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0700000037

第37章 赭黄袍与金银山(2)

镇守恒州的,还有汉兵,麻答对这些汉人有疑忌,更认为这部分人马对于镇守恒州无用,就渐渐开始废除这部分兵马,平常的粮草发给,也越来越少。汉兵有了怨言。正好又听说刘知远已经进入大梁,于是兵士们渐渐起了南归之志。

这些有"南归之志"的汉兵,出现了两个颇有胆气的勇壮军官,一个是前颍州防御使(治所在今安徽阜阳),阜阳军政主任何福进,一个是控鹤指挥使,中央亲军司令官李筠(此人原名李荣,后周时避讳柴荣的名讳,改名李筠,此处行文,为求简洁,一律称李筠)。

这俩都不是凡人,何福进出身将门,他在少年时就因为有勇气,而远近闻名。当初在"兴教门之变"中,他也是跟随唐庄宗李存勖拼到最后的人物。到了后唐明宗时,已经做到了刺史。后来驱逐契丹之后,他长期守卫河北北部,史称"数年之间,北鄙无事",多少年来,北部边境没有战事。

李筠更厉害,乱世中,战功累累,一直到大宋建国,他还与赵匡胤有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昭义军(今属山西长治)保卫战"。

这二位壮士,早就想驱逐契丹,恢复中原,但感觉几千草原兵也不是吃干饭的,所以在密谋中,一直等待时机。

权力真空下的"民选"

后来,前磁州(今属河北邯郸)刺史李谷,也参与到密谋中来。不久,麻答麾下的几位将军开始北撤,恒州留守者已经不足八百人,李筠等人决计开始行动。行动有个暗号:约定以恒州佛寺敲钟为号。这一天,新任的契丹主耶律兀欲,派来骑使,到恒州约请冯道、李崧、和凝等人,到契丹陵寝之地木叶山一起参加耶律德光的安葬仪式。冯道等人还没有动身,刚刚到吃早饭时间,恒州佛寺的钟声响了。汉兵们从四面八方行动起来,各个部门的大门口,都有契丹人守卫,这些人都被预先"徘徊"在门口的汉兵夺了武器,杀死十多人。然后,纷纷冲进府衙。

李筠带人首先占领武库,呼唤汉人士兵和市民,武装起来,于是人们纷纷前来领取铠甲和兵器,走上街头,寻找契丹兵厮杀。有人焚烧了恒州府衙,与据守在这里的契丹警卫士兵殊死搏斗。李筠一边拼杀,一边号召汉人军官们拿起武器,通力合作,驱逐麻答。当时的护圣左厢指挥使白再荣,在府邸闻乱,吃不准结局,不敢轻举妄动,藏匿到偏房的帘幕之后,被起事的官兵发现,砍掉帘幕,拉着他的胳膊,要求参与到起事中来。白再荣不得已,只好起哄般地成为造反者。

这时各路汉军从城内、城外赶来,一时间,恒州城内烟火频起,到处是呼喊声。麻答等人见城中大乱,非常惊恐,赶紧集中起日常聚敛的财富,逃往恒州北城据守。

汉兵这时出现了乱相。因为没有统一指挥,行动起来也是各自为战,无论功过,无人奖罚,于是,贪婪狡诈之徒开始趁火打劫。有些胆小怕事的则四处躲藏。这样,起事士兵们看似到处跋扈,实际并非铁血兵团。

于是,麻答略略定神,就在北城带出了一批有组织的契丹兵,于是,势头大振。这批契丹兵重新占据恒州,见到汉兵就杀,结果是几百人的契丹兵,杀灭了二千多人的汉人兵。形势险恶。

前磁州刺史李谷在这个危机时刻,可能是头脑最清醒的人。他当即去找冯道等人,请求他们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慰勉、嘉奖起事的汉兵。

冯道等人在这个时刻表现了一种担当精神,就在汉兵比较多的地方开始看望他们,鼓励他们。士兵们看到当朝大臣来了,士气复振,于是开始转向敌军杀去。史称"微李谷之谋,汉兵殆矣",没有李谷的谋划,汉兵恐怕要完蛋啦!

城里城外,拼杀了一个整天,说话间太阳就要落山了,城外也忽然聚集了数千农民,不断地鼓噪呐喊,扬言要抢夺契丹人金银和来自草原的妇女。

契丹人闻听后,十分恐惧,于是纷纷向北跑去。麻答等人一直跑到定州,与当地的契丹守军会合,这才勉强安顿下来。

恒州怎么办?现在,原来的皇上石重贵已经被掳,生死未卜;外来的皇上耶律德光已经驾崩,而耶律兀欲,就像刘知远一样,帝王的"光辉"还没有"照耀"到此地,而此地,没有太守!

李筠和诸将士想推举冯道为节度使。冯道说:"我不过是个书生,只能做做奏报之事,却不懂藩镇管理。还是要从各位武将里选择一位"留后"。"他这番话透露几个信息:一、他不想蹚这个浑水,万一做了此地太守,将来哪位皇上怪罪下来,他当不起。但也能看出此人明哲保身的智慧。这一品性,似也无可厚非,对冯道这样的人物,当然不可以用圣贤的标准去衡量。

二、他认为无论选谁来管理恒州,也还不过是"留后",没有节钺,因此还不能算是正式的节度使,为维护帝国的秩序原理,保留了一点理性逻辑。就像后人褒贬参半地评价李鸿章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一样,冯道,在很大程度上也像是五代乱世的"裱糊匠",但他并没有李鸿章那种折冲樽俎的能力。

三、他从未有过文人治理地方的理念,还不过在"武夫治藩"的历史惯性之中。因此,他不是一个治世的能臣,当然,也不是乱世的枭雄。就政治智慧而言,他有"裱糊"意识,但没有"更化"理念。在"治藩"方向上,他甚至不如后唐初期的安重诲。治藩、削藩,对冯道而言,是梦想不及的政治安排。他,以及他的同时代人,几乎无人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体制内对藩镇问题的良性解决,也即"自我更化"智慧,要一直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才可以见到。

武夫们同意冯道的意见。于是,在中国恒州,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灭亡、契丹北撤这个权力真空的小小时区,有了一次"民主选举"。

白再荣的"贪昧"

谁来出任恒州太守呢?按这一次驱逐契丹的功勋看,李筠第一;但白再荣在这一群武夫中,却是当时地位最高的人,"护圣左厢指挥使",相当于中央禁卫军中的亲军马军左路军总指挥,师长或局长级别的人物。诸位讨论后,就公推白再荣为地方大员,主持"留后"工作。随后,冯道等文职官员,将这决定写成奏章,派人上报给后汉朝廷,奏章中还请求朝廷赶紧派兵来巩固刚刚占据的恒州,安国军战区。

刘知远派出了左飞龙使李彦从到恒州来支持地方工作。左飞龙使,是朝廷中负责管理皇家马匹的后勤部主任,官职不高,但地位重要。

这位临时的恒州"留守"白再荣先生,属于又贪婪又傻帽的人物,故史称"贪昧"。此人猜忌诸将,以至于有人不愿意听他指挥,拥兵自保。

白再荣一朝权在手,就有了贪赃枉法的念头。他看到恒州将士驱逐之功,按惯例要犒赏,但恒州钱库储财不多,他更想拥为己有。想想觉得宰相李崧、和凝等人多年做大官,家中一定很富有,于是就派军士围了二人的府邸,请求发赏犒军,自己也好从中谋私。李崧、和凝忍痛将家财捐出大半分给将士。白再荣觉得这事毕竟不那么光彩,而且日后这二位大佬重新掌权,怪罪下来,吉凶难说,于是就动了恶人念头,要杀人灭口。

李谷明察秋毫,知道此事后,去见白再荣。他指责说:"国家覆亡,君主蒙羞,你们这些将官,手握兵权不去解救,现在才驱逐了一个胡人,镇州百姓死了近三千人!这次驱逐之功,难道仅仅是你个人力量?现在此地刚刚脱离险境,你就要诛戮大臣。你可想好:万一新来的天子追究下来,给你个"擅杀大臣"的罪名,你怎么答对?这些,你可要想好!"李谷一番话,大有春秋士大夫的气象,有理有力有节。对白再荣的批评入木三分,但又充满实实在在的警戒。这一番话让他惧怕,终于没有敢杀害大臣。

白再荣后来又试图搜刮本地百姓的钱财犒军,又被李谷极力抗争的一番话打消了念头。李谷等于救助了一方百姓。乱世中的菩萨行,最为值得表彰。李谷的国士之风,让人钦敬。

但白再荣的"贪昧"是一辈子的事。他还是绞尽脑汁想出了榨取之术。他避开李谷给他划的"红线",开始搞"站队":过去谁谁谁给麻答干过事,站出来!他用了特务手段一番调查,找出了不少人。这之中各类人物都有,他把这些人拘留起来,要赎金。意思就是:你们过去作恶,现在的政策是,吃多少吐多少。

白再荣的贪,与麻答比,毫不逊色。所以恒州人给他个绰号:白麻答。他后来的下场很惨。后汉末年,白再荣做节度使,但家眷府邸都在京师。郭威起兵反汉,进入京城汴梁后,曾纵兵大掠。当时就有军士进入白再荣府邸,将其财物洗劫一空。这位白再荣,所到之处横征暴敛,积蓄了山一般的财富。郭威士兵很多都是他过去的部下,就是这些部下抢劫了他。

滑稽的是,劫财之后还不算完,又有士兵对他说:"我们这些人过去曾在麾下奔走,没想到今日无礼到这地步,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着您哪?"于是,杀了他,史称"刎其首而去"。

财富轮流转,但流转中往往有神秘气数。白再荣的故实,再一次印证了儒学关于财富的大智慧,《礼记·大学》有言:"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财富如果是不正当手段得来,也往往会在不正当条件下失去。道正而善,可以得到财富;道邪而恶,将失去财富。世上有多少人能够参透这个智慧呢!

契丹国内乱

麻答的下场也不是他想要的。回到草原之后,耶律兀欲认为他丢了恒州是一罪,麻答则认为是冯道等人阵前动员,坏了他的事;而冯道等人则是耶律兀欲和萧翰等人从汴梁带到恒州的。耶律兀欲不听他的辩解,将其"鸩杀",用一杯毒酒结果了这个祸害中原士庶、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耶律兀欲他爹,就是原来契丹失去皇位的"人皇王"耶律图欲,也即投降后唐、最后被李从珂杀死的李赞华。李赞华死后,耶律兀欲被接回契丹。后来,他就跟随着耶律德光多次南下中原。

当初,耶律阿保机死于外地勃海扶余城,述律平太后得以杀死酋长和将领几百人。这次契丹主耶律德光又死于外地河北杀胡林,所以草原酋长和众将们害怕述律平再来这么一手,于是策划拥戴耶律兀欲做契丹之主。

他们要求耶律兀欲尽快从中原回国。当时耶律德光有儿子在草原,耶律兀欲承袭皇位,没有得到述律平的许可,等于是擅自即位,所以,内心也不安定。这次有草原方面的大臣拥戴,他感到是个重要机会,就令麻答留守河北,将掳掠来的后晋官员都留在恒州,以恒州为契丹中京,自己带上后晋的宫女和宦者、教坊,匆匆地向草原奔去。

契丹当时有两个人有希望,似乎也有资格继承耶律德光的皇位,一是耶律德光的弟弟李胡,另一个是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述律平太后倾向于李胡继承皇位,所以,耶律兀欲开始有犹豫。但契丹诸酋长实在是害怕述律平,这时也正应了那句话:越是恐惧,越是大胆。他们在恐惧中拥戴耶律兀欲,并决定和这位草原老太太拼一次。

在后来的日子里,耶律兀欲与契丹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李胡,在今属内蒙古昭乌达盟的巴林左旗,兵戎相见,李胡兵败。

但述律平太后不死心,亲自率军来与孙儿耶律兀欲大战,在今属北京的契丹南京附近,孙子打败了奶奶。这是述律平生平的第一次败绩。耶律兀欲一直追击到巴林左旗的西拉木伦河畔,此地有一渡口,祖孙二人隔河相对。

这时,契丹资格最老的贵族耶律屋质,说服了述律平太后和耶律兀欲,两方罢兵,达成和议,许立耶律兀欲为帝,是为辽世宗。史称这一事件为"横渡之约"。

但耶律兀欲最后担心述律平太后和李胡秋后算账或东山再起,将二人"流放"到今属昭乌达盟林东镇的地方,实施软禁。

随后,契丹像中原帝国一样,开始屡屡发生宫廷政变。辽世宗耶律兀欲,在亲自领兵救援北汉刘崇时,醉酒中被大臣杀害。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在军中被拥戴为契丹主,史称辽穆宗。在位18年后,也在醉酒中,被近侍所杀。

……契丹,在"赵匡胤时代"先是侵扰中原帝国,后来是灭亡中原帝国,再后来是支援北汉国,继续侵扰中原帝国,直到"澶渊之盟",但那要等到半个世纪之后,宋真宗时代。

赵在礼"移镇"敛财

契丹灭晋,中原士庶苦难深重。

包括晋出帝和太后、皇后在内的很多人都被掳往草原,更多的帝国精英人物则遭遇着来自草原胡人的欺凌或侮辱,衣冠受辱,是吾士大事。士可杀不可辱,是传统大节。契丹进入中原,对士庶凌虐甚深,很多人不愿忍受凌虐,宁可选择自杀。景延广自杀了,皇甫遇自杀了,赵在礼也自杀了。

赵在礼是五代时期个人操行很差劲的官员。他曾经是后唐时期的大臣,李存勖时做指挥使,屯兵贝州(今属河北邢台)。在魏州兵变中"被拥戴"为"兵马留后",步军、马军代理总指挥。后来与李嗣源合兵一处,在颠覆李存勖政权中立功,正式做了节度使。石敬瑭建立后晋,他又投降后晋,被进爵为"公"。

赵在礼是个与其他藩帅不一样的人。其他藩帅都不愿意"移镇",他不同,他主动要求"移镇",到处做藩帅,干吗呢?发财。他在魏博做留后时,时间一长,原来拥戴他的那些人纷纷改换门庭,投奔他处。他担心魏博军士的骄悍最终伤害到他,于是上奏请"移镇"。朝廷喜欢藩帅"移镇",以为正好可以削夺兵权。但"移镇"后,赵在礼发现,到了新的地方,更好做生意发财。兵权没有了,政权在,有政权,就有办法发财。他历任十余个大小镇所,到处以官商面目出现,史称"善治生殖货",善于做生意积聚财富。他积聚起来的财富,让帝王都眼馋。据说两京(洛阳、汴梁),以及他所莅临的藩镇,到处都是他名下的店铺。后晋出帝石重贵要为儿子石延煦娶媳妇,就选中了赵在礼的女儿,据说那理由就是"贪其财货"。婚礼那一天,仪式相当丰盛,京师人人艳羡。

赵在礼所有聚敛而来的财富,除了个人享用之外,基本就两个出口:侍奉权贵、施舍寺庙。

他在归德军(也称宋州,即今河南商丘)时,也做过一个奇异的大规模动员活动。当时归德军闹蝗灾,蝗虫飞得是遮天蔽日。赵在礼要求全镇民众在同一时间挨家挨户地挥动各类旗幡,敲击各类鼓盆,不能让蝗虫在本镇停留,落下来的蝗虫惊骇而起,飞着的蝗虫无法降落,就这样,将蝗虫全部赶出本镇,至于落到附近谁的镇上,他就不管了。

据说这种驱赶蝗虫的法子还挺奏效,史称"人亦服其智焉",人也能佩服他的智慧。

拴马槽自绞舍命

契丹进入汴梁后,赵在礼在长安。当时听到一个消息,说契丹主耶律德光认为当初魏博之乱,庄宗李存勖之死,跟他有干系。于是决定去汴梁效忠,也好当面说清当初魏博之乱的来龙去脉。但他还是提心吊胆,临行前对人说:"我此行,实在是令人忧虑!"他离开镇所,跋涉了一程又一程去朝拜契丹主。路过洛阳时,先去拜见当时占据此地的契丹侵掠者(注意:侵掠,而不是侵略),当时此地有几个契丹将军,高谟翰、述轧、拽剌等。赵在礼见到他们时,态度很恭敬,也很遵守礼法,但这几个契丹将军,一个个"踞坐"在地,劈开俩腿,傲慢地接见了他。这些来自草原的胜利者们根本不想给他星点尊重,甚至几乎就没拿他当个玩意儿。契丹武夫们直接就向他索要货财,"拿钱来,有多少拿多少吧。"他没有想到自己乃是当朝国戚,女儿都嫁给皇子啦,却遭遇了胡人羞辱。史称赵在礼"不胜其愤",没有办法平息自己的忧愤。

同类推荐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怒海翻腾

    怒海翻腾

    本书分为超级潜艇大战、海港生死较量、大突袭别动队、西西里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和东南欧大解放共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法西斯潜艇喋血沧海、纳粹德国大举入侵挪威、希特勒原子弹的沉没等。
  • 盛宋之商路官途

    盛宋之商路官途

    北宋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年代,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转折点,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对历史中国文化的印象就是传自于这个年代。从不名一文的乡下小子,到县学中的仕科读书子弟,他整整耗费了三年,当然,这三年也是他打下坚实的商路、仕途道路基础的三年。有严谨踏实的作风,有风流人生的态度,有委婉曲折的故事,构架一个盛世大宋人心百态……
  • 中国全史野史篇

    中国全史野史篇

    本书以人物事件为核心,采古今野史之精髓,将帝王将相的性格心理、逸闻趣事,统治阶级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政治军事的丑恶内幕、血腥手段,历朝历代的民间风情,数千年奇人异士的风流俊逸、洒脱风姿,三教九流、世相百态,等等,呈现在读者面前,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 话说中国——古代典籍

    话说中国——古代典籍

    本书收录了我国古代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数十部典籍,包括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等。
热门推荐
  • 独家:逆天记

    独家:逆天记

    正为何?邪为何?天为何?地为何?即天地不公,那我只好逆天而行!有如花美男相游,有勾心历练在手,天下我有!情节轻松,没有情爱中的勾心,只有弱肉强食,强者生存!
  • 绝情毒妃很难追:腹黑邪君冷情妻

    绝情毒妃很难追:腹黑邪君冷情妻

    她是金牌杀手,精通医术,却没想到,会死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她带着绝望和愤怒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重生的她是一个废物、结巴的冷家三小姐。“废物、结巴,通通都给我滚,姐姐我可是金牌杀手······”想都这儿她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痛难忍,她发誓这一生绝不相信任何人!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天驭苍穹

    天驭苍穹

    重生异界,弱肉强食之地。选择妥协,将永远被控制。选择造反,他将尸骨无存。别人的穿越,为何可以这么屌,而他刘禹就得忍气吞声。为毛别人穿越一身武功,家族偌大,而他刘禹就是个苦逼。这一切难道都是骗人的不成???………………
  • 道逆三界

    道逆三界

    魔界,人界,修罗界!三界鼎立。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技能,然相同的便都是强者与弱者的世界。优胜劣汰,是此不变的规律,不变的准则。他,是一个乞丐,拥有传说中的体质,单调的生活因巧遇白云观掌门而变得精彩。漫漫的修炼旅途,红颜相伴,他是否能披荆斩棘,傲统三界。
  • 亿万宠爱总裁的惹火小辣妻

    亿万宠爱总裁的惹火小辣妻

    撞见未婚夫和别人滚床单,她只能伤心离去。转身在机场和认识不到24小时的男人结婚,他一眼万年,就看上了她,认定她就是自己的良缘,后来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护妻成魔。在后来的某一天,他在机场被当众采访。记者问:“您为什么这么宠您的妻子?”他回答:“只因为心中的感觉。”
  • 误惹冷酷俊王爷

    误惹冷酷俊王爷

    一次误伤,带来另一个世界,寻寻觅觅无数回,是回到原点还是来到终点……
  • 诡异档案

    诡异档案

    亲历者独家揭秘中国神秘调查组织第九局灵异档案!本书记载了灵异档案的前世今生,一个个诡异奇幻的事迹令人眼界大开。拜尸教、黑神教、南洋降术、云南蛊术、中国道术、转世活佛、笔者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灵异国度,向你揭秘一个个隐藏在身边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异界之伪装的恶魔

    异界之伪装的恶魔

    现在的世界,虽然是人类主宰,但是深处还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物,一个普通的恶魔,在和修真者战斗的时候,突然从天而降一东西砸向面门而穿越了,,,但是在空间乱流中力量消失,只留下了天赋技能,,,看他怎么从一个弱小的不能在弱小的恶魔成长到站在异世顶峰。
  • TFBOYS天使的诺言

    TFBOYS天使的诺言

    2013年3月5日美国xxx公司出道的一个组合叫ANGELL中文翻译为‘天使’三个女生在美国生活十年,回国后的她们与三个男生的相遇(三个男生指的是:我们最喜爱的三小只哟!)他们相遇之后会不会在一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