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6800000026

第26章 魏徵 千古诤臣,居安思危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近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许许多多克己奉公、行正戒邪的“清官廉吏”。在老百姓心目中,他们或是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利剑;或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化身;或是犯颜直谏、为民请命的偶像。

《三国演义》中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干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讲谋略,战无不胜,无所不能;尽忠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老百姓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据说,在唐太宗李世民眼中,诸葛亮却比不上魏徵。唐太宗曾问群臣:“魏徵与诸葛亮相比,谁贤?”有大臣回答说:“诸葛亮有将相之才,魏徵比不上。”唐太宗却说:“徵蹈覆仁义,以弼朕躬,欲致尧、舜,虽亮无以抗。”意思是说,魏徵文韬武略,用仁义礼节辅助我治理国家,欲使我拥有尧帝和舜帝一样的圣名,即使是诸葛亮也无法与之相比。

魏徵作为唐王朝贞观时期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忠于职守,为了唐王朝的长治久安,犯颜劝谏唐太宗李世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民为邦本,本固国宁”、“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凡200余事,悉被接纳。其中,《谏太宗十思疏》和《十渐不克终疏》文辞犀利,哲理深刻,集中体现了魏徵的民本思想和忧患意识,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一块瑰宝。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其一,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徵认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为一个担负国家重任的人君,如果不未雨绸缪,没有长远打算,缺乏美德,不是理智地战胜一切贪欲,克勤克俭办一切事情,那就等于“伐根以求木茂,塞源以欲流长”,是极其危险的。

其二,“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徵认为,过去许多国君,在创业时都能兢兢业业,谨慎行事,一旦大功告成之后,就放情纵欲,傲视他人,视兄弟如过路之人,用严刑峻法和盛怒盛气去对付下属。这样,下属表面上恭恭敬敬,心里却很不服气。因此,魏徵严肃地指出,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于人心的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应该高度谨慎。如果用腐朽的缰绳去驾驭奔驰的车马,其危险难道不是可想而知的吗?

其三,以“十思”为自检。“十思”的原文为:“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魏徵认为:作为统治百姓的一国人君,当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要想到知足而警惕自己;将要兴土木营建工程而动用人力物力时,一定要适可而止以安定百姓;想到自己位高权重而不可一世时,应该谦虚和蔼而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如果害怕因自满而会带来损害时,就要想到大江大海能够容纳千河百川的度量;当陶醉于游山玩水和出围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代帝王一年中只准三次出游打猎的规定;担心自己懒惰懈怠时,就要想到办事必须善始善终的道理;忧虑情况不明而踌躇不决时,就要虚心采纳下属群僚的意见;当有些谗言和邪念影响自己时,就应该端正自身而斥退这些不好的东西;当要对臣下进行奖赏时,就要想到是否因自己一时高兴而滥赏;当要处罚臣下时,也要想想自己是否因盛怒之下而胡乱惩治他人。魏徵指出:经常进行“十思”,是为了发扬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九种美德,选拔贤能,择善而从,使有才华的人竭尽智谋,有勇猛的人竭尽武力,有仁德的人竭尽慈惠,有信义的人竭尽忠诚。

唐太宗阅览这份疏谏以后,对于魏徵的真诚十分感动。他特意写了一份诏书给魏徵,表示自己的态度说:“希望你不要怕冒犯我,继续毫不隐讳地直言得失,我一定要虚怀若谷,冷静自己的心态,恭敬地等待着你的善言。”后来,唐太宗每当谈及魏徵时,就感触万分地说:“贞观以前,(房)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就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徵而已。”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年春正月,唐太宗曾问魏徵:“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就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以分清是非;“偏信则暗”,就是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必然会受到蒙蔽。魏徵为了向唐太宗说明这个道理,曾在问答中列举出历史上许多值得借鉴的史实。“上古之人曾说过,凡事都要征求割草打柴的老百姓的意见。在尧和舜当政时期,广开四方之门,招揽天下的贤人,为的是看见民间的疾苦,听见民间的呼声,做到下情上达,天下无壅塞。由于执政者对天下的大事无不知晓。像共工和鲧这类奸佞之人,再巧言令色也不会有市场;秦二世幽居深宫,亲近小人而疏远百姓,偏信宦官赵高,结果出现了‘指鹿为马’的怪事,直到天下大乱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骄奢弄权的朱异,结果是侯景兵围台城,终于困饿而死。隋炀帝偏信唯诺取宠的虞世基,使得天下大乱,国破身亡。照此说来,人君只有广泛地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使下情能够上达,大臣要想堵塞或匿情不报也是不可能的。”唐太宗不愧是一代明君,对于魏徵的这番议论铭刻于心,深知自己身处九重之内,难于遍知天下之事,也就不能独断天下之务,为此,提出了“君臣共治天下”的主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从贞观年间魏徵的进谏活动和主要表现看,魏徵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负盛名的杰出的谏官代表,忠心辅国,犯颜直谏,获此殊荣,名实相符,当之无愧。因此,魏徵被唐太宗李世民尊为雕琢“美玉”的良工、矫正己过的“人镜”,故有“帝王人镜”一说,而世人则把魏徵誉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鉴”。

魏徵进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很多。魏徵向唐太宗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二百余事”,数十万言。二是质量上乘。魏徵谏言无论疏文、谈话,观点鲜明,文辞犀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般都能使唐太宗折服或猛醒,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魏徵谏言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箴言警句,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民为邦本、本固国宁”等,已成为我国广大民众使用频率很高的经典语汇。三是谏技高超。魏徵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但也不是不讲方式方法,一味地顶撞和冒犯皇帝。在长达17年的岁月中,魏徵之所以屡谏屡胜,而唐太宗能够言听计从,与魏徵善于进谏,能把道理讲清说透有很大关系。魏徵进谏,寓贬于褒,有理有节,善于因势利导,常常运用表扬的方式达到帮助皇帝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

魏徵一生为官清廉,满腹经纶,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创建了“贞观之治”,被誉为“千秋金鉴”。死后,亦不愿浪费国家钱财,按其遗愿从简治丧。魏徵身为朝廷重臣,又深受唐太宗赏识,可谓位高权重。然而,魏徵一生无论为官还是做人都堪称楷模。史书记载,魏徵既不偏爱声色犬马,也不喜聚珍宝古玩,只是收藏了许多有价值的图书典籍和名家墨宝。古人讲究“寿终正寝”,意思是年老病死后,灵堂要设在家中正屋正中的房间,以示善始善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魏徵病重的时候,家里居然简陋得连个正厅都没有。辞世之后,唐太宗欲按一品官的规格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经他的妻子裴氏夫人再三辞谢,始才作罢。李世民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殁,吾失一镜矣。”魏徵安邦治国的雄才大略,刚正不阿、犯颜直谏的高尚品格,体恤百姓、不徇私情的清廉形象,千百年来被后人广为传颂、研究、借鉴和敬仰。

魏徵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政论家,还是一位功绩卓著的历史学家。在魏徵所有著述中,有一本书特别值得一提,它几乎影响了唐太宗一生,那就是贞观初年奉命主编的《群书治要》。这部书上至三皇五帝,下到晋代末年,既有明君治国的经验,也有昏庸败政的教训;既有忠良辅国的故事,也有奸臣欺主的实录。全书65部50余万字,堪称史学巨著。唐太宗读后爱不释手,如获至宝,指示抄给文武百官,相互传看。唐太宗曾对魏徵说,朕读《群书治要》明白了为君、施政、用人、治国的道理。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而自以为能,最终丧命于匹夫。说明帝王也一样,任性放纵、恣意挥霍、信任奸佞、疏远忠良,只要沾染上其中一件,必然亡国,这都是你的功劳。李世民曾反复告诫群臣“君贪必丧其国,臣贪必亡其身”,就是从《群书治要》一书所提供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悟出的,无论是君王还是臣子都必须遵循的廉洁奉公的基本道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成功方略——18岁以前要做的50件事

    青少年成功方略——18岁以前要做的50件事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 武则天向右,向右,再向右

    武则天向右,向右,再向右

    本书系君子心“读史做女人”系列图书之四,“读”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从她成为才人、昭仪,到皇后、天后,直至女皇,结合当今社会元素,以女性的特殊视角,深刻剖析其残忍而悲悯的复杂人性。
  • 好心态好情绪决定你的一生

    好心态好情绪决定你的一生

    吴为编著的《好心态好情绪决定你的一生》是一本让年轻人迈向成功的,心态培养宝典!《好心态好情绪决定你的一生》是一本让年轻人拥抱幸福的情绪掌控指南!年轻人,不能输在心态上,也不能被不良情绪牵着走。当下很多年轻人总把活得太累的原因归咎于外在因素,而不懂得积极的心态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样的处境,你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挫折就是机遇:你用悲观的心态去对待,挫折就是无边深渊。年轻人,除了要拥有好心态,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才能对生活充满热情,拥有积极的能量,才能超越自己,拥抱幸福。可见,好心态好情绪,能让年轻人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自控力出众的人,一个前途无限广阔的人!
  • 大师的读书笔记

    大师的读书笔记

    《大师的读书笔记》讲述世界名人睿智、明辨、勤勉、勃发的“书路历程”,体现了对青少年性格塑造、信心培养、能力历练的人文关爱。在品读大师的苦乐人生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各界名家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性。在浏览美文彩图间,我们更能赏读“内在品位、外在时尚”的精品。
  • 一个铜钱的两面

    一个铜钱的两面

    就像是一个铜钱的两面,成功与失败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失败确实常常让人沮丧苦恼,但如果能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也算是因祸得福。本书精选了众多享誉全球的大师们对于成败这一话题的感悟,深入阐述了成败的真实含义,让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分享大师们的人生智慧,品读他们有关成败的智慧心语。
热门推荐
  • 三个女人一个男人

    三个女人一个男人

    《夏莲》《序》我个人是不喜欢看带悲伤意味的小说或电影、因为悲伤的结局只会扰乱我的心情,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在这里写着这篇文。夏莲这个名字只是我随便想出来的,而主人公的名字我也没想好、随着剧情的发展再想吧。我打字速度慢,所以更新的也会有点慢,请喜欢着部小说的人们见谅。这部小说是都市文,我喜欢用笔去雕刻为了生存而冷漠、奸诈或凄凉的脸庞,因为源于真实。
  • 骨谋

    骨谋

    这奇怪的骸骨下藏着什么东西?你...想知道吗?
  • 傲世天下:妖孽毒妃宠入骨

    傲世天下:妖孽毒妃宠入骨

    她是杀手界的王,字血,也是医界的神医,名莲。意外死亡,却穿越重生在一个自带鬼瞳的小娃身上。她活剥白莲,生吞绿茶,斗智斗勇,毒舌腹黑实在招人爱。一大波无辜男:“血莲,嫁给我吧!”桃花朵朵开啊,谁来把她采啊,只可惜,抱歉了,某尊闪亮登场,亮瞎一大波狗眼:“抱歉,本尊已经提前预约了,还有,特么再不滚本尊让你们断子绝孙!”
  • 如何选购电脑

    如何选购电脑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选购电脑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电脑的组成、选购电脑的技巧、主机的部件构成、主板的主要类型、CPU的性能指标等。
  • 木婚有喜

    木婚有喜

    本故事的女主夏木颜不带任何光环,没有绝色的容颜;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雄厚的势力;没有资深的学历。她是典型的PCOS患者,在婚姻上,她和所有的小女人一样爱生气,爱吃醋,任性,多疑。老公陆铭身边出现的女人都是她臆想中的“小三”。在职场上连连失利,升职加薪无望。婚姻上也连连亮起红灯。
  • 须真天子经

    须真天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誓不为妃:邪君相公别闹了

    誓不为妃:邪君相公别闹了

    两年前,她一身修为随着清白被毁丧失殆尽,从天才骄女变成了人人唾弃的荡妇。两年后,她隐去那绝世妖艳的容貌,安静的做个废材傻女子……可却被某个无良邪君请妻入瓮,还一脸正义凛然的说:“怀了本王的崽儿,还想要逃到哪儿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慵懒女帝:美男乖乖听话

    慵懒女帝:美男乖乖听话

    灵惜很懒。立志做一名米虫为终身奋斗目标,可惜不管在现世还是异世灵惜都没有这个机会可以当米虫。这是闹哪样,不管了。灵惜决定带着一干美男混吃混喝,逛街遛鸟。可惜为什么总是有不长眼的惹她。很好很好!既然惹了就做好准备看她不把这些碍眼的人统统灭了,在去过她的米虫生活,这下总该没人打扰了吧。夏染的书友群277837213
  • 极品公子哥

    极品公子哥

    咸鱼也有翻身日,废柴也有成神时!他前世驱龙逐凤,一意修真,不想渡劫失败附身软弱公子哥!死而复生的李岩从此霸气测漏、不管是官场商场,还是帮派江湖,一路神挡杀神,魔挡灭佛,面对家族的排斥,对手的霸道,美眉的勾魂,看公子哥如何手到擒来活出极品人生……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禁毒教育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禁毒教育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