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8900000193

第193章 为官要知为政之体(1)

深明大义,晓明大体

曾国藩在致其弟曾国荃的信中指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可见“明”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明”字诀是曾国藩处世字诀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也是中国古代许许多多有识之士长期以来探讨不休的话题,并不断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

所谓“明”,其本意是明亮,与“暗”相对而言。但在曾国藩的“明”字诀中,“明”字更多的时候是指其他意思。如在治国理民方面,应该晓明大体、明达公正,还需要有先见之明;在为官从政方面,要明察秋毫、聪明机敏,适当的时候还要明哲保身;在鉴别、选拔、任用人才方面,要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智和树人之方;在修身养性方面,应该知晓天命,要有自知之明等。

简而言之,曾国藩的“明”字诀,就是要求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地位和客观条件,对于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明智地作出自己的决策,以求利国、利民、利己,以尽一个儒学信仰者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深明大义、晓明大体应该说是曾国藩“明”字诀中最主要的内涵。在曾国藩看来,“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他认为担当重任、欲成大事者,如果不能够晓明大义的话,就犹如凡夫俗子一样,难以识大体、顾大局,不能对事物有明确透彻的认识,当然也就成不了大事。

晓明大体对不同的人来说,又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对于主宰万民、君临天下的一国之君来说,晓明大体就是要善于用人,远离奸佞,任用贤良之材治国理民,而不能任人唯亲;人君不能善用贤良,贤良之材就会心生怨怼;天下生怨,国家就会亡在旦夕。

东汉章帝时期的马太后就称得上是一位深明大义、晓明大体者。东汉时期,章帝即位,尊立明帝皇后马氏为太后,并打算对几位舅舅加封官爵,但是马太后极力反对。

第二年夏季大旱,朝廷有些官员认为这是因为不封外戚导致的“天怨”,再次上书要求加封外戚。马太后见到这种情况,立即下诏说:“凡是上书要求加封外戚的人,都是想取媚于我,以便得到好处。从前王氏五侯,同时受封,黄雾四起,也没有听说迎来及时雨。先帝慎防舅氏,不准他们在重要的位置担任官职,我又怎么能够违背先帝的旨意呢?”章帝看了太后的诏书,觉得太后对几位舅舅太过严厉,就再向太后求情。

马太后语重心长地对章帝说:“我曾经观察过富贵人家,他们禄位重,就好比结实的树木,因此根必然会受到伤害。人们之所以希望得到封侯,是想上求祭祀,下得温饱。而你的舅舅们受到皇室恩宠,吃的穿的无不具备,他们所得到的已经够多的了,还能不满足吗?再给他们封侯就有些过分了,这样对他们是没什么好处的。”

章帝听了,非常感慨,从此不再提此事。而马太后也以自己的公正无私、晓明大体的胸怀,不仅免去了外戚专政的隐患,使自己的家族免遭其他专权外戚那样的祸患,而且又杜绝了一些好拍马屁的官员的趋炎附势,保证了国家的利益。

晓明大义对于朝廷官员来说,就是要求官员为国尽忠,造福于民,为君分忧,安固民心;向朝廷推荐人才或提拔、任用人才,使其为国效力。

对于为官一地、任职一方的地方官来说,肃整地方、移风易俗、鼓励农耕、劝民本业就是晓明大体的具体表现。对此曾国藩说道:“太史公所谓循吏者,法立令行,能识大体而已。后世专尚慈惠,或以煦煦为仁者当之,失循吏之义矣……”

对于领兵打仗的将帅来说,晓明大体更具有多重含义。曾国藩在这方面有许多过人的见解。他认为,“为将帅之道,亦以法立令行,整齐严肃为先,不贵煦枢也”;“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乱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即要求将帅既要善于知人料敌,又要有胆识谋略,还要治军有方,只有这样,才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一名合格的将帅。

做仁爱的好官

1.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对这句话,曾国藩的理解是:知道了仁爱二字,却不能守住它,即使得到了它,也会失去它。知道了它,心中的仁能守住,不是庄严而谨慎地对待它,行动也就没有礼规,也就不是好的了。

守住了仁爱,就能看到人的性情,人的心血;守住了仁,就能看到人的德行,人的威严,人的仪表。行动有礼节,就能看到人的规范与法道。三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圣人的风范与气象。

据传,有一次,湘乡县城新建码头竣工,按惯例须以“三牲”祭祀,但这次祭祀却没有杀猪宰羊,而是在曾国潢的主持下斩杀16人祭之。此事传出,乡人对曾氏家族恨透了。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因父亲去世回到湘乡。回家后他很快得知弟弟曾国潢杀人逞凶,遭到了老百姓的怨恨。曾国藩非常生气,他正要冲过去狠狠教训弟弟一番,突然想到自己多年在外,家中大小诸事均由国潢照料,并且父亲尸骨未寒,刚一回家便责骂国潢实在不妥。于是站住了,按捺着怒火一时未发。

这天中午,曾国藩向欧阳夫人要了一根锥子,等到曾国潢睡午觉时,他走过去用锥子猛刺弟弟的大腿,顿时鲜血直流,染红被褥。曾国潢从睡梦中惊醒,痛呼:“残暴!残暴!”曾国藩厉声说:“为何如此大呼小叫?”曾国潢回答:“痛死我也!”曾国藩道:“我只用锥子刺一下你的大腿,你就如此痛苦,你杀的那些哥老会众,他们就不痛吗?”曾国潢这才明白哥哥此举原来是在教训他。经历此事,曾国潢痛改前非,戒掉了骄横暴虐的毛病,在当地做了大量的义举善行。

这个故事虽然只载记于野史,但说明了曾国藩爱民之心是有口皆碑的,并且这种爱是他的修养的重要功课。他说:“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做官,与用牧猪奴何以异哉?”

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拖着病痛的身体赴直隶领导练兵、饬吏、治河等事,那年华北大旱,老百姓的日子非常难过。曾国藩在永清、固安一带查阅永定河工程,见“麦稼既已全坏,而稷粱不能下种”的严重灾情,心情非常沉重,“念百姓遭此旱灾,殆无生理”。可自己能做什么呢?一是向朝廷如实反映,尽快赈灾;二是节衣缩食,搭救穷人;三是恪尽职守,努力工作。这一年,曾国藩清理结案的直隶多年积下的案子达41000余件,“多年尘牍,为之一清”。

当儿子曾纪泽为父亲的身体担忧时,曾国藩回信说:“亢旱焦灼,其忧有甚于病耳”,意思是说忧旱情甚于自己的病情。曾国藩如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其思想境界,无论从儒家,还是从道家,都能找到其心灵皈依的精神底蕴。

儒家思想从基本方向来说,是民本主义。“天生民而立君,以为民也”,而且儒家把原始宗教的天的观念,具体落实于民的身上,把民升到神的地位。如儒家认为“天聪明,自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再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再如“民,神之主也”和“民和,而后神降之福”,又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所以在儒家思想中,民的地位代表着天与神的资格,站在统治者之上,对人的关注构成了儒家人本主义传统的重要方面,或者说民本思想构成了儒家思想中的一大特色。

儒家的民本思想一方面表现在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主张“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统治者的“德”和“贤”的要求上,主张实行“德治”、“仁政”。统治者必须想到人民,为了人民,关心人民的利益。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儒家认为民心向背决定了统治者得失天下,所以,统治者必须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统治者不能使用武力来对付人民,应该爱民、护民,不以威慑来使人民畏惧。只有人民自觉自愿地支持,统治者才能有效地统治,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再来看道家对“官与民”关系的观点。老子说:“以百姓心为心。”一个人如果能够爱护天下像尊重自己的身体一样,便可以暂时寄身于天地之间:一个人如果爱护天下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便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来进行管理了。

曾国藩从儒道思想中总结出官与民之间的纽带是“爱”,于是发出“爱民为第一义”的心声。他反对战争,因为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如果不得已而打仗,就得“树兵勇正气,不犯民众秋毫”,要求部属们“不吸烟,不扰民,二者是吾辈办事根本”。

他还编写了一首《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第一扎营不要懒,全靠官兵来做主。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与碗。莫派民夫来探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土树。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曾国藩,湘军的胜利难道不与“爱”字功夫有关?

我们再来看几封曾国藩的家书。咸丰七年(1857年)十二月十一日,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说:

“我从前在江西,之所以郁郁不得志,第一,不能干预民众的事情,有剥夺民众的权,没有施惠于民众的地位,满腹仁爱的心思,没有地方施展。第二,不能接见官员,凡属省里的文武官僚,接见有稽查,语言有监察。第三,不能联络绅士,凡属地方绅士与我通往来,便因此受到责咎。因为以上三点,便郁郁不乐,没法施展,然而,这只是不适宜驻扎省城,生出的许多烦恼罢了。弟弟现在不驻扎在省城,除了接见官员这件事,没有必要讨论以外,其他爱民和联络两件事,都应该实实在在去做。

“现在军饷很是充足,凡属抽厘金和劝捐款这些,都下决心停止。士兵骚扰百姓的事,严加禁止。那么我过去一腔爱民的诚心,弟弟可以为我表达一二了。我在江西,绅士们为我劝捐了八九十万,没有能够为江西消灭敌军、安抚百姓。今年奔丧太快,若忽然不辞而别,弃置绅士们不加理睬,这是我很后悔的。如果奔丧迟走几天,与绅士们多商量,那才妥当。弟弟应当弥补我这个缺憾,凡与绅士书札往来,或者接见畅谈时,都说江西绅士对待兄长很宽厚,家兄愧疚很深这类的话。”

咸丰八年五月初六日,曾国藩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

“我不因为弟弟得官阶而高兴,而喜欢弟弟做官吏的才能过于带兵的才能,将来或者可以做一个刚正廉明的官长,切实做几件对老百姓有实惠的事情,那是我曾家门户的光荣,长兄的幸运!”

不过对于“爱”,曾国藩认为如果功夫不够,也会出现负面影响。咸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曾国荃说:周济受害士绅、百姓,不是泛爱博施,只偶见一家之中,杀害几口人的,流转迁徙,回来缺吃的,房屋被烧,流离失所的;或给数千金,以应急需。先祖星冈公说:“救人要救急难中没有的人。”星冈公还说:“随缘分布施,专以眼睛亲见的为主。”

关于这一点,曾国藩进一步阐述道:“施仁的方法,如果没有亲见,而泛泛地去找受害人救济,与造册发贩二样,那么带兵的人专干沽名的事,一定被地方官所惑,并且有挂一漏万的忧虑。弟弟的见解,切中事理,我是因为过去湖口绅士受害的惨况,没有力量救济,所以推而达于吉安,不是叫弟弟无缘无故去做沽名钓誉的事。”

爱要真实,也就是心中要守住“仁爱”,这样权力再大,也会把百姓装在心里。爱还要掌握方法,不能因“偏爱”、“错爱”引起纷乱与不安。爱是自然的情感表达,不求回报,尤其不可沽名钓誉。这是“爱”字功夫给我们的启示。

2.把下属看做自己的亲人

人际关系,包括上下属关系是双向的,爱人的人,别人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总而言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往往就会用同样的态度或方式对待你。领导者要想受人敬爱,必须首先敬爱他人。

曾国藩做官,时刻注重一个“爱”字,知道上级与下级是“两端”关系,而最好的相处方式是找到结合点,即“执其两端,用其中”。

他说,一个富贵的家庭待人接物应该宽容仁厚,可是很多人反而刻薄无理,担心他人超过自己,这种人虽然身为富贵人家,可是他的行径已走向贫贱之路,这样又如何能使富贵之路长久地行得通呢?一个聪明的人,本来应该保持谦虚有礼、不露锋芒的态度;反之如果夸耀自己的本领高强,这种人表面看来好像很聪明,其实他的言行跟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他的事业到时候又如何不受挫、不失败呢?

曾国藩深知,要提高士气和战斗力,上对下就得关爱,以关爱赢得尊重,让士兵在感激中迸发顽强杀敌的勇气。

他说:“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奠如用礼,仁者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也。待弃兵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守斯二者,虽蛮貊之邦行矣,何兵之不可治哉?吾辈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之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才,则兵勇感恩,兵勇之父母亦感恩矣。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之文。”

近代反袁复辟著名将领蔡锷选编《曾国藩治兵语录》,评点道:“古今名将用兵,莫不以安民爱民为本。盖用兵原为安民。若扰之害之,是悖用兵之本旨也。兵者民之所出,饷亦出之自民,索本探源,何忍加以扰害?”

曾国藩以诸葛亮的人格为明镜,诸葛亮是读书人带兵打仗,自己是带兵打仗的读书人。当时不少人确实把曾国藩比做诸葛亮,曾国藩表面上不敢把自己比做诸葛亮,但内心却是学习诸葛亮的“静”、“爱”、“忍”等等功夫。诸葛亮说为官为将者,如果不去爱自己的部属,那么是很难取得胜仗的,“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

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曾国藩发现塔齐布忠勇奋发,习苦耐劳,深得兵心,反遭副将德清所忌和提督鲍起豹的羞辱。因此,专折上奏,弹劾德清,同时举荐塔齐布“忠勇可大用”。在一年多时间里,曾国藩连续保奏他为游击将军、参将、副将,直至取代鲍起豹而任提督,成为湘军前期的一名主要将领。

塔齐布任提督时,“受印日,士民聚以观,叹诧国藩为知人”。塔齐布也知恩图报,尽心尽力地为曾国藩打赢了几场大仗,尤其是在关系到湘军存亡的湘潭、岳州两仗,塔齐布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类推荐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热门推荐
  • 试婚时代

    试婚时代

    她好几次都想把自己“放鹰”女人的真实身份告诉给李业,可是当她看着李业那温和慈善的眼睛,那样充满疼惜地望着她时,又无数次地把那句话咽了又咽。吊了这么多年的男人,第一次觉得有了负罪感,谁叫这个男人那么的不赖呢,反正自己老大不小了,再过几年就步入剩女的行业了,那就权且当作试婚吧……
  • 宝石花开

    宝石花开

    睡时也要十指相扣吗?还怕我半夜跑了不成?你又不是没跑过!其实,我不是怕你跑,跑了再追呗,一次又一次的,我这强心脏早锻炼出来了。是因为怕黑吗?才不是!我是后悔第一次见你时却没能认出你、错过你,让你孤单那么多年,我只想牵住你的手再不分离,纵然入梦也要一起。我的人生因你缤纷灿烂,我的夜晚因你温柔安宁,无论现实梦境、现在将来、今生来世……我只想慢慢地陪着你……一起走……春夏秋冬,宝石花开花又谢,虽早已不复当初,是你的,始终属于你。
  • 亚尼塔尼战记

    亚尼塔尼战记

    被称为亚尼塔尼的神秘魔法世界。因为虫洞事故穿越而来的地球少年。身上没有一丝修炼魔法的潜质,却也能成为万人敬仰的一代传奇!-----------------------------------------这绝对是一本构思前所未有的小说,如果觉得本书还可一阅,请收藏,当然如果能投上宝贵的一枚推荐票,则更是极好的。瘦瘦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 罗天大醮午朝科

    罗天大醮午朝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查理九世之复仇的路

    查理九世之复仇的路

    从那一天开始,他走上了复仇的路,他将不再是那个孩子,但他心里的那份纯洁,仍未改变......
  • 瞬间的幽默

    瞬间的幽默

    分为短章精粹、飞蚕集、历史人物长廊三部分,有对山川景物的畅想,对生活中细节的感悟,内心细腻感情的描绘,文笔清新、自然。
  • 无双冥仙

    无双冥仙

    不能修炼天地元气的废柴少年,得到冥界至宝——冥塔!至此开启冥塔,受至尊冥气灌体,从此走上了一条修炼冥气的道路!元气代表着柔和生机,冥气代表着阴冷死亡。何方背道而驰,开启冥塔获无上冥界至宝,成就一代冥界之主!
  • 卿卿君子衿

    卿卿君子衿

    这世间万般人,皆自由自在,唯独她。父王、母妃说:人一生不过求个富贵安康,如今你既已下定决心,便时刻谨记你的一言一行皆为莫家表率。姝姐说:人生大多无奈,别把你的余生,都浪费在怨恨上。哥哥们说:纵然我千般不肯,万般不愿。终究那是你自己的人生,只望你此生一生顺畅,平安喜乐。阿言说:原来一直是我会错意,可是小包子,既然他可以,为什么我不行?师傅说:需得你自己好生思量,肯与不肯终究只是一个回答。回答?她向来身不由己,又能有什么回答。只有安白。安白说:我不会允诺你什么,可是万望你记得。我一直在。你一直在啊。
  • 主宰明朝

    主宰明朝

    穿越总是来的那么不可思议,那我何不利用我超越明朝几百年的科技和知识来改变明朝,挖掘别国人才,占领他国领土,让世界为我所用。
  • 何谈喜欢两个字

    何谈喜欢两个字

    他叫苏庭,她叫夏澄。在他们的世界里似乎再也没有别人,不过世事难料。当一切都摊开在眼前,他们会作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