲裂,树都能把它化为一种历练,一种释放自己生命活力的机遇。这种不是墙头草般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俯仰万物的姿态。对于人来说,仁就是那份水,通过心之根为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仁不仁之不同,乃是活气的不同。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畅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总之,仁的气息是一种朝气,是新鲜的,而反面则是暮气颓唐,是腐旧的。”

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长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一方面气息是有条理很平稳很随顺,另一面则杂乱无章。人生历程上遭遇的每件事,都是在把我们的生命往不同的方向拉去,当人们急躁不安、手足无措的时候就是“不安畅”的时候。如果能够以柔化之,像水一样阻则避、遇坑则填,哪里还会过不去呢?当然,这里的避并不是逃避,而是采取迂回战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人很习惯于在生活中去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容易落入麻木守旧的圈子,毕竟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走过了这段路,就应该把下一次当做新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中国历史上能与岳飞的岳家军相媲美的唯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的戚家军。而戚继光之所以能在军事上屡战屡胜,与他在蓟门当小官的时候对《孙子兵法》的钻研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有着一种十分奇特的看书方法——一边看一边批,比如孙子曾经曰过:敌人气焰嚣张,就不要去打(勿击堂堂之阵),戚将军却这样曰:越是气焰嚣张,越是要打!(当以数万之众,堂堂正正,彼来我往,短兵相接)。 孙子还曾经曰过:诈败的敌人,你不要追(佯北勿从),戚将军曰:保持队形,注意警戒,放心去追(收军整队,留人搜瞭,擂鼓追逐)。

倭寇的活动范围多在浙闽沿海一带,惯用重箭、长枪和倭刀作战。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呕,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戚继光针对这一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鸳鸯阵”。这种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鸳鸯阵可说是来源于《孙子兵法》,而两才阵和三才阵却是戚继光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所做的创新。.

“仁”如水般是具有弹性的,懂得盈缩之道。老子说,刚易毁,柔易保,故柔以制刚。曹操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都是这个道理。人在前进的路程中扑面而来的飞沙走石千变万化,百炼钢却难抵绕指柔。正因为心是柔软的,如同打太极一般可以以守为攻,化实为虚,在外面的东西落下的时候总会缓冲的余地,人才能够做到穷则变、便则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如水入海,去而不返。但一路的跌跌撞撞都能走到最后,享受了江河海湖池溪之随物赋形,生命不也是精彩得很吗?

弦外听儒音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明朝那些事儿》

同类推荐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 持一句佛号回家

    持一句佛号回家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热门推荐
  • 踏妖界:重生妖后不好惹

    踏妖界:重生妖后不好惹

    “夫人,蛇能生宝宝吗?”“试试?”她噙着一抹坏笑,无视不要不要的他,直接垂下帘子~良人难遇,她终于顶着丑陋的容貌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作为天下闻名的易容师,却治不好这张脸。世人皆道妖无情,却不知无情都是被人逼出来的。一生被毁,就是死,我也要拖着你下地狱。你只看见她残忍,她狠毒,却不知她也曾是无邪少女。
  • 守护甜心之邪当道

    守护甜心之邪当道

    【灭魂猎人】的职责是猎杀捕食人类的【魂族】。强大的【魂首】让一直自以为【魂首】好欺负的主角们:【灭魂猎人】A系二组感到挫败。最后是整个【魂族】覆灭还是依旧存在?最后【灭魂猎人】真的灭掉了【魂首】吗?
  • 紫眸妖瞳:至尊妖孽妃

    紫眸妖瞳:至尊妖孽妃

    她,是华夏史上被克隆出来的最强人类。炸毁囚禁室,与组织同归于尽,死后一朝穿越到异世人称废柴的慕家“少爷”身上。身怀空间异能,炼丹药,驭万兽,振慕家,闯天下。这是废柴?挣大你的眼睛,看她如何从废柴走在成神路上。而他,有着让人倾倒的绝世容颜,让人为之佩服的修为和背景。但却唯独只钟情于她一人。某王爷:乖乖做本尊的夫人吧!某女暗叫不好,连忙道:喂,我是个男的!某王爷一脸怀疑:哦?是吗?需不需要本尊亲自验身呢?某女:不用了……
  • 江湖侠缘

    江湖侠缘

    一个浑浑噩噩,名叫无欢的年轻人,偶然的原因踏入一个被叫做江湖的圈子,偶然的原因经历了许多故事,偶然之间他不经意的成了一个传奇。
  • 幸运99:恶魔校草在身边

    幸运99:恶魔校草在身边

    【1vs1】自从阴差阳错跟裴思昂这个传说中的校草同居以后,叶天蓝的暴力人生就翻开了辉煌的一页。手掐绿茶婊,脚踩白莲花,屋里还有一只属性不明的校草虎视眈眈。叶天蓝表示,身累,心更累。*――*――校内采访――*――*记者:叶同学,作为本校年度风云人物,请问你有什么感想?叶天蓝不耐烦挥手:让裴思昂有多远滚多远!记者:裴校草,请问你有何感想?裴思昂微笑,顺势滚到叶天蓝的脚边。
  • 都市之最强传承者

    都市之最强传承者

    秦东,一名“富二代”,被女朋友嫌弃其“穷光蛋”而劈腿他人,却又意外的被从天而降的不明飞行物体所击中。他穿越了?不!他重生了?不!因为他被一名主宰之王所看中,在接受了对方的传承之后,从此他的命运将由自己主宰……!
  • 崛起少年

    崛起少年

    ...一次偶然的机遇,却让少年楚飞招来杀身之祸,为了复仇,少年楚飞毅然踏上了修真界......
  • 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长期以来,北京交通大学一直坚持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学校根据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和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突破口,以推进主干课程研究性教学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执行力为保障,不断深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构建适应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大批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撰写了一批教学研究论文,收录了其中的262篇教学研究论文。
  • 寻时陌上初熏

    寻时陌上初熏

    他,只拍风景,人是他镜头里的布景。她,为了生命中最后一个给她温暖的亲人,隐藏所有的忧伤,努力坚强乐观。她在他镜头里无意泄漏的忧伤触动了他的心,而她却一无所知。他终于找到了她,爱情刚刚在彼此心里萌芽,他却被另一个人取代,只为报复。她以为自己遇见爱情时,却发现自己只是棋子,来不及忧伤,这个世界上对她最重要的一个人也离她而去。她的世界从此一片黑暗,他的守护能否点亮她的世界?
  •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通过阅读《名人教子的100法则》一书,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在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良好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思路、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子女,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众多名人在家庭琐事、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求知做事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与之携手共进,以及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构筑一个充满阳光和谐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