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2900000028

第28章 “二把手”怪圈(4)

韩世忠所处的政治环境与王翦大同小异,以史为鉴,于是效仿了王翦。韩世忠买田产的消息一经曝光,宋高宗特意给韩大帅写了御札:“卿遇敌必克,克且无扰。闻卿买新淦田为子孙计,今以赐卿,聊以旌卿之忠。”能够看出来宋高宗听到这个消息多么的高兴,并在御札提到了买田之事,表明皇帝对韩世忠非常支持,暗示他你这么做是为组织考虑啊,继续努力!

韩世忠被解兵权,就好像高官退休一样,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心里不舒坦,总想找碴儿。这也是为官的通病吧!大权被夺意味着地位、荣耀、利益从此与你无关了,心理上的落差也不是谁能接受得了的,难免不适应。韩世忠打过预防针,坦然视之,尤其岳飞被杀后他更加看破官场。

退休后,韩世忠头顶一字巾,骑一驴,周游湖山之间,闭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宋孝宗时追封其为蕲王。

韩世忠作《临江仙》词曰:“冬日青山潇洒静,春来山暖花浓,少年衰老与花同。世间名利客,富贵与贫穷。荣华不是长生药,清闲不是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翁。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从文学角度来看,与岳飞《满江红》的气势无法相比,词风细腻婉约,似乎不像是一位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将领写的。窃以为正是韩世忠看透了官场的“单方只一味”,才有了“尽在不言中”的深意,那是一位将军经过了厮杀、斗争、沉浮,最后留给世人的为官之道。

6.“不作为”的智慧

宋高宗曾让张俊读一读《郭子仪传》,并且召入禁中,对他说毋与民争利,毋兴土木。宋高宗希望张俊能够成为一名郭子仪似的中兴名将,不希望他当一名兵匪。君臣二人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说宋高宗跟四位将领谁关系最铁,唯有张俊。早年靖康之变时,“二圣”北狩,人心惶惶,是张俊劝进的,他说大王是皇帝亲弟弟,人心所归,天下汹汹,不早正大位,无以称人望。上了三次劝进表,宋高宗见大家如此拥戴,勉为其难,在危难时刻登基即皇帝位。所以说张俊有了拥立之功,这是很多人羡慕的功劳,也是非常牢固的君臣纽带。

张俊在初期有一定军事作为,因为有了岳飞和韩世忠,相比之下他与刘光世的光芒黯淡了些许,没有平地的衬托哪有山峰的高耸入云,就是这么个道理。苗刘兵变时,张俊站在了宋高宗一边,率领八千人前来勤王,对宰相吕颐浩说了句慷慨激昂的话,“今日惟以一死报国”。张俊无论军事素质、政治头脑都相当高超,尤其是后者。到了宋、金对峙的阶段,张俊举而不坚了。张俊的花腿军属于皇帝亲军,后来干脆驻守临安行在,美其名曰“护驾”。

张俊是盗贼出身,对江山社稷、民族大义似乎没什么兴趣,中饱私囊、横征暴敛才是他的利益所在。他所率领的中军为什么叫“花腿军”呢?源自于张大帅的商业头脑。他让部队中年轻力壮的自臂而下文刺至足,算是给他们盖戳了,防止他们逃跑。让士兵要么打把势卖艺,要么经营酒楼,要么充当建筑工人等等。张俊的敛财手段花样繁多,田产达万亩,收租六十万斛,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张俊请宋高宗吃饭,历史上留下了一份令厨师瞠目结舌的菜单,估计花费至少上万贯。家里金银财宝堆积成山,张俊将一千两银子铸一球,取名为“没奈何”,的确谁也没招,就是有钱。

《鹤林玉露》记载,张俊大哥张保经常发牢骚,怨他老弟不提携他。张俊说,给你十万贯外加五千士兵,要使钱与人流转不息,兄能之乎?张保默然答道不能。张俊说这就是我不向组织推荐你的原因。在张俊的世界观里谁能让他得利他用谁,亲戚也不例外。张俊在后花园溜达,见一老卒躺那儿睡觉,上去踢一脚,为什么睡觉?老卒解释说无事可做,只得慵眠。张俊见老头这样子说,就问你能干啥?也就是随口一说。老卒说我会做买卖,搞国际贸易在行。张俊登时眼珠子亮了,我给你拿本钱,一万贯如何?老卒说太少,最后张俊投入了本金五十万贯。张俊问什么时候能赚钱回来,老卒说得一年吧!张俊说,妥了,你去吧!

张俊盗匪出身,面对任何利益毫不放弃,同时身上具有赌徒精神,他也不怕老卒拿那么多钱跑路,他可能比谁都明白利益与风险并存的道理。老卒用本金造了一条大船,买来美女、歌舞演员百余人,广收绫锦奇玩、珍馐佳果及黄白之器,一切准备就绪飘然出海。转过年来,老卒回来了,收获颇丰,“多得骏马,获利数十倍”。本金五十万,“数十倍”的利润,富可敌国。当时南宋尤其缺乏战马,中国本部不产这玩意。张俊把战马装备部队,军容独壮。张俊非常高兴,你再去一趟吧!老卒说不行了,只能干一回。为什么呢?他假冒大宋商务部,以名马易美女等等招摇撞骗。再出去戳穿身份,人家不整死他才怪。老卒说这是逢场作戏,不能有第二回,愿仍为卒,退老园内。

另外,张俊有一妾名叫张秾,这名小妾会理财,家里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张俊就让她管家。张俊带兵上前线作战,时不时给家里写信问下财政情况。张秾知书达礼,回信说霍去病、赵云打仗时从不过问家事,言下之意你好好打仗,别想没用的。张俊非常高兴,把书信上奏给宋高宗,赵构大喜,亲自发了一张奖状给张秾(《三朝北盟会编》)。

有人挣钱、有人理财、有人做后盾,张俊的敛财手段几乎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武官贪污敛财对于皇帝来说是好事,因为武官有“污点”能让皇帝放心。如岳飞说的那样,“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历史上也只有贞观之治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岳飞提出的这一口号恰恰反映出了顽疾所在,文官都爱钱,武官都怕死。由此证明,口号通常反映实质问题。武将敛财过度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宋高宗对张俊进行了口头警告,看清形势,别做得太过分,那样朝廷会难做。朝廷难做,但他做了你绝不难。

张俊当然看清了形势变化,力主议和。张俊没有岳飞那种宏图志向,收复中原,迎“二圣”还朝,在他这里完全如梦幻泡影。一个不能够力挽狂澜的武将,其实非常希望和平,弄点儿利益才是真。他这位“二把手”只好依附另一位“二把手”,秦桧猜中了皇帝的心思,甘当替罪羊解决了实现目标的绊脚石。为了避免遭殃,“二把手”只有选择妥协。妥协不等于安全,还要懂得如何避重就轻。

张俊解除兵权闲在家中,秦桧召见他,说有事找你商量。建康、镇江需要军事统领,请推荐人。张俊支吾半晌打太极,没说。因为摆在他面前的可能是陷阱,秦桧那脑袋瓜子灵活得很,他整谁不需要理由。张俊如果当即举荐了将领,难免引人怀疑。你退休在家,竟然念念不忘军政大权。举荐的人担任将官,你在背后来个遥控指挥,我看你是想下去和岳飞一起喝酒了吧!以张俊的老练绝不会轻易上当。过了几天秦桧又问他这事儿,张俊说居闲已久,部曲离散,无可荐者。秦桧又问,这才打消了张俊的疑虑,张俊如实对答,他属下将官会挣钱的不少,能打仗的没几个,确实没什么人可供举荐。秦桧又问,让你举荐翰林学士很难,荐军帅乃你的本职工作,有什么难的?张俊只好举荐了刘宝、王权。张俊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对秦桧整死岳飞杯弓蛇影,合作伙伴有多狠他是知道的,对他决不能有半点儿相信,所以他举荐的是曾隶属韩世忠麾下的将官。“二把手”退休,那就是普通职工,真正的“二把手”来找麻烦,只有避其锋芒,让他找不到任何把柄。

还有一次,宋高宗路过他家进来做客。刚坐下屁股还没热乎,张俊“白上乞早归内”,天不早了,您赶紧回宫吧!大家谁也没搞明白张俊为什么这么做。按说皇帝到你家那是给你面子,无尚的荣光,另外有什么事儿说起来方便。张俊却偏偏放弃了大好机会,赶皇帝走人。原因很简单,谁不愿意皇帝在自己家多待会儿?问题是皇帝去秦太师府坐一坐就走了,若在你这儿待时间长,秦相公闻之不得给你穿小鞋吗?闻者叹服其识虑之高远焉。(《清波杂志》)张俊是“中兴四将”唯一一位活着封王的,绍兴十二年(1142)末,进封清河郡王。善终,享年六十八岁,荫其子弟十三人。

另一位善终的刘光世刘大帅道行也不浅,他主要的为官之道是三个字——“不作为”。混,其实也是一种生活,诚然“不作为”也需要智慧。

如果一位官员不作为,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没有作为的主动性和工作能力;

其二,有工作能力,因有顾忌所以不主动作为。刘光世属于后者。刘光世是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次子,从小在军中长大,他的军事素质至少比普通将领要高,自幼耳濡目染,有着先天环境优势。就好比一个书法家的儿子和一个金融家的儿子相比,两者从事对方职业的可能性不大,继承父辈职业的可能性较大。刘光世以父荫入仕,军旅生涯的前半生光芒四射。先跟随父亲镇压方腊起义打了一趟酱油,混军功升职。靖康初年,刘光世曾率西北戍边部队在杏子堡击败西夏军,因战功升侍卫马军都虞候,这个军衔相当于少将级别。宋代军队由皇帝、枢密院、三衙协同管理。三衙掌管禁军(中央军),分为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长官依次是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不久,刘光世镇压河北起义军张迪,立下战功,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地方军队“二把手”。

刘光世背景殷实,父亲刘延庆的老战友、老朋友、老部下哪个不得给点儿面子。父辈将领不在了,新一代中刘光世威望最高。靖康之变时,刘光世不战而退,率领军队逃跑,投奔了宋高宗,任元帅府五军都提举,通常该职位由宰相兼任,类似国防部部长。刘光世当时向皇帝吹嘘:“愿竭力报国,他日史官书臣功第一。”(《宋史·刘光世传》)宋高宗不冷不热地说:“卿不可徒为空言,当见之行事。”刘光世的军队驻守江州后,他开始了后半生的“不作为”。

刘光世被皇帝戳穿了空谈,不知道怎么了,前线打仗似乎与他无关,甚至连口号都懒得喊一句。金军来了他就跑,金军退了他再回来,整个一敌进我退、敌撤我回,用这种毫无营养的方式与金军展开军事斗争。在大后方的刘光世做买卖搞经商,丝毫不逊色张俊,达到了金钱巨亿的程度,坐拥膏腴水田三万亩。所以投奔他的人非常多,军队人数达到了五万人,是南宋小朝廷里军队人数最多的,威望之高,资历之深,无可匹敌。

将士们愿意跟他,吃喝不愁,保命挣钱,兵荒马乱的年代谁不愿意跟这样的领导混?刘光世的威望在“中兴四将”中最高,岳飞无法与之相比,淮西军变即是个很好的例子。

岳飞早说过了老刘能镇得住属下的两位将领,朝廷不听,结果郦琼煽惑士卒造反了,率领四万人投奔了伪齐。不清楚郦琼怎么煽惑的士兵们,窃以为其中必然涉及刘光世,诸如大帅被朝廷给撸了,咱们在这单位混还有好果子吃吗?想要荣华富贵的跟老子走。刘光世不在了,淮西军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反观岳家军,岳飞蒙冤被杀,麾下十万大军没有一点儿动静。这是一支绝对忠于朝廷的军队,国家幸甚。由此反映了岳飞治军严谨,这似乎同样是岳飞的缺陷。

刘光世与张俊两人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主要是“不作为”,打仗不行,敛财可以。皇帝又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有他们局面混乱,没他们局面可能更混乱。为了维持现状,只好任其所以然。当时的格局下,任何伟人拿他们没辙,何况宋高宗赵构还不算千古一帝。其实,“不作为”的“二把手”才是对大领导真正的要挟。

7.有后台才有将来

秦桧,字会之,淮南东路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在民间,秦桧家里有“一门三状元”之传说,秦桧、秦、秦埙,爷孙三人全是赝品,当然不是真状元。

秦桧科举那一年的状元是何栗,《宋史·何栗传》载:“何栗,政和五年进士第一。”进士第一显然就是状元了,很明显与秦桧毫无关系。秦桧当的第一个官是密州教授,说明考得名次尚可。秦桧是教育口的官员,从地方不断升上去。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向宋朝要去大量财物,并且要求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当时朝廷中意见不统一,有主张割地的,如右谏议大夫范宗尹,有坚决主张反对的,如高级教员秦桧。

秦桧上疏指出了四点,其一,金人贪得无厌,即便割让土地也只能是满足一时贪欲;其二,金人不讲信用;其三,这事儿最好百官商议;其四,不可让金使参与讨论。子上去未得到有关领导批复,但秦桧因坚持了原则是个人物,得到了御史中丞李回的推荐,由教员当上了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

秦桧的升迁之路非常顺利,靖康之变时他已经当上了御史中丞。当时,金国要扶植个傀儡政权。秦桧坚决反对,坚持大义。金人一看宋廷中居然还有如此气节的官员,妥了,跟着“二圣”一起去东北打猎吧!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把他赏给了大将完颜昌当奴隶,很快秦桧变节了,之后神奇地从金国跑回了南宋。

建炎四年(1130年),完颜昌率兵南下,以秦桧为参谋军事,兼随军转运使。九月份,完颜昌进攻楚州,就在这个时候秦桧潜回南宋。秦桧究竟是不是金国的奸细,说法不一。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杀监己者奔舟而归”,逃回来的。但你逃回来有可能,为什么妻子和仆人也跟着回来了,并且毫发无损?带着这么一大家子人从金国逃亡南宋,目标过于明显,绍兴初年曾担任宰相的朱胜非在《秀水闲居录》中对秦桧南逃表示了怀疑。

秦桧回到南宋注定要有所作为,因为他的主子完颜昌其实是个主和派。

兵荒马乱的年头,偶尔有几个逃回的官员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秦桧则不然,在北宋他担任了御史中丞,属于帝国高级官员。这么大的干部,金国通常会当作高级政治犯来对待,不可能说回来就回来了,当时南宋朝野一片质疑声,唯独宰相范宗尹表示欢迎秦书记归来,并把他推荐给了宋高宗。

秦桧直接拿出了杀手锏——求和书。领导在想什么?很多官员想不明白猜不透,能够猜中的必然官运亨通,秦桧是个很好的例子。宋高宗最大的政治短板无外乎皇位的合法性问题,宋高宗一生所作所为如逃跑、求和、抗金、再求和、杀岳飞、迎接母亲韦太后及徽宗梓宫回国等等,丝毫没提活着的宋钦宗赵桓,各种事件背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住皇位,在这条保皇位路上他不惜牺牲一切。宋高宗能否保住皇位的先决条件即是和平,金国总是打仗他受不了,因为战争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只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皇位方能坐得稳、坐得深、坐得长久。

以目前宋金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求和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可行与否总需要有人站出来,帮助皇帝完成心愿,就在这时秦桧挺身而出。宋高宗看罢求和信的第一反应是大喜,继而称赞秦桧“朴忠过人”,立刻擢升礼部尚书,仅仅过了三个月就升为参知政事,然而副相并不是秦桧的目标。

同类推荐
  • 西山月

    西山月

    在一份历史中没有记载的国度,赵毅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生命。他有着简单的理想——富足安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自然包括有饭吃,有钱赚,有美女——正在他认为要过上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却意外陷入一场争斗之中,有嫉恨,也有诱惑,生命遭受威胁,于此同时,大周国四境内外,强敌环伺,纷争不断,这是赵毅赖以生存的国度。他最终,只得踏上一段征程——一片西山月,也可照亮一片土地。只要你热爱它。
  • 三国之董卓霸业

    三国之董卓霸业

    公元2086年,中国秘密情报组织'黑龙'组织为追查李超人后代李囿霆窃'司母戊鼎'一案,派出了特工郭凌起暗中调查,不曾想这来自商朝的文物却含有着撕裂时空的能力,偶然一次机会,当凌起触及其底部时,一阵眩光袭来.....................
  • 三国骁锐

    三国骁锐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读一遍三国,满心尽是惆怅,新人拙作,以慰平生
  • 葬心棋局

    葬心棋局

    本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一朝巨变放弃了所有的感情,走上了那复仇之路。为官者鱼肉百姓,为君者视苍生为蝼蚁。这样的官这样的君要之何用?家仇大?还是国仇重?若是两样都是一个目标那就不分彼此。就算是我的双手沾满了血腥,我也要毁灭这个残暴无情的国家。
  • 秦汉情史

    秦汉情史

    他是为人称道的吴中奇士,是项羽崛起的幕后推手,然而却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他就是桓楚!因替秦始皇设计陵墓,楚桓一家厄运连连,然而一卷《神匠谱》让他保留着复兴的希望!神匠技成之日,莫测神机,所向披靡!国仇家恨,儿女情长,最终让桓楚踏上一条疯狂不归路……
热门推荐
  • 顽皮公主撞上冰山少爷

    顽皮公主撞上冰山少爷

    男主:冷冰夜女主:欧阳羽碟这两个冤家相逢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超神学院之誓死守护

    超神学院之誓死守护

    地球,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但这颗星球,人类的家园,即将遭到入侵,死神卡尔偷了时光神基兰的大时钟,在地球上乱搞一通,而入堕落天使莫甘娜和她的恶魔爪牙也随之来到地球,一个传播邪恶理念的邪神,因此时光神基兰和默丁格,流浪瑞兹干起了超神学院,完成了浩瀚的造神工程,应对即将地球,乃至整个银河系面临的灾难。葛小伦,彻头彻尾的吊丝,因为使命的召唤加入超神学院,成为一名超级战士,与赵信,嘉文,大D(刘闯),刈,杰斯,小D(徳莱文),蔷薇,蕾娜,琪琳,瑞萌萌,蔚,魏颖组成一支守护地球的队伍,名为雄兵连。身为银河之力的葛小伦怎样完成使命?他能否过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提示:本书有第二部)
  • 最美的15岁

    最美的15岁

    当25岁的韩非非回忆起15岁的韩非非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中考,同学,青春还有记忆深处的他,当15岁的韩非非碰上了同岁的他,平凡的世界就注定了不平凡……
  • 郗世芙蕖

    郗世芙蕖

    她是随性多变的女子,一生从无畏惧,却被他“骗”进了他的江山天下。他是心思深沉的公子,谋算天下人事,却只想与她共享盛世荣华。他是谦谦君子,无意王位天下,却为她之心愿征战四海。一份宝藏,一个预言……江湖与宫廷之间,他们能否如愿以偿?
  • 玄界脉尊

    玄界脉尊

    宗门被灭,爷爷祭身封印血灵。一七岁少年,记忆全失。石虎镇涅槃重生,以即墨天葬之名;重脉之瞳,锈剑之力;闯幻境魔界,屠妖鬼;破禁地封阵,统仙神;宝器,神宠,秘籍,圣果。是楚楚伊人的夜月痴心;抑或是羸弱穷少的震颤浩宇。一人,一锈剑,走上了颠覆宇宙的脉尊之路!!!
  • 汉的帝国

    汉的帝国

    世界上最强大的那个帝国的总统,他曾经是汉的帝王!而另外那个异类的小国家,像一个顽童,蛮不讲理,天天闯祸,只是为了他和他在年幼时最纯真无邪的一段情!一场梦!天下一家!千年一梦!帝王!美女!权利!任性!人类!历史!战争!和平!爱!与不爱!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国家!民族!天下何必你我他!天下一家!苍生一同!
  • 恶魔吻上瘾:丫头,咬一口

    恶魔吻上瘾:丫头,咬一口

    学校里接二连三的转来神秘转校生,家世神秘,长相巨帅。听说了吗?恶魔女王苏童调戏了刚刚转来的独孤大少爷?听说了吗?那个京城第一贵族世家的沈少爷强吻了苏童。听说了吗?尚老大怒发冲冠为红颜,找独孤少爷跟沈少爷单挑去了!同时惹上了三个恶魔校草怎么破?苏童冷眼旁观,打吧,谁赢了我就答应跟谁在一起。他是平民军团的老大,不离不弃陪伴了她三年之久。他是帝皇企业的大公子,宠她入骨情根深种。他是她的未婚夫,三年前,狠心将她抛弃,三年后,却又残忍霸道地将她据为己有。面对这样的他们,她该如何抉择。
  • 乾元剑

    乾元剑

    一柄不知来历的剑,带着一部不知名的功法,成就了一个穿越到废柴杂役弟子身上的叶辰。揭开大陆一个个的秘密,走向无尽位面,他带着什么样与生俱来的使命,他又将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请跟随叶辰,走向这个元气的世界。
  • 清泫的神格

    清泫的神格

    清泫,意为清澈而晶莹,她是古神的后裔。神格,意为神明的品格,它令神长生不老。前人给世界留下的烂摊子,后人祸福中牵起的姻缘线。一本书,两个女神,你会喜欢哪个?友情提示:本文非套路文,剧情比较慢热,第一卷只是铺垫,第二卷才是正章。心急的读者可以看完第一卷序幕,直接看第二卷。读书群:239223056
  • 盛世小鳄鱼

    盛世小鳄鱼

    她被最亲密的伙伴亲手送进地狱,一朝穿越,将现代腹黑强大的她带进一个玄幻修炼的世界。他是最年轻的异世之王,也是神秘的地域统领者,他遇上她,是风云万变,是宿命,还是苍天的玩笑。她年纪轻轻,拥有着盛世小鳄鱼的头衔,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颠覆天下,倾他的心。当他揭开那神秘的面纱,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