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6800000013

第13章 手擀面

六七岁时,母亲开始教我擀面。脚下垫块松木墩,身体被加高几公分,就像个大人了。母亲教我擀面的第一要领是和面时要水吃面,不能面吃水。水热了,面越擀越硬,水凉了,面越擀越软。只有水与面的温度比较吻合才能让二者融为一体。第一次和面,面粉沾满衣袖衣襟,案板裂开道道水渠,散开的面怎么揉都是粗糙的,揉到手掌发疼,才叫我把面捂在盆里行一行。“行一行”这话是母亲说的,我不知道面是行,还是醒?像人走路一样,在它生长过的地头田间走一走,还是从头到尾想一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再从走出去的路上走回来,回到我家的案板上,静静地眯上麦子的眼睛回味一些遗憾与满足,待它想完心事,面就成为行(醒)好的面。倘若面还没有行(醒)好,打开面盆,面团僵硬,露出被打扰的不满情绪。母亲会说:“面还没行(醒)好呢,再等一阵。”那时,我一直弄不明白,母亲怎么知道面还没行(醒)好呢?

我将面团揉成厚厚的不太规则的圆,拿起擀面杖使劲从圆心擀开,母亲笑了,说她擀面向左,我却朝右,与母亲擀面方向相反的女子会嫁到很远的地方。母亲让我赶快改过来,而向左就再也不会擀了,擀出去的面不断缩回来,费力擀开一大圈,面边缘裂开的细缝像众多嬉笑的小嘴,面皱巴巴泛着灰暗的光。我低头站在案板前等母亲说教。母亲笑笑说刚学擀面就那样,多擀几回就好了”。下地回来的父亲把面条挟起来看了看,问今天的面是谁擀的,听说是我擀的也笑了,二哥和小妹则大撅嘴巴给我脸色看。

在固城,一家人吃饭时,小方桌放在火炕正中,桌上摆放野韭菜、雪里蕻、醋泡洋姜、苦钙菜,四碟小菜散发各自的黄绿色。野韭菜和雪里蕻是隔年的,调进碗里提升面条的味感。苦钙菜腌制时,装进瓦坛封口,深埋地下,到次年挖出打开,坛里会生出黄黄嫩嫩的芽儿,浇热油上桌,是最为经典的下饭菜。醋泡洋姜腌制时间在五六年至十一二年,时间越久,颜色越接近褐色琥珀,纹路越舒展,吃起来越是脆嫩。在四种历史悠久的野菜旁,摆放西红柿状的食盐、辣子盒,醋装在长嘴小白壶里。女人把隔年的肉臊子放进热锅,待油化开,放豆腐丁、木耳、干黄花、海带丝、五香粉、豆油、盐炒出香味,加水用文火炖,炖到汤表面溢一层黏黏的油膜,再给汤里打两个鸡蛋,外备葱花一碟。火炕上方坐最年长的老者,两侧依年龄顺序落座,全是清一色男子。女人在厨房煮饭,女儿媳妇们出出进进端饭。

炉中的柴火烧开锅中的井水,提起面条抖落干面粉,面条如根根银丝顺锅中升起的白雾,从手指间滑进水中,用筷子轻轻拨开,盖严锅盖,大火煮起,点几滴冷水,捞进碗的面条前后折叠齐整有序不沾不连,光鲜发亮,一根不断。做汤时放细末葱花,葱花经滚汤烫过,顿时香味扑鼻,撩人胃口。这也是我家每天都有的生活场景,以前坐在炕正中的是94岁的爷爷,现在是76岁的父亲,坐在炕上最小的是8岁的小侄娃。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擀面开始,吃面结束,身边总有挥之不去的麦香味。

学擀面成为与我学习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一门课程。调好面,捂住面,我时常坐在门前的石头台阶上等面行(醒)好,数大柳树上飞来飞去的小鸟,时光不停地向未知的地方流逝,我想面盆底下行(醒)走的面,它已走了很长时间的路,从我看不见的路上回来了。母亲喊我面行(醒)好了。”我揭开面盆,果然,面像走乏路的人,软软地坐在案板上,面庞渗出晶莹剔透的水汽,似在表白,它已行(醒)好了,再也没有理由让我等下去了。我熟练地将面揉成一个厚厚的圆,圆在擀面杖下越来越薄,擀一下面团,圆变一种姿势,擀完一圈,面成一个固定的圆,圆越来越大时,将偌大的面卷在擀面杖上提起,迅速向案后甩去,从半空落下薄薄的面像一片白绸缎,柔软轻盈,待脱开擀面杖时仍在起伏颤动,轻轻颤抖中打开各种各样的折皱,平展展地铺在案板上,似麦面的再一次表白。面铺在长方形的案板上,如平静水面的涟漪,一波一波地荡开,一圈一圈地成长,与案板形成不对称的方圆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熟谙擀面的各种技巧,和面时,面随我心,行(醒)面时,我随面心,擀面时,相互融洽,切面时,游刃有余,吃面时,面以物质的形式,融入劳动者的血液,而融人智者的则渗人意识,上升为辩证法的细枝末节。

擀好的面晾在案板上,太阳从窗外照进来,一束黄黄的光打在上面,面成温温暖暖的金黄色,光轻轻跳跃在案板四周,散发出缕缕土地醇香。凝视太阳光里不断变幻色彩的面,嗅它混合在光里的麦香味,想它究竟是光里的那一缕?面晾好后,撒干面粉,从中折叠成两个半圆,再对折成四个直角,就是要切的面了,一个大圆在菜刀下被切成细丝,韭菜叶、宽条子、柳叶尖、箭头片,煮熟的面条,浇上汤汁,汤汁渗进面条,融汇成浓浓的馨香。

有一年暑假,家里修新房,来了许多帮忙的人,大多是因母亲的擀面而来,母亲却出乎意料地把二十多人的吃饭任务交给我,这多少让乡亲们有些失望。每天我都要擀二十多斤面,擀好面,能擀面,这是母亲让我将来当好家庭主妇的一次训练,也是对我近十年来擀面水平的大检验。母亲是带着自豪感的,她是想借此机会向四邻八乡传递我家有个好女儿的信息。房子修好后,乡亲们基本上是满意的,我也贏得了擀面能手的好名声。

临近中午,村子里响起一阵阵擀面声,声音忽高忽低,忽强忽弱,伴随女人们的心情,回旋在瓦房半空。傍晚亦是一阵交响乐似的擀面声。女人们擀面是谨慎的,也是隆重的。在村庄,擀面不是机械的劳动,是智慧与灵性。擀不好面的女人往往被人嫌弃,被男人用木棍抽打。村子里有几个女人擀了半辈子面还是擀不好,也有来向母亲讨教的,她们用同样的面,同样的水温,同样的行(醒)面时间,在同一张案板上,擀出的面,其口感与母亲擀的面仍有许多区别,女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我明白这个道理已年过三十。我一直认为自己擀的面没有母亲擀得好,而母亲却说她擀的面远不如奶奶擀得好。

面粉的秘密是十里不同天,十里内外、北方、南方的面粉其色泽、味觉、手感、擀法大有区别。有一年,我家买了一袋进口的加拿大面粉,一袋面吃完才摸索出适合它的水温与行(醒)面时间。擀面时间久了,抓把面粉闻一闻,看一看,对面粉的产地也能猜出八九不离十,四亩子地、安家凹、韭菜坡、玛瑙地长的粮食脾性各不一样,阳坡生长的面粉和面时,水相对多一些,凉一些。当面揉到要捂时,就像是孩子光滑的肌肤。阴地产的粮食和面时水少一些,热一些。揉好的面就像是成熟女人柔软的乳房。荞面、包谷面、洋芋面性凉,均具备秋季的气候特征。擀杂粮面水要热,需要把秋天受过的凉补回去,也不用将面捂在面盆底下行(醒),因为它们已经在土地里走了漫长的路,经历了秋天的萧瑟冷风,再也经不起长时间的行走。四五分钟内要擀好,放下擀面杖,面还在冒热气。擀苦荞面的水还要再热些,两三分钟擀好,切好下锅的面还在冒热气,吃起来才爽口,若水凉,面会发苦难咽。擀洋芋面的水要开水,水一接触面,面就熟了,擀好的洋芋面,几乎就是粉条。擀秋天的杂粮面,手法要轻柔缓慢如花旦甩袖,身体前后摆动舞蹈般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抚摸。

擀面的过程是更像人对土地与食物的报答仪式。

在面粉的大家族里,麦面作为土地的至高,始终占有统治地位,乡亲们所说的吃饭就是吃麦面。在村庄,荞面、包谷面、黄豆面、豌豆面,已是乡亲们吃怕的粗粮,它们就像村庄的兄弟姐妹开始进人城市寻找出路,城市里人总要吃些杂粮来调节身体的营养结构,这样一来,被村庄冷落多年的杂粮又重新大面积种植了。

奶奶在世时常说,面要擀好,煮好,吃好。三好中有一个不好,就是对不起面粉,就是造罪。母亲从八岁成为奶奶家的童养媳,教她的第一课就是擀面。要把她的手掌揉得通红,才能捂面,面要揉三回。母亲说那不叫擀面叫惯面,像哄自己的娃娃睡觉一样。浇面的汤要在砂锅里用文火炖一夜,不能煮透油花,香味是用时间慢慢熬出来的。母亲说先要熬香一间厨房,再熬香一座院子。母亲一再告诫我,擀面要心到面到。如今,我偶尔回一趟家,每次都要给母亲擀一次面吃,母亲也要给我擀一顿面条,母亲已73岁高龄,她吃我擀的面与我吃她擀的面都一样,机会已不是太多。其实,这个世界特别匆忙,很多的时机正在流失,而一碗擀面的魅力在乡间依然是无穷的,一个婴儿的诞生与一个老人的离世,都要用一碗精心制作的手擀面来迎接和送行。

黄昏,望着晚霞映红的田野,忽然明白,母亲擀的面不如奶奶的好,是因为母亲还没有活到奶奶的年龄,我擀的面没有母亲的好,同样也是因为我还没有活到母亲的年龄。我不停地想一个问题,除了能擀好一碗面,还要写好一篇文章,把村庄的一些事写在纸上留下来。譬如:1993年秋天,经常摧毁我家后院墙的固城河干涸了。

同类推荐
  • 尴尬大全

    尴尬大全

    该书倾情演绎了小县城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汇集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俯首即拾的种种尴尬、窘迫、不堪与无奈,幽默诙谐之余,更有着淳厚的沂蒙乡土风情享受。评论界称其成功首先是语言上的特色,具有行云流水的节奏,更兼一派乐天知命的明亮和安详。农民企业家刘老麻告诉我个消息,说离县城二里来地的沙沟正在拍卖荒山荒坡,一亩荒山才500块钱,可以使用50年;咱们干脆合伙买它个百儿八十亩的,治理上一番,不用三五年就把全部投资给挣回来了;你们也当作休闲,种种树,养养花,钓钓鱼,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还有个什么离子来着?我说,负氧离子。
  • 苍凉后土

    苍凉后土

    农民作家贺享雍以其深厚的生活体验,花了数年时间,写出了一部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的长篇小说《苍凉后土》。《苍凉后土》这部作品以种粮大户佘中明一家遭遇为线索,展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川农村的状况,表现了农民的喜与忧,反映了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预示了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
  • 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是作者在他著名的“时代三部曲”之后带给我们的另一个“美丽的惊喜”。在本书中,作者以他一贯的奇妙绝伦的构思构筑了一篇篇精彩的小说。《绿毛水怪》、《歌仙》、《红拂夜奔》……王小波的故事从古到今,其中的主角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绿毛水怪,有唐朝的大将军李靖,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书的末了以一篇经典的《黑铁时代》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 花妖

    花妖

    花妖,花沾染了天地间的灵气而生成。修炼三百年方可成人形,气质高贵,往往化成绝世美女。百花园,是一个有很多花妖的地方。由于这个地方风水好土壤好,非常适合花妖的修炼,久而久之就成了很多花妖聚居的地方。
  • 上海小开

    上海小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上海滩富家子弟丁信诚、徐蕴昌、周治仁是大学里十分要好的同窗,三人常常结伴出入十里洋场,歌厅舞榭。在一次舞会中,英俊潇洒的丁信诚,与美丽清纯的舞女罗苡一见倾心,双双坠入情网,岂料受到双方家长的强烈反对。丁母执意要儿子娶银行家的小姐主卓如为妻,她看不起出身贫寒,父亲是抗日志士的罗苡。罗母则认为丁小开是逢场作戏,没有真情,反对女儿与丁信诚深交,避免始乱终弃。在重重压力之下。丁信诚不改初衷,毕业后拒绝了在上海高薪厚禄的职位,到南京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卡车司机,以行动取得罗苡的信任……
热门推荐
  • 仙神之界

    仙神之界

    一声吼轰天灭地,一枝叶便可横扫千军。唐东重生到这个妖兽众族并立,满腔热血毅然立誓要在这世界闯荡出一番惊天动地之事…然而圣院考核,他却连一点儿灵气都没!
  • 都市之奇能异士

    都市之奇能异士

    风神一怒,狂风龙卷雷帝招来,怒雷麒麟小小一枚不起眼的宅男无意中得到异能的故事。本不想参与任何事情的欧阳和同伴却一次次的被卷入各种国家机器之间的角逐。中国异能者,日本忍者,欧洲血族,英国骑士王,美国生化奇兵,德国纳粹党,梵蒂冈教皇待解决完这层出不穷的事件后,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几人不过是被他人操纵的人偶!自己的所有,自己的经历都不过是早被“他”安排好的一场戏剧!美人,不会少!后宫,一定开!装逼,一点点!基友,老宅男!动漫,是信仰!本书轻松幽默,三分斗智,三分武力,三分后宫,还有一分是装逼!!!
  • tfboys之爱上三千金

    tfboys之爱上三千金

    主要讲述了,三小只和女主角,从相遇,到相知,和相爱的故事。
  • 凤主未来:千亿美男纳入仙宫

    凤主未来:千亿美男纳入仙宫

    (全文完,推荐火爆新书《萌翻宝宝最强娘亲》目前已完结!)烟水一,大阳王朝烟家第一大家婢女。悲情,虐爱,亲情,仇恨,战国风云起伏……一个女人的崛起,一个女人的巅峰!这粉红世界,皆是我的……皆是我的……
  • 逼爷成神

    逼爷成神

    魔掌之下的襁褓婴儿,竟能奇迹般逃生!以猿猴为舞,精通猴语,又会是怎样的生活?强食弱肉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生存法则,生死就在一瞬。性命尚存何用!此生注定苟活?
  • 我当院长的那几年

    我当院长的那几年

    天生重瞳之人,都说是干大事的人。我却混到一个精神病院当院长!更倒霉的是院里的病人个个都不简单。“9527号”“到!”“去抓个漂亮的女鬼给大爷赏赏眼!”
  • 寻觅的爱

    寻觅的爱

    一个轻松地故事,一篇短篇小说,第一次写,可能会写的不好,希望你们喜欢
  • 性医学小百科

    性医学小百科

    本书旨在普及性医学的有关科学知识,指导和帮助人们提高精神生活、性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水平。全书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和谐、性保健、性教育、性变态、各种性功能障碍疾病和性病的防治、药物与性等11章。
  • 办公室社交兵法

    办公室社交兵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办公室更是如此。做人办事根本不能由着个人的性子来,而是要在人际关系中炼出一身真功夫。一则把自己变成精明人,二则把自己变成实战者,这样才能把自己训练成为“猎豹”和“活鱼”,做别人难以做成的事。此为人生最息息相关的做人兵法。做人是聪明人的学问,办事是精明人的强项,两者都离不开社交兵法的运用。总有一些人自以为在社交战场上聪明伶俐,但是实际上常常漏洞百出;有些人大智若愚,伸缩自如,这才是真正的“攻击手”。
  • 庆阳历史文化名人十讲

    庆阳历史文化名人十讲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历史上十位庆阳的文化名人及其传略,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和在中华文明史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展示庆阳绵长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