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2700000016

第16章 读厚黑悟人生之官场篇(14)

有句名言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固然有其狭隘的地方,会使人变得谨小慎微、毫无磊落气度。但这句话说明了在官场中任何时候都不可无防人之心。

某机关有一位姓王的局长在这方面就曾有过沉痛的教训。他们局分配来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王局长是个非常爱才的人,便对他另眼相看,那大学生也对王局长极尽奉承巴结和讨好。时间一长,两人几乎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王局长什么事都跟他说,甚至自己和副局长之间的不和也全都说给他听。

后来,王局长渐渐感到自己与副局长的矛盾日益加深。不仅关系越来越僵,甚至还时常当面出语顶撞,眼看两人实在无法共事,上级只好把二人调开完事。

两个人的矛盾就是因工作产生,日后他们不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了,矛盾自然就少了许多。日子长了,两人渐渐消除旧怨,重新搭话,王局长意外地发现副局长当初对他敌意陡增、态度突变,全是因为那个大学生在中间传话捣的鬼。他不仅把局长批评副局长的话全都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副局长,还附带说了许多批评王局长的话。

这时,王局长才如梦初醒,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于是就很生气的去找那位大学生。谁知,大学生却说道:“我既没有造谣,也没有诽谤。我是人,总有表达我自己观点的权力吧?你可以想想,我在你面前是否说过副局长的坏话,如果没有,那就不是挑拨离间。”这时,王局长无话可说了。

事过之后,王局长发现自己犯了无防人之心的错误。当你在领导岗位上时,别人对你总有几分敬畏。你说话时,别人常会喏喏应声,但千万不能据此认为别人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尤其是不该让下属知道的事(比如领导与领导之间的矛盾),即使关系特别好,也决不要向他透露半个字。

如果心中有什么不快之事,宁可找一个不相干的朋友说,也不要和下属吐露。在这方面存一点防人之心,是怎么也不算过分的。其实,又何止是当领导的需要有防人之心,任何人都不可失去防人之心。因为,在官场上你需要打交道的很可能就是个厚黑高手,毫无疑问,你需要防止被此类人所暗算。即使对方《厚黑学》的修炼不如你高,或者根本就与你不在同一水平上,那么,也需要多点防人之心。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对方给诬陷了。

三国时期,争太子的有两位,曹植和曹丕。曹植才华横溢,人人敬服,曹操也对他另眼相看,内心暗暗打算把王位传给曹植。当曹植封侯的时候,曹丕在军中还不过只混到郎官,比起曹植,太不起眼了。但精通厚黑之道的曹丕却知道如何去打败曹植。

曹操带兵出征,曹丕与曹植都到路边送行。曹植充分发挥其才能,称颂父王功德,出口成章,引人注目,曹操也大为高兴。曹丕则反其道而行,不能出口成章,就装得很含蓄,假惺惶地哭拜在地上,曹操及他左右的人,都很感动,认为曹植有的只是华丽的辞藻,只有曹丕才是真正的忠诚厚道,是真实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曹植继续其文人的作派,我行我素,不肯用心计,这样正中曹丕下怀。曹丕进一步行使厚黑之道,掩饰真情。于是王宫中的人及曹操身边人都为他说话,终于被立为太子。曹植的日子,从此便一天天难过了。时间不长,不懂防人之道的曹植,终于被曹丕所“黑”,送了性命。

此外,还有一些人内心虚伪,对别人的奉承拍马屁飘飘然,毫无防备地钻进了圈套,中了别人的“厚黑”术。

清代的乾隆皇帝,是一个有知识、修养的皇帝。但他同样自恃清高、天赋不凡。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乾隆几下江南,遍游名山古刹,所到之处不是题字就是赋诗,然而他那些诗,没有一首是值得传之后世的。御用文人纪晓岚看透了他的这一弱点,便在主编《四库全书》时,故意在容易发现的地方留下一两处错漏之处,上呈御览,有心让乾隆过过“高人一等”的瘾,乾隆很快便发现了这些错误,发下谕旨加以申斥,心里不但十分得意,而且特意召见纪晓岚,当众指出他的错误。纪晓岚趁机对乾隆的“学识”大加称颂。从此以后,他在乾隆手下一直享受荣华富贵,官运亨通。

只有纪晓岚这样圆滑的厚黑人物深深懂得,没有人喜欢别人比自己更高明。当一个人身处高位,知道自己处在居高临下时,他的宽容心会来得更多,他的权力给人带来的私利也会更多。

还有这样一个事例,到某机关上任的一位新局长找人谈话,了解情况是他开始工作中的第一件事。这个机关的一位处长出差归来,主动找局长,恳请局长对自己提意见。局长便根据反映,向他指出:“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不敢秉公直言,有点曲意奉承的味道,这是有些同志提到的,希望你以后注意改进。”

那位处长趁机对他的有话直言大加称颂急忙作解释:“局长,前任局长有多主观,多自信啊!这你是不知的。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我只能顾全大局,违心顺从,如果领导都能像您这样谦虚随和,善于纳谏,我们这个国家不就富强了。”“这倒也是的。”这位局长莞尔一笑,心里甭提多舒服了。这件事情耐人寻味,奉承手段居然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人性的弱点又是如此愚昧可笑。

9.小本大利,甘冒大险

“厚黑”追求的不外乎名利权势,因为利益往往和风险连在一起,所以为了追逐巨大的利益,就必须甘冒巨大的风险。有位甘冒得罪两代国君大险的宁喜,通过迎卫献公回国复位而得已独掌朝权。

周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卫献公被孙林父、宁殖等人赶走,带着他的兄弟和公孙丁来到齐国避难十二个年头。十二年来,卫献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重回卫国,再做他的国君。周灵王二十四年,卫献公在齐景公的暗中帮助下,不仅把属于卫国的夷仪抢占了,还在此立了作为复国的据点。

宁殖快死前他对儿子宁喜说:“我宁家自庄武以来,世代为忠臣。逐国君的事,其实是孙家所为,并非我的本意,但现存人们都说是孙、宁两家干的,对此我死不瞑目,你若能帮助老国君复位,实现我的愿望,才是我的儿子。否则,死后在阴间我也不享用你的侍奉。”

于是,宁喜望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哭着向父亲保证,一定设法使卫献公复位。他父亲宁殖死后,宁喜继承父职,做了左相国。

这时,卫献公听说宁喜当了左相国。为了能够复位,便派公孙丁偷偷潜入帝丘城,面见宁喜,对他说:“你如果能让献公复位,重主国政,献公愿把实际大权交给你管理,献公只不过主持主持祭祀而已。”

宁喜一方面有父亲的遗嘱,另一方面在献公许愿让他执掌大权的巨大利益诱惑下,公孙丁的请求他就答应了。但宁喜同时又想,万一自己费尽了心机,拼着性命把献公请回来,他当上了国君,要是反悔了,怎么办?如果能得到公子丁的证明,以后就不怕卫献公反悔了。

于是,公孙丁把宁喜的想法同卫献公说了。同时,卫献公对公子丁说:“我能不能回卫国当国君,全在宁喜身上,要是他能让我回国,我情愿把大权交给他。至于他说的那些条件就请麻烦你再亲自效劳,辛苦跑一趟了。”

公子丁答应来,可就是不动身。卫献公催了好几次,他只好说:“倒不是我不愿意去,我想这事你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天下哪有不管事的国君呢?你一定要一言九鼎,决不反悔,要不然我对宁喜可就失信了。”

卫献公说:“我现在是个漂泊在外的人,事实上说不上大权什么的,只要能够回国,在太庙里可以延续祖宗的香火,也就心满意足了。以后的事就再做打算了。”

公子丁说:“既然你决心已定,我就替你说去。”

宁喜有了公子丁的保证,就开始四处活动。

支持他的重臣有大夫石恶、北宫遗等。只有蘧瑗持反对意见,他说:“我还没听说过把国君赶走,又将他请回来的事。”但蘧瑗知道自己阻挡不了的事情一定要发生,只好明哲保身,出走到鲁国隐居去了。

这事宁喜告诉了好友右宰谷。

右宰谷说:“这事不行。现在的国君是你父亲立的,如今已经十二年了,他并没有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你凭什么把他废了。再说,你父亲已经废了一个国君,现在你又要再废一个,天下人岂能放过你,父子俩得罪两个国君。”

然而,父亲的遗愿在先,宁喜为了实现父亲愿望,更为能掌握卫国大权,他还是决定按与卫献公商议好的去做。这时候,孙林父已经老了,大儿子孙蒯跟随他住在戚城,留下两个小儿子孙嘉和孙襄在朝中听差。

周灵王二十五年,孙嘉奉受卫国国君卫秋的命令出使齐国,就剩下孙襄一个人在卫国。宁喜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正巧公孙丁又来打探消息,于是宁喜、公孙丁便联合右宰谷,乘机杀了孙襄,逼死了卫秋,迎卫献公回国,宁喜从此掌握了卫国的大权。卫献公虽说是个挂名的国君,但他毕竟重新做了国君,现已能享受荣华富贵。

卫献公事前就知自己已经无力再控制卫国政局,但他求的只是尽早结束流亡国君的生活,恢复国君的荣华富贵。宁喜则是明知自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可能为君,他求的是一个“权”。宁喜知道卫秋当初登君位之途不正,况且是孙、宁两家共立,权力自然分散。现在独立更换国君自然就是最好的全面掌权的好机会。宁喜为了自己的权势,竟然将国君玩弄于股掌之间,心子之黑可谓世所罕见。最终,他还是用“黑心”换来了独掌朝权的丰厚回报。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学习兴趣培养的20种技巧

    青少年学习兴趣培养的20种技巧

    本书以成功创业者有影响、有波折的创业故事为主体,锁定那些经历过挫折、失败仍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群体和个人,将他们顽强坚韧的人文精神和高贵动人的文化品格展示在所有读者面前。
  •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人不管精力有多充沛,能力有多强,如果什么都做,又企图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力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去做想要做的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什么事都做意味着什么事都不能做精做好,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把那些真正应该放……
  • 女人赢在28岁之前

    女人赢在28岁之前

    针对28岁前女性独有的特征,从社会现实出发.立足于规划女人一生幸福的宏伟蓝图。全书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赢在28岁以前”的理由与内涵,紧扣女性成功的主旨,从不同侧面详尽地为女性展现成功的要素。此书,它将为你拨去心中的疑团,点亮智慧之灯,指引你打开隐秘的成功之门,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

    《易经》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我们可以悟不透它,但不可以不读它。即使不能完全还原其本义,至少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体悟它,只要你找到了这样一个“进入”《易经》的门径,你就能徜徉其中,并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智慧营养。读《易经》,哲学家悟得思辩,史学家悟得历史,政治家悟得治世,军事家悟得兵法,企业家悟得经营与管理的真谛,普通人悟得人生处世的良方。悟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收获,是一种追求真理、不断接近真理的享受。《易经》作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就多数人而言读解之难犹如一部天书,但如果你心有所用,始终抱着“君子终日乾乾,与时俱行”的态度,相信必能悟有所得。
热门推荐
  • 那年,时光还年轻

    那年,时光还年轻

    “孙光安,我要走了,你能送我到车站吗?”“又不是不回来了了,等你回来,我一定去车站接你”......我踏上了去往车站的公交,“孙光安,如果,如果我不回来了呢?......”......时光荏苒,浅笑安然......
  • 杜黄皮

    杜黄皮

    本书是媚媚猫武侠作品的代表作,获得读者们空前热烈的追捧,为媚媚猫笼络了大量粉丝。媚媚猫在《杜黄皮》的创作中,展示出其独特的人物和情节的驾驭能力。她冲破“武侠”的陈规,打造出一个男女皆爱、独一无二的“杜黄皮”,既带有武侠小说必不可少的侠义、情仇,更彰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这两者在“杜黄皮”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故事中的“十兄弟”性格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在杜黄皮的带领下,共同谱写了一曲凄美的江湖之歌。
  • 处男葛不垒

    处男葛不垒

    收在《处男葛不垒》中的小说,都属于徐皓峰的少作,创作期“涵盖了青春的初始与结束”。作为美院附中及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青年徐皓峰汲汲于艺术之真谛,这些作品里可以瞥见一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魅影,九十年代原乡北京的风貌人情,青春雀跃驰骋的疆域。所有的单纯、稚气、幻想和想象无不打着童贞的烙印并且不复重现。
  • 孽缘相撞:逃不开的命运

    孽缘相撞:逃不开的命运

    遇上不该爱的人,三个人的命运,两女一男,他们该如何选择!她一下飞机遭人拐走,保镖被卖到了妓男院,好惨!而他就是拐她的人,他们将开起权利大战!他们谁会赢?静请期待!
  • 漫漫此夜(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漫漫此夜(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美丽宁静的吉卜赛庄,却被传言是一所遭受了诅咒的住所,许多擅自进入的人都会在一次“事故”中丧生,没有人能够逃脱。然而英俊潇洒的穷小子迈克尔还是一眼看中了这里,他奢望成为这里的主人。富家小姐埃莉在这里爱上了他,他们在这里结婚,在这里定居。可那可怕的诅咒会放过他们吗?有一天,她骑马出去,没有回来……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图引

    图引

    曾几何时,任你风姿卓越,功高盖古,终化历史,掩埋黄土之下...想当年,任你举世无敌,魔动天下,免不了化为尘埃,纷纷扬扬,终归落定...可惜了,绝世容颜,红粉亦变骷髅,一朵朵残缺的花,亦有凋零日...数万载的等待,仰望,只为了问一声---为什么...本不欲与天比高,亦不欲与海比深,只盼浮华尘世默默走一遭,可惜了命运的安排,轮回的选择,一切早已注定,又能改变什么...
  • 血百合物语

    血百合物语

    当悲惨世界中的绝望的少女,遇见冷酷残忍的变态杀手。他带走了她,而她却改变了他……杀手的世界中,两人的命运又将经历怎样的磨难!圣洁的百合如何在鲜血中绽放,染血之后她的心灵又将得到怎样的净化!血百合代表着死亡的降临,也象征着圣洁与强大!小丧QQ:1337674222欢迎交流~~
  • 逆天武尊

    逆天武尊

    大家族少主,父母被杀,家族被占,修为被废……五年的沉寂,不是颓废,而是重生。洗髓、凝脉、陆灵、千山……那更高的是什么?从废物到天才的转变,是上位者的操控还是古戒神威?天弃之体还是天启之体,星荒古戒之主背负的责任又在何处?陆天羽,三尺青锋、残袍古戒,从小小的平湖镇走出,越...
  •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销售员要培养阿基米德这种巧干的“销售技巧”和“销售心态”。重视细节是成功销售的支点,作为一名销售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细节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