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0800000038

第38章 道德的血液(3)

2003年,在重庆市慈善总会首次启动的“为希望续航”大型慈善活动中,陈正伟捐助了4名特困大学新生四年的学费,其中一名新生每年的学费高达15000元,他毫不犹豫地交到了学生手中。2006年,在忠县任家镇繁荣村,他投资35万元建了一所力宏爱心小学校;2007年开始,他每年拿出10万元在重庆市第11中学设立“力宏奖学金”;2009年7月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他“中华慈善突出人物奖”;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首届重庆慈善奖——特别贡献”奖。2010年,他捐赠了105万元钱物,分别用于扶助1200余户困难群众和退伍军人等。在陈正伟的影响、感召和带领下,集团全体员工也具有参与扶贫济困的慈善意识,四川汶川大地震,集团员工就自发组织了四次捐款,善款金额达到五百多万元。

2011年9月,陈正伟再次到贫困县丰都开展“为希望续航”援助优秀贫困新生上大学现场捐赠仪式,慷慨解囊,为50名贫困大学新生每人发放助学金3000元。那年一年就捐助了170名贫困大学生。陈正伟连续九年参与“为希望续航”助学活动,累计资助了800余名贫困大学生。

让人感动和敬佩的是,每次活动结束分别时,陈正伟都会逐个拉着那些即将迈入大学校园学生的手,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他们,动情地说。“你们以后有困难,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假期也可以到我公司去勤工俭学,如果愿意,毕业后可以到我们公司来上班!”

为希望续航!为爱心续航!多么崇高壮丽的事业啊!

2012年4月23日下午,已经是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的陈正伟,在慈善总会秘书长李新慧、副秘书长张剑的陪同下,又来到市儿童医院,为十二指肠和胆管发生畸形,需动手术的小诗皓送去4万元手术费。

小诗皓今年才4岁,家住垫江县桂溪镇,家庭非常困难,全家人正为4万元的手术费无着落着急。陈正伟从重庆电视台“天天630”的新闻报道中看到这事后,决定给他先捐4万元的手术费。小诗皓的母亲感动得泪流满面,跪地拜谢。

陈正伟急忙扶她起来说。“你要照顾好小诗皓,如果治疗费不够,我们会再为你想办法。”

2012年6月8日,重庆市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上,重庆市委市政府对200家优秀民营企业和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进行了表彰,授予陈正伟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

陈正伟的心是善良的、美丽的、纯洁的,除了给予慈善工作大力支持,在企业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每年固定拿出资金投入慈善事业。十余年来,陈正伟在助学、抗洪救灾、抗击雪灾等重大赈灾活动中,捐款达1000万元以上。“为希望续航”,“爱心续航”的活动从未间断过,其捐赠的金额与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效果和价值,已无法用数字去计算和衡量。

作为南岸区人大代表,陈正伟说。“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也不是以数字来衡量,而是老百姓都来关心慈善,做到“人人慈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许多年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真正做到了“敦善行而不怠”!

在重庆,为各地的公益慈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有良心爱心和责任感的企业家,数不胜数。我们的部队,我们的学校,我们“最可爱的人”,又是如何发扬这种精神呢?

许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

学院8队学员邢小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入校后经历的数个“第一”:领到的第一本书,是《雷锋曰记》;学。昌的第一首歌,是《接过雷锋的枪》;第一次宣誓,就是在学院新建的雷锋苑……他说:“虽然在小学课本里也读过雷锋的故事,心灵受到了一些触动,但进入学院后,队里把雷锋歌曲当队歌,把雷锋事迹当队课,把雷锋精神当作尺子和镜子,浓厚的学雷锋氛围,让自己重新细细品味着雷锋,他在学习上永不满足,在工作上永不懈怠,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从开始熟悉,到情感升华,邢小召述说着每一位走进该院的新学员所经历过的情感共振。

雷锋班第十一任班长、现任学院政委宋若波说:“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就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运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载体和形式。这些年,学院把雷锋的故事搬上课堂、搬上板报,搬上网站,搬上论坛,搬上演讲会,用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让广大官兵在常学常新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与净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人手都有一本《雷锋曰记》,人人都把“学雷锋,做好人,办好事,避免做错事,坚决不干坏事”当做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处事原则,以良好的自身形象牵引和带动单位风气建设。在营造火热氛围的同时,学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在近年提拔任用的126名团职干部中,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

学院党委还把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与解决广大官兵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回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谁当官”的问题。近5年来,学院多方筹集资金,先后为广大教职员工新建住房900多套,有效解决了住房难问题。教职员工子女上重点中学愿望强烈,学院政治部积极协调驻地政府,使300多名子女全部进入了重点中学就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用雷锋精神铸魂育人,学院党委还多次组织专家教授、机关干部和基层官兵赴雷锋生前所在团参观见学,共同签订了《创建雷锋队的协议》。院党委还专门制定下发了《弘扬雷锋精神,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形成了政治理论专家参与、教育资源共享、部队院校联动、共育雷锋传人的机制,建立了院、系、队三级“学雷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讲评情况,每半年有总结交流,年底有表彰奖励,实现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学院学雷锋活动中也曾遇到过困惑。这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官兵学雷锋的热情。

院长陈兆海说官兵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院不能完全排除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教育的难度有所增大,如何引领官兵弘扬雷锋精神,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学院党委及时组织官兵进行大讨论。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弘扬雷锋精神,争当雷锋传人?真理越辩越明,困惑逐步化解。学员们认识到雷锋精神体现着青年一代对奉献精神和崇高理想的追求,永远不能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军人应当率先垂范,走在社会前列。

广大干部教员自觉在三尺讲台践行和传承雷锋精神,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全军优秀教师葛利嘉、刘红云、王玉云等中青年教员,成为该院官兵学习的榜样。与共和国同龄的张洪顺教授,工作岗位几经调整,先后参与通信对抗专业、指挥自动化专业、卫星通信专业、移动通信专业等5个新专业的筹备和建设,做出了突出成绩,荣获总参“人梯奖”和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雷锋精神,在许多教员身上得到诠释。

学员们通过学雷锋,素质也在逐步提升。同学生病了,其他同学会一起去关心照顾?,学习优异的帮助相对落后的;地方血库告急,同学们主动排起长龙踊跃献血;学员们定期到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特别是在近年的综合演练中,学员面临近似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练战术、练谋略、练作风,叫响了“综合素质不过硬,愧当雷锋后来人”的口号,有98%的毕业学员志愿到边海防艰苦地区建功立业。近3年来,学员参加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一、二等奖36项,获奖等级及数量名列军队任职院校前列。

除许多有名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的部队和战士之外,更有许多义工群体组织中成千上万、平凡而又伟大的志愿者,活跃在重庆的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地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多年来,重庆市慈善志愿者总队和重庆市爱心社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在重庆市慈善总会的带领下,义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210万多件(次);队员们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无私捐赠给敬老院、希望工程、灾区群众、残疾人士高达1960万元。向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文化站、三峡库区特困移民赠送电视机、音响、教学仪器、医疗设备等530台;赠送书籍、字画37000余册;在全市发起的“一帮一”活动并和重庆慈善会办起的为失学儿童捐款、捐书活动,帮助特困儿童重新进入学校学习达1170多人;义务植树19万多株;文艺宣传7830多次;帮助协调下岗职工再就业86700多人;帮助那些微、小型企业重整旗鼓,脱离困境,重新走上正常经营道路的就有数百家;收到各种感谢信5万余封,帮助就业或再就业的人数达到数万人。

重庆市志愿者精神文明服务总队里,获得全国其他省市所颁发的各种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的队员达数千人,各种奖励230多次。

而刘崇和本人,被誉为“山城的活雷锋”,几十年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四川日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体,先后对刘崇和及总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不计其数的采访报道。

30多年来刘崇和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数万多件(次),并将自己勤俭节约及亲友资助的158万元钱无私地捐献给社会福利事业、希望工程、贫困山区、特困企业,同时还组织志愿者向灾区群众捐款达2900多万元,为社区广大群众义务服务5万多小时,捐赠、义务为广大群众修理家用电器数万多台,许多独树一帜的创新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目前,重庆市慈善志愿者总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志愿者队伍,已正式成立了34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先后已有10多万志愿者经常参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

1979年,由刘崇和等人自发成立的组织名称为“重庆市学雷锋青年服务队”

1982年,由重庆市团市委正式授予为“重庆市学雷锋青年服务队”;

1985年,由重庆市总工会变更为“重庆市青工学雷锋为民服务队”;

1988年,由重庆市妇联变更为“重庆市妇联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队”;

1990年,由重庆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变更为“重庆市精神文明服务总队服务队”;

1998年,变更为“重庆市志愿者总队”;

2006年至今,由重庆市民政局和重庆市慈善总会直接领导,变更为“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服务总队”,是和“重庆市爱心社区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同时挂牌的志愿组织。

贺国强同志就说过广刘崇和同志带领的队伍,为重庆的三个文明建设付出了自己辛勤的劳动,希望继续发扬优良传统。”

重庆市历届领导,对于重庆市学雷锋慈善志愿服务总队历年来的各种学雷锋慈善活动,自始至终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鼓励。

几十年来,正是因为有重庆市总工会、重庆市妇联、重庆市团市委、重庆市精神文明办公室、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慈善总会,以及各级领导和部门无数有识之士的关心,大力支持和帮助,才让现在的重庆市慈善志愿者总队一路风雨一路爱心,走到了辉煌的今天,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爱心慈善志愿者。现在,申请成为志愿者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能成为一名常为他人做好事的志愿者,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新时尚的时髦事。

给予重庆市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和重庆市爱心社区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大力支持的单位还有:

中国高层决策协会西南办事处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志愿者委员会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国公益总会

重庆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弘扬红岩精神协会

同类推荐
  • 劳动者札记

    劳动者札记

    本书是一本真正描写、歌颂劳动者的诗集,谨以献给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劳动的人们。作为一名劳动者,作者在劳动之余,采用折叠分行的形式,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
  •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可供文学爱好者参考阅读,值得细细品味。
  • 序言集

    序言集

    本书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先生三十多年来为著作撰写的序言合集,共74篇。著作内容涉及广泛,既有论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有论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既有专著论发展,也有专著论改革;既有探索学术理论的著作,也有建言献策的智库之声。因此序言是对这些著作来说,既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阐释,也能起到导读的作用。结集出版这些序言,对作者而言是回首往事和重新学习的过程;对广大读者而言是迅速了解研究著作内容的权威解读,因此,该书的出版能够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也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散发出一股清肃的正气,饱含着世道人心里的坚硬与柔软、沉重与轻盈、虚伪与真实,语言老道而实在,不矫饰、不夸耀。于寻常处见光亮,从日常里书抒性灵,笔触细腻。内心丰富。《雨声不断》分为真实生活、往事如烟两辑,主要收录了悬崖上的舞蹈、凝望、那人、光头、倚窗而立、面对石头、我身体的伤疤、夜的体验等作品。
  • 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

    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

    阅读既是一个消费过程,又是一个生产过程。所以阅读不仅贵在深刻理解原文,而且还贵在超越原文,这种超越就是要求读者以我为主,以批判性、思维性、独创性方法来阅读。《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分析了学术论文的格式特点和修辞特点,学术论文的形成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阅读学术论文的五种创造性阅读方法,即理解式阅读法、延伸式阅读法、类比式阅读法、样例式阅读法和透视式阅读法。
热门推荐
  • 梨花落时,故人归

    梨花落时,故人归

    她是沈家嫡出的长女,当朝皇后——沈嫣然他是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昌平王——陌夜辰一支梨花玉簪,将他们羁绊在了一起。命运,让他们擦肩而过去不自知于万丈红尘中相遇,生死相许,他许下诺言,只做她一人的王她放弃自由,愿陪他做一只笼中的金丝雀于沉沦黑暗中重逢,尔虞我诈他不惜担下弑兄夺位的骂名,只为拥有她她巧言欢笑,耍尽手段,只为复仇
  • 探索未知-走进化学前沿

    探索未知-走进化学前沿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向着无光世界的彼岸

    向着无光世界的彼岸

    结束也是开始,究竟谁能斩断回旋不断的恒常之锁。宛若深海的绝望世界里,少年只为无形的未来书写自己的故事。
  • 红尘落尽

    红尘落尽

    这是发生在民国初期豫陕交界处的一个真实故事,叙述了一个江南女子文韵在北国乡村的一连串扑朔迷离的奇遇,从而揭示出人性的真本来。
  • 生者传奇

    生者传奇

    圣器坠,乱世起。圣书毁,末路开。残酷末世中,唯有生者才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我的青春有个你

    我的青春有个你

    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与青春不期而遇。我是柳芽,我的青春有个你啊,房木阳。我是秦小暖,我的青春有个你啊,肖树南。
  • 语文新课标必读-名人传

    语文新课标必读-名人传

    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学大师,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生于1866年1月29日,父亲是公证人,是城里德高望重的绅士;母亲虔诚端庄,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夭亡之后,就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而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照顾柔弱的儿子和另一个女儿身上。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而母亲带给他的是来自波尔罗亚尔女隐修院的探索精神、艺术感受力——音乐性的、神秘的敏感;二者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
  • 从龙记

    从龙记

    无亲无故的晓冬成了回流山的弟子,他时常能在梦中看到一些人,一些事。更让他惊异的是,有的事情与现实之中发生过的一模一样,但那些事情他根本不曾经历过,又如何在梦中见到?有的事情则与现实之中截然相反。就象他的师兄,明明那么好的一个人,在梦中却成了杀人如麻的恶人,不,也许根本就不是人。
  • 穿越:女警也疯狂

    穿越:女警也疯狂

    现代的我,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警,但现实中,定位为平凡小女子……如何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我在大起大落中感受着人间百态;为了寻找他一生最爱,他的灵魂从古代穿越到现代,降临到一个富门家中,找到她时,她已为人妇,一个地道的现代人,她已变得如此陌生,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展呢?
  • 骨鲠处世:吴云讲陶渊明

    骨鲠处世:吴云讲陶渊明

    全书分作两大部分:一为陶渊明研究的散论,涉及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陶渊明的政治态度、陶渊明的思想矛盾、陶诗的艺术风格、陶文的艺术性、《饮酒》诗初探、《拟古》诗浅论、《咏贫士》论略、《闲情赋》散论等内容;二为百年陶学史。它为陶学研究者提供了较全面的观点和重要资料。文字雅俗共赏、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