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1700000020

第20章 谕儿篇(5)

你问到《左传》解说《诗经》、《尚书》、《周易》与今文经学的解释不相吻合的问题。是这样的院古人解释经义,分内传和外传两种。内传是解释它们的本来意义曰而外传则侧面推及,委曲延展,充分阐释它们的引申意义。比如孔子解释《周易》,小象部分解释本义居多,而大象部分则是解释引申之义居多。孟子解说《诗经》,也沿袭了子贡因贫穷、富足领悟到切磋研究,子夏因本色、纹彩领悟到礼遇后代等,也可以证实引申义的地方不少。而《韩诗外传》就是引申的经义了。至于《左传》解说经义,也以引申的经义来阐释的居多。

【评析】

《左传》说经与其他一些古书解经一样,分“内传”、“外传”,即“本义”、“余义”,又“以余义立言者多”,所以导致了《左传》解经与今解不合。曾国藩对儿子“有义必释”而且释得如此详尽的做法,不仅为儿子解了“惑”,还是对他勤学好问读书态度的最好嘉勉。这种方法能进一步激发其可贵的求知欲望。

写篆字不能无帖意

【原文】

纪渠侄近写篆字甚有笔力,可喜可慰。兹圈出付回。尔须教之认熟篆文,并解明偏旁本意。渠侄、湘侄要大字横匾,余即日当写就付归。寿侄亦当付一匾也。家中有李少温篆帖《三坟记》、《迁先茔记》?,亦可寻出,呈澄叔一阅。澄弟作篆字,间架太散,以无帖意故也。邓石如先生所写篆字《西铭》、《弟子职》之类于,永州杨太守新刻一套,尔可求郭意诚姻叔拓一二分,俾家中写篆者有所摹仿。

——节录自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李少温:指唐文学家、书法家李阳冰,字少温。工篆书,其字变化开合,自成风格,后世学篆者多宗之。

②邓石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精四体书,造诣很深。篆书吸收汉碑篆额和李阳冰;三坟记》等篆字的体势笔意,沉雄朴厚,自成面目,一洗过去刻板拘谨之风。篆刻得力于书法,苍劲庄严,流利清新,冲破了当时只取法秦汉玺印的局限,使篆刻面貌为之一新。

【译文】

纪渠侄儿近来写篆字很有笔力,可喜可慰!5见在我批改圈出寄回。你得教他认熟篆文,并解释清楚偏旁的本意。渠侄、湘侄索要大字横匾,我马上就写好寄回来。寿侄也会寄一匾的。家中有李阳冰的篆书字帖《三坟记》和《迁先茔记》,也可以找出来呈给澄叔看一看。你的澄叔写篆书间架太松散,是因为没有帖意的缘故。邓石如先生所写的篆书《西铭》、《弟子职》之类,永州的杨太守新刻了一套,你可求郭意诚姻叔拓一二份,使家中学写篆书的人有所模仿。

【评析】

曾国藩对书法很有造诣。他在此篇中详尽地教诫儿子写篆书应注意的事项,指明写篆字间架太散是因为无帖意的缘故,指导明确具体而又切中要害。

看、读、写、作应逐日无间

【原文】

去年在营,余教以看、读、写、作四者阙一不可。尔今阅《通鉴》,算看字工夫曰:

二王”笔法,俊拔刚

【注释】

①《书谱》:书学论着,唐孙过庭撰。其书断,为学书者所重。

②《文选》:总集名。梁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

【译文】

去年在军营里,我教你看书、朗读、写字、作文,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你现在阅读《资治通鉴》,算是看书的工夫曰抄写《说文解字》,算是朗读的工夫。还能不能临帖?或临《书谱》,或用油纸摹写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以纠正你字体柔弱的毛病。这样的写字工夫是必定不可缺少的。你去年曾将《文选》中精彩的字句段篇分类纂抄,作为写作文的材料,现在还照常摘抄吗?已停下来没有?或者分类摘抄《文选》的词藻,或者分类抄写《说文解字》的训诂,你有生以来作文太少,即以此代替写字工夫,也是必不可少的。

你从十余岁至二十来岁,基本上是虚度光阴。到今天将看、读、写、作四个字一天天不间断地实践,还可以有成就。你说话太快,举止太轻,最近能在言行方面尽力做到“迟”、“重”两字以改正你的毛病吗?

【评析】

曾国藩的此篇写作宗旨是鼓励、督促儿子在看书、朗读、写字、作文四个方面多下工夫,教其不应虚度光阴,过去虚度的光阴也应弥补起来,并谆谆教导只有“将看、读、写、作四字逐日无间,尚可有成”。

抄《说文》,算读字工夫。尚能临帖否?或临《书谱》①,或用油纸摹欧、柳楷书,以药尔柔弱之体,此写字工夫,必不可少者也。尔去年曾将《文选》中零字碎锦分类纂抄于,以为属文之材料,今尚照常摘抄否?已卒业否?或分类抄《文选》之词藻,或分类抄《说文》之训诂,尔生平作文太少,即以此代作字工夫,亦不可少者也。

尔十余岁至二十岁虚度光阴,及今将看、读、写、作四字逐日无间,尚可有成。尔语言太快,举止太轻,近能力行迟重二字以改救否?

——节录自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目录分类很有学问

【原文】

目录分类,非一言可尽。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曰有一人嗜好,即有一人摘抄之法。若从本原论之,当以《尔雅》为分类之最古者。天之星辰,地之山川,鸟兽草木,皆古圣贤人辨其品汇①,命之以名。《书》所称大禹主名山川于,《礼》所称黄帝正名百物是也③。物必先有名,而后有是字,故必知命名之原,乃知文字之原。舟车、弓矢、组豆、钟鼓日用之具,皆先王制器以利民用,必先有器而后有是字,故又必知制器之原,乃知文字之原。君臣、上下、礼乐、兵刑、赏罚之法,皆先王立事以经纶天下,或先有事而后有字,或先有字而后有事,故又必知万事之本,而后知文字之原。

——节录自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品汇:万物的品种类别。

②《书》:即:尚书》。

③《礼》观礼记》。

【译文】

目录分类,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大体上窑要有一种学问,就会有一种分类的方法曰有一个人的嗜好,就会有一个人的摘抄方法。若从根本和起源上来论述,应当把《尔雅》作为分类最早的书。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脉河流、鸟兽草木,都是古代圣人贤士辨别他们的品种类别,将它们命名的。《尚书》所说的大禹主持命名山川,《礼记》所称黄帝订正百物的名称就是如此。万物必须先有名称,而后才有名称的文字,所以必须了解命名的本原,才会知道文字的本原。舟车、弓矢、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礼器、钟鼓乐器等日用器具,都是古代先王制造这些器具以利民用,也必须先有器具而后才有该器具名称的文字,所以又必须了解制造器具的本原,才会知道文字的本原。君王臣子,上上下下,礼仪与音乐,战争与刑狱,这些都是先王制定的事理用来管理统治天下。这一切或者先有事物然后有文字,或者先有文字然后有事物,所以又必须了解所有事物的本原,而后才能知道文字的本原。

【评析】

要使学业有所成就,非掌握目录分类学知识不可,曾国藩是深知其重要性的。故不仅自己掌握了目录分类之法,而且还向儿子传授目录分类学知识,教其摘抄语词、编纂类书,耳提面命地帮助后辈掌握。

宜对古人诗集悉心研究

【原文】

尔诗笔远胜于文笔,以后宜常常为之。余久不作诗,而好读诗。每夜分辄取古人名篇高声朗诵①,用以自娱。

尔之才思,能古雅而不能雄骏,大约宜作五言,而不宜作七言。余所选十八家诗,凡十厚册,在家中,此次可交来丁带至营中。尔要读古诗,汉魏六朝,取余所选曹、阮、陶、谢、鲍、谢六家于,专心读之,必与尔性质相近。至于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极变态,则非唐之李杜韩白盂、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不足以尽天下古今之奇观④。尔之质性,虽与八家者不相近,而要不可不将此八人之集悉心研究一番,实《六经》外之巨制⑤,文字中之尤物也。

——节录自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夜分:夜半。

②曹、阮、陶、谢、鲍、谢:分别指曹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跳。

③李、杜、韩、白:分别指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

④苏、黄、陆、元:分别指苏轼、黄庭坚、陆游、元好问。

⑤《六经》:指:《易》《乐》《诗》《书》《春秋》。

【译文】

你写诗的技巧和风格远远超过了写文章,以后应当坚持常常写。我很久没有作诗了,但我喜欢读诗,每天夜深人静时总要取古人有名的诗篇高声朗读,用来自我消遣。

你的才思,够得上古雅但够不上雄骏,大概宜作五言诗,而不宜作七言诗。我所选的十八家诗,总共有厚厚的十册,放在家中,这次可以交来人带到我这儿来。你要读古诗,汉魏六朝的诗,将我所选的曹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胱六家的诗专心致志地阅读,必定与你的性格相近,与你的气质相近。至于开阔心胸、扩充气魄,手法多变,则除了唐代的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和宋、金时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元好问八家,不足以尽天下古今之奇观。你的气质性格,虽然与这八家不相近,但必须将这八家的诗集用尽心思研究一番,因为这八家诗集实在是《六经》之外的伟大作品,文字中之珍品。

【评析】

曾国藩这封家书主要是对儿子作诗的具体指导。他既肯定儿子的“诗笔远胜于文笔”,鼓励儿子“以后宜常常为之”;又认定儿子“能古雅而不能雄骏”,勉励儿子“多作五言诗”;还针对儿子的性格气质,指示儿子与自己气质相近的六家诗集固然要读,就是与自己气质不相近的八家诗集也定要悉心研究一番,真正做到了教导有方,期望甚殷,非一般为人父者所能比拟的。

同时,曾国藩认定唐代的李杜韩白、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诗集,“实六经外之巨制”、“文字中之尤物”。这种评价是很有见地的,亦非一般昏庸的士大夫所能比拟。

行之以恒就会有持续不断的进步

【原文】

尔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①。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于,举止欠端重,看书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盂。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尔前作诗,差有端绪④,近亦常作否?李、杜、韩、苏四家之七古⑤,惊心动魄,曾涉猎及之否?

——节录自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曰《谕纪泽》

【注释】

①有常:有恒。

②钝讷:语言直白简朴。

③峥嵘:高峻。比喻超越寻常。

④差:略微。端绪:头绪。

⑤李、杜、韩、苏:李白、杜甫、韩愈、苏轼。七古:七言古诗。

【译文】

你累月奔跑应酬,还是没有丢掉平常的功课,应当可以不停顿地天天进步。人生唯有恒心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对于作字一途,也曾经苦思力索过,最终还是没有成就。近期坚持天天描摹练习,久久没有间断,就觉得月月有进步、岁岁有变化。可见年岁无分老少,事情不分难易,但如果能行之以恒,就好比种树和畜养牲畜一样,不知不觉一天天大了起来。你的短处在于言语不够直白简朴,举动不够端庄稳重,看书能深入下去,而作文就不能超越寻常。如果能在此三件事上下一番苦工夫,一方面勤奋猛攻,另一方面又持之以恒,这样不出两年,自然会不知不觉得到很快的进步。如能做到言语直白简朴,举止端庄稳重,则“德”这个方面就有进步了曰如能做到作文有高峻雄快之气,则“业”这个方面也就有进步了。你前一段作诗,略微有一些头绪,最近还常常作诗吗?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四家之七言古诗,惊心动魄,你曾经涉猎到他们的诗作吗?

【评析】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特别强调“人生唯有恒心为第一美德”,进而指出“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只要行之以恒,就会有持续不断的进步。紧接着在分析儿子有三大短处的同时,勉励儿子“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出两年,自然会有比较大的进步。这种把有无恒心看做是学习有无成就的关键的教子方法,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

【原文】

人之气质淤,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气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5见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尔于厚重二字,须立志变改。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节录自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谕纪泽、纪鸿》

【注释】

①气质:指人的风骨和风格。亦指人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②坚卓之志:艰苦卓绝的志向。

【译文】

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由于是天生的,本来就难以改变,唯有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代那些精通相面方法的人,都说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想要得到变换骨相的方法,总要首先立下艰苦卓绝的志向。就拿我的一生来说院我三十岁以前最喜欢吸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年(184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吸烟了。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没有恒心,近五年来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都还算是有恒心。就这两点可见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改变的。你在“厚重”两字上,必须立志变化改观。古人称“金丹换骨”,我说立志就是金丹。

【评析】

此篇写作宗旨是曾国藩针对儿子气质单薄,提出用立志读书的方法,以达到“金丹换骨”的目的。全篇采取现身说法,言传身教,指导得具体而得法,时至今日仍有其借鉴意义。

学作文应循序渐进

【原文】

尔《说文》将看毕,拟先看各经注疏,再从事于词章之学。

余观汉人词章,未有不精于小学训诂者,如相如、子云、孟坚于小学皆专着一书①,《文选》于此三人之文着录最多。余于古文,志在效法此三人,并司马迁、韩愈五家。以此五家之文,精于小学训诂,不妄下一字也。尔于小学,既粗有所见,正好从词章上用功。《说文》看毕之后,可将《文选》细读一过。一面细读,一面抄记,一面作文,以仿效之。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于,不手抄则不能记,不摹仿则不惯用。

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学,国朝诸儒通小学者又不能文章,余早岁窥此门径,因人事太繁,又久历戎行,不克卒业,至今用为疚憾。尔之天分,长于看书,短于作文。此道太短,则于古书之用意行气,必不能看得i帝当。目下宜从短处下功夫,专肆力于《文选》,手抄及摹仿二者皆不可少。待文笔稍有长进,则以后诂经读史盂,事事易于着手矣。

——节录自同治元年五月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相如: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着有字书[凡将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子云: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着有字书[训纂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有辑本。另着有方言训诂学着作《方言》。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②雅:合乎规范的。故:久;旧。

③诂:以今言解释古言。

【译文】

你把《说文解字》看完,就先看各经书注疏,再从事研究诗文的学问。我看汉代人的诗文,没有不精通语言文字训诂的。如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对语言文字学都专门着有一书,《文选》对这三人的文章收录最多。我对于古文,志在效法这三个人和司马迁、韩愈五家,因为这五家的文章,精通语言文字训诂,不随便写一个字。你对语言文字学既然粗略有些见解,正好从诗文上用功。将《说文解字》看完之后,可将《文选》细读一遍。一面细读,一面抄记,一面作文,以仿效其中的诗文。凡奇异怪僻的字,规范的古老的训释,不手抄就不能记住,不模仿就不能习惯应用。

同类推荐
  • 做人不能不现实

    做人不能不现实

    成功与成败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它们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一千微笑、演出时多费一点心思,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 赢在中层

    赢在中层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机关,中层都是一个组织的中流砥柱,是组织运营和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他们是企业或机关员工的直接领导者,是团队或项目小组的负责人,因此,他们的管理和行为方式集中传达了公司的理念和宗旨。员工正是通过这部分人的管理行为,来认识企业和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中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对所有组织都显得非常重要。
  • 办公室三国

    办公室三国

    《办公室三国》以经典的三国计谋为依据,对办公室现实生活和竞争进行真实写照,点滴事例包含的是人生的大道理。只要你在职场上打拼,就一定会遇到书中提到的种种现象和规则,翻开此书对你意义重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司马懿能忍辱战胜诸葛亮等都是本书为办公室计谋所列举的经典三国故事。翻开《办公室三国》,一切的疑惑将会拨开云雾,一切的愤怒将得到合理的解释,一切你以前并不知情的规则将浮出水面。本书最终的目的不仅在于让你知道什么,学到什么,还在于让你能悟出什么。
  •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

    本书从梦想、自信、健康、感恩、包容、谦逊、放下、糊涂等方面逐一列举简单幸福的方式,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享受的同时,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书从各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做人做事的学问和技巧,是一本实用的励志书。
热门推荐
  • 光芒勋章

    光芒勋章

    一个自以为平凡的少年,却隐藏着惊天的身世之谜。未来过往,有悲伤作伴,有欣喜相陪,且看一个懵懂的少年,如何在异世独立,幻以传奇;且看一个穿越而来的东方修士在星空征战化以神玄。
  • 我有一个穿梭系统

    我有一个穿梭系统

    一个普通的学生得到了穿梭各个世界的系统会怎么样呢?(新人写手,文笔太差,只是拿这本书练手,写的不好请见谅,谢谢合作)
  • 造化天生

    造化天生

    林枫本是南洲之人,却意外从山中拾到一枚戒指,戒指本是神界之物,名为造化之戒,不料戒指却突然发出一阵白光,再次醒来后的林枫,还不知已经离开了南州,来到了武者纵横的星月大陆。为了在次回到南州,林枫只有增强实力在星月大陆立足。天地神诀,修神大道,九五至尊,笑傲群雄!
  • 哥哥在追我女神

    哥哥在追我女神

    江小琦一直以为,像她哥这种不沾女色的异类高干子弟,是不会喜欢上某一个女人的,直到她亲眼见到她大哥盯着她女神看了整整一分钟。
  • 费隐禅师语录

    费隐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带着毒辣姐姐穿越

    带着毒辣姐姐穿越

    一位集团小姐…一段三年感情…却被自己姐姐横刀夺爱…姐姐立誓言把她赶出家族,但却在一场飞机事故中带着姐姐一起穿越…姐妹俩分别被人救…一位是柔情王爷…宁愿放弃江山…“本王只想当她的莫瑾寒!”…一个是腹黑教主…宁愿武功全失…“本座绝不会碰其他女子,哪怕死!”……都只为今惜唯兮……
  • 维武天下

    维武天下

    在地球他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在异界他或许是战无不胜的武道之巅!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铜镜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铜镜鉴赏及收藏

    我国是铜镜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千秋可鉴的艺术瑰宝。但由于某种原因,铜镜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而这恰好给铜镜爱好者留下了一个难得的收藏机遇和投资空间。
  • 上古世纪之神圣信仰

    上古世纪之神圣信仰

    数万年前,诸神混战,神明在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然而,当数万年后神明再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大陆上的人们已经忘却了曾经的信仰。当神明再一次出现在源之大陆上,这个世界又会发生什么事?神明出现,带来的是希望?还是毁灭?人与神之间,又将会发生什么故事?以信仰为引,谱写一篇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之间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