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1700000005

第5章 两宋:两京梦华(5)

李纲还像在钦宗时一样,左一个建议,右一个建议,终于建议得宋高宗心烦起来,觉得李纲成为自己执行议和政策的障碍,公开地责备李纲说:“你天天跟我在这些小事上争论不休,这是为了什么?”这句话说出口之后,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立即在高宗面前说李纲的坏话。有的说李纲功高震主;有的说李纲招兵买马,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还有的说李纲是金人最痛恨的朝臣,任用了他,金兵总有一天会借口出兵。这些恶毒的攻击,正好说中了宋高宗的心病,他最怕的是有人会夺了他的帝位。于是,宋高宗更加重用黄潜善,并颁布了一份诏书,说李纲狂妄荒诞,刚愎自用,越权伤主,罢免了李纲的宰相职务。只当了75天宰相的李纲看到自己一片忠心反被误解,一气之下,连高宗让他当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的任命也拒绝了,第二年就郁郁病故,死的时候,他才58岁。李纲死后,高宗只追认他为少师,连国人皆曰可杀的张邦昌,当初都当过太师,在高宗的心目中,李纲连张邦昌都不如。

李纲初被罢相之时,当初在开封府领着太学生大闹皇宫的陈东又忍不住了,再次跟进士欧阳彻等人一同上书皇帝,替李纲打抱不平,他们的上书中,指责皇帝黑白不分,是非不明。李纲是忠臣,不该罢免;黄潜善、汪伯彦奸佞误国,不当任用。宋高宗看了奏章,恼羞成怒,立即下令把陈东、欧阳彻关进大牢,不久把他们杀害。

从此,投降派在朝廷占了上风,南迁之事再也没人敢反对。两个月之后,金兵并未南侵,前线并不紧张,宋高宗却把朝廷迁到了扬州,以后,再往南迁,搬到了浙江临安,一个偏安东南的小朝廷终于出现了,黄河两岸广大的百姓,成为金人统治的对象,也成为南宋小朝廷苟安的牺牲品。

太学风潮

北宋末年著名学生领袖陈东领导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潮。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徽宗被迫退位,钦宗即位。陈东率学生数百人上书要求惩治奸臣蔡京等人。不久,金军兵临城下,钦宗为讨好金军竟罢了抗战派大臣李纲的宰相职务。陈东连夜写好书状,又率学生伏阙请愿。百姓、士兵纷纷加入请愿队伍,竟达十万人以上。钦宗被迫重新起用李纲。汴京陷落后,陈东又上书,要求高宗返回汴京,引起高宗和奸臣黄潜善等不满,竟被处死。

岳飞之死

高宗即位以后,始终抱有与金求和的打算。就在各地抗金斗争接连取得胜利的时候,高宗派出求和的使臣络绎不绝。绍兴七年年底,宋使王伦从金朝带来了议和条件,金朝要求南宋称臣、交纳岁币,作为交换,金朝答应废黜伪齐,归还徽宗帝后棺木和高宗生母韦氏,归还河南地。高宗得到这个消息,欣喜异常,屈膝求和的决心更加坚定,他再派王伦使金,与金朝商量具体的和谈事宜。

高宗议和的决定遭到了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其中几位手握重兵的大将的意见,对于和议能否顺利签订至关重要。绍兴八年八月,高宗召韩世忠、张俊与岳飞入朝,希望说服他们至少不反对议和。张俊向来害怕金兵,在历次对金作战中都极力避免与金兵交锋,其为人又善于逢迎,所以马上表态支持议和。而韩世忠与岳飞则坚决反对,岳飞更是对高宗明确表示:“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善,恐贻后世讥议。”这番义正词严的话不禁使高宗对岳飞心生嫌弃。

其实,在此之前,岳飞已经在两件大事上冒犯了高宗。这位抗金最坚决的大将个性耿直,在战场上有勇有谋,而在政治斗争中却显得缺少心计,太不善于保护自己。

绍兴七年三月,宋廷解除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兵权,高宗本来答应将刘光世率领的淮西军队拨给岳飞指挥,岳飞信以为真,以为这样一来,自己兵力大增,兴奋之余,立即提出要带兵十万,出师北伐,这正犯了高宗的大忌。高宗临时变卦,拒绝将淮西军队交给岳飞。对高宗的出尔反尔,岳飞十分愤慨,一怒之下,他竟然离开本军驻地鄂州,以为母守孝为名上了庐山。在高宗看来,这种行为分明是要挟君主,但当时金兵的威胁尚在,解除岳飞兵权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高宗不得不再三下诏,对岳飞好言抚慰,敦促其下山。六月,岳飞返朝,向高宗请罪,高宗表示对其宽恕的同时,引用太祖“犯吾法者,唯有剑耳”的话以示警告,言语之中已经暗藏杀机。

第二件事发生在同年八月。返朝不久的岳飞好心建议高宗早立太子。高宗的独子赵旉八年前夭亡,他又在扬州溃退时受了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但高宗时年才三十岁,内心仍抱有生育的希望,此时立太子,在他看来无疑是向天下暴露其难言之隐。宋朝的祖宗家法也规定武将不得干预朝政。所以,岳飞的建议一下又触犯了两大忌讳,更加深了高宗对他的忌恨。

这两件事以及在抗金上毫不妥协的立场,为岳飞日后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绍兴十一年正月,兀术统领近十万大军卷土重来,直攻淮西。高宗命驻守鄂州的岳飞率军增援淮西,但岳飞援军尚未赶到战场,杨存中与刘、王德等已在柘皋大败金兵。张俊准备独吞战功,便打发岳飞等回军,不料兀术命孔彦舟回师攻陷亳州,并重创前来救援的杨存中和王德军,当岳飞率领的援军赶到时,金兵已安然渡淮北上。

岳飞两次赴援淮西,行动似乎都慢了一些,他向以用兵神速著称,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反常。究其原因,第一次据说是当时岳飞正患感冒,第二次则是军队乏粮,其中是否夹杂着对高宗阻挠他北伐的不满情绪,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这件事还是成了后来秦桧陷害他的口实。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高宗将张俊、韩世忠和岳飞召到临安,任命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名为升官,实际是夺去了三大将的兵权,三将所辖军队从此直接听命于皇帝。七月,秦桧死党万俟卨秉承上意,弹劾岳飞,他抓住岳飞曾经擅离职守、私上庐山以及没有及时应援淮西等事,大做文章,并把张俊撤除淮东防务的事情栽赃到岳飞头上。岳飞意识到自己处境险恶,上书辞职,恳求高宗“保全于始终”,能放过自己,但高宗对岳飞的厌恶由来已久,根本不打算手下留情。

在高宗看来,除去岳飞,既可以使和谈顺利进行,又能震慑其他武将,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真是一举两得。因此,他不惜违背“不杀大臣”的祖宗家法,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亲自下旨,以毒酒赐死岳飞,张宪、岳云斩首。

绍兴和议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双方达成和约:一、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二、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于金。三、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

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孝宗北伐

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于是,他将赵昚收为养子。

赵昚被养在宫中将尽二十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分。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就是高宗还是抱有幻想,想自己争取再生个儿子出来。其次秦桧的强烈反对。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直到韦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美女十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琢的那十个都不是处女了,而给赵昚的那十个都是完璧(赵昚是听从了史浩的建议)。于是,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

赵昚颇有抗金雄心,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就有所表现。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朝中多数大臣主张逃跑,时年35岁的赵昚十分气愤,主动上书,请求领兵与金兵决战。但经史浩的提醒,为了避免高宗疑心,他再次上书,请求在高宗亲征时随驾保护,以表孝心与忠心。即位后,孝宗表面上不便对高宗妥协求和的政策明确表示反对,但在处理政事时,他一反高宗的做法,平反岳飞冤案,驱逐秦桧党人,起用一批被高宗贬黜的大臣,还积极联络北方抗金义军。绍兴三十二年七月,也就是孝宗即位后的第二个月,他颁布手谕,召老将张俊入朝,共商恢复大计。

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任命张俊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负责抗金前线的军事指挥。此前,金人向南宋索取海、泗、唐、邓、商五州之地及岁币,被张俊拒绝。金朝屯兵虹县、灵璧,摆出一副马上要进攻南宋的架势,南北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张俊主张先发制人,立即进行北伐。此议一出,马上招来了主和派的强烈反对。此时的孝宗正是初生牛犊,锐气十足,北伐决心很大。当年四月,孝宗为了避开主和派的干扰,绕过三省、枢密院,直接命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兵北伐。

北伐初期,宋军接连取得胜利,李显忠攻克灵璧、宿州,邵宏渊攻克虹县,金将蒲察徒穆、大周仁、萧琦等先后投降,北方人民纷纷响应,归附者络绎不绝。捷报传到临安,孝宗大喜,升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副使。然而,就在宋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军队内部的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首先是将领之间不和,邵宏渊为人心胸狭隘,争强好胜,孝宗任其为招讨副使,位在李显忠之下,对此他耿耿于怀。而张俊对这一问题又处理不当,听任邵宏渊不受李显忠节制,使宋军无法协调行动,统一指挥。其次,面对胜利,主帅李显忠产生了轻敌心理。攻克宿州后,他既不谋进取,也不作防守,终日与部下饮酒作乐。当有人报告说金军万余人向宿州逼近时,他竟不以为然地说:“区区万人,何足挂齿!”此外,李显忠在犒赏军士时有失公平,士兵三人才分得一千钱,每人平均只得三百余钱,无法调动士兵们的作战积极性,邵宏渊又趁机暗中起哄鼓噪,士卒怨怒,宋军一度高昂的士气大为削弱。

就在宋军主将失和、军心浮动的时候,金人调兵遣将,大举进攻宿州。李显忠率领部下奋力抵抗,而邵宏渊当此紧急关头,仍不肯与李显忠合力守城,极力主张弃城撤退。李显忠知道邵宏渊对自己心存忌恨,不会援手,仅凭自己所部孤军守城已不可能,只得放弃宿州,连夜南撤。二十三日,宋军刚刚退到符离,就被追击的金兵赶上。在金兵的围攻下,宋军再无抵抗之力,士兵们丢盔弃甲,惊慌逃窜,连同随军民夫在内的十三万人马伤亡殆尽,粮草物资也拱手送与了金军。李显忠、邵宏渊二将在乱军中逃脱,侥幸保住了性命。至此,历时仅二十天的北伐以宋军溃败而告终。这也是孝宗在位期间唯一的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毕竟是南宋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出击,与以前穷于应付金人的进攻是不同的。

深埋在心底的怨恨

孝宗立三子赵惇为太子。赵惇小心翼翼地在东宫做了十几年孝子,年过不惑,却仍不见孝宗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向,终于有些耐不住了。一天,太子向孝宗试探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太子碰了软钉子,从此不敢再向孝宗提及此事。

淳熙十四年(1187年),高宗驾崩,孝宗悲痛欲绝,萌生禅位之意。一年后,时年四十三岁的赵惇终于登上皇位。后来孝宗得病,光宗一次也没有过宫探视,可能对父亲的怨恨一直深藏在他心底吧。

朱熹传授理学

就在宋军主将失和、军心浮动的时候,金人调兵遣将,大举进攻宿州。李显忠率领部下奋力抵抗,而邵宏渊当此紧急关头,仍不肯与李显忠合力守城,极力主张弃城撤退。李显忠知道邵宏渊对自己心存忌恨,不会援手,仅凭自己所部孤军守城已不可能,只得放弃宿州,连夜南撤。二十三日,宋军刚刚退到符离,就被追击的金兵赶上。在金兵的围攻下,宋军再无抵抗之力,士兵们丢盔弃甲,惊慌逃窜,连同随军民夫在内的十三万人马伤亡殆尽,粮草物资也拱手送与了金军。李显忠、邵宏渊二将在乱军中逃脱,侥幸保住了性命。至此,历时仅二十天的北伐以宋军溃败而告终。这也是孝宗在位期间唯一的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毕竟是南宋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出击,与以前穷于应付金人的进攻是不同的。韩愈、李翱所提倡的新儒教,到宋代发扬光大,称为“道学”或“理学”。这种新儒学名义上为孔孟思想的正传,实际上却导源于释老的玄理。理学大致流为两派:一派是调和的实在论,由朱熹集其大成;一派是绝对的唯心论,由陆九渊集其大成。两派见解根本不同,来往论辩甚多。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不一致,但都是“同植纲常,同宗孔孟”(黄宗羲语)。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南宋灭亡,理学北传,元代出现一大批理学大儒。理学又成为元人的统治思想。朱熹为《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作注释,这本书称为《 四书章句集注 》,简称为《 四书集注 》,它宣扬从孔、孟到二程的道统。

朱熹通过注释和序阐释理学的基本范畴和命题,强调天理纲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元朝统治者为强化统治,以程朱理学为官学;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准。《 四书集注 》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由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 名人与轶闻历史纵横谈

    名人与轶闻历史纵横谈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多幅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 群英三国

    群英三国

    一梦千年,再度醒来居然成了黄巾军伤兵。人生似乎充满了绝望,但身为主角岂能没个挂?群英系统,致力于培养最强大的三国武将,要文武双全,很简单!什么,自创武将?很好,这是要培养出牛X小弟的节奏啊!!什么,武魂系统?杀了历史武将可以夺取其武魂强化自身属性?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明白为什么是重生黄巾军了……
  • 伪保守派领袖

    伪保守派领袖

    陈元铭,似乎、仿佛、大约是因为栽入厕所下水道而成为穿越一族成员。有改变历史的想法,却又不愿打头阵。幸好有张居正等人冲锋陷阵,咱暗地帮一小手,改革派、保守派左右逢源。出力气的活他们干,改革成果咱来享,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纯粹靠运气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有实力加上顺应大背景,才是不断超越过去的王道。另:坚守坑党的贞洁,必需滴!
  • 天降废材

    天降废材

    天降废柴,落地生根。2B废柴太子爷赫连剑,一朵开在大漠深处丝绸之路边上西夜国的奇葩。永远也无法预知他下一个动作会出现什么幺蛾子……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次会遇到什么幺蛾子......QQ粉丝一群:432371288
热门推荐
  • 极道执刀

    极道执刀

    第一次,我见到他的时候,便知道,这小子不能留!!但是你们却要坚信他的孱弱和低下,把他扔下天界去……如今,他来了!他杀回来了!昔日的狼崽子已变成吞天的巨兽!你们还能怎么办?!挥刀自刎么?跪地求饶么?还是说……诸位还是装作视而不见的样子,直到那把屠戮三界的环首刀劈斩你脖子上的时候!?瑟瑟发抖吧,然后在恐惧之中等待死亡。相信我,这会是我们死亡之后也难以忘怀的恐怖经历……那个家伙,李虚中,他回来了!!!
  • 拐来的护士妻

    拐来的护士妻

    全世界最搞笑的事,莫过于一位乌龙女护士误扎了一位黑帮头子的命根子。她是世上敢“打”他敢“扎”他还敢“脱”了他的唯一一个女人。黑帮头子的世界观里,从未有过爱情的存在,直到她的出现。放手?做不到!那么,要爱就彻底的爱吧!看他那么可怜,得了绝症还被她误扎了命根子的份上,她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他吧。可为毛,他还要她嫁给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广知

    广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还好我还有你

    EXO之还好我还有你

    姐姐不见了,她去寻找。和十二只狼崽们相遇后并生活在一起。找到姐姐后却被姐姐陷害,不久她离开了陷害她的姐姐,离开了把她伤得片体鳞伤的狼崽们。一年后她以别的身份回来到这座城市,目的只有复仇......
  • 庄子注

    庄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

    一次普通的拜见,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热闹的集市上,他不由分说抱起她,又跳又飞……月黑风高的客栈时,大半夜的又要抱……对不起,她也不客气,直接给了一闷棍!他虽气若游丝,还是由衷地说:“姑娘……干得漂亮!”他,威严冷峻强势的帝王,以为一切皆在掌握;她,貌美多才温婉的郡主,以为此生命运已经注定。电光火石之间,他宠了她。机缘巧合之间,她帮了他。再见时物是人非,他是她的依靠,还是她的劫数?
  • 重生盛世医女

    重生盛世医女

    上一世,顾重阳空有美貌,却识人不清,最后被丈夫活活逼死。重生回来,她手握神医之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既然遇到了名满天下的玉树公子王九郎,这个粗大腿是一定要抱紧的。只是抱着抱着,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了。王九郎:不如我娶你?顾重阳:你最后的结局不是出家为僧了吗?
  • 绝世星陨

    绝世星陨

    黄金家族,曾经雄霸一方的超级家族,武力之强震慑万方,然而时光流逝岁月窜梭数千年过去如今的黄金家族早已被世人忘怀,只留下他流散四方的子孙还在努力的守候着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战神荣誉。少年方名因为奇异的变故,不但得以唤醒断绝已久的黄金战神血脉,更是得到一位强大的老师指点修炼,从此前路变得一片光明。
  • 遇见下一个你

    遇见下一个你

    楼弃说,我爱你,可是,我却不能爱你,对不起,默默。许多年后的夜晚,苏默还是会因为这句话而从梦中深深的被痛醒。当时楼弃对自己说的话,当时的那个同样晴朗明媚的午后,他褶皱微黄的白衬衫,就像当初第一眼看到他时的样子,薄如蝉翼的唇说着那样冰凉的话。闭眼。泪流。自己早就该想到。本就是薄凉之人啊。慕寒就这样看着泪流满面的苏默,心应该比她更痛吧,却只能做一个看着她流泪的人。他知道,强求的,求不来。是不是我们走过的这一生,早就已经被注定了结局。就像佛说,先限死,后定生。如果能重新来过,如果可以选择,你还会不会在那个时刻,遇见那个人?如果明知道这是一场必输的爱情,是不是就不会像如今这般,守着一座城,孤独终老。
  • 虐杀原形之重启

    虐杀原形之重启

    因为一场白光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都在死亡的边缘上垂死挣扎。但我不一样,我因为这场白光得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东西,利爪,重拳,风鞭,利刃,吞噬,伪装......我用这些东西去保护我要守护的东西,我要用这些能力去杀戮,去寻找变成这一切的原因。他们说我是怪物,杀手,综合起来就是我。你要问我是谁?我是ALEXMERCER,咳咳,我是墨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