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72800000027

第27章 UFO之谜(6)

据《科学美国》1851年6月号(卷七,298页)记载,在马萨诸塞州的多彻斯特,密庭豪斯山上,人们在炸开岩石时,从岩石里炸出一个用金属制作的花瓶。花瓶呈铃形,高015米,底宽018米,顶宽009,瓶壁厚约4毫米,颜色似锌,又呈银色。瓶身用银镶嵌花束,制作技艺非常高。

这个花瓶是谁制作的?显然通过岩石年龄的判断就可考证出花瓶的主人,我们又不排除它可能是外星人的作品之嫌。

⑨能“吞云吐雾的”古瓶

一些古代遗物和已经失传的高技术制品,时常引起考古学家的兴趣。比如能“吞云吐雾”的奇妙阿拉伯古瓶就令人不可理解。就是今天的技术和工艺也难以再现。

1983年一对中年夫妇漫步在波士顿的街市上,并买了一个造型古朴的金属瓶(据鉴定与大约是公元九世纪阿拉伯人常用的油灯相似),他们偶然发现用铜器轻轻敲打这个古朴的长颈瓶,古瓶里会冒出一股粉红色的云雾气,在瓶口上一尺多高处浮动,持续15至20秒钟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对夫妇将古瓶捐献给“超自然现象研究会”,请那里的科学家进行研究(但不得损伤),科学家想复制出类似的青铜瓶(也能放出云雾气),但没有成功,他们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可能有点类似我国古代的透光镜,现在已能够复制了,而这个古瓶现象尚未能复制;这也不奇怪,张衡研制的候风地动仪,今日也只能复制其外表,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也失传了)。

异乎寻常的远古文明遗迹和遗物,大体上均未超出我们现在的智慧和能力(实际上还有着相当差距),但是却超过了远古和近代之间的某些时期的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存在着波峰时期和低谷时期,或者说某些高技术曾经失传过。事实上,每个时期都有少数人的智慧和能力远远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他们完全有能力制造出高超艺术品。上述奇怪的工艺品,也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出自外星人之手。因为外星人的飞碟会喷出云雾,放出各种光芒,如果将之原理用于古瓶,古瓶能放出云雾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或者是史前人类的作品。其真实面目有待进一步考证。

⑩数百万年前的金项链

金项链也是一种工艺较难的艺术品。具有一般智慧的人是制不出精致的金项链的。然而,下面的事例又会使你惊奇不解:

1891年6月10日,美国伊利诺斯州一位叫卡尔普的老太太在往炉中加煤时,从被摔成两半的煤块中,发现了一条做工精致的金项链。6月11日的《莫里逊维尔时报》曾报导。卡尔普太太原以为该项链系别人不慎掉在煤堆中的,后来发现,被摔成两半的煤块中间有个槽,刚好能搁置下此项链,证明这条项链系夹在该煤块中。煤形成于石碳纪,距今数百万年。那是谁制造的项链?果真是上元人类的精心佳作吗?

从UFO案例中可知,有的外星人也佩戴饰物,如此说来,难道有可能是外星人丢落在煤块中的不成?

谁扔掉了这些金属元件

一些古代的遗物或零器件也常引起人们的兴趣。例如,奥地利一个煤矿工在1885年11月1日,当他正把一块煤敲碎以备生炉子用时,从破碎的煤块中“蹦”出一个闪闪发亮的物体(67×62×47毫米),近似平行六面体。有人认为它是陨石,也有人相信它经过高智能生物的加工。与此相似的是不少人都曾从破碎的岩石中发现铁钉、螺丝钉、钻头及金属器皿。

1880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位农民,在煤炭里砸出一枚铁铸嵌环。而成煤时代大约在石碳纪,这刚好是上元人类的年代。这些物体夹在煤层的煤块中,这足以说明它的年代。那么是谁扔掉的这些物件呢?至今乃是待解之谜。

UFO死海历险之谜

来自中东地区的文献资料对于弄清人类发展历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无论是公元前9—5世纪成书的《旧约全书》,还是在死海地区发现的已有近4000年历史的珍贵手稿,里面都有一些似乎是专门写来给考古学家们“制造麻烦”的内容。这些文字片断大多数需认真评价,因为它们记载的远古发生的事同人类文明近30年来遇到的事件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死海地区的手稿是20年前发现的。这些手稿的巨大优越性在于它们没有被历代的教会当局纂改和查禁。“智者对奥罗拉(曙光女神)的儿女们说:一些人来自天空,而另一些地上的人被带到天上。天上来的人们在地上生活了很久。”(《创世》)如此说来,“天”并不是被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的禁区;那里有人生活,而且地上的人还可以拜访他们。《拉麦卷》里还包含着一段有洪水泛滥的惊心动魄的报道,并且揭示了一个新的细节:拉麦的儿子诺亚与其他的人们不同,但是与“天的儿子”完全一样。智者以诺(据说洪灾到来之前,他驾着一辆喷火车飞上了天)通过拉麦的父亲马图萨勒姆提醒他家,再经过一代人,就会发生大洪灾。以诺还预言了一件奇怪的事:灾难过后赋予一个新的人种以生命的恰恰将会是布谷鸟的儿子——诺亚。摩西的《启示录》也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天早晨,夏娃看见四只苍鹰拖着一艘船在天空飞翔,那船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后来,亚当也看见了那只飞船,并发现那飞船的轮子下面在冒烟。真是神奇的景象!《以诺书》中讲述了220个天使来到地上的情景,这些天使与《圣经》描写的无形体、无性别的形象不同。他们教给地上的人们以农业、冶金和天文方面的知识,同地上的女人婚配,而他们的头儿塞米亚萨则成了当地所有部落的首领。末了,还有一篇据信是亚伯拉罕所著的伪经写道:“在那人的身后,放着一辆带有许多火轮的车子,每个轮子都用帆布盖着,轮子上面有一个坐椅,火焰在坐椅周围窜动。”美国的研究家们认为,除了火焰而外,这里描绘的车子很像一辆月球车,说坐椅被火焰包围着,实际上可能是闪光的车身。同时,这些因为与教规相抵触而没有被收进《圣经》里去的伪经还包含着许多有趣的细节:在《以赛亚的幻觉》中,可以发现关于时间具有相对性的首次叙述!以赛亚被一个天使带到天空时,他感到自己“飞得比思想还快”:而当他返回地面时,疑惑地问:“怎么这样快?我跟你在一起只呆了两小时?”天使回答道:“不是两小时,而是32年!”

就连《旧约全书》,尽管经过修订,也包含着令人琢磨不透的内容:“在第30年4月5日,我看见神出现在切巴尔河边:一阵旋风犹如一大片云似地从北方卷过来,它又像一道火浪,向四周喷射明亮的火光。它的中部有一个耀眼的亮点,像是被烈火包围的一块琥珀。在旋风中央,我看见了四个外貌像人的怪物。每个怪物有四张脸、两对翅膀。腿笔直,脚掌像牛蹄,闪烁着金黄色的光。他们的翅膀相互连在一起,只能一直往前煽动。怪物的目光像烧红的煤炭。许多光束在怪物之间窜动,喷射的火焰就像电闪。下面,在每张面孔之间,各有一个轮子,每个轮子像是由许多小轮相互重叠而成,都一模一样,宛若用水晶石做的。它们可以向每个方向前行,但不能倒退。轮圈高得可怕,所有的轮圈四周都有许多小孔。怪物行动时,轮子也跟着动;怪物升起时,轮子也一样。怪物的头顶上方有一个水晶石一样闪闪发光的拱形罩,罩子下面,每条翅膀相互对着。每个怪物有两行翅膀护住身体。怪物在行走时,翅膀发出海涛拍击般的声响。拱形罩上方,还有一个小一些的穹顶,颜色像天青石一样蓝。上面坐着一人,穿的衣服闪着铜、金子和火一样的红黄亮光,其明亮程度犹如雨后的彩虹。”(《以撒书》第1章)当代研究家认为这里描绘的物体形状像是阿波罗11号登月舱和阿波罗17号月球车的结合。人们认为,这是描述不可能是自然现象;它太不详细了,所以也不可能是神秘的幻觉造成的。《摩西第一经》第14章中写道:“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相貌造人吧……上帝的儿子们看见人们的女儿长得美貌,就从她们当中挑选妻子。这一时期,特别是上帝的儿子们开始同人类的女儿婚配,生出子女时,大地上出现了巨人:这便是古代著名的勇士。”但是,根据教义,“唯一的上帝”只有一个儿子,即耶稣。那么,怎么会有“上帝的儿子们”一说,而且他还同地上的女人婚配,生出半人半神的生命?为什么这里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复数“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相貌……”呢?

1969年,埃里希·冯·邓尼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认为《摩西经》(《出埃及》第25章)中详细描写的“法匣,实际上可能是一种供电电压达数百伏的收发报机。毫无疑问,这位瑞士科学家分析的那段文字太奇怪了:耶和华给摩西下达的指令异常详细(部件的尺寸和位置必定非常精确,并且可能是金属制造的),并要求严格遵照它们,这太令人费解了。还有更不寻常的一些细节:“法匣”是耶和华同摩西保持经常联系的工具(他的声音从匣子的盖子里面传出),匣子常常被火花包围着。再者,摩西是唯一会使用“法匣”的人,他告诫说,“法匣”“工作”时,谁也不能去碰它。同时,耶和华还明确地指示,在运送“法匣”时,人们应当穿什么样的鞋子和衣服。这种谨慎的告诫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在旅途中,护卫者乌扎偶然不小心碰了匣子一下,立即像遭雷击似的倒在地上(也许是触电了)。这一假说1970年遭到的只是讽刺挖苦;可几年以后,美国大学生们严格按照《摩西经》的揭示,制造了一个与“法匣”完全一样的盒子。令他们吃惊的是,制造出来的竟是一个带高压振荡器的发射机!

距今两千多年以前,曾经居住在今天中东一带的苏美尔人就开始记载他们先人的灿烂文化了。但至今我们对于这一古老民族的来龙去脉,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苏美尔人曾给闪米特人带来了一个非常先进的文化。我们还知道,苏美尔人总是在高山顶上寻求他们的神。如果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没有山,他们就在平原上堆起假山。

他们的天文学非常发达。他们对月球自转在观察和今天我们对月球的观察结果只差04秒。在库云底亚克山上,人们发现一个计算题,其结果是一个15位数字,195,955,200,000,000。而我们经常引以为荣的古代西方文化,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计算也只是达到10,000而已。大于一万的数,古人就认为是“无限”了。

苏美尔人的神都不是拟人型,每个神都和一个星星有关。他们绘画中的星星的样子和我们今天画的星星完全一样。而值得人深思的是,这些星星周围都围绕着数个行星。苏美尔人在缺乏我们今天观察技术和设备条件下,是如何知道一个不动的星都带有几个行星呢?有一张画,一看就会使人联想到一个原子。图中排列成一个匮圈的小球,一个接一个地交替放射光芒。

在库云底亚克山里,发现了雕刻在12块陶制书板上的一个英雄叙事诗。其中第7块书板上记载的,从现在看来,是人类第一个亲眼目睹的宇宙旅行纪实。是通过史诗中主人公之一恩克度讲述的。书板上的故事是这样的:

恩克度被一支巨鹰的铜爪抓着,在空中飞行,飞了四个小时后,一个声音忽然向他说:你看看下面的大地,大地像什么呀?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像一座高山,大海像一个湖泊。他又在空中飞了四个小时,那个声音又说:“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这时像个花园,大海像花园里的水渠。在他又向上飞行了四个小时后,那个声音又对他说:“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像米粥,大海像个水槽”。

这个比喻必定来自某个曾在我们地球上空飞行的生物。因为这个比喻太准确了,不可能纯属想象。如果对地球没有个感性的认识,谁能想像到陆地像粥,大海像水槽,因为从高空中看,地球确实像粥和水槽互相交错的一片。

其他的考古发现证实,在四万年前,在苏美尔人居住的区域内曾有各种原始人,忽然不知从何地出现了苏美尔人,也不知道他们的天文、文化、技术又是从何而来。

这样相互矛盾而发人深省的例子有很多。这些奇迹是来自“外星人”或来自我们的祖先?世界各国科学家和考古学家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瑞典学者丹尼肯在其代表作《众神之车》中把这一切不可思议的谜一概归之于:“神”,他认为是“神来到了地球,把人猿变化为人,并教会人识字,吃熟食,穿衣服,建筑等等之后,才离开地球”。他并预言,“神”将在不久的将来还会重来。

许多比较严肃的科学家,并没有轻信丹尼肯的理论。因为,虽然经过长期、大量的工作至今未能发现外星人存在或来过地球的有力证据。对丹尼肯理论,目前在世界上依然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人类进化至今是不是只是30~40万年历史呢?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人类进化至现在,已经有上百万年历史,通过碳14已经精确地估算出某种高度文明的产物远在3~4万年就已出现。而它的范围之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3~4万年前,人类有一个活跃、鼎盛时期。

我们的地球曾经不止一次遭到大洪水、大爆炸、大灾难的侵袭,因此古文明可能一毁再毁,古人类也死而复生。

对于这些大洪水的各种传说,考究其历史,都可以追溯到12万年以前,刚好在冰河结束时期,这使我们对这些传说无法掉以轻心,仅仅视之为神话或多事的臆测。同时这也证明了人类远在12万年以前就有“历史”,而且较4000年前甚至比今日更发达。

最近从海底探测获得的资料显示,那些在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被称为“奇迹”的亚特兰梯斯,可能正沉在百慕大三角的西方。在水中拍摄的照片和实地勘测可知,1000年前的人类已能举起数百吨的巨石了。

也许在12万年前,人类对宇宙的知识已经超过了今日;也许在三四万年或十多万年以前,人类已经有了数次达到文明的高峰。我们仅仅可以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类创造的,但无法得知人类文明的进程。

我们可以假设与推论,但不盲从。因为要解释这样一个世界性的谜,尚需要多、更具说服力的实物来证实。谜,现在仍未解于……

住在海底的外星人之谜

1973年4月,一个名叫丹·德尔莫尼·奥尔莫尼奥的船长,在百慕大三角区附近的斯特里姆湾的明澈的海水里,看到了一个形如两头圆粗的大雪茄烟似的怪物,它长约40~60米,行速每小时60外星人~70海里。它两次都是在下午四点左右出现在比小岛北部和迈阿密之间,并且都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刻。这位船长非常怕船与它相撞,竭力想躲开,可是往往是它先主动地消失在船的龙骨上。

同类推荐
  • 红鼻子的樱桃老师

    红鼻子的樱桃老师

    谨以此书献给在校园中快乐生活的孩子们!樱桃老师每天为身边的孩子们讲好听的童话故事,故事里讲着孩子们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听童话故事中,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渐渐养成。没有严肃的说教,没有硬性的要求,孩子们在听故事中明辨了是非,学会了做人。
  • 富有的鸭太太

    富有的鸭太太

    本书包含两个故事:富有的鸭太太很有钱,吃得太多却不羞于承认,最后她怎么样了呢?两只狗请了一群朋友参加派对,结果宴会上发生了很多意外……
  • 格林童话(上下册)(全)

    格林童话(上下册)(全)

    《格林童话》,德文原名为《格林兄弟为儿童和家庭阅读收集的民间故事》,是雅各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汇集历史文献并记载口述民间故事所编辑而成的故事集。与法国的《小王子》、英国的《彼得潘》、丹麦的《安徒生童话》等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学经典一样,《格林童话》成为德国文学中最为世人所熟知、拥有最多翻译版本的世界文学经典。1812年圣诞节,格林兄弟推出这套童话的初版第1卷,1815年又推出了第2卷,此后的半个世纪,这套童话集一直被改编。
  • 花季里的红雨伞

    花季里的红雨伞

    本书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或写师生间因观念的不同造成的误解,或描绘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表现出作者对当今少儿朋友的深切关注与热情呵护。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细胞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细胞

    本书从细胞的原始概念入手,主要阐述了细胞的种类、结构、特征、组成以及生理周期,细胞分裂等基础知识。
热门推荐
  • 腹黑少爷:无情娇妻太难哄

    腹黑少爷:无情娇妻太难哄

    一觉醒来,多了个枕边人,居然是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老公。安魅不敢相信地看着手上的红本。阎皓辰,人称阎罗王却对安魅柔情似水。一次意外,他与她相识,她却忘了他,他却从此爱上了她。为了使她回忆起这段往事,他精心编织了一张情网,慢慢俘获芳心。
  •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道始

    问道始

    道为何?天为何?抬手风云变,翻手山河列。道在何?在心中。我有无敌之志。何为道,我即使道,你即使道,天下万物皆为道。路在哪里?路在脚下,没路??我一步一步走出一条来。天地无极,乾坤无相。
  • 我的百鬼夜行

    我的百鬼夜行

    张月,一个明显是爷们的小青年却有着十分娘的名字,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了某位大能赐予的礼物但想要使用却有着一个奇怪的限制,“人类无法使用”再一次巧合下张月拥有了非人之躯,成就了百鬼之主的身份。百鬼之主们向神界开战到底寓意何为?神秘又强大的水仙美人...分散于天下的杀生石碎片...这永远不会就是故事的终结...“时间到了,小子们和我一起百鬼夜行吧!”Ps:本书的企鹅群,184355686。名字叫月之都的映月组,希望支持狩月大家能够入群。
  • 名侦探柯南之醉流年

    名侦探柯南之醉流年

    名侦探柯南同人文,原创作品。新兰同人,喜欢新兰,以后的文都会是新兰同人,微虐,里面有快斗青子白马红子灰原琴酒等等各种cp,保证圆满结局甜文,基佬走开,新兰党戳进另外第一次写文,更新时间较慢请大家谅解!
  • 甜宠来袭:青梅竹马不恋爱

    甜宠来袭:青梅竹马不恋爱

    阔别三年,她负伤归来。校园重逢,他左拥右抱。一次次的挑逗与调戏。终于…她再次离家出走!“我凭什么跟你回去!”她拉下脸色,甩开他的手。“就凭我会对你好一辈子!”他信誓旦旦。“哦?”她来了兴趣“我可是什么都不会的呢!”“没关系,你会的我都会,你不会的我也会努力去学会!以后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她瞬间失笑,趴在他耳边低低的问了句“那你会生猴子吗?”谁知他非旦不窘,还邪邪的笑了起来“这个嘛…我是怎么都学不会的,不过…我倒是可以让你会!”微风拂面,她笑靥如花。是谁告诉她青梅竹马就不用恋爱了的!我这是什么?
  • 潜航男神:深海择爱

    潜航男神:深海择爱

    傅暻这个名字一夜之间,被各大新闻报纸刊登,甚至连每天晚上如期而至的新闻联播都在播报他。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一夕之间,多少中年妇女盯着自家屏幕上那英俊帅气的容颜,不禁概叹如果这是自家女婿该有多好!可就是这样一个集容貌与才气的男子居然爱上了“爱吃”又脾气不好的窦方孑期初她是他考核的老师,好像事事都是她掌握主动权。可后来.....第一次,深海三千米的潜航试验,因为窦方孑憋不住的那一泡......故而无奈返航。更令傅暻哭笑不得的是,她的机器人竟然将自己辛苦从深海取得的泥土标本糊在她脸上做面膜。好吧,他又得下去一次。在南海母船上,傅暻半夜起床见窦方孑打了个地铺睡在走廊上。她还有这个癖好?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特种兵之画家小小姐

    特种兵之画家小小姐

    一次无意间的车祸后,她丢失了一部分记忆,为了逃避家里的安排的相亲,她居然放下画笔,拿起枪,当起了特种兵,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心心念念的青梅竹马居然是自己的教官。打死我也不承认变态教官是轩哥哥!她在心里长吼。
  • 凭栏望月

    凭栏望月

    这是一部满溢故乡情的诗集。字里行间缠绕了太多对巴蜀大地的深情厚意。天府之域,巴山蜀水,都是诗人永恒的美丽羁绊。绻绻情思,绵密如飘飞于巴山的细雨,尽情挥洒,无处不在。在旅途,那异乡的天地,如镜照影,浮现的都是家乡的山水,叫人片刻难以忘怀——“巴山夜雨,淋湿了思念”。这是一部唱给神州神圣大地激情澎湃的情歌集,也是一部流浪的情歌集。中华风物,皇天后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随游历的足迹在诗人笔下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