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0800000022

第22章 爱心的释放(1)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平时多得多,在灾难中学习是人类成熟的一种方式。”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突如其来、震惊海内外的8级大地震,那是一场让中华民族承受巨大惨痛的灾难,一场本质上属于整个人类的悲剧,震惊了国人与世界,也检验着每一位国民的人性与良心。面对那么多让人揪心、心酸、心疼的画面,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谁的内心不是五味杂陈?谁的眼睛,不是一次次被泪水浸润?刘崇和和无数中国人一样,从时报道的电视里,看着那一幕幕惨烈的画面,心灵一次次被震颤被震撼。实际上,从得知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刘崇和与志愿者队员们的心,早就飞到了灾区一线。

灾情!灾情!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刘崇和和张洪、王国强、张世文等,包括所有的志愿者服务队员们再也坐不住了,个个心情沉重,忧心如焚,总队连夜召集服务队员们商量后,大家决定立即分头开展动员行动。

5月12日晚上,志愿者总队连夜起草了一份关于组建重庆志愿者赶赴四川灾区救灾的倡议书和细密的实施方案。

5月13日上午,在刘崇和总队长主持召开的会上,张洪眼含热泪向队友们汇报了组建志愿者救灾队的热情和决心,说:

“凡是提出参加志愿者的人员必须本人自愿、责任自负,承担因此发生的一切意外伤害!”

刘崇和还特别强调说:“要组建一支精锐的志愿者队伍,做到少而精,要为重庆市民政局争光,为广大志愿者争光,更要为重庆人争光,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

刘崇和作为总队长首先在倡议书上签了字。这样的倡议书,是重庆有史以来第一份近似于生死状的倡议书,也是重庆市志愿者总队正式成立的近三十年来,第一次同意批准组建一支民间抗震救灾志愿者队伍,刘崇和和几个分队长为此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和风险。

事不宜迟,刘崇和迅速派人拿着倡议书到重庆市交通广播电台,台长立即安排主持人直播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消息一经发布后,成千上万的市民纷纷打来电话,强烈要求加入赴四川抗震救灾志愿者突击队。从13日中午1点播出消息后到下午4点报名截止,短短的三四个小时,报名参加志愿者突击队的就达三千多人。

总队考虑到诸多因素,志愿者临时筹委会立即组建了以刘崇和为队长、张洪为副队长,王英、徐晓亮为分队长的前线志愿者队委,并进行了分工。张洪负责志愿队全面工作,对全体队员和重庆市红十字会负责。徐晓亮是军人出身,有一定组织能力,分派他负责抢险突击队。王英曾是医生,有丰富的医学常识和救助经验,不久前才做了脾切除手术,但她主动请缨担任了医疗救护队队长。

队员们高昂的热情,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在队伍组建前后,每个被批准加入奔赴灾区的队员,都毫不犹豫地签下了生死文书,表达了誓与灾难斗争到底的信心和不怕死的决心,颇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保证书内容如下。

惊悉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灾区恐有数万同胞罹难,废墟之下,无数生命垂危,悲伤的情绪一刻也不曾远离,亲人们在等待奇迹……灾难不能阻止,伤痛不能躲避,我们能做的,除了祈祷,还可以献出我的爱心乃至生命。为此,我自愿加入重庆市志愿者抗震救灾突击队,前往灾区抗震救灾。

此次活动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保证自觉维护重庆志愿者的形象,一切行动服从前线突击队队委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和统一安发扬“红岩精神”,抢救埋在废墟下的同胞,哪里有艰险,哪里有危难,我保证冲锋在前,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向灾区人民献出一份爱心,为抗震救灾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与灾区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众志成城,一定能共渡难关,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我保证。自愿承担在此次抗震救灾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一切人身意外伤害!保证人。重庆市志愿者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队员。

5月13日,重庆首支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队——支由120名志愿者组成的重庆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刘崇和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单独动员哥哥姐姐等企业家筹集到了六卡车食物和药品),二十余辆装满救灾生活物资的车队,在张洪的带领下,马不停蹄,火速开往四川灾区。

13日下午,志愿者服务突击队120余人冒着余震的危险,到达四川省团省委志愿者总队领受任务。王英副队长多次找到四川团省委协调部赵部长,主动要求把重庆志愿者队安排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赵部长深受感动,多次与受灾前方团委联系,当即出具了赴绵阳和德阳救灾的介绍信。

王英拿到介绍信准备出发之时,一支刚从贵州赶来的志愿队,见重庆志愿者队伍有组织有纪律,行动有条不紊,主动要求参与到队伍中来,这支队伍随即编入重庆志愿者的正式行列,此时志愿者队伍已扩大到150余人。队伍在前进途中,遇到从前线救援回来的一队解放军救援队,他们主动给志愿者队伍介绍灾区的情况,提到什邡市灾情很严重,急需救援队。张洪和队委其他成员商量后,决定立即开往。

14日凌晨2点到达什邡后,队长张洪随同重庆晚报记者冉启虎,找到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雷市长。雷市长简单了解到重庆这支队伍的情况后,反复劝说张洪:“红白镇极其危险,你最好带领队伍返回后方照顾伤员。”

张洪怎么可带领队伍返回后方呢?

“川渝情深,血浓于水,我们要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雷市长,拜托了!派我们重庆的志愿队去吧!”

人的雷不,决一大车随同志伍运送救灾物资一同进山,还特批了一张通行证。

15日7时左右,第一批志愿者队伍50余人在徐晓亮副队长的带领下,终于冒着不断的余震,山体滑坡等危险,赶在中午到达了红白镇。第二支分队在张洪的带领下也于下午到达红白镇。队伍到达后迅速展开了救援工作。

看着震后惨不忍睹的情景,志愿者队员们一个个都禁不住泪流满面,看着一个个勇敢与坚强交替的场面,谁不动容,不潸然泪下?时间就是生命,那些倒塌的废墟下面,那些还埋在废墟下的生命,那些急需救助的伤员……在那种场合,只有日以继夜地工作,积极参加抗震救灾,他们的心里感觉才平静一点。

部分队员积极配合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抢救出了十余名伤员,并协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野战医院处理了50余名伤员的外伤,搬运救灾物资300余吨。其间,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安徽、贵州、深圳、浙江等13个省市零星的志愿者陆续加入到了重庆志愿者队伍中,并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救援。

第二支小分队在张洪带领下,运送救灾物资车辆四十五辆,先后赶赴蓥华镇、红白镇、德阳市等地,掩埋了遇难者遗体180余具,其中来自西安的11位佛教人士,除了超度亡灵,还随同小分队一起深入到灾区群众中去进行心理抚慰。

由于第一批志愿者在救灾前线连续奋战,大部分队员身体已极度疲劳,为了补给替换,张洪不顾多日的身心疲劳,又于17日晚上连夜赶回重庆,18日立即又随第二批赶赴灾区的志愿者,押送五辆救援物资的车火速赶赴红白镇。

在震后救援行动第7天,即5月19日中午,一些当地灾民告诉志愿者:

“金花镇的响水沟墙岩磷矿一带可能还有幸存者。”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就要尽全力去寻找,去抢救!我们去!”徐晓亮说。

徐晓亮马上和陈泽、青松、曾毅3人,背着急救药品、水和食物徒步进了山,他们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经过6个多小时的跋涉,于当日20时20分达到龙宝坪。20日清晨5时,4人又继续前行,上午8时到达磷矿。经过仔细寻找,发现一名濒临死亡的幸存者——他就是被成功救出的赖元平。他们做了一个简易担架,把幸存者送出山外,抬出龙宝坪,直到将他送上了直升飞机。

由于下雨,徐晓亮等队员们在龙宝坪再次经历了数次余震和山体滑坡,可谓九死一生,又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于21日下午3时才平安返回红白镇。

同类推荐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青春韵语--走进樱花,泪流满面

    青春韵语--走进樱花,泪流满面

    本书为散文集,共分为随笔如丝、风歌如铃、评论人生、小说在线、创作谈五部分。每篇文章都渗透出作者对青春的热爱,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热门推荐
  • 我和孟婆抢生意

    我和孟婆抢生意

    好不容易追到男神,居然被车撞死!苦苦恳求神使再看一眼家人男神,居然要付钱!完了,负债累累。孟婆汤还要钱!逗我呢,逗我呢!好吧,就这么一不小心,一不小心的,抢劫了孟婆,居然发现孟婆是一男的
  • 秦先生,别来无恙

    秦先生,别来无恙

    十年暗恋,我曾经以为爱情就是我跟秦凛之的模样。我一直跟在他身后,他却从没往后看过一眼。后来,他爱上了别人,为了她,大手一挥就让我家破人亡!沦落到狭窄的出租屋内,他眼神发红,一步步向我靠近“你不是爱我吗?那就满足我!”那一夜,我躺在他身下,听他叫了一夜别的女人的名字。我陪他一路从西藏到南京,再到北京,原本以为在他心里是有点位置的却不料,我为他谈单子穿着高跟鞋在雨里走了两个小时,他却跟别的女人翻云覆雨到天亮…世纪婚礼上,我看着他撕碎了我的婚纱,“温晴,怀着我的孩子你想嫁给谁!”终于再无表情。我曾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只是,风停云止,我不可能永远在原地等你。
  • 我不是天使之雪俊之恋

    我不是天使之雪俊之恋

    接连的打击,使得年幼的她产生一种可怕的想法,那就是她是致使一切不幸的源头,她是恶魔而不是天使,至此,她变得冷酷无情,但命运之神仿佛就是喜欢降临在她身边,在她十八岁时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守护者,他们是否相爱会相爱一生?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求:求索攻坚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求:求索攻坚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求·求索攻坚》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求·求索攻坚》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 萌妃盛宠:夫君奈我何

    萌妃盛宠:夫君奈我何

    某日某侍卫上前禀告:“王爷,王妃逃婚了!”某王爷愤愤骂了句“该死”,侍卫们集体为自家未来王妃默哀。但是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某王爷薄唇微启:“本王的王妃既然想逃婚玩玩,你们就该装作不知道,陪着王妃玩,竟然敢来禀告本王,该死!”众侍卫汗颜,自己王爷果真是宠王妃无下限。
  • 巫道之巅

    巫道之巅

    神也罢,魔也罢,成神之路本非易事。结局只会留给强者,弱者才会鄙视或唾骂那些过程!本该一世当家,传承家业,却被有心人算计,死后穿越一名大四的穷学生上。“我不甘心!”“等着!我会回来的!”...
  • 走吧,张小砚

    走吧,张小砚

    这是一部“走”出来的奇书!张小砚原是普通上班族,作为5.12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她曾在那里办了7所帐篷学校,在09年的时候,原计划去汶川做回访,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却因桥断绕道松潘回成都,后又因成绵路塌方,再绕道,渐渐走远……沿路遇到驴友,听说红原草原很美,遂又去骑马……就这样随性行走,到了雅江索性凑钱买了摩托车,一路进了墨脱,飙到了拉萨……想不到这一路竟走了近万公里,历时71天,沿途更是历尽艰辛。被警察追、进过局子;路遇劫匪、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到了拉萨之后身无分文,就在大昭寺门口乞讨得来一些钱,开始回程……
  • 左手时光右手梦

    左手时光右手梦

    当人类DNA被破解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史前的古树散发着变异的狂潮。主角被牵连到一个巨大的阴谋,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位俏佳人。
  • 长情赋:一世为妃

    长情赋:一世为妃

    这是第三世,前两世的事都深深记在脑海中。第一世为医学传人。第二世为武学传人。这一世是第三世,终于落得个清闲做一个无忧无虑……啊呸,根本做不成安静的美少女!从几百岁变成小奶娃子,作为一个穿越资深的老前辈,聂悠很痛苦。她爱过,恨过,现在淡了。那人居然追了那么远。那一世说好的。‘勿寻勿念,愿君一世安好’?多年不见,那人追到此处,只见他笑着说:悠儿,你一世不来,我就寻你一世,你若生生世世都不来,我即便寻到灰飞烟灭也会缠着你。聂悠:对不起,我们……还没成亲,别了。
  • 一剑圣情

    一剑圣情

    一竹一秋一华章,剑光掠影英雄梦。圣心侠骨恩义仇,情爱家国血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