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05900000110

第110章 住的问题

“………………”

“………………”

“………………”

“………………”

关于住家,我在理论上是素有研究的,光说不相信,我的垂成的著作——《住家学大纲》是一个证据,在那本未出版的书里,第一部就是:“住家外在关系”,在那部里我分为:“住家与国籍”,“住家与职业”,“住家与习惯”,“住家与家庭”以及“住家与个性”等等的。其他还有“住家内在关系”凡十四章,“住家与搬家”凡十六章,凡此种种,书成之日,即见分晓,这里是只有篇幅做一句广告,并没有篇幅来详述内容的。总之,以此理论,来谋搬家,似乎是“无搬不成…‘无住不安”的了。

于是一九三四年七月二日早晨,换了二块钱的铜子儿,搭电车以西征。

出发前,根据住家学原稿上原则,买给太太一双胶底鞋,太太专爱穿高跟鞋,其实我也觉得她穿高跟鞋要多美三分,但搬家是不属于情,而属于理的;不属于诗而属于史的;不属于浪漫而属于写实的;不属于那个而属于这个的,总之,寻房子不是上大光明看电影,不是到派拉蒙去跳舞,而是同寻职业一样严肃的事情。

可是太太偏偏是属于情而不属于理,属于诗而不属于史的人;于是免不了一番争论,这种争论,在结婚数月来日必数次,无足为怪;争论的结果,常是她胜利,可是实际上也就有我胜利,比方说,她穿高跟鞋走远路,脚一痛就要同我噜苏的,可是争执一次以后,她脚趾脚跟走起了泡,也只好“哑子吃黄连,有话无处说”了。

于是出发。我手握《住家学大纲》原稿铅笔一支,预备以理论定行止,以实践改正理论,太太是白手套,皮夹。

电车票是买到终底,但依据我的理论,我们未到终底时,看见了墙角上红纸条就即站跳下来,走回半站路,红纸条才在墙上发现了。

可是一读红纸条,我们都相顾失色,我又惭愧无地。原来这红纸上写的是:“天王王,地王王,我家孩子是个叫儿郎,过路君子读一遍,一夜睡到大天光。”

失望之余,我又提出理论,在烟纸铺买申报一份,查阅广告。太太想吃冰淇淋,其实我知道高跟鞋走这半站路是应该歇一下的了,是我理论失败,不得不以此消气,乃在小饮冰室查报。报上有许多分租广告,但不是地址不合,就是房子太多,房子太多原不在乎,但房多势必价高,自然不必去问。可是总算还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就在电车终点附近。于是我们又鼓勇上车,直达终点。

按照报刊地点,正是一月米铺;问他所租房间,他说就在楼上,楼梯暗黑无比,三阶一袋米,四阶一袋豆;我看太太面色不好。我说:“我们住在上面倒不错,国难再来时,我们可据此为沙袋以御侮了。”太太笑了,太太笑就好办,于是出来再寻。此街已是二样,里口分租条非常之多,我们乃一一探寻,这一带是成直角的二条街,二条街约有三四里路,三四里路间少说也有二十来个“里”“坊”“村”,我们一一都问过,不是房子少一小间,就是房钱超预算十多块;不是二房东无线电太闹得凶,就是小孩子太多;或则条件太苛刻,或则邻居太复杂,没有一处可以确定,挥汗之余,乃就近地点心铺午餐,于是我们才归纳我们之条件,我在我名片上摘下来。

第一,我们需要分租别人家的,因为我们并无确定的职业,说不定那一天就要离开上海,所以凡是顶费,小租,装置费等都不愿出。第二,二房东必须整洁一点,最要紧是小孩子少,两个以上就是可怕的现象。第三,要二房东没有无线电打夜牌的嗜好。第四,点电灯要不限制时间,因为十二点以后正是我写文章读书的时间,我们的生产就在这点上面。第五,我太太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抽水马桶是不可省的。第六,附近总要有电车或公共汽车直通一个中学,可以给我太太在白天去做学生。第七,就是房间要有一个附间给佣人住,而房钱自然也有限制的。

记好这些条件,我们下午又重整旗鼓;远远望见有无线电天线的人家,我们就不去打扰;门口有三四个小孩在打架的,我们就不进去;进去了门槛上是孩子屎,而太太赤着脚拖着绣花拖鞋在打牌的,我们就只问一声“这里有没有张家李家”就出来;看房时该注意开问与问数,交通与学校……等等,不合适就只好再另去打听。

这样,眼看太阳往西斜了,汗是出一身千一身,坐了八次黄包车,二次无轨电车,三次电车,一次公共汽车,从兆丰公园,掠过极司斐路,康脑脱路,愚园路,海格路,古拔路……仍旧一无所获;大家一声不响,不约而同的,在电车站边站住。这时上午所兑的二块钱铜元已去了三分之二,我的“住家学大纲”虽还在手中,但铅笔已不知去向。回家已是五点三刻多,大家精疲力尽,还是太太有精神,关门的力气倒有一百磅;我是倒在沙发上叹气了,可是我一叹气,太太也就倒在床上哭起来;这一哭不要紧,争论于是乎又起,这争论是显然把我们剩余的力量都用尽了。

太太于婚前本是住在学校的,“温故知新”,觉得还是学校可住,一舒服,二便利,……

白天受了一天的气,一说到她住学校,许多理由就生出来了。第一是于她学业上有帮助,第二是于她健康上有帮助,第三是于我们情趣上有利益——一星期会一次自然比天天守着有劲。可是问题是我住什么地方去呢?我在婚前也曾在朋友家混一夜,亲戚家租一月过,可是婚后就不是这样简单,中国古训是成家立业,女子结婚了住爸爸处就要出房租,男子结婚了租住亲戚家就成无赖。

从争论到商量,从商量到叹气,从叹气到同情,于是同情之下又是互相牺牲鼓励。结果决定了明天由我一个人去找房。这一决定,我立刻又想到我的“住家学大纲”之可恃了。一夜安居无话,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在我“住家学大纲”里加了“搬家与太太”“搬家与收人”二章标题,预备有空时写进去。

于是出发。

勇气终是属于感情的浪漫的,一出门就是现实:“上那儿去?”这个问题真使我茫茫不知何所之了!一面踱着,一面想到一二八之役,北平某大学有十几个学生要投笔从戎,剃了光头,大声演讲,引得女生们泪湿小手帕,结果不到一礼拜又回来读书之事情;于是又想到有人要跳河自杀,摸摸河水这样冰凉又中止的故事,于是想到情与理,虚与实,恋爱与结婚,思想就跑远了?我想,或许整个的人生是属于情,属于虚幻,属于浪漫?到死时才回到现实,回到理吧?于是我想到这样生也是属于情,那样生也是属于浪漫;那班人也属于情而生,那班人也是属于虚幻而生。这样就好象证实了我的学说,突然感到生的悲凉,只等待死来给我根本的确定了。

“老于,好久不见。”

“是的,好久不见,”一看,才知道是绮。我说:

“绮,上哪儿去?”

“我在这儿等电车,到爱文义路去。”

一说到爱文义路,我就想到爱文义路。爱文义路的房子是有很多分租的,学校也多。于是我就同她一同上电车。

说起绮,我就是因住的问题而认识她的,是西山的夏天,我因朋友之介绍在她的私宅住过一暑假,以后就常常玩在一起,到南方来就各不知音讯了。车里我问她住在什么地方,她说就在爱文义路,我于是就告她想在爱文义路寻房子,她说她家要分租房子凡一个月,到前天才租出去,不然你们来租多好?这种话她不说犹可,说了真叫我生气,不早不晚今天碰见她!可是她说,他们同坊中还有许多家分租的。

到了爱文义路,先到她们家,觉得她们的房子分租给我们也并不合适,附近几家大概看看,也差不多。她留我吃了午饭再走,我说隔日再来,乃同她道别,另起炉灶。

凡是有分租的条子我都进去看,这样一坊又一坊的过来,我懊恼之至,很后悔不在绮家里吃了饭再说。这时我已经把我们零碎的条件减少去一大半,终于又到了一家。

这一家分租的是一间靠马路的,里面还有一间小间;小间里他们供着神像;是大仙官是祖宗堂是佛堂我没有细看,他说我要时他们可以运出来的。大间里还住着人,说是这几天就要搬。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要领我去看,而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说他们还睡着呢。可是另外两个妇人说:“搬要搬了,还同他客气什么,敲进去好了。”我没有说定就出来,这房子于我似乎还合适,不过二房东给我印象实在太凶,于是我就寻出了许多缺点:马路上的汽车声也可以使住那间房的人睡不着,祖宗堂光线似乎不合于住人。于是我漫步着又遐想起来。看看时光不早,我就找一个咖啡店,以牛奶面包来充我的午餐了。下午我一村又一村的看下去,一点结果没有。有一家,一个很美的小姐领着我,只是一间旧式的前楼,这引起我让太太住在学校,我一个人住在那里的念头。但可惜太不干净,也什么都没有,而租价可真不便宜,我真以为连她自己的人身也租在里面呢。我问:“小姐是不是也租在里头?”但她说:“这间小间是我们佣人住的,你有东西倒也可以放在里面。”自然无结果,我出来。

这时,我一个人住的念头是放宽了我的标准,但标准虽然放宽,附带条件也就起来,第一就是要二房东地方可以包饭,或者附近有小饭铺可以买饭,第二要二房东设法替我收拾地方,假如没有抽水马桶,就要替我倒马桶。因为我一个人住,自然不再雇佣人。

一直到日又西斜,我还是毫无结果,忽然我想到海格路的白俄主持分租房子地方去看看。

到海格路,看了好几处白俄的分租;地方的确很干净,但是第一家具不合用,有梳妆台而没有写字台,有大镜子而没有小书架;这些东西我倒是还可搬去,但搬去了就摆不下,摆下了也不给你减房钱;第二是房钱太贵;第三是电灯限制时间。所以又是不合适。倒是有一家德国医生门房里西息的住处给我羡慕,我因看他们前面出租的房子而同西息谈一会。

天已暗了,我回来;一路上因受两天来寻房子之打击,深羡慕德医西息的住处,觉得以劳力换一个“住”,同以劳力换一个“食”,原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中国尤其上海,有许多人,都肯住在最不卫生的——气闷,狭小,昏黑的地方,而不肯少穿一件绸衣,少吃一餐酒肉的,我说不出他们的人生观,我自己可感到我需要平静,清洁,光亮的地方,比绸衣,肉食为要紧。尤其是夜间,我要读书与写稿。

现在,什么问题终算平安地解决。

我,现在已在这里穿着白衣裳做西崽了。工作是只管记小菜账,摘收发簿,以及太太小姐出来时开开汽车门;夜里我们有充分的光线读书与写文。工钱并不多,不过我贪图的是这个住处,有电话,有好的空气,有真的阳光。

我太太呢,已进了中西女塾在用她用惯的抽水马桶。星期六星期日我们都有假,我是总换我平常的衣服去找我太太一同去玩玩或者到大光明去看看影戏,或者派拉蒙去跳跳舞,或者到沧州饭店去谈谈的;她也永远穿高跟皮鞋,我也不再叫她穿胶底鞋,我们也不再因这种小事而吵嘴了。

一九三五,九,四。

同类推荐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的作品多半散佚,历代选录虽多,文字却颇有出入,有的作品真伪难辨,其生平事迹亦有诸多疑问。《李清照诗词选》选录作品以“王本”为底本,对有争议的作品和异文审慎去取,而后按笔者孙秋克所认定的李清照生平和创作阶段编排。注释一面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征引,一面精选名家名作为例,以供读者参阅,所引原文过于艰深者,则尽可能用现代语来解说。评析部分希望通过诗性的解读,消解岁月的隔膜,令读者感受到李清照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行文风格则力避学究气。公元11世纪下半叶,宋王朝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珍惜再珍惜。
  • 陈年旧事

    陈年旧事

    遥想当年名士,因缘际会,成时代的风流人物。其人其事,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名之曰“陈年旧事”,慨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本书以简洁、朴实的笔法,勾勒了40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人物形象。作者如数家珍般讲述了诸如胡适、林语堂、蔡元培、徐志摩、马寅初、吴梅、竺可桢等大师的老掌故老段子,将陈年旧事娓娓道来,道出一代名士不为人知的真情怀,读来别有一番味道。作者视野开阔,既问历史魂归何处,又涉现实关怀,其笔下人物令人神往,文字背后尽阅大师风范与时代沧桑。
  • 童谣与儿童发展

    童谣与儿童发展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三章为整体论,对浙江童谣的辑录历史及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梳理,对童谣的概念从四个维度──童谣与儿歌、童谣与童谣文本、古代童谣、创作童谣进行界说,对童谣的整体特性──游戏性、随意性、音乐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部分四至六章为本体论,从内容分类、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把内容分为语音、语义和肢体游戏三类,结构形态依次从词性、句式、章法分述,表现形式从童谣文本和肢体游戏两个维度进行解析;第三部分七至十章为功能论,分别从童谣对儿童语言、认知、生理和社会性发展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作了学理探索;第四部分为应用论,分为亲子、伙伴、师生三类活动。
热门推荐
  • 仙人快到碗里来

    仙人快到碗里来

    “这普天之下,还没有本仙尊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她本是仙,孤傲万年,只待为苍生而亡,却为一只妖呕心沥血。再度为妖,单纯百年,只愿习文学生快乐一生,却为一人重历辛酸。她说:“只要你想要的,我都会帮你,虽然我很弱,但我会尽全力帮你!”“怎么会这样?忘川谷为什么会这样?仙尊呢?仙尊出了什么事?”他本是妖,血仇百年,只想为复仇付出一切,却害她万年修为毁于一旦。当他已成仙之时,等待千年,只想再见她为他而笑,却是得了诅咒:终生不得为她入眼。他说:“这条命,这身修为,这条命原本都是你的,现在全部还给你!”
  •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 黑衣天使与现实相亲实际

    黑衣天使与现实相亲实际

    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希望支持!!!!没想到小说的名字有哪位大哥用过了
  • 天山魔女之重生

    天山魔女之重生

    苍茫的雪山上,矗立着一个冰雕,远远看去,神似一个人站在那边即使是一座冰雕,但是异常绝美无伦,像是一座女神被困在此据说,这个冰雕被整整困了几万年,每隔几百年都会有一个来自地狱的转轮大神来此探望每次来都要隔几百米,不能近前,表情痛苦并且深情的远远眺望每次来就要待上整整十年的时光,才恋恋不舍的离去每次来的时候,就发现冰雕外层的冰更厚一层,轮转大神每次控制着不再来探望但是又控制不住的长途跋涉飞来就为了那么远远地望着如果说得不到,那么请让我一直这么霸占着她也可以
  •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本书探讨了转轨时期的中国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效应,我国的信贷渠道效应,城乡二元分割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等。
  • 书断

    书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花校草谁最拽

    校花校草谁最拽

    她,从无依无靠的孤儿摇身一变成为万人敬仰的大小姐。神一般存在的少爷霸道的吻上她的唇,“季樱雪,我爱你。”而她却钟爱那个让她在雨天安睡的男人玄凡。她与他之间究竟能走多远??
  • 焚天寂神

    焚天寂神

    众叛亲离,一朝身死九百年。重生夺舍,修为全废,地位低下,天赋平凡。但,修炼一途,本就是逆天改命,且看王者回归。
  • 荒界天帝

    荒界天帝

    苏武因为得到荒界天才荒天候的成全开启荒种,从此走上了强者之路,揭开了天地间最大的骗局。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