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7700000015

第15章 劳动可以奖赏(3)

但是一味用金钱奖励等物质手段来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方法却要慎用,特别是如此高额度的奖励。常青藤联盟的教育理念也主张孩子从事家务劳动获取相应报酬,但是普遍有一个很浓厚的教育氛围,那就是很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观念,德国还把孩子到一定年龄承担相应家务写进法律条文。家庭让孩子承担相应家务是告诉孩子:这个家不但是爸爸妈妈的,也是你的,你要承担责任。因此他们付给孩子的家务酬劳是偏重于对孩子劳动能力的认可,数目也与孩子的劳动成果大体相应,而不是作为调动孩子劳动积极性的唯一手段。

在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观念里,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劳动,不仅有按劳取酬意义上的“索取”,更蕴含着对自身价值的证明和饱含爱意的“奉献”。家务劳动本来就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当承担的义务,孩子虽然年龄尚幼,但其作为家庭成员,也该分担一些与他们年龄相称的家务活儿,不是必须要用额外奖赏的。不正当采用付酬劳方式对孩子进行劳动习惯培养,孩子可能会为了酬劳才劳动,甚至没学会劳动倒先学会了讨价还价,成了钱的“奴隶”。尤其用高额金钱来酬劳孩子的简单家务劳动,会让孩子误认为赚钱很容易,以后理解不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样珍惜劳动成果的朴素感情。如果将来孩子变得“重资财,薄父母”,物化世间最宝贵的各种情义,用金钱来衡量一切,那将是多么的悲哀。

适当对孩子的劳动予以奖励无可厚非,培养美德意识可以投入些成本。但是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过程中,家长应该注重奖励有理有度,尽量避免大额的金钱奖励。而应该率先垂范和传递对劳动的热爱,通过一点一滴的渗透、通过带孩子亲身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能够捕捉到的典型事件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从内心真正生发出热爱劳动的感情来。

第一,少奖为佳。

适当时候、适当次数的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滥。奖的频率太高,其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不断加码,以满足孩子迅速扩张的胃口。而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因此,在满足孩子必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要逐步减少奖励的次数,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第二,奖态度不奖分数。

大多数家长是以分数或者名次来设定奖项和决定是否奖励,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奖励。因为从长远看,态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两次的分数更重要。而且考试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卷子的内容对每个人的适应性,孩子复习题目的“机遇”性等,所以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用分数和名次作为奖励的标准,有可能出现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但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没有达到设定的奖励目标,结果反而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一诺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约定,比如有的家长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长是定考到第几名,就一定要兑现。如果孩子达到了约定的要求,就要坚决奖励,做父母的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给孩子树立了言而无信的榜样。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立的目标,也不可迁就,形成讨价还价的习惯。与其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改变初衷去迁就他,还不如没有这样的约定。

第四,奖品适当,价值适中。

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满分,就给孩子买电脑买游戏机,结果孩子玩物丧志。

第五,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享受方面。其实学习用品,特别是书籍才是最好的奖品。

精神奖励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表扬上,家长使用表扬等社会性奖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着孩子的眼睛。直接的注视表示你在郑重其事地夸奖孩子,使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意义很重大。

(2)距离孩子近一些。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3)微笑。有时候微笑本身就是奖励。当你用语言表扬孩子时面带微笑,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

(4)表扬具体的行为。使用“我”语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当孩子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5)把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本人身上。有研究者将表扬分为三种:a.过程指向的表扬,即肯定孩子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如,“你跟小朋友合作得很好。”“你很用功。”b.结果指向的表扬,即夸奖孩子的成果,如,“你画的画真好看。”“你考了100分!真不简单。”c.个人指向的表扬,即对孩子品质的评价,如,“你真乖。”“看你多聪明!”研究发现过程指向的表扬最有助于孩子恰当评价自己,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而增强能力和信心。

(6)表示对孩子的爱。家长的肢体语言,语气声调能够加强表扬的作用,使孩子感到被珍爱。但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调节你表达爱的方式。

(7)及时给予奖励。行为发生后,奖励越及时越有效果。

有时,单用表扬不能起到效果。某些情况下,不管家长表扬与否,孩子都拒绝做某件事。比如,小鲁不喜欢数学,家长怎么鼓励,他也不努力学。这时,家长可以结合使用物质奖励和特权与活动奖励。应用代币法或积分法,都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行为改变。

积分法或代币法

这是家长设立的一种奖励机制,孩子因良好行为而得分,比如,打扫房间(每天4分),收拾桌子(每餐2分),按时回家(每天3分)等。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比如,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40分,可以去游乐场。

四五岁的孩子可能更喜欢代币的形式,代币也就是自制的钱币。代币法的其原理与积分法是一样的,但更实物化,更有趣一些。比如,准时吃饭可得到1分代币,收拾玩具可得2分代币,要得到一个冰激凌的奖赏需要攒足6个代币。孩子可以把代币存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里,随时可以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和即将得到的奖励。

8岁的苏苏经常将衣服、玩具、图书满屋乱扔,她的父母采用了自然结果法,毫无收效。要她做家务时,她也经常磨磨蹭蹭,父母经常唠叨、训斥也没用。后来苏苏的父母试着使用了积分法,两个星期内,苏苏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使用积分法和代币法时,家长应随着孩子行为的进步调整积分的制度。当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已经建立后,家长可以提高获得奖励的分值或降低每个行为获得的分值。比如,一次外出活动由30分提高到40分或“打扫卫生”由4分降到2分。当孩子的行为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后,这种奖励措施也该逐步撤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减少对外部约束的依赖,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自制力和独立行为能力。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当你因孩子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额时,就成了贿赂。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另外家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也不宜价值过高。把物质奖励当做社会奖励的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致将孩子培养得“唯利是图”。家长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

让劳动成为习惯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时参加劳动的人比那些不劳动的人生活得更愉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

青少年缺乏劳动意识,应当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家庭来说,良好的经济条件,让家长觉得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学习,家长不忍心让孩子劳动;因为疼爱孩子,家长为孩子包办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家长们的一番“苦心”却埋下了不少“苦果”:孩子好逸恶劳,依赖心强,高分低能,不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家长们不妨从细微处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就是要从娃娃抓起,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思想、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让劳动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样孩子才能在劳动中锻炼、发展、成长。

孩子能不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家长有很大关系。但有效的教育,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吧——

鼓励孩子主动劳动

经过调查,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心理问题较少,学习自觉性与责任感较强。因此,家长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热爱劳动。根据孩子的性别和年龄,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在家庭中,鼓励孩子干家务活儿就是不错的选择。家长在给孩子分配家务活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能力,交给他那些能够胜任的、可以愉快完成的事,或者是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可以顺利完成的家务活儿。原则是让孩子能够看到这项劳动的成果,并对劳动产生兴趣。

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因为适应性差而缺乏耐心,甚至半途而废,这时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在孩子逐渐掌握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夸奖和肯定,如对孩子说:“就是这样干,你真聪明,妈妈相信你会越干越好的!”“你真是太能干了,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干得都不如你好呢!”孩子听到家长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不仅能从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而且可以激起孩子劳动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口头鼓励,家长还可以送孩子日记本,让孩子写“劳动日志”、做孩子爱吃的菜等,让孩子能够记住和回味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尽量避免用金钱作为奖励。因为做家务活儿是每个家庭成员所应尽的义务,要让孩子知道劳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物质的奖励,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让劳动变成快乐的游戏

家长让孩子劳动时,孩子可能正在玩。既然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就要巧妙利用这一点,让劳动和游戏相结合,唤起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不妨对孩子说:“妈妈来当厨师,你来当服务生,现在请你把饭菜端出去,把碗筷摆放好。”当孩子感觉做家务活儿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的;对于上中学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来当一天家,给孩子一定的钱,让孩子量入为出,安排一天的饮食起居、料理好家务。孩子不仅可以换位思考,懂得家长持家的不容易,还能让孩子具有主人翁意识,明白“家庭责任”的含义。

另外,在劳动过程中,家长应该主动开口,和孩子交流、互动。家长可以给上小学的孩子讲故事、唱儿歌、背古诗,让孩子在劳动的同时,能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说说笑笑中,完成了劳动任务,孩子非但没有感觉到累,反而感到和家长之间更亲密、融洽了;家长可以引导上中学的孩子,说出孩子感兴趣的事,和孩子一起讨论,也可以听孩子说说班里的事。无论孩子说什么,家长都不要质疑和指责,而应该耐心倾听、分享孩子的心事,让孩子劳动、倾诉两不误,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情绪的释放,还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

舍得让孩子劳动

现在的家庭,普遍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在一片溺爱的氛围中,被社会、家庭精心照顾得像温室里的花朵,家长处于对孩子的爱护,什么事都帮助着干,护着他,到了能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时,仍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实行全方位服务,使孩子享受着“小皇帝(后)”的地位。这个溺爱综合症直接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差,独立性差,同时也妨碍脑的正常发育,使得孩子失去了最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父母总怕孩子会受伤害,怕孩子磕着,碰着,苦着,累着,所谓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明的要保,暗的要防,就怕自己一不小心疏忽了会造成意外。所以时时处处把孩子带在身边,放在眼前,所有事情都不让孩子做,一切由家长包办代替。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是生活在一种全封闭的“真空”中,没有生活的营养,何以健全他们的生理、心理。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女孩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她也会要求学着洗。这时女孩的妈妈便说:“这是妈妈干的活儿,你还太小,洗不干净,万一你把手洗爆皮了可怎么办?”男孩看到爸爸在修理家用电器,往往会跃跃欲试。这时男孩的爸爸会说:“这是大人干的活儿,你修不了,回头再电着你,你还是自己玩会儿吧。”殊不知,家长对孩子的“不舍得”,在孩子眼中却是“不信任”的表现,这是对孩子劳动潜意识的扼杀,也是对孩子劳动积极性的打击。

所以,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拒绝孩子,应该抓住这个引导、教育孩子劳动的大好机会,不仅要耐心地手把手去教孩子,而且要告诉孩子劳动的正确方法和技巧,还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以及在劳动中保护自己。只有这样循循善诱,家长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对劳动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使孩子养成“眼中有活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从最简单的,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开始。让孩子逐步学会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洗手绢袜子、叠被褥、扫地、擦桌子;到离家近的小店买酱醋、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等;孩子稍大后可教孩子逐步学会洗贴身衣物、收拾屋子、倒垃圾、钉纽扣、洗菜、洗碗等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

家长以身作则做榜样

如果家长总是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差事,整天为了干家务活儿而抱怨“真倒霉,这么累还得洗衣服!”“太烦人了,这么晚还得出去倒垃圾!”或者有的孩子的父母总是为谁多干了、谁少干了而争吵不休,那么孩子肯定不会觉得干家务活儿会有什么乐趣。

同类推荐
  • 家教36法

    家教36法

    本书以五言诗的内容为序列,介绍了36种家教的方法。每法分计名演绎和家教延用两部分。
  •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好习惯。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本书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始终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始终“念着”这件事。让孩子投入、专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注意,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遗憾的是,今天的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本书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这9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变这种情形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妈妈培养出一个做事专注的孩子。
  • 教孩子怎样读书

    教孩子怎样读书

    本书从创新角度出发,针对有阅读障碍或者想提高阅读水平的孩子,重点介绍了五大类型读书方法,汇编了78个经典巧读故事,精讲了近百个读书细节。
  •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

    《让全世界孩子都乐不可支的笑话书》精选了中外优秀笑话几百则,并进行了适当的整理和改编,内容大多与儿童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文字简练,特别适合孩子阅读。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每则笑话后面,都加了一个“快乐解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只看笑话,更能从笑话中学到知识。
热门推荐
  • 真是喜欢你

    真是喜欢你

    “很喜欢你。”像动物呼吸不能没有空气,植物生长不能没有土壤,我的存在不能没有你。–这是篇甜!宠!文!
  • 我的未婚妻是修真者

    我的未婚妻是修真者

    九天玄女添加我为好友,死乞白赖要做我未婚妻,哎哎……快来人,拖走这个女流氓。
  • 良心无价

    良心无价

    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作为重要道德范畴的良心,自古以来便受到重视。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明确提出了“良心”这一概念。他所讲的良心指的是“仁义之心”,亦即为人处世的善良之心。
  • 契约:独宠娇妻

    契约:独宠娇妻

    一场被咒诅的婚礼从他们彼此认识开始就已经生效了,死死的纠缠着他们。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教堂婚礼誓词(新郎新娘牧师对话)牧师:"你愿意娶这个女人吗?爱她、忠诚于她,无论她贫困、患病或者残疾,直至死亡。doyou(你愿意吗)?"新郎:"(我愿意)!"牧师:"你愿意嫁给这个男人吗?爱他、忠诚于他,无论他贫困、患病或者残疾,直至死亡。doyou(你愿意吗)?"新娘:"(我愿意)!"
  • 百变王妃:刁蛮王妃II

    百变王妃:刁蛮王妃II

    她一直羡慕爹娘的恩爱,也希望将来自己也会如他们一样。七岁那年的相遇,让她认定了他,可他居然有了她还要另娶他人?不行,绝对不行,即使他是太子,也照甩!逃婚,那是必须的!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中外神话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中外神话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我的门我的窗

    我的门我的窗

    无论现在如何,总要走一条路通往以后,只是不确定是该打开门走出去,还是从窗户翻出去~
  • 名流社会

    名流社会

    父母在她生日当天突然离世,沉重负担落到她的头上。阴差阳错她当了财团继承人名义上的少夫人。从此步入上流社会的生活。她是墨守成规的履行合约还是与他厮守一生!!!能否突破阻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黑暗源头之灵魂寄宿者

    黑暗源头之灵魂寄宿者

    除了强大没有什么词汇能够形容她。承载着邪恶力量之源的她能否与命运所抗衡。觉得无所留恋将自己不灭之体所封印,但却作为人类历经太多的无能为力,再次苏醒的她该要如何生活在这世界。
  • 竹马归来我的温情妻

    竹马归来我的温情妻

    13年前,他在黑暗中因她而充满希望。因为她的一句话,他一改往日的不羁,而出国留学。回国后,他用尽手段,终于抱得美人归,却始终的不到她的心。她是豪门的大小姐,在父亲破产之前,她试图接受那个对她温柔似水的男人。可是,当他对她说:”丁馨,你真傻!“的时候,她忽然明白,原来一个人竟可以隐藏的那么深。她开始抗拒他,害怕他,躲着他。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